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按照销售额来算,但老板一再降低比例和基数,该怎么跟老板要年终奖办?

实施背景/年终奖
年终奖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随着的深入,企业的分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员工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奖励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
根据《》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部分组成。
历史记载/年终奖
商家的年终奖
过年了,在正常薪水之外,再给员工或者下属发点儿红包和礼品,作为年终奖励,这个规矩老早就有。在,商店的伙计、作坊的工匠、公司的职员、当铺的朝奉,一般都能拿到年终奖。奖励的形式主要是发红包。红包有大有小,要看受奖人的级别,也看发奖人的器量,更要看当年“单位”的效益和大伙的工作表现。那时候,绝大多数的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也就是见习期还没结束的新手,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老板只管食宿,不给工资。可是,年终奖却少不了,碰到出手大方的老板,有的学徒到年终能拿到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即使老板再小气,年终也会摆上一桌,管学徒一顿好饭,这顿好饭也可以算作是年终奖。官员的年终奖不同于企业,企业怕员工跳槽,朝廷却不怕官吏辞职,毕竟饭碗不同,在朝廷上班,端的是铁饭碗,收入稳定,还有夜宵可以偷吃,从古至今,挤破头往里进的人多,两袖清风拂袖而去炒领导鱿鱼的少。大概因为这个缘故,过去朝廷给发年终奖,要比店铺给伙计发年终奖要及时,除非出现财政危机,否则不拖,也不压。
像东汉,一入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了,发多少,有定例:大将军、三公,每人发钱20万枚(五铢钱,下同)、牛肉200斤、大米200斛;每人发钱10万枚;每人发钱5万枚;每人发钱3万枚;每人发钱2万枚。
东汉后期,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等同于4角,一斛大米重16公斤,由此估算,大将军和三公每人所能领到的年终奖,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10万元左右。而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枚五铢钱,折合成人民币不过7000元,领这一回年终奖,要超过他们一年的工资。
到了,跟刚好相反,文武百官的工资很高,年终奖却很少。每年冬至,皇帝给高级干部们发年终奖,宰相、枢密使以及曾经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宋朝一石是66公升,大概能装米50公斤,装面30公斤,两石米无非100公斤,5石面无非150公斤,再加上那5只羊,撑死了值几千块钱。而著名清官包拯“倒坐南衙”时,有工资(月料),有餐补(餐钱),有饮料补贴(茶汤钱),有取暖补贴(薪炭钱),有招待补贴(公使钱),有岗位补贴(添支钱),全部加在一起,一年将近一万贯,按购买力折合成人民币,至少在600万元以上。那点儿年终奖跟他的薪水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高级官员的年终奖,一般由朝廷发放,国家财政出钱,有时候甚至是亲自掏腰包给宠臣发红包。那些低级官员和些不入流的小吏,朝廷是不会给他们发红包的,其年终奖还需要另外想办法。
秦、汉、时期,公文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竹简上,一份较长的公文,得用一堆竹简。等到公文写成,从这个部门传达到那个部门,怕竹简丢失,也怕有人篡改,得用口袋装起来,扎紧了,再糊上胶泥,盖上公章。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剥掉胶泥,把竹简倒出来,装竹简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有丝织的,也有麻布的,都能卖钱。大点儿的部门——像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公文往来最多,攒的口袋也最多,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一个部门的办事员就都有年终奖了。南北朝以后,公文主要用纸张,鉴于传真机尚未问世,公文往来只能靠驿马运送,路上怕纸张磨损,还得用封套把装起来。这封套主要是布做的,史称“书囊”。有些穷衙门,旧书囊攒得多了,让裁缝改成衣服或者被单,过年时发给诸位同僚,虽然微薄寒酸,也算是一项年终奖。至于写公文用的纸张,每过一年半载,一定能攒下一大批,等过了保密期限,就能卖废品,卖得的钱,也能发年终奖。
放高利贷唐朝和,都有那么一段时间(如唐肃宗时期和宋神宗时期),允许各“机关单位”向放。高利贷的本金,有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也有公务员们自己凑的集资款。上至六部,下至府县,都把这些本金放出去。放贷的对象,主要是各单位辖区内的商人。放贷的期限,短则几天,长则一年。月息最低3%,而且是“驴打滚”的利滚利,利润相当可观。获得的利润,国家财政抽小头,本衙门留大头,大部分利息都存进了“小金库”,供领导调剂使用,一些钱用来吃喝玩乐,一些钱用到岁尾发年货、发红包。
有的衙门,虽然是“清水”,并不清贫。像历朝历代的,一没事权,二没财权,官员们跑关系走路子,很少到这儿来送礼,穷翰林是当定的了。好在皇帝给他们一个收红包的机会,譬如宋朝,朝廷册封某个大官,一般让翰林起草任命书,起草完了,皇帝会命令被册封的那个大官给起草任命书的翰林送谢礼。这谢礼动辄几千贯铜钱,或者几百匹丝绸,或者几十匹好马,相当优厚。为了能够利益均沾,每起草一份任命书,翰林们都尽可能集体上,小明负责提纲,小强负责初稿,小胖负责修改,小张负责润色,最后再请小李来誊写。既然大多数任命书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晶,那么得到的谢礼自然也要集体分配。怎么分配呢?集中起来,一年分两回,三伏分一回,岁尾分一回。岁尾分的这回,就当是年终奖。从某种程度上说,翰林们这样分发年终奖,等于是自己哄自己高兴。
在,翰林分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级别高,有机会起草任命书,有机会拿谢礼;一种是翰林待诏(当年就是这个职务),级别低,起草任命书的活儿一般轮不到他们干。不过翰林待诏跟皇帝见面的机会多,哪天逗皇帝高兴了,一不小心就能升大官。于是翰林待诏们定下了一个规矩:不管是哪个翰林待诏升官了,都得向没升官的翰林待诏交钱,升的官越大,交的钱就得越多。所以没升官的翰林待诏隔三差五就能有一笔进账,他们把这些钱存进“小金库”,到了岁末,每人分一份红包,高高兴兴回家去,开开心心过新年。
调研报告/年终奖
1.收入都包括哪些项目
每年企业发给员工的变动性收入主要包括年终奖金、年底多薪、绩效工资和销售提成四项,从调研结果看,在2011年企业发给员工的变动性收入中,绩效工资的方式更为常见,其企业占比达到68.1%,其次是年底多薪,最后是年终奖/提成。整体来看,员工的变动性收入和企业的整体收益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企业更加关注个人贡献与团队绩效的挂钩。2. 企业是否有明确的年终奖发放制度
年终奖作为一种通用的员工激励手段,大多数企业都会采用。其中61.1%的企业有明确的年终奖发放政策并按其执行,有四分之一的企业虽然也发放年终奖,但在发放制度上并不完善,另外还有8.3%的企业正在制定发放制度,2.1%的企业有制度但并未执行。从调研结果看,只有1.4%的企业不发放年终奖。
3. 企业年终奖金发放制度是否透明化
从调研结果看,48.3%的企业会对年终奖金的发放制度进行透明化处理,这部分企业完全由有明确的年终奖发放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的企业组成。同时,45.5%的企业不会对年终奖的发放进行透明化处理,这部分企业多是没有明确发放制度、不方便公开和不发放年终奖的企业。
4. 企业2011年度年终奖发放的覆盖范围
在年终奖金的覆盖范围方面,86.1%的企业会选择全员覆盖,而在选择小范围覆盖的企业中,3.5%的企业仅覆盖管理层员工,4.9%的企业仅覆盖核心员工,单独覆盖基层员工的企业仅占0.7%。另外,还有4.9%的企业会选择针对性更强的年终奖发放方式。
5. 企业2011年度年终奖的发放方式及时间
在发放方式方面,绝大多数企业2011年度的年终奖金都是一次性发放
,其企业占比达到84.8,另外有10.6%的企业会选择递延发放的方式进行。在发放时间方面,选择一次性发放年终奖金的企业中,74.2%的企业会在春节前后完成年终奖金的发放工作,其中60.6%会在2012年的1月份发放年终奖金,13.6%的企业会在2011年底发放。选择递延发放的企业中,主要是分两次或三次发放,其中两次发放占绝大多数,而第一次发放时间主要集中在2012年的1月份。综合来看,为了更好的保留和激励员工,企业都会在春节前后将年终奖发放给员工,只不过所采取的策略不同而已。
奖励由来/年终奖
奖金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物质奖励。如果员工的绩效优良,工作成绩突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就应该给予奖励,一来是对员工努力上的承认,二来激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实现更佳的工作表现。年终奖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发放形式,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红包”外,有的是分红,有的是“双薪”,有的是提成,有的是奖金。但是.企业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考虑的并不简单,有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奖励员工们在一年当中所付出的劳动,但也有一些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发放形式/年终奖
年终奖的三种发放形式:各大城市人均年终奖排行(2011年)
第一、guaranteedbonus:如外企普遍采用的或14薪或更多,只要员工在年底仍然在岗,无论他个人的表现如何,无论公司的业绩如何,全员享受,属于“普惠”,类似于福利性质,表示公司对员工一年来“苦劳”的感谢。这里的发放规则是全员一致的,是公开的,具体数额就与每个人的基本工资水平相关了。
第二、variablebonus:如根据个人结果和公司业绩结果,所发放的,这时发放比例和数额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通常情况下发放规则是公开的,如某某级别的targetbonus(即个人表现和公司表现均是达到目标时对应的奖金)相当于多少月的基本工资(而且级别越高的人奖金占总收入的比例越高),但对每个人具体的绩效评估结果各个企业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有的对全员公开,有的不。
第三、:通常是由老板决定的,没有固定的规则,可能取决于员工与老板的亲疏、取决于老板对员工的印象、取决于资历,取决于重大贡献等。通常不公开。民企多见。
亚商大多采取的是第二种方式(variablebonus),部分人员还可以得到红包的奖励。
考核机制/年终奖
高质量的考核指标体系应该:年终奖1、指标一定要与企业的战略挂钩,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往往容易被忽略。2、不宜太多,3-4个关键指标较好。
3、指标要明确,明确的指标,使人们知道做的好还是不好,避免评价者的的主观意识;同时,指明了员工努力的方向。
4、高质量的考核指标体系,员工应该可以自我测试,或选择同事/客户来评价自己。
5、定指标时,不仅仅是财务指标,还应该包含非财务指标;例如,客户服务也应该被考虑进来(准时交货,退货量的减少,客户满意度统计等)。
6、如果个人绩效很好但与团队不合,那么这个人的绩效考核分数也不应该高。
7、绩效考核体系运行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所以,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被评价,不管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文员。
8、评价任何员工或部门时,需要多角度评估,而不是一个人(上司)完全决定。9、评价的结果应该让被评价者和公司多数人接受,没有吃惊。
10、对于评价者,董事会实施有效的监督,如果发现评价者有舞弊等行为,经核实,董事会有权利来减少某人的奖金,如果这个人的行为被认为是有损公司的,应该予以一定的制裁。
11、评价的时间和奖金发放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太长了,应该缩短,起码半年更好些。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以及评价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发放水平/年终奖
2007年42%的年终奖增幅超过10%,其中资讯和电信行业的年终奖最高,而银行业的年终奖也高于平均水平。
在资讯和行业,29%的调查对象表示将提供增幅为11%-20%的年终奖,而26%的调查对象表示将提供增幅在20%以上的年终奖。
发放意义/年终奖
年终奖注意扣税很多公司都将年终奖作为成本或负担,这样的结局是“双输”,人力资源的激励与惩罚手段要分开使用,年终奖金是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
第一、企业制定年度激励计划要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年度激励计划。激励计划是奖优用的,在企业实现目标的同时,员工获得应有的业绩奖金。
第二、如果没有激励计划,建议适当平均化,如果企业效益好,整体高一些,效益差,整体低一些。不要拉开很大差距,没有依据的拉开差距是比较危险的。同时跟进与员工的沟通十分重要。如果只是到了年底为发奖金而发奖金,一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被动。
把年终奖金看作成本或负担,关键还是观念上没有真正意识到的价值和作用,在激励的问题上没有系统化思考,在操作上简单化处理的结果。要改变这种局面,要从根本上入手:
第一、要像看待企业经营计划一样认真的看待激励计划和业绩目标绩效;
第二、对员工的激励问题思考要像产品设计方案一样慎之又慎;
第三、对待年度业绩评价和激励兑现要像对待客户合同一样严肃。
年终奖是为了对做出高绩效的员工进行奖励,工资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一种回报体现,两者在使用上定位一定要清楚,不要混在一起。这个问题在激励系统中称为付薪理念问题,是经常会被忽视的,但却是最最核心的问题。
1、体现岗位日常工作对于企业的;
2、年度绩效奖金体现高绩效工作对于公司年度业绩提供的贡献;
3、对于另一些有的人员,公司要付的是为其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的一部分津贴方式。称之为为个人付薪。
经典案例/年终奖
华尔街2007年终奖
年末华尔街各大金融巨头喜笑颜开,将巨额年终奖金收入囊中的时候,然而,席卷美国的次级贷款风暴令华尔街巨头黯然神伤。在数家大金融集团忙着易帅和清点损失的时候,华尔街最大的赢家浮出水面。《》报道,美国最大投资银行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费恩获得6790万美元年终奖。这一数字不仅彰显出他率领高盛集团平稳度过次贷危机的能力,还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年终奖金纪录。
布兰克费恩的巨额年终奖金包括2680万美元现金及价值4110万美元的和,远远超过他60万美元的基础年薪。刷新了他本人5340万美元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年终奖金纪录。
在其他金融巨头因次贷风暴焦头烂额之际,布兰克费恩能够荷包鼓鼓地过年,得益于他在次贷危机中发现“机会”,看空美国次级房贷相关资产担保,及时采用逆向投资手法,率领高盛集团创下骄人盈利,使高盛股价的年增长幅度达到5%。相比之下,其他几大金融机构的股价下跌了至少20%,包括美国第二大摩根士丹利公司、全球最大券商、美国最大银行、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特恩公司等巨头。
布兰克费恩风光背后,是整个的,美联社报道说,虽然在打击下,华尔街没有出现争相发放丰厚年终奖的景象,实际上各大金融机构发放给员工们的年终奖金不减反增。华尔街开出的红利总额增加了14%。
摩根士丹利发放给员工的奖金总额增加18%,达到166亿美元。雷曼兄弟发出的奖金达到95亿美元,增加9.5%,其中,57亿美元为分红。高盛集团分发的奖金总额增幅为20%,达到201亿美元,这意味着,它除分红外的其他奖金达到120亿美元。
华尔街金融人士认为,尽管一些在表现不佳的高管会经历一段痛苦时期,在接下来的数周内,那些表现不错或至少没有犯错的高管们仍将陆续得到数额不等的年终奖金。
IBM东京事件
IBM东京公司发年终奖时因为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因此导致员工全体提出辞职,最后以年终奖平分了事。有奖金与没奖金的共同辞职,体现团队精神。IBM日本总部曾发生过一个著名的“东京事件”,起因是公司高层决定秘密重奖几位工作出色的骨干分子。这件事本来是机密,在美国IBM本部也是一种例行的激励手段,但让管理层意想不到的是,领奖的几个人刚走不久,一些没有得到奖励的人就跑来要求辞职。他们这么做倒不是出于闹情绪,原因很简单———别人被重奖,而自己没有得到奖励,证明自己工作成绩不突出,得不到领导认可,继续“混”下去没劲,还不如自己知趣点,主动申请走人,免得日后被老板裁掉那么尴尬。令管理层更想不到的是,等这些人刚走,那些受到奖励的人又跑来要求辞职!原因更简单———由于自己被老板重奖的原因,害得同事们丢了饭碗;而同事因此辞职又害得公司工作陷入了被动。所以是既对不起同事也对不起公司,只好坚决辞职,以谢同事和公司。
一汽大众8万年终奖事件
年根将至,年终奖无疑是各个行业最为关心的话题。2011年,网上一条一将发放相当于27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招来一片“羡慕嫉妒恨”。
缴纳个税/年终奖
年终奖根据《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发2005 9号)规定,对于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按“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该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只允许采用一次。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的第一种方法是,年终奖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的计算。
按照年终奖缴税规定,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税。
第二种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是取得年终奖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费用扣除额的计算。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年终奖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再确定年终奖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时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年终奖-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2:刘某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1600元(只有1000元),日,该单位再向刘某发放年终奖3000元,因此,应将年终一次性奖金减除当月工资与费用扣除额1600元之间的差额后,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据此,刘某在获得这笔年终奖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元。计算过程为:
应所得额为-(元)元,适用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应纳税额为0(元)
第三种方法是年终奖除以12低于1600也要纳税。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后的余额,低于法定费用扣除额1600元也应该纳税。因为纳税人的费用扣除额在工资中已扣除,用全年奖金除以12,主要是为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不能作为判断是否纳税的依据。
例3:高某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8000元,用全年奖金除以12后为1500元,虽然这低于法定费用扣除额1600元,但也应按相应税率缴纳税款1775元。&div&100元,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为1=1775(元)
第四种计算方法是,发放季度奖的计算。
根据(国税发 2005 9号)规定,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能享受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后,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的优惠。因为在一个纳税年度里,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算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例四:王先生2006年4月份工资、薪金为5000元,每季度奖2000元,由于每次发放季度奖时,都必须与其当月的工资收入合并缴税,王先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705元。计算过程为:应纳税所得额为()-元,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应纳税额为5=705元在此提醒纳税人,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不享受年终奖计税优惠。
第五方法是,单位发不含税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 号)规定,对于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由单位负担的,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二)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一速算扣除数a)÷(1一适用税率a);(三)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四)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一速算扣除数b。
例五、假设某单位为每个员工发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10825元,单位为每个人支付的个人所得税为1175元。计算过程为:
第一步,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1.08元,对应适用税率a为10%,速算扣除数a为25;
第二步,按第一步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将不含税年终奖换算成含税的年终奖,即含税的年终奖收入=(不含税的年终奖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12000=(10825-25)÷(1-10%);
第三步,按含税的年终奖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10元,对应适用税率b为10%,速算扣除数b为25;
第四步,按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含税的年终奖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应纳税额=1=1175元。
如果纳税人取得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应先将不含税年终奖减去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部分后,再按照上述方式处理。
特别提示:根据(国税函〔号)规定,企业为个人支付的个人所得税款,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列支。
实施现状/年终奖
2007年年终奖各行业发放
有报告显示,2007年42%的跨国公司年终奖增幅超过10%,其中和行业的年终奖最高,而银行业的年终奖也高于平均水平;在资讯和电信行业,29%的调查对象表示将提供增幅为11%-20%的年终奖,而26%的调查对象表示将提供增幅在20%以上的年终奖;银行部门的年终奖也高于平均水平,29%的调查对象预计将提供增幅为11%-20%的年终奖,而19%的调查对象预计将提供增幅在20%以上的年终奖。调查结果显示,在银行及专业服务行业,有7%的调查对象表示将提供在40%以上的年终奖,而在2006年第一季度,仅有2%的调查对象表示会提供该比例的年终奖。
2012年五成企业轻微上调年终奖研究机构科锐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较之2011年,五成受访企业轻微上调年终奖,一成企业维持不变,但是近四成企业将下调年终奖。
2013年七成国企上调年终奖
2013年12月,某研究中心发布了《2013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报告显示,71%的受访国企、64%的受访民企将上调年终奖,而受访外企上调年终奖的比例仅为52%,二三线城市中上调年终奖的企业比例高于一线城市。
社会评价/年终奖
年终奖在大多数公司里,年终奖和一样被要求严格保密。在调查中,几乎所有被问及的公司负责人,都对年终奖话题闪烁其词不愿作答,而底下的员工倒十分乐意谈论,但却再三要求对其姓名保密。
据某人力资源主管透露,之所以回避年终奖话题,是因为年终奖涉及的奖励额度比较大,授奖面宽,又处在新旧年度交替的时间接口,对职工的心理影响较大,因此往往采取“模糊发放”方式,不公开金额。
然而,这种做法似乎每每收到相反的效果:对其他员工所得多少的猜测,对年终奖发放公平与否的怀疑以及不满、埋怨等情绪往往弥漫在企业中,没完没了的申诉搞得企业领导心力交瘁。这种状况一般要持续到春节前后,严重的会影响下一年的工作。
那么如何发放年终奖才能体现公平公正,才能让员工满意。有专家提出,年终奖除了分配方案要做到科学合理外,保证分配诸环节的公开透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专家博士认为,年终奖的发放是否应当公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尤其是企业中是否存在科学的、完善的工作评价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较为健全,管理比较规范的较大企业中,至少应当公开年终奖的计算以及发放。同时,年终奖的发放是否应当公开,还要取决于企业员工对于奖金差距的接受程度。但是对于具体的个人实得奖金额,则不一定公开宣布,同时应当允许员工私下沟通或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查询和比较。而在企业较小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以红包的形式发放年终奖而不必公开发放结果。无论是采用“制”,还是公开制,要想提高员工满意度,加强管理、完善是必经之路。毕竟,管理层谁也不希望员工一拿到年终奖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1次
参与编辑人数:32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22:58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员工委屈,老板窝火,年终奖发放难怎么破?考核模式要跟上(有模板)三、如何制定年终奖发放的规则与标准?员工往往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习惯,因此年终奖发放的标准和依据一定要科学合理,并得到上下的统一认可。1、年终奖的基数发放标准是否要统一?有的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标准不统一,拍脑袋现象严重,员工感觉不公平。要想让员工觉得公平,就需要在奖金的设计方面统一标准。典型的发放标准主要有三种:1)直接从浮动部分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年终奖的发放标准。一般民企习惯年终奖发放根据固浮比进行设计,再从浮动部分切出一块来作为年终奖。2)按照月度固定工资+绩效工资的倍数作为发年终奖的标准。比如年终奖为一个月的工资,或者两个月的工资,甚至三个月的工资。这种方式在外资企业比较常见。3)从企业提取一定比例按照行政级别作为奖金发放的标准。比如总经理年终奖30万,副总20万,总监15万,部门经理10万,主管7万,员工4万等。这种基于行政级别切分奖金的方式在国企比较常见。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标准是明确统一的就可以了,员工也就不存在不公平感了。2、年终奖发放的标准应该事前还是事后制定?不少企业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是年初没有设定年终奖的评定标准,到了年底再定标准,这个时候一年都已经过去了,定的标准必定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可。比如有的企业本来说好年终奖发放的基数的,到了年底,老板说今年的目标营业额是2亿,但今年只完成了1.8亿,所以大家的年终奖全部打5折。如果你是该企业的员工,你的心里会作何感想。你一定会说:怎么不早点说没有完成2亿,年终奖打5折,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啊,真让人气愤!因此,年终奖发放的标准一定要事先就约定好,不能到了事后再定。
3共6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不发年终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