一般巨人理财上海银行存管管对理财平台有什么要求?

删除历史记录
一般银行存管对平台有什么要求?
一般对平台有什么要求,银行会对平台进行什么样的考察?大家懂得说说
1、注册资本,至少1000万元;2、运营时间,有一定的运营经验;3、交易规模,有一定的成交规模;4、制度良好。
其他回答(3)
请点击举报理由
没有网贷之家账号?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wdzj-official
&加载中...银行资金存管真的很重要么?
最近,很多媒体都在做银行存管的摸底,哪些平台和银行签订协议了,哪些平台与银行对接了,哪些银行已经上线存管了。
&对此,笔者是一点都不关心。为啥?因为存管代表不了啥,如果说非要代表什么,无非就是多一层信用保证。有人可能要说了,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要求平台对接银行存管,没有做银行存管的平台就不合规。甚至有人会说,做了银行存管的平台,就杜绝了资金池的存在,不会发生挪用资金的情况。
&笔者想说的是,首先既然是监管层规定的,那么银行资金存管也没啥稀奇的,因为这是监管要求,必须要达到的;其次,做了银行存管就没有资金池,不会发生挪用资金的情况,这个一定是一些人在“意淫”。
&银行会派人去平台监督每笔资金的去向吗?答案是当然不会,既然银行做不到这一点,银行存管能有多大作用,平台风控没做好,照样会逾期,照样有坏账,平台如果不守规矩,银行存管平台照样能挪用资金。
&既然如此,做了银行存管又怎样?有什么值得激动的?
&有人肯定要说,做了银行存管总比没做银行存管的强,好歹平台挪用资金的成本增加了。如果要这么说,笔者倒也认同。可是笔者想说的是,目前做了银行存管的平台,不能代表平台做的有多好,只是这些平台目前看起来比较大。
&为什么这些大平台能做银行存管?说白了还是这些平台有钱,可是这样的平台就一定好吗?至少笔者认为不一定,因为金融的风险是滞后的,一些做信用贷的平台,借款期限动不动12个月、36个月,没有个三年五年,你看得出来人家好坏吗?
&说到这里,笔者想说说e租宝,试想一下,如果e租宝不是被**查封,任由e租宝这么发展下去,以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没个三五年是不会出问题的。这说明什么?庞氏骗局玩的是时间错配,玩的是借新还旧,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流入,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网贷从诞生开始,从未停止过争议。倒闭跑路,庞氏骗局的事频频发生,这让投资人成为惊弓之鸟,寄希望于强大背景、明星代言、专家站台、担保公司、风险准备金、第三方资金托管,各种证书颁奖等等,花样翻新的增信手段,但该出问题还是出问题。
&这说明什么?外在力量的增信,不如内在严格风控。金融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做好风险控制,把该赚的钱赚到,这样的平台才有出路。个人认为,有盈利能力的的小平台,不比一直亏损的大平台抗风险能力差。
&经济环境下行的环境下,银行的坏账率都在攀升,网贷能拿到多少优质资产?笔者这么说不是在否定网贷的价值,而是提醒所有关注网贷行业人,对金融要抱有敬畏之心,网贷行业不会创造神话,但网贷能做也会做银行不屑于做,或者无力去做的小微金融服务。
&说了这么多,笔者想说的是,与其关心平台有没有做资金存管,还不如关心平台做的什么业务,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最后,笔者想提醒大家的是,高收益背后对应着什么样的资产,这样的资产对应着怎样的风险,咱们大家心里都应该有一杆称,有了这杆秤,咱们就知道最应该关心什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P2P资金银行存管陷纠结 两不情愿难点多
来源:人民网
  “我们还没完成存管,但仍在积极进行中。”2月18日,深圳一家P2P公司的运营负责人李翔(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相比于他们这些“草根”,银行更青睐国资、上市背景等根正苗红的平台,以及那些已经在行业内占据相对优势的平台。
  李翔所在的这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家P2P公司成立于2014年,虽不是银行所喜爱的业内“大户”,但背后也有港股上市公司的投资做背书。不过,和银行方面接触已久,目前仍没能与银行达成最终合作。
  显然,在去年12月28日P2P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P2P平台们正急着解决资金存管问题,希望尽快接入银行存管系统。但目前来看,接入银行资金存管系统这条路并不好走。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日,已有、徽商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等20余家银行涉足了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80家平台与之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约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3%。其中,只有10家平台已对接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真正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其余70家平台仍处于签约-系统对接阶段。
  多位P2P平台以及银行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2P平台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存管之路难走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多数银行似乎仍未决定接入这“烫手的山芋”,因为在银行看来,P2P平台的业务量并不算大,而且风险很高;另一方面,一些P2P平台也在观望,毕竟接入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必须对原有的业务作出重度改造,这相当于“剥一层皮”。
  问题棘手推进缓慢
  在监管要求及投资人对资金安全的需求下,不少平台已开始积极行动,纷纷与银行沟通资金存管合作事宜;另一方面,在监管政策支持下,银行也想抓住此波红利,开展此业务的积极性迅速增长。
  随着P2P平台数量的急剧增多以及“跑路”等事件的频繁发生,对P2P平台的监管呼声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日和12月28日,监管层分别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P2P监管细则意见稿),均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所谓的客户资金存管,是指第三方机构根据投资者在网贷平台上的自主操作所产生的信息及指令,实现客户资金的往来清算。网贷平台只承担信息中介角色,这样使得投资者的资金、P2P平台自身的资金、项目资金都隔离开,并进行分账管理。
  在P2P监管细则意见稿出台之前,很多号称有资金托管的P2P平台多采取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的模式。但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参差不齐,监管体系和法律并不健全很容易钻法律空子,投资人的资金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托管保障。
  虽然《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资金存管制度,进一步规避了P2P平台所面临的道德风险。不过,由于对于资金存管的规定并不是很明确,所以在政策落地后,绝大部分P2P平台仍依靠第三方支付进行资金托管。
  之后的P2P监管细则意见稿,第三十六条中明确提出了“客户资金存管”要求,同时强调资金存管机构对出借人与借款人开立和使用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根据合同约定,依照出借人与借款人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出的指令,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进行存管、划付、核算和监督。
  第二十八条的“客户资金保护”条款中,银监会确立网贷信息中介机构须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这意味着,P2P平台必须选择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机构。所以,春节过完后,交易资金银行存管将是P2P首当其冲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监管要求及投资人对资金安全的需求下,不少平台已开始积极行动,纷纷与银行沟通资金存管合作事宜;另一方面,在监管政策支持下,银行也想抓住此波红利,开展此业务的积极性迅速增长。
  盈灿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日,已有民生银行、徽商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建设银行、广发银行等20余家银行涉足了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80家平台与之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
  国诚金融CEO王建章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诚金融已与浙商银行达成合作,是浙商银行首批资金存管的P2P网贷平台,也是P2P网贷行业中与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合作的最早一批平台之一。双方早在去年10月8日就达成了资金存管合作协议,目前已进入双方技术系统对接的阶段。
  李翔对记者表示,2016年,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对接是其主要工作之一,目前,已经和一家银行在做技术对接。“我们不像有些平台那样,只占名额,不实际对接,我们先测试对接没有问题之后再签约,预计上半年内可以听到我们正式接入银行存管的好消息”。
  但这部分已与银行签约的平台仅占据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3%。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经与银行签约的80家平台中,只有10家平台已对接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真正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其余70家平台处于签约-系统对接阶段。
  银行存管定义尚不清晰
  由于银行从头开发资金存管系统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等原因,一些平台会暂时选择“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合存管模式过渡。
  在积木盒子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魏伟看来,目前P2P监管条例中对银行存管的定义尚不清晰,是P2P平台与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工作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
  “现在存在很多种模式,哪种模式达到了监管的底线尚无法得知,很多平台处在观望状态。”魏伟说。
  据魏伟介绍,P2P监管细则意见稿出台后,P2P网贷平台与银行的合作主要采取3种模式:“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合存管模式、平台保留自主权的银行存管以及银行主导的存管模式。
  其中,“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合存管模式一般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或P2P网贷平台在存管银行开设存管账户,并根据平台发出的相关指令完成充值、投资、提现等功能,而由银行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则担任技术辅助方,提供支付结算、技术咨询、服务定制、运营维护等服务,协助银行更高效地完成所有借贷资金在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存管账户之间的划转。
  平台保留自主权的银行存管是在联合存管模式的基础上,省去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环节。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银行开设虚拟账户,这个虚拟账户与投资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旦有交易出现,互联网金融平台就根据交易情况,向银行发出交易指令,银行则按照平台的指令完成交易。这种模式更像是事后对账模式,即P2P完成业务撮合后,将投资账单交由银行审核资金流向是否合规。
  而在银行主导的存管模式中,银行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投资者注册投资平台账户的同时,银行就已经在平台上设立了一一对应的账户。而当投资者投资或充值时,页面将自动从平台跳转至银行网站,而用户的交易密码则由银行掌管。用户每操作一步,银行都会及时将信息回馈给客户让其进行确认。而用户也可在银行网站上,查询到自己在平台上的详细流水,做到点对点的操作。无论是用户投资,还是还款,账户都一一对应,保证平台无法接触到任何资金。
  在3种模式中,由银行主导的存管模式安全指数最高、执行难度也最大。
  “银行需要为平台量身定制一套专门的存管系统,银行和平台均需要付出大量人力和技术力量。”魏伟说。与此同时,银行需要对平台有充分的业务理解。目前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真正实现直连银行存管的平台凤毛麟角。
  相比之下,由于银行从头开发资金存管系统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等原因,一些平台会暂时选择“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合存管模式过渡。
  不过,目前政策对银行存管的定义尚不清晰,尤其是对门槛较低的联合存管模式到底合不合规,业界还存在争议,所以更多的平台以及银行选择观望,等待监管细则的进一步明晰。
  据魏伟透露,银监会相关部门已经与银行开始讨论制定P2P资金存管的具体操作细则。届时,哪些模式不合规细则应该会交代明确。
  两不情愿难点多
  目前为止真正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的P2P不多,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对平台准入有严格要求,银行开发系统周期长,平台投入成本高,双方都需要投入时间和专业人才,这些都是制约双方快速合作的因素。
  当然,除了政策层面,P2P平台以及银行们选择“观望”而不快速行动的原因更在于执行的代价与难度之大。
  王建章表示,在国家宏观鼓励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各家银行也希望快速争夺这项业务,毕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是银行首先会对P2P平台进行调查甄选,只会与那些合规合法运营的平台进行合作,并且优先考虑直接并入业务系统中。这种调查甄选过程显然是需要时间来推进的。
  魏伟认为,从银行角度来说,不积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即使去对接P2P平台,也要有严格的考核,首先这个平台得有足够的规模,否则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也不划算,毕竟银行也是盈利机构。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公开信息显示,随着e租宝、大大集团被定性为非法集资,部分银行暂停了P2P充值业务,如农行、、招行等,均在本月初暂停了网贷平台充值业务。
  一位浙江城商行的风控部负责人更是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目前,网贷领域属于高风险板块,再加上平台的业务量并不大,对银行收入贡献极其有限,银行根本没必要为此冒风险。
  “另外,银行本身就有小贷业务,从某种程度上说,P2P其实是抢了银行的&饭碗&。”上述风控部负责人表示,所以银行不积极是可以理解的。
  据魏伟介绍,银行托管系统的开发需要银行与平台双方的努力,是费时费力费钱的过程。“这套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对一家平台的技术水平和投入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平台需要设立一支不小的技术团队,这将是巨大的支出。”
  以积木盒子与民生银行的存管系统为例,该系统于日上线,是业内首家上线的完全意义上的银行托管系统。
  魏伟告诉记者,积木盒子在一年多前就已经为搭建与民生银行的存管系统投入了30多人的专职技术团队并经过历时9个月的系统搭建与调试,才完成这一系统的开发。
  王建章也表示,目前为止真正与银行进入资金存管的P2P不多,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对平台准入有严格要求,银行开发系统周期长,平台投入成本高,双方都需要投入时间和专业人才,这些都是制约双方快速合作的因素。
  盈灿咨询分析师张叶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资金存管推进缓慢,一方面当下真正出类拔萃的大平台并不多见,大多数平台无法满足银行在资金、股东、团队等方面的谨慎要求,另一方面银行也对小额分散、交易频繁、网站迭代快速、利润微薄的P2P网贷平台不太感兴趣,更不愿意为一个自己不熟悉的新行业押上自己的信用。
  如何破题
  银行与网贷平台的对接是一个冲突和碰撞的过程。P2P关注用户体验,监管层关注风险管控,如何把握平衡,成为合作过程中需要共同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照P2P监管细则意见稿的要求,不合规的P2P平台将有18个月的整改期。届时,不合规的平台将被踢出局。
  “对于我们来说,18个月的缓冲期已经足够,目前我们与银行的存管合作推进其实已经在进行技术对接了,但我们不像有的平台只占名额不做实际对接,我们先测试对接没有问题之后再签约。”李翔说,“预计上半年内可以听到我们正式接入银行存管的好消息。”
  李翔认为,就行业来说,由于前期的野蛮生长不排除有平台无法在18个月内完全符合合规要求,那么势必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毕竟合规转化能力也是平台实力的重要体现。
  那么,如何才能破解当下资金存管推进缓慢的难题?
  王建章坦言,银行与网贷平台的对接是一个冲突和碰撞的过程。P2P关注用户体验,监管层关注风险管控,如何把握平衡,成为合作过程中需要共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与P2P的合作中,只有银行与平台共同成长,趋利避害,才能合作双赢,这正是互联网金融健康生态的开始。
  “解决资金存管困境一方面依赖行业自身的自律发展,说白了资金存管也是监管层进行市场淘汰的手段之一。”李翔认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更深入地了解P2P发展中的问题,避免错杀无辜。
  “目前其实没有更好的办法,P2P平台努力在调整期内符合合规的要求,积极推进银行存管的合作。”李翔说。
  业内有观点认为,大银行兴趣不大,城商行、区域性银行或将是未来平台资金存管的主力。记者梳理资料发现,相比于大银行,中小银行的积极性要高很多。
  对此,李翔说,其实,P2P监管细则意见稿出台之后,积极争取存管合作的平台其实大都在争取网贷行业第二梯队的地位,因为,目前第一梯队也大部分已接入银行存管,以国有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主。
  “但第一梯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成立两年左右的发展中平台,这个群体较大风险也相对较高,鉴于发展潜力依然存管于是地方性银行适时跟进,像江西银行、厦门银行、浙商银行就在这次存管合作中较为活跃。”李翔认为,作为还未接入银行存管业务的P2P平台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余地,从这个角度讲城商行确实是主力军。
  但王建章认为,未来的趋势还是以几大国有银行为主。“城商行因为自身的特点,相比大银行具有更强的经营灵活、信息传递快捷、决策链短等优势,也有内生的产品设计能力,也能更好地满足P2P网贷平台的需要。但是,未来的趋势一定还是几大国有银行。”
  魏伟也认为,对接P2P平台,城商行的IT建设及互联网化程度与大银行尚有差距,城商行是否成为未来对接P2P资金存管的主力军,还要看P2P资金存管的具体操作细则的内容。
(责任编辑:曹萌)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很多人都不明白:监管为何要求银行存管本地化呢?
来源:网贷之家 作者:肥皂
如果是异地话的存管,地方金融办就无权让异地银行提供本地平台的存管数据,不便于监管部门掌握。
017年6月1日,上海市金融办发布了《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有一条引起了圈内的热议:第十五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取得备案登记后,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以下事项:(一)涉及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业务资质;(二)选择在本市设有经营实体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进行客户资金存管。在第二条中说到,要选择上海本市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进行客户资金存管。这标志着上海市网贷中介机构银行存管业务将本地化。对此,很多平台已经上线银行存管,但是存管银行并不在上海本地,或者存管银行没有网点在上海。所以说,这条政策,对于没有本地化存管的网贷中介平台影响非常大。那么,监管为何要求银行存管本地化呢?大叔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一、存管政策已经说明“本地化”银行先看看在今年的2月份银监会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中,关于存管人部分:第三章 存管人第十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并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作为存管人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明确负责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管理与运营的一级部门,部门设置能够保障存管业务运营的完整与独立;  (二)具有自主管理、自主运营且安全高效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技术系统;  (三)具有完善的内部业务管理、运营操作、风险监控的相关制度;  (四)具备在全国范围内为客户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的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未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六)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求的其他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一条和第四条。在这里,监管已经表示银行进行存管业务的必要条件。第一,有存管业务运营的一级部门。所谓的一级部门是能够独立开展网贷中介业务的部门。具有独立性和非协调性。说白了就是,我一个部门说了算,不用其他部门来协调存管业务,也不用其他部门来配合。一般来讲,银行在所在地的分行、市行配有这种一级部门。设立一级部门,是便于所在地开展存管业务的独立性。第二,具备在全国范围内能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能力。这里说的并不是网上银行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只要是有U盾,一定能进行全国范围支付和结算业务。但是,网贷中介机构的存管业务必须要进行线下的技术对接。而且银行要在全国范围内有人员、技术、能够给网贷中介机构办理存管对接业务。大叔在之前的文章中《这版网贷资金存管指引 投资人最该关注这5点》也说到过这个问题。城商行在软硬件和全国覆盖等实力上稍逊股份制银行。大银行有这个能力能够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存管业务,但是城商行依旧可以在本地开展存管业务。二、本地化存管便于当地金融监管已经出台的地方监管政策中,有共同的一点是,各地方政府、金融办、银监局等部门是第一监管人,首要问责制。平台需要定期向所在的监管部门报送数据。然而,不仅仅是平台要报送数据。银行也要定期向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报送数据。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地方监管部门是当地银监局。网贷中介机构地方监管部门是金融办、银监局。然而,银行不仅仅是要向银监局报送数据,还要向地方金融办报送。虽然,地方金融对银行没有直接管理的权利。但是,地方性的金融活动归属地方金融办管辖。金融办有权利问银行要数据用来统筹和协调地方性金融活动。现在政策赋予了金融办管理互金的权利。所以,本地银行存管数据+平台报送数据这样的形式,便于地方金融办第一时间获取平台和银行的存管数据,便于管理、协调。有这样做可以交叉验证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如果是异地话的存管,地方金融办就无权让异地银行提供本地平台的存管数据,不便于监管部门掌握。所以,本地化的银行存管,便于地方金融第一时间掌握所在的网贷平台的数据,也便于验证真实性。以上这两者是造成银行存管本地化的主要原因。那么,没有接入本地银行存管的平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银行存管细则在颁布后没有明确的说明。很多人都没有理解政策要求的内容。这个不能怨平台。因为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银行内部构架。政策也没有直接说明只允许本地银行接存管业务。希望监管方在对于互金的政策上要细致化、明细化。否则理解出现偏差,很容易造成全国政策和地方政策的不协调,给平台的合规带来一定的麻烦。其次,银行对互金平台的态度不统一。有的银行虽然小,但是态度比较热情,不管在平台所在地有没有分支机构都热情主动的联系平台,积极拓展存管业务。平台一看银行如此热情,自然是积极配合,这也是造成了异地银行存管占领本地银行存管的原因。再者,本地有些银行认为互金风险大,不屑于接收互金的银行存管业务。也有银行要求存管门槛高,让一些平台望而却步。其实平台心里也在想,如果本地的能接,我干嘛不接本地的。靠得近,还方便,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银行对互金的态度不同,造成了上述原因。也希望监管层重视这个问题,给银行存管门槛划定一个统一界限。最后,本地监管的政策滞后。作为地方首先监管部门,应该积极的配合平台合规、整改。对于银行存管的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在银行和平台之间积极的协调。否则,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平台看银行脸色行事,有的爱理不理,有的高攀不起。本地的爱答不理,异地的热情洋溢。如果地方监管部门及时出台政策,积极的配合所在地平台、银行对接存管,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出现。肥皂大叔想要为上海接入“异地银行存管”的平台鸣不平。银行存管是平台合规最重要的一环节。也是在投资人心里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接入异地存管的平台,并不是不合规,而是监管部门在疏导和引导上没有做好衔接。如果政策来的在快一点,在及时一点,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接入银行存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技术的配合、数据的修正,总之对平台、对银行都是一项极大的工程。作为监管部门,一定要给大众解析好政策,明确好指引,事前沟通、事中跟踪,事后总结。也希望未来的监管政策,能够明确方向,让政策更清晰、更明朗,只有这样互金的合规之路才坦坦荡荡。责任编辑:铁木
1. 理财之家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理财之家"的文章,版权均属上海善筹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理财之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理财之家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理财之家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理财之家
和相关作者,违者理财之家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追究相关责任。
2. 凡理财之家注明"来源:××× "的文/图等稿件,理财之家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400-175-8788
95%的朋友还会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您还没有登录,请
后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
后发表评论
400-175-8788
客服邮箱:
服务时间:9:00 - 18:00
扫码发现更多干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起理财银行存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