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税地”(宋代两税法法中提出的)是什么意思

&|&&|&&|&&|&&|&&|&
& 深度 & 正文
农民:中国古代国家和土地的双重依附者
事情未止于此,田税征收的实物和货币并举制,更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田税征收的实物和货币并举对于政府来说简便易行,也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则噩梦远大于福音。众所周知,汉代人口的主体是个体农民,他们既无资本也无能力从事大规模的商品生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靠出卖有限的农副产品换取货币,必然要受到商人的中间盘剥。而&刍一石当十五钱,稿一石当五钱。刍、稿既贵于律,以入刍稿时平贾入钱&的规定为增加农民田税负担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当刍、稿市场价格低于法定价格时,按法定价格征收,农民实际卖出的刍、稿就不止是三石和二石了;当刍、稿的市场价高于法定价格时,则按平价&&也就是官定的价格折算;这平价是低于市场价的,若按市场价格折算,农民卖出的实物就少一些,负担也就轻一些,而按平价折算,折合的实物就要多得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刍、稿税的缴纳没有统一固定的时间,官府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农民就得什么时候交。律文谓&十月户出刍一石,足其县用,余以入顷刍律入钱&,也就是说,除了&户出刍一石&于十月收取以外,其余折合货币收取的时间,全由各地官吏说了算。逢秋收刚过,物产丰富之时,物价再低,农民也得出卖农产品,要受谷贱伤农之害;若逢青黄不接,无物可卖,农民只好去借贷缴税,则落入高利贷的陷阱而不能自拔。晁错曾上书文帝云:&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当具有者半价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矣。&〔4〕(P1132)这五口之家、百亩之地是授田制之下个体小农的一般形态,他们之所以&当具有者半价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就是为了缴纳田税,是田税货币化使他们&半价而卖&、&取倍称之息&。以往对晁错这段话的理解多不得要领,甚至认为这五口之家、百亩之地、亩产一石不是汉初小农的真实形态,简单地把农民&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归结为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而未见田税制度所起的杠杆作用,现在是应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
田税制度的上述弊端,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所以自汉文帝时起,土地兼并就呈加速度的势头向前推进。统治者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起码从汉武帝时开始,就不断地有人提出和采取各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方案,如限制势家大族的占田数量,用行政手段打击工商业主的势力,甚至直接剥夺工商业主的财产;又如假民公田,移民实边,赋民公田,等等,但都难以解决农民的破产问题。农民丧失土地以后为了逃避田税和徭役,只有离乡背井,或者逃亡山林,或者投到地主势家的门下,依附于势家地主,成为势家地主的依附民。
农民离开原籍,无论是依附于地主,还是逃亡山林,对国家来说都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国家税源的流失。尽管国家一再强调户口的政绩作用,把户口作为考核地方官的重要指标,但农民不愿申报户口、千方百计隐瞒户口的事实普遍存在,如汉武帝元丰年间,关东地区有流民两百万,其中无名数者多达四十万,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那些依附于地主的农民中间自然也有许多无名数者。如果说西汉时代,离开土地的农民啸聚山林、流亡四方者居多的话,那么降至东汉,无地农民则多投到私人门下成为依附民了。仲长统对东汉后期土地集中、地主拥有成千上万的奴婢、依附民的生动而形象的描述,形象地再现了东汉农民破产、依附关系发展的历史现实。这为学界所熟知,就不再赘引了。这种农民由隶属于国家向私人依附民转变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以人户为本的田税制度。
明白了汉代土地制度、田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以后,对西晋占田课田制以及北魏隋唐均田制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农民的历史命运,可以有进一步的认识。
西晋统一之后,为了稳定税源,统一土地赋役制度,在严格户籍登记的前提下,按照汉代土地、赋役制度的传统,于太康元年(280)颁布了占田课田制和户调制。其内容为:
&又制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夷人输賨布,户一匹,远者或一丈。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以下、六十六以上为老小,不事。&〔9〕(P790)
&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10〕(卷二十九)
这段记载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按户缴纳课税,丁男为户主的每户每年缴纳绢三匹、绵三斤。同时按人收取田税:丁男按照五十亩的课田数缴纳田税四斛,合每亩八升;丁女按照二十亩课田数缴纳田税一点六斛;次丁男田税额较丁男减半。二是规定农民占田数字,丁男每人占田七十亩,其中二十亩免田税,五十亩要缴税,称为课田;丁女占田三十亩,其中十亩免税,二十亩缴税,为课田。三是规定了统一的成丁、次丁、老小的年龄标准。
对上述记载个别文字的理解,学界曾有过分歧,如课田包含在占田之中还是在课田之外就有过争议,在明白了汉代授田制以后,这个争议随之结束。其占田数量,丁男七十亩、丁女三十亩,加起来和一对夫妇占田百亩的西汉标准相同,不可能另外还有七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的课田。但无论争议如何,上述三点是清楚的。从这三项内容,不难得出西晋的户调式和占田课田制的目的是以课保税。一个五口之家,男子可以占田七十亩、女子可以占田三十亩,合起来占田一百亩,无论是否占足规定的土地数,收成如何,男子五十亩、女子二十亩合计五斛六斗的田税和三匹绢三斤绵的户调是一定要缴的。实际上,这是汉代每户百亩授田,按顷、按户征收田税的翻版,只是名目和计算方式有所变化而已,汉代按顷计算,西晋是按七十亩计算。汉代亩产定得低,西晋亩产定得高,西晋的田税和户调相加,农民负担总量高于西汉。这在西晋统一初期,政治军事稳定,人少地多的条件下,是有实现基础的,农民只要愿意,基本上可以占足规定的土地数。因为有土地的吸引,那些私人依附民、在战乱中无家可归的流民也愿意占著户籍,政府为了增加税源更会严格户口登记,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也正是在这一制度的支持之下,国家控制的农民的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小农经济呈现了新的繁荣,这是造成西晋太康年间经济发展的基础。当然,这些隶名于官府的农民,本质上依然是国家的课役农,只是他们拥有了较多的生产自由。
然而,占田课田制并不能保证农民占有土地的稳定性。一方面因为贵族、世家、官僚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并不因为占田制度而受到限制,继续拥有大片土地,依然疯狂地兼并农民的土地,另一方面因为农民赋税负担沉重不得不卖出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也没有足够的土地分配给新增加的人口,即使在和平年代和正常年景,农民也必然沦为势家大族的依附民。而随着战乱的发生,更加剧了农民向私人依附民转化的进程。后继的政权,为了保证税源以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又继续着前朝的传统,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就逻辑地实行了。
北魏隋唐均田制的内容较之西汉授田制、西晋占田课田制有着很多变化,但是,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即在均田的名义之下保证均税。这里以最为成熟的唐代均田制度为例作个简单的分析。按唐代均田制的基本内容一是严格户口登记。二是计口授田,每一个成年男子授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世袭传承,口分田则死后要归还国家。三是实行租庸调制,每丁一年缴粮食二石为租,绢二丈、绵三两或者是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为调,丁男每年为官府服役二十天,不愿服役者可以缴钱代役,称为庸。根据现有资料,均田制从颁布之日起就没有严格执行过,农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按照标准授田,大部分农民实际占田都不满规定的数字。但是,农民无论是否拥有足够的土地,租庸调是必须完成的。所以,均田的目的是为了按人头均税,只要户籍上保留着丁籍,就必须缴纳租庸调,而租庸调的数量总额是以一百亩土地为基数确定的(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合计一百亩),所以,均田制下的农民本质上依然是国家的课役农。法律规定的粮食二石、绢二丈等只是全国统一的租调标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吏还会以各种理由变相增加农民的负担,而农民还要承担租粮的运费等开支,其实际负担远远不止法律规定的数字。这在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国家赋役相对较轻、吏治比较清明的时候,农民还能维持其基本的再生产,而随着赋役的增加、吏治的败坏,农民只有卖田宅、鬻子孙,最后离乡背井,转徙他乡。但是,尽管农民流亡严重、户口不实,国家赋税却是必须完成的,官吏的个人需求也必须得到满足,官府依然按照现有户籍所记载的人丁数征收租庸调,那些逃亡人口的租调就有现存人丁分担,又进一步加重了在籍农民的负担,加速农民的破产,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这一矛盾在所谓的开元盛世时期已经很突出了,安史之乱以后,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再也无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了,按人征收田税制度已经失去其实行的基础,因而不得不历史性地改变按人征收田税的传统,舍人而税地,按地征收田税,两税法登上了历史舞台。
两税法的内容,众所周知,本文不再举证。在这里我们只要明白一点就行了,即改变原来按人征收租庸调的办法,将原来的租庸调归并入地税和户税两大项,其中的户税是传统的人口税的继续,但是按照资产多少确定户税高低,而不是完全按照人丁数量;地税则按照土地多少征收的田税。这样使得赋税负担和纳税人实际的生产资料以及资产拥有的情况在理论上相一致,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赋税负担,同时也没有必要严格农民的行动自由。所以,两税法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田税制度的划时代转变,也标志着农民与国家关系的划时代转变。从此以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弱化,也放弃了用行政分配的方式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努力,地主兼并土地再也没有了身份等级上的障碍,大土地所有制迅速膨胀,租佃关系发展起来了。我国农民的历史命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民不可能像以往那样靠国家分配获得土地,只能靠自己努力了,或者逃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开荒以自给,或者设法改变自身命运。否则,只能做地主的佃户。实在走投无路了,就揭竿起义。我们只要留意一下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曾经被认为是农民起义最高纲领的&平均主义&口号是由唐末黄巢起义首先提出的。以往人们认为这是农民阶级斗争觉悟提高的表现,直到唐朝末年农民才意识到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是土地所有制。现在若从制度的层面分析,黄巢起义之所以用&平均&、&均平&的口号号召民众,固然是现实的贫富不均令农民无法生存,还有另一层因素:即向穷苦的农民说明,要获得土地,不能寄希望于官府,只能靠自己。这些都说明,制度直接决定着农民的命运,在过去如此,在现代依然。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总结历史经验,从制度层面思考和解决农民问题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8〕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9〕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编辑:陈书娣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哈尔滨师大附中含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哈尔滨师大附中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哈尔滨师大附中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m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缪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摩”“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钱氏家训》的上述内容A.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 B.体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C.彰显学优则仕的理想追求&&&&&&&&&&& D.蕴含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25.明朝后期马铃薯传人我国后,迅速跻身官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等级观念日益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26.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群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A.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B.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的批判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27.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相关法规。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积极扶植官僚资本企业C.奖励实业顺应时代潮流&&&&&&&&&& D.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28.在1930年夏,中共领导人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决定立即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以尽快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可见当时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共党内的右倾错误起主导作用C.中共党内在革命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29.1950年,加拿大认为不需谈判即可与新中国建交,但在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后,加拿大遂搁置了此事,但在1970年最终与新中国建交。中加建交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欧美对华政策的变化C.中加两国的现实需要&&&&&&&&&&&&& D.意识形态对抗的淡化30.1958年末,全国职工总数达4532万人,比1957年末增加了2082万人。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各地迅速精简职工,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这一措施A.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B.基本纠正了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导致了社会商品供应不足&&&&& D.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1.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案情:甲请己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B.限制原告的权利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 D.维护被告的利益32.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33.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指挥的怪物。”这里的“怪物”是指A.联邦体制的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C.君主立宪制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34.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至1930 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竞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千预经济的效用C.经济危机谈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D.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35.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1.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人享有14年的专利和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使用这项发明”。这部专利法被看作近代专利制度的最早起源。此后,美、法、德等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年,登记53项发明专利;年,登记102项发明专利;年,登记379项发明专利。由于专利制度保障,很多富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例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的运行效率,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登记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广泛推广。――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以下为洋务运动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批准年份&企业名称&专利内容1882年&上海织布局&十年专利1893年&重庆聚昌火柴厂&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1900年&浙江利用公司&在浙江境内专办机器磨面、织布为期十年1905年&华洋统销公司&取得二十五年专卖权1908年&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准其在汉口地方专办,以维商业――摘编自刘秀平;《迟滞与成长――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材料三& 若无英国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来必有可能”。李约瑟之谜全新解释:专利制度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历史背景,比较晚清中国专利制度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主要不同。(17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与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影响。(8分) 42.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17世纪,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影响很大,他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人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关于“理性主义与社会发展”的论点,并就所拟论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昨](15分)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敦刻尔克大撒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材料二& 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地处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等。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积极作用。(9分)47.[历史-选修4:中国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梁启超认为,实行法治必须立“善法”、制“良法”。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 就是“ 善法”、“ 良 法”。……还必须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中国“因事势,从民欲”,迫切需要设立一个独立、专门的立法机构,“立制改变,以利国民。”……司法之权与立法权或与行法权同归于一人或同归于一部,则亦有害于国人之自由权。盖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则国人之性命及自由权必至危殆。”――摘编自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材料二国者何? 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 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 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梁启超《爱国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法治思想。(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9分)&&24.D 25.B 26.B 27.C 28.C 29.C 30.A 31.A 32.D 33.B 34.C 35.D41.(25分)(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兴起,市场竞争激烈;(3分)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引入;(2分)洋务运动发展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需要。(2分)原因: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产生早,发展快,晚清中国专利制度引进晚,发展慢;(4分)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以保护知识与技术产权为核心,晚清中国专利制度以保护企业垄断经营权为主。(4分)西方各国都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晚清中国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2分)(2)影响:西方:近代专利制度推动了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促进欧美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4分)晚清:中国专利制度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于集中资本、防止国内过度竞争与外商排挤、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变相的专卖与垄断经营,又阻碍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和晚清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4分)42.示例: 论点: 契约精神推动欧洲的社会发展。(2分)论述: 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是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的契约,因此,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的这种革命是正当的,民主制度才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17、18世纪的英法出现了启蒙运动,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最终引发了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实正确,史论合理8分,逻辑分2分)45.(1)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商品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变革。(6分)(2)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流动,客观上减轻了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和社会公正。(9分)46.(1) 背景: 二战初期,面对德国的疯狂进攻,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德国闪击法国,英法连被迫撤退。(3分)作用: 撤退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最终消灭德意日法西斯莫定了基础。(3分)(2) 特点: 政府主导、有计划: 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颁布法规鼓励工商业内嵌;时间短促,任务艰巨;重工业所占比重大;迁移区域目标明确等。(六取三,5分)作用: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和军事基础;工业布局得到一定改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西部现代化进程。(三取二,4分)47.(1)为民立法: 必须坚持实行法治;建立独立的立法机构;司法独立。(6分,任答三点即可)(2)思想: 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背景: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9分)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两税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