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IBM的功劳,做大了多少大博医疗竞争对手手

当前位置 & &
& 别眼红百度的年终奖了,快来看看IBM吧,据说...
别眼红百度的年终奖了,快来看看IBM吧,据说有11万人将失去工作#sad#
17:20:09&&出处:&&
编辑:快科技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如何看待IBM这个公司? - 知乎57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327分享邀请回答105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6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IBM的“转型”之路能持续多久
作者: 36氪-石筱玉来源: 36氪 16:02:12
财报连续21季度营收下滑,云服务与AI数据低迷,IBM的“转型”能持续吗?IBM的“新兴产业”云服务和认知解决方案都受到了挑战。
在最近几个月中,受到了广泛的争议。不少分析师质疑IBM夸大宣传、过度乐观,甚至有福布斯评论员发文讨论IBM Watson是否“是个笑话”。美国东部时间7月18日下午,IBM公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IBM在财报中表现平平,尽管每股收益超出预期,但营收表现不佳,其盘后交易股价下跌1.95%。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IBM营收数据连续第21个季度的下滑。IBM 2Q17财报显示,IBM第二季度营收为192.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2.38亿美元下降5%,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3%;净利润为23.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04亿美元下降7%;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净利润为23.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尽管营收依旧处于下降态势,并且没有达到分析师估计的195亿美元,但是IBM至少止住了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10%的态势。与此同时,IBM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每股收益为2.97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这一业绩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的2.74美元。不过从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IBM的转型之路依旧走得非常艰难。第二季度,IBM在传统业务方面表现不佳,甚至新兴的认知解决方案、云服务部门都显现出了疲软态势。传统业务:硬件、商业处于转型之路IBM第二季度系统部门(包括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业务)的营收为17.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4%,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9.6%;系统部门毛利润率为52.7%,低于去年同期的56.5%。同时,IBM全球商业服务部门第二季度营收为40.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IBM一向希望从硬件、系统供应商转型为服务、云服务提供商,因此系统部门的营收下降一直没有让IBM太过担忧。这两个部门的营收下降也能被归因为IBM转型之路上的“阵痛”。新兴业务:认知解决方案、云服务表现不佳但是令人担忧的是,IBM近几年来主推的认知解决方案和云服务在第二季度中的表现并不好,甚至出现了下降态势。IBM认知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45.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1.4%。在2017年第一季度,这一部门的受益是40.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技术服务和云平台部门营收为84.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3.6%。在第一季度,这一同比降幅仅有2.5%。在第二季度中,这两个部门的业务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认知解决方案部门的产品IBM Watson受到了非常多的质疑。今年的5月8日,Social Capital风投基金的CEO Chamath Palihapitiya在接受CNBC采访后公开表示IBM Watson“是个笑话”。自去年休斯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公开宣布和IBM Watson终止合作之后,Palihapitiya的这番言论再次引起了公众对IBM Watson能力的怀疑。在36Kr之前的盘点中,我们也发现IBM Watson存在研发人才缺位、过度营销、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在本月早些时候,甚至有杰富瑞投资银行(Jefferies&Co.)的分析师发布报告称IBM Watson将会是“失败的投资”。除此之外,IBM的云服务在第二季度中也遭遇了危机。据CNBC 6月的爆料,被收购后的计划放弃使用IBM的云服务。WhatsApp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12亿用户,是IBM公共云业务的五大客户之一。尽管从经验来看,被Facebook收购的业务总有一天会转向Facebook自己开发的数据中心,但是即将失去Whatsapp的IBM也必将经历重创。事实上,据Synergy Research统计,目前云服务市场前三位由AWS、Azure和 Cloud平台占据,IBM很难有太大突破。在云服务和AI领域参与者变多的同时,IBM“先入为主”的优势也逐渐消失。Synergy Research在今年2月公布的云服务市场占有率数据,亚马逊AWS占据绝对第一,IBM排第四。2017下半年,IBM依旧信心满满尽管数据表现不佳,IBM的CFO Martin Schroeter在发言中依旧对下半年的发展有很大信心。Schroeter表示IBM现在有稳定充足的现金流(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26亿美元),并将会在下半年呈现“有机增长”态势。同时,他向投资者盘点了IBM在上半年全球部门、全球技术部门谈成的几个“大项目”,认为这些项目会大幅提升IBM在今年三、四季度的表现。Schroeter还公布IBM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的IBM Z设备,并且表示这几个“大项目”背后都是IBM Z的功劳。不过仅从这一季度的数据看来,IBM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在硬件、商业领域营收下降的同时,IBM目前主推的认知解决方案和云服务并不能补上传统行业的营收缺口。即便如此,IBM在研发和专利方面依然表现不错。2017年第二季度,IBM的研发和工程支出为14.84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4.65亿美元;知识产权和海关开发收入为3.6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研发和专利上的投入自然保证了IBM的长期竞争力。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才能看到曾经的“蓝色巨人”IBM再次崛起?这是转型之路上的IBM必须尽快解答的问题。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google推广
下载亿邦App使用独家功能
一线实战高手-解答问题
热门电商峰会-随时报名
电商创投资讯-实时直播云计算演义(3)狂奔在关闭公有云路上的巨头们:IBM、Oracle、Google(下)_鸣北林_传送门
云计算演义(3)狂奔在关闭公有云路上的巨头们:IBM、Oracle、Google(下)
cloudcomtimes
版权声明:任何转载需全文转载并保留来源(微信公众号techculture)和该声明,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如有文字或图片不全,请移步公众号techculture。企业IT之王IBM,百年老店,吃的盐比别人吃的饭多。数据库之王Oracle在企业核心业务中,如泰山般不可撼动。互联网之王Googe,躺着赚钱,技术和创新能力人所共知。他们在各自的壕沟里,都是无人可以挑战的王者,现在,他们的共同点是:。
原本是要一个一个公司说的,三个一起说多少还是有些别扭,但是为什么还是要一起说呢。他们虽然出身各不相同,现在和将来在云计算上的策略也各不相同,但在他们的云计算当前的境况,和将来的走势,可能在轨迹上,有相似之处。而且,他们现在同处第二集团。
我并不准备探讨这些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其他重要业务,我们的关注点肯定在云计算业务。但我们也必须在讨论云计算业务之前,对这些公司的历史有一个概要了解,我们将更容易理解这些公司的云计算路径。参军也好,参加工作也好,都还要做北京调查呢,何况我们谈一个公司的云计算业务。 上篇里,我们谈到了IBM极简史、Oracle极简史、Google极简史,并在“IBM依旧是大象,尚能舞否?”一节里谈到了“善于跳舞的大象遇到了危难”、“从硬件到软件和服务,到云计算、商业分析、媒体和广告:IBM的公司战略”、IBM的云计算,错误的收购,新瓶装商业分析的旧酒。
下文是下篇。
1.1 IBM的云计算:收购、商业分析之外,还有PaaS、合作、创新IBM的收购和商业分析我们在上面说了不少。大体上说,只有对SoftLayer的收购算是纯粹云计算意义上的目标。只是这个标的,当时可能合算,但并非合理。我认为收购商的短版,可能是高层对云计算的重视问题,但更可能是并购团队对云计算的了解和认识问题。干了十几年了硬件、企业软件收购,突然做公有云领域的收购,确实难度大。商业分析是IBM多年来积攒下来的老本,用在云计算上也算一举两得。避免了和市场上的巨头刚正面,而且现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正火,可以说得上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但是如果IBM只有这两招,IBM就不是能跳舞的大象了。他也不可能在企业IT做大哥做半个世纪之久。 IBM在公有云上起步可能是巨头里比较晚的,在2013年6月收购SoftLayer后才算正式开始。IBM这次绝对是有雄心、有魄力、有耐心的。我所说的全力以赴,放在IBM身上并不为过。而创业公司们,如果没有IBM这样的灵活、耐心,不要说与巨头竞争,如果还能活得下去,那一定是撞了大运。我,当然还有读者们,都不喜欢看史料、证明、罗列,但特么不看看,你还真不知道IBM下了多大功夫。 2014年之后,IBM在商业合作和创新、开放上的阵仗,绝对不输任何公司,也不输于我们想象到的任何程度。IBM不是只会利用历史积累,它还会开拓、创新。 2014年8月,IBM发布CloudFoundry的IBM版公有云-BlueMix,号称投资10亿美元,这是IBM收购Softlayer起步IaaS后,大搞PaaS的开始。自带四种 Bludpacks,分别是 Libertyfor Java,Node.js,Ruby on Rails,Ruby Sinatra,具备DevOps能力,并实现了物联网API、Watson人工智能的语义识别、分析、预测的API。在2015年12月2日,推出BlueMix Local(本地版本)。中间还发布了dedicated(专属版本)。2014年9月18日,IBM发布Watson Analytics。提供自助式分析功能,包括数据访问、数据清洗、数据仓库,帮助企业用户获取和准备数据,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实现结果可视化。 从2014年起,IBM下属的IaaS Softlayer开始强调bare-metal能力。这当然是把IBM对于数据中心的管理能力与Softlayer结合起来,形成的新的云服务特点。这就叫差异化。2015年年中,IBM发布Linux One,首次在大型机上基于Ubuntu发布产品,支持最高10TB内存。Ubuntu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在IT运维工程师里是有争议的。但为了争取开发者,IBM和最流行的linux发行版Ubuntu走到了一起2015年6月4日,。思科公司于前一天收购OpenStack厂商PistonCloud。2016年02月18日,IBM宣布推出区块链服务平台,瞄准金融业和运输业。这比微软推出区块链即服务晚了三个月,但这绝对是区块链的早期。2016年2月5日,IBM一口气发布了4款数据分析产品:IBMCompose Enterprise, IBM Graph, IBM Predictive Analytics 和 IBMAnalytics Exchange。 2016年2月,IBM Cloud宣布支持Swift,这是第一个支持Swift的公有云平台。苹果副总裁为其站台。IBM是企业级老大,苹果是智能手机老大,以前大家各干各的,但是现在,走到了一起。Swift是苹果在2014年推出的一款编程语言,推出之后得到了开发商们的热烈追捧。不热捧不行啊,因为苹果手机是大部分移动应用开发商大部分营收的来源。苹果在2015年12月又向前迈出一大步,将Swift转为开源语言。这也进一步提升了Swift的成长性和受欢迎程度,Swift也因此迅速攀升到GitHub受欢迎程度排行榜的顶部。IBM Cloud可以为企业应用开发者提供一整套与在Swift中编写软件有关的工具。以前,任何开发商想要在云服务器上运行Swift都必须切换语言,现在不需要了。这显然少不了苹果的大力协助。苹果和IBM还真是有缘。大家还记得九十年代,IBM和苹果宣布建立合资公司,开发和销售PowerMac,对抗wintel吗?这一次,历史重演。只是对抗的对象是云计算的巨头-亚马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何况以前还是共同战斗过。据说在这次合作之前,IBM已经很挺苹果了,人手一个Mac。苹果已经打算大幅减少在亚马逊AWS上的基础设施,那么苹果可能使用自家数据中心,也可能转而使用IBM的云服务。毕竟,苹果与亚马逊的竞争领域不止一个,而与IBM基本没有直接竞争。苹果可是个大腿啊,一年几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预算。
还是2016年2月22日,IBM一年一度的InterConnect大会上宣布,与VMware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联合设计了一套架构和一系列云端产品,可以让客户在IBM的混合云上运行VMware的产品。
根据合作声明,未来两家公司将向客户推荐对方的产品。IBM提供的资源是其在全球搭建的45个云数据中心,IBM将向这些数据中心的客户提供VMware的产品。VMware分享的也是用户资源。VMware的传统客户可以选择从私有云上迁移至IBM的混合云,而不需要担心VMware软件的兼容问题。
IBM虽然一直和VMware有虚拟化产品的合作,但在竞争关系更大。IBM虽然一直没有主打的虚拟化产品,但一直没有停止开发自有虚拟化产品的行动。而且IBM属于Power服务器阵营,而VMware和Intel属于X86阵营。
以前双方就是亦敌亦友,以后也还是。但是,在公有云的压力下,双方终于携手合作。双方将自己的产品、资源、客户放开了,客户自己选择。
家底、青梅竹马的朋友的大腿、亦敌亦友的伙伴的绝技、成熟的产品、新的晃眼的技术,IBM全亮出来了。这都是为了公有云,而且IBM的嗓门大可不是盖的。IBM云上的大事小情,IBM的公关部门绝对能搞得天下皆知。这方面,IBM绝对不孤单,Oracle就是一个很好的狐朋狗友。
1.2 Oracle的云计算,一直说在憋大招,但我看到的不是捆绑销售就是收购Oracle一直在憋大招,欲动摇云计算格局。与Oracle对待云计算的态度不同的是,Oracle的云计算市场地位还没有逆袭。它的大招肯定不是收购,那是捆绑销售吗?当然不是。云计算浪潮里,Oracle沉睡的狮子还是迟到者? 在2008年9月,Oracle CEO 埃里森说,云计算所代表的东西就是现在所做的一切,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云计算。并说,云计算就是胡言乱语,是废话,是愚蠢。他也不认为云计算能带来什么新的不一样的东西。在2012年的一场财务分析对话中,埃里森说是他发明了云计算,然后被媒体一顿批。但是他是网络PC的早期支持者,一种瘦客户端。埃里森有时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候,但也有固执的时候。比如,对待初期的云计算,他是反对的。但是企业家就是企业家,很快就回过神来。虽然回神的过程有点漫长,但回神之后,终于就将固执转换成魄力。只是这个过程经历了5年之久,云计算形势已经很不利。
在2010年Salesforce以2.12亿美元收购了heroku之后,Oracle收购了其竞争对手EngineYard。但这起收购没有全面看起Oracle的云计算道路。在这之后的四五年里,Oracle看着自己的Java成为其他云的重要运行环境,帮助其他云运行weblogic和oracle数据库,可以说为其他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2015年,Oracle终于决定要亲自上阵,搞自家的云计算,从IaaS到PaaS到SaaS。
2015年12月,Oracle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收入下滑6%为89亿美元,而净收入下滑12%为 25亿美元。但是,公司的高层却希望通过强调云计算收入增长26%来摆脱这些数字的影响,云计算收入达到了出色的……6.49亿美元。
Oracle首席技术官兼主席拉里·埃里森表示:“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在这个财年里销售和预订超过15亿美元的、新的SaaS和PaaS业务。” 埃里森表示:“这可是相当多的SaaS和PaaS业务,比任何其他的云服务提供商的都要多,甚至比Salesforce.com还要多。”
没错,是不是真的比Salesforce.com可不知道。但Oracle在2015年,有认真的传闻,准备以440亿美元收购Salesforce。
同时,市场上传来了大量的Oracle声音。有用后发制人理论为Oracle打气的,有用企业级客户保有量和忠诚度证明Oracle云计算潜力的,以及Oracle在亚太或全球招聘1000名销售的,有说Oracle正在打造秘密武器的。
2015年秋季,埃里森说Oracle是一家云计算公司,再也不要拿Oracle和IBM、SAP对比了。意思是以前Oracle最大的竞争对手是IBM和SAP,但这两家公司现在不是云计算公司了。但随后媒体巴拉了一下,发现Oracle看不上眼的SAP在年股价和营收上的表现要好于Oracle。自2010年以来,SAP股价上涨了77%,而Oracle上涨了60%。2015自然年Oracle云计算营收23.63亿美元,比上年18.59亿美元增加27%,SAP2015年云计算营收2.286亿美元,比上面1.087亿美元增加110%。当然,这只是媒体为了反击一下埃里森,SAP财报统计的云计算并不一定是常规意义上的公有云。就算是真的,如果一家公司财报稳健,但是失去了未来的可能和希望,又有什么值得称道呢?牛逼的公司,通常是管理层,大部分时候是CEO或创始人,能给公司指引未来的方向并向着这儿目标前进。
2015年可以说是Oracle在云计算上奋发图强的一年。
2015年7月,埃里森代表Oracle一口气发布了Oracle Marketing Cloud、OracleIntegration Cloud、Oracle Analytics Cloud、Oracle Commerce Cloud、Oracle Mobile Cloud Service五款产品,并在10月发布了Oracle Manufacturing Cloud。营销、分析、移动、制造,自己有的没的,擅长的不擅长的,都上云了。在2015年Oracle OpenWorld大会上,10个主题演讲里,8个和云计算有关,四个是关于Oracle Cloud。并且,终于在AWS发布EC2 9年之后发布了Oracle Elastic Compute Cloud。直到2015年12月,Oracle收购了一家名为StackEngine的创业企业,这家位于奥斯汀的公司只有五名员工,干的是容器的事。我估计基本上是个人才收购,Google、微软、亚马逊的云都有容器服务了,Oracle的也得有啊。这次收购所体现的魄力、眼光,是2015年Oracle云战略的缩影。
2016年2月25日,Oracle出价5亿美元,收购了初创企业RavelloSystems。Ravello Systems创建于2011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帕洛阿图(Palo Alto),这里距离Oracle总部所在地红杉城(Redwood City)并不远。Ravello帮助客户快速简便地将复杂应用程序移动到云端。这家创业公司的客户包括Arista、博科通讯(Brocade)、红帽(Red Hat)、SUSE和塞门铁克(Symantec)。
2015年2月中旬,Oracle搞了一个云计算战略发布会,即宣布了雄心勃勃的产品组合,Oracle选择了“简单”作为重点。Oracle的简单,是指企业可以简单地部署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上。简单并不是现在云计算的重点和热点,但却是Oracle想要与别人竞争的点。这可是智慧啊。好好体会。 忘了埃里森曾说的云计算是愚蠢的玩意这回事吧。2015年,Oracle说Oracle搞的是企业级云计算,AWS搞的是小公司的玩具云计算。企业级云计算?很熟悉吧。哪里有什么企业级云计算,那不过是传统IT企业用来唬人的而已。所有声称提供企业级云计算业务的公司,都已经鸣金收兵或正准备跑路了。Oracle还说自己是企业级云计算,还能搞点别的词儿吗?
当然有别的词儿!Oracle的营销机器开动起来,也不输于IBM。有人专门为Oracle的云计算搞出了一个Alpha和Omega理论。Alpha理论是说,市场上有一个先行者,已经获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快速创新,且维持较低的价格。理论是说,市场仍然留有空间给一个强大的竞争中位置,这个竞争者有强大的财力、强大的留住现有企业客户的能力和一个合适的差异化策略。Alpha是指AWS,Omega是指Oracle。如果按Omega理论,Oracle确实比google,甚至比IBM、微软更有优势。Oracle当然有足够的财力,其数据库统治地位当然能够锁定和留住现在的企业客户。最大的疑问则在于它是否能够构建一个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策略挑战AWS。 Oracle的大招可能是基于容器的混合云。基于容器的混合云将允许客户将私有负载轻松转移到公有云上,甚至将其他云上的负载转移到Oracle的云上。特备的,能将Oracle数据库迁移到Oracle的云上。 不要再认为Oracle只是一家数据库公司,Oracle的产品线涵盖硬件、软件、企业应用、中间件、操作系统等,几乎包括企业IT的整个技术堆栈。Oracle的核心产品显然仍然拥有强大的统治力和粘性,可以保证足够的资源投入到云计算战争中去。 现在的Oracle,誓要成为一家云计算公司。Oracle对云计算的态度和投入,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以至于其他的IT公司,都相比而逊色。 Oracle起晚了,但还是赶上了早集。Google起了个大早,却和Oracle同一趟车去赶集。 1.3 Google云携巨款亮绝技:价格和技术没人怀疑谷歌的资金实力、基础设施规模、创新能力、技术实力。谷歌依然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是除苹果意外最赚钱的IT公司,它运营者世界上最大规模的IT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技术MapReduce、GFS和BigTable形成的论文八年前就已风靡网络,至今仍被被奉为圭臬。Google非常有进取心:不断进入新领域,从气球Wifi、谷歌眼镜,到无人驾驶,无不是被认为创新者中的极客;要做一件事情也很投入,比如视频,YouTube很多年都没有盈利但仍能获得支持,再比如社交领域,从google wave 到google+,及时不能丝毫阻挡facebook也要三番五次尝试;有技术,从早期的三大技术论文,到近些年的android、html5,都是行业奠基性的工作。如果Google要在某一并未形成未定格局的市场挑战一家并不是那么财大气粗的公司,比如亚马逊,会有什么问题吗?没问题,只是Google犯了一些错误:早期产品路线有问题,后期魄力不够。这可能是战略视野问题,也可能是能力问题。 谷歌的嗅觉和行动也并不算太迟钝。在2008年,也就是微软发布Azure的两年前,谷歌就发布了Google App Engine。可以说Azure就是沿着GAE的思路来的,Azure就是windows版的GAE,GAE也可以认为是Linux版的Azure。相似的思路,迎来了相似的开局:开发者并不认同PaaS。谷歌的云计算主管曾经说:如果GAE是一家创业公司,它一定是硅谷的耀眼明星。很可惜的是,在那段时间里,GAE在AWS的快速增长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更为可惜的是,Azure在2011年就加入VM角色切入IaaS层面的服务,而谷歌在2012年6月才推出ComputeEngine切入IaaS。这中间花了四年,比晚两年出生的Azure还慢了1年。我不知道纳德拉对技术的涉猎有多深,但谷歌的技术人员显然对GAE情有独钟,因为GAE完全就是将三大论文里的三大核心技术商业化了,多么理想的技术平台!然而,这不是大部分客户需要的。谷歌显然有相当一批开发者拥趸,也包括一批技术极客。谷歌发表的技术论文和开源项目,令这些人相比微软,更为相信谷歌。尽管纳德拉时代的微软对开发者比以前有好多了,但在这些人眼里,微软就是专制、封闭的代表,而谷歌则是自由、开源的代表。但是,喜欢谷歌的技术和理念,与使用谷歌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完全是两码事,可以分得很开。 2015,Leo Sun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谷歌和亚马逊:谁能赢得云冷战”的文章。文章认为谷歌和亚马逊正在进行异常关于旧数据的冷战。看着标题是不偏不倚,但内容表明作者更看好谷歌。谷歌的Nearline可以再三秒内读出旧数据,而亚马逊AWS的Glacier需要三到五个小时。谷歌能做到这样是因为谷歌大新数据和旧数据放在一个系统里,而亚马逊AWS在放在两个系统里。作者认为这让Google有了切入企业级冷数据和混合云市场的优势,并且Google能将IaaS和PaaS服务于Google的android和apps生态系统对接,让终端用户和企业在使用应用的时候,使用IaaS和PaaS服务。作者认为这只是Google具有的高性价比技术带来优势的一个例子,辅以Google更广泛的生态链支持,这将最终能够扼杀羽翼未丰的AWS的增长。 这几年来,谷歌也发布了更多的IaaS和PaaS产品,包括存储、数据库、数据分析等,并在2013年形成Google Cloud Platform。最近有分析指出,Google定能打败亚马逊AWS。因为一方面看,云计算第一第一阶段是泡沫,第二阶段是是关于用云计算构建原来就在用的数据中心模型,第三阶段是利用云计算做企业原来不能构建的,新的基础设施和应用模型。比如用10倍于企业日常使用的基础设施,进行数据分析。亚马逊都具有第二阶段,在云计算中构建用户的数据中心的能力。但第三阶段,是关于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的,Google在这些方面远远将AWS甩在后面。其实,IBM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呢?Google和微软都在搞机器翻译,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存储和计算资源,还需要算法那。Google发布了图片识别和图片地理位置识别的API,这需要对1.26亿张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图片进行学习和训练。谷歌确实吸引了诸如可口可乐、百思买这样的客户。最近的大事件,则是成为Google的最新大客户。这是Google对亚马逊AWS和微软的胜利,但也反映了谷歌的企业级客户的缺乏。 1.4 IBM和Oracle及Google谁的公有云先轰然倒下? IBM、Oracle、Google这几个家伙真正紧张起来,是在2015年4月,AWS发布财报后。 这之后,IBM的投资者们和高管团队都认为云才是扭转公司不利局面的关键。这是不是晚了点?永远都不晚。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市场调研结果,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2014年合计占据IaaS和PaaS38%的市场份额,2015年合计占有40%的市场份额。
IBM是最晚进入主要公有云服务商名单的,也是这个名单里年度营收增速最慢的,基本等于市场整体增速-40%。收购完SoftLayer这么多年,快三年了,IBM还没有理清楚SoftLayer与IBM云计算业务和平台之间的关系。Softlayer自行其是,朝着IDC+IaaS平台的路前行,而IBM在朝着数据分析PaaS的路狂奔。IBM和Softlayer的云名义上都属于IBM,但技术和运营上各自独立,没有融合成一体,分开来看又缺胳膊少腿。 这么多年,IBM没有搞出一个像样的虚拟化、私有云、混合云软件,我也是醉了。还要求助OpenStack,掺乎OpenStack也就算了,居然没搞出个所以然来,还需要收购搞Openstack的Blue box,或许又是去买客户的。
收购管用吗?200多亿美元的收购,IBM的年度营收增长几乎为零。关键是,这些收购来的业务不要说盈利,收购后历年总计营收达到200亿美元都有问题。
IBM的收购战略显然存在问题。一是收购是否能够良好整合、是否能够打造核心产品和产品群,进而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二是收购标的是否合理,这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但也同样关系到收购战略的成败。
IBM的商业分析为核心的战略,可能也存在问题。在云计算演义(序)中,我们提到这样一段话: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传统企业IT的高毛利率将不复存在。其次,云计算的高毛利率也不会存在。这是时代赋予云计算的使命。IT基础设施和大部分应用都将成为普及性社会基础服务,将成为日用品,将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成标准配置。这可能是部分公司和从业人员的不幸,但这是整个信息产业和全社会发展的利好。 那么,IBM的总体战略可能也存在问题,即业务转向高价值业务。如果高价值等同为高利润,就如同过去15年IBM所做的那样,抛弃低利润的产品,可能也存在问题。
有人说,颠覆式创新有三种:第一种是彻底的发明。但现在的信息行业,更多的是另外两种:用户体验的创新;商业模式的颠覆。也有人说,颠覆式创新最后颠覆的全是人性,人性有两个最基本的东西:简单和便宜。IBM百年来一直在做的正是第一种颠覆式创新——彻底的发明。但不幸的是,因为行业发展更加成熟,彻底的发明越来越难也越来越少。近二十年来,IBM也少有彻底的发明。用户体验的创新商业模式的颠覆,包括简单和便宜,并不是IBM和Oracle留给人们的印象,也不是它们的强项。而云计算,需要简单和便宜。这决定了IBM和Oracle做公有云,是个巨大的矛盾。云计算业务扩张所要求的大规模、简单、便宜、快速反应,并不是IBM和Oracle的强项,更直白一点,也不是IBM和Oracle的基因所在。除非IBM和Oracle能变革自己的文化和基因,涅槃之后,必成凤凰。 2014年年中,IBM曾被迫加入微软、亚马逊、谷歌的云计算价格战。在云计算格局未稳定的时候,价格战根本不会停止。这将大大损耗IBM本已脆弱的财务报表。而IBM是非常在意和倚重财务报表的,IBM和Oracle也是几个大公司里财务报表压力最大的。
亚马逊虽然也有财务压力,但谁让它的报表一直就那个样呢?华尔街也习惯了。另一个,贝佐斯总有办法说服投资人相信他的长期投资策略。最后,也是更重要的是,亚马逊的营收保持着相当幅度的增长,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净利润上的不足。
Oracle全力转云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必须赢得这一战。当所有企业都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上,数据库将变成一个普通商品,有很多选择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到那时客户将不对Oracle存有依赖,Oracle也将失去其留住和转化客户的能力,包括随之而来的财力。事实上,AWS已经在这么做了。AWS的数据库迁移工具可以帮助数据库管理员脱离oracle数据库。这当然是在动摇Oracle的核心权力。我们再来看看专为Oracle定制的Alpha和Omega理论。Alpha理论中的领先者有着明显的优势:规模效益。先行者拥有更大的规模,因而可以满足更大用户的需求,同时能够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从而提供更低的价格。生态系统。先行者的先发地位,和更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肯定能够吸引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在其平台上展开业务,从而围绕这个平台形成生态。这种生态不是某个技术和项目的开发者社区可以比拟的,比如OpenStack生态,就难以在商业上和AWS生态相比拟。开发者雪球效应。先行者形成产品群以后,其使用也需要较高的技能,其前期用户群具备了这些技能后,将通过同事关系和社区关系,带动更多开发者更容易掌握这个平台所需的技能。进入壁垒。这不仅包括研发和上线所需的一次性人力和数据中心投入,还包括维持创新、维护产品和数据中心所需的持续性投入。特别是在激烈竞争期,由价格战的情况下,这将使巨大的财务黑洞。但是Omega不是么有机会,我们可以笼统称之为后发优势。后发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劣势,要想拥有优势,除非:新一代的技术。技术代际之间的差别越大,率先采用新技术的后发者越有机会挑战先行者。比如数字通信技术较之于模拟信号技术,比如4G至于3G。即使先发者意识到新技术的必要性,也会因为历史业务的延续性和更新换代的巨大成本,而丧失合适的时间窗口。明显的差异化。快速的追随者,能够从先行者身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指定一个明显的差异化策略吸引用户。 很显然,维持领先地位比屌丝逆袭要容易得多得多。不管Oracle的策略是什么,是不是容器基础设施都好,Oracle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将越来越小。 IBM和Oracle都面临财务压力,特别是他们是在左右手互博。就好比把左兜里的钱装到右兜里来,但换个兜后,钱却少了。他们要把现有客户转化成云客户,就是这个矛盾。而且不转还不行,不转,就全跑别人兜里去了。少就少点,但总比没有强啊。Google最逍遥,因为这些云计算业务都是从别人兜里掏来的,根本无损于Google现有的业务和营收。而且在现在的业务依然很赚钱的情况下,它干云计算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动力,更没有什么压力。这就是Google总感觉有点不紧不慢的原因。这也是他最危险的地方。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基础设施,放在一个对云计算不够有兴趣,或者对云计算三心二意的厂商手里。但Google还是很努力的,从上面的文章,以及请来花一亿多美元请来VMware创始人兼前CEO来掌舵云计算来看,Google还是个努力的同学。
IBM、Oracle、Google都很卖力,各有盘算,但都能成为头牌吗?算上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显然不能都成为头牌。
谁最先倒下?最先关闭云计算服务?可能是谷歌,谷歌看起来战略地位最有利,实力最强大,但最先倒下的可能就是它。谷歌想干的大事太多了,云计算只是其中一件。
然后是Oracle,Oracle的数据库在新型数据库面前,已经陷入绝对的衰退。用户有很多商业的、开源的、私有的、公有云的数据库可以选择,而且这些数据库很多都已经更具备或正在具备企业级水准。云计算对数据库的影响在最近几年才明显体现,因此Oracle发力的时间太晚了,其云计算发展速度很可能赶不上其他重要业务的衰退速度,此时它对客户的控制力和可投入的资源将迅速下滑。
而IBM,很可能是三家公司中生命力最强的。云计算对IBM的打击最直接,IBM的起步也晚了些,但IBM在企业IT的根基比谷歌和Oracle都要深,大象的绝地反击应该是最有力的。IBM运筹得当,甚至能挑战微软现在的老二位置。
我们当然不希望他们任何一个服务商彻底倒下,那样损失的将是用户。他们或许会在某一天关闭云计算服务,或许会成为二流云计算服务商。如果果真如此,那是忽视创新、因循守旧、缺乏睿智应付的代价。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鸣北林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3月3日 20:10
鸣北林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特大陆的竞争对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