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转移将如何推进产业升级转移?

《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解读
00:44: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12月20日,京津冀三省市协同办在北京举办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图为发布会现场。 记者潘文静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引导三地产业有序转移与精准承接,京津冀三省市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
意见共有八个方面的内容,总体考虑是:坚持“优化布局、相对集中,统筹推进、联动发展,改革创新、集约生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立足三省市功能和产业发展定位,围绕构建和提升“2+4+N”产业合作格局,聚焦打造若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承接平台载体,引导创新资源和转移产业向平台集中,促进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园区建设专业化。
“2+4+46”个产业承接平台各有侧重
产业转移对接协作是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也是协同发展三个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之一。截至目前,三地初步明确了“2+4+46”个产业承接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个集中承载地,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张承生态功能区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及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意见明确了上述平台的主要发展方向。
增强北京新的“两翼”高端产业吸引力。意见指出,要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主要考虑围绕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转移,大力发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主导产业。河北雄安新区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集中力量打造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按照“政府主导、国企带动、政策集成、资源汇聚”的思路,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张承生态功能区等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的产业承接方向,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和示范作用。引导钢铁深加工、石油化工等产业及上下游企业向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集聚;结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产业、综合保税区和高新高端产业,打造国家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引导北京金融服务平台、数据中心机构以及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集聚;发挥2022年冬奥会筹办的牵引作用,北京携手张家口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休闲、会展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共建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
合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和专业化产业合作平台。京津将充分发挥中关村、滨海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对接河北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和承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支持河北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意见按照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三个领域,分类梳理出一批特色化平台。将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九方向,合力共建现代制造业承接平台,加快推进环首都承接地批发市场、冀中南承接地批发市场聚焦带、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等一批服务业承接平台建设。并围绕首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京津冀农业对接协作,联动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合作平台。目前,共涉及协同创新平台15个,现代制造业平台20个,服务业平台8个,农业合作平台3个。
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转移
《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是京津冀三省市首次联合制定的综合性、指导性文件,对进一步推进三地产业对接协作,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将疏解和承接一体谋划、统筹考虑。意见紧扣非首都功能产业领域,逐一提出承接平台名单。统筹区域城市群空间资源,打通转移和承接通道,促进创新和产业要素在市域内与津冀两省市间合理重组、高效流动、有机衔接,推动区域间产业链梯次布局。
明确北京新的“两翼”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是形成“两翼”的关键支撑,意见对“两翼”的产业发展方向做出了初步安排。
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转移。坚持产业转移与创新能力提升同步推进,意见围绕加快中关村一区多园提质增效步伐,提升北京科技创新“三城一区”承载能力,发挥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明确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
充分衔接各类规划政策。意见全面梳理对接了国家层面涉及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划政策以及三省市有关文件,最大程度凝聚共识。
为促进产业承接平台的有序发展,意见提出三方面保障措施。为增强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承接平台吸引力,意见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土地供应保障和资源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三地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不断改善平台承接产业发展环境;三地将进一步强化合作,加强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平台及转移项目的统筹管理,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展的局面。
2018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开局之年。随着意见的出台,“2+4+N”产业合作格局将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一体化会逐步从偏重单方面转移疏解向更加注重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方向转变。(记者潘文静)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248825',
container: s,
size: '320,265',
display: 'inlay-fix'北京举行《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来源:首都之窗
[责任编辑:王时丹]
相关链接&&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京津冀产业融合升级大提速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三省市如何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备受瞩目。由承德永瑞文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北冀邦物流有限公司主办,承德市商务局协办的首届CIIU“联动·中国”+产业联盟创新峰会日前在河北承德举行。  去年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三省市的功能定位、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并指出要发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其中产业协同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突破的三大领域之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  承德市相关领导表示,作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核心支撑城市,承德已被列入“全国物流标准化示范市”名录,在发展大数据及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承德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园区和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大数据及应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方面达成一批实质性合作项目。  有数据显示,迄今,河北已承接北京企业3235个、天津企业859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越走越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郑毓煌指出,引导京津冀产业融合,需要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创新产业融合,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再造。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王喜富强调,智慧物流要求具备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可视化等技术特征,依据大数据对物流信息处理流程,总结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物流,包括智慧物流信息捕捉技术、推送技术、处理技术、分析技术、预测技术等。互联网对物流的本质意义在于带来数据的流动,使整个物流体系互联互通,可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和时空限制,使时间碎片化。  王喜富表示,“"互联网+物流"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字:云、网、端,也就是大数据、网络经济、移动终端。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匹配的精准和路线的优化,而在大数据驱动下的供应链系统,可以使生产更加有效。此外,大数据还能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挖掘大数据应用正在成为京津冀区域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顶层设计的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布局、推进实施的重要阶段。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年)》,将大大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网络化布局和一体化服务,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而河北承德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已进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京津冀产业融合升级大提速》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路径初现_网易财经
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路径初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市提出年内关停300家污染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继续在北京聚集
协同发展规划尚未公布,但产业工作早已启动。
7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全会决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聚焦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加态环境保护、推动转移等重点领域,力争率先取得突破。
在产业转移方面,北京市设定的目标是:到2017年,北京全市将完成1200家污染企业调整退出任务。而在今年,北京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关停退出300家制造、锻造、小家具等领域的污染企业,逐步清退镇村工业大院,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
怎么转移?往哪转移?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智库首席专家赵弘认为,北京市产业转移的一个地理方向是河北,具体方式也未必是完全搬迁,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可能就地淘汰。
北京市的产业选择
今年,北京计划重点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
据赵弘称,这些企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位置主要位于北京的中心城区,并非非常大型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并不是完全搬迁,而是采取调整转移的思路,&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可能就地淘汰,一些具有技术升级前景、附加价值较高、拥有转移价值的企业,需要加快向津冀地区转移。&
按北京当地媒体的报道,在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的过程中,北京还将加快推进北京现代四工厂、奔驰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建设;协调推动金隅、星海钢琴等一批企业在京津冀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北京万生药业、精雕科技等数十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等领域的&明星&企业,计划在今年启动或完成京津冀产业协同对接。它们纷纷将生产性研发、产业配套和制造环节向河北、天津主动迁移,总部研发中心则继续在北京聚集。
赵弘分析,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是完善产业集聚,享受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应。同类的产业有特定的产业发展平台需求和服务需求,在环境处理、公共平台建设、基础条件完善等多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特别是交通一体化的建设,和国家一些特殊政策的出台,都将促成北京一些产业就近转移、落地。河北将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河北地区已有很好的产业基础,通过产业集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水平,补充产业集群的&短板&。&赵弘说。
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河北廊坊有较好的对接基础,而装备制造业在固安市有较好的发展,保定有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电力装备等)的优势,曹妃甸地区则有化工重工的集群。
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地
一边是产业转移,一边是产业接收。于河北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接纳北京的淘汰产业。
以保定为例,河北保定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凌霄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定市本身有发展规划,具体到部门仍有土地利用规划,拥有土地以后是否还符合城市规划等,这一系列要求都符合,才能考虑到项目落地的问题,因此目前谈及企业落实之事为时尚早。
凌霄表示,眼下,京企向河北迁移一事,仍处于顶层设计往下延伸的状态,还未开始具体落实到操作层面,目前仍处于协商洽谈的状态。对于迁入企业而言,符合本地产业规划要求至关重要。比如保定,主要接收新能源、高科技、生物制药等科技企业,对于高污染企业仍需要通过升级改造才能落地。
央企自然更受欢迎。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及84家央企一把手赴保定市参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保定市政府现场与中国恒天集团、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政策是有的。凌霄透露,河北相关政府部门将为迁入企业提供场地、租金、税收等的产业扶持政策,未来还会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台一份框架性文件以扶植企业搬迁。
录入编辑:任凭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正文
京津冀产业转移 艰难的破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消息一出,河北省一些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就转向了产业转移承接,招商引资的任务成倍加码,可以说是“一天一汇报,三天一小会,一周一碰头。”一场精彩大戏正在拉开,据悉,河北省已筛选出49个产业园区进行规划,绘制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地图。
然而,狂热过后,一道道难题摆在地方官员的面前: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北京计划调整退出污染企业,而河北希望借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这是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实现双赢目标,绝非易事。
从武安闹市区到钢厂密集区,记者坐着出租车,仅用了十来分钟。记者实地调研当天,武安空气污染指数178,属中度污染。
武安县隶属邯郸,地处河北南部;钢铁,为该县支柱产业,环保压力可想而知。最近,这个小县城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却是京津冀一体化的话题——北京首单外迁央企凌云公司落户武安。被关注的不仅仅是 “首单”,围绕着污染源的“迁出去、引进来”的质疑声,亦困扰着武安。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焦点之一。但是,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是摆在三地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肯定,京津冀产业转移,绝不是一场污染源的转移!
产业转移难题
一道道难题摆在京津冀一体化面前: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京津冀产业转移,污染源能否彻底消除
京津冀,区域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在首都北京膨胀至“难以承受之重”的今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受到政府高层前所未有的重视。一场精彩大戏正在拉开,京津冀的一些地方政府可谓迫不及待,匆忙制订规划,落实任务。据悉,河北省已筛选出49个产业园区进行规划,绘制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地图。
用“打鸡血”形容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亢奋毫不为过。河北某市一位招商局局长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近乎“荒诞”的心路历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消息出来之后,他几乎成了“车轮上的局长”,每周跑两三次北京。曾有一天,该局共派出8路人马共40多人进京寻找招商信息。一些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也转向了产业转移承接,招商引资的任务成倍加码,可以说是“一天一汇报,三天一小会,一周一碰头。”
而在证券市场上,保定“副都”概念股恒天天鹅仅用十多个交易日,股价从低点2.92元,一度大幅飙升至高点6.22元。
狂热过后,一道道难题摆在地方官员的面前: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京津冀产业转移,污染源能否彻底消除?2013年,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京津冀地区,巨大的环境压力使得三地协同处理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既要节能减排,又要承接产业转移,这是道难题。武安县%的工业总产值来自钢铁业,淘汰落后、过剩产能,钢铁业肯定受冲击。承接北京地区部分产业转移,或是武安的希望之一。孰料,北京首家外迁央企、国内原料药碳酸氢钠生产龙头企业北京凌云公司刚刚落户,便引来质疑。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凌云公司建厂时间长,生产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低,能源资源消耗高,加之用煤炭生产二氧化碳,污染较重,已不适合在首都生存发展。这一表述立即引来质疑:污染不适合北京,难道就适合河北?
不过,凌云公司所属集团公司新兴际华一高层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则澄清说,凌云公司在北京生产时,需用自外地采购二氧化碳,且作为药用二氧化碳,需要由石灰烧制而成,根本无污染。此次搬迁至武安,则是效益导向,可以就地获得上级公司提供的原料,节省成本,同时又能腾笼换鸟,将凌云公司北京所在地,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应急救援产业园。
但即使如此,外界依然有质疑,北京污染会否梯次转移至河北。事实上,对北京来说,在众多产业转移的过程之中,最迫切需要外迁的重点之一便是污染企业。据悉,2014年,北京市计划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
迁什么与引什么
北京想迁的可能并非河北想引的。比如,河北正力图打造的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这仅靠产业转移是很难获取的
北京计划调整退出污染企业,而河北希望借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这是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实现双赢目标,绝非易事!
去年,河北省确定了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战略:在未来的几年中,推进“6643工程”,即到2017年之前,要压减6000万吨钢、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600万吨重量箱玻璃。河北省副省长秦博勇说,这意味着,压减过剩产能的同时,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一些新型产业。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因此被河北视为千载难逢的转型和发展机遇。
一位武安市民对上证报记者说:“武安的污染在邯郸市是排得上号的,邯郸的污染在河北省挂得上号,河北的污染在全国挂得上号。”
硬币的另一面是,武安县的经济收入居邯郸地区首位,一个县的经济收入抵得上邯郸东部几个县的总和。这要归功于武安县的支柱产业——钢铁。
在武安,被视为严重污染源的钢铁企业,几乎与城市的核心区毗邻而立。当地人士向记者介绍说,武安县有20至30个钢厂,都是地方利税大户。几年前就传闻要迁出部分钢厂,但至今未见动静。要钱还是要环境,地方政府难下决心。武安的窘境,也绝非个别。那么,靠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能否助力河北实现转型和发展的目标?
据媒体报道,2014年北京集中清退的行业是锻铸造、家具、建材等。其中,锻铸造企业有282家,规模以上家具企业有83家。经过双方协商,这些企业将集中迁往冀中南地区。其中,锻铸造企业将集中迁往邯郸市成安县、鸡泽县,家具企业将集中迁往石家庄行唐县。
有专家认为,能耗项目搬离北京,不仅能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还能实现“腾笼换鸟”,利于首都改善经济结构,腾出土地资源发展高端产业。项目搬迁过程中实现转型,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对河北不增加新的污染排放,也有利于促进河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京冀合作共赢发展。
那么,对于河北来说,最想引入哪些产业呢?文化产业是首选之一。据悉,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河北省推介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成果喜人,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汉城国际文化产业园等44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金额671.9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投资超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共有215个。其中,基本建成项目50个,正在建设项目115个,正在谋划实施项目50个。显然,河北正力图将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仅靠产业转移是很难获取的。
让市场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应由市场引导,让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地区,产业链在区域内根据资源禀赋自由配置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少专家和市场人士建议,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而不是行政命令式的干预。
一央企高层说,目前其所在集团公司与天津、河北对接还处在探讨阶段,企业在什么地方发展,其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效益,既有社会效益,也有企业效益。
该高层认为,“政府强行干预拉郎配式的产业转移不可取,而应靠市场手段去解决,按市场规律办事,由市场引导产业转移。比如,中心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贷款等融资成本提高,地方政府用税收手段调节企业类型,高精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污染型企业则应加收排污费等,成本高了,企业自然就会搬迁,产业也随之梯级转移。”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调研发现,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即将整体搬迁,而其中很大部分已经在北京扎根的人并不愿意走,他们在北京买了房,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宁愿选择留下来,与当地产业就地升级。
为此,单菁菁建议,政府在其中应该做的就是创造政策环境。通过做好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规划制定;建立京津冀地区协调机制,减少三地行政摩擦;疏解教育、医疗等优质服务资源等方面,降低区域交易、沟通成本,解决三地发展的共性问题。让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地区,产业链在区域内根据资源禀赋自由配置。
协同发展是根本出路
京津冀要共同确立具体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协同发展
据记者了解,目前京津冀对产业一体化发展都有各自的打算。如北京至石家庄,北京至唐山、曹妃甸,北京至黄烨港,有望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大走廊。
天津规划将保税港区、自贸区根据各自功能定位发展优势产业,不同功能区承接的产业转移重点不同。天津港保税区以发展物流、港口、船舶制造为主;南港工业区以制造业、石油化工为主;滨海新区以现代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
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对外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润青说,目前央企80%以上的总部在北京,滨海新区定位是承接二级子公司的转移,央企决策中心需要离各部委近一些,但是科技、运营、研发等部门可以入驻滨海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整体规划未落定前,金融均是河北、天津积极争取的一个重点高端产业。也就是说,京津冀都在动足脑筋,大力发展金融业,但京津冀如何分工、协同发展,需要整体规划。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要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
显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一定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角度,作出顶层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任周宏春认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央会统筹规划,整体考虑,并出台相关政策,包括确定产业关系、要素流动和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等。
“大气污染治理、水清洁行动计划,关系到京津冀地区;环燕山、太行山要建一个生态屏障;还有土壤、固废、危废处理等。这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将有统一规划,京津冀都将受益。” 周宏春说。
“新一轮规划不能再重复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产业雷同的老路。”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认为,京津冀要共同确立具体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协同发展才是根本出路。(记者 峰 姜隅琼 阮晓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