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中国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怎样

中国有哪些很强的软实力_百度知道
中国有哪些很强的软实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毫无疑问,许多中国企业和品牌已经真正成为全球领导者,中国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援助项目也增强了吸引力,所以,从中国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等所具有的吸引力的角度而言。中国相当成功地通过其经济的迅猛发展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贫困问题,这是中国软实力增长的原因之一,”阿里巴巴。“中国制造”已成为一种强大的软实力。从A到Z。中国一直以来以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而著称,这也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这也是中国软实力的资源之一。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朝正面的方向发展,专注于多边合作。此外、百度、奇瑞(Chery)、华为。然而,通过一系列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球主要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对中国企业来说同样重要,中国是拥有很强软实力的:文化、价值观和对外政策,比如从阿里巴巴(Alibaba)、百度(Baidu)、华为(Huawei)、联想(Lenovo)、腾讯(Tencent)和中兴通讯(ZTE)等公司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有三方面来源。“中国制造”已成为一种强大的软实力。中国的经济实力一直稳步增长,“中国制造”已经真正成为了不起的字样并在全球引起共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中国软实力(139)主席减持近21%股权,现升8%
来源:经济通&&&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中国软实力(00139)现价上升7.88%,报0.26元,升破十天、廿天及五十天线;成交约2929万股,涉资768万元。
  公司宣布,主席兼控股股东韦振宇向一名独立第三方,出售合共18.5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0.6%),代价每股0.28元,涉资5.2亿元。完成后,其拥有公司21.5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3.98%,却不再为公司控股股东。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2016,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2016,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导读】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而文化的吸引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来盘点一下2016年,看看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怎样不断地影响着世界。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捧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举行期间,外国记者在新闻中心最关心的是能否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9月1日新闻中心正式开放后不久,主办方准备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被领空。书中传递的中国智慧,深深吸引着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们。
  自出版以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受到国际社会持续关注,引起热烈反响。截至2016年10月底,该书已发行超过620万册,其中海外发行逾60万册,取得近年来我国政治类图书在海外发行量的最高纪录,也创造了中国图书单品种在美国亚马逊网站的销售纪录。
  二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中国文学让世人刮目相看
  2016年4月,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一国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获奖后,曹文轩一直在不同场合强调:“我不是天才,是中国文学的整体水平不断升高,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才让世界看到我。”
  自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了中国作家莫言后,国际文学类奖项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突破。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后受到海外读者热捧,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度假时都带了一本。
  三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在西方出版界刮起旋风
  2016年,中宣部组织实施的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成效显著。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翻译作品,带着中华民族的诚意大步“走出去”。
  麦家为国外主流媒体所关注
  作家麦家更是让西方出版界刮起了一阵“麦旋风”。他的小说《解密》在西方国家出版发行后,引起巨大轰动,创下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文翻译销售的纪录。《解密》不仅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好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BBC等30多家海外主流媒体对麦家及其小说创作进行了报道,并给予较高评价。麦家说:“今天我们是怎么迷恋他们的,明天他们就会怎么迷恋我们。中国作品&走出去&要充满乐观地打持久战。”
  四创新经典戏曲海外巡演让外国观众如痴如醉
  一部什么样的京剧电影,能让日本观众为之疯狂?继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应邀在美国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了海外首映礼之后,日,获得“金卢米埃尔”奖的《霸王别姬》在日本东京电影节“中国艺术电影周”连续展映了多天。日本观众对于中国大胆尝试运用3D电影技术展示经典京剧艺术赞不绝口。一年来,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海外巡展之路,让京剧走向了更远的世界。
  2016年12月,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创排的《我,哈姆雷特》收到多家海外演出机构邀请,来到莎翁故乡,用中国标志性的传统戏曲形式昆曲表演英国人最熟悉的哈姆雷特。张军不仅用古汉语文辞以及昆曲严谨的曲牌格律改编莎翁名著,而且一人挑战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赋予古老昆曲鲜活的生命力,也征服了伦敦观众。
  《我,哈姆雷特》
  五中国网络小说引欧美“宅男”疯狂“追更”
  这件事儿,很多人都没想到。那就是中国网络文学已成功走出国门,登陆欧美二次元阵地,影响力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在Wuxiaworld(武侠世界)、Gravity Tales等以翻译中国当代网络文学为主营内容的网站上,到处可见众多外国读者“追更”仙侠、玄幻、言情等小说的盛况。
  众多国外翻译组每天都会上传无数英语文本,而欧美“宅男”们则认真地为自己喜欢/讨厌的书撰写着大段的评论。
  网络小说《盘龙》完结了,西方读者们在下面排队感谢翻译,各种不舍。
  六《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盘点流失海外的中国古籍家底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留下的古籍更是不可胜数,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古籍因各种原因流落海外。中华书局启动的《海外中文古籍总目》出版项目被列入“十三五”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五大重点之一,它将使越来越多沉睡在国外图书馆库房里的中文古籍被唤醒,越来越多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珍贵中文古籍以各种形式得以重新面世,中文古籍的家底将越来越清晰。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藏《文章正宗》资料图片
  2016年,这一项目已得到了北美地区各馆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13家海外藏书机构加入《海外中文古籍总目》项目。我们为何要倾尽全力编制完备的《海外中文古籍总目》?因为要知道中国古籍与中华传统文化对海外的影响,看看它就全明白了。
  七当汤显祖遇到了莎士比亚,中西文化双星闪耀
  四百年前,人类星空有两颗璀璨的巨星陨落。他们分属东西方,但都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巨子。穿越数个世纪,人们仍然在剧院和书籍中享受他们的精神创造。日,中英两国专家学者相聚在上海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英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研讨会”。汤显祖遇上莎翁,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广阔前景。
  《牡丹亭》来到了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
  2016年,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上海昆剧团排演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4部大戏,构成了完整版的“临川四梦”。该系列已在海内外举行了42场演出,所到之处均一票难求。
  八成龙打出一片天,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给了中国人
  日,成龙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成龙将中国动作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是第一个把功夫和喜剧完美结合的演员。更重要的是,成龙让外国人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不一样的中国人,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正如成龙本人所言,“
  中国人说话没人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对广大中国观众而言,缺少成龙电影的童年,当然也是不完整的。
  九 中国电影借风组团出海
  多年来,走出去一直是中国电影业的目标。但零打碎敲的状态让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甚微。如今中国电影人终于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组团出海,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
  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召开“中国电影普天同映”海外工作座谈会,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
  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华人影业、万达影视、光线影业、华谊影业、乐视影业等30多家一线电影制片公司踊跃组团。年末,电影《长城》上映,走出中国电影国际化包装的第一步。
  十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获第68届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
  日,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三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制作的系列专题片,该片由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主持,是国内首部以西方人视角观察、研究、分析中国现状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该片于2012年播出第一季,此后登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家海外主流媒体,仅在美国,其第一季、第二季就在210个公共电视台播出。截至2016年7月,累计4000余集次,在美国前十大城市覆盖率从第一季的70%攀升到第二季的96%。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所拍摄的纪录片是要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库恩说。节目的采访与拍摄历时超过一年,总行程逾40000公里。节目质朴、生动、娓娓道来,向国际社会解释了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中国梦”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目前,这部纪录片已经获得了国内外大量观众的认可,被誉为“打通了中西方舆论场”。它不仅获得了国内许多奖项,还摘得今年第68届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
(责任编辑:窦远行 UN833)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美媒:中国软实力的真正源泉是什么?
托马斯o巴克,乔恒
  美国《外交学者》11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软实力的真正源泉& 随着中国崛起,逐渐成为一个能与美国相提并论的全球大国,许多人认为中国也需要发展自己的软实力。成功的软实力将令全世界相信中国是友好、与人为善的国家,吸引别国民众喜欢上中国文化及生活方式。但观察人士认为,尽管中国着意打造软实力并为此投入重金,但在世界舆论方面并无太大斩获,从根本上不具吸引力,这些观察家或许错解了中国和其他国家。
  首先,他们从美国的视角来看中国的软实力。美国是&软实力&理论的案例研究,这没问题。问题在于,认为其他国家也应像美国那样才会具有吸引力。这是把特殊一般化的做法,暴露了许多美国政策分析家的自我中心优越感。由于中国与美国截然相反,他们于是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缺乏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国家的基本标准。但实际上,中国的吸引力迥异于美国,西方观察人士或许未能看到中国何以具有影响力。这并非有人所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而是要理解其他国家是怎么想的。
  实际上,对东南亚地区领导人和政治人物来说,中国是很有吸引力的榜样,在世界其他地方无疑也是如此。他们看到中国是个强大国家,能违抗美国和西方的发号施令,为本国民众带来经济稳定和繁荣。中国已成东南亚一些政府应对经济困难形势的一种解决方案。
  西方观察家掉入一个陷阱,以为人们更想要的是自由、公民自由和民主,以为这些比经济稳定和繁荣更具吸引力。如今,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日益显得过时。在发展中国家和较穷国家,许多人把新加坡、(越来越多人把)中国,作为经济增长和繁荣与政治稳定的模式。腐败较少、基础设施更好、工作机会更多和收入更高,又有何不可?
  随着越来越多人看到中国的迅猛发展,这个国家在普通人眼中的声望不断上升。民主日益被视为造成无所作为和僵化停滞,欧盟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就是证据。相比之下,中国被视为认真对待各种问题、制定清晰目标,能把事情做完(的大国)。对生活在拥堵城市如雅加达、马尼拉或不发达地区的人来说,中国的行动和发展模式仿佛是天赐。
  在目前经济不确定、社会流动降低、经济不平衡、失业率上升的时代,美国模式越来越缺乏吸引力。而在太平洋另一端,中国声望日增,正处于稳定和繁荣的常态。诚然,无人保证中国必然成功,但在当前世界,中国模式日益显得比&美式和平&更具吸引力。(作者托马斯&巴克,乔恒译)
责编:赵建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浅析中国软实力建设--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
浅析中国软实力建设
  【摘要】软实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对外战略需要更加有效地运用软实力,而如何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则成为摆在中国对外战略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概述软实力的基本理论,指出文化、发展模式、对外政策成为为中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从中国外交的地区进行层面评估,并就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软实力;中国;文化;发展模式;对外政策  在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加强的背景下,各国竞争的重点转向了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各国都开始重视软实力在外交中的作用。系统分析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现状,可以为解读中国的软实力提供新的视角,为提升中国软实力找到新的途径。  一&软实力概念的提出  “软实力”一词来源于英文词组“soft&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达到了它想达到的目的,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想追随它,崇尚它的价值观,学习它的榜样,渴望达到它所达到的繁荣和开放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在国际政治中制定纲领计划和吸引其他国家,与通过威胁使用军事和经济手段迫使它们改变立场一样重要。这种力量能使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我称之为软实力。”&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实质是通过美国的对外政策,宣扬美国文化和社会成就,维持美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研究中,软实力理论及其现实价值都得到了充分显现,并已成为讨论相关问题的基础范式和经典学说。  其实,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也对“软权力”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沪宁教授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一文中指出,“文化作为国家实力的观点早就被人们所注意。……但没有注意它们的发散性的力量,即作为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属性。对软权力这一性质的认识,是今天的时局和条件演化的结果。……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使‘软权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硬权力基本上可以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内得到和扩展,而软权力更加依赖于国际间对一定文化价值的体认,依赖于一定的体制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所以国家的软权力更加依赖国际文化的势能,即国际整个文化和价值的总趋向。”&当前国际关系学界对“软实力”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对其研究的内容还是基本达成了一致。在2007年的“国家软实力构建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软实力包括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以及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外交方针等方面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在中国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软实力”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实际工作当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提法孕育着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  二&软实力构建对中国的意义  事实上,“软实力”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简言之,它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外所呈现出的吸引力或者魅力所在。历史上,中国不曾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但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完善的政治制度、包容的心态,辐射着周边所有国家,事实上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体系”。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古代中国的影响力主要在东亚地区发挥作用,难以与今日美国软实力的影响相比较。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的软实力的出现是以全球化为背景的,它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以往所不能比较的。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国家角逐的更为激烈的时代,软实力的构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专家和学者对此的认识也越来越明确,有学者指出:“作为后起的大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力,而是各种软力量。这些软力量包括内部软力量如制度创新、人力资源、文化辐射力、凝聚力与亲和力、高科技研发能力和外部软力量如国家形象、国际机制的控制力、国际规则的创制力和国际义务的承担能力等。其中尤其以政治体制、核心价值观、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等非经济因素作为综合国力或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软力量在综合国力结构中比硬力量更为重要。在经济实力作为常量确定的前提下,上述非经济因素就是变量或乘数对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产生倍增和递减效应。如果把硬力量当作常数,那么软力量就是变数或乘数;它倍增或递减综合国力。随着中国在物质力量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减(当然远未达到消除差距),软力量差距就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最明显的弱点,同环境中又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在此意义上,能否提升和强化解决软力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的前途,是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从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分析,软实力的建设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中华名族的复兴不仅要依靠提高经济总量和巩固国防等硬实力,还要依靠软实力的建设,真正的复兴崛起应该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结合。历经了30多年的,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硬实力资源,而软实力的建设已然成为制约硬实力及国家总体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在国内要实现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要建立和谐世界,强化软实力的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中国软实力的构建与应用  (一)中国软实力的构建  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奈认为: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而我们在分析中国软实力的构成时,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对此概念加以充实,从而形成中国软实力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中国软实力包含如下核心要素:文化、发展模式、对外政策。  1&文化。李光耀认为:“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之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构成了一国软实力的最基本要素,文化可以通过跨国界传播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或主流文化,发源这种文化的社会自然就获得巨大的软实力。&无疑,中国的文化悠久而灿烂,开放而包容,而不是一种固步自封的、排斥性的文化,并随着交流的扩大而不断吸收其它文化中的精髓。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文化积极吸收域内其他文化流派、域外各种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帝国形成的原动力之一。&古代中国在强大硬实力的支撑下,通过积极的对外交往,将文化远播海外,在周边形成了强大辐射力,建构了以文化为底蕴的东亚朝贡体系,古代中国东亚秩序核心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生活方式对周边民族和国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同化力。&作为华夏儒家秩序的外在延伸,东亚朝贡体系不同于任何一种霸权维护,它代表了东方国家对国际秩序的理解与实践,中国追求道德的目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和而不同”,诚信合作、互利互惠,以此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相处,和谐发展。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硬实力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并引起世人对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巨大能量的关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中国文化不再是那么的神秘,反而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中国文化的优势地位重新得以显现。近年来,中国在美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举行了中国文化节活动,加深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展现了友好、温和的形象。  2&发展模式。俞可平指出,“所谓发展模式,是一系列带有明显特征的发展战略、制度和理念”。&发展模式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的发展模式曾经对东亚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如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系统学习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美国的模式曾经并继续对当代的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局势稳定,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北京共识”,从而与“华盛顿共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对新兴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起的国家纷纷学习和效仿中国的成功经验。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陷入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谐社会等发展理念相继提出,中国在不断发展硬实力的的同时,着力寻求与软实力的有机结合,使其成为中国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  3&对外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缺乏相称的国际力量对其进行制约,在国际事务中,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轰炸南联盟、入侵阿富汗、推翻伊拉克,美国滥用硬力量导致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厌恶。反观中国,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在实现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外交政策低调而务实,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得到提升。一方面,中国接受而且已经高度融入现有的世界体系,如加入世贸组织、出席G20国会议、派兵参与联合国维和;另一方面中国提倡多边主义、经济外交、睦邻外交,发展了适合自己的软实力。中国在充分参与现有国际机制的同时,试图以积极的姿态影响和优化现有的国际秩序,使其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中国软实力的应用  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中国外交在当代越来越表现出浓重的软实力外交特色,逐步意识到履行国际责任的重要性,以建设性的态度参与和处理各种国际事务,力图构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笔者将主要从地区层面,细致分析中国软实力在外交中的应用。  1&东南亚地区。由于近代中国国力衰弱,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文革时期,中国“输出革命”的政策给东南亚国家留下了十分不快的记忆,南海领域的领土争端也极其棘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各国广为流传,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为了改善中国在东南亚的处境,中国外交适时做出了调整:  (1)积极参与本地区的政治对话机制,寻求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的有机结合。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开展双边外交的同时,也积极进行多边外交。1991年7月,中国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并从1997年开始参加了东盟历届“10+3”会议和在此期间举行的“10+1”会议;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声明》;2003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这也是中国首次与一个地区性组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第一个加入该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2)互惠互利,开展经贸合作。1997年,东南亚遭受了严重的,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在自身经济受困的情况下,还向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这一行为受到了东南亚各国的极大欢迎,也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日,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中,中国和东盟同意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由此展开。在全球贸易遭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背景下,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立,双边99%以上的进出口商品将实现“零关税”,覆盖19亿人口,创造近6万亿美元的GDP,4.5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中国-东盟自贸区尚处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但却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经济体,未来也完全有可能效仿欧盟的发展道路不断“升级”,最终很可能成为一个共同经济体。  (3)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非常广泛,官方的、非政府组织的、多边的、双边的形式多样,如文化代表团访问、举办艺术展览、缔结友好城市等等。作为受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地区,汉语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留学生的培养,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设立众多孔子学院和国外文化研究中心,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了解。日,印尼发生强烈海啸后,中国向灾区派遣了救援队、医疗队,为灾区提供了总计约7亿元人民币的政府援助款,我国内地民间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到账资金累计达22135万元,&使得东盟国家再次感到中国是本地区高度负责任的国家,可以依赖的国家。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指导思想,2003年10月巴厘岛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向亚洲邻国全面介绍了我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是这一政策的实施的典范。中国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功后,没有像殖民者那样在政治和经济上控制东南亚国家,而是一步一步建立了从磋商伙伴到全面对话伙伴,从睦邻互信伙伴到战略伙伴的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成为确保双方关系持久稳定发展的保证。中国的发展惠及了东盟各国,带动了亚洲经济的复苏,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带动下,又形成以东盟为出发点的东盟-日本自由贸易区和酝酿中的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扩大了东盟与其他大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广度。中国用实际行动惠及了周边国家,用“无形的”软实力化解了“中国威胁论”,回溯历史,展望未来,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和谐发展进程还将持续下去。  2&非洲地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合作基础坚实,五十多年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以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为标志,中非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06年论坛“北京峰会”确立了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09年在埃及召开的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为双方关系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1)高层互访不断,政治互信日益加深。近3年来,中国领导人访问了36个非洲国家,其中胡锦涛主席于年两度访问非洲,非洲国家也有36位领导人来访,双方高层互访的频率之强,足以彰显双方对关系的重视程度。2007年9月,中非多国外长启动了“中非合作论坛”下的中非外长定期对话机制,中国-非盟战略对话机制也同时启动并已开展了两轮对话,这标志着中非政治磋商和对话机制日趋完善。近年来,中国还致力于参加非洲的和平建设,向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派遣工兵和维和警察部队,2009年1月以来,中国先后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遣了五批海军编队参与护航。  (2)经贸发展与对非援助齐头并进。自2007年6月“中非发展基金”投入运营以来,支持了双方合作的27个项目,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近40亿美元,2008年双边贸易额超过了千亿美元,提前实现了“北京峰会”确定的目标。尽管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依然履行自己的义务,继续落实“北京峰会”对非援助的各项承诺。未来3年,中国将会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总额为100亿美元的贷款,“中非发展基金”的二期资本将会增加到30亿美元,并决定逐步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并免除2009年到期的无息贷款。  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对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中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内向非洲7国派遣了大量的专家,提供农业技术支持;为28个国家援建医院,建立了30所疟疾防治中心,并提供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在教育方面,目前已援建了66所学校,未来还将建设30所学校用以培训各类人才,预计到2012年,向非洲提供的奖学金名额将达到5500名。此外,中国还在非洲16国建立了23家孔子学院,大力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与非洲大陆相隔较远,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且都有着被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历史,独立后又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中国积极援助非洲的各项建设,结成了深厚的政治兄弟关系。中国对非援助在中非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50多年来,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取得了巨大成功,援助不附带任何的政治条件,这是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援助的特色之一,也构成了中非关系持久稳定发展的纽带。来自于非洲国家稳定而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是中国实现政治崛起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条件,中国软实力在非洲国家的成功运用,是确保中国与非洲国家稳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中国和平发展惠及世界的又一证明,为中国日后的发展造就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3)拉美地区。长期以来,拉美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后院”,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发展起步较晚。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参与投资建厂。短短几年间,中国便与33个拉美国家中的23国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和经贸关系,受到该地区的广泛欢迎。中共十六大确立了“走出去”的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拉美地区,拉美地区丰富的资源在中国找到了市场,也打破了对美国的依赖。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达到6.28亿吨,其中从巴西进口占总量的23%,&2009年上半年,中国从智利进口铜矿砂62万吨,从秘鲁进口55万吨,二者合计占到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提供100亿美元贷款用于技术升级设备改造和提高产能,作为回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则将在未来10年内向中国石化公司(China&Petroleum&&&Chemical&Corp)供应石油。&2008年11月,胡锦涛访问拉美前夕,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对拉美地区的政策文件,显示出对该地区的日益重视程度。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等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或全面合作关系,并于2004年成为美洲国家组织和拉美议会的观察员,与拉美地区的其他组织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对拉美地区国家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拉美地区众多国家的中左翼力量得到不断的加强,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连任更是加强了拉美政治的“离美倾向”。长期以来,拉美地区主要学习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束缚。有西方学者认为,美国模式极富侵略性,来到拉美,拿走资源,转身就走,相比之下,中国人却留了下来,并且与当地私营及国有企业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水平。的根本在于,中国人在与拉美的合作中并不寻求短期快速见效,而是强调建立坚实的技术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这才是真正的长期合作应有的诚意。拉美国家领导人也最看重这一点,希望中国能够与拉美共同促进该地区经济和财富的长期稳定增长。  四&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思考  中国要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建设和谐世界,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更要注重不断提升软实力,时刻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根据当前中国软实力资源的现状,中国软实力依旧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构建中国真正的软实力优势,已经成为决策者和战略家着力思考的重大议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眼:  1复兴文化的优势地位。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国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将这种资源转化为提升软实力的不竭动力,在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开展文化交流,既可以宣传中国的巨大发展成就,又能够有力地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要大力兴办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在世界加强推广交流,打破西方文化对世界主流文化的垄断权。  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对信息反馈的研究评估,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4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学院的发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日,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就刊登了题为“孔子学院是一座跨国的文化桥梁,但在某些外国人看来,却成了所谓的‘洗脑机构’”的报道。&虽然对外文化影响力是构成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文化的交流和推广只能是因势利导,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宣传意味太浓,容易引起他国的怀疑和反感。切记一定要掌握方法,把握分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完善中国的发展模式。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模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成为被效仿的对象,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依旧存在争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模式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中国的发展模式还不完善,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不稳定性的增加。中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发展所面临问题的艰巨和复杂,正在制定各种措施不断应对各种挑战,完善中国的发展模式。  需要保持清醒头脑的是,中国模式总结和解释的是中国自身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各国有权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式,中国的经验不见得完全适用于别的国家,切忌向别的国家强推中国模式,避免与别国发生对抗。  3&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对外战略。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着眼于本国战略利益的维护和全球性利益的结合。作为现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经济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中国应会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并在国际事物处理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据统计,200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我国已经兑现对联合国《千年宣言》的承诺,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援助,累计免除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力差距很明显,尤其是人均生产总量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中国对比自己更贫穷的国家给予积极援助,在维护世界各国共同的利益上发挥作用,中国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大多数国家负责,而不是只对少数发达国家负责。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规则的制定,实现从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到“积极的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在国际组织、国际机制改革方面争夺话语权,注入中国特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创设国际机制,中国“应当进行战略谋划,确立长期性和阶段性目标,先易后难,重点突破”。  结束语  我国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各国对软实力建设投入的增加,国际社会中软实力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成为当务之急。尽管瑟夫?奈极力宣扬软实力的重要性,但他也没有轻视硬实力的作用,他在《软实力》中一再强调,聪明地运用权力的方式是软硬实力并重。&中国应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利用好现有的硬实力和软权力资源,发掘潜在的资源,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建设和谐世界服务。(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政治专业2009级博士生;中央党校研究生会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陈叶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