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万美元60万株等于多少人民币币

人民币外债首次纳入口径 一季度外债余额1.67万亿美元_网易新闻
人民币外债首次纳入口径 一季度外债余额1.67万亿美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章斐然)国家外汇管理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02768亿元人民币(等值1673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与此前相较,此次数据新纳入了人民币对外负债,统计口径扩大。为何扩大统计口径?据外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外债口径的调整一方面有利于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外债总体规模,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之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首先,随着2009年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开展和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迅猛发展,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增加。将人民币外债纳入总体外债统计有利于数据客观、透明,便于社会各界更全面了解我国详细的外债情况。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提高数据质量、弥补数据缺口、增强数据可比性和提高数据透明度成为共识。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G20布里斯班峰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将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积极响应了与国际通行数据标准接轨的倡议。经过一系列技术准备工作,目前按SDDS标准公布数据的条件已经成熟。采纳SDDS,符合我国进一步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推进统计方法的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宏观经济家底,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提升国际社会和公众对国内经济的信心。因此,从2015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按季对外公布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以便于社会各界更全面了解我国详细的外债情况。统计口径调整引起外债余额上升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6732亿美元,较去年年末外币外债余额大幅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外债统计口径调整引起的。在此次公布的外债余额中,首次纳入统计范围的人民币外债余额为49424亿元人民币(等值8047亿美元),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48.1%。若按调整前口径(外币外债)计算,我国外债余额较2014年末减少3%。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0356亿元人民币(等值4942亿美元),占29.5%;短期外债余额为72412亿元人民币(等值11790亿美元),占70.5%。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50.5%。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6906亿元人民币(等值1125亿美元),占7%;中央银行债务余额为2180亿元人民币(等值355亿美元),占2%;银行债务余额为50225亿元人民币(等值8177亿美元),占49%;其他部门债务余额为30914亿元人民币(等值5033亿美元),占30%;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2543亿元人民币(等值2042亿美元),占12%。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33775亿元人民币(等值5499亿美元),占33%;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19182亿元人民币(等值3123亿美元),占19%;货币与存款余额为26868亿元人民币(等值4374亿美元),占26%;债务证券余额为8796亿元人民币(等值1433亿美元),占8%;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592亿元人民币(等值96亿美元),占1%;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余额为12543亿元人民币(等值2042亿美元),占12%;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1012亿元人民币(等值165亿美元),占1%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49424亿元人民币(等值8047亿美元),占48.1%;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53344亿元人民币(等值8685亿美元),占51.9%。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0%,日元债务占4%,欧元债务占6%。
据初步计算,2014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8.64%;债务率为35.19%;偿债率为1.91%;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7.78%,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外汇局相关负责人特别指出,将人民币外债纳入总体外债统计,仅是外债统计方法上的调整,不会增加实际的对外债务偿付金额。因此,外债数据口径的调整不会引起我国外债偿还责任的变化。
(原标题:人民币外债首次纳入口径&一季度外债余额1.67万亿美元&)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编号:WYM08010)后期研究成果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2279583.htm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探讨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问题,有助于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性质,从而更科学地调控人民币汇率水平。为此,本文对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月度数据还是用年度数据,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都具有均值回复性质,其半衰期(half-life)为1年半到2年。而发达国家间实际汇率的半衰期一般为3至5年。这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速度更快,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更有效。   关键词:人民币 美元 实际汇率 购买力平价   相关文献述评   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但名义汇率仅仅是中美两国货币对换之比,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要通过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才能显现出来。于是,作为用名义汇率转化后的两国价格水平之比,实际汇率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就更直接,其研究价值也远超过名义汇率。所以,实际汇率波动一直是汇率经济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末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以后,应用单位根、协整方法研究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问题就变得异常活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问题被密集地研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实际汇率衡量了名义汇率相对于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的偏离,研究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性质可用来判断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两种货币之间是否成立(Rogoff, 1996)。作为历史最悠久和最有影响的汇率决定理论,除了理论上的重要性,购买力平价理论还能为一国确定汇率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例如,我国1994年之前确定汇率水平的换汇成本改进了的购买力平价(姜波克与杨长江,2004)。所以,相关研究自然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外关于购买力平价的研究普遍认为实际汇率是随机游走的,即实际汇率不具有均值回复的性质,例如Adler与Lehmann(1983)、Taylor(1988)。Adler与 Lehmann (1983) 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固定汇率时期还是浮动汇率时期,无论是用年度数据还是用月度数据,很多不同类型国家的数据都表明购买力平价的偏离是显著的甚至是惊人的。由于这种行为看起来比国际商品套利模型更具一般性,他们给出了一种债券市场金融套利的解释。Taylor(1988)用五个主要汇率和时间序列的协整方法对长期购买力平价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购买力平价的长期均衡条件不成立,即使考虑到测量误差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地,汇率和相对价格的协整关系不成立,并且好像呈现一种无界飘逸的趋势。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方向发生了逆转。随着更多的经济学家采用了更有效的计量方法和更长的时间样本,又压倒性地得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结论,认为实际汇率具有均值回复的性质,例如Abuaf与Jorion(1990)、Lothian与Taylor(1996)、Cheung等(2004)。Abuaf 与Jorion(1990)指出,Adler and Lehmann(1983)的研究方法是不合适的。他们用更有力的估计方法和长时间样本数据重新考察了购买力平价。更具体地,他们用加拿大、法国、德国等10个发达国家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虽然用1973年1月-1987年12月的月度数据一致得到了购买力平价不成立的结论,但更长时间(年)的年度数据则普遍表明购买力平价是显著成立的。总体而言,虽然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呈现显著的偏离,但长时间内却是成立的,均值回复的半衰期大约是3年。Lothian 与 Taylor(1996)运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元―英镑和法郎―英镑汇率的年度数据,发现了实际汇率呈现均值回复的明显证据。他们认为其所用的简单的、平稳的自相关模型比其他学者所用的动态预测的非平稳实际汇率模型表现更优越。虽然短期持续性的程度可能比较高,但平稳的单变量方程能解释实际汇率样本内波动的60%-80%。其计量结果还表明,美元―英镑实际汇率的半衰期大约是6年,而法郎―英镑实际汇率的半衰期还不到3年。Cheung等(2004)指出,在购买力平价研究中的一般做法是采用粘性价格模型,认为价格调整是决定购买力均值回复速度的主要因素。他们则检验了基于这种传统观点的购买力平价偏离机制的正确性。其计量结果表明,名义汇率调整,而不是价格调整,是主导购买力收敛速度的主要因素。进而,名义汇率收敛比价格收敛更慢。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汇率均值回复也比价格均值回复慢,这与购买力平价之谜所预示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国外关于实际汇率均值回复的研究多是讨论发达国家间的货币。例如,Abuaf与Jorion(1990)研究的是年加拿大、法国、日本等10个发达国家对美元的实际汇率,Lothian与Taylor(1996)研究的是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元对英镑、法郎对英镑的实际汇率,Cheung等(2004)研究的是1973年以后英镑、法郎等5种发达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他们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研究比较少。   在国内,胡援成(2003)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研究了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平稳性,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是非平稳的、不具有均值回复性质。李卓琳(2010)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多种形式的人民币汇率,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不成立。邱冬阳(2006)用协整检验研究了三变量的购买力平价模型,认为相对PPP成立而严格的PPP不成立。丁剑平和谌卫学(2010)检验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认为这些汇率都存在门限非线性。他们(胡援成,2003;邱冬阳,2006;李卓琳,2010;丁剑平和谌卫学,2010)都没有考虑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问题。   本文拟用更新的、跨度更长的数据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波动的均值回复问题提供新的结果。   模型与方法   教科书上介绍的、传统意义上的实际汇率定义如公式(1),如姜波克与杨长江(2004)的研究。其中,Q为实际汇率,S为每1单位外国货币兑换的本国货币数量(即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P*为外国的以该国货币表示的总体价格水平,P为本国的以本国货币表示的总体价格水平,下标t表示时间。由定义可以看出,实际汇率Q度量了名义汇率S相对于购买力平价汇率PPP(=Pt/Pt*)的偏离。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则Q的值为1;而Q的数值不等于1则意味着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不成立。所以,绝对购买力是否成立可通过考察实际汇率的数值来实现。    (1)   在研究实际汇率均值回复性质的文献中,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是把公式(1)中的两国的总体价格水平用消费价格指数或批发价格指数代替,如Abuaf与Jorion(1990)、Lothian与Taylor(1996)、Cheung等(2004)。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计量分析的方便(数据的获取更加容易)。遵照Abuaf与Jorion(1990)、Cheung等(2004)的做法,用名义汇率和两国的消费价格指数构造实际汇率,仍然用公式(1)表示。其中,Q为实际汇率,S为每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元数量(即名义汇率),P*为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P为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实际汇率的另外一种常见的定义与公式(1)是倒数关系,即把实际汇率表示为按照本币衡量的两国价格水平之比,如Lothian与Taylor(1996)的研究)。 Lothian与Taylor(1996)用的是批发价格指数;我们难以得到我国早期的批发价格指数。
  对实际汇率取自然对数,得到公式(2)。其中,小写的qt、st、pt、p*t分别表示公式(1)中大写的Qt、St、Pt、P*t的自然对数。    (2)   对实际汇率是否有均值回复性质的计量检验是判断公式(2)中取对数后的实际汇率qt的平稳性。如果(取对数后的)实际汇率qt是平稳的,那么它围绕其长期均衡值上下波动,具有均值回复性质,也即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成立。反之,如果qt非平稳,那么其波动是发散的,不具有均值回复性质,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不成立。对qt平稳性的检验可以通过单位根检验来进行。   如果经检验知道实际汇率qt是平稳的而且可以用(3)的1阶自回归AR(1)过程来模拟的话,那么其中qt的1期滞后qt-1的系数b1描述了实际汇率均值回复速度的快慢,其中ut为随机扰动项。例如,若qt-1=0.9,那么对于短期冲击造成的qt关于其长期均衡值的偏离,qt以每期10%(=1-b1)的速度向其长期均衡值收敛(Abuaf与Jorion,1990)。    (3)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FS)。在IFS中,得到我国1987年以后的消费价格指数数据(1987年前的消费价格指数数据缺失),是年度同比数据,将其转化为定基指数。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与美国的(所有商品、城市平均的)定基消费价格指数则可直接得到。月度数据的样本区间为1987年1月-2011年2月,年度数据的样本区间为年。   计量分析   Cheung等(2004)用的是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后1973年4月至1998年12月的月度数据,Lothian与Taylor(1996)用的是1990年前跨越多种汇率制度的长达两百年的英镑、美元与法郎的年度数据,而Abuaf与Jorion(1990)既用到了月度数据(1973年1月-1987年12月)又用到了年度数据(年)。本文也同时用月度数据和年度数据来检验。相对而言,月度数据是高频数据,年度数据是低频数据,如果所得的计量结果相同,则说明计量结果对于数据频率来说是稳健的。   (一)单位根检验:检验实际汇率是否具有均值回复性质   与ADF、PP检验不同,KPSS检验的原假设的变量是平稳的。   表1给出了KPSS检验的结果。对于1987年1月-2011年2月的月度数据,用带常数项的KPSS检验所得的LM统计量为0.449,小于5%临界值0.463,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实际汇率qt是平稳的。同理,对于年的年度数据,qt也是平稳的。   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是平稳的,说明它具有均值回复特征,于是可计算反映其均值回复速度的系数与半衰期(half-life)。   (二)估计模型:计算均值回复速度   由图1可知,月度实际汇率的自相关呈指数递减,偏自相关仅在第1期有一个显著的峰值,所以应该用AR(1)模型来模拟。图2关于年度实际汇率ARMA的提示信息不太明显,经过尝试和比较,笔者发现也应该用AR(1)来模拟(例如,如果用AR(2)模型,qt-2前的系数不显著)。根据公式(3)做实际汇率的1阶自回归,得到表2。   从月度数据的结果来看,实际汇率1期滞后项的系数b1的t统计量为64.939,对应的伴随概率为0,所以是高度显著的;其值为0.97,表示对于外部冲击引起的短期偏离,实际汇率以每月3%(=1-b1)的速度向其长期均衡值收敛,偏离缩减到原来的一半,即半衰期(half-life),需要23个月[=log(0.5)/log(0.97)]。方程的R2=0.936,表示当前实际汇率波动的93.6%可由其滞后1期值来解释。序列自相关的拉格朗日乘数(Lagrange multiplier, LM)检验显示,1阶与1到2阶的残差已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在年度数据方面,b1在5%水平上也是显著的;其值为0.66,表示对于外部冲击引起的短期偏离,实际汇率以每年34%的速度向其长期均衡值收敛,半衰期为1.67年[=log(0.5)/log(0.66)],方程也不存在低阶序列相关。但年度数据的R2=0.428,拟合程度没有月度数据好。   众所周知,1994年1月和2005年7月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引起了名义汇率水平的较大变化,月平均名义汇率由1993年12月的5.8元人民币/美元突然贬值到1994年1月的8.7元人民币/美元,由2005年7月的8.23元人民币/美元升值到8月的8.1元人民币/美元。为了考察模型参数关于这两次事件的稳定性,本文还进行了Chow检验。月度数据选择转折点为1994年1月和2005年7月,年度数据的转折点为年,结果列示在表2的最后一行。可以看出,对于只有1个转折点(例如Chow_1994m1)的检验,无论是月度数据还是年度数据,统计量都接受了参数没有结构变化的原假设。对于同时有2个转折点的检验,在月度数据中,统计量Chow_05m7在5%的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但在1%的水平上仍能接受原假设。在年度数据中,统计量Chow_依然接受了原假设。所以,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即使考虑其间汇率制度改革的因素在内,估计方程仍是可信的。   (三)均值回复速度的国际比较   综合前面的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半衰期用月度数据得到的是23个月,用年度数据得到的是1.67年,于是可以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半衰期为1年半到2年。   那么发达国家货币间的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速度怎样呢?在表3列出了3篇前述已经提到的、被广泛引用的关于实际汇率均值回复的文献结果。由表3可知,发达国家货币间的实际汇率的半衰期一般在3年以上,大部分是3至5年,这与Rogoff(1996)所做的文献总结是一致的。而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半衰期还不到2年。这说明,与发达国家间的实际汇率相比,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收敛速度更快,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更有效。   结论   国外关于实际汇率均值回复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发达国家间的货币,虽然国内有部分学者检验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是否适用,但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值回复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基于1987年1月-2011年2月的月度数据和年的年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均值回复问题提供了新的结果。   结论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是平稳的,这说明其具有均值回复性质。在观察了自相关、偏自相关图的基础上,本文用AR(1)过程模拟了实际汇率行为。变量显著性的t检验表明均值回复参数是显著的,数值的大小和符号(小于且接近1的正数)都符合预期。残差检验与稳定性检验表明模型估计是可信的,而且参数关于年两次汇率制度改革也是稳定的。综合月度数据与年度数据的结果,可以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半衰期为1年半到2年,这一数值明显小于发达国家间的实际汇率(其半衰期一般为3至5年)。这说明与发达国家间的货币相比,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特征更明显,其收敛速度更快,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丁剑平,谌卫学.汇率非线性因素在部分亚洲货币汇率中的特征―检验购买力平价论的新方法[J].财经研究,2010(2)   2.胡援成.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J].当代财经,2003(2)   3.姜波克,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卓琳.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多变量Johansen协整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15)   5.邱冬阳.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经济研究,2006(5)   6. Abuaf,N.,Jorion, 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the Long Run[J]. Journal of Finance,1990(45)   7. Adler, M., Lehmann, B. Deviations from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the Long Run[J]. Journal of Finance,1983(38)   8.Cheung,Y.,Lai,K.,Bergman, M. Dissecting the PPP Puzzl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64)   9.Lothian,J.,Taylor,M. Real Exchange Rate Behavior: the Recent Fl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st Two Centur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Rogoff,K.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uzzl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6(34)   11.Taylor,M. P.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Long-ru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Using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J]. Applied Economics,1988(2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四幅图告诉你RMB贬值 外贬值多少内贬值是多少四幅图告诉你RMB贬值 外贬值多少内贬值是多少房产经纪任先生百家号什么是M2、GDP、通货膨胀、CPI?M0就是社会上的现金,M1就是M0+企业的活期存款,M2就是M1+全国的定期存款。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超市,M2的增长也就是货币总量的增长,GDP的增长可以简单看作是整个超市内货物数量增长。货物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钱的增长速度,货少钱多,货就会涨价。货涨价的幅度就是CPI的涨幅。CPI不是通货膨胀率,但是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数据。我国的CPI是由8类商品构成,各类价格指数的权重分别约为:食品34%,日用品5%,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4%,医疗保健11%,交通通信9%,娱乐教育文化15%,居住14%。图一、2000年-2015年以来的人民币M2数据变化图
从中可以看出:1、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货币增发的增幅大大提高,坡度明显加大,一直持续到了现在。2、2015年底的M2数据已经是2008年的2.93倍。3、如果再过数十年,回过头来看的话,2009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真的是万恶的一年,真的,这个说法真的不为过。这一年开始,疯狂激进的货处增发、信贷膨胀把中国的经济彻底地推向了风口,房地产投资猛增、房价爆涨、通货膨胀、实体经济一片大萧条。4、如果说2009年以前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还有点不完全属实的话,那么,从2009年开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图二、2000年-2015年美国M2变化
从中可以看出:1、美元货币增发的坡度一直比较平缓,没有较大的坡度,相对比较稳定。2、2015年底的美元M2数据是2008年M2数据的1.5倍,环比增幅比中国小多了。3、但不同的是,美国的货币是全世界通用结算,全世界都用美元结算,石油、大宗商品等都是美元,美国增发的美元被全世界稀释,没有造成美国本土的大通胀。图三、按同期利率折合成人民币之后的对比图
从中可以看出:1、2009年以前,美国的M2数据是一直大于中国的,但从2009年底开始,中国的M2数据已经远远的把美国M2数值抛到了后边。2、2015年底时,中国M2数据是美国M2数据的1.814倍。到2016年底,中国M2数值将是美国M2数值的2倍!3、所以,2009年,真的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转折点,我们错过了历史上最后的转型时间!从此以后,我们国内囤积的货币已经超过了美国,我们的人民币远超美元,且只是在中国内部流通乱蹿,所到之处,无不对当地或行业的经济、生活造成严重伤害。4、于是,我们在后来经历了房价暴涨、股市暴涨暴跌、信贷政策忽紧忽松、购房政策忽紧忽松。5、货币之祸猛于虎也!图四、相比上一年的M2增幅对比图
从中可以看出:1、从2000年开始,中国每年M2环比增幅都是大于美国的。2、美国在次贷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货币增发环比上涨是10.07%,但依然低于我们任何一年的增幅。3、中国在2009年的史上最鸡血经济刺激中,货币增发是27.58%,史上最高。4、一直到最近的2015年,中国是13.34%,美国是5.71%。数据告诉我们:以上四张图可以告诉我们的是:1、中国国内目前流通中的钱总数量是美国的1.814倍!2、中国货币增加的速度是美国的两倍,2015年是,2016年也还是。3、我们比美国在滥发货币上更为严重!4、美国发行的货币是全世界囤积和使用、流通,我们的人民币只能在国内消化和流通!欧盟截止2016年初的M2余额为10.26万亿欧元,按同期利率折合美元为116943亿美元,按同期利率折合人民币为755782亿人民币。2016年初的美国M2+欧盟M2=782=1523474亿人民币。而2016年初的中国M2为1392300亿人民币。把中国目前所有的钱集中起来,按现在汇率换成美元,美元是不够的!是可以直接让美国所有的银行破产的!我们可以直接把美国整体吃下来!吃完美国再吃下大半个欧盟!我们坚持到2016年底就可以全部吃下美国和欧盟了(欧盟包括德国、法国、英地、意大利等经济强国)!(这是理论层面,大家不要来较真,我知道真的不可能发生)2016年中国的货币增发预计还是13%,如果中国的高幅度货币增发再持续几年,人民币汇率如果还是和现在一样坚挺、在国际市场不贬值的话,中国可以买下全世界了!是的,你不用怀疑,中国可以买下全世界了!亲,你认为这样可能吗?你认为世界同意吗?但当事实一步步接近现实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所以,常识告诉我们:这里面是有问题的!一定是有大问题的!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图五、看四大经济体2016年初的M2余额和2015年GDP数据
中国201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底汇率6.23折合同期美元为10.86万亿美元,2015年美国经济总量大约为17.87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1.7倍。从中可以看出:1、美国的货币是小于GDP数据的,这是最健康的状态。2、欧盟的货币略多于GDP,也算健康。3、中国和日本都是货币多于GDP的,这都是不太好的基本面。4、而中国的M2/GDP达到2.06,高于日本的M2/GDP=1.67。5、这个计算前提是基于中国的GDP数据为准确之前提,而实际上,GDP应该再略低一些。人民币贬值,对经济,多人工作和生活都有影响。主要体现:  1、进口减少:因为进口货物时,须先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成美元等外币,然后再从国外购买货物。人民币贬值后,相同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更少,所购买到的货物量更小,导致进口成本增加。所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将对进口不利。  2、出口增加:人民币贬值后,出口同样的货物所收到的美元,能从银行换回更多的人民币,利润会增加。所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能够有利于企业出口,但会增加工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国际游资大量外逃,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当人民币贬值成为持续性趋势,国内外的投资者会力求持有美元等外币资产以保值,会使大量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引发国内的大量资本外流。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后,会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甚至出现赤字,无法清偿到期的国际债务,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家信誉将严重受损,国内政治和经济将面临严重困难。  4、出口增加,导致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贬值会增加出口,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但是,本币贬值对出口的增加是有限度的,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如果工业化水平高,本币贬值对出口和外汇的增加就会明显,否则就不明显。  5、进口影响物价,生产、生活消费品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体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  6、资本流动影响物价,使股市和楼市价格降低,资产泡沫破灭: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会使国际资本投资者产生悲观预期,导致其大量抛售在中国的股票、房产等,然后用变现得到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等外币逃出国外(热钱外逃)。由此导致股市和楼市的价格持续下跌,随之国内资产泡沫破灭。  7、对黄金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上涨:当前,黄金和国际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的。人民币贬值,等于美元升值,也就等于黄金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以,在本币贬值时,要持有、买入黄金等硬通货。那么问题来了RMB贬值到底是买房还是买其他保值的其实人民币对外汇兑贬值,跟绝大多数人没有关系,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出国,不去国外购物,也没打算让孩子留学,更不做进出口生意,所以完全无感。就像人民币这十几年升值一样,你不但没有感受到财富增加,反而觉得在国内人民币毛了不少,没错!这十几年就是人民币外升内贬,资产价格大幅上升,让大家的财富反而缩水了。那么现在人民币会不会外贬内贬,里外都贬值呢?完全不可能,如果那样也就意味着两点,第一有一帮傻老外,明知道人民币要贬值,还不断地买入人民币资产,把美元换成人民币,然后到中国来投资,外汇储备还要大幅增加。第二,闭关锁国,切断一切贸易,人民银行决定无锚印钞,M2再次飙升到30%,内意思很明显,就像小两口打架摔东西,咱们谁都甭过了。所以完全没有这个逻辑。
那么人民币只会是外贬内升,汇率长期缓慢贬值,但国内人民币购买资产的能力反而增加了,比如你买股票比去年便宜了,你买矿产也比前两年便宜了,买公司买能源都比前两年便宜了,买房……对,现在唯一的纠结点就在房子上面,买房不但没便宜,反而更贵了。所以让大家才产生了人民币内贬外贬的错觉。
街头大妈的思路是什么?人民币贬值,要不要换点美元?现在年初6.5,现在6.9,这一年贬值了6%,一来一回就是收益啊,但问题是只能换5万美元,32万人民币,大概收益只有19500元,这还不算汇兑的手续费损失。即使把家里的4口人都动员起来,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0万,对于土豪大妈来说,显然不解渴。于是天然呆的想到了买房,人民币贬值,买房能保值,对!就买房!看似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但这么做,很可能是大错而特了。
之前写过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讨论,但那是在这轮房价暴涨之前,而现在早已没有这个考虑,因为美元计价的房价早已进入了泡沫晚期,汇率下跌势必引发资本跨境流动,让国内资金外流,换汇出逃。从而形成楼市的做空力量,不过这股力量很多人暂时感受不到,因为这股力量沉淀于高端物业之中,暂时还影响不到普通的居民住宅。有钱人有钱的投资机构都在抛售高端住宅,需要一个传导阶段才会影响到你。如果把富人到穷人,分为ABCDE,那么现在是A是顶端机构或富人,是国际视野,在人民币贬值趋势下(2014年已开始),要套现离场纯抛售,B是换房,把自有住房抛给C,然后加杠杆买A的住房。以此类推,最关键的一步是D要把自己的房子卖给E,然后才能加去接盘C的住宅,而E只能是净买入,而当今房价已经严重超出了E的购买力,那么这个链条怎么传导呢?唯有降杠杆,降首付,打着去库存的旗号,在用一些首付贷,合力贷等民间资金涌入,帮助E完成置业梦想,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将BCDE全部用楼市个人加杠杆所套牢本文由 (大粤楼市专家任生)编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房产经纪任先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销售理念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万刀等于多少人民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