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股票市场现状2017最近下跌

最近股市为何跌?近期股市下跌原因分析
最近股市为何跌?近期股市下跌原因分析
  最近股市为何跌?近期股市下跌原因分析
  A股面临着三座大山
  A股在外围市场连续新高的氛围下,却持续走弱,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论述一下:
  从短期上看,A股面临着全面的金融监管,也就是我说的A股在金融&反腐&的监管下,短期的增量资金不会进入,但会使A股的那些利用资金优势大鳄快速撤离,这也是为什么3月份A股出现了大量的闪崩股票。根据现在政府的表态,这种高强度监管会持续下去,以后A股概念股票不会有很好的收益,这也许会导致部分资金转移到绩优股票,价值投资理念也许会得到认可。
  最近这几天雄安概念又卷土从来,个人觉得只是昙花一现,国家对于雄安的房地产都能实现冻结,A股的雄安概念资金也会一查到底,大家还是谨慎一些,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从中期上看,A股面临着利率上升的局面,虽然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国家不会提出加息,但是隐含的利率会逐步抬升,原因是国家提出了金融降杠杆,简单理解,就是降低金融机构杠杆倍数,不允许资金在虚拟金融里空转,要进入实体经济。国家主要针对银行,对银行实行新的存贷指标考核,降低银行的委外业务,其本质是降低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根据供求之间的关系,供应的货币减少,必然导致货币的价格(利率)的上升。这也是可以看到的现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从17年年初的3.8%提高到现在4.5%。另外美国的加息,也会增加我国加息的压力。
  大家如果有资金做理财的话,我建议现在先做短期的,后期利率提升的话,再做中长期的。根据股票与利率的反关系,自然会推导出:如果利率持续上升,A股会面临着资金压力。   
  从长期看,我国的经济复苏还很脆弱,现在大家可以体会到实体经济面临着困境。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面临减速。我们的出口和消费在前几年就开始减速,原因如下:出口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政策打压,同时在人力成本增加前提下,中国制造大国逐步被东南亚和印度取代,出口每年都面临着萎缩。消费上,在现在经济形势下,大家的工资没有增长,哪会有多余的资金来刺激消费。
  我想重点说一下投资,投资主要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政府的财政投资已经在09年实行了一次,现在的政府不会再实行一次四万亿的投资。私人投资主要看房地产,但是17年多数地区已经实行了比11年还要严格的限购政策,现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四月份比三月份成交量下跌35%左右,北京的成交均价下跌6%,按照政策的执行时间周期,限购会执行2-3年左右,本人觉得地产的成交量会出现腰斩,房价格的跌幅会在15%-25%,那时候房地产投资会跌入冰点,地产投资未来一两年会对经济形成拖累,这也是我为什么3月份就让大家卖房子,观察5、6月份的经济形势。现在大宗商品由于房地产的限购出现了10%的跌幅,如果后期房地产继续萎缩,将会对整个经济产业链形成影响,如果调控不得当,会出现通货紧缩。
  综上所述,A股的投资环境不容乐观,虽然现在大家形成共识,A股下跌**有限,但是如果经济出现问题,A股的下跌**会被打开。大家也要明白为什么外围市场连连创新高,A股却一蹶不振,问题还是在A股自身。
热读 | 推荐
精彩 | 炫图商业与经济
股市今天为何暴跌? 2015年股市暴跌真正原因(图)
股市今天为何暴跌?2015年股市暴跌真正原因
周五A股大绝杀,创年内第二大跌幅,仅次于&119大跌&的7.7%。市场哀鸿遍野,供气供热、电脑设备、仓储物流等6板块跌停,煤炭、有色、地产、钢铁股跌超9%,券商、石油、保险、银行股暴力砸盘。
个股方面,两市A股市场今日共49只上涨,其中32只非ST股涨停。逾2300只个股今日收跌,其中2011只个股跌停。
创业板跌9%,2900点岌岌可危。约360只个股跌停,仅15只个股飘红。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4192.87点,跌334.91点,跌幅7.40%,成交7878.36亿元;深成指报收14398.79点,跌1293.65点,跌幅8.24%,成交5551.38亿元。创业板指报收2920.70点,跌285.68点,跌幅8.91%,成交1173.24亿元。
五大利空致A股大跌
对于市场连日大跌,业内分析主要有五大利空因素。
1、央行降息预期落空,上周散户开户数环比大降30%,增量资金放缓让股指做多动能减弱。
2、证监会周三核发新一轮28家IPO批文,新股发行速度不减重挫股指,市场预测冻资或1.4万亿元。
3、技术周四各大股指大阴包阳,典型空头反扑形态。
4、两融余额三连降缩水逾600亿元,降杠杆效应初现打压股指下行。
5、虽然部分与HOMS相关配资账户受开户券商清理,但仍有人工盯盘、信用或抵押类贷款等五类场外融资在开展,这类资金清理将给大盘带来重压。
分析指出,在凌厉的&杠杆杀&之后,短期资金&加杠杆&意愿回落,市场将缺少杠杆资金的推升。杀跌后遗症正在与利空因素形成负反馈,对股指上行构成较大压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聚拢人气,恢复做多氛围。
券商:牛市未结束 下半年或创新高
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对于股市能否站上8千点的问题,证监会主席肖钢笑而不语,匆匆离场。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服务和完善市场功能体系,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与创业板错位发展。
尽管大盘跌跌不休,但多数机构认为本轮牛市并未结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今年下半年可能创A股市场历史新高。
南方基金表示,中长期牛市逻辑没有改变,在流动性依然宽松,实体经济企稳的背景下,股市总体上升格局不变,过快大幅下跌后是增仓的机会。
随着大盘宽幅调整,部分&胆大&股民抄底。分析师承诺目前短期调整幅度过大,阶段性底部有望形成,市场再往下的空间有限,股民可调整仓位结构。为何股市跌 另一边商品期货却大涨?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钱眼
  摘要:中短期内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自债券市场,只要债券不崩盘,股市下跌应该就是短暂的。但是且慢高兴,真正的风险不在这里,而在市场的中长期生态变化。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慧库,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发文表示,暴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股市跌期货涨。
  4月20日股市暴跌,跟过去一年投资者所经历的千股跌停动相比,连挠痒痒都算不上。下午反弹,指数往回蹦了近70点,跌幅大大收窄。看起来,似乎只是虚惊一场。仔仔细细梳理一遍脉络,却在这个即将立夏的时刻,后脊背发凉,细思极恐!
  股市暴跌可能的原因,掰着手指头数数,无非那么几个:
  第一个是担心货币紧缩,今天各大头条纷纷出现了一则新闻:“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周二称,一季度信贷增长部分反映阶段性周期性因素,未来货币政策要避免企业杠杆率过快上升,还要考虑对物价和房地产的影响。”
  字里行间,很自然的可以联想起两个字:“紧缩”。
  很多面对向好的宏观数据,天天抬头看天担心通胀的同志们,一下子找到了组织,热泪盈眶:你妈我妈都不如央妈亲啊。
  其实跟政策的都知道,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年,保增长重要性毋庸置疑(详情见两会解读)。在通胀过警戒线之前,央行很难采取实质性行动搞紧缩,因为阻力太大,充其量不过喊喊而已。更何况,这两天庞大的债券市场摇摇欲坠山雨欲来。资产荒倒逼金融机构们把杠杆用到顶冲进债市获取少的可怜的收益,日子本来过的紧巴巴,企业债违约忽然冒出来凑热闹。搞的部分机构慌不择路甩卖,甚至有信用债卖不出去就开始减利率债的,眼瞅没处理好可能出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你说央行紧缩?天哪,这需要多么伟大的想象力?
  退一万步,就算央妈真的开始紧缩,理论上所有风险资产都应该下跌,美林时钟上风险度最高的商品尤其应该跌的鼻青脸肿吧?
  不好意思,您猜错了。真相是这样滴:
  给大家说个笑话,敌军来袭,前线刚打个胜仗。回头一看,后方崩溃了,民兵们逃个一干二净。汗,这是怎样的尴尬啊。
  经济数据企稳回升,企业盈利复苏显著。有那么一帮民兵,宁可选择期货市场从军去零和博弈赌一把,也不愿意选择股市后方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往上搞,这是为啥?
  真的是期货的钱更好赚么?这些年,死在期货上的人,骨头都能填平马里亚纳海沟了吧?你股票上跌倒被套,肯死捂不放的话至少还有一线机会咸鱼翻身,毕竟股票还在手上。期货上跌倒,保证金亏完立马出局回家,想翻身凑够钱再来吧。
  同样是赌经济复苏周期品上涨,历史低位的有色煤炭钢铁股票价格难道不比有色煤炭钢铁的期货价格更安全么?至少赌错了,你股价也跌不到哪里去吧,还能比去年更差么?还能比08年更差么?
  为何游资们宁可选择期货市场?
  资本逐利是天性,放着风险收益比更好的股票不做(收益无限亏损有限,毕竟周期股股价还在08年的低位附近徘徊),跑去人生地不熟的期货市场上搏命,是什么驱使他们做出选择?
  《三体》说宇宙就是一个黑暗丛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套用刘慈欣大神的黑暗思路,股市由大鱼小鱼和虾米共同构成生态链,大鱼们制造热点,小鱼们基于分析跟随热点,虾米们看图冲进来推波助澜。大鱼日渐稀少之后,没有出现欣欣向荣和谐共赢的一幕,反而导致情况恶化―这个系统对刺激和变化不再敏感。
  需求在复苏,盈利在改善,指数碎步上行,市场却缺乏热点。打一圈电话了解情况,很多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私募)在干什么呢?在担忧通胀是否抬头,在担忧转型能否成功,在担忧经济复苏能否持续,悲观成为主基调,汗。要放在过去,早卷袖子开干了。
  中国还是那个中国,经济还是那个经济。相信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复苏的人去了期货市场掘金,不相信的人留在了股票市场吐槽。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第二个是担心债券市场崩溃, 3月份以来,传统行业信用债出现了违约风险连续暴露的一波小高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担心违约事件更集中暴露,甚至出现刚性兑付的彻底打破。于是信用利差开始走高,债券市场出现下跌。
  债券市场一旦崩盘,会对股市造成多大影响呢?两个字概括:一起暴跌。
  不展开,直接看历史数据:
  (1)2011年为抑制通胀一年加息三次,7月第三次加息后利率明显上行,利差也上行明显,3个月AAA企业债最高信用利差上升至1.66%,这三个月期间指数最大跌幅达15.56% ;
  (2)2013年钱荒(期限错配,8号文限制非标、银行资金面抽紧)造成6月底的债市崩盘,3个月国债利率最高上升至5.11%, 3个月AAA企业债信用利差上升至1.60%,上证指数6月25日最大跌幅5.08%,当月最大跌幅接近20%,大跌过后随着流动性的缓解市场反弹上行;
  (3)其他几次信用利差大幅飙升的时候如日-日,3个月AAA企业债信用利差上升至2.31%,期间上证指数最大跌幅接近9.66%; 日-日,3个月AAA企业债信用利差上升至2.01%,利率飙升最大的当日指数下跌5.43%,但期间上证指数最大涨幅接近25.88%(国债利率上行不明显,降息刺激下金融股估值修复带动市场上行);日-日,3个月AAA企业债信用利差上升至1.9%,期间上证指数最大跌幅接近5.9%。总的来说,若利差飙升及利率大幅上行,则对A股市场的影响冲击较大,比较负面。
  结果很清晰,如果债市崩盘,股市短期大概率会砸个坑。
  问题是,债市会崩盘么?
  首先,央行主动紧缩(类似钱荒)导致的债市崩盘不可能出现。
  其次,通胀抬头引发的债市崩盘短期内不可能出现,现在CPI才2出头而已。
  还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放任刚兑打破,引发恐慌,导致债券市场出现解杠杠式的连锁下跌。可能性几何?
  2016年金融的监管风险底线是不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从政策层面发生大面积违约的概率较小。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国家有可能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化解,如债转股等,因此连续的、大面积的刚兑打破是小概率事件。从今天市场的表现上看,违约可能性较大的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表现还相对靠前。
  退一步讲,即便当市场出现极度恐慌,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低等级的传统行业信用债、并且无人承接的情况时,央行目前也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手段,来向释放流动性,并最终进行兜底(能源和材料行业的企业债余额总额为3964亿元,短期两大行业的融资券余额总额为8470亿元,但用EBIT/利息费用小于1筛选后,前者总额下降至2380亿,后者总额下降至786亿).
  注:从韩国的经验来看,之所以出现剧烈的刚兑打破过程,在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部门的状况之差和金融部门的坏账之多,二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汇率大幅贬值制约了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最终导致韩国政府无力继续维持刚兑,并于1998年前后以剧烈的方式打破了刚兑。而对于我国来说,不管是货币政策的空间,还是对于汇率的控制力,亦或是正在筹备的债转股,情况都远好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韩国,这就意味着,决策层有足够的能力让打破刚兑的过程稳步推进。
  第三个是技术破位引发抛售,本人技术分析接近文盲水平,不予置评。只知道技术分析选手们都是跟随者,趋势的强化者,而非创造者。
  结论,中短期内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自债券市场,只要债券不崩盘,股市下跌应该就是短暂的。但是且慢高兴,真正的风险不在这里,而在市场的中长期生态变化。一个日渐悲观主义的股市,一个生态链变异的股市,还能充当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么?一个波动率越来越小的股市,还能吸引各路资金飞蛾扑火般进来么?如果有一天,人气全无导致新股神话也破灭的时候,谁给股权融资买单?
  (来源:网)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责任编辑:单秀巧 UF011)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现在的位置:
最近股市行情分析 最近股市为什么大跌?最近股市大跌5大原因分析
  最近股市行情分析 最近股市为什么大跌?最近股市大跌5大原因分析
  1、白马与题材股全线暴跌。保险、银行和券商等金融板块以及白酒、家电和食品饮料等大消费白马股全面下挫,芯片、半导体、5G等前期强势的题材股同样大幅下跌,形成共振导致股市连续调整。
  2、政策监管收紧。上周再度传出暂停批设网络小贷牌照、银监会清理整顿小贷公司的信息,监管层短期对主题炒作抑制有所加强。
  3、机构高位减仓兑现。优质白马股今年表现亮眼,大量以白马股进行主要配置方向的基金获得了丰厚回报。临近年底,产品排名会成为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的因素。公募机构对于抱团的白马股先于其他持仓机构获利了结,可以在兑现收益的同时给竞争者的净值带来压力。部分业绩优异的基金会先发制人,落袋为安。监管强化的预期触发了这部分机构兑现收益的行为。
  4、市场资金面预期紧张。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继续缓慢攀升,保持在4%附近。叠加年底美联储加息预期、商业银行MPA考核等多重因素,造成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的担忧。
  5、大小非解禁高峰来临。未来2个月,市场面临较大解禁压力。2017年12月,两市A股限售股解禁市值超2900亿元。2018年1月将现解禁高峰,解禁市值达5700亿元,其中不乏一些大市值股票。近期来看,减持公告层出不穷,一些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股票在解禁后必然会遭受巨大抛售压力。随着解禁潮的临近,市场对其担忧也在逐渐上升。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股票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