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十年北京金融服务业营改增就业人数以及金融服务业营改增产值的数据和来源

服务经济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服务经济(Service Economy)是以基本生产要素形成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在时代,人力资本成为基本要素,土地和机器的重要性都大大下降了,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服务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和教育水平,美国是人口数量较大、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自然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大国,其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服务经济概述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产值在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中的人数在整个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现代服务经济产生于高度发展的阶段,是依托和现代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经济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现代化、国防化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服务经济是近五十年来崛起的新的,它在构成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乃至对外的广阔的门类与形式。在国外,服务经济已基本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并有其自身的运作方式。在我国,随着的发展,服务经济开始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中逐渐加大其比重。它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升级的主要途径,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变革,对于这一变革,美国经济学家(Victor R. Fuchs)在1968年称之为“服务经济”。富克斯认为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进入了服务经济社会。富克斯的宣言预示着始于美国的服务经济在全球范围的来临。伴随和的飞速发展,服务经济也随之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1]
服务经济学者解释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开始转向服务经济。季铸教授在他的《世界经济导论》中对服务经济进行过系统阐述。毫无疑问,以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的服务经济不消耗资源环境,人力资本是无限的,服务经济就是和谐、持续的。事实证明,服务产业具有更高的效率,所有都历史性转向了服务经济,世界的2/3是服务经济。美国服务经济占的76%,走在世界前列。相比之下,日本、德国、中国的经济结构落后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及美国。
作为服务经济理论创建者和实践者,2006年开始,季铸教授协助北京市按照“结构增长+服务经济”理论推动北京向服务经济的转变,目这种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基本完成。北京正在将服务经济延伸到农村,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为主的沟域经济,初见成效。
服务经济相关著作
服务经济有其必然的逻辑:根据,随着收入增加,人们用于食品的消费比重下降。推论,随着收入进一步,人们用于物质消费比重下降。而由于是必须全部支出的,不用于食品和,必然用于服务产业,这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因此,中国要效率、和谐、持续发展就必然转向服务经济,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没有选择。
服务经济适用范围
具体来看,服务经济的范畴包括以企业为主发挥职能的社会服务:如物流、金融、邮政、电信、运输、旅游、体育、商贸、餐饮、、信息、文化等行业服务,以及以政府事业单位等为主发挥职能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
服务经济发展现状
服务经济产值比重攀升
全球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服务业产值在各国中的比重不断攀升,逐渐成为许多的。美、英、法等的占GDP的比重基本超过70%以上。的比重要小得多,但也都超过了50%以上,并呈快速增长态势。譬如,印度的软件服务业以及发展十分迅猛,正逐渐成为全球的主要目的国。
服务经济就业人数增加
佩蒂—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向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移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重就一直在稳步上升。
服务经济贸易飞速发展
的飞速发展是的必然结果。加速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服务贸易的快于,从 年,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从9531亿增长到1545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5.5%;出口总额从9418亿美元增长到15701亿美元,年增长率为5.8%,均高于同期的货物贸易增长速度;正逐渐成为()的重点。以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为例,的总额明显高于的总额,主要集中在、金融、商务服务和电信业中。全球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带动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据,到2008年仅在全球计算机用户电话服务中心领域,就将为印度提供110万个岗位和210亿至240亿的服务收入。2015年,美国将有330万工作岗位以及 1360亿的转移到海外,诸如俄罗斯、印度、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在今后20-30年间,整个中,的比重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服务经济国际趋势
服务经济各国概况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自工业革命以来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在西方国家中的比例日渐减少,作用日渐削弱,而各类新兴、门类繁多的服务部门蓬勃发展,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争,一个国家的服务水平也反映了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下表是一些国家在中的比例。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净增加值的贡献(%)
服务行业国民就业率(%)
   1992
资料来源:OECD in figures,2004 edition.statistics on member Country,OECD,Paris ,原表位于第九页,中国的数字为编译者后加,原书中没有。《服务营销与管理—基于的视角》P6-7
附:服务经济重要学术人员
教授 国内主要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CCSE)主任,同时被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特聘为服务经济的首席专家,兼任国务院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及国家&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国内经济研究界享有盛誉。
服务经济具体表现
(一)内部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体现为从转向知识密集型,、含量高的逐渐占据服务业的主导地位。从的投入要素看,农业主要受要素约束,制造业主要受要素约束,主要受约束,而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具有整体上的高学历、高、高薪水特征,说明现代服务业主要受要素约束。(1961年)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是凝结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费用转化而来,表现为劳动者和技巧的,具有同物质资本一样的可积累性。(1998年)和(1990年)的研究均表明,高的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积累。笔者认为,内部结构升级从本质上看是人力资本逐步取代物质资本主导经济增长的集中表现,这种升级受经济发展、分工深化和的驱动。
经济发展使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作用日益凸现,经济学家2004年在其“经济增长性质的变革”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一革命性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渴望,驱动了对人力资本的。无论从人们个体还是国家整体来看,都迫切感觉到投资于自身素质和以增强个人和国家的是一项十分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对的援助贷款方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随着这一变革进行了相应调整,由早期主要投向转向领域。
服务经济相关著作
分工深化带动了对服务的中间需求,服务在体系内部展开,与商品生产、和有关的信息的搜集、处理、等带动了的发展。同时分工深化使企业的发生变革,从而导致和市场运作等与的有关的部门的逐渐强化和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独立化,推动了诸如、、咨询等专业的发展。
进步驱动了一些现代新兴如管理、咨询、广告服务的发展。这些所提供的服务愈来愈以承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信息为己任,也就是说“服务”本身也在“知识化”和“”。另一方面,通过运用不断进步的使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即服务业的生产技术也在 “知识化”和“信息化”,如、等服务在全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化经营,如、都是全球连锁经营的杰出代表。
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升级趋势在尤为明显。西方国家在经历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现象的窘境后,利用内部结构升级,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有研究表明,内部结构呈现升级趋势的国家,其的稳定性也会得到增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实际是 “知识化”或“信息化”。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中,金融、、及经营服务等服务产业的增加值占的比重均超过了1/3。
(二)的全球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各国开放度不断提高,全球竞争的格局基本形成。其次,跨国服务企业的迅速崛起,加剧了全球服务业的。以跨国服务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为代表,如国际巨头沃尔玛、家乐福,这些跨国零售巨头的海外几乎占到其全部销售额的50%以上,其可见一斑。另外、商务等领域也有诸多在全球范围经营的杰出代表,这些领域也成为跨国服务企业的重点拓展领域。
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之一,全球跨国服务性企业都将目标瞄准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服务业市场。2004年底,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 ()承诺在2005年追加6亿到中国的快递业;2005年3月,和入股,分别持有该20%和5%的;日,德勤会计事务所签署协议收购中国本土最大会计事务所北京,并准备在未来4年里投资1亿美元; 日,全球最大的之一,的董事长麦克吉瑞?罗德拜访,为进入中国金融业咨询服务领域展开。
(三)全球制造业的逐步
一方面,许多制造企业的专业服务呈趋势,使制造业和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美国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把企业的进行全球外包,这一成功的运作,极大地提高了美国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服务经济中的制造业对服务的关注热情也是空前高涨,诸如汽车、家电、计算机等许多同服务企业一样注重管理他们的服务,这些制造商已认识到进行全球竞争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正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竞争手段和提供形成巨大的关键潜力。
从、、、到,这些大都来自的企业正迅速转变为服务提供商。通用电器公司打算通过服务来创造75%的利润。IBM 从它为硬件业务所做的基本服务中得到了其收入的33%,包括计算机租赁、维修和软件。太多的制造商正在迅速的卷入到服务当中,加入到基础生产商品的服务越来越多,和租赁系统、、服务合同、咨询服务等,以通过新的服务领域来获取竞争优势。在制造业工作的65%和76%的也正在从事服务工作,如研发、维修、设计等。可见,当今领先的制造商都是在其传统制造业务上通过增加服务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如果世界上的竞争模仿日益增加,那么服务就是产生差异性的主要手段。服务经济中的制造企业也越来越多地依赖服务并将它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制造业也会逐步,服务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的主导要素。
中国发展服务经济的及实践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高度发达的国家都已经成为“服务”,而中国的服务经济相对落后。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发展服务经济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其中,被视为中国向服务经济全面的最佳突破领域。
服务经济政府推进
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显示,世界主要的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大多已超过70%,这两大的平均水平为45%。也就是说,世界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则正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发展服务经济是大势所趋。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又一轮周期性调整,这预示着新一轮发展契机的出现。历史证明,与市场发展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关联。始于2007年的极有可能导致又一次经济触底,并带来新的市场发展机会。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正应该抓住这一契机。
服务经济相关会议发言
服务经济潜力巨大
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包含服务产出、、服务消费、、服务业投资五大主要。对比发现,中国在服务经济五大主导组成部分的指标都偏低。
2007年,中国占GDP的比重为41%,略低于的平均水平。中国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32.4%,远低于的平均水平。
中国的服务也偏低。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28.1%,远远低于以及同类的水平。中国是商品出口大国,但是和的发展极不平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仅为6.8%,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0.9%的一半。过去20年,中国利用较少,仅为总量的20%?30%,远低于制造业吸引的。
以上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数据同时意味着未来中国发展服务经济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服务经济预期收益
过去数年内中国一直在快速发展,但传统的制造业仍是的,大量的劳动力还没有从土地上释放出来。发展服务经济可以改变的落后现状,改变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增加城镇劳动力,实现经济长期。
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中国制造业比重偏大,其能源消耗比例也大。能源消耗随之带来污染问题。相比而言,资源消耗少,是节能产业。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制造业能源消费强度比高六倍之多。不仅如此,环境污染小,是减排产业。据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南京市每创造万元增加值所造成的烟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制造业的4.8% 和3.2%。在减少能耗和污染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增加工作岗位,缓解难题:据统计,年间中国城镇新增岗位数有超过8成来自。历来是大量吸纳大学毕业生的领域。2007年美国大学生有超过80%进入服务行业。在国家,2008年的毕业生有至少75%进入服务行业就业。中国的情况也类似。
带动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很低,97.8%的中国企业都是制造驱动而非服务驱动,以致企业普遍受到、不断下降和需求日益严苛的挑战。
服务经济应对挑战
首先,制造业企业发展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或以服务为导向的解决方案,可以增加产品难以复制的,全面提升的体验,从而摆脱单纯的,巩固甚至增加产品的和开拓更广、更持续的收入来源;其次,制造业企业利用在研发、、等上的运营优势发展专业服务能力,帮助客户加强其运营和能力,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若制造业企业进而将的出来,成为独立运营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商,则有助于制造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加速中国向服务。
服务经济发展方向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服务经济的世界趋势,并着手引导中国的服务经济发展方向。2006年,中国政府即确定了中国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
进入2009年,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急剧下降,国外需求大幅减弱。面对相对艰难的环境,中国政府提出当前的经济工作要围绕“保增长、保、保民生、保稳定” 这个大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加快发展现代。
城市政府目标指向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经济的发展和服务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城市化是发展的需求基础,只有和人口聚集到相当规模,产生对和消费性服务强大的,才足以支撑服务行业的不断专业化和迅速发展。基于这一相关性,中国政府提出,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服务经济发展步骤
具体到各级城市,政府部门可以分三个步骤引导和推进本地的转型和发展。
第一步:聚焦生产性服务业
什么是?顾名思义,生产性服务是与消费性服务相对的概念。从服务对象来讲,它不是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是满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还满足包括、出口和等对服务的最终使用需求。从服务目标来讲,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商品和服务的连续性,为促进进步、和为提高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伴随着整个产业结构向的升级,为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生产性服务活动,成为制造业的关键性投入,也是提高的重要动力。与制造业和消费性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利润率和生产力更高,而且生产性服务占服务业全部产出的比重连续多年在不断提高。例如,和信息传输业的超过10%,而制造业的利润率却低于4%。
先行的国家已经改变了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和资源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通过和不断提高经济效率。
第二步:选择重点服务行业
确定了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大方向之后,城市政府接下来应当考虑的问题是,基于本地独特位势,选择2~3个重点行业,针对性地制定的,切忌“一窝蜂”和“原样照搬”的想法和做法。决策部门首先要对本地位势有客观中立的认识。
城市的总体位势包括人才状况、产业基础、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等衡量因素。在这五大影响因素中,前三者对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
一个城市的总体位势优越,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越高,的发展潜力也越大。城市的总体位势是政府决策部门制定服务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具体应用时侧重点略有不同。对于总体位势较优的城市,它们的行业选择范围相对较大。当地政府需要仔细甄别唯我独有的优势,以便制定差异化的,有效推动向服务转型。对于总体位势欠佳的城市,它们发展起点相对较低,当地政府要加强引导,同时敦促城市各机构共同提升某一位势,如注重人才培养,从而增添发展某类服务业的信心和后劲。对于总体位势明显优越,超前发展的城市,当地政府在制定服务发展时则需着眼未来,通过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和长远可持续发展。
选择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时,城市还应当考虑到所处城市群的。现代的城市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与周边的城市组成高密度、关联紧密的城市群体,群内的聚集度和产业聚焦度相当高。在这样的城市群内,由众多企业个体组成的产业集群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应、的节约、以及学习和的效应等集群效应。从产业集群的视角选择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可以帮助城市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增强企业的并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总体位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吸引潜在投资,而这是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何吸引真正适合城市服务经济发展需要的投资?先发制人的城市政府会首先确定所在区域的优势,然后围绕这一集群优势提升总体位势。同时,城市政府需要改变,不再固守已有的集群优势,而是通过改进教育环境、人才发展,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来扩大和拓展原有的集群优势,以吸引新的。
第三步:弥补差距,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如前文所述,中国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很不均衡。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城市普遍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差距。这些差距阻碍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结构性人才短缺。虽然是人口大国,中国的结构性人才短缺问题相当突出,缺乏复合型中高端人才(既懂又精通外语、管理的全方位人才)和适用性技术人才(例如编程熟练的基础程序员);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缺乏、、等手段支持。据统计,中国近50%的高端服务行业招不到足够、合适的人才。与此同时,2008年中国近15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大学生的超过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如果接受适当的培训,这些大学生就有可能填补这些服务行业的。
2.指导和鼓励政策缺乏。各级政府对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或措施,现有政策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够;政府继续 “偏爱”制造业,以致制造业企业为了享受更大政策优惠而不愿将的生产性服务剥离出来,比如;已有的针对服务业的优惠政策门槛过高,中小服务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的政府扶持不够,创业和的积极性不高。
3.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多数城市缺乏完善的IT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应用平台,不能完全满足(中小)服务企业开展业务的需要。北京的宽带覆盖率为55%,远远低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平均覆盖率80%,中国其他二、三线城市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
4.政府公共服务的可用性和可及性差,供给效率低下。中国城市的人均政府普遍较低,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投入不足;行政审批项目和环节过多,工作较率低;部门分散、数据和孤立,缺乏;政府部门没有充分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例如,上海企业的平均时间为8.7天,而韩国为5.3天,比中国快1/3。
5.生态协作系统不健全:全民缺乏先进的和。消费者及客户尚未完全认可第三方服务的价值;服务的、与度不足;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市民之间有待建立良性可持续的协作关系。
6.城市环境缺乏吸引力。许多城市在(如商务基础设施、与等)、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城乡协调等)或生活环境(如居住、教育、保健和生态等)存在某种欠缺,降低了吸引和人才能力。
服务经济推进发展
发展服务经济的新趋势,对中国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应当从的高度认识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培育、规范和监管功能,从与政策、人才发展、基础设施改进、公共服务转型、友好环境创建、生态协作系统等六个方面采取行动,引导、事业单位、等各协同有序地推进城市服务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受世界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有所减缓,但中国向服务的并未动摇,相反,经济放缓给中国政府和企业一个深挖潜力、追赶先进的机会。中国各级政府在服务经济的转型及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城市政府需要首先制定差异化的服务,然后构建并完善城市的服务经济体系,引导各个利益相关者协同有序地共同推进城市服务经济的转型,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财安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您现在的位置: >> 调研报告 >> 金融行业调研报告
金融行业调研报告
来源: 时间:
【金融行业调研报告】行业分析报告什么是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内容是商业信息、是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般都是根据 国家政府机构及专业市调组织的一些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 通过合作机构专 业的研究模型和特定的分析方法、经过行业资深人士的分析和研究,做出的对当 前行业、市场的研究分析和预测。行业报告有何价值? 1、行业分析报告可以帮助你对整个市场的脉络了解更为清晰,从而成为你 做重大市场决策的有力依据。2、如果想要进入一个行业进行投资,一份高质量的行业报告是系统地、快 速地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助手,使得你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 造成的巨大损失。行业报告主要内容? 标准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行业简介、行业现状、市场特征、 企业特征、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不同的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这 需要看具体的报告目录。) 行业报告适用对象 报告广泛适用于政府的产业规划、金融保险机构、投资机构、咨询、行 业协会、公司、企业信息中心和战略规划和研究等客户。行业报告数据来源: 一份行业报告一般的数据渠道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商务部、 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市场一线采集.编制要点环境分析行业环境是对企业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环境。结构分析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涉及到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等内容。一般来说,主 要是行业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竞争程度的分析。市场分析主要内容涉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性质、要求及其发展变化,行业的市场容量, 行业的分销通路模式、方式等。组织分析主要研究行业对企业生存状况的要求及现实反映,主要内容有:企业内的关 联性,行业内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水平,组织变化状况等。成长性分析是指分析行业所处的成长阶和发展方向。当然,这些内容还只是常规分析 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分析中,还有不少一般内容和特定内容。例如,在行业分 析中,一般应动态地进行行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尤其是结合行业周期的变化来看 公司市场销售趋势与价值的变动。 一、 二、 三、 四、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历史发展情况简介 未来发展展望(结合政府政策、监管和市场条件) 投资策略建议五、 风险提示(行业;使用声明) 尽量多用图表形式,更直观更明显
【金融行业调研报告】金融行业岗位调研报告为了培养出适合于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具有较高的解决生 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金融专业必须与社会需求方建立长期稳定的 联合办学关系,面向社会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力争使每一位来我校金融 专业学习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获得终身学习、回报社会的能力,成为现代 金融业各用人青睐的职业人才。一、调研目的课程是载体,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完成的。金融专业的办学方向必须坚持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于金融为宗旨,为建设东北亚金融中心输送优秀 的金融服务人员。课程的开设必须充分适应这一要求。目前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 岗位实践的要求不衔接,培养的毕业生很难适应岗位要求,难以彰显办学特色,同时现 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快了对人才培养的规格、 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为此,从调查 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培养规格入手,对金融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广泛调 研。二、调研对象根据调研要求,金融专业的主干为调研组的主要成员,组成社会调研组,对部 分用人单位及其工作岗位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单位:中国、哈尔滨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平安保险公 司、海通证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单位。三、调研内容此次调研形式主要对银行、证券、保险单位走访,采用访谈方法。就金融专业学生 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知识与现行岗位能力的适用性,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情况,对毕 业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全面调查。从调查反馈的信息来看,无疑对 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技能训练、服务礼仪、人际交往等诸方面提供了很重要的 依据。通过这次调研, 主要了解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及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与我 校金融专业联合培养的合作意向,了解金融企业招聘员工的数量、人才的类型(工作任 务、知识构成、职业能力) 。四、调研结果(一)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1、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现状 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快提高。近 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 2004 年的 15.99 万亿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30.07 万亿 元。2008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国家与地区排名中位列第三。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等多项基础性改革工作的基本完成, 历史遗留的一些突出的制度障碍和市场风险得 以化解,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宏观经济&晴雨表&作用日渐显现。2008 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资本市场行情也出现大幅下 挫情况。自 2008 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制度性举措,宏观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投资者信心 得到一定的提振。进入 2009 年,国内证券市场出现了股价指数企稳回升、股票交易量 有所恢复的良好局面,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证 券市场将继续健康、稳定发展。截至 2008 年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到 1,625 家,沪、深两市股票市场总市 值已达 12.14 万亿元,已进入二级市场流通的市值 4.52 万亿元,投资者开设的有效证 券账户总数达到 10,449.69 万户。2008 年全年境内证券市场筹资达 3,534.95 亿元, 沪、深股市股票基金成交总额达 360,655.55 亿元。截至 2009 年 11 月底,境内上市公 司总数达到 1,693 家,沪、深两市股票市场总市值已达 23.95 万亿元,已进入二级市 场流通的市值 14.35 万亿元, 投资者开设的股票有效账户数达到 11, 882.78 万户。2009 年 1-11 月境内证券市场筹资累计 3, 809.15 亿元, 深股市股票基金成交总额达 483, 沪、 871.72 亿元。与此同时,市场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不断增加,证券投资基金成为市场 投资主力。证券业竞争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成为证券公司今后发展的基础 2007 年 7 月,中国证监会下发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工作指引(试行) 》和相关通 知,标志着&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的全新的分类监管 思路已进入落实阶段。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计分的高低,将证券公司分为 A (AAA、AA、A) 、B(BBB、BB、B) 、C(CCC、CC、C) 、D、E 等 5 大类 11 个级别。同年 12 月, 根据中国证监会下发的 《关于做好第四批审批项目取消后的后续监管和衔接 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监会将依法对证券公司实施业务牌照管理。而在未来对证券公司 业务牌照管理工作中,证券公司的监管分类将作为重要依据,这就意味着证券公司风险 控制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业务范围 (尤其体现在创新业 务牌照方面) ,成为证券公司今后发展的基础所在。2007 年共有 17 家券商获得 A 类券商的评级,其中:2 家证券公司为 AA 级,另外 15 家证券公司为 A 级。2008 年 7 月,31 家证券公司被证监会评为 A 类证券公司,其中10 家证券公司为 AA 级,另有 21 家证券公司被评为 A 级。2009 年 5 月 26 日,中国证 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分类的评判标准,在新规 之下我国 A 类券商共计 30 家,B 类券商共计 58 家,C 类券商 17 家。(2)现有证券公司抵御风险能力普遍得到提高,竞争状态日趋激烈 在 2004 年-2007 年间, 中国证监会进行了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 平稳处置了一批 高风险公司。综合治理期间,累计处置了 31 家高风险公司,对 27 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 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后,共计 104 家正常经营的证券公司 的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已达到规定标准。2007 年至 2009 年前三季度,中国证监会又批 准成立了四家证券公司,使目前我国正常经营的证券公司数量达到 108 家。根据中国证 券业协会网站公布的信息,目前通过创新类试点评审的证券公司共计 29 家。经过综合 治理,这些证券公司普遍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抵御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业务经 营过程更加合规,从而也使得今后我国证券公司之间竞争将更加激烈。(3)部分业务出现向大型证券公司集中的趋势 在综合治理工作&分类处置、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国内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发生 了较大变化,一批存在较大风险的证券公司退出竞争舞台,而一批风险控制能力强、资 产质量优良的证券公司则得到迅速成长,在经纪、投资银行等业务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 领先优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08 年承销金额列前 10 名的证券公司的市场 份额高达 72%,承销家数列前 10 名的证券公司的市场份额高达 53%。2008 年经纪业务 列行业前 10 名证券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 43%。(4)国内证券公司将面对来自境外同业更为激烈的竞争 处在成长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吸引了境外证券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国内证券业务 资格,随着高盛、瑞银等国际证券公司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国内证券公司开始直接面 对拥有雄厚实力的国际证券公司的正面竞争,未来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 化。随着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将有更多国际证券公司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这意味着今后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外资证券公司的业务冲击也将越来越激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资本市场 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市场运行机制和运 行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制约资本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及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 制度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随着中国证监会推出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 法以及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扶优汰劣&的监管思路的贯彻执行,我国证券业正迎来持 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外资证券公司在产品创新能力、数据积累加工能力、自身风险控制能力、人力资源 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将向国内证券公司发起强有力的挑战。国内证券公司 原有的传统业务将直接受到威胁;同时,国内证券公司在诸多产品创新领域也将面对外 资证券公司的激烈竞争。行业内主要企业的情况如下截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我国证券公司中净资本规模排名前 10 名的企业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齐鲁证券、 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下表为上述 10 家证券公司 2008 年年末经营情况:中国各主要证券公司 2008 年年末经营情况 单位:亿元 证券公司 中信证券 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 申银万国 光大证券 银河证券 齐鲁证券 广发证券 国信证券 华泰证券净资本 387.79 362.28 132.47 89.47 82.23 81.72 80.22 79.58 73.10 53.90净资产 493.33 382.26 159.59 108.90 103.31 96.41 92.29 113.95 106.68 84.81总资产 834.40 733.23 680.70 462.24 321.63 620.32 239.99 492.60 452.61 333.76净利润 61.73 32.93 61.16 21.98 12.19 20.33 7.92 30.10 20.14 15.51营业收入 69.83 63.98 119.96 42.83 30.79 60.57 24.53 63.49 48.13 45.782、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2009 年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首次突破 1 万亿元,达到 11137.3 亿元,同比增长 13.8%。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 2875.8 亿元,同比增长 23.1%。人身 险业务保费收入 8261.5 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 10.9%。全年赔付 3125.5 亿元。寿险方面,中国人寿以 2050.41 亿元的保费收入稳居第一,中国平安以 1322.98 亿元的保费收入居第二, 中国太保以 675.76 亿元保费收入险守第三, 泰康人寿 总保费 670.11 亿元紧随其后,新华保险则以 667.81 亿元位列第五。第三名的太保仅领 先第五位的新华 10 亿元不到,中国保险业寿险老三之争已白热化。2008 年,太保寿险 全年保费收入 660.92 亿元,泰康为 577.45 亿元,新华则为 556.83 亿元。财险方面, 人保财险以 1194.64 亿元的总保费稳居第一,中国平安以 384.83 亿元的保费超越 中国太保, 位列第二。2008 年, 在 平安财险共实现保费收入 267.51 亿元, 太保则为 278.17 亿元,二者差距已经相当小。截至 2009 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 4 万亿元,达到 4.1 万亿元;净资产 3904.6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097.4 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 3.7 万亿 元。2009 年,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数量分别为 1903 家和 378 家。全年保险 经代公司实现保费收入 573.53 亿元,同比增长 11.75%,占全国保费收入的 5.15%,保 险中介机构实现了总体盈利。保险经代公司的发展,得益于公司的不断创新与突破。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和服务 能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保险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保险市场发 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 力。2010 年我国投资环境尚佳,债券收益率随着升息预期而逐步提高;国内宏观经济趋 势仍向好,在货币政策中性偏宽松的环境下,企业盈利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保险公司投 资收益率将进一步上升,同时在升息的预期阶段,资金成本上升压力小,往往滞后于投 资收益率上升节奏, 因此保险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较好盈利能力。2010 年财产 保险市场将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重要原因在于车险市场的增长潜力。车险在财产 保险总保费收入中占比 70%左右,因此,车险市场的发展对财险的规模至关重要。估计 2010 年的车市难以像 2009 年那样高速增长 50%,带动车险增长的幅度也可能会比 2009 年要弱。因此,产险公司在继续深入挖掘车险市场的同时,要加快发展非车险业务,进 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和寿险销售的个人营销与团体保险渠道相比,银行保险渠道的保费 收入波动性最大,2010 年寿险业务的增长趋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保险的增长情况。从根本上说,寿险业的价值定位应该是风险保障和资产管理。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大力发 展长期的保障型业务和期缴业务,这样才能体现寿险公司的核心价值定位,同时也可以 分散资金运用风险, 增强整个寿险行业在资本市场与利率波动等市场环境变化中抵御风 险的能力。因此,寿险公司要从目前的粗放式注重规模的发展,转变到注重业务品质和 结构。在发展投资型业务的同时, 要适当地调整业务的结构, 更加注重发展保障型产品, 充分发挥保险风险保障的专业优势与主业优势, 这样才可以使寿险业务结构更为平衡与 稳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建设日益繁荣以及国民对风险保障意识的提 高,保险行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风险保障功能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 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国家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的 稳定器和润滑器。自 1996 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颁布以来保险行业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始步入 有法可依的时代。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对行业实施了严格的监管,客户的利益得 到了充分的保障。特别是在保险公司和客户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方面,以及理赔服务方 面都有了严格的规定。这一切变化和发展,使得保险行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民众的生产 生活中的保障功能尤为凸显。特别是“5.12 汶川大地震”时,温总理在救灾现场呼吁, 国民应多买些人寿保险为国家和政府分忧。在保险法的依法监督、保监会的严格管理、 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未来的保险行业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为国家经济建设融资, 为建设成果提供更优质的保障,为人民的生活、财产更好的分担风险。3、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银行 (1)银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银行业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11 众多的城市商业银 行和信用合作社,以及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此外,还有政策性银行 在特定的领域内发挥其职能。在这些银行中,四大商业银行在规模和品牌等方面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四大商业银 行吸收了 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 80%的支付结算服务,贷款则占全部金融机构贷 款的 56%。]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则在过去几年里大幅度增长。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另一个重要优势是隐含的政府担保。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和储户风险意识的 提高,银行的资信水平将日益重要。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已有很大的改进,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 也有显著的提高,不少银行已初步完成管理决策、IT 信息系统上的总行集中化控制。但 是不可否认,中国许多银行还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不良资产情况仍十分严重。在这种情 况下,中国银行的资产充足率普遍较低。中国银行在内部管理、资信评估能力和授信体制、风险控制能力等各方面都还有很 多缺陷,员工队伍素质和知识技能结构有待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也还远未完善。而且,中 国银行在信贷工作中还往往受到种种外在压力和行政干扰,授信决策并不完全建立在资 信因素上。扶持地方经济、帮助国营企业脱困、发展重点产业等等还经常是影响授信决 策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和人员队伍过于庞大, 造成经营上的巨大压力,在管理运营上也还失于低效迟缓。中国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的 利率仍受到控制。在存款方面,除了保险公司五年及 3 亿元以上的存款允许由双方自主 决定利率外,其余各项人民币存款利率均由人行统一规定。在贷款方面,人行也规定必须 在一个范围内浮动。这两方面就决定了银行人民币存贷款的利差收入幅度。中国银行 所面对的许多企业客户的经营不够规范,报告不够健全可信,有关个人客户的资信 信息也相当匮乏,使得银行很难准确地衡量贷款人的资信水平和还贷能力。这就导致中 国贷款市场缺乏层次感:一方面,由于许多企业财务报告上的问题,银行难以准确地评估 其资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利率管制,银行也无法根据客户的资信水平充分调整利率。所以,银行业务往往集中在少量优质企业上,争夺这些客户的竞争十分激烈。(2)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前景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银行业的高速扩张可望持续相当一段时期。大量的居 民储蓄和人民币资本账户不可兑换将在一段时间内为我国银行消化历史问题提供良性 的外部环境。但另一方面,随着 WTO 时间表的推进,中国银行业将逐步放开,竞争将日益 激烈。所以,我国银行面临着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任务,需要在银行业完全放开、外资银行 全面进入之前,打下基础,消化历史包袱。中国银行业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会有以下几个 特点一是对公业务、尤其是针对优质大客户的业务竞争会日趋激烈。由于其规模、网络 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四大国有银行在对公业务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对公业务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的产品 创新能力。银行必须能深刻理解客户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需要,为客户量身订做整体资金 解决方案,从而既全面地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从票据、外币、中间业务等费率 放开的业务上间接地向客户让利,降低客户的总体资金成本。产品创新的能力离不开银 行内部机制的灵活性,也对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包括准确、 实时衡量资金成本 和风险水平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一些较优秀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在这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根据中国 WTO 协议,从 2003 年底开始,外资银行已可以在 许多大城市进行人民币对公业务,2007 年后更可以全面进入各项业务。外资一旦进入, 一开始最容易争夺的是大客户,这当然也会加剧对公业务上的竞争。二是相比之下,个人业务,尤其是住房按揭、 信用卡业务将会成为我国银行利润的重 要增长点。如上所述,住房按揭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在中国都尚处于发展初期,将面临一个 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阶段。按揭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还会促进我国银行管理信息系统 的建设和完善。四大国有银行由于其规模、品牌以及政府的隐含担保,在个人业务的竞 争中同样占有优势。但个人业务市场的扩张也将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契机。个人 业务所需要的网点覆盖率,主要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网络密度。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 对集中,银行的网络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也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所以中小银 行可以把网络建设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从而以较有限的投入弥补其在网络上的不 足。三是混业经营将在中国银行业逐渐起步,保险和基金产品的销售代理、理财服务等 方面的中间业务收入将会增加。在一些成熟市场经济的国家里,中间收入往往是银行收 入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银行各项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是,中国对银行的混业 经营仍有许多的限制,从中国银行业现有的经营水平和监管水平来说,这种限制是合理 的,但是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自然会因此而受到限制。另外,中国客户对中间业务收费的 认同度普遍较低;而且由于现阶段的利率管制,银行存贷利差较大,着重争夺存贷款业务 是这种条件下的理性商业行为,从而使银行有可能会把中间业务作为争夺存贷款的筹码 而免费或低价提供。而且,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如保险和基金产品推广),往往也意味着 现有客户投融资渠道的扩展,可能会冲击银行的现有业务。综上所述,中间业务收入在近 期内不会成为银行业务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另外,我国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约束力方面还普遍不足,资本回报的观念还 不够。追求规模、过度竞争是中国许多行业的普遍问题,这种倾向在银行业也同样存在, 低资产收益率便是其自然后果。首先,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产品创新方面还需奋力 追赶。国内银行还没有完全树立客户中心的理念, 客户细分和产品创新还有很大的空间, 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一直是我们的软肋。二是产品定价能力还有待提高,复杂产品定价 权还做不到掌控。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产品复杂化的发展,以及国内客 户逐步增加的跨境复杂产品交易的需求,定价权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银行与国际先进 银行在产品开发、定价和交易方面还大大处于劣势。三是风险管理还需向国际先进银行 看齐。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框架,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 多使用的是定性分析,风险管理的数据积累和挖掘还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受外界因 素干扰较多,独立性还有待加强。四是公司治理还需不断完善。虽然国内银行股份制改 造后,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各组织架构都已经搭建起来,但与改革目标还存在 较大的距离。五是 IT 系统建设还要不断努力。近些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 IT 系统的规划、 开发和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各个银行之间发展也不是很平衡,系统集成性、数据共享性 和及时性还达不到先进银行标准。其次,应当清醒认识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 扩散,世界经济尚未走出衰退,国内经济正处于触底企稳的关键时期,经济持续回升的 基础还不稳固,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这些因素必然给中国银行 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二是在经济下行周期, 国内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必须在信贷扩张与资产质量之间求得平衡。目前,银行 信贷长期化、 财政化、 贷款集中度高、 项目资本金不实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只有银行业实现稳健运行,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信贷支持。三是银行内控还不 完善,操作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来看,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无论是 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内控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短板。四是盈利能 力将会受到挑战。一方面,过去几年以来,银行利差在逐步缩小,目前,我国银行的利 差还保持在 2%-3%的较高水平,长期来看这个水平也是比较高的,竞争激烈的国际银行 利差要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国内信贷渠道占 绝对主导地位的形势将会有所改变,直接融资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将会起到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这种趋势总体上说会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但对银行业而言竞争和 盈利的压力会越来越明显,传统的靠吃利差的经营模式面临调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 银行必须人、技术、流程三个方面都要相应的配合和改造,银行业必须要有长期策略, 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机会非常好,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业的发展 经验。总体来说, 中国银行业目前的服务理念和机制还集中在交易和自主服务这个阶段。其实,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技术上的差距很小,而人员和流程的差距很大。所以, 中国银行业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的提升应该着重在人员和流程的改进上。(二)目前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现状及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促进了黑 龙江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各银行机构纷纷在黑龙江省设立分支机构。仅 2008 年就新 增 4 家境内外银行、4 家内外资保险机构、4 家期货机构和 4 家村镇银行。金融机构不 断壮大,各项业务指标持续向好。1、总体情况 (1)银行业 目前黑龙江省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 35 家,其中,政策性银行 2 家(农业发展银行、 进出口银行) 、国有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7 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 银行、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6 家(光大 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 、城市商业银 行 4 家(哈尔滨银行、齐齐哈尔市商业银行、大庆市商业银行、牡丹江市商业银行) 、 城市信用社 1 家、农村信用社 1 家、资产管理公司 4 家、财务公司 2 家、信托投资公司 1 家、村镇银行 4 家,外资银行 3 家(奥地利中央合作银行、韩国国民银行、韩国韩亚 银行) 。截至 2008 年末, 黑龙江省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11271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6.4%, 负债总额 110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7%,所有者权益 2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3%; 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9077.5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18.5%, 增幅同比提高 9.6 个百分点,创近 10 年来新高;当年新增存款 1420.4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 800.5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4594.0 亿元,剔除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剥离因素,各项贷款 比年初增加 694.5 亿元,同比多增 391.4 亿元,是上年当年新增额的 2.29 倍,翻了一 番还多。新增贷款年增长率为 16.04%,比上年多增 8.5 个百分点,贷款增幅创近 10 年 来新高;不良贷款余额 671.5 亿元,较年初减少 477.1 亿元,不良贷款率 14.6%,较年 初下降 11.9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大幅下降;2008 年全省银行业继续保持了 较好的利润增长,累计实现本年利润 74.02 亿元,同比增盈 28.37 亿元。 (2)证券业 截止 2008 年末,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共有 27 家,其中国有控股公司 19 家,民营控 股 6 家,外资控股 1 家,总市值 773.77 亿元。省内证券公司 1 家(江海证券) ,所属证 券营业部 15 家、证券服务部 6 家。其他 21 家外埠证券公司在我省共设立 56 家证券营 业部、40 家证券服务部。全省现有正常经营的期货公司 4 家,营业部 8 家。截至 2008 年末,全省证券经营机构总成交额 829.83 亿元,在全国排名第 15 位。2008 年全省期货 公司代理交易额 9507.53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2556.96 亿元,增长 36.79%。(3)保险业 黑龙江省有保险机构 29 家,包括:财产保险公司 15 家,人身保险公司 14 家;政 策性保险机构 1 家,省属保险公司 1 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机构 7 家,股份制保险机 构 19 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1 家。2008 年全省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251.20 亿元,同比 增长 61.52%,规模保费在全国排名第 15 位,增速排名第 2 位。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 收入 47.95 亿元,同比增长 40.13%,规模保费排名第 19 位,增速排名第 2 位;人身险原 保险保费收入 203.25 亿元,同比增长 67.55%,规模保费排名第 14 位,增速排名第 6 位。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贷支持经济力度不够,存贷差较大,存贷比偏低。2008 年 9 月末,全省各项 存款余额 8708.7 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 4732 亿元, 存贷差 3976.7 亿元, 存贷比为 54.3%。存贷差的绝对数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存贷比列全国第 28 位,贷款增长率列全国末位, 反映了我省信贷增长缓慢,金融环境不佳,相当部分企业发展得不到金融支持。(2)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突出问题是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一是企业上市步伐不快, 境内上市处于停滞状态。2003 年至今,我省不仅没有 1 家企业在境内公开发行上市,反 而有 5 家上市公司退市,1 家迁走。二是证券公司实力较弱。目前,我省只有江海证券 1 家证券公司,虽经增资扩股,但资本规模仍然偏小,证券业务比较单一,在竞争中处 于劣势。三是期货市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 者不多,期货交易量在全国占比较低。我省作为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利用期货市场进 行套期保值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四是企业债券市场发育不充分,债券发行品种、数量很 少。(3)农村金融机构还不适应“三农”工作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覆 盖率低。二是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是金融服务单一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是贷款利率较高,农民利息负担较重。五是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包袱沉重,多年来一直 没有明显改观。(4)金融机构较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近年来,浦发、招商、兴业、中信等一 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进驻,俄罗斯艾科斯堡银行、韩国国民银行和奥地利中央 合作银行的进入,标志着我省外资银行发展的突破,韩国韩亚银行进驻我省也正在积极 筹备中。但总的看,我省金融机构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偏少,金融主体不丰富,成为制 约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金融生态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 表现为:一是个别地方政府对诚信建设重视不够,甚至自身就缺乏诚信,采用行政手段 强行干预金融机构的经营。二是司法环境欠佳,最突出的是银行机构涉诉案件胜诉债权 执行难。三是一些企业和个人失信现象严重。我省被一些商业银行列入金融高风险区。五、哈 尔滨市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招聘员工的数量及人才类型调研分析 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尔滨市金融机构基本情况、招聘员工的数量及人才类型调研分析(一)银行构成分布、人员分配及用工信息 银行构成分布、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银行制度创新也加快,到目前为止,4 家国有 商业银行中 3 家(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实现了股份制改造,2 家(中国银 行、工商银行)成功上市融资。据统计,哈尔滨市目前银行营业网点有 1538 家营业网点,具体如下表哈尔滨市各银行营业网点统计表 序号 银行名称 网点数(家) 1 工商银行 203 2 农业银行 159 3 中国银行 94 4 建设银行 138 5 兴业银行 4 6 交通银行 44 7 哈尔滨银行 121 8 中信银行 1 9 光大银行 19 10 招商银行 11 11 华夏银行 2 12 浦东发展银行 7 13 深圳发展银行 1 14 中国邮政储蓄 271 15 信用社 463 银行人员分配及用工信息如下1、银行分配去向 金融专业学生至少可以在 10 家银行(如原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邮政储蓄)从 事一线工作。实际数据统计,银行营业网点的比例决定了学生用工人数的多少,根据调查知学生 分配在四大商业银行比较多。2、银行人员结构分配 据调查,银行学历结构:硕士以上学历、本科学历、专科学历、专科以下学历如下 表(以某中等规模银行为例) 哈尔滨市各银行营业网点人员构成统计表 序号 学历 百分比 1 硕士以上 6% 2 本科 39% 3 专科 43% 4 专科以下 12% 今后银行招聘的最低学历是全日制本科,目前银行的现状仍然以专科和本科为主, 且进修本科和专科也统计在其中, 即中专毕业生通过业余学习, 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 目前在这两个比例中也不乏其人。3、今后用工信息 我校目前学生就业意向较多的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哈尔滨银 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主要意向从事前台柜员和服务工作。现在已有几家银行进行了劳务派遣试点, 今后银行前台一线的人员将是劳务派遣的 主要对象。劳务派遣即银行前台服务人员的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都在中介,银行跟中介 每年签订用工合同,再由中介把经过的人员派遣到银行工作。中专学历按照 39%的比例推算, 全市银行按中等规模银行人员平均水平 1500 人来确 定,需要用工人数近 600 人,按每年流动量 10%计算,至少有 60 个工作岗位。在这些 人员流动、新陈代谢中,为我们金融学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空间。(二)证券、保险行业网点分布、用工信息 证券、保险行业网点分布、1、营业网点调查表 哈尔滨市各保险公司营业网点统计表 保险公司名称 网点数(家)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 18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10 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 10 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 4 平安人寿保险公司 2 平安养老保险公司 1 阳光财产保险公司 10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 7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7 天安财产保险公司 3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公司 8 华安保险 3 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序号哈尔滨市各证券公司营业网点统计表 证券公司名称 网点数(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2、从业人员的需求哈尔滨财政证券公司 联合证券 兴业证券 长江证券 天元证券 中投证券 湘财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恒升证券 大通期货 中信建投证券公司 江海证券经纪有限公司 世纪证券 兴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华银证券公司 中旅证券 武汉国投证券 上海万国证券交易所 安信证券 海通证券 省证券公司 省建行信投 市建行信投 国债服务部 市农行信投公司 国泰证券 哈市国投 瑞杰证券有限公司 首创证券 光大证券 招商证券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 广发证券 中国民族证券公司 华侨证券 国通证券 南方证券 银河证券 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7 5 2 2 5 2 1 3 2 1 1 10 3 5 3 1 2 1 1 7 3 1 1 6 1 1 3 1 1 1 1 5 1 1 1 1 1 2 1几家保险公司的文档扫描、保险业务等岗位都有空缺,但数量不多。在与保险公司 的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后, 我们发现并非保险公司没有用工需求或人员饱和, 恰恰相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集体和个人对保险需求的增加以及保险业务的 不断拓展等等,他们对金融专业本科学生的需求也逐步呈上升态势,目前仍处于不饱和 的状态。这与金融专业本科学生目前在保险公司的就业情况相矛盾。究其原因,是目前 我们金融专业本科培养方向和培训目标的偏离, 毕业生与用工行业无法对接, 因此, 迫切要求我们金融专业本科院校尽快作出切合实际的调整。保险公司目前的人员需求情况是文档操作人员和具有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的保险业 务人员,且需求量很大。证券行业目前对金融专业本科学生的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各个岗位几乎。证券 公司的主要需求是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经理及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理财分析师 和经纪师,且对学历的要求很高。(三)就业形势就业形势:1、银行系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状况从调查数据来看,金融专业本科学生到银行的比例高,保险公司一般,证券部门基 本很少。(2)就业稳定性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1)银行自身的原因。对我们金融专业本科学生的待遇上不 够,导致我们的毕业生流失严重。(2)毕业生的素质不够。我们的学生技能方面很过硬, 职业道德没问题。但文化底蕴不行,表现在文字的写作、表达及处理能力,微机的排版 能力略显逊色而被淘汰。(3)毕业生的岗位礼仪还不够。对客户服务的意识不够,常因 服务态度不好而被客户投诉, 毕业生由于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 礼仪礼节方面欠缺, 协作能力、意志品质比较差、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有待提高等。所以提高我们毕业生的综 合素质是稳定就业率的关键。(3)工资及薪酬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在银行的,月薪一般是 800-1000 元左右。如遇加班, 银行会额外给付薪酬。期间看其在岗位上的表现来决定是否与毕业生签订合同。签 合同后,月薪在
元左右。如业绩突出,可获得提升,担任科长等职务。(4)未来就业的展望从去年开始,很多银行对我们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走“劳务派遣”这条路。即通过 市内的中介公司负责培训,实行中介与银行双重管理。即中介公司为毕业生交“五险一 金” ,负责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合格后再分到银行前台工作。这样,即保证了我们毕业 生的待遇问题,同时使我们的毕业生在上岗前具备了岗位适应能力,基本胜任自已的岗 位,收效甚好。也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2、证券、保险业就业现状分析 证券、 (1)用工情况 目前保险公司对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很多,以平安保险为例,该公司 300 多 名员工中,中专学历的工作人员只有发展运营部的 8 至 10 人,其余大部分为本科及以 上学历。另外平安保险公司今年也没有招中专生的,如果公司人员相对稳定,没有 人员流失,公司暂时不会对外招收职业中专的学生,所以这对我们毕业生而言是一块长 期看好的就业市场。以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天地街营业部为例, 现在招聘的人员学历要求就是专业本 科,该营业部目前正式员工 37 人,大部分是本科学历。以前曾经招过职业中专的学生, 主要是做兼职经纪人的,而且不在编,现在也几乎没有了。哈尔滨财政证券公司动力区 营业部目前 25 名正式员工,本科以上学历为 90%。,预测未来五年,证券公司还需 要大量的专业从业人员。(2)就业状况 保险公司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对于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给予了肯定, 大部 分学生都能够在培训后胜任公司的相关工作, 该公司负责人还强调了对于金融专业本科 毕业生的从业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希望招收能够很好地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的学生。部 分学生参加工作时年龄较小,第一次步入社会,有些学生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证券公司 的从业人员需要有证券从业资格,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基本能实现要求。(3)工资及薪酬据调查,平安保险发展运营部从业人员是合同工,月薪 800 到 1000 元,合同基本 都是年签,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能工资会涨很多,一千多元。学生在做合同工期 间能够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正。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月薪 1200 到 1600 元左右。(四)对各类高校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反馈 各类高校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反馈1、原基础会计、证券基础、经济法、税收、统计原理、银行会计等专业知识在实 际工作中应用广泛。2、会计电算化、点钞、规范的数字书写、常用文稿的处理、excel 办公软件使用是 必备的技能,必须加强。而有些技能的实用性不强,如珠算。(五)对用工单位调查反馈从毕业生综合素质、岗位能力调查得出1、在所调查的单位中,用工单位一致认为:学生的后续发展,人际关系的协调能 力、服务礼仪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应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2、在所调查的单位中,用工单位一致认为:学生独立处理业务的能力尚不够,必 须加强学习,要多问多钻研。3、在所调查的单位中用工单位一致认为:学生毕业后一般不需用较长时间就能适 应本岗位工作,尚能做到无缝对接,零距离顶岗。六、调查对应的专业模式改革思路及内容 调查对应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及内容 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我校培养的金融专业本科人才, 基本满足了哈尔滨市各大银行对基础性金融人才的 需求。但对保险领域,这些年我们调查研究仍存在不足,经过本次调查,我校认为突出 保险方向有利于缓解保险人才短缺的状况,同时逐步削减与证券行业相关的专业方向, 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市场的要求。 其原因主要有(一)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我国的承诺, 我们正在逐步开放保险市场, 批准太平寿险和太平财产保险在内地复业,批准恒安、生命、东方、民生等 4 家合资主 体,批设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6 家;批设外资保险公司 4 家;增批股份公司筹建分支机构 614 个。保险企业之间的较量、融合,将使其资本、技术、管理、人才这些竞争要素在 中国保险市场上进行新的整合。同国外保险巨人相比,国内保险公司在资金实力、产品 开发、技术业务、管理水平、人才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竞争。我们要想在这场竞争 中胜出,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保险专业人才,而我们在这方面恰恰是先天不足的,缺乏大 量具有保险从业资格的专业素质人才。目前,中国保险市场正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发 展。2008 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 9784.10 亿元,增幅达 32%,保费收入持续以每年 30%的 速度增长。2009 年 1-3 月,全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3276.7 亿元,同比增长 9.99%。其中财产险 718.58 亿元,同比增长 12.01%;人身险 2337.06 亿元,同比增长 9.44%。中国巨大的人口资源, 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 为保险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以平安保险哈尔滨分公司为例,总部现有 300 多员工从事管理工作,还有大批的保险业 务员充斥在各分支机构,但仍有大量的人才空缺,着重发展本专业方向符合我国经济建 设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二) 哈市院校开设保险专业的寥寥无几, 从事保险基础人才培训在我市仍是空白, 从事保险的员工大多是从其它行业转行而来, 保险专业人员仅占保险从业人员的 2%, 保 险专业人才的缺乏尤显突出。发展保险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上以满足各大保险公司文 档操作人员及保险代理人为主, 在课程开设上可以以保险学原理、 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保险营销学、保险市场学、机动车辆保险等基础保险知识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保 险技能及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知识。可以预见,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七、调查启示(一)在教育理念上应该始终坚持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 位的办学方向,转变目前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 与理论相脱离、教学模式滞后的状况。1、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打破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 力为本位、以金融、会计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校本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 系。2、推进实践和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课程实施方式。具体开设的课程为《会计基础 理论与实务》《财经法规》《金融、会计基本技能》《证券基础与实务》《保险基础与 、 、 、 、 实务》《银行会计与实务》 、 。3、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学分制。4、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 贴近金融服务岗位的实际需要。(二)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要根据我市经济环境的发展,结合社会对金融人 才市场的需求,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为金融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形成产教结合的人 才培养机制。在课程设置方面,可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可邀请企业有实 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 (三)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并结合金融领域 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的需求 适时调整方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既要有务实的, 又要有战略的眼光, 建立以 “能 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教学体系。(四)必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质。1、应着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 。2、专业教师应有一定的时间下单位锻炼,熟悉现行法规政策及相应的业务处理, 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3、提高自身素质,提倡终身学习。(五)金融专业的教学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既要提高学生的专 业理论、专业技能,又要提高办公管理软件操作能力。为此要对岗位进行能力分析,要 根据金融岗位职业的特色,构建实训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 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我们的毕业生在未来岗位上能够站得稳,立得牢,为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主要就业 市场的东北亚金融市场和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金融行业调研报告】xx 市金融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 。金融 业在资源配Z、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近期我们对 xx 市级金融机构进行了走访,对辖区内所有县市区 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研,广泛获取 了各方面信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初步形成如下调研成果。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1 年,全市金融机构各 项贷款余额 469 亿元,比年初净增 71.5 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 净增 38.5 亿元,增长 19.45%;短期贷款净增 29.6 亿元,增长 17.94%;重点扶持中小企业 1075 家,贷款发放增长 25.1 % , 涉农贷款增长 22%, 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 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提供了有力支持。2011 年全市银政企洽谈会共签约项目 220 个, 签约金额 160 亿元,开启了银政企共谋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了 政银合作、银企对接的常态化和制度化。2012 年,市委、市政 府在长沙召开金融工作汇报会,现场推介 466 个融资项目,共 计申请贷款 171 亿元。(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xx 以提升全市整 体金融服务功能为根本,坚持外地金融资源引进与本土金融机 构培植相结合,大力开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和农信社改制组 建工作,扎实推进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组建,不断提1 升本地金融机构层次,调整优化区域金融机构总体布局,全市 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组建趋于完善。目前招商银行 xx 分行以及 上海农商行在我市双峰、涟源设立的 2 家村镇银行即将开业, 华融湘江银行和交通银行即将在 xx 设立分支机构, 农村商业 xx 银行也有望今年正式挂牌。全市证券期货保险业发展迅 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当前全市证券公司营业部 8 家,期货 公司营业部 2 家,保险机构 20 家,小额贷款公司 3 家,融资性 担保机构 17 家。全市金融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日趋合理, 体系渐趋完备。(三)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金融工作注 重把抓好日常监管与防范金融突发事件紧密结合起来,把金融 垂直监管与地方协调服务结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一行一局一 办”的区域金融监管协调工作机制,上下联动,督办督查,强 化了打非处非举措;全面加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 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有效提高了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和 水平。2011 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 4.46 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 2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绝对 值和占比持续实现双降。各县市区亦深化了金融创安工作,xx 辖区各县市区均通过了市级“金融区”考核验收,冷水江 市成功通过“省级金融安全区”保牌验收,涟源市、双峰县成 功通过“省级金融安全区”申报考核验收。2011 年 10 月,xx2 正式列入“湖南省金融生态良好城市”创建工作首批试点城市。二、我市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我们感到,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市金融业 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大 的发展空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一)金融总量相对偏小。我市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过少,金融机构种类不齐全,金融服务功能有 待完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较发达地区 还有很大差距。地方金融体系尚未完善,金融招商还需加大力 度。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与省 内发达市州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对金融业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未 充分发挥,金融业发展总体滞后于经济发展。(二)融资结构不尽合理。从金融主体看,目前银行业是 我市金融业的绝对主体,证券、保险等产业发展仍不够充分, 目前 xx 仍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尚无单独上市公司的市州之一,股 权投资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 xx 间接融资占比虽高但总量仍旧 不大,直接融资规模有限,融资方式选择比较单一,融资结构 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还不能完全满足 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创新。(三)民间借贷亟待规范。民间融资快速增长在支持地方3 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很大一部分不规范融 资行为。xx 属资源型城市,民间借贷活跃且总量巨大,但当前 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监管范围之外,任其自发发展极易引 发债权债务纠纷甚至滋生违法行为;另外部分区域个体或企业 吸取当地资金流向外地,导致储蓄存款快速下滑,导致社会资 金呈逆向流动趋势,危害区域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恶化了区 域金融生态环境,亟待加以引导规范。三、我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综合我们的调研分析,我市金融业发展面临三大机遇和三 大挑战。(一)三大机遇。一是我市融资需求旺盛给金融业带来发 展机遇。从全市宏观形势来看,我市正处在“四化两型”和幸 福 xx 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区域影响 力不断提升,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必将催生出一批优质企业和 优质项目,加之“十二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将增长 将达到 25%以上, 有着十分旺盛的融资需求, 为全市金融业持续 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我市产业集群建设为金融业 发展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我市经开区、万宝新区等产业园区 积极对接长株潭并做好产业配套,我市已有较好的传统优势产 业集群的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引进培育,必将催生出 一批优质融资主体。我市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为全市金融业的4 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必将推动我市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 展。三是金融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机遇。“十二五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要“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今年初召开的第四次全 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意识和责 任” ,这就为地方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政策机遇。同时,省级 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内外金融机构对 xx 经济金融发展的关注度、 认同度不断提高;国家、省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步伐加快, 直接融资方式大力试点与推行以及“3+5”城市群“四化两型” 建设这块金字招牌,明确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带来了先 行先试的重大机遇。这无疑为我市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宽松 的政策环境。(二)三大挑战。一是总体宏观形势带来的挑战。当前世 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短期 内难以解决;加之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酝酿深刻变化,各国利益诉求分化明显,全球合作和政策协调 难度明显加大。由于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所造 成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 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趋势,我国在保增长和控通胀方面面临两 难选择,货币信贷形势在短期内难有实质宽松。二是周边区域 竞争压力增大带来的挑战。对接融入长株潭对 xx 当前和长远的 发展将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其他兄弟市州在推进 “四5 化两型”建设进程中,发达兄弟市州依托现有的金融业发展基 础优势,必然会竞相出台扶持金融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重大举 措,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业,力争在新的一轮竞争中率先确立自 身的竞争优势。我市当前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无论是经济总 量还是金融业发展赶超进位都面临很大的挑战。三是经济总量 和自身结构带来的挑战。与省内发达市州相比,我市经济总量 的相对不足,使我市在引进金融机构、享受金融改革先试权和 提升金融规模等方面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经济发展综合实 力的相对不足对我市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 我市当前经济结构来看,我市属资源型城市,工业增加值高于 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贷款占比高达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大 企业信贷集中度高,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明显不足,需求总体旺 盛与需求结构不理想的矛盾,加大了我市金融部门兼顾执行国 家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谋求自身发展的难度。四、对策与建议 支持金融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总体金融工作应以 扩大全市社会融资规模为重心,以增加间接融资总量、提高直 接融资比重为着力点,确保在引进金融机构、培育地方金融产 业、推进企业项目直接融资等三个方面实现突破,做好以下五 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现代金融意识,助推金融和金融业良性发展。6 一是广泛金融知识。有计划地开展金融知识主题宣传活动, 同时对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发挥好 xx 财税 金融网、 《xx 财税金融》信息、 《财金专刊》等平台的宣传作用, 形成“发展经济、金融先行”的现代金融意识。二是坚持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既要强调当前我市金融总体发展不足或 “滞 后” ,也应尽力避免不顾实体经济实际需求而去简单模仿与照搬 发达地区的最新金融产品技术。三是制定金融业发展规划。根 据国家、省金融产业政策和规划,结合我市发展实际, 采取政府 主导、专家团队运作、社会各界参与的方式,开展 xx 市金融业 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全市金融产业发展的目标定 位、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二)加强政银合作,加大信贷融资力度。一是加大向上 争取力度。要取得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引进新设金融机构工作 的认可和支持,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到国家、省级金融监管部 门及各金融机构总部或区域总部走访联络,通过召开政银企项 目对接会、金融工作汇报会等形式促进银政合作。同时要引导 驻娄金融机构正确解读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宏观意图,鼓励 驻娄金融机构积极向总行、省行反映我市企业资金需求,争取 上级行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同,最大限度争取有利于我市 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支持和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 运用多种方式引进异地资金来满足 xx 辖区内的资金需求;全面7 推广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解决好中小企业和“三农”贷 款难问题。二是加强政银企对接。通过召开政银企洽谈会等形 式把银行关注度高的项目、涉及地方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项目统 筹安排,统一向银行推介,确保资金项目的有效对接。三是加 大调度考核力度。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制 订出台 《xx 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评分细则》 构建 , 考核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指标,实施按月调度,完善考核奖惩 约束机制。(三)加大引进培育力度,完善区域金融体系。构建健全 的、有活力的区域金融体系,是地方经济金融良性发展的重要 基础。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着手制订出台 我市新设金融机构奖励办法, 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来 xx 兴业发展。当前主要做好华融湘江银行、交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引进入 驻工作。同时制订出台鼓励险资入娄的优惠政策,吸引保险资 金投资。在推动证券期货机构发展本身业务的同时,重点引导 和组织证券期货机构与企业的互动对接,充分发挥证券机构的 优势,推动企业上市进程。二是支持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以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机制转换、遗留问题解决为依托, 支持农信社大力依法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力争 xx 农村商业银行 ―xx 人自己的银行早日挂牌开业,同时确保加快双峰、涟源农 信社改制组建的跟进步伐和督促新化、冷水江农信社改制组建8 的全面启动。三是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村镇银行 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各县市区政府和 财税金融办等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与主发起行的联络与洽谈 力度,2012 年要确保在冷水江、新化各组建 1 家村镇银行,力 争实现村镇银行 xx 辖区内县域全覆盖。同时积极争取小额贷款 公司试点名额,稳妥有序地推进组建试点工作,建立和实施小 额贷款公司分类评级制度及行业年审制度,加强日常监管、专 项检查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四)大力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加大企业上市培育扶持工 作。鼓励 xx 辖区内更多优质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通过股 权融资、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充分发挥资本 市场优化资源配Z、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推动全市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认真研究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进展,加快 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前期准备工作,给予配套上市专项 基金扶持引导和产权明晰、改制重组等税费减免支持,实施上 市分类指导扶持和全程跟踪服务,尽快培育一批拟上市企业梯 队,年内实现企业上市突破,力争“十二五”期间形成上市企 业的“xx 板块” 。二是加大债券发行力度,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 道,制订企业直接融资奖励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 业债、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争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 充分灵活地运用好直接融资方式融资。三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9 业。2012 年要完成 xx 高新创投基金的发起设立, 同时做好股权 投资机构与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接,促进区域内股 权投资市场快速健康发展。(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金融 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以创建省级 金融良好城市为平台,有效引导民间借贷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非法集资,着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建立部门工作协 调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做好 收贷维权工作,严厉打击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确保金融机构 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稳定地方金融秩序。二是推进融资性担保 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联系会 议制度,坚持规范与发展、整顿与扶持并重的原则,开展担保 机构信用评级,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中小企业的业务 合作,着手组建 xx 市担保行业协会,开展再担保机构组建的可 行性调研,大力推进地方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为担保机 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富有成效的地方融资性担保 体系。三是科学界定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边界和区别,依法 处理具有非法集资特点的民间借贷行为,周密防范和严厉打击 非法集资行为。形成地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支持地方经 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将 xx 打造成省级乃至全国层次的金融生态 良好城市,构建成区域“信用高地”和“资金洼地” 。10
【金融行业调研报告】中国金融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概述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分为三大部分一、银行。包括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 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4、其他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 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 行、浙商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 投资基金、邮政储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管四大国有商行不良资产)包括中国华融(接管工行)、中国长城(接管农行)、 中国东方(接管中行)、中国信达(接管建行)。三、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 监事会。(二)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不但已成为一个发展因素,而且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紧密相连的层面上,其基础作用是通过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如货币方便商品流通, 信用促进资金融通等为经济运行提供便利条件;其延伸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直接推动经济增长。随着经济货币化和金融 化进程的推进,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快速增长。对现代化经济发展中金融因素的分析,可以沿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思路来进行,即分析金融在资本和劳动投入增 加的作用和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作用。同时,由于金融在现代经济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产业,还应把金融业自身产值 在经济总量中比重的变化包括在内。一、金融在要素投入量增加的作用与贡献 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中, 劳动的增长取决于人口增长和劳动力的增长, 资本的增长取决于储蓄的增长。就资本来说, 储蓄是投入增长唯一的来源。在国民收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的过程中,二者的比例关系有它内在的决定因素,但消费总是有最低的基本消费和一 定程度的可能消费, 储蓄也总是会有必不可少的基本储蓄和一定程度的可能储蓄。也就是说, 在既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下, 消费与储蓄之间是存在着一个弹性区间。弹性区间的存在使真实的消费一储蓄比例可能因许多因素而改变。金融在存在 和发展促使这个弹性区间被更大份额的储蓄所挤占。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二个原因:一是金融的发展使储蓄转变为未来消 费变得非常容易,如货币储蓄显然比实物储蓄更为方便。二是利息的存在使储蓄带来增值,从而为将来更多的消费创造 条件。虽然金融发展(如提供消费信用)也有促使消费倾向增加的可能,但就总体来说,金融对消费一储蓄比例天平的 改变中向储蓄一方倾斜。因此,金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储蓄上升,从而为投入量的增加提供源泉。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用发展中国家平均储蓄率的上升率来近 似地代表资本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服务业就业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