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专车适不适合创业能不能颠覆专车和出租车的区别

“滴滴专车”方便了谁?冒犯了谁?_九个头条网——更少更重要
关注Ta的:
“滴滴专车”方便了谁?冒犯了谁?
关注Ta的:
九个头条网讯:由“滴滴专车”掀起的一股汹涌暗流正在冲击着交通运输行业中神经最为敏感的“专车出租”领域,这不仅牵扯到数百亿市场,也牵扯到整个行业的未来。正像一位租车类公司的老总曾表示的,只要政策松动,他们就会随时扑上去做同样的事。曾经凭借打车软件极大改变工作状态的真实受益者,却突然感觉到来自打车软件的威胁。威胁来自打车软件近来重点推广的另一项业务——专车。由于同款软件捆绑专车、打车两种服务,而打车需求常被引导到专车服务,南京300多名出租车司机日前公开表示将联合起来抵制滴滴、快的对营运市场的破坏。不仅仅是南京,对于打车软件公司把客户流量都导给专车的不满成为当下出租车司机抱怨的重点。专车:鲜明的受益方和被冒犯方滴滴专车的服务,其实正是触及了租赁类出租车行业的利益。事实上,从流程上看滴滴专车服务和出租车已经很类似:都是可以电话预约来接客人,信息通过云端进行估价,并在服务结束后进行结算。唯一不同的就是滴滴专车的司机们穿着更加商务,会戴白手套,并且有更多的可选择车型。专车的推出,受到商务人士的一致好评。对于普通出租车来说,无疑被“专车”抢了生意。上周末,南京一些驾驶员呼吁集体卸载打车软件抵制专车发展。在南京的哥圈里非常有名的中北出租驾驶员殷浩则想得更远,他认为专车的发展模式如果不加管理,南京出租车市场将会面临崩溃。专车目前号称针对中高端客户,等运行成熟后向普通出租车市场延伸是很自然的事。目前已有一些驾驶员转去开专车。他预言,明年可能有三四成的“的哥”要去开“专车”了。按照快的打车某负责人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出租车行业的整体满足率是60%左右,订单量一天3000万单,也就是说每天还有2000万人次想打但打不到车,供给远低于需求。而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预计,2014年,中国租车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超过27%,租车公司拥有的汽车总量将超过40万辆,对比美国租赁汽车的数量500万辆,中国租赁车市场是一块庞大的、待开发的“大蛋糕”,意图分食者也都环伺在侧。按照目标受众的定位,从打车软件到专车服务,实现的是功能性代步出行到体验性租车服务的升级,商务租车的出现是对普通出租车市场的积极填补。但业界的担心是如果仅用价格来界定出租车和商务用车,在各种优惠、补贴政策之下商务租车价格的降低会不断吞噬出租车原本的市场。而对于专车的出现,受益者也是显而易见的:驾驶员不用交“份子钱”,实现净收入;打车软件公司不用养车可以获得稳定的抽成;普通乘客多了一些选择,甚至可以花着比正常打车还少的钱坐豪车。但这种状态无疑将掌管“份子钱”的机构排除在外。国际做法,“专车”属于代驾租赁的范畴事实上“滴滴专车”这个服务在国外属于代驾租赁的范畴,出租车属于不同的行业。国际上,根据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分类国际标准》、《欧盟经济活动统计分类标准》、《北美行业分类体系》、《英国统计标准》,带司机租赁是与出租车(TAXI)并列的经营活动,而不是出租车的一个子项。北京租赁行业协会副会长范永耀也表示,2009年7月出版的《香港标准行业分类》中有关分类为:“4922的士服务(Taxiservices),4926配备司机的载客车辆出租服务,无论从行业分类序号,还是英文名称,都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出租车与带司机租赁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但在中国,代驾租赁一直未获得合法身份。其实,滴滴专车的出现并且广受欢迎也凸现了市场对于此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出租汽车所服务的个人交通需求,实际上包括街头打车、门到门预约接送两个类型。在欧美等国家,这是两种有严格区分的业务:出租车主要承接街头打车业务,而门到门的预约接送服务(包括商务谈判、政府公务用车及异地出差旅游等用车),则主要由商务租车承担。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程维认为:“如果能将出租汽车倾全力仍不能满足的市场细分为出租汽车和商务租赁两个市场,或许出租汽车运力不足的问题不复存在,同时在不影响出租车运营的前提下发展商务租车能满足细分市场高端出行的需求。”据程维初步估计,商务租车领域将是一个超过百亿人民币的市场,并将推动多方共赢多方受益的局面,除了企业之外,对政府而言,这将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领域的变革和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出行的效率。“而受益最大的是消费者,消费者将有更多元、更高品质、更为个性化的出行服务可以选择。”程维说。截止目前,滴滴专车业务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日订单为15万单。本文整合自以下相关文章:新华日报 吕妍 &滴滴“专车”,要彻底颠覆出租车经济观察报 &杨阳 &谁掌控“滴滴专车”的命运第一财经日报 &滴滴快的新挑战:论专车黑与白如果想看更多劲爆内幕,获得当下最火热的头条快讯有趣头条,请在微信搜索“九个头条网”微信号topnews-9、 “最头条”微信号toplines、“自媒体头条”微信账号topwemedia。微信号:topnews-9微信号:toplines微信号:topwemedia
文章来源:经过近两年各打车平台的「烧钱」大战:为在中国扩张业务,Uber 官方透露在中国一年亏损 10 亿美元;滴滴虽然没有公布类似数字,但有媒体粗略计算滴滴在 2015 年至少亏损 100 亿元人民币。而整个专车市场在去年的补贴战中则共花费约 200 亿元人民币。
据 CNNIC 去年 12 月的报告,专车市场用户规模达到 2165 万人,55.1% 会通过手机软件叫车。其中超过 500 万用户对专车具有较高依赖度。在依靠巨额补贴教育市场之后,专车俨然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
但是这类被称为「网络约车」的服务,因为监管主体、安全、平台责任等问题不明确,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法律空白的情况下,「网络约车」需要「有矩可循」。
专车新政出台
今天下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份文件同时出台,并且将于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
《指导意见》将出租车分为巡游出租车和预约出租车两类,首次提出将互联网专车纳入「预约出租客运」管理,明确出租汽车行业定位,同时明确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这意味着网约车的「身份」问题终于被立法明确。
去年 10 月,由交通部主导的《指导意见》和《暂行办法》草案曾公开征求意见,但是在很多问题上考虑不太周全,没有考虑到网约车的特殊情况,因争议较大而没有出台。
此前业内主要争议在于以下三点:
1、网约车营运车辆报废年限不超过 8 年;
2、网约车司机必须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
3、网约车经营者应当在取得相应《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向企业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主管部门申请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后,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新规内容变化较大:
在对网约车平台、驾驶员和车辆实行许可管理的基础上,取消了 8 年报废的规定,改以行驶里程达到 60 万千米时报废,更符合兼职为主的网约车分享经济新业态。
《暂行办法》还删除了原先的数量限制条款,规定原则上实行市场调节价,给了市场、平台及司机更大的自主权,并肯定了顺风车、拼车等新的出行方式。
整体看,政策对于网约车的约束监管变得更加开放,网约车合法地位进一步明确。
明确私家车若转为网约车应当符合三项基本条件:7 座及以下乘用车;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要求。
这并不意味着私家车可以做专车。私家车必须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转化为合规的营运车辆后,才能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
司机必须满足 3 年以上驾龄,无任何交通违反犯罪记录,必须考取《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平台要承担承运人的重任:一旦发生事故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等各方的合法利益。
几个关键问题
1、关于网约车车辆登记性质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约车性质由以前模糊的「道路运输」被明确为「预约出租客运」,被作为新业态来监管。身份被明确后,既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营运车辆,后续包括报废年限、劳动合同是否与平台签署、价格是否接受政府指导价等等,都发生了变化。
2、关于劳动合同问题。考虑到网约车平台公司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影响一些兼职司机从事网约车运营,《暂行办法》明确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以适应网约车专兼职从业的要求。
朱巍表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是分开的,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签书面协议,《暂行办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设置更灵活一些。
3、网约车定价问题。《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不得排除、限制竞争、不得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不得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并向乘客提供相应的出租汽车发票。
这意味着滴滴、优步等公司对于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发放将减少,不能再进行价格大战。乘车价格将实行市场调节价以及「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后者主要针对像雨雪恶劣天气时平台的涨价行为。
4、合乘拼车问题。《指导意见》鼓励开展私人小汽车合乘。但是合乘不能以盈利为目的,需满足:仅分摊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分摊的部分出行成本仅限于燃料成本及通行费等直接费用。
改革方案提出,各地要结合城市实际制订配套规定,界定私人小客车合乘与网约车的边界,防止打着「顺风车」、「拼车」的旗号从事非法运营。
最终出台还需要三个月时间
据了解,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专车管理办法目前只提出了大框架,操作细则还需各地具体敲定,为此预留了三个月的政策过渡期。对于今天新政的出台,国内几大专车平台都各自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在滴滴的官方声明中:我们诚恳希望,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能够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为根本目标,鼓励创新,简政放权,为新业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在中国优步的官方声明中:我们将全力配合各城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有信心第一时间取得地方政府颁发的运营许可。
在易到的官方声明中:易到一如既往地积极服从、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并根据政策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业务布局。
从另外一方面看,这表示专车平台申请额外细则,或者需要多少时间来通过审核,将由地方管理部门的决定。今年 11 月起各地政府将出台本地细则,各专车平台、车辆、驾驶员的资质也将陆续获批。
专车新政的出台,传统出租车的模式或许会被彻底颠覆,打车市场回归理性。但对于大部分乘客来说,他们的出行成本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么便宜了。
您可能也感兴趣: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了,戊戌狗年到来为了迎合喜庆的气氛,很多科技产品都推出了狗年特别的...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本周最推荐
又一款需要App来配合使用的体重秤。比较特别的是...
“苹果iPhone X首次使用AMOLED屏,签下约90亿美元OLED面板订单”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直接点燃了AMOLED的热潮。这个被誉为“下一...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租车与专车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