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国重新洗牌是洗牌的开始吗

中国夏季“火炉”城市重新洗牌:武汉南京退出前四
责任编辑:张程
核心提示:排在前列的重庆、福州、杭州、南昌四个城市被不少网民冠名为“新四大火炉”。
7月10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传统上说的&三大火炉&城市重新洗牌,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榜单,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0日报道,其中,排在前列的重庆、福州、杭州、南昌四个城市被不少网民冠名为&新四大火炉&。原本作为&火炉&的武汉退出前四,位居第六。据媒体报道,武汉退出了全国三大&火炉&行列,有赖于多年的生态保护和治理,让武汉的气候大为改善。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河南省某高校经济学教授石浦(音)称,在中国官员看来,iPhone工厂是一笔物有所值的投资;他表示,富士康帮助培训了数十万河南人...
70多年来,美国虽然有时一意孤行,但一直被公认为自由世界秩序的脊梁和全球准则的维护者。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不到半年,就令人们...
一些人在科学领域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他们往往小看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们如今实实在在地可以与任何西方科学家平起平坐。
无论是大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国家战略,抑或中国本土新兴行业领军者的不断壮大,可以预见中国跻身第四次工业革命潮头不是梦。
近年来,越来越多韩国民用航空飞行员跳槽,其中不少人去了薪水更高、工作环境更好的中国航空企业。所在位置: >
三得利退出中国是洗牌的开始吗
三得利啤酒退出中国了。日资啤酒在华发展颓势日显,欧美啤酒却越发强势。
10月18日晚间,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三得利(中国)有限公司所持三得利青岛啤酒(上海)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三得利(上海)销售有限公司各5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8.23亿元。交易完成后,两公司将成为青岛啤酒的全资子公司。
三得利的退出固然是其战略调整的结果,但也是日资啤酒在中国发展不佳的例证。随着欧美啤酒在华的强势发展,加上国际并购形成的巨无霸,未来,将会有怎样惨烈的&战争&发生在中国啤酒上?
是战略调整,还是退出?
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由日本三得利株式会社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在中国从事啤酒、饮料业务。日,青啤发布公告称,已与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将各自在上海以及江苏的业务组建成两家合资公司,各持股50%,负责双方在上海市及江苏省啤酒业务的事业规划等事项。
这场&婚姻&只持续了3年多。对于分手的原因,业内人士给出的最直接理由是,合资公司经营得不好,甚至出现了亏损。
但细看三得利日本母公司的举动,此次退出青岛啤酒并非仅因为经营业绩不佳。2014年初,日本三得利控股公告称,就以136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蒸馏酒企业比姆(Beam Inc.)与该公司达成协议,如果加入比姆的债务,总价将达到160亿美元。
据悉,借助此次收购,三得利控股在世界蒸馏酒企业中将从第10位跃居第3位。通过此前悬而未决的蒸馏酒业务的巨额收购,将在世界酒类市场巩固其作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的地位。
三得利调整战略方向,巩固其在蒸馏酒领域的地位,可以作为其退出中国啤酒市场的注脚。
&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红酒和洋酒市场却依旧维持较高速度增长,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三得利将在华任务重心转向红酒和洋酒市场上&。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青岛啤酒发展稳健,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啤酒行业市场进一步趋向饱和、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走到了高速增长的末期,三得利依靠合资公司已经难以取得较大增长。
一份由美银美林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啤酒格局中,百威英博拿下20%的份额,米勒则占12%,双方合并后,两者将共有超三成的市场;喜力、嘉士伯紧随其后,分别占有9%、6%市场份额;之后分别是CRE(华润创业,旗下为雪花啤酒)占6%, 青岛啤酒占5%,Molson Coors占3%, 燕京啤酒(000729,股吧)占3%, 日本麒麟啤酒占2%,日本朝日啤酒占1%,也就是说这10家占了全世界近7成的市场份额。
记者调研了解,整体上来看,随着百威英博、SAB米勒等世界啤酒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国产啤酒品牌的崛起,日本啤酒品牌在华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朝日啤酒、麒麟啤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都不算高。
市场或更大变局
记者了解到,并购、整合、扩张已经成为国内外啤酒行业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举措。以青岛啤酒为例,近年来,青岛啤酒在济南、成都、徐州、石家庄、广东揭阳、甘肃等地区进行多个迁建和改扩建工程,使公司产能规模、技术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1年,青岛啤酒收购了山东新银麦、杭州紫金滩,购买了广东活力啤酒的资产;2012年落子江西九江、河南洛阳;2013年收购嘉禾啤酒、新钟楼啤酒;2014年,又将绿兰莎纳入版图,不断完善的市场布局,使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
在啤酒行业专家方刚看来,对于不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啤酒商来说,退出是理智的选择,此次三得利退出青岛啤酒之后,意味着它们的啤酒业务几乎完全退出中国市场。此举对青岛啤酒有利,意味着进一步提高青岛啤酒在上海、江苏的地位。
不久前,历史上最大的啤酒并购交易终落下帷幕,经过数周的要约报价,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成功地以每股44英镑的收购英国啤酒制造商SABMiller(华润雪花第二大股东),交易总额达712亿英镑。
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的百威英博将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拿下,由于两家公司在中国都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中国啤酒市场势必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国际因素传导到国内需要一定时间,业内已经预期未来较大规模并购还会发生在啤酒行业。
来自消费者产品趋势分析机构Euromontior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啤酒行业占据市场份额前四的品牌分别为:华润雪花23.2%, 青岛啤酒18.4%,百威英博14%, 燕京啤酒10.7%。
&中国啤酒市场仍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对啤酒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青岛啤酒公关部有关人士表示,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提升,中国啤酒市场仍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并为具有品牌、品质、规模等优势的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啤酒业靠并购成长的模式表达质疑,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啤酒市场,啤酒行业前五名市场占比已近八成,也是趋近增长的临界点。靠并购、扩产的方式已难再续,全国可供并购的标的也已不多,下一步各大啤酒企业需要苦练&内功&,转变发展方式。
关键词:&&& 来源:中国国际啤酒网
(责任编辑:程亚利)
佳酿网声明:
① 在本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
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联系:
② 来源注明“佳酿网”的稿件系本站原创内容,其他媒体转载须注明“佳酿网”。
③ 本站愿与各类媒体、出版社、营销公司等机构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
近日随着嘉士伯频频陷入负面消息以及在中国拥有包括百威、哈尔滨、珠江等啤酒品牌的百威英博并购了持有雪花啤酒股份的南非米勒后...
Copyright(C)
Jian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Www.Jianiang.Cn
佳酿网 投稿信箱:
客服信箱:
本站转载及访客投递的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 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三得利退出中国是洗牌的开始吗
三得利啤酒退出中国了。日资啤酒在华发展颓势日显,欧美啤酒却越发强势。
10月18日晚间,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所持三得利青岛啤酒(上海)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三得利(上海)销售有限公司各5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8.23亿元。交易完成后,两公司将成为青岛啤酒的全资子公司。
三得利的退出固然是其战略调整的结果,但也是日资啤酒在中国发展不佳的例证。随着欧美啤酒在华的强势发展,加上国际并购形成的巨无霸,未来,将会有怎样惨烈的“战争”发生在中国啤酒市场上?
是战略调整,还是退出?
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由日本三得利株式会社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在中国从事啤酒、饮料业务。日,青啤发布公告称,已与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将各自在上海以及江苏的业务组建成两家合资公司,各持股50%,负责双方在上海市及江苏省啤酒业务的事业规划等事项。
这场“婚姻”只持续了3年多。对于分手的原因,业内人士给出的最直接理由是,合资公司经营得不好,甚至出现了亏损。
但细看三得利日本母公司的举动,此次退出青岛啤酒并非仅因为经营业绩不佳。2014年初,日本三得利控股公告称,就以136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蒸馏酒企业比姆(Beam Inc.)与该公司达成协议,如果加入比姆的债务,总价将达到160亿美元。
据悉,借助此次收购,三得利控股在世界蒸馏酒企业中将从第10位跃居第3位。通过此前悬而未决的蒸馏酒业务的巨额收购,将在世界酒类市场巩固其作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的地位。
三得利调整战略方向,巩固其在蒸馏酒领域的地位,可以作为其退出中国啤酒市场的注脚。
“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红酒和洋酒市场却依旧维持较高速度增长,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三得利将在华任务重心转向红酒和洋酒市场上”。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青岛啤酒发展稳健,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啤酒行业市场进一步趋向饱和、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走到了高速增长的末期,三得利依靠合资公司已经难以取得较大增长。
一份由美银美林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啤酒格局中,百威英博拿下20%的份额,米勒则占12%,双方合并后,两者将共有超三成的市场;喜力、嘉士伯紧随其后,分别占有9%、6%市场份额;之后分别是CRE(华润创业,旗下品牌为雪花啤酒)占6%, 青岛啤酒占5%,Molson Coors占3%, 燕京啤酒占3%, 日本麒麟啤酒占2%,日本朝日啤酒占1%,也就是说这10家占了全世界近7成的市场份额。
本刊记者调研了解,整体上来看,随着百威英博、SAB米勒等世界啤酒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国产啤酒品牌的崛起,日本啤酒品牌在华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朝日啤酒、麒麟啤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都不算高。
市场或更大变局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并购、整合、扩张已经成为国内外啤酒行业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举措。以青岛啤酒为例,近年来,青岛啤酒在济南、成都、徐州、石家庄、广东揭阳、甘肃等地区进行多个迁建和改扩建工程,使公司产能规模、技术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1年,青岛啤酒收购了山东新银麦、杭州紫金滩,购买了广东活力啤酒的资产;2012年落子江西九江、河南洛阳;2013年收购嘉禾啤酒、新钟楼啤酒;2014年,又将绿兰莎纳入版图,不断完善的市场布局,使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
在啤酒行业专家方刚看来,对于不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啤酒商来说,退出是理智的选择,此次三得利退出青岛啤酒之后,意味着它们的啤酒业务几乎完全退出中国市场。此举对青岛啤酒有利,意味着进一步提高青岛啤酒在上海、江苏的地位。
不久前,历史上最大的啤酒并购交易终落下帷幕,经过数周的要约报价,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成功地以每股44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啤酒制造商SABMiller(华润雪花第二大股东),交易总额达712亿英镑。
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的百威英博将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拿下,由于两家公司在中国都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中国啤酒市场势必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国际因素传导到国内需要一定时间,业内已经预期未来较大规模并购还会发生在啤酒行业。
来自消费者产品趋势分析机构Euromontior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啤酒行业占据市场份额前四的品牌分别为:华润雪花23.2%, 青岛啤酒18.4%,百威英博14%, 燕京啤酒10.7%。
“中国啤酒市场仍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对啤酒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青岛啤酒公关部有关人士表示,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提升,中国啤酒市场仍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并为具有品牌、品质、规模等优势的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啤酒业靠并购成长的模式表达质疑,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啤酒市场,啤酒行业前五名市场占比已近八成,也是趋近增长的临界点。靠并购、扩产的方式已难再续,全国可供并购的标的也已不多,下一步各大啤酒企业需要苦练“内功”,转变发展方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低端手机厂商面临洗牌,运营商走向全网通模式,定制机进冷宫
中国低端手机厂商面临洗牌,运营商走向全网通模式,定制机进冷宫
合约机被称为“中华酷联”时代的产物,那时候这四家手机厂商依靠运营商补贴,叱咤风云,然而随着运营商对合约机补贴的减少,酷派、中兴接连落寞,也只有华为日子过得不错。不过近日,2017年《全网通市场报告及广研院调研报告》显示,随着资费问题、网络差异的情况出现导致手机用户的多卡需求增长,进而促使各级市场都更倾向于全网通终端,全网通终端自销售以来,累计发售7亿部,与此同时,在巨额补贴下的定制机、合约机,开始进入寒冬。
随着全网通时代到来,合约机或许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所谓的合约机,是指通讯运营商与手机生产商合伙定制的手机类型,用户使用该手机必须和指定运营商签约,而且要一次性付清交租机款。合约机取消,也意味着手机和卡要分离。低端手机市场或许会迎来新的洗牌。而定制机,就是移动或联通或电信等为了自己开展某项活动,而向某几个手机制造商定制一批手机,其中加载了运营商的一些固定内容或设置。
比如以前3G时代每个型号手机都有和各运营商合作的定制机,每一款手机要分移动版联通版电信版,只支持每家运营商特定的网络制式。后来慢慢地没有和运营商的合作了但是出于节约成本而且全网通技术不成熟,还是会区分不同版本的网络制式。再后来到iPhone 6开始,全网通才开始慢慢普及。
尤其是曾经中国移动合约机还阉割WIFI等等。对于低端厂商来说影响最大,而对于中高端手机制造商来说,这次的要求对其影响有限,本身他们对于运营商的非套餐之外的补贴依赖度不高。当然,补贴取消倒闭手机制造商改变策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合约机时代还有个糟糕的事情,那就是运营商会内置各种应用。而预装软件可以给用户带来方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预装应用软件的手机,用起来很不方便。而未来运营商定制机或合约机将进入寒冬。面对全网通以及未来的5G,曾经的时代产物或将走向没落。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重新洗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