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支付市场有多大,怎么做一家微信支付服务商市场公司

 >  > 正文
“支付王国”炼成记:支付宝、微信支付市场比例超过90%
经济观察报   
过去的五年,无疑是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喷薄放量的五年。
易观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支付宝、微信支付合计占市场比例已经高达90%以上,由其主导的二维码支付几近“一统江湖”。失去二维码最佳发力契机的银联,在试图重夺市场份额的道路上,也在不断尝试。一方面,银联开始大举投入海外市场。其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联受理网络延伸至160多个国家地区,境外商户累计达到1986万户,累计发卡6800万张,欧洲受理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50%。内卡外用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和旅行社的合作也由线下延伸到了线上。业务本地化进程加速。除了受理终端以外,2016年在美国发行了首张银联信用卡,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加速布局。”另一方面,2015年12月,中国银联联合产业各方推出“云闪付”移动支付品牌,将IC卡非接支付、NFC移动支付和二维码支付被先后纳入“云闪付”产品体系。来自银联方面的数据披露,截至2017年上半年,“云闪付卡”累计发行超过2900万张,全国支持“云闪付”终端数超过1000万台。眼下来看,尽管云闪付体系未能帮助银联完成重夺市场份额的愿景,但通过自身的清算牌照优势和不一样的技术路线,仍然是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模式是银联和京东的合作模式。今年7月,京东金融与银联北京分公司
(下称“北京银联”)合作的NFC支付新品“京东闪付”正式上线,与以往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账户直连银行账户的交易模式不同的是,京东闪付在业内首次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直接纳入银联转接清算网络。京东闪付的模式形成“一接多家银行”的形式,京东的电子钱包账户直接接入银联的清算网络,同时对所有接入银行透传交易信息,在发卡端做了一些改变,京东是作为渠道方被引入的,而资金来源还是其后绑定的银行卡。银联看重京东的引流能力,能够为“云闪付”带来更多的流量,提供更多的用户。事实上,此前,京东闪付模式也已经在帮银行做流量引入,京东的页面上可以看到,建行、中信、光大、华夏、民生和平安等银行都在联合京东做绑卡促销活动。通过和银联的深度捆绑,京东找到了打开支付市场的正确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联的横空出世,在网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待定和其“断直连”的原则宗旨下,二维码支付的行业前景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支付机构的创新也并未止步。近日,支付宝刷脸支付产品开始逐步在应用层面进行推广。“也许有人认为现在的支付方式已经足够便利,为什么还要开发刷脸支付?我们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除了服务当下,也想着眼于未来。”蚂蚁金服CTO程立告诉经济观察报,“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都以人机交互方式被颠覆为标志。第一次是PC在民用和商用领域的普及,第二次是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下一次,也许我们连手机都不用了,每个人、每个物品都将被数据化,变成传感器,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都将直接相连。过去几十年,互联网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未来也许用不了十年的时间,我们就会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基于这个考量,我们在生物识别技术和‘拿了就走’的物联网支付技术上不断突破,为这样的一个未来做技术准备。”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纳斯达克--
恒生指数--
澳洲普通股--
英国富时--
法国CAC4O--微信支付商户类目(仅供企业选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微信支付商户类目(仅供企业选择)
&&微信支付商户类目(仅供企业选择)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5被浏览7,42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ay.weixin.qq.com/wiki/doc/api/tools/mch_pay.php?chapter=14_1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您的位置:
支付行业,是如何赚走你的钱?
作者:挖数
  很多行业为什么能赚钱?因为它促进了资源之间的流动效率。
  促进物品之间的流动效率,叫物流业;促进信息之间的流动效率,叫互联网行业;促进金钱之间的流动效率,叫金融业。
  今天这里要谈的是金融业的一个分支:支付行业
  支付行业
  这个行业怎么赚走你的钱?
  你拿着招行卡去工行ATM机取钱,它赚走你一点钱作为手续费;
  你在餐厅吃完饭用信用卡埋单,它赚走餐厅一点钱作为手续费;
  你的每一次支付行为,除了现金支付,都会产生相应的手续费,落到一家公司的口袋,这家公司叫银联。
  把银联拆开看,可以看做银行卡的联盟,于 2002 年 3 月份成立于上海。
  为什么成立这样一个联盟呢?废话当然是赚钱!但赚钱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2002 年以前,各家银行都是自吸门前血,莫管他人瓦上霜,你把钱存工行,只能去工行的ATM上取,你拿着建行信用卡,只能去建行的POS机上刷,想跨行?没门,银行间的系统都没打通。
  于是,在央行的怂恿下,银联成立了,搞了一套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将各家银行的系统和数据打通,从此往后,你拿着工行的卡去建行的ATM取钱,再也不会被人骂SB啦,撒花!
  所以,银联起的是桥的作用,将孤岛一样的银行连通,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收点过路费很正常!
  银行辣么多,银联只有一个,慢慢地,银联成了一个暴发户,暴发户身边除了小蜜还有什么?小弟!银联养活了一群小弟,这些小弟是收单机构。
  收单机构
  想象一下,银行和银联都是官老爷,高高在上,他们才不会主动去谈生意,如果顾客去买东西都用现金支付,那么银行和银联是赚不到钱的,所以必须让顾客 用POS机刷卡!!
  并不是每一家商户都愿意装POS机,因为装机需要付钱!安装也要付钱!装了以后顾客付钱还要收我手续费!我又不是傻,很贵的好么。
  于是银行和银联找到 央行,央行凝神一想,想出了 “支付牌照” 这个东西,于是大手一挥,找来一堆点头哈腰的民营企业,跟他们说,弟兄们,一起赚钱的时候到了,你们花点钱贿赂一下我,哦不,申请一下这个 “支付牌照”,我就准你们上门给商家推广POS机。
  所以这里的 收单机构 指的是,持有 “银行卡收单牌照” 的具有很强线下拓展能力的民营企业,比如拉卡拉、快钱、卡友等公司。
  比如你去餐厅吃饭,用工行卡在卡友的POS机上刷卡支付 100 元,餐厅需要支付1.25%的手续费,也就是1. 25 元,这1. 25 元按照7:1:2的比例分配给 发卡行(工行)、清算机构(银联)、收单机构(卡友)。
  正当银联和小蜜、小弟一起酒池肉林的时候,突然遭到两记重拳,一下被打倒在地,这两记重拳来自支付宝和微信。
  支付宝和微信
  2003 年前,我们在马云的淘宝买东西,采取的支付方式大部分是线下的同城交易,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款两清,但这样子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于是马云跑去找银联谈,说大哥咱们合作吧,我有用户你有技术,珠联璧合!可惜郎有情妾无意,银联对马云爱搭不理。
  马云怒了,我可是未来的中国首富,你敢看不起我?于是绕过银联,直接跟各家银行谈,没想到给他谈成了,各家银行纷纷给马云开通 “快捷支付” 的接口。
  2003 年 10 月,淘宝推出 支付宝,从此在淘宝上的跨行支付变成这样
  也就是你去淘宝买一件 100 元的商品,是通过支付宝绑定工行卡支付的,这 100 元实际是付给支付宝的工行对公账户,然后支付宝再从建行对公账户中转给商家的建行账户 100 元。
  可以看到,中间没有银联参与,这是银联挨的 第一记重拳,这记重拳让银联掉了一颗牙齿,这颗牙齿叫 电商。
  银联掉的第二颗牙齿叫 移动支付。
  2013 年 8 月,微信推出 “扫一扫” 功能,依靠庞大用户量,迅速把扫二维码这个动作,变成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个场景。
  二维码其实是一种信息的转码,把微信的用户信息变成二维码,扫描即互相关注,而把商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变成二维码,扫描即支付。
  于是,二维码的应用,迅速衍伸到了支付领域。
  2014 年 3 月,微信开放 “微信支付” 功能,扫码支付正式成了替代 POS机刷卡支付 的一种方式。
  让我们来看一下刷卡支付和扫码支付分别产生的手续费:
  刷卡支付,商户需要缴纳 6 元,也就是0.6%的手续费 (不同行业,手续费比例不一样)。
  而扫码支付,商户仅支付 3. 8 元,也就是 0.38% 的手续费,足足省了一半。
  不仅如此,微信和支付宝还砸钱补贴商户还有顾客, 2014 年 12 月 12 日,支付宝正式向银联宣战,通过每单最高 20 元的补贴,高调进军线下支付业务。
  低手续费+补贴,二维码迅速攻占了洼地,面对二维码支付的咄咄逼人,银联选择的是NFC支付。
  NFC支付
  2013 年,银联的NFC手机支付产品正式投入商用。
  NFC支付是什么?是使用无线通讯技术,使手机和POS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在没有互联网的条件下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支付的一种手段。
  银联为什么信任NFC?因为ApplePay在国外已经证实了其可行性,而且NFC可以放在SIM卡里面实现,更符合运营商等国企的利益。
  但NFC还是被二维码支付打的满地找牙,因为
  绝大部分用户的手机有摄像头,但不是绝大部分手机都有NFC模块,二维码支付的用户端门槛更低;
  商家要支持NFC支付需要升级POS机,而二维码商家只需要拿扫描枪滴一下就可以,二维码支付的商家端门槛更低;
  普及NFC支付需要打通整个生态链,手机厂商、POS机厂商、运营商,需要打通的关节太多,而国企的效率远远低于互联网公司。
  截止 2016 年底,使用NFC技术的银联云闪付安装用户数仅 2000 万,是微信月活用户数的2.5%,支付宝月活用户数的4.4%
  第三方调查机构易观的数据显示,从整个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看, 2016 年第二季度银联排在第三位,占比15.44%,在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之后
  银联在国内的垄断一去不复返,而国外市场,银联也遭到支付宝的蚕食,支付宝目前已实现 70 个国家近 10 万家零售商铺的覆盖,并与法国巴黎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等展开合作,而 年,支付宝更是动作频频
  年收入130 亿 人民币,净利润20 亿 人民币的 银联,在年收入超过1000 亿 人民币,净利润超过700 亿 人民币的 阿里巴巴 面前,上演了一场 郭敬明打姚明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拍手叫好,毕竟英雄打败了巨龙,而支付宝的母公司 – 蚂蚁金服,也计划在 2017 年上市,估值 750 亿美金,很好,Happy ending。
  但你如果经常看欧美电影,你就知道电影不是这么演的。
  英雄打败了巨龙后,英雄会霸占巨龙的财富,然后自己变成巨龙,商业市场追求利润,而追求利润的最高境界是垄断。
  嘀嘀打车 和 Uber 合并之后,一家独大带来的是打车费用的坐地涨价;Google在撤离中国后,留下的是 百度 的竞价排名和莆田系。
  且看中国支付行业的未来。
  作者:挖数
  来源:http://www.36dsj.com/archives/78891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和支付宝市场份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