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房子太矮为什么建的那么矮?

南京专家:别把孩子矮小当成发育晚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儿童治疗身高矮小的高峰期。去年仅这两个月份,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就接诊9000余人次,约占全年接诊量的三分之一。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倪世宁主任提醒,成人期的身高45%至50%在2岁时长成,2岁后至青春期长32~40%,青春期长15~18%。所以青春期开始时的正常基础身高有赖于父母对孩子自幼的观察,发现不正常生长趋势要及时纠正。遗憾的是,在孩子生长发育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存在误区,而这常常耽误了孩子的长高。
  矮小症莫错过最佳治疗期
  倪主任介绍,孩子的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婴幼儿期(3岁以下),一般第一年生长25cm,第二年生长10cm,第三年生长7cm。到了儿童期(3岁-青春期前),每年增长约 5~7cm。青春期,男孩可增长25~28cm,女孩可增长25cm左右。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倪主任曾接诊过一个孩子,父亲身高1米64,母亲身高1米56,孩子14岁,身高1米69。家人都认为孩子矮小,而经过检查,孩子发育正常,并不属于矮小。像这样的孩子,在她的门诊并不少见。“个子比较矮的家长,往往怀疑孩子个子长不高。反倒是那些高个子父母,容易耽误孩子的治疗时间。”倪主任说,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相比同龄人矮小,还以为是孩子发育晚,并没有引起重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一般四五岁到青春期前,是治疗矮小的最佳时间。过了青春期,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睡得好才能让孩子长得高
  虽然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但生活环境因素却决定了生长潜力的发挥,比如孩子的营养状况、睡眠、运动情况。倪主任提醒家长,生长激素在晚上入睡后45~90分钟(深睡眠)左右达到分泌高峰,所以应该保证孩子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运动虽然有利于生长发育,但孩子要避免过早剧烈运动,过多体力消耗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营养供给,会影响长高。倪主任提醒,矮小的原因有多种,所以治疗前,必须进行正规系统的检查,才能明确病因。
  帮孩子管住嘴
  10岁的女孩,身高1米5左右,体重却有90公斤。因为过度肥胖,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出现了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这个小病号让倪主任颇有些头痛,因为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差,而家长在这一方面却甚少管理。事实上,帮孩子管住嘴,合理饮食,很多疾病都可以避免。倪主任曾接诊过一个13岁的孩子,父亲1米78,母亲1米66,而她却只有1米52。检查发现孩子骨骺已经闭合,无法再继续长高。经过仔细问诊,倪主任发现了原因,原来孩子很喜欢吃旺鸡蛋,正是旺鸡蛋里的激素让孩子的生长受到影响。
  活动预告
  孩子生长发育的疑问
  7月2日专家现场详解
  孩子的身高正常吗?发育正常吗?孩子个子矮有办法治疗吗?这些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为了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帮助孩子科学长高,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将于7月2日举办健康讲座,倪世宁主任将现场解答家长们的各种疑问,欢迎市民参与。
  主题:《关注身高,健康成长》
  主讲人:倪世宁 主任医师
  时间:7月2日下午2:30-4:30
  地点:南京市儿童医院广州路院区2号楼12楼多功能厅(庞芳 吴叶青 李鑫芳)
来源: (责编:马晓波、张鑫)
分享到:37.1K
【】 | 【】
72小时热点新闻榜166被浏览96,44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南京“矮城”的确存在 老居民回忆“城头上洗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矮城”是怎么形成的?刘先生记忆中,并没有那段“太平人建‘矮城’”的传说,老一辈人常说的是沈万三聚宝盆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建聚宝门的时候,城墙屡屡塌陷,后来命令沈万三将聚宝盆埋进土里,城门才不下陷,聚宝门才得以建成。
导读:&矮城&是怎么形成的?刘先生记忆中,并没有那段&太平人建&矮城&&的传说,老一辈人常说的是沈万三聚宝盆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建聚宝门的时候,城墙屡屡塌陷,后来命令沈万三将聚宝盆埋进土里,城门才不下陷,聚宝门才得以建成。刘先生说,&矮城&可能和传说中建聚宝门段城墙屡屡塌陷有关联。 昨天的&老&版报道,南京民间有传说:南京城墙的西段,也就是从水西门到中华门有过一段&矮城&,高度比其他地段的城墙矮得多。其形成原因很可能与朱元璋有关。传说毕竟是传说,这段&矮城&是否存在,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报道见报后,有多位城南老居民打进电话证实:当年的确有过一段&矮城&,同时还有不少有趣的回忆。 比普通人家房子高不了多少 在一些较为权威的著作中,对&矮城&有明确的记载。比如,南京城墙专家杨国庆所著《南京明代城墙》中提到,三山门(水西门)到聚宝门(中华门)之间的城墙民间俗称&矮城&,一点都不高。其具体成因,民间传说的版本是,&安徽太平县工匠建&矮城&,编理由糊弄过了朱元璋。&民间传说虽然不靠谱,但专家也承认,水西门至中华门的城墙比别的地方低矮。&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老南京&版的读者刘先生今年70多岁了,本来家住紧贴城墙根的小沙井。这个地方就在集庆门内、集庆路的北侧,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高档小区。刘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准确地说,不是水西门到中华门那段城墙是&矮城&,而是从集庆门附近往南,到中华门的一段城墙是&矮城&,这段城墙比普通人家房子高不了多少,&小时候,娃儿们天天往这段矮墙上爬。& &矮城&是怎么形成的?刘先生记忆中,并没有那段&太平人建&矮城&&的传说,老一辈人常说的是沈万三聚宝盆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建聚宝门的时候,城墙屡屡塌陷,后来命令沈万三将聚宝盆埋进土里,城门才不下陷,聚宝门才得以建成。刘先生说,&矮城&可能和传说中建聚宝门段城墙屡屡塌陷有关联。 这段城墙曾是&抗洪屏障& 家住集庆门内老街&仓顶&的周培武也是门西的老居民。他告诉记者,他家所在的&仓顶&是门西地区(中华门以西市区,与&门东&相对)最高的地方,儿时的他,站在门口可以平望西边的城墙顶部。 周培武的外祖父曾亲口对他说,民国时,测绘人员通过数据测量,证明仓顶与其正西的城墙顶部&比肩等高&,约为三丈,也就是十米左右,比南京城墙其他大部分地段都要矮。 周培武还记得一则&坐在城头上洗脚&的趣事。1954年,长江出现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严重威胁南京。当时,门西这段城墙外就是外秦淮河,水位暴涨,几乎与门西的城头相平。 周培武清晰记得,当时在城墙上值守的人员,坐着就可以把脚浸入城外涨上来的水中,当时的城墙也成了抵挡洪水的堤坝,成了老城南百姓的&抗洪屏障&。&&坐在城头上洗脚&既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也成了门西百姓的口头禅,留在人们深深的记忆之中。& 孩子们最爱爬矮城 对于矮城,周培武更深的记忆是&爬城头&,矮城不高,是门西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攀爬城墙需要胆识和技巧,从城内翻墙坠到城外还不太难,从城外再爬上来就陡多了,胆大的娃儿们,手脚都找准地方,然后要有相当的气力才能成功登顶。 周培武说,孩子们最喜欢攀爬的地段是&西城角&,也就是南京城墙西南角,那里面就是原来的南京第一棉毛纺织厂,南京百姓简称&一棉厂&,因为那里是这段&矮城&最低矮的地方。 &你想,十一二岁的孩子都敢爬、能爬的城墙,怎么也算是&矮城&吧!&周培武回忆道。 链接南京城墙的最高点又在哪儿 记者了解到,对于南京城墙的介绍,一般集中在其周长33.676公里(世界现存第一大城垣)上,而城墙的高度、厚度、顶部宽度等数据,则不可能仅仅用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说清。 城墙专家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南京城墙外形不规则,因势就形,不同地段的城墙高度、宽度都不一样。根据老南京人的回忆,门西&矮城&可能是南京城墙最矮的地方,那么,城墙最高的地方在哪里呢?据《南京城墙志》记载,南京城墙最高的一段是在中山门&&太平门之间,最高位达到26米,是因为这里是历史上敌人攻击南京的主要方向,而且山势险要,城墙必须修得足够高,才能超过附近的山体,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 城墙的&厚度&也是各个地段不相同,以顶部宽度为例,最宽阔的地方能达到17-18米,最窄的则只有两三米。总体上,城墙拐弯处的厚度,比直行的墙体要厚,因此南京民间有&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的俗语。
[责任编辑:胥大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692305
播放数:683692
播放数:663692
播放数:37569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飞的矮房子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