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怎么查询自己的征信不要查征信

为什么一定要选不上征信的贷款?看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选不上征信的贷款?看完我终于明白了!融360金融搜索平台百家号——有几个产品,要不要试试?——啥样的?——不上征信的——快,有几个给几个话说,“不上征信”魅力真的有那么大?!为啥你们一个一个都这么稀罕?不用多想,回答“有”的人,绝对碾压回答“没有”的人。换位思考,上征信应该是很多借款人忌讳的事情,那么,他们忌讳啥呢?1.妨碍“只借不还”凭本事借到的钱,为什么要还?听着没毛病。就我这样的,也就靠撸贷能活下去了,但我还想稍微维持下自己的面子,所以“不还”这件事,贷款机构知,我知就可以。没必要让第三方知道,比如说征信。再说,不还这件事上了征信,贷款机构看到我的不良记录,我以后再想“借钱不还”,就找不到冤大头了。2.打乱我“有钱了慢慢还”的节奏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可是我真的是还不上啊!我一个月工资就那么点,除了自己吃喝玩乐还得负责媳妇儿的吃喝玩乐,所以,哪来的钱还呢?必须要强调一下,钱我一定会还。只是咱们之前约定好的还钱日期,我肯定拿不出,所以容我慢慢还。你看,既然我这么有“还”的诚意,就不要把“还不上”这件事,搞得大家都知道了吧。3.我还想借别的,不想被逾期影响我的梦想就是,撸口子,知道无口子可撸。所以对我来说,不上征信是一张非常重要甚至是必要的“通行证”。第一个口子就因为逾期上了征信,那我有可能撸不到第三个口子,直接死在第二个口子上了。所以,挡我“撸”道者,忌讳一下没毛病。4.可能影响我“正直好青年”的美好定位不谈借钱这件事,本宝宝绝对是上进好青年一枚。但是这事儿要是上了征信,那我借钱的时候贷款机构就有可能知道,那他们的工作人员就有机会知道,那万一这位工作人员,某年某月,恰好就成了我的心上人呢?或者,即便牵扯不到这么亲密的关系,那也有可能成为同事啊,朋友的朋友啊,等等。总之,我这么不靠谱这件事,关起门来我自己知道就好了,你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我的隐私……小妹(aiwanqian360 )说小妹也想要“不上征信”的贷款啊!可是,说实话,有些不上征信的贷款,利息不是一般的高,期限不是一般的短,逾期费用不是一般的坑爹啊!本来就缺钱,借了钱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又欠一笔债,自此,走上了还钱不归路……所以,我这种特别会过日子的宝宝,贷款的时候,上不上征信不是考虑的最大因素,贷款性价比才是我最看重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融360金融搜索平台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金融搜索平台,找贷款、找信用卡…一站直达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文告诉你为什么央妈不发个人征信牌照
[ 亿欧导读 ]
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到:目前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到底有哪些类型的机构能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为什么近期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的金融机构竟然有这么多?央妈为何不发个人征信牌照?
目前,我国行业发展还存在缺乏透明度、信用数据开放程度较低等问题。据央行公布数据显示,央行共收收录8.6亿自然人,以及1811家企业和其它组织信息。其中,有信贷数据的只有3.5亿多人,剩余5.1亿人只有简单的身份信息,并没有其它金融信用数据。另外,尚有5亿人根本不在央行征信系统覆盖范围内。
而能够查询到这些数据的机构都有哪些呢?来看看到底有哪些类型的机构能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吧。
笔者发现,随着线上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线上征信授权查询的新型授信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应用,但这其中也有很多机构都曾在征信违规这件事上被罚过。近日,领军企业马上消费金融受央行处罚的信息被不少媒体关注。略一搜索,笔者竟然发现,马上金融事件仅是征信处罚的冰山一角。
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的金融机构竟然有这么多!仅近期就有不少知名机构在列:
2017年3月,光大银行济南分行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10万;
2017年2月,贵阳银行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50万元;
2016年10月,民生银行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被央行营管部处以人民币罚款40万元;
2016年10月,中信银行银川分行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8万元罚;
2016年10月,中国银行黔江支行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款5万;
2016年7月,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重庆市渝中区亚联财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被重庆营管部分别处以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笔者做了个粗略统计,截至目前,被处罚的机构类型差不多可以拍张“全家福”了,不仅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等这类较为新型的企业在征信违规这件事上被处罚,就连银行这种技术、制度最成熟的金融机构也都不能“幸免”,且占据多数。
而广大网友对金融机构征信违规的投诉或咨询也真是不少,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多条此类信息。可见,这一问题已经不是具体哪一家金融机构的问题了,俨然已经成为了行业普遍存在问题。
中国的征信行业立法始于2005年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之后相继出台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等,逐步建立了以国家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多层次制度体系。
预计未来征信行业的顶层设计将更为完善,将在个人信息采集与使用的边界、数据拥有者和数据使用者各自的责任和权利、保护个人隐私、合理使用数据等方面更加明晰,行业发展将更有章法和更加稳健。
为什么央妈不发个人?
征信行业启蒙发展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央行一直想牵头,最终也从立法层面确定了其监管的主体地位(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中总则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
“牵头”的地位不代表能够真正达到牵头人的初衷。从一开始,央行的想法就是拿着国务院的文件,让各个部委把其拥有的数据集中上传到央行这里,加上央行拥有的金融信用数据,这么一个大一统的征信中心数据就完备了。
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差距比较大,一方面,各个部委没有动力把数据汇总上来再免费交给央行(部委之间不能谈钱,谈钱伤感情,但是部委可以和征信公司谈钱,谈钱有动力);另一方面,部委自身的征信都没做好(比方民政局自己都没完全联网,否则领结婚证为啥还要当事人自己承诺单身呢,不会查一下吗)。
彼此之间也基本没有互联互通(你去民政局领结婚证,公安局是不知道的,也不会把你户籍信息更新过来,你去民政局领离婚证,国土局也是不知道的,才要你拿个单身证明过来)。因而央行忙活了好久才发现,他只能牵自己的头。
央行认清了这点以后,就打算把自己这块弄弄好也行了。一方面,银行自身就有不少个人信息(身份、户籍、学历、住址等,你办信用卡的时候都会填的吧),虽然无法和其他部委联网核实;另一方面,信贷履约信息是对一个人信用最直接的数据,价值量最大,征信机构也是最为看重这类信息的。把金融信用数据整整好,征信中心也能勉勉强强算个征信中心了。
国内很多金融相关的体系搭建都是参照美国模式,征信也不例外。央行也想参照美国模式弄个征信管理局(美国是三大征信管理局)汇总数据,然后一堆征信公司加工数据。既然征信中心搭建好了,就等着征信机构来加工这些数据了,这就是发放个人征信牌照的概念,即谁有资格来加工这些数据。
央行的想法是,最核心的数据都在我这里,而且这些数据都是银行免费上传的,质量好,成本低,就像中东石油;征信机构从央行征信中心手里购买数据,加工以后向社会输出,就像石化企业,比拼技术。颁发个人征信牌照就像给石化企业配额,不是谁都有资格买石油回来加工的,因为“买到就是赚到”。
然后就是大家熟知的,央行在《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出台以后,2015年1月下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让8家个人征信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
6个月过去以后,大家翘首以盼的个人征信牌照并未发放,到了2015年12月,央行又低调的下发了《征信机构监管指引》,告诉央行各分支机构,发了牌照以后怎么管这些征信机构。大家觉得,这样牌照马上就发了吧?
可实际情况并不如大家所料,2016年5月底,央行又下发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草稿)》征求意见,这时候央行纠结的内心就显露出来了。央行初衷是征信中心“卖石油”(卖数据),征信机构“搞石化”(加工数据),结果发现第一批征信机构里面,芝麻、腾讯这些个机构自己居然有“天然气”“页岩气”(自有数据),自己打通了“化工”上下游,自觉金贵的“配额”居然变成了配角,而且芝麻自己都开始有信用场景了(750分就可以走快速安检通道,700分欧元区快速签证),你说央行火大不火大。
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草稿)》中就能看出,央行十分反感这种做法,比如第十二条(网络公开信息采集的要求)征信机构采集个人在网络上公开的信息,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外,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基本就是对互联网背景征信公司目前做法的否定。
但是第一批总共8家,完全按照央行初衷来行事的可能也就一两家,只给这一两家发牌吗?如何向市场交代不给别的机构发牌?另外资本市场嗅觉敏锐,不少上市公司都有传言申请或者收购个人征信牌照,相关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个人征信牌照还怎么发?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希望已经一片狼藉的无人货架不要太快的破坏了社区新零售的蓝海环境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人次在我爱卡申请信用卡
人次申请贷款 255家 银行和金融机构授权合作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极速贷款 当天到账
查看: 52970|回复: 5
关于网查征信的事,奉劝各位不要查了
阅读权限40
普卡IV级, 经验值 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 经验值
这几天打算去外地弄个零首付购车业务,
今天去人行打了分详版征信,居然发现网查的记录历历在印…、 因为在8月份自己曾经打过详版征信看到网查的不上人行征信所以前一阵搞小贷就没在意网查征信,幸好今天打了份征信看到上记录了,以后不碰了,估计以后也碰不了了,如果车下来 我就开始融资吧我自己弄黑了……
所以奉劝各位还没有黑的朋友,即使小贷逾期 不想让自己信报花的朋友,以后尽量别网查征信了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pa.qq.com/msgrd?v
阅读权限50
不逾期,网上自己查征信屁的影响都没有。我朋友做平安信审的,甚至你银行查询记录只要不是光查询没审批下来都关系不大,主要看你的还款记录,负债比,还有硬件。不懂不要误导人。
阅读权限110
网查当然也有记录了,花点没事两年就消失了,没逾期就行
阅读权限50
还有楼主你称述的顶多算信报花,和黑八杆子打不到一块。
阅读权限80
自己查征信无所谓的....
中信 交通 工商 中国&&建设 浦发 华夏 平安 广发 民生
阅读权限50
网查征信当然是有记录的了,只要没有逾期,查得不太频繁问题都不是很大
热门信用卡中心
热门信用卡申请
信用卡问答
站长推荐 /2
中信银行信用卡联合我爱卡共同开启2018年全新活动啦,在2月28日以前新办中信颜卡的用户,将有机会免费获取iPhone X一台!
超级适合新手,安全性高!新用户注册成功送千元优惠券!通过我爱卡注册新户,2月28日前可获得额外加息,再返0.3%京东E卡!
Powered by Discuz! X3&
我爱卡客服征信查多了会被秒拒,是真的吗?
来源 :搜狐
熟悉小二的客官都知道
小二经常在微信里给大家答疑解惑
比如前两天发布的
借了,还了,再借却被秒拒,竟然是因为…
关于这篇文章
有几位客官找小二吐槽说:
我从来没有逾过期,总是按时还款
我就是文章说的那种信用良好的优质用户
但为什么我还是被拒了?
那么小二就要给大家分享
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常识
征信查询次数过多
也是会影响贷款的
征信报告有哪些内容?
从个人的征信报告上面可以查询到信贷记录、公共记录、查询记录等信息。
① 信贷记录:包括信用卡、贷款和其他信贷记录。
② 公共记录:近5年内的欠税、民事判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及电信欠费记录。
③ 查询记录:显示2年内被查询的记录,查询机构及查询原因均有写明。
办理信用卡、申请查征信的贷款都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查询记录。
为什么征信查多了会影响贷款?
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原因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
这里小二要给大家指明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征信查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人们在申请信用卡、房贷、车贷、消费贷等时,都会授权包括银行在内的很多金融机构查询个人的信用记录,每次的查询记录,都会储存在信用报告里,保留两年的时间。包括谁查的、什么时候查的、因为什么查的。
比如,银行查询你的征信记录,会留下两种不同的征信信息,一种是正面的信息,另一种是负面的信息,负面信息的意思就是只有查询信息,没有下款或下卡的信息,也就是说你被拒了。
正面信息影响不大,但征信查多了,负面信息过多,会导致银行和借贷机构认为你太缺钱,你的坏账风险太高了,所以你申请的贷款和信用卡就被拒了!
各大金融机构对征信的查询次数都有非常严苛的要求,有的要求你近半年内查询次数不能超过10次,也有的要求你近两个月内查询次数不能超过4次,更有甚者要求你当月查询不得超过3次。
当然查询记录不是一个硬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具体情况因各家机构的标准而异。
如何控制征信查询的次数?
既然查询次数如此重要,那我们平常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控制我们的征信不至于被机构查询太多次呢?
接下来小二就为客官们分享四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控制征信被查次数,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引以为戒!
一、控制自己的好奇心,管住手
都说好奇害死猫,很多人征信被查太多,就是因为好奇心导致的。
比如看到朋友圈某某人分享了一个什么贷款信息,于是就出于好奇,手贱非要点进去看一下自己有没有额度,结果一不小心就中招了,征信上莫名其妙就多了一条查询记录,自己可能还蒙在谷里。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因为好奇心导致征信被查太多,而本身并不是因为缺这点钱,实在是不应该。
所以从现在起,小二建议那些眼前不缺钱的人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别等到真正缺钱时被拒之门外才后悔莫及。
二、将没有太大胜算的办卡及贷款请求提前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果你现在已经有信用卡或正在使用的贷款,那么当你再次去申请信用卡或贷款之前,你就要认真分析一下你当前的征信情况了。
假如你现在本身征信评分就不高,比如信用卡数量过多或当前使用额度已经超过70%甚至更高,亦或者张张卡都处于刷爆状态,包括名下上征信的贷款太多,这些情况相信你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包括近期是否有频繁更换过工作,是否有频繁申请过信用卡或贷款,近半年是否没有连续缴纳过社保、公积金之类的。
如果以上两种甚至更多你都选是,那么小二建议你短期之内不要再去申请任何信用卡跟贷款了,因为明知道再去申请被拒的机率很大,干吗还要再冒一次征信被查的风险呢?
何不等3个月或者6个月之后,查询记录少了,信用卡负债降低了,贷款数量少了,缴足半年的社保、公积金,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去申请岂不是胜算更大?
三、白户一次最多办三家银行的信用卡或贷款
如果你现在是白户的话,那么小二建议你一次最多同时办理三家银行的信用卡或贷款比较适宜,因为这样就可以将你当月的征信查询次数控制在三次以内。
这样即使你申请的三家银行全部挂掉,也不会影响你下个月继续申请,而如果你一次提交的信用卡及贷款申请超过3家机构以上,这种情况如果有下卡或贷款还好,但如果全挂,后面你如果再想要去申请信用卡或贷款的话,可能就需要等待2-3个月甚至更久。
四、尽量不要委托第三方中介办卡
如果你本身的资质不是太差的话,最好不要委托第三方中介帮你办卡或做网贷,因为中介帮你办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
所以有些不负责任的中介他们不会顾及你的征信是否会被弄花, 是否会影响后续融资,先14家银行挨个申请一遍,再不就是各种网贷都帮你撸个遍,搞不好这些中介本来就是初涉不久,拿你的征信当试验品呢?
这样就会导致你的征信可能在一两天之内被查询数十次甚至几十次都有可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恭喜你,两年之内不要再想跟任何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打交道了。
小二温馨提示:
请用正规网站查询征信系统
官方征信查询网站:http://www.pbccrc.org.cn/
或者搜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一定要查看带有官网标志的网站)
如下图所示哦
版权所有: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协办单位:济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为啥不要随便查征信? 会影响申卡下卡率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很多朋友收入不错,工作稳定,职业和岗位也好。但是申请信用卡却屡次被拒,搞的一些朋友很茫然。当然,申卡被拒的原因会有很多,比如自己的职业被银行划入黑名单,或是征信问题,还有就是银行现在风控加紧,信用卡申请和提额更困难是必然的。
  卡神建议朋友们在申卡前,最好自己先查查自己的征信了解情况,做好相应的资质证明可以提高申卡通过率。千万不要一味地埋头申请
  ,你要知道,你申请的多了,你的征信被查的就多,也可能是导致你申卡失败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的征信信息,到底被谁看了,查询的太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今天卡神就来一一详解下,朋友们请接着往下看吧。
  为啥不要随便查征信?会影响申卡下卡率
  1、放贷机构查询
  放贷前查询: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放贷后查询:了解风险,决定是否调额;
  2、个人查询
  一年有两次免费查看权,并有知情权,若有逾期记录,卡神建议朋友们及早处理。
  3、法院和相关政府部门查询
  依法查询,不展示在查询记录中。
  那么以上的就是会被例行查询的3大主要原因。
  为啥不要随便查征信?会影响申卡下卡率
  第一条,我们要跟银行申请信用卡,贷款等 ,第一种被查询的记录就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个人查询无影响);
  第二条很关键,如果一段时间内
  ,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或其他放贷机构查询,却显示该客户没有得到新贷款或者没有成功申请到信用卡,则说明客户财务状况不好,这样是非常容易被银行拒卡的。还有一点很关键,征信报告上显示客户有其他贷款
  、已有信用卡额度与收入不符,或者信用卡欠钱较多,也会造成申卡被拒(负债率高)。
  所以,如果你申请信用卡失败了 ,请先停下来,去看看自己的征信报告
  ,如果发现有被越权查询,一定要及时向人民银行反应。而我们所熟悉的借呗、微粒贷等都会上征信,包括京东白条显示的也是小额借贷。如果你自己刚借了钱就去申请信用卡,也可能因负债高被拒绝。
  卡神总结:卡神一直说,没事别去查自己的征信报告。有的朋友明明自身条件都不错,但是银行看到你的征信报告上一条条的查询记录,审核员80%会对你拒绝下卡。所以,如果朋友们连续几次申请失败,就应该去一次人行拉一份详细的征信报告,然后分析下,包装好自己再去申卡。希望这个资料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查自己的征信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