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人民币汇率趋势总体趋势仍将稳中有升吗?

针对近期市场汇率出现“异动”,有关专家表示: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针对近期市场汇率出现“异动”,有关专家表示: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专家表示,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跌停并不能说明人民币就此进入贬值通道,人民币汇率出现跌停只是局部调整,总体来看,人民币会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近日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触及交易区间下限。继1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4个交易日触及“跌停线”后,12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虽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回升,但即期汇价在美元买盘涌出态势下,盘中仍呈较弱走势。
  “除了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出现过小幅下跌以外,过去一段时间内,人民币一直保持着升值趋势,因此,连续几个交易日的跌停,也就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李建军表示。
  事实上,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6年间一直保持升值态势,但近期却出现了一些“异动”。今年9月,香港市场人民币汇率一度出现贬值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元有短暂走强态势,不少资本选择将人民币换成美元进行套利;10月份,在美国主要针对我国汇率问题炮制出《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后,人民币汇率也出现短暂走弱现象;目前,人民币更是一改长时间以来小幅升值态势,连续几日下跌。“这些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关注。”李建军说。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表示:“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交易市场上频现跌停,主要是由于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和国内经济数据下滑导致资金预期变化。由于国内市场利率见顶,海外人民币贬值预期日益升温,资金可能面临流出,最近两个月的数据,预计我们都能够看到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占款下降。同时,人民币贬值也是新兴市场货币普遍贬值大环境中的一个案例,可以观察到近期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货币均出现贬值。”
  “近期来,国际市场动荡加剧,投机资金避险情绪较高,我们发现不少短期资金回到美元区进行风险规避,这就导致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金外流现象,这些资金回撤使得人民币‘价格’出现回调。”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由于近期部分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经济走向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确定感增强,一些海外机构又借机‘唱空’人民币,也导致了市场看空情绪的增加和跟风,选择抛售人民币而买入美元。”
  “从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情况来看,资本流出显然是其中一个原因,而这种状态可能还在持续,这从香港10月底人民币存款余额出现两年来首次下降,以及在9月外汇储备大减608.16亿美元之后,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罕见地减少了249.9亿美元等迹象就能看出端倪。”李建军表示,“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一国汇率是市场对其信心的反馈。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以及我国明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PMI近期持续萎缩等影响,一些机构将我国明年GDP增长调整为8.5%至9.5%之间。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但国内经济放缓态势确实会引发市场的一些担忧,从而引起外汇市场出现一些波动和反应也属正常现象。”
  同时,市场出现的对人民币的“做空”现象,也让业界重新开始思考关于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如何衡量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在业界存有讨论。从目前情况看,市场上确实出现了‘做空’力量,这改变了人民币单边向上的态势和预期,从一定程度上看,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可能正在接近均衡汇率水平,这无疑有利于缓解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
  “其实,汇率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此次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停也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态势。”鄂永健说,“要全面看待当前人民币‘贬值’现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一方面有利于打破持续较长时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缓解出口的压力,减缓外部资金流入态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平缓国内流动性的生成机制,提升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他进一步表示,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波动,才是真正的市场状态,这有助于增加汇率弹性,并进一步增强市场的调节功能。
  “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资本投资对人民币的影响更大,人民币近期还将维持振荡态势。”李建军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跌停并不能说明人民币就此进入贬值通道,人民币汇率出现跌停只是局部调整,总体来看,人民币会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在国外经济动荡态势和其他相关因素影响下,人民币前期单边升值的预期应该有所放缓,但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基本面与其他国家和市场相比还是可以的,人民币汇率也比较接近均衡水平,不存在连续贬值、持续贬值的内在动因。”上述工行人士指出,“然而,市场的反应往往过度,近日来的连续‘跌停’就是这种情绪的集中反应,预计这种反应也会逐步得以修复。”
  鄂永健表示,在全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情况下,短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都是正常的。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仍被多数人看好,经济基本面依旧向好,预计未来不会出现持续的资本外流现象。与前期明显的单向升值所不同,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可能会更为明显,但总体会呈现稳定趋势。您的位置: &
“新常态”下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_ 东方财富网
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作者:牛娟娟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近日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触及交易区间下限。继1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4个交易日触及&跌停线&后,12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虽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回升,但即期汇价在美元买盘涌出态势下,盘中仍呈较弱走势。  &除了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出现过小幅下跌以外,过去一段时间内,人民币一直保持着升值趋势,因此,连续几个交易日的跌停,也就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李建军表示。  事实上,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6年间一直保持升值态势,但近期却出现了一些&异动&。今年9月,香港市场人民币汇率一度出现贬值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元有短暂走强态势,不少资本选择将人民币换成美元进行套利;10月份,在美国主要针对我国汇率问题炮制出《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后,人民币汇率也出现短暂走弱现象;目前,人民币更是一改长时间以来小幅升值态势,连续几日下跌。&这些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关注。&李建军说。  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表示:&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交易市场上频现跌停,主要是由于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和国内下滑导致资金预期变化。由于国内市场利率见顶,海外人民币贬值预期日益升温,资金可能面临流出,最近两个月的数据,预计我们都能够看到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占款下降。同时,人民币贬值也是新兴市场货币普遍贬值大环境中的一个案例,可以观察到近期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货币均出现贬值。&  &近期来,国际市场动荡加剧,投机资金避险情绪较高,我们发现不少短期资金回到美元区进行风险规避,这就导致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金外流现象,这些资金回撤使得人民币&价格&出现回调。&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由于近期部分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经济走向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确定感增强,一些海外机构又借机&唱空&人民币,也导致了市场看空情绪的增加和跟风,选择抛售人民币而买入美元。&  &从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情况来看,资本流出显然是其中一个原因,而这种状态可能还在持续,这从香港10月底人民币存款余额出现两年来首次下降,以及在9月外汇储备大减608.16亿美元之后,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罕见地减少了249.9亿美元等迹象就能看出端倪。&李建军表示,&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一国汇率是市场对其信心的反馈。受的影响,以及我国明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PMI近期持续萎缩等影响,一些机构将我国明年GDP增长调整为8.5%至9.5%之间。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但国内经济放缓态势确实会引发市场的一些担忧,从而引起外汇市场出现一些波动和反应也属正常现象。&  同时,市场出现的对人民币的&做空&现象,也让业界重新开始思考关于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如何衡量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在业界存有讨论。从目前情况看,市场上确实出现了&做空&力量,这改变了人民币单边向上的态势和预期,从一定程度上看,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可能正在接近均衡汇率水平,这无疑有利于缓解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  &其实,汇率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此次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停也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态势。&鄂永健说,&要全面看待当前人民币&贬值&现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一方面有利于打破持续较长时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缓解出口的压力,减缓外部资金流入态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平缓国内流动性的生成机制,提升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他进一步表示,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波动,才是真正的市场状态,这有助于增加汇率弹性,并进一步增强市场的调节功能。  &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资本投资对人民币的影响更大,人民币近期还将维持振荡态势。&李建军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跌停并不能说明人民币就此进入贬值通道,人民币汇率出现跌停只是局部调整,总体来看,人民币会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在国外经济动荡态势和其他相关因素影响下,人民币前期单边升值的预期应该有所放缓,但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基本面与其他国家和市场相比还是可以的,人民币汇率也比较接近均衡水平,不存在连续贬值、持续贬值的内在动因。&上述工行人士指出,&然而,市场的反应往往过度,近日来的连续&跌停&就是这种情绪的集中反应,预计这种反应也会逐步得以修复。&  鄂永健表示,在全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情况下,短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都是正常的。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仍被多数人看好,经济基本面依旧向好,预计未来不会出现持续的资本外流现象。与前期明显的单向升值所不同,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可能会更为明显,但总体会呈现稳定趋势。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人民币汇率将双向波动稳中有升人民币汇率将双向波动稳中有升金融界百家号近期,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继续提振市场信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双向波动、稳中有升。9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861,较前一日升值6个基点,结束了连续三日下调。北京时间9月21日凌晨,美联储公布9月利率决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不变(1%-1.25%),宣布10月起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并暗示年内还将加息一次。美元受到提振,应声上涨1%。整体来看,近期美元走弱和人民币走强不大可能在年内有明显反转,预计后续人民币汇率回调空间有限,年内将延续双向波动格局。那么,人民币汇率未来前景怎样?或许是每个投资者和普通老百姓(603883,诊股)关注的问题。逆周期调节因子影响多大要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首先应回顾一下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到底是怎样的。今年5月26日,央行在人民币中间价机制“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中,引入了“逆周期调节因子”。针对市场的种种争论,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特辟专栏,对引入逆周期因子动因和计算方法进行解释。“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向好,出口同比增速也明显加快。同时,美元汇率持续走弱,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较多。”该专栏指出,“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仅升值1.07%,不符合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汇市变化。”央行认为,造成这种“非对称升值”现象的原因是市场主体的非理性预期,即所谓的“羊群效应”,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由此看来,逆周期因子是在“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过渡阶段,增加央行管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工具,其主要是针对美元贬值周期中,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大体跟上美元的贬值幅度,保持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相对稳定。从结果看,2015年“8·11”汇改至“逆周期因子”引入前,美元经历了两轮典型的贬值周期,在此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都远不及美元的贬值幅度。第一个周期是日至5月2日,美元指数从99.56下行至92.6,贬值幅度接近7%,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仅从6.55上升到6.46,升值幅度不及1%,相应地,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则从100.15下行至96.61,贬值幅度4.2%。在此阶段,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跟随美元贬值而被动贬值。第二个周期是日至引入“逆周期因子”的5月26日,美元指数从103.28降至97.41,贬值幅度为5.7%,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从6.95上升到6.87,升幅1.15%,相应地人民币汇率指数也从95.25下行至92.26,贬值幅度超过3%。在5月26日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后,美元继续处于贬值周期,美元指数从97.48最低回落到9月7日的91.5,贬值幅度6%,在此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从6.87升值到6.49,升值幅度达到5.55%,与美元贬值的幅度基本相当。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指数甚至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从92.26上升到95.16,升值幅度为3.14%,结束了在引入逆周期因子之前人民币汇率指数单边贬值的态势,保持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中有升的趋势。这正是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影响。影响美元走势的关键因素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为关注的依然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如前文所述,加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相对稳定的可能性更大,相应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被动跟随美元走势而波动。短期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确会影响美元汇率的预期,但长期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具体看,在近三十年来美联储多次加息周期中,美元屡屡走弱,年加息周期、年加息周期、2006年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均呈现持续回落的态势。同样,当前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中,但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持续回落。那么,影响美元指数走势的关键变量是什么?答案可能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在此,笔者用美国GDP占全球的比重,来衡量美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相对水平。自1980年以来,美国GDP的全球份额显著提升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里根的第一任时期。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美国GDP的全球份额由1980年的25.9%上升到1985年的35.66%,美元指数也于1985年达到历史峰值143。第二阶段是年克林顿时期。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高科技繁荣,美国GDP的全球份额于2001年达到32.5%,美元指数也达到了115。第三阶段是2012年以来,美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再度提升到2016年的24.66%,美元指数也在2016年末达到阶段性高点103。以上三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美国GDP全球份额尽管会回升,但回升的力度越来越弱。同样,美元指数会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阶段性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也越来越低。要讨论美元汇率到底怎么走?有必要分析美国经济基本面相对其他国家的前景怎样。分地区来看,当前欧元区经济已走出了衰退与通缩的泥潭,增速稳健回升趋势确立,日本经济二季度实现了2%的同比增速,为近三年来新高。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经济韧性十足,稳健增长可期,巴西、俄罗斯也将逐渐走出衰退阴影。相反,美国经济尽管仍处于复苏通道中,但特朗普政府国内改革步履维艰和经济孤立主义将加剧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由此看来,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格局有望改变,美国GDP全球份额将可能重新步入下行通道。因此,美元指数长期回落趋势可能已经确立。以上是中长期的分析,短期内受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全球地缘政治和美元超跌等影响,美元指数不排除再度走强的可能性。假设中长期美元走弱的趋势成立,同时央行继续维持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继续维持升值态势。同时,鉴于前期人民币汇率对非美元货币汇率贬值过度,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将保持稳中有升。(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金融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以证券交易为核心的综合性投资理财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升趋势_人民币汇率分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升趋势
  日前,一些证券公司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对外投融资、外贸出口以及经济下行等因素多重博弈,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呈现2%的贬值趋势。然而,笔者反倒认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多重博弈难改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趋势。
  我国经济增长趋势不改
  我国的经济形势是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宏观基本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对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概括了四个方面的亮点:一是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二是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趋势明显;三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四是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至于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落,笔者认为,这完全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及时调整外贸地区结构,如变过去外贸出口主要依赖欧美市场为重点放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市场。更重要的是,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尤其是农村市场,拥有极大的开发动能和潜力。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和审慎灵活的财税、金融以及外贸等政策的逐步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增长一定会继续维持一个比较良好的局面。
  欧美市场缺乏吸引力
  以往美国市场能够作为“风险避难所”和美元资产作为“风险缓冲工具”,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即美国公司股票和债券具有高于欧洲和日本等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这带动了大规模股权投资和固定收入证券投资流入美国,使得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固定收入证券和第二大股权资本的流入国。然而,由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目前的金融风暴以及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国际投资者已对美国市场的安全性和美元资产的盈利性产生极度的担忧,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市场的势头开始锐减,而从美国流出资本的势头却在猛增。在这一过程中,美元资产需求减少和美元贬值相互作用,即美元资产投资减少导致美元贬值,而美元贬值进一步减少美元资产吸引力。这些同样的不幸也落在了欧洲国家身上。
  稳中有升趋势将延续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虽会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其所孕育的增长潜力和政府保增长的政策决心再加上欧美地区经济衰退的不可逆转性,很可能使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以及明年会有所放缓,但是人民币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不会改变。
  不过,未来趋势可能转向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过去,人民币升值似乎是对美元而言,但笔者相信在将来几年会变成对一篮子货币每年升值3%左右,参考一篮子货币目的就是为了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由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都小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因此实际有效汇率总体上还会不断升值。
  其次,实行较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安排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在逐步实施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是否会成为严重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部门的特点和经常项目的状况。如果我国拥有一个竞争性的出口部门和强健的经常项目,则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不会造成太大问题。从汇率管理角度,比较合适的选择是,在市场供求的基础上继续人民币汇率调整,到了一定水平后放开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在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水平的同时,适当地辅之以政府调控。
  另外,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改但节奏可以调节。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下,人民币升值应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策略性。首先,不至于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伤害。其次,也要主动掌握升值时机,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型。再次,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是对过去资本项目逐步可兑换的认可,同时也发出了我国继续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信号,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汇率升值至均衡汇率的必要条件。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人民币汇率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