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曲沟镇西曲沟高速口到安阳曲沟镇南汤阴高速出口下多少高速费

攻坚战:四打安阳城
我的图书馆
攻坚战:四打安阳城
&攻坚战:四打安阳城
编著:灵犀一指
李达挥军打安阳
1945年10月,一打安阳。1945年10月,刘伯承为从国民党手中夺过安阳,由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张国华指挥,第一次攻打安阳,没有成功。
继林南战役之后,1945
年6月29日至7月9日,李达又成功地指挥了安阳战役。
安阳战役,李达集中了9 个正规团1万余人的兵力,以及6900
名民兵、25000
名自卫队员。在作战方针上,大胆地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在用兵上,突出“重点主义”的原则,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即敌人的弱点和要害;在战法上灵活多变,将“围点打援”、“掏心战术”、破击交通线等结合起来。
鉴于安阳战役进展顺利,李达决心扩大作战的规模,即:分兵南下汤阴地区,北上观台至丰乐铁路沿线,乘胜扩张战果。7月4日,第一支队挺进到汤阴县境内,攻克鹤壁集和鹤塔,全歼孙殿英伪暂编第九师第二十六团,并缴获轻重机枪42挺。李达指示抓住战机南进,对鹤壁集以南动摇之伪军加强瓦解和争取,对顽抗者坚决攻歼。第一支队奉命向鹤壁集以南敌占区纵深挺进,攻克时丰、唐仲等十几个据点,迫使伪军两个中队反正,开辟平汉铁路以西大片地区。在第一支队南下鹤壁平川的同时,第二、第三支队并肩北上,展开对观台至丰乐铁路线的大破击战。李达来到破路现场,号召战士、民兵、自卫队员尽量多拆多运铁轨,以运回太行山区后制造武器和农具。驻丰乐火车站日伪军出动600余人企图阻止破路,遭第三支队猛烈阻击后缩回丰乐。驻观丰铁路两侧据点的日伪军或被歼灭或望风逃走,所有碉堡和炮楼均被参战民兵和群众平毁。7月9日,安阳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日伪军3300余人,另击溃900余人,收复国土1500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5万。
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邓小平政委被选为中央委员。随后,中央通知邓政委到延安出席七届一中全会。
正在筹备安阳战役的李达从部队赶来为邓政委送行。他向邓政委详细汇报了安阳战役的战前准备工作情况。邓政委说:“要通过这一仗提高部队打运动战和攻坚战的水平。多年来,我们习惯了打游击战,可是要获得最后胜利,光靠打游击战不行,还必须学会打正规战。无论是太行军区还是太岳、冀南、冀鲁豫军区,都要搞好由分散的游击战向集中兵力打正规战过渡。”邓政委思索片刻又说:“日本鬼子的日子不长了,我们的眼光还要再看远一点。”
月29日,邓政委上路去延安,李达没能去送行。此时,太行军区大规模的安阳战役打响在即,李达和李雪峰已率军区战斗司令部奔赴前线。
几年来,日伪军一直在安阳以西地区修筑据点和碉堡,构成了一条针对太行军区的封锁线。这条封锁线阻碍着我山区同平原地区的联系,阻碍着我军的行动和发展,早已是太行军民切齿痛恨的眼中钉,必欲除之。
这次安阳战役,目的就是要彻底摧毁这条封锁线。战役的作战对象,是驻扎在平汉铁路西侧的日军独立第1
混成旅团一部和大汉奸李英的伪剿共第1路军两个旅、孙殿英的伪第六方面军暂第9 师等,大约7000余人。
李达将打击的重点放在死心塌地的汉奸李英头上。李英是号称“东方佛朗哥”的伪皇协军第1 军军长李福和的侄子。1938
年8月,李福和与日军长谷川少将、中峰大佐、植田大佐、小川少佐等,同时被反正的皇协军军官徐靖远、黄宇宙等击毙。李英一再向日军表示效忠,从而取得日军的信任,将李福和的伪军部队全数交给李英统领。李英自恃有日本鬼子撑腰,骄横跋扈,帮助鬼子扫荡,处处与八路军和抗日群众为敌,作恶多端,还经常口出狂言,不可一世。自太行军区部队展开反攻后,李英的部属们心虚得很,惶惶不可终日,李英给他们打气说:“八路军没什么了不起,他们打据点,是‘行不行,两点钟’,只要你能挺过两个钟头,他们就没咒念了。”
对这样丧心病狂死心踏地为日本鬼子卖命的民族败类,我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早就想狠狠地收拾他们了。
李达集中了太行军区第3、第4、第5、第7、第8 等5 个军分区共9
个团的兵力。另外,还调集了林县、安阳、安汤、林北、磁武、涉县6个县的6900 名民兵和25000 名自卫队员。参战部队分成3
个支队,第1 支队由第1团、第43 团、第2 团和3个县的独立营组成,黄新友、张廷发、高扬任指挥;第2 支队由第32 团、第34
团、义勇军第5团和两个县的独立营组成,韦杰、陶鲁笳、马忠全任指挥;第3
支队由第769团、第14团和八路军总部警卫团组成,鲁瑞林、王一伦任指挥。第1 支队和第2 支队担任主攻,第3 支队为预备队。
支队中的第769团,是太行军区中能打善战、英勇顽强的一支队伍,历次战役战斗多承担最艰难、最重要的任务,可这次战役却被安排担任预备队,有些同志想不通,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李达抓住这个思想苗头,对第3支队指挥员鲁瑞林说:“求战心切,想打头阵,本来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情绪,但因为作了预备队就产生怨气,就泄气,这就不好了。这样会影响战斗准备工作,影响战斗胜利。其实,让你们作预备队,是把你们当一个拳头来使。如果不是一个打,一个准备打,把两个拳头一齐打出去,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怎么办?你们要把这些道理给干部战士讲清楚,不是不让你们上,是等到关键时候再打出去。不是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嘛?告诉大家,特别是769团的同志们,要准备好打硬仗、打恶仗。要时刻把打硬仗这根弦绷紧,把劲儿鼓得足足的!”鲁瑞林按照李达的指示精神,再次对第3支队进行动员,指战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紧紧握住准备适时打出去的一拳。
在向各支队负责人布置任务时,李达强调了这次战役与过去战役不同:安阳战役主要是打运动战和攻坚战,以游击战为辅。要有意识地锻炼部队的攻坚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反攻作准备,为大部队联合作战积累经验。为打好这一仗,李达花费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结合1945年上半年对敌攻势作战的经验教训,撰写了《关于进攻作战的一些问题》,指出部队现存的5
个带有共性的薄弱环节和5条改进措施。这篇文章作为给参战部队的指示下发后,在安阳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战前的准备工作相当充分,李达要求营以上指挥员和突击队的连排干部,都要到准备攻打的敌军据点前观察敌情,做到胸中有数。他自己也带领3个支队的指挥员到距离敌人只有500
多米的阵地前沿,观察地形和敌军的布防情况。所有参战部队都按要求进行了10天的攻坚和村落战斗训练,各团还针对本部队的任务,进行了夜间袭击、野战动作、土工作业等演习。3个支队均不间断地派出侦察人员,到敌据点左近与敌占区侦察,随时掌握敌情变化。
为分散敌人注意力,使其摸不清我军的主攻方向,李达商请冀鲁豫军区协同作战。冀鲁豫军区部队应约于6 月30 日至7
月3日在平汉路东侧发动攻势作战,以6 个团和5 支游击队插入安阳与成安之间的日伪军纵深,攻克据点20
多个,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使安阳敌军从北面受到严重威胁。
另外,李达还命令未参加此次战役的太行军区第1 军分区和第2
军分区,以其主力在元氏、获鹿、赞皇地区先期发动攻势;第6军分区在武安、沙河方向破击平汉路。第1、第2
军分区部队攻克仙翁寨、南佐、同冶镇等10
多处据点,袭入赞皇城,歼日伪军500余人;第6军分区部队攻克石门、中关等据点,炸翻敌人火车一列。这一系列行动,果然把日伪军搅得晕头转向,战役发起前,一直没有察觉我军即将在安阳发起较大战役的意图;战役已进行了一两天,仍未判明我军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
6 月29 日凌晨2
时,安阳战役第一阶段的战幕拉开。一支队率先行动,他们在夜暗中强行军30公里,以突然的勇猛动作向驻曲沟集的伪剿共第一路军第3
旅旅部发动袭击。
这是李达采取的“掏心战术”,一交手就先打敌人的指挥中枢,而暂时置敌人的战斗部队于不顾。
由于是在夜间,天又下着雨,敌人作梦也没想到八路军会在这样的时候突然进攻,顿时陷入混乱中。经5
个小时战斗,伪第3旅旅部即被攻占,旅长杜有桢被俘。打掉了旅部,伪军部队群龙无首、失去统一指挥,伪第3 旅所属第6
团也很快被歼灭。
第2 支队攻打驻水冶镇的伪第2 旅旅部,战斗于30 日1 时40
分打响。水冶镇据点堡墙高大,部队连续两次架起3丈多长的云梯登墙均未获成功。
但战士们毫不气馁,改用连续爆破结合冲击的战法,终于第三次架起云梯,登上堡墙打进据点。伪军旅部被解决后,只剩下一个日军碉堡还在负隅顽抗,碉堡里驻有日军一个“指导班”。跟随第2支队作战的日本解放同盟盟员野村匍匐凑到碉堡近前喊话,劝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但碉堡里的日军冥顽不化,决心为天皇的“圣战”坚持到底,并向野村射击。战士们气愤地说,非得好好教训教训这帮鬼子兵不可,决心端掉这个野堡。晚9点,我军工兵在迫击炮掩护下,用炸药包炸飞了碉堡,“指导班”的鬼子全被炸得粉身碎骨。
这时,李达接到报告:安阳城内的日军已经出援,正向曲沟集运动。他马上命令预备队第3 支队担负打援任务。第3 支队于29
日凌晨3时半到达距安阳10 公里的北曲沟设伏。
1 个半小时后,果然等到了敌人。驻安阳的日军独立第1
混成旅团第74大队大队长大泽,率领日军士官训练队百余人、伪军60多人出动,他们带着一门山炮、一挺九二式重机关枪,分乘6
辆汽车,前未增援驻曲沟集的伪第3 旅。我第3支队候个正着,立即截断大泽部队的退路。上午10 时第3
支队发起攻击,大泽部队被压缩到北流寺村中。
大泽是一名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率部从安阳出发前,曾对伪军头目李英说:“你看好门,我去对付八路军。”陷入重围后,骄横的大泽率日伪军连续反扑5次,企图突围,都被我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战士打退。
李达从设在北曲沟的战斗司令部里给第3支队打来电话,询问了战斗进展情况后说:士官训练队成员是日军中的骨干,装备好、战斗力强,但现在他们没有坚固工事做依托,正是歼灭它的好机会。把这股敌人打掉,会在日伪军中引起强烈震动,一定要全歼!
下午,第3支队打进北流寺村中,战士们与敌人逐屋争夺,一登上屋顶,就把成筐的手榴弹运上去,一枚一枚地投向顽抗的日军。经数小时激战,百多名日军官兵除5名被生俘、5
名自杀外,全部被击毙。不可一世的大泽大队长也丧了命。
大泽部队带有一部电台,在覆灭之前,他们曾一再向安阳呼救,安阳日军果然又出动百人来援救大泽。已攻克曲沟集腾出手来的第1支队承担了截击安阳第二股援军的任务。第1
支队在王家邵村截住了这股援军,毙伤30人,击毁汽车2辆。其余敌人见势不妙,掉转车头仓皇逃回安阳。
7 月1 日,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按照李达的部署,第1
支队向南夺取北当山、九龙山、东善应等伪军据点;第2支队向北进攻石官、东鲁仙等据点;第3
支队向众乐、李家岗等据点进攻。经过两昼夜激战,3个支队将安阳城以西、观台镇以南、鹤壁集以北地区内的日伪军据点尽数拔除。
第二阶段的作战对象主要是伪军,各部队都加强了政治攻势,效果很明显。据守东善应和石官的伪军,在我军的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下,集体缴械投降。第2支队攻打东鲁仙时,伪第2
旅第4 团的一个营部和两个连依仗日本工程师设计的坚固碉堡和三层工事顽抗,已投降的伪第2
旅第4团团长及大崐和部分伪军家属去喊话劝降,他们也不理睬。这时,我军用迫击炮连续平射,准确地命中了目标,这才震慑了伪军营长,派出副官来“谈判”。经团长蒋克诚讲清我军政策井限定在15分钟内作出答复,据守东鲁仙的伪军终于在我军强大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举起白旗,走出碉堡放下武器向人民投降。
在第二阶段作战中,美军驻太行军区观察组应我军要求,呼叫了西安机场的美军飞机前来助战。于是两架美军轰炸机从西安机场起飞,飞临安阳城上空投弹轰炸了日伪军。这次轰炸的规模虽不大,却使日伪军大为震惊,因为多少年来都是日军飞机对抗日军民施虐狂轰滥炸,想不到如今八路军竟也有效地进行了空中支援。美国空军配合八路军作战,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次。这是太行军区与美军观察组建立良好关系的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开始利用设在中国的军用机场起降美航空兵的援华飞机袭击轰炸日军目标。一些美军轰炸机遭击伤或击毁时,跳伞的飞行员被太行地区军民陆续搭救了数十名。后来,美国方面提出:为了营救飞行员和观测气象,希望在八路军控制的太行山根据地设立观察组。经中共中央同意后,美军观察组于1944年底来到太行军区。这时候,太行军区虽已渡过了荒年,但生产、生活还没有完全得到恢复,物质上仍有许多困难。尽管如此,李达等太行军区首长还是决定:在生活上尽量照顾美军观察组,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一些肉、奶、蛋。有一次,美军观察组的一位军官前来拜访李达,正巧赶上李达吃饭,美国军官看到李达司令员吃的是粗粮,菜也是素菜,根本没有肉,非常惊讶,回到观察组说起他们亲眼见到的情景,美军方人员都很感动,他们此后表示愿意协助八路军做一些事。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党和八路军的高级干部从延安到前方来,或从前方回延安,均可以塔乘美军的便机。安阳战役中,美军飞机轰炸日伪军,为八路军助战,也是美军驻太行军区观察组促成的。
第三阶段作战于7 月4
日开始。部队经过前一阶段的连续作战虽有些疲劳,但士气仍高昂。第1支队向南扩展战果,挺进至汤阴县境内。
7 月5 日支队主力强攻鹤壁集,全歼了伪第六方面军暂第9 师第26
团。继而又乘胜攻下曹家、鹤塔等据点。第1
支队一部奉命东进,在3天时间里攻下了赖家河、黑塔、北唐仲、时丰、大湖、鹿楼集等伪军据点。平均每天都能打下它两三个据点,而并不付出怎样大的伤亡代价。这主要是因为该部注重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争取了伪军两个连反正。第一支队的胜利进军,使平汉路以西的一大片平原地区的人民群众获得自由解放。
观(台)丰(乐)铁路一直被侵华日军用来运输六河沟煤矿生产的煤,这对日军的侵略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经济价值。李达命令第2、第3支队破击观丰铁路,断其经济后路。近万名民兵、自卫队员配合第2、第3支队官兵拆除、搬走铁轨,烧掉枕木,连路基也给铲平,把观丰铁路变成了一条支离破碎的死蛇。李达也来到破路现场,鼓励战士、民兵、自卫队员尽量多拆除铁轨。因为这些铁轨运回太行山以后,可以再行锻造,制成枪炮打击侵略者,或制些农具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观丰铁路沿线的西保障、东保障、王安等伪军据点,被第2、第3支队悉数拔除。驻防伪军或被歼灭,或逃往观台、丰乐。驻守丰乐车站的日伪军出动600
多人救援铁路沿线伪军,刚进至丰乐以西的张显屯即遭第3支队阻击,遂又缩了回去。
观丰铁路被彻底破坏后,李达和李雪峰于7 月7 日命令各支队停止作战行动。7
月9 日,安阳战役结束。李达原先预计整个战役需要17~20天时间,实际只进行了10 天。
安阳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共毙、伤、俘日伪军3300
余人。其中包括:大泽大队长等百余名日军官兵,俘虏或迫使投诚、反正的日伪军2500余人,李英的伪军被歼灭三分之二,伪军将级军官3
名、校级军官22 名、尉级军官169名被俘或反正。另外,还击溃伪军900余人,攻克据点30 余处,收复国土1500
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5 万。
安阳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人民群众兴高彩烈敲锣打鼓为部队庆功,不少村镇的父老乡亲送来猪肉、羊肉、烧酒、纸烟慰问部队。边区政府决定:参加安阳战役的部队一律免除三个月的粮食生产任务,每个指战员奖给10斤粮食。这在当时已是很了不起的奖励措施了。
《新华日报》(太行版)的记者采访了李达,请他谈了安阳战役的经过和战果。延安《解放日报》也迅速报道了这次战役的详细战况,并转载了李达与《新华日报》(太行版)记者的谈话。李达指出:“这次战役中,我军士气旺盛,动作神勇,组织非常周密,在精神上、物质上完全压倒了敌人。我军的攻坚精神和作战的持续性,使敌伪大为震惊,..我军从游击战、麻雀战进入进攻的野战范围,获得了许多新的作战经验。”
太行军区部队经过8 天休整,于7
月18日召开了隆重的祝捷大会。李达、李雪峰、戎伍胜(即戎子和,时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袁子钦等同志检阅了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的部队。在欢庆胜利的锣鼓声中,李达在大会上讲话说:安阳战役,这只是大战前的演习,新的更大更艰巨的战斗任务正等待着。
整个安阳战役历时八天,歼灭了日军大泽大队长率领的一百二十余名日军士官和六十多名伪军,歼灭了汉奸李英的剿共第一路军第二、三旅大部和伪林县游击第一总队、一个独立团,还有孙殿英的暂编第九师第二十六团,共俘虏将官3名、校官22名、尉官160名、士兵2500余人、日军5名,毙、伤日军、伪军800余人,攻克据点30余处,解放土地面积1500余平方公里,人口35万。
---------------
本篇是安阳战役胜利结束后,李达同志与《新华日报》(太行版)记者的谈话,发表于
1945 年 7 月 27 日《新华日报》(太行版)。延安《解放日报》于 1945 年 7 月 29 日转载。
李达谈安阳战役经过
为了继续执行毛主席“扩大解放区”的方针,用胜利行动,拥护 党中央,给抗战 8
周年一件新的礼物,消灭日寇忠实走狗,拯救安阳同胞,为抗日根据地扩大经济区域,我们调集了一些兵力对汉奸李英,展开了
歼灭性的进攻。这次战役我们是理想的完成了,不但歼灭了伪军李英 2/3 的 主力,且消灭了日寇的援兵,解放了大块国土,和 30
万同胞,而且对我军亦 是个大的锻炼。这次战役可叫作较大规模的一次大演习。参加这次战役的兵 力,除主力兵团和地方武装外,并有 1.5
万以上的民兵自卫队。经过缜密周 详的准备后,乃于 6 月 29 日黄昏以快速行窜,突破敌伪重点封锁阵地分头直 扑敌人心脏。至 30
日晨 2 时,各部开始进攻。经 4 小时激战于晨 6 时全部占 领曲沟,打开战役的锁钥。紧接着在北流寺如数消灭了从安阳增援的日寇,
给强攻水冶的部队以有力的支援,振奋了部队。强攻水冶的部队,人人抱定 必胜信心和牺牲决心,30 日完全占领水冶。7 月 1
日拂晓,我完全肃清水冶 城内日寇,第一步原定 3 天的作战计划, 1 天即完成,第二步计划是扫除水 冶南北两翼的据点。到 2
日夜,即按预定计划攻克水冶以南的善应、九龙山、 边石店和水冶以北的积善、鲁仙、石官等据点。把敌伪经营 8 年的封锁阵地
和星罗棋布的碉堡全部摧毁。这时安阳、观台敌伪恐慌万状,我军进逼安阳、观台近郊。接着第二步计划完成之后,我即实施第三步计划,即以主力一部以突然勇猛的动作,打下鹤壁集,歼灭了孙殿英的第二十六团。
其他主力结合广大群众连续破袭观丰路,抬回铁轨 800 条,使敌掠夺六
河沟煤矿的大动脉完全陷入支离破碎。谈到战果,有几个重要数目字,如北 流寺一战,敌大泽大队长率领的 100
余名日寇完全歼灭了。汉奸李英的队伍 经过这次战役被我消灭了 2/3——2 个旅、1 个游击总队和 1 个独立团,消灭 了孙殿英的 1
个团,活捉伪军将官 3 人,校官 22 人,尉官 169 人,士兵 2000
余人。我们非常重视这次战役给予我们的锻炼。我们的老兵团有丰富的山地 作战经验,但比较缺乏平原地作战经验,这次我们获得了它。新生的某团、
某团及地方部队都还未经过大规模的战斗,而在这次战役中却考验了自己的 力量,学习了很多东西,发挥了英雄气概。这次战役中,我军士气旺盛,动
作神勇,组织非常周密,在精神上,物质上完全压倒了敌人。在此次作战中,
我军的攻坚精神和作战的持续性,使敌伪大为震惊,彻底粉碎了汉好李英对 其部下所说八路军“行不行,两点钟”的欺骗谰言。这次战役锻炼了主力兵
团,也锻炼了人民武装。这样大规模的民兵和自卫队,随同部队有组织的配
合出击,在太行区还是第一次。他们从游击战、麻雀战进入进攻的野战范围,
获得了许多新的作战经验。至于地方工作与军事的密切配合,后勤工作与前 方作战协同动作,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在这次战役中,党政军民领导机
关都参加到战斗行列里来,实行了党政军民全面大进军,真正体现了党的一 元化领导,这是这次战役领导的最大特点与最大收获之一。
在李达指挥的安阳战役中,美军观察组呼叫了从西安起飞的2架美军轰炸机,在安阳城投弹轰炸了日伪军。这次轰炸的规模虽不大,却使日伪军大为震惊。因为多少年来都是日军飞机对抗日军民狂轰滥炸,想不到如今八路军竟也有了空中支援。美国空军配合八路军作战,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次。
-----------------
安阳战役亲历记
作者:孙有光
安阳战役是日至7月7日,我太行军区集中第三、四。五、七、八等五个军分区的主力部队和十八集团军总部警卫团,共九个团的兵力,连同林县、安阳、林北、安汤四个县的地方武装,共约一万余人、还有民兵、自卫队三万余人,在一二九师参谋长兼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政委李雪峰的直接指挥下,对驻守安阳的日军独立第一混成旅团的74大队,及长期盘踞在安阳、汤阴县西部地区的伪剿共第一路军李英部和伪第六方面军孙殿英部的暂编第九师第二十六团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安阳战役,是太行军区自百团大战以来歼灭日军最多,特别是歼灭日军军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 次战役,也是太行军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当时,我在太行第五军分区安阳抗日武装工作大队,简称“安工队”工作。这支部队自1943年10月组建成立之后,就一直在安阳,汤阴平汉路以西敌后打游击。他们大多都是当地人,对这一地区日伪军的编制、番号、各据点驻军人数、武器装备、防守工事、活动规律等等了如指掌。上级命令安工队在这次战役中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并给主力部队做向导。
策反伪军起义
1945年6月下旬,我和安工队的孙有仁(我的堂兄)、谭万福、赵子新、李天只跟随安工队大队长孙有谋到赖家河村去争取伪军起义。6月22日,我们从安工队驻地——安阳县泉门村出发,先到安汤县政府所在地的岭头村,见了安汤县委书记李衍绶。孙有谋向他谈了我们这次去敌占区的任务。他让我们带了一名要到鹤壁去侦察的主力部队的侦察员。然后我们又到三苍村,安汤县第三区区公所,见到区长申克。他让我们带一些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墨索里尼被活捉处决,以及我国抗战形势的宣传品,并派民兵把我们送到根据地和敌占区交界处的梨林头村。我们连夜到达鹤壁以东的赖家河村,汤阴伪剿共第一大队第三中队邢之新部。邢之新“七七”事变前在我村——南流寺给地主家当过长工,“七七”事变后,拉起了一批武装,后来成了牛治田的安汤联防自卫团的一部分。
我们到邢之新部后,他让我们住在他的队部楼上。当时我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已在5月中、下旬打了东平战役,攻克东平、东阿等县城,歼灭两千多日伪军,我军将要大反攻已成必然趋势。因此,伪军内部人心惶惶,不少人与我军接头,拉关系,找出路。邢之新等也曾派人去安工队联系过。当天,孙有谋等就向邢之新讲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胜利及我国抗日战争将要取得胜利的形势,指明他只有弃暗投明,起义或投诚才是唯一的出路。邢表示愿意和八路军商谈起义问题。第二天邢就派人配合我们去邀请住唐仲的伪剿共第一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刘开国、住鹤壁的伪暂编第九师第二十六团三营七连连长孙秀峥、八连连长牛贵成,和住时丰村的地方团队队长王金荣,到赖家河商谈起义之事。
刘开国、孙秀峥、牛贵成、王金荣一致表示,同意起义。但在起义的时间上意见不一致。孙秀峥主张马上起义,把部队拉到根据地,和安工队一起参加大反攻。其他人因为大多数是牛治田的部下,不和牛治田说通,他们拿不定主意,主张还是暂时不动,等到八路军攻打鹤壁时,里应外合,起义参加八路军。两种主张,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这时孙有仁对孙秀峥说:“开国、贵成、金荣、之新都主张暂时不动,恐怕你这个连单独行动有困难。我看还是等一等。”孙有谋看了这种情况也说:“待机而动,对将来八路军攻打鹤壁时有好处。大家要保守机密,通力合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解放,脱离伪军。”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意见,并推选牛贵成去做牛治田的工作。因为他和牛治田是同村、同姓又是牛治田的老部下。
会后我问孙有仁:“我们不是来动员他们起义的吗?你怎么在会上又让孙秀峥等一等呢?”孙有仁说:“我问过孙秀峥七连的情况:七连一排赵排长是牛治田的老部下,他当然要听牛治田的话,牛治田不起义,他带领的一排是不会跟着孙秀峥起义的;二排姚排长原是旅长杨振兰的秘书,杨振兰把他送到孙殿英的魏贤集军官教导队,受训回来后派到七连来当排长的。他是忠于杨振兰的,他也决不会让二排跟着孙秀峥起义。只有三排田排长听孙秀峥指挥,能带领三排起义,但一、二排不起义,三排也很难拉出来。”
孙秀峥等走后,孙有谋派孙有仁到汤阴县城去联络原万金渠水利会自卫总团逃到汤阴县城的人,准备迎接解放。派孙有丰到家乡南流寺村隐蔽,等待部队下山。
孙有仁、孙有丰走后,孙有谋派我带主力部队的那个侦察员去鹤壁侦察。我们到了鹤壁,找到在七连连部隐蔽的我的堂兄孙有功。他向我们介绍了鹤壁驻军的分布情况、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及连以上伪军官的姓名。随后我和侦察员去实地观察。我们走了半条街,在来往行人及伪军士兵中,没有看见一个留分头的人。侦察员悄悄对我说:“这个城市连个留分头的人也没有看见,有人在看我,我化装的是否有些特殊?”我说:“没有关系,如果有人问,我们就说是汤阴邢之新部的人,刚从赖家河来,到七连办事的。”
我们走到鹤壁西门,看到西门没有开,但门楼上有哨兵。我们随着赶集的人流又向北去,在北门里看到路东有一座楼院,院墙很高,门口有两名伪军站岗,大门半掩着,但看不到里边的情况。这就是暂编第九师副师长杨振兰和副参谋长张大本的住地。有人叫它师部,也有人叫它旅部,因为杨振兰在汤阴当过伪军第十四旅旅长,张大本是十四旅参谋长。北门里路西的一个大院住的是杨振兰、张大本的特务连,他们叫步炮连。院墙很低,不到一人高,没有院门,门口也没有士兵站岗,可以看到院里有一些士兵在擦枪,还有一些士兵在练习瞄准。我们又顺着民家院墙向东,经过东门里三营八连门前向南街走去。走到南街中段,看到路西的一个大院门口有伪军士兵站岗,门左侧墙上挂着一个木牌,上写“太行山剿共总司令部”。这是孙有功在给我们介绍情况时没有提到的。我们继续向南,走出南门向西看,是从西北方向沿着鹤壁南边墙根流过来的鹤壁河,河的北岸是石头垒起的一丈多高的河岸。岸上是民房,没有路。再往南走,就是鹤壁河公路大桥。大桥的西南不远,是鹤壁煤矿,大桥的东南山上,有一座尖塔,远远看去,类似延安的宝塔山,挨着“宝塔”有一个碉堡。我们为了对“宝塔山”碉堡观察得仔细些,就沿着鹤壁河北沿往东走,通过蔬菜地到一片杏树林南面,目测了“宝塔山”的高度和距离。然后向北经过杏树林,到鹤壁小东门,又进入镇内。小东门南侧的驻军是牛治田的三营九连。我们回到七连驻地,问孙有功:“怎么南街路西还有一个‘太行山剿共总司令部’?”他说:“我忘了给你们说了,那里住的是鹤壁的地方团队‘孙真会’头子仝桂林部,他挂的牌子挺大,其实只有二三十个人。”
下午我们回赖家河,在路上我问侦察员:“我们在鹤壁三进三出,你看鹤壁的情况怎么样?”他说:“鹤壁敌人的防御工事比曲沟集、水冶镇要简单得多。鹤壁河是鹤壁南面的天然屏障,我们不会从南面进攻,敌人也不可能从南面逃跑,东西北三面都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看来鹤壁比曲沟、水冶镇要好打。”
攻克曲沟生擒杜二保
日上午,安工队大队长孙有谋、政委李宏义接到命令,参加安阳战役。作战期间,归太行第七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和政委高扬的指挥。安工队于下午3时到达科泉。此时科泉周围漫山遍野都是军队。步兵、炮兵、工兵等各兵种全副武装并备有“云梯”、“钢丝剪”、“土坦克”、“砍铁丝网用的铡刀”等各种攻坚器材。我们高兴极了。安工队在敌后打了近两年游击战,从来没有见过八路军出动过这样多的军队。孙有谋和李宏义去司令部接受任务回来后向我们传达:这次战役共分三个支队,黄新友、张廷发和高扬指挥的第一支队攻打曲沟,我们归第一支队。安工队又一分为三,三个分队分别归第七军分区的一团、四十三团和第八军分区的二团,任务是随军作战并充当向导。
我所在的第一分队,分配到第八军分区的二团。下午5时,我们作为向导带着二团出发了。按照刘伯承司令员“秘密而周到的准备,迅速而突然的袭击”的要求,从科泉村东山沟隐蔽前进。进入敌占区,天完全黑下来了。部队悄悄地从驻有伪军的九龙山的南坡和天喜镇村的后面穿过去,没有被敌人发现。我们到达曲沟寨墙的西南角,兵分两路,一路向东,一路向北。我所在的部队向东行进,当我们迂回包围到曲沟南门时,听到西面寨墙上的敌人在放冷枪,但没有听到我军的还击。由于天黑,又下着小雨,敌人看不见我军的行动,南寨墙上也开始向我们试探性的放冷枪,还挑衅性的喊道:“有种的站出来!不怕死的往前走!”我们没有理他们,继续向东行进。大约凌晨1时50分,对曲沟的包围圈已经合拢。我们把预先准备好的白毛巾系到左臂作标记。
30日凌晨2时,我军开始向伪剿共第一路军第三旅发起攻击,约15分钟,寨墙被我军炮火打开了缺口。我们正准备竖起“云梯”登寨,从背后曲沟东南的五台寺方向,来了一股伪军,对我们喊道:“你们是哪一部分?”分队长张香桂对我说:“你是当地人,赶快回答他们,就说是五区署的。”我回答并反问他们:“你们是哪一部分?”他们听我是当地口音,信以为真地答道:“我们是周家庄游击第一总队许(金生)司令的队伍。八路军在哪里?”我说:“八路军被打跑了,你们来吧!”在阴雨的黑夜,借着炮火的闪光,隐隐约约地看到这股伪军向我们这边跑来。有一个外地口音的同志喊:“快来吧!快来追赶八路军吧!”他们听到有外地口音的人喊话,调转头就往回跑。我们的步枪、机关抢、掷弹筒一起向这股伪军开火。这时,第一支队专打敌伪援军的第二梯队赶到,追赶着这股伪军向周家庄方向去了。
因为我们的任务是歼灭城里的敌人,登城的冲锋号吹响时,我们在轻、重机枪、迫击炮的掩护下,竖起“云梯”开始登城。“云梯”很长,寨墙只有五米多高,寨墙外壕沟三米多宽。寨墙是梯形的,壕沟没有内沿,从壕沟水面至寨墙顶部,大约有45度的坡度。我们把“云梯”从壕沟的外沿搭在寨墙头上,由于“云梯”的坡度小,同志们争前恐后上“云梯”,几乎“云梯”的每一档都站着一个人。“云梯”上人多,互相拥挤,我被挤下来,跌入五米多深的寨壕沟里。寨壕沟里的水有一米多深。虽然是中夏季节,但在豫北阴雨凌晨的凉水里泡着还是感到很冷。我把枪支和手榴弹举在头上去找上岸的缺口,来回走了几趟,也没有找到。我被困在寨壕沟里不能参加战斗,心里实在着急。幸亏我是当地人,知道往北走不远就是曲沟集东门。我蹚水向北去,走到曲沟东寨门,我军的“土坦克”已经把寨门炸开了。寨门上的砖石和寨墙上的泥土填到了寨壕沟里,我在水里泡了二十多分钟终于爬出寨沟,进入东寨门。这时分队长张香桂正在找我。他们突进镇里没有见到我,以为我在攀登寨墙时牺牲了。张香桂见到我很高兴,急忙把我的手榴弹摘下来替我背着。我跟上了部队继续战斗。这时我看到伪五区区署和伪三旅六团上空升起了“起火”,表示我军已占据该据点。
6月30日拂晓,从寨墙上逃下来的伪军已被分割包围消灭,我一团和二团在曲沟东、西、北街交汇的丁字路口汇合。这时只有伪三旅旅部还在顽抗。为不伤害群众和毁坏民房,团首长命令工兵连将敌人盘踞的一座三层楼炸毁。我军乘爆破烟雾和敌人混乱之际,冲进旅部大院,生擒了伪旅长杜有桢(杜二保)、伪参谋长裴先祖等数十人。我们在那座楼的废墟上,清理完被炸死的伪军尸体,正准备撤出的时候,从西房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说:“你们不要走,楼里边还有一个人没有跑出来。”张香桂问她:“是你家的什么人吗?”她说:“不是。是一个带着一支长枪、一支短枪的人,刚跨进北楼门槛,楼就倒了。”我们按照老太太指定的位置向下挖,挖出一具尸体,身上带着一支捷克式步枪和一支德国制20响的驳壳枪。这时已经是早晨7时。经过了五个小时的激战,曲沟伪第三旅旅部及伪第六团的敌人全部被歼,俘虏六百余人,缴获山炮一门,机枪及长、短枪五百余支。
战斗结束,我们到曲沟完全小学的大院里,看到群众代表给我们送来好几簸箩馒头、烙饼,还有米汤。正准备去吃早饭,上级来了命令,部队到北流寺村东,安(阳)水(冶)公路阻击从安阳城出来,为曲沟、水冶敌人解围的日军。我们每人拿了一些干粮就出发了。
浴血鏖战北流寺全歼日军士官队
我们进入西盖村南门时,已听到南流寺和北流寺方向枪声大作。我们到了东盖村和西盖村村后的万金渠主干渠,渠宽十多米,水深两米多,水流湍急。这里虽有两个闸口,但是宽度都在两米以上,却没有渡渠工具。我们到盖村动员群众找了几块长木板搭在闸口上,部队过了渠。过渠不远,有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柏树坟。这是南流寺村的齐家老坟。这里距公路不到一千米,可以看到安(阳)水(冶)公路上向西行进的敌人。二团指挥所设在齐家老坟,指挥部队跑步前进,阻击公路上的敌人。敌人发现了我们,他们利用公路两侧的路沟作掩护向我们射击。这时一马平川的庄稼地里的谷苗还没有高过膝盖,没有什么地形地物可以隐身。除了我们在齐家老坟架起的机枪、迫击炮向敌军射击,压制敌军火力外,部队还以班、排为单位,冒着敌人的炮火,卧倒射击,前进!再卧倒射击,再前进!就这样轮番向敌人攻击。当我们前进到郭流寺村东老爷庙前时,我们的右侧突然遭遇敌人的重机枪射击,伤亡了一些同志。安工队政委李宏义负了重伤,被随军担架队抬了下去。
这时从段邵村顺着安(阳)水(冶)公路开来三辆汽车,最前面的那辆汽车开到老爷庙东北的徐家坟南面,被我军炮火击中,着火爆炸,车上日军全部被烧死,后边的两辆汽车调转头就往回跑。其中一辆往回跑了三四百米,也被我军炮火打坏,日军下车顺着公路两侧的路沟向东逃跑。原先凭借路沟向我们射击的日军,也跟着他们顺着路沟向东逃跑。我们穿越公路,向西北经过庄稼地斜插到北流寺村南,一个有五六个大墓堆的坟地里,二团指挥所又设在了这里。这时安工队二分队也带着一团到了北流寺村东。当时被七六九团和十四团追歼的,日军第一混成旅团第七十四大队,大泽大队长带领的一百多名日军士官训练队员和六十多名伪军,正出北流寺村准备向安阳城逃跑,遭到我军的截击,他们又缩回了北流寺村。
30日上午10时,我军包围了北流寺村。日军守卫的主要阵地,都在北流寺东西大街以北的北半部村里,我军四个团和日伪军展开了逐墙逐院的争夺战。因为这股敌人是军官队,有作战经验,武器先进,弹药充足。所以我们每夺取一个阵地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敌军的反扑更加猖狂,他们五次反扑突围,都被我军击退。前三次都是向东,企图沿着安(阳)水(冶)公路逃往段邵村。第四次突围是向东北,妄图向西梁村方向逃跑。这次阻击突围,战斗非常激烈,敌我伤亡都很惨重。我军有一个突击组,二团首长让我们把子弹和手榴弹都交给他们,没有让我们去。他们十几个人上去,回来时只有六七个人,伤亡了近一半。敌人的第五次突围后,六十多名伪军已全部被歼,一百多名日军士官训练队员也被歼过半,留下的敌人中还有不少伤员,再也没有组织突围的力量了,只好固守楼院,负隅顽抗,等待援军。战至下午4时,他们等待援军无望,大泽及几十名士官训练队员把日军尸体堆成几堆,先当作掩体利用,后来把枪支摔断、电台摔坏,连同九二式重机枪和火炮,放在尸体堆上放火焚烧。这时我军冲了进去,他们有的顽抗,被击毙,有的拉响手榴弹自杀。下午5时,这股日伪军全部被歼。
我们在打扫战场时,从被击毙的日军尸体堆中,翻出五名受伤的士官训练队员,因为这次战斗我军伤亡也比较多,随军担架队已经没有了。我们把他们放在门板上准备抬走,他们滚了下来,再放上去,再滚下来。他们对抬他们的战士又蹬又咬,围观的群众说:“枪毙了他们算了!”有一个日军可能懂点中国话,他指指自己的脑袋,表示同意枪毙他。我们的政策是优待俘虏,抓到俘虏,怎么能枪毙呢?没有办法,最后我们硬把他们抬到门板上,用裹腿把他们连人带门板缠在一起,四个战士抬一个,抬了七八里路,到了红岩村,交给了担架队,把他们送到了后方医院。后来听说,给他们治好了伤,把他们送到了“晋冀鲁豫边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了。
解放鹤壁活捉杨振兰
日下午,北流寺战斗胜利结束,我们于当天晚上住在红岩村,夜里就下起了雨。在红岩村休息了三天。4日晚上,雨还没有停,又接到向鹤壁进军的命令。阴雨之夜,天气漆黑,两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从红岩到鹤壁没有大路,五六十里全是丘陵山地,部队在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跋涉,上上下下,坑凹不平。有的路段沟壑很深,一不小心就从沟沿滑落到沟底。为了使同志们在行军中不掉队、不摔伤,我们把裹腿接起来,班长在前面牵着,副班长在后面拉着,战士们在中间扶着。
7月5日凌晨,部队到达鹤壁外围,一、二团主攻鹤壁,四十三团阻击由汤阴来援之敌。零时15分,一、二团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对鹤壁的伪暂编第九师杨振兰的二十六团发起攻击。安工队第一分队配合二团攻打东门。
防守鹤壁东门的七连连长孙秀峥和八连连长牛贵成,6月25日在赖家河村曾与我们谈妥:待八路军攻打鹤壁时起义,里应外合。但孙秀峥、牛贵成回到鹤壁,做起义的准备工作时,有人告密。杨振兰下令逮捕孙秀峥。孙秀峥带了身边的几个人逃出鹤壁,去找八路军了。孙有功被逮捕,押解到汤阴县城暂编第九师部交给刘月亭,孙有谋的叔父孙秀宾也被刘月亭逮捕。牛贵成也参加了商谈起义之事,只是因为他是三营营长牛治田的亲信,暂时没有逮捕他。他知道杨振兰逮捕他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他逃到赖家河村邢之新部躲避。
当我们到达鹤壁东门时,孙秀峥也给一团带路从南善应到达鹤壁。通过孙秀峥的喊话,七连有九十余人起义,东门大开。这时杨振兰正在东门里小南街牛治田的公馆喝酒,听到枪声,他就带着牛治田想回他的住地指挥伪军抵抗。但为时已晚,在东门里遭到我二团的阻击,他们转回头向南门冲,没有冲到南门,均被我军炮弹片击中负伤,他和牛治田成了俘虏。
这时一团已从北门攻入镇里,经过与杨振兰的特务连等伪军激战,活捉了暂九师副参谋长张大本,然后配合二团分割、包围并歼灭了二十六团团部及一营的三个连。二团从小东门进入的另一部分部队,歼灭了牛治田的三营九连及鹤壁地方团队“孙真会”头子仝桂林的“太行山剿共总司令部”。牛治田的三营八连,因牛贵成出逃,群龙无首,既没有抵抗,也没有逃跑。他们听到七连起义的消息,拿不定主意,正在着急时,孙秀峥在炮楼下喊话:“八连的弟兄们,我是七连连长孙祥林(孙秀峥的化名),咱们不行了,缴枪吧,你们的连长牛贵成已经缴枪了。”一团政委崔建功也喊道:“缴枪吧,还等个啥,你们的团长,参谋长全被俘了,再不缴枪,我们就要开炮了!”他们两人喊话后,八连一百二十多人,有秩序地列队出来缴了枪。
这时还可以听到鹤壁东南山上炮楼里的伪军,在用苏式转盘机枪不停地射击,负隅顽抗。战至8时,也被我军二梯队歼灭。至此,鹤壁战斗胜利结束,毙伤、俘敌一千余人,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三十余挺,长短枪一千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与此同时,安工队员孙有丰在孙有谋的指示下,从南善应带领安汤县独立营副政委邢真率领安汤县独立营到时丰村,联络起义。据孙有丰回忆:“当我叫开王金荣家的门,见到邢之新兄弟两个,范学廉、刘开国、牛贵成等人都在这里,他们见到我就问:‘怎么样了?’我说:‘大部队已经来了,在村外散开了,你们准备怎么办?’他们说:‘我们一直在等待你们的到来呢。’于是我带他们到村外与邢真会了面。这时天快亮了,邢真集合部队开往黑塔子村。到黑塔子村时,天已经大亮了。集合好起义人员,邢真讲了话,带领全部起义人员到了鹤壁。”
这样,汤阴伪剿共第一大队一中队和三中队及王金荣的地方团队一百五十余人全部投诚。我一支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乘胜追击驻大湖、鹿楼集等据点的二十六团二营及李同秀的伪保安团。他们慑于我军的强大攻势,望风而逃,窜回了汤阴县城。
凯旋归来准备反攻
7月7日中午,一支队在张廷发司令员和高扬政委的率领下,撤回根据地三苍村休整。被俘的杨振兰等也被带到了三苍村。
7月8日上午约10时,杨振兰由八路军战士押解到司令部。杨振兰穿着黄色呢子军服,没有戴帽子,头上缠着纱布。他被带进司令部,张廷发司令员让他坐在一把椅子上,问他:“你的部队打得不错呀!”
杨振兰很尴尬,一时说不出话来。张廷发又问了他一些别的话,他都作了回答。张司令员的问话结束后,起义的连长孙秀峥请示:他是否可以请杨振兰吃一顿饭?张司令员同意了。
安工队和军分区主力部队在三苍村休整了三天,安工队各分队总结交流了这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情况。这次战役初步计划攻击的目标是:平汉路以西,观台以南,鹤壁以北地区的伪李英部,没有安排攻击鹤壁。由于孙秀峥到南善应见了张廷发和高扬,谈了一些新的情况:鹤壁敌人十分动摇恐慌,两个连和两个中队准备起义,需要接应等。张廷发和高扬请示李达司令员和李雪峰政委,经过批准,向南扩大战果,提前攻打鹤壁。
整个安阳战役历时八天,歼灭了日军大泽大队长率领的一百二十余名日军士官和六十多名伪军,歼灭了汉奸李英的剿共第一路军第二、三旅大部和伪林县游击第一总队、一个独立团,还有孙殿英的暂编第九师第二十六团,共俘虏将官3名、校官22名、尉官160名、士兵2500余人、日军5名,毙、伤日军、伪军800余人,攻克据点30余处,解放土地面积1500余平方公里,人口35万。
我们在三苍村休整了三天,就回安工队原住地——泉门村,去做下山参加大反攻的准备了。我记得当时我们唱的一支歌是:
共产党的抗日政策高,
八路军打仗打得妙。
三百万大军好像猛虎下山来,
奋勇冲杀消灭日本狗强盗!狗强盗!
军队、人民配合好,
抗战胜利就要来到了!
不久,我们下山参加大反攻,直至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胜利了。
---------------
台湾战史谈初打安阳
刘伯承以「卧榻之傍,有人酣睡」,并以受降计划打破,视安阳为眼中钉,不拔不决。三十四1945年十月初,抽调主力,由晋东冀南,两路图犯。赵质宸飞电一战区长官部及河南省府请援。十月四日,敌少将参议陈子坚前来。并于十月六、七两日,以飞机三架,运来弹药及七十二师两个步兵连,一个火箭炮连,一个迫击炮连。
十月七日下午,解放军即四面逼城,与敌接触。
十月八日下午,解放军以人海战术,争夺飞机场,飞机已无法降落。敌城防部署推定陈子坚赵质宸为总指挥官,刘乐仙为参谋长兼前线指挥,所辖兵力计有七十一挺进支队刘寿山部约四千多。七十三支队程道生部约两千人。先遣支队李英部约三千人。独立支队郭清(井泉)王自全部约二千五百人。安阳保卫团魏振夏部约千人。总数约一万两千余人,半为伪军改编,半为地方团队。编制零乱,不易指挥。仅有的空军国民党军四连,不过五百人而已。
解放军兵力为太行军区三个纵队、及冀南独立旅团各一,县大队民兵队等,约七万余人。由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张国华指挥。欲以压倒兵力,出其不意,夺去安阳。每步兵连约一百八十人。主力集结于洹河南岸,指挥部设南固堰(现)村。
十月九日下午一时许,第一纵队进扑飞机场,与敌七十支队发生激战。三时许西北一角被突破。敌预备队于六时许夺回。下午八时全面战事展开。激战竟夜,车站以西之据点被攻破。十月十日下午一时许,又被敌完全恢复,十一日敌全面出击,敌国民党军火箭炮发生极大效力,所有据点被完全恢复。十一日下午八时以后,一、二、三纵队主力,分三路猛攻飞机场安阳桥及车站,外围据点多处突破。十二日全日激战,敌以预备队出动,澈夜苦斗,解放军攻势被阻遏。
十月十三日国民党军飞机一架赶来助战,十四日敌军全面反攻,将外围据点完全收复,机场车站与城内之连络亦完全打通。十五日凌晨,解放全面退却。
此役经六日血战,双方损失均重。敌军日间全面反击,夜间固守,使我夜间之战果无法保持。敌空军虽少但火箭炮杀伤力太大。原文说此役解放军损失主要为伤一万以上,被俘3300余人,得步枪三千一百○二支,机枪九十二挺,迫击炮五门,掷弹筒八十具,弹药甚多。团队伤亡官长五十二员,士兵四百八十三名。负伤官兵三千七百九十一名,失踪七十五名。
-----------
刘邓战安阳
台湾战史:二打安阳
平津解放后,华北大部都得到解放,黄河以北——冀晋鲁豫边区国民党残余纷纷逃至安阳,在二十万人以上。刘伯承声言,决将此“反动大本营”根本摧毁。解放军探知敌军在安阳云集,仰赖食麦,乃欲乘麦熟前,将安阳外围据点攻占,以绝粮源,无粮自乱,即可一鼓而下。
1947年5月,临漳,内黄,楚旺,柳园,太保镇被解放。十一日汤阴解放。二十六日敌放弃西曲沟。安阳城陷于孤立。城北崔家桥,为重要据点,一旦攻占,则越过洹河,俯瞰城中,敌飞机场亦难保守。敌必定死守这一据点。
解放军集结主力七个纵队并附民兵约20余万之众,由刘伯承指挥,作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为四十军(欠一个旅)及自卫保安各队等,约五万余人,由军长李振清统一指挥。刘乐仙郭清等指挥民团。
六月十一日午后九时许,一、二、三纵队向安阳城郊西北阵地进攻。四、五、六纵队向城郊以南以东阵地进攻。第七纵队及独立旅乘机猛扑城东崔家桥。国民党军早有准备,分路抵抗,战至十二日六时许,攻势停止,切断了安阳城与崔家桥交通线。
十二拂晓,国民党军四路出击,我军退三华里,敌恢复安阳城与崔家桥交通线。晚七时我乘夜进攻,战至晨六时,攻占部分村庄。
十三日晨,国民党军又分路出击,将夜间失去的村庄收复。解放军夜间出击,国民党天明反击,使我不能保持战果。
十三日夜,我部向城西南郭村进攻,“汤阴自卫队”被打跨,郭村被攻占。
十四日拂晓国民党军出动,在空军助战下,郭村据点被敌夺回。当晚九时,我又全面进攻,并暗掘地道,被国民党军发觉。血战一夜,郭村未攻下。
自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半月之间,我解放军夜进攻,国民党军白天反攻,形成拉锯战。互有进退,持续多日。解放军则散往四郊,将城包围。国民党军有空军掩护,随时出击。敌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又迅拨法币二十亿元购买粮食,空运接济。
七月一日至十日为安阳情势紧张时期。因解放军运到大炮多门及迫击炮,施展火力,白日集中炮火向一二据点轰击,夜间则乘势向炮轰的据点猛攻。国民党军与民团忙于堵击,无法出击,转为被动,致崔家桥据点被我攻占。解放军冲过洹河,国民党军北面部队转进至下北关据守。解放军乘势攻占西北司空村及城外纺纱厂,直逼北关。
七月十一日,敌李振清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巩固城防,建立环城小铁路及活动堡垒。自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征集壮丁五六万人,将车站库存器材,赶筑环城铁路。又将枕木围置列车之上,装成各式活动堡垒。集中各式火炮机枪,日间游动轰击,夜晚依标定距离,发挥高度火力,阻遏解放军进攻。五日之间,解放军四面乘夜进攻,国民党负隅顽固。
十七日及十九日夜间,解放军皆集中火力,以人海战术四面攻城。国民党已建成环城铁道,运动便利,能随时随地应援,解放军暗掘地道多处,向城接近。国民党组织勘查队,侦听音响,并相对密掘,另以熏烟燃烧,机枪迎射,解放军计划失败。
安阳城攻防血战一个半月,至七月二十五日,解放军见困饿攻打均无法解放安阳,乃于当夜全部撤退。安阳附近四十华里以内之村庄亦先后被敌占领。
1947年6月,二打安阳。二打安阳由刘伯承指挥,激战四十五日夜,仍未成功。
日,国民党反动派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地处平汉线两侧,太行、冀鲁豫、冀南根据地结合部的安阳解放区遂成为豫北国民党军的进攻重点。
8月10日,驻守安阳城的国民党整编第四十师一0六旅及国民党河南省第三专署保安团进犯安阳县解放区柴库、梁村等村,另一路三十九旅一一七团、一一五团及王自全部,沿洹河北岸向侯家庄、王高村一带的解放区进犯。10月24日,安阳国民党军万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两路向水冶、观台进攻。30日至31日,敌军占领水冶、观台。攻占解放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还乡团,疯狂对人民进行血腥屠杀、反攻倒算。安阳大地一时间魔鬼横行、人民遭殃,顿成悲惨世界。
内战全面爆发后,早已做好应战准备的解放区人民,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奋起展开自卫作战。安阳一带属于晋冀鲁豫解放区,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军民英勇作战,捷报频传。1947年春天,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具体情况,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决定发动豫北战役(又称豫北反攻)。
豫北战役于3月22日打响,刘邓大军主力兵分四路,向敌据点发动进攻,歼敌5000多人,解放了黄河以北、平汉铁路以东的广大地区,进至新乡附近,迫使蒋介石将原拟调山东战场的整编第六十六师和整编第五师改调豫北战场。
4月3日黄昏,太行第五军分区四十九团、五十团、五十二团、五十三团4个团攻克淇县,歼敌千余人。刘邓大军主力第二集团、第四集团分别连克安阳县十三太保、曲沟、水冶,汤阴县菜园、庞村、宜沟等地,歼灭豫北惯匪程道生、司华生、扈全禄、刘乐仙等部万余人。4月5日,刘邓大军第三集团六纵在太行军区独立第一旅协同下,包围汤阴。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第五旅进逼安阳县崔家桥,构成对安阳的直接威胁。
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首先解决外围之敌,消灭敌有生力量,而后相机攻城,解放安阳,并将二纵、三纵合组为北集团,一纵为南集团,太行军区主力为西集团,六纵为预备队。5月7日,二纵五旅及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第五旅攻克安阳县崔家桥,歼敌2000余人。5月9日,我军发起对安阳外围据点的攻击,第二纵队第四旅第十团首先攻入三官庙,歼敌一部。第十二团攻占清流、豆腐营据点,并协同第十一团于胡庄歼敌一个营。第四旅部队占据上述村落后,立即修筑工事,向安阳城垣步步逼近。第六旅的部队攻占漳涧、缑家垒等据点后,开始向城北安阳桥守敌实施攻击。冀南军区独立第五旅第十四团攻占宋家庙。第十五团攻占东西垒堆,并准备向三府庄和袁坟守敌展开攻击。5月12日,独立第五旅击退敌人多次反扑,攻占了三府庄。冀南部队另一部攻占了十里铺。15日,独立第五旅攻占了袁坟,积极修筑工事,准备继续进攻。夜间,独立第五旅第十四团又占领了龙虎庄、太平庄等敌据点。与此同时,第二纵队第六旅的部队攻占安阳桥,守敌大部被歼。第四旅的部队攻占霍家村,歼敌一部。这时,杨勇率领的第一纵队攻入南关,与守敌展开激战。第三纵队扫清敌外围据点后攻占飞机场。安阳城已暴露在攻城部队前面。
为解安阳之围,汲县敌人急忙北进增援。为诱敌北上,以便在野战中歼敌,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继续对安阳外围据点实施攻击。5月24日,冀南军区独立第五旅在第六旅第十六团的配合下,一举攻克袁宅,守敌大部被歼,惯匪巨枭郭清率残部逃入安阳城。
鉴于安阳城工事坚固,短时间难以攻取,且野战军主力准备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刘邓首长决定暂停对安阳之敌的攻击,野战军撤下来休整,由太行军区和冀南军区部队继续围困安阳城之敌。
攻打安阳之战历时16天,刘邓大军攻克南下关、三官庙、清流、纱厂、安阳桥、豆腐营、三里屯、袁坟、袁宅等外围据点多处,歼灭国民党整编四十师两个团和地方反动武装共6000余人。至25日,豫北战役即告结束。此役历时两个月,解放了南北长150余公里、东西宽100余公里的地区,控制了平汉铁路150余公里,缴获了大批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逼迫豫北残敌龟缩于安阳、汲县、新乡等少数孤立据点内。
抗战胜利后,40军于10月参加邯郸战役进攻河北八路军解放区,因同时参加进攻的新编第8军战场起义,造成军心大乱,军部和所属部队被歼,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参谋长李辰熙均被俘。抗战中投敌的庞炳勋在抗战胜利后所部伪军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收编为先遣军第1路军,庞任总司令。邯郸战役之后,将该部伪军与40军残部和归队官兵合编重建第40军,李振清升任军长,董升堂任参谋长,该军原辖之新40师撤销番号。1946年5月,第40军改编为整编第40师,隶属第4集团军参加豫北战场作战,序列如下:
整编第40师,师长李振清,参谋长董升堂。
第39旅旅长司元凯
第106旅旅长韩凤仪,1947年春易为董升堂。
1947年,整40师改隶整26军,驻守安阳,5月解放军围攻安阳,该部固守激战19天,守住安阳。
1948年10月,第106师离开安新防区参加郑州战役,大部被歼,余部撤回新乡。第39师率所辖二团(第116、第117团,第115团留驻安新,暂时由第106师指挥)配属第13兵团参加淮海战役,在战役后期改隶新建的第115军,师长司元凯升任军长,韩凤仪接任师长,不久被全歼,司元凯被俘。两师离开原防后,40军扩编新建了第264、第337师,守备安新地区,屡次与解放军激战。是时序列如下:
第40军,军长李振清,副军长李辰熙、赵天兴
第106师,师长梁世烈,副师长王蕴珊
第316团,团长庞庆振
第264师,师长王锡龄,后易杨大稚,副师长张心德,参谋长董明润,该师系1949年2月由军直属独立团与河北省保安部队合编而成
第337师,师长郭清,副师长刘乐仙、王景昌,参谋长许赞武(后易武荩仁),该师系由河南省保安部队编成
第2旅,旅长王景昌
第3旅,旅长刘乐仙
1949年2月,第106师第316团在团长庞庆振(庞炳勋之子)带领下于汲县起义。5月,解放军发起安新战役,第337师被全歼于安阳,师长郭清阵亡。副军长李辰熙率第106、第264师在新乡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编。该军一部于1949年春由安阳空运到台湾马公,重建第39师,由韩凤仪任师长,调驻澎湖,拨入第96军建制,1954年改称第57师,隶属澎湖防卫司令部,1976年改称第257师,作为陆军预备师。
庞炳勋在抗战胜利后任先遣军第1路军总司令,部队并入第40军后不再担任军职,挂名国防部咨议虚衔,闲居开封,不久迁居新乡、郑州和南京,南京解放前去台,在台北与孙连仲合开餐馆度日,1963年1月病逝于台北。
马法五在被俘后于1946年3月与叶挺、廖承志交换而获释,1947年3月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11月兼任天津警备司令,1948年3月辞职赋闲,1949年4月任总统府参军,7月去台,任行政院顾问,1992年1月在台北病逝。
李振清于1949年去台,任澎湖防卫司令官,后任陆军防卫总部副司令,1957年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4年任国防部委员,1976年4月病逝于台北。
&刘邓大军战安阳
作者: 加 农
一、作战背景与决策过程
1947年3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发动了豫北战役。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到5月初,歼灭了第二快速纵队和大批地方土杂部队,攻克了汤阴城,活捉了孙殿英。国民党军正在对山东、陕北进行重点进攻,豫北本来就兵力单薄,如同“哑铃把”,这时候更显空虚,只能龟缩在新乡、汲县、安阳等据点。其中安阳由整编40师(两个旅四个团)和部分土杂部队驻守。安阳是豫北重镇,位于平汉路上,距离晋冀鲁豫首府邯郸约70公里。由于周边已获解放,安阳就象深入解放区的一个触角。如果能乘胜打下安阳,在军事上将使国民党军失去有利的前进阵地和大屯兵场,解放军则可抽出兵力进行新的机动,太行、冀南、冀鲁豫三个解放区也将联成一片,豫北战役就非常圆满了。
4月下旬,刘邓开始考虑攻打安阳的问题。4月25日,在给军委、陈粟等的电报里,提出了攻下汤阴后,“或攻安阳(正侦察中),或转至道清西段,消灭38师之一个半旅,收复焦作、沁阳、博爱诸城”(注1)的预想。5月2日,毛泽东为军委起草致刘邓电,询问10天内外能否攻克焦作、安阳,和是否可以同时攻击两城。5月5日,毛泽东又为军委起草致陈粟并告刘邓电:据刘邓电,要求从本月9日开始以半月时间歼灭安阳及附近之敌,并争取再打一次援敌,减轻野战军将来负担,故须推迟1个月(即6月底或7月初)方能执行中央4日电所示战略计划。似此山东方面5、6两月内须独力打破敌之进攻而不靠刘邓援助(打安阳亦是一种援助)。如认为可行即照此办理;如须刘邓早1个月出汴徐郑汉调动敌人,则刘邓应停止打安阳。(注3)此电意在征求陈粟意见,从“打安阳亦是一种援助”这句,可以看出毛泽东是支持打下安阳,彻底解决豫北问题的,哪怕是付出推迟执行中央战略计划的代价。此时汤阴已经攻克,显然刘邓已经基本定下了攻打安阳孤城的决心,只待军委批准。
同一天,刘邓下达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关于围攻安阳的基本命令》(役字第13号),决定“于9日开始向安阳地域之敌进攻,首先解决外围各据点之敌,消灭其有生力量,随即相机攻城,消灭城垣之敌。”豫北战役第四阶段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攻守双方作战部署
(一)刘邓的进攻部署
安阳由国民党军占据多年,构筑有较强的防御设施。城墙高约12米、底宽约9米。在城墙上筑有碉堡,墙四周距地面1米高、间隔20米远设有若干隐蔽射击孔。在城外,有两道外壕:第1道宽约7米、深约3米;第2道宽约7至15米、深约2米。
安阳外围地势平坦。飞机场在城西北。洹河从城北流过,成为一道天然防线,河上的安阳桥是往来必经之路。广益纱厂、袁世凯故宅、袁世凯坟等,都是重要据点。
攻打安阳的第一步是扫清外围。刘邓在基本命令中规定的作战部署与任务分配是:
1、以陈再道指挥2、3两纵为北集团,第一步先进攻芦家湾、李家庄、三官庙、胡家庄、安阳城北关、面粉公司、小屯、孝民屯、柴库线(均含)以北地区之敌,着重破坏飞机场,消灭洹河以北40师部队与所有土杂顽。
2、以1纵为南集团,第一步进攻芦家湾、三官庙、魏家庄线(不含)以南及安阳城南关、七里店、毛峪涧(含)以东地区之敌,着重消灭土杂顽。
3、太行主力为西集团,第一步进攻北集团右翼以南及南集团左翼以西地区之敌,着重消灭土杂顽。
4、以6纵为总预备队,第一步位于曲沟东南,汤阴西北地区待机,但应消灭七里店孙殿英残部。
5、第二步作战任务视情况发展另行确定。
刘邓大军4个纵队13个旅、4个独立旅,总兵力约14万余人。
这个部署体现了两个特点:1、以绝大部分兵力担任扫清外围的战斗。打援方面,判断王仲廉、孙震集团主力“主要是稳重防御,但亦有增援安阳之可能”。基于增援部队到达安阳需要时间,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没有进行具体部署。不过以汤阴战斗中受到严重损失的6纵位于安阳西南机动位置,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部署。2、兵力配置上以城北为重点,在这一方向部署了2个纵队8个旅(包括冀南军区独立4、5旅)。
对安阳外围的进攻于5月9日按时发起。在这前后,中央军委从大局着眼,又多次给予指示。5月8日,毛泽东为军委起草致刘邓、陈粟的电报,要求“刘邓军仍按中央辰支电争取于巳东(6月1日)前休整完毕,巳灰(6月10日)前渡河,向冀鲁豫区与豫皖苏区之敌进击,第二步向中原进击”。这份电报给刘邓完成安阳作战提出了时间要求,如果不能用10天左右打下安阳,就很难在6月1日前完成休整。
5月11日,毛泽东为军委起草致刘邓电:如安阳可能迅速攻克并有打援希望,则以攻克安阳为有利。5月16日,在收到刘邓15日12时关于安阳地区的作战部署电后,毛泽东又为军委起草复刘邓电:应以一部打安阳吸引王仲廉增援,集中最大兵力组织打援战役。如能在运动中歼灭王仲廉3、4个旅,对于尔后行动有甚大利益。这两个指示意图相反,一个侧重攻克安阳,一个侧重歼灭援敌,而从后来的战斗进程看,刘邓并没有对兵力部署进行调整。
(二)守军防御部署
由于估计到刘邓有可能攻打安阳,汤阴失守后,为加强守备力量,王仲廉把在新乡的整编40师106旅316团(团长庞庆震乃庞炳勋之子,人称“小庞”)空运到了安阳。
5月11日,整编40师师长李振清在普润面粉公司召开军事会议。作出的防御部署是:
以39旅守备东关和北关:以115团1个营固守霍家村,团主力部署于东关、郭家街,控制东关防线。117团坚守广益纱厂,控制洹北防线。
以106旅附暂编第3纵队(孙殿英部)残部守南关和西关:318团1个营固守城南三里屯,团主力部署于南下关;316团为师预备队,驻西关马市街。
另以河南省人民自卫第3总队郭清部守备安阳桥(此“安阳桥”似为村名,位于洹河北岸,下同)、袁宅,以河南省人民自卫第1总队程道生残部配合守备霍家村、铸钟街,安阳保安第2大队等部守备屠家庄、火车站南北地区。
师部及师炮兵营、工兵营等直属队驻城内。4门野炮架在城内鼓楼上,4门山炮作为游击炮兵。在城垣四角构筑游击炮阵地。自城西北方向挖渠引洹河水入第2道外壕,并拆除城外100米内的房屋。城内主要街口修筑地堡,设置机枪阵地,准备巷战。放弃机场、保存实力。
安阳全部守备兵力为1.6万余人。
三、作战概况
整编四十师在安阳已驻守1年多时间,兵力部署、火力配系严密,工事坚固。城周围的30多个据点相联系,已形成完整的环形防御体系。刘邓大军安阳作战,从5月9日开始,5月25日结束。经16天战斗,占据了一些外围村落和飞机场。南集团一度攻入南下关,迫近城垣。在守军重点固守的几个主要据点,攻守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
北集团2纵方向:
5月8日晚,2纵下达作战命令:4旅从洹河以南,由东向西攻击,以切断安阳桥与城关的联系,将飞机场以东之敌隔绝于城外消灭之;6旅沿洹河以北,由东向西攻击,消灭安阳桥及附近之敌,并阻击安阳桥及飞机场之敌南逃;独5旅向安阳以北宋家庙、三府庄等敌攻击,控制飞机场东侧;胥光义、李大磊指挥的冀南3、4分区部队,攻击距离安阳城较远的十里铺之敌。独4旅为独5旅之预备队;5旅为6旅之预备队。
9日晚,2纵各参战部队向安阳外围各据点之敌发起攻击。4旅10团首先攻入三官庙,歼敌一部。12团战至10日黄昏,占领清流、豆腐营据点。11团对胡庄攻击不利。旅长孔庆德亲自前往查看后,下令进行坑道作业接近守敌。11日黄昏,在炮火掩护下对敌工事实施爆破,顺利突破敌阵地,守敌大部被歼,部分突围之敌被12团歼灭于野外。4旅占据三官庙、清流、豆腐营、胡庄一线后,即转入土工作业,向安阳城逼近。
位于城东北1公里的霍家村,是安阳外围防守链条上的重要据点,由40师39旅115团3营驻守。15日晚,4旅令10团对霍家村发起攻击。10团3营在团政委柳润亭的亲自指挥下,以迅速勇猛的动作,仅用15分钟即突破成功。霍家村被突破后,守军并未溃退,而是退到村西筑工防守。李振清为确保这一要点,亲自指挥115团主力,从郭家街向霍家村反击,并命令炮兵配合攻击。16日上午,敌约2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向3营阵地疯狂反扑,6次冲锋均被击退。但由于敌攻击猛烈,一度被迫退回三官庙。随后,10团再度攻占霍家村。李振清调316团两个营,配合115团,再次发起反击,10团部队伤亡严重,又退出霍家村,但担任掩护撤退的一个连未能撤下来。(注13)18日,10团政委柳润亭在霍家村战斗前线触雷牺牲。
6旅方面,在攻占漳涧、缑家垒等据点后,10日开始向安阳桥守敌展开攻击。安阳桥也是敌防守重点,守军郭清部虽为地方土杂,但凭借坚固工事,防守非常顽强,6旅多次攻击没有成功。直至15日,才攻占了安阳桥。第17团副团长王玉珂在指挥战斗中牺牲。
独5旅14团攻占了宋家庙,15团攻占了东西垒堆,即向三府庄和袁世凯坟宅守敌展开攻击。12日,独5旅打退敌人的多次反扑,攻占了三府庄。胥光义、李大磊部占领十里铺。袁宅、袁坟实际已经是数十年的兵营,面积广阔(各达数百亩),建筑高大,堡垒林立,也由郭清部防守。15日,独5旅旅长范朝利和政委吴罡、副旅长查茂德、参谋长张西三到前线察看地形时,袁坟围墙上守军开枪射击,查茂德被击中头部牺牲。(注14)当日,独5旅攻占袁坟,晚上又攻占龙虎庄、太平庄。随后开始向袁宅展开猛烈进攻。24日晚,独5旅14团在6旅第16团配合下,终于将袁宅攻克,郭清率残部逃入安阳城内。经此一战,昔日的“洹上村”(袁宅名)成了一片断壁残垣,自此从世上消失。
北集团3纵方向:
从实战看,3纵与2纵大体以平汉铁路为战斗分界线,铁路以西为3纵,主要目标为大司空村和广益纱厂。
纵队确定7旅分割围歼纺纱厂、实验厂、徐庄之敌,9旅围歼大司空之敌。
5月10日,7旅对纱厂发起攻击。在炮火掩护下,用炸药炸开了突破口,当晚22时攻入纱厂。但由于敌工事坚固,火力较猛,加之有轻敌思想,部队伤亡很大。同时,李振清令郭清向纱厂增援,7旅第一次进攻失利。
9旅对大司空村的攻击,13日取得突破。守军除一部被歼外,主力从暗道逃往纱厂。
14日,纵队调9旅加入对纱厂的进攻,但因炮兵火力分散,步炮配合不佳,进攻又未奏效。
对纱厂两次进攻受挫,使纵队首长开始重视起来。经召开各级指挥员会议,重新研究了战斗方案,决定实施土工作业,通过挖掘坑道,迫近敌人前沿。守军发觉之后,采取炮火、飞机轰炸,组织小股部队进行爆破,埋设地雷,引水浇灌等办法,企图阻挠作业进度,但作用不大。23日,当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以后,7、9两旅再次发起攻击。战至24日,守敌知道难以抵抗,除少数被歼外,大部弃纱厂南逃安阳城内。
南集团(1纵)方向:
5月5日,1纵由道口、滑县地区北进,8日进抵安阳附近的菜园、南田村、魏家营、小八里庄,纵队指挥所设小寺庄。预定9日18时向南关及其附近据点进攻。
1纵攻击的南关(南上关、南下关)及附近的郭庄、曹庄、三里屯等据点,为318团驻守(加强防守的地方团队和土顽,共有两个多团的兵力)。城关四周筑有高3至4米,厚两米的土围墙,沿墙构筑有明暗火力点。城墙外约40米处有一道宽4米,深2.5米的外壕,与护城河相连,壕内水深约1米,壕外设有双层鹿砦一道,并有不规则的地雷带。城附近各据点,均以村落房屋作依托,四周筑有围墙,村内重点方向有几道内墙,利用围墙和房舍构筑有大量的明、暗堡。重要地段,还设有鹿砦障碍。主要碉堡和核心阵地,各据点至城关,以及相邻据点之间有交通壕,个别地段还有掩体或地道,地上、地下架有两套电话线路。
5月8日,纵队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以2旅担任主攻,在19旅和20旅配合下,先扫除外围郭庄、曹庄据点,再攻取南关。要求各攻击部队利用夜间实施近迫作业,利用交通壕接近攻击目标。
2旅受领主攻任务后,决定先以5团、8团扫除郭庄、曹庄据点。攻取南关时使用4团、8团,5团为预备队。为保证攻击成功,旅所属火炮集中使用,纵队炮兵营也支援2旅战斗。
郭庄、曹庄为土顽一个多营的兵力防守,其重点置于郭庄。该敌虽兵员不多,但多系顽固反动之徒,装备较好,且有坚固工事作依托。2旅以8团攻郭庄,5团攻曹庄。部队于9日16时开始经王官屯、大定龙、小定龙接敌,当夜以土工作业逼近敌人。10日14时左右,先头分队距敌只有百米时,敌即弃阵地分向南下关、三里屯逃窜。2旅顺利占领郭庄、曹庄两据点,歼敌一部。
12日夜,2旅4团、8团攻克南下关,歼敌一部。但19、20旅攻击南上关受挫,随后,南下关阵地先由2旅5团接替4团防守,随即又换20旅部队防守,2旅集中力量转攻城南3里处的三里屯。三里屯有敌一个多营兵力,工事坚固。18日起,对敌发起多次攻击,均未奏效。20日,部队撤出战斗进行整训。21日,守敌趁进攻部队调整部署之机突围,被2旅8团和19旅、20旅截歼大部。
在1纵攻打南关战斗中,李振清也组织了有力的反击。据潘焱回忆,部队在此期间先后击退敌18次较大的反冲击。(注15)20旅58团一度被困于南下关。(注16)
西集团太行部队,攻占了高楼庄、平民村、小花园、四府坟等车站附近据点。
5月25日,刘邓决定停攻安阳。
安阳外围作战,由于守军事先作了收缩兵力,坚守要点的部署,许多据点实际上已经预先放弃,因此各集团虽占领多处村落,但歼敌不多。在对守军重点固守的要点的进攻战斗中又没有注意断敌退路,故战果不大。以2纵(包括冀南军区部队)为例,仅歼敌1200余人,自身伤亡却达1830人。(注17)而全军战果,据刘伯承、邓小平向中央的报告,“扑击外围杂顽成绩不大,只消灭崔家桥王自全部三千、郭清部八百余,消灭四十师约两千人。”这还是把崔家桥的战果统计在内的。
解放战争中豫北攻势后期,刘伯承部10多万大军围攻安阳,这一仗刘伯承部精锐尽出,而安阳守敌不过是平汉战役中被歼重建的整编40师,40师本来就是国军中的二流部队,再加上被歼重建,在刘伯承部攻打安阳时整40师的战斗力恐怕在国民党正规军顶多就是三流部队,以此看刘伯承部拿下安阳似乎不成问题。可结果呢,从打到,刘伯承部10多万大军硬是打不下安阳.这是为什么呢?注意,此时刘伯承部还是野战军(虽然是二流),还没有沦为游击队,沦为游击队是去大别山以后的事情
首先,作为主帅的刘伯承判断失误,对敌情我情缺乏准确的判断,过高的估计自己部队的战斗力,结果既没拿下坚城,原定的打援企图也落空.
第二,刘伯承部战斗力比较低下,尤其是部队的火力水平、战术水平都很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刘伯承部装备差,缺少重武器(这也与此前刘伯承部的作战对象多为杂牌、三流国军有关)。另一方
:面刘伯承也有责任,即便打安阳缺少重炮(难道堂堂刘邓大军的野司直属重炮部队是吃素的?),如果刘伯承部战术水平高,能够充分发挥炸药的威力(刘伯承部的炸药还是不缺的),还是能拿下安阳的。部队战术水平低,作为军事主官的刘伯承的责任当然跑不了,听说刘伯承在解放战争期间还在翻译苏军的合同战术,当时这些东西根本用不着,有这个时间刘伯承多考虑考虑如何提升自己部队的战术水平多好。
第三,担任主攻的陈再道、陈锡联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具体的战术指挥水平也很低,这一仗也反应出二陈军事素养的欠缺。
安阳之战中的董升堂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抗日战争终至胜利。第十一战区按计划向河北、山东两省及平、津、青三市推进。孙连仲指挥第三十军、四十军和新编第八军迅速北上郑州,准备沿平汉路北上。
10月20日至11月2日,孙部在邯郸一带与共军刘伯承部发生激烈战事,高树勋率新八军起义,三十军急退,四十军受重大打击,军长马法五、参谋长李向东、三十九师师长司元恺、一0六师师长李振清等均被俘,仅少数部队突围。不久,国共两党以叶挺、马法五、李振清等人相交换,以上人员回各阵营。国防部以李振清为军长重建第四十军,仍辖两师。李与董升堂早年在孙岳部相识,后在庞炳勋部共处,临沂大战时协同作战,结成友谊。李素敬董升堂练兵作战之能,遂请其加盟,重建四十军。1946年2月,董升堂到安阳正式出任第四十军参谋长,指挥司元恺第三十九师和韩凤仪第一0六师,担任豫北地区守备任务和局部地区机动作战任务,归整编第二十六军军长王敬久指挥。时四十军成立不久,基层作战力量匮乏,李振清成立补训团,请董升堂主持训练。董欣然允诺,全力以赴主持补训。后来李部在作战中多次大部覆没,却能很快恢复战力,赢得“李铁头”雅号,实与董的帮助有莫大关系。4月,第四十军整编为四十师,董升堂改任师参谋长。国军在豫北配置强大兵力,准备向解放区进攻,四十师驻守的安阳地区尚属平静,李振清、董升堂遂抓紧时机对四十师进行整训,董强化培训的中下级军官,使该师指挥力量很快得到加强,俨然一支劲旅。10月10日,董与其他国军将领一样,获颁胜利勋章。11月9日,又获颁忠勤勋章。
日,国防部撤消了郑州和徐州两个绥靖公署,成立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由顾祝同坐阵指挥。此时,韩凤仪他调,董升堂调任该师第一0六旅旅长,重获兵柄。因是非嫡系部队,仅辖罗彦端三一七和庞庆臣三一八两个团,全旅约七千余人。此时,国民党军对山东和陕西发动重点进攻,国军在豫北的兵力也有三个整编师被调山东战场,豫北兵力顿显空虚。3月23日,刘伯承部集中十万兵力发动豫北攻势,以支援山东战场。仅七八天时间,连克濮阳、封丘、延津、阳武、原武等地,逼近新乡。国军急调郑州整编第九师和六十六师驰援新乡,董升堂旅也派一团兵力往援。4月3日,刘伯承弃攻新乡挥师北上,半月内又连克安阳与新乡间的淇县、鹤壁、滑县、浚县、汤阴等地,全歼国军第二快速纵队和暂编第三纵队,俘孙殿英等。王仲廉见刘伯承部攻势凌厉,遂令各部坚守不出。刘邓率部挟战胜之威,向安阳挺进。董升堂和李振清非常紧张,一面加固工事准备死守,一面向王仲廉和徐州总司令部告急。王仲廉认为四十师战斗力不强,恐兵力不足,遂将该师增援新乡的一个团空运回安阳,但却不敢再派其它兵力增援。此时,周围百里的地主豪强,悉退安阳一带,安阳城关及周围十里以外各村,均住满逃亡地主及亲属,致生活物资困难。四十师遂供给粮草,引以为援,令其在外围抵抗。5月5日,刘邓下达围攻安阳命令,安阳之战正式拉开战幕。陈再道指挥二、三纵队为北集团,以一纵队为南集团,以太行军区主力为西集团,以六纵队为预备队,猛烈进攻。7日,安阳外围的崔家桥经五日激战失守,其它外围据战也失,安阳遂三面被围。安阳城北有洹河东西流过,为天然屏障。河上有桥,桥北设有坚固的桥头堡阵地,由大司空村、广益纱厂、三府村和袁世凯故宅组织,均有兵力把守。9日黄昏,共军向安阳城发起强大攻势,董升堂与李振清、司元恺指挥所部顽强抵抗。城北首先成为双方争夺重点。二纵主攻大司空村和安阳桥,以图切断城北与全城联系。二纵几度攻击没有成功,战斗异常惨烈,双方逐屋争夺,互不相让。袁世凯的陵墓、家园等建筑坚固高大,成为守军依托。15日,二纵以独立第五旅攻袁氏园宅和墓地,第七旅和第九旅攻纱厂。共军独五旅全力进攻袁氏园宅和墓地,激战一昼夜方解决战斗,但副旅长查茂德牺牲,袁氏建筑也几成废墟。独七、九两旅也均未得手。战至24日,董升堂见共军挖坑道接近守军阵地,方下令守军悉退洹河以南,入城坚守。战至25日,双方成胶着状态。四十师的战力颇出刘伯承意外,又见安阳城墙高大,工事坚固,易守难攻,遂下令收兵。安阳保卫战期间,恰逢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山东孟良崮被全歼,四十师以新建部队竟能与刘伯承部数万兵力激战十七日,以损失约六千余人的代价守住了安阳,令国军其他部队刮目相看。
7月6日,冯治安所派翟紫封第三十八旅在费县被共军叶飞纵队围攻,仅一日费县城破,三十八旅全部被歼,翟紫封被俘。8日,增援之吉星文三十七旅在费县南面层皮山一线遭陶勇纵队阻击,部队又伤亡大半,副旅长张席卿和团长刘延勋阵亡。冯治安在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上泣不成声,方知本部已无类似董升堂的勇将,体会到失去董之可惜。
豫北之战后,刘邓大军兵出鲁西南,突破国军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蒋介石令王仲廉兵团调兵支援鲁西南的王敬久兵团,董升堂旅奉令随四十师尾随刘邓大军之后,自鲁西南至大别山,归国防部九江指挥所白崇禧指挥。9月,四十师与桂系第七师在麻城集中,奉命向商城西北进击,拟与整编四十八、五十二、五十八、八十五师等部合击刘邓主力,但为刘摆脱。双方部队均北方子弟居多,不习惯大别山的气候和地形,非战斗减员较多。10月,白崇禧发现刘邓部向南移动,恐其过长江威胁江南,令整四十师和配属的第八十二旅经浠水向广济前进,攻击刘邓军侧背。李振清将指挥部设在蕲春城,令董升堂率一0六旅和三十九旅一个团由漕河向广济前进。刘伯承见四十师已成孤军冒进之旅,遂调集兵力围歼。26日,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董升堂部仍在行进。九时左右,先头部队进至黄冈县高山铺村东南,见地形复杂,遂抢占界岭为掩护,向洪武垴山前进。刚至半山腰,共军第一纵队已抢占洪武垴山顶,双方展开争夺。董升堂看不清山上情况,初以为是共军小部队袭扰,没有投入太多兵力。不久,界岭又被攻占,后续部队前进通道被封锁,董预料可能遇到刘邓军大部,急向师部报告。李振清转武汉行辕情报,称此处最多有共军一个旅,不必在意。至黄昏雨下不停,董下令宿营,三十九旅在清水河,一0六旅在高山铺,准备明日再战。仅一夜间,刘邓调第六纵队冒雨来援,以优势兵力将四十师合围。27日,双方展开混战,董升堂见四十师很快被压缩在公路两侧泥泞的稻田里,人马混杂,溃不成军,急指挥一0六旅向北突围,但被共军六纵分割围攻。战至十四时,整四十师除三十九旅一个团突围外,余被全歼。配属的第八十二旅也全部覆没。当时被俘官兵甚多,战场形势混乱,董升堂和团长庞庆臣、罗彦端混在俘虏群中准备逃脱。共军甄别俘虏,只对年轻力壮者感兴趣,对年龄较大者不太注意。董见此遂身披一件棉被装成生病老兵,被释逃脱,庞、罗两位团长也成功逃脱。此战为董升堂军旅生涯中第一次败仗,颇不服气。
安阳守城抗匪的壮烈战役
四年血战守危城,河朔英豪未可轻。
往事班班仔细论,从来天下念忠贞。
再犯安阳全部溃退
平津变色,华北沦陷,共军之清算斗争,已经开始。黄河以北——冀晋鲁豫边区之人民,走头无路,纷纷逃至安阳。男妇老幼,在二十万人以上。安阳专署,均予以
抚慰安置。难民视为一方保障。因此更遭共军之忌。刘伯承声言,决将此「反动大本营」根本摧毁。麦为北方主食品,五月间收获,资为一岁之粮。共军探知安阳军
民麕集,仰赖食麦,乃乘麦熟前,将安阳外围据点攻占,以绝粮源,妄冀城中军民,无粮自乱,庶可一鼓而下也。
卅六年五月,临漳,内黄,楚旺,柳园,既失陷于前。五月七日太保镇失守。十一日汤阴陷落。廿六日放弃西曲沟。安阳城陷于孤立。城北之崔家桥,为重要据点,
一旦有失,则越过洹河,俯瞰城中,飞机场亦难保守。必誓死此一据点而后可。敌亦看准此着,集结主力七个纵队并附土共约廿余万之众,由刘伯承指挥,作大规模
国军为四十军(欠一个旅)及自卫保安各队等,约五万余人,由军长李振清统一指挥。刘乐仙郭清等指挥团队。自六月十一日起王七月廿五日止,激战四十五日夜,死伤山集,卒不得逞。刘狼狈溃逃。是为国军配合民团在华北有数之胜仗,其战况如下:
①六月十一日午后九时许,敌一、二、三纵队自安阳城郊西北之阵地进犯。四、五、六纵队向城郊以南以东之阵地进犯。第七纵队及独立旅乘机猛扑城东之崔家桥。国军早有准备,分路抵抗,战至十二日六时许,攻势停止,双方无进退。
②十二拂晓,国军四路出击,将敌击退三华里恢复安阳城与崔家桥之交通线。晚七时敌乘夜进攻,战至晨六时无大变化。
③十三日晨,国军又分路出击,将夜间失去之村庄收复。敌夜间出击,国军天明反击,使敌不能保持战果。十三日夜,敌突向城西南郭村进攻,汤阴自卫队不支,郭村陷于敌手。
④十四日国军拂晓出动,有空军助战。将敌军击退七华里。郭村据点,亦先克复。当晚九时,敌又全面进攻,并暗掘地道,图陷堡垒,被国军发觉。血战一夜,郭村又得而复失。
⑤自六月十五日至卅日,半月之间,皆共军夜犯,国军晨击。形成拉锯战。互有进退,持续多日。共军则散往四郊,将城包围。并乘机抢粮。意图坐困,久必内溃
也。国军有空军掩护,随时出击。敌不敢白日集结,接近城垣。城内准备有素,秩序井然.刘茂恩主席又迅拨法币二十亿元购买粮食,空运接挤,民心士气更为振
④七月一日至十日为安阳情势紧张时期。因敌运到大炮多门及迫击炮,施展火力,白日乃集中炮火向一二据点轰击,夜间则乘势向摧毁据点猛攻。国军与团队忙于堵
击,无法出击,转为被动,致崔家桥据点失陷。匪又用人海战术,冲过洹河。国军北面部队转进至下北关整理。敌乘势攻占西北之司空村及城外纺纱厂。直逼北关,
情势危急。
⑦七月十一日,李振清召集各单位首长,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巩固城防,阻遏攻犯,须军民协力建立环城小铁路及活动堡垒。机动作战,使敌无隙可乘。自七月十一
日至十五日,乃动员全城难民壮丁五六万人。将车站库存器材,赶筑环城铁路。又将枕木围置列车之上,装成各式活动堡垒。集中各式火炮机枪,日间游动矗击,夜
晚依标定距离,发挥高度火力,阻遏共军进犯。五日之间,敌四面乘夜进攻,国军团队,拚死抵抗,牺牲甚大。
⑧十五日以后,环城铁路及活动堡垒,在军民协力之下全部完成。其间颇多可歌可泣之故事。初皆以难民为累,今乃得力于难民。不但秩序井然,且皆日夜工作不懈,箪食壶浆不绝,最为难得。
⑨十七日及十九日夜间,共军集中火力,以人海战术四面攻城。国军有环城铁道,运动便利,能随时随地应援,敌不得逞,攻势沉寂。旋经发觉敌暗掘地道多处,向城接近。当即组织勘查队,机械工程人员奋勇参加,侦听音响,并相对密掘,另以熏烟燃烧,机枪迎射,敌终不得逞。
⑩安阳城攻防血战亘一月有半,至七月廿五日,匪见困饿攻打均皆失效,且顿兵坚城之下,久已势挫,亟待整补。乃于廿五日夜,全部溃退。国军乘势追杀,战果极
丰,为一大胜利,计伤毙敌在数万,俘匪一千二百○三人。获机枪一百廿八挺,步枪二千八百五十四支,弹药粮食无算。国军团队共计阵亡三千一百五十六人,伤六
千八百九十一人。民众亦死伤数千人。安阳附近四十华里以内之村庄亦先后收复,家屋残破,人畜荡然,亦地方一大劫也。
1947年,整40师改隶整26军,驻守安阳,5月解放军围攻安阳,该部固守激战19天,守住安阳。1948年,该部改隶第12绥靖区,参加鲁西南、大别山诸役,在高山铺之战中,师部、106旅及39旅一团被歼,余部返回豫北原防整补,重建后的第106旅由赵天兴接任旅长。
9月,整40师恢复第40军番号,序列如下:
第40军,军长李振清,参谋长尹继长
第39师,师长司元凯,副师长韩凤仪,参谋长李万里
第106师,师长赵天兴
是年10月,第106师离开安新防区参加郑州战役,大部被歼,余部撤回新乡。
第39师率所辖二团(第116、第117团,第115团留驻安新,暂时由第106师指挥)配属第13兵团参加淮海战役,在战役后期改隶新建的第115军,师长司元凯升任军长,韩凤仪接任师长,不久被全歼,司元凯被俘。
两师离开原防后,40军扩编新建了第264、第337师,守备安新地区,屡次与解放军激战。是时序列如下:
第40军,军长李振清,副军长李辰熙、赵天兴
第106师,师长梁世烈,副师长王蕴珊
第316团,团长庞庆振 第317团 第318团
第264师,师长王锡龄,后易杨大稚,副师长张心德,参谋长董明润,该师系1949年2月由军直属独立团与河北省保安部队合编而成。
第790团  第792团
第337师,师长郭清,副师长刘乐仙、王景昌,参谋长许赞武(后易武荩仁),该师系由河南省保安部队编成。
第2旅,旅长王景昌  第3旅,旅长刘乐仙
1949年2月,第106师第316团在团长庞庆振(庞炳勋之子)带领下于汲县起义。5月,解放军发起安新战役,第337师被全歼于安阳,师长郭清阵亡。副军长李辰熙率第106、第264师在新乡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编。该军一部于1949年春由安阳空运到台湾马公,重建第39师,由韩凤仪任师长,调驻澎湖,拨入第96军建制,1954年改称第57师,隶属澎湖防卫司令部,1976年改称第257师,作为陆军预备师。
庞炳勋在抗战胜利后任先遣军第1路军总司令,部队并入第40军后不再担任军职,挂名国防部咨议虚衔,闲居开封,不久迁居新乡、郑州和南京,南京解放前去台,在台北与孙连仲合开餐馆度日,1963年1月病逝于台北。马法五在被俘后于1946年3月与叶挺、廖承志交换而获释,1947年3月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11月兼任天津警备司令,1948年3月辞职赋闲,1949年4月任总统府参军,7月去台,任行政院顾问,1992年1月在台北病逝。李振清于1949年去台,任澎湖防卫司令官,后任陆军防卫总部副司令,1957年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4年任国防部委员,1976年4月病逝于台北。
一个二野普通战士的回忆录(之四.围攻安阳)
四、围攻安阳
在友邻部队攻汤阴期间,我们一纵队、六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阳县曲沟镇规划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