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提出的养老行业发展长周期?

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前景怎么样_百度知道
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前景怎么样
我是学医的,在大城市都兴起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我想开办一个这样的机构,不知道要些什么准备,启动资金大概是多少??前景怎么样,忘有经验的兄弟姐妹给点建议或意见。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平均每年增加30多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潜在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2010年将增加到130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十一五”期间大约每年增加150亿元。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求的老年人数1:10的比例计算,2006年城市大约需要180万服务人员,预计到2020年扩大为650万人,年每年增加约370亿元。
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两项根据测算
我觉得对于老人和小孩的这种类型的人群,你开服务行业需要有想当大的资金投入,因为你要和其他同类行业竞争,所以硬件设备必须要好,而且还要了解城市需求~~还有城市的生活水平
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业。没点背景,没有媒体支持,很难混的。
居家养老涵盖很多服务方式,不是单纯的建立机构就可以完成服务的,向您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居家养老服务站或者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我这边可以给您提供一些详细的资料供您参考。可以加一下我的QQ: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摘要: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引导和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并积极推进试点工作,这些政策与实践在"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引导和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并积极推进试点工作,这些政策与实践在保障民生、刺激消费和解决就业等方面效果显著。养老服务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但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争议仍需探讨。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政策导向明确、产业基础良好,但仍然面临着传统观念束缚、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培育不足、行业监督缺失、人才队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培育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打造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7171036.htm  关键词: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产业化;养老方式;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5   2013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对我国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这就要求在一定条件下用市场化的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通过“谁受益、谁承担”,推动过去福利性质的养老事业向市场化的养老产业转变。养老服务产业化是指特定养老方式下与老年生活照顾相关的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其目的在于保障民生、刺激消费和增加就业。以市场化方向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在实践过程中,理论界和操作层面还存在着一些对于养老服务产业化的争论和质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市场发育不足、标准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难以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若干理论问题   养老服务产业化,是指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使老年生活照顾服务成为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养老服务产业的内涵界定在学界仍有不少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养老服务产业化的内容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首先要明确养老服务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养老服务都可以适用产业化发展。一般来说,对“养老服务”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养老服务”是一切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的总称,包括老年食品业、老年用品业、老年医疗保健业、老年保险业、老年旅游业、老年文化教育业等。①狭义的“养老服务”主要侧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疾病护理、精神慰藉等生活照顾性质的服务,这类养老服务正是老龄化中国急需发展的新型服务业。②因此,养老服务产业化主要是指狭义的“养老服务”产业化。   2.养老服务产业化适用的养老方式   养老服务与养老方式密不可分,不同的养老方式适用的养老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学界一般将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类型。传统的家庭养老强调养老服务的代际间流转与家庭互助,也即主要依靠家庭成员提供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则将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转移到家庭以外,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换、分配等手段来平衡养老服务的供需关系,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显然,家庭养老方式并不适用于产业化运营,而社会化养老方式下的养老服务才是养老服务产业化的主要阵地。   3.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基本要求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至少应当满足三个基本要求,才能充分调动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多方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整体格局。首先,资本回报的要求。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投资者(如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的基本建设投资和管理运营成本能够以某种方式(如服务收费、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社会捐赠等)收回,甚至获得合理的利润。其次,人员职业化的要求。向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人员(如养老机构雇员、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等)能够因此获得与其劳动贡献相匹配的报酬,享有相应的职业地位,使从事养老服务成为一种正规、专业、体面的职业。最后,等价交换的要求。老年人是养老服务的消费者,应当按照商品或服务的等价交换原则,按供需双方协议约定的价格支付相关费用,而这种支付来源可以包含多种渠道(自费、政府补贴、养老保险等)。   二、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服务产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养老服务业经历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1.养老服务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消费群体庞大、涉及领域广泛。2014年底,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达到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人,2025年将突破3亿人。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31833个,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达到58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7.5张。③据推算,2015年中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④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市场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日本银色产业产值已达31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00亿美元;2005年韩国银色产业产值27万亿韩元。我国老年群体不仅数量大、增长快,而且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多样化、需求种类多元化。据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及养老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⑤,养老服务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2.养老服务产业化政策导向明确   党中央、国务院对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利好。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指出,“老年服务业的发展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提出培育和发展老年消费市场;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其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发展老龄服务业;同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年)》出台,提出要全面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产业化全面进入实践层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作出了战略部署。与此同时,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为代表的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不断推出各种扶持、鼓励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不乏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创新型实践探索。应该说,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已经非常清晰。
  3.养老服务产业基础良好   社会化养老方式是养老服务产业化的主要阵地。居家养老依托家庭、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养老服务。一般而言,社区内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老人的常规养老需求,同时,社区对老人而言也是一个情感共同体,能够给他们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老年人甚至可以在社区参与中获得精神慰藉。机构养老为老年人提供赡养、护理、文娱等综合性服务,既包括“公办公营、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三种模式的公办养老机构,又包括市场主体经营的民办养老机构,这些机构虽然也普遍面临着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和困境,但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优质公办养老机构经常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社会化养老方式逐渐被老年人及其家庭认可,为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养老服务产业链初具雏形   养老服务产业链可谓包罗万象,常见的关联方式包括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两种。以狭义的养老服务业为例,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的业缘关系产业链可以包括家政服务人员培训机构、家政服务人员认证机构、家政服务中介机构、家政服务质量评估机构等,这是一种产业纵向间的关系;地缘产业链则是指在同一个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保姆、保洁、配餐、护理、康复等服务项目时可以由多家家政服务机构联合提供,这是一种产业横向间的关系。同样以家政服务为例,年间,我国家政企业数量从52.9万家增长至65.2万家,从业人员数量也从1470万人增加至2162万人。⑥由此可见,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涉及行业广,拓展能力强,参与主体逐渐增多,养老服务产业链初具规模。   三、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在实际运行和产业培育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包括传统观念、产业体系、市场培育、行业监管、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1.传统养老观念制约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在养老领域依赖财政支出和强调政府责任的思维定式已经固化。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主要职责应当在于充分发挥其制度设计、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的功能,然而,大多数行政主管部门仍然停留在政府包办养老的惯性思维中,并没有把养老服务产业作为应对多元化养老需求的主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各级地方政府仍需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使这些指导意见能够尽快“落地”。养老服务产业关联行业多、涉及部门广,但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机构功能作用有限。此外,税收、土地等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产业投资限制过多、审批流程复杂繁琐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积极性。   从养老服务需求者角度来看,“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尽管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但是一些老年人依然对这种养老方式抱有心理期待,对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持有抵触情绪。同时,老年人长期生活节俭的习惯,使他们不愿意、不舍得购买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和用品。从子女角度来看,尽管他们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但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担心社会舆论的指责,仍坚持自己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   从养老服务供给者的角度来看,传统产业定位导致了当前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缓慢。首先,养老机构普遍面临规模小、数量少、硬件设施老化、专业人员不足等困境,使得这些养老机构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需求。其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过分依赖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的财力支持,大多充当着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组织者的角色,面对老年人最现实的日常照料、保健护理、应急救助等需求,相应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极其有限,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更是无能为力。最后,养老服务产业属于微利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积极性不高。   2.市场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当前我国整个养老服务产业仍处于碎片化状态,市场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一方面,长期依托于街道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普遍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绝大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由当地财政负担,其功能定位多集中于组织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上门服务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养老机构普遍面临营利困境,产业化水平不高。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长期依赖财政拨款,改革创新动力不足;营利性养老机构面临社会舆论压力,财务报表与利润分配半遮半掩;高端养老服务项目不仅受制于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其产权、物业等问题也面临种种质疑。养老服务业之所以会形成这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被动经营方式,既有政府长期包办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也有缺乏市场调研、不清楚老年人实际需求等原因。这种产业链纵向衔接能力和养老资源横向调配能力之间的局限性,导致养老服务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养老服务体系的市场化水平较低。   3.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繁荣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是养老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虽然我国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消费水平较低、消费规模较小。从需求方来看,我国老年人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有限,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地区间、城乡间的悬殊较大,加之老年人储蓄欲望强烈、消费观念落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尚未成型。从供给方来看,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需求整合能力有限,市场开发意识不足,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需求和供给的不均衡最终导致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4.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不够完善   健全的行业监管体系是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和行业标准。在养老服务的行业准入与退出、养老服务的质量与评估、养老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养老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财务报表的公示公开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监管不足问题。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养老服务产业优惠政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产业融资与土地划拨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监管缺位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盲目的状态,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切身利益、阻碍了社会资本的投入,还会导致很多养老服务参与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从而扰乱了养老服务的市场秩序。
  5.养老服务行业专业人才匮乏   高水平、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是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的就业观念和社会偏见导致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收入水平不高、工作强度较大、社会地位较低等现实因素,更难以吸引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目前,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主要包括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但是前者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后者又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养老服务质量难以提升,极大地制约着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   养老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有效满足未来老年人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刺激消费、保障就业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符合我国客观国情和现实需要的,面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予以应对。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进行科学顶层设计   首先,各级政府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养老服务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定期分析所在地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同时,为了保证老年人的有效支付能力,应当进一步统筹完善养老保险政策,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提升“新农保”的待遇水平。可以尝试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初期以商业保险为主,国家和用人单位给予适当缴费补助。其次,应当在政策层面明确养老服务产业的“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属性,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多种手段,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一方面,应当尊重市场规律,整合养老资源,允许养老服务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主体,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⑦最后,发挥政府行业监督和资源整合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摒弃部门利益,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养老服务产业规范发展。   2.引入信息科技手段,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养老服务产业资源整合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依托已建成的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立统一的服务信息平台,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各类社会主体。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集中融合,实现三者服务对象、服务信息、服务标准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共享,加强养老服务与医疗保健和其他关联行业的融合,鼓励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生产企业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研发、生产老年人适用和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的O2O产业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大多数商品、服务类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依托PC客户端和手机APP开发新的养老服务运营平台和模式,可以使养老需求与养老供给迅速找到契合点,更可以使养老服务产业上下游之间实现低成本的信息共享和市场双赢,在供需信息无障碍流动的基础上,带动更多养老业态的出现,如产融结合模式、养老地产模式、保险运营模式等。这些探索将会有利于打破过去养老服务业纯福利性事业的固有格局,促进我国养老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使整个养老产业以养老服务业为中心,向纵向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横向的周边配套产业链延伸。如养老地产,在建造老年公寓的同时,可以向老年人住宿、餐饮、医疗、保健以及养老用品开发等产业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细分市场和功能区分的完备的养老产业。   3.进一步解放思想,培育养老服务消费市场   养老服务产业的参与主体应当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构建健康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一方面,从养老服务需求方的角度来看,要尊重老年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倡导积极乐观的养老观念,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方式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养老服务产业化的便利与实惠;同时,大力弘扬孝道文化,鼓励子女为老人消费,扩大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从养老服务供给方角度入手,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精简流程,拓宽入口,鼓励规模经营,增加市场竞争。除了继续在照料、护理等传统养老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还应大力拓展关于老年文体娱乐、精神慰藉、老年房产、保险理财等方面的新型养老服务。   4.规范涉老行业协会,建立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应当重视涉老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其组织、协调、服务、监管的四大职能,尽快建立养老服务行业标准体系。首先,各地涉老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增强行业自律,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养老资源,实行优势互补,在规范会员单位市场行为的同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其次,民政部门作为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创新工作机制,定期汇总整理当地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协会等涉老行业协会的需求和优势,定期形成统计公报,为养老服务产业指明发展方向,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最后,国家层面应当尽快调研各地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包括建立养老服务行业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养老服务质量的评估分级机制、养老服务企业的考核与监管机制等。同时,尽快形成国家层面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规范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产业运营发展基础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基石,应当尽快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相关待遇和职业化水平。首先,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确保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大体持平,建立基于工龄、岗位和职称的工资增长机制。其次,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设立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机构,设立“医养结合”等复合型养老服务专业,培养满足不同领域养老服务的专门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办学,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开放式养老人才教育体系。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评级,鼓励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开展继续教育。最后,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使志愿者队伍成为较低层次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本保障,成为专业化养老服务的有益补充。   注释   ①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2页。②陈颐:《关于养老服务产业化的几个问题》,《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1期。③《民政部: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7.5张》,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n//7242582.shtml,日。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c_.htm,日。⑤《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3.3万亿元》,中国广播网,http://china.cnr.cn/ygxw/966766.shtml,日。⑥《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分析+重点城市市场分析》,中国产业洞察网,http://www.51report.com/article/3051737.html,日。⑦参见刘静暖、杨扬、孙媛媛:《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本质内涵与发展战略》,《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养老服务――大市场、大产业、大契机[J].中国经贸导刊,2007,(10).   [2]潘海生,何一枫,曹小锋.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J].政策?t望,2009,(11).   [3]《山东经济战略研究》编辑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综述[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4,(5).   [4]程亮.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发展新路径探究[J].中州学刊,2015,(4).   责任编辑:闻道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光大永明吴富林:我国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长周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1月16日,首届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论坛在宁波举办,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首席兼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长吴富林应邀出席并在题为“养老产业的价值链与价值观”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我国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长周期”。  吴富林认为,中国养老产业将成为一个长周期发展的产业,这是由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之间的代际失衡、国家在战略上对于社会和养老的重视决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养老、孝老、敬老”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养老行业是一个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从制度安排、国家层面、市场模式、商业伦理上打造这个行业。他强调,光大集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中央管理的金融控股集团,金融牌照齐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产能结合突出,愿意也能够同中国保险养老联盟和各界朋友精诚合作,共同为中国养老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并举行了梅山(中国)保险养老社区联盟与7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光大永明人寿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张耀辉代表公司签约。  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商业保险与养老社区融合发展”,由梅山(中国)保险养老社区联盟、宁波梅山物流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宁波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保险学会保险养老社区专业委员会(筹)等4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原副主席魏迎宁,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刘长春,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姚庆海出席并致辞。来自保险监管部门、宁波市政府、银行和保险机构、学界、地产公司、建筑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等相关方面的260多位嘉宾参加,共襄盛举。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发力大养老产业 光大让养老社区不再高不可攀发力大养老产业 光大让养老社区不再高不可攀新闻财经百家号11月27日,中国光大集团旗下大永明人寿和光大控股在北京宣布,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开展全面养老产业合作,推出“光大安心养老计划”,为客户提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实现更容易的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让普通人也有机会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社区生活。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美好生活自然包括我们未来的养老生活,老有所养是社会和谐的一大体现。但时下养老社区还是一个高端产物,离百姓还有些遥远。11月27日,中国光大集团旗下大永明人寿和光大控股在北京宣布,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开展全面养老产业合作,推出“光大安心养老计划”,为客户提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实现更容易的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让普通人也有机会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社区生活。中国光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光大控股董事会主席蔡允革,集团综合金融部总经理陈昌宏,光大银行、光大控股、光大金融租赁多位领导,光大永明人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玉宽,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戈,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张耀辉等出席。“光大安心养老计划”将保险产品与光大控股旗下光大汇晨养老服务社区对接,实现1+1&2的优势。光大汇晨养老拥有成熟、先进的运营经验, 可以提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旅居养老等多样化的服务,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建立了13个养老社区,管理运营床位4000余张,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光大永明人寿是光大集团控股的全国性专业寿险公司,创新力和成长力受到行业瞩目。本次将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服务相结合,将为客户提供灵活的养老选择,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其中,计划A通过“保单+养老社区入住权+旅居服务优享权”为客户提前锁定光大养老社区的入住权益,权益人可以达到六个人,不仅包括客户及其配偶,还扩展到双方父母;养老社区的入住权益细分为“保证入住权、优先入住权、价格优惠权、体验式入住权”等四项,为客户提供了更多、更明确的保障;另外,权益人还可以自投保之日起享受一年四季、全国多地、价格优惠的旅居养老服务。计划B通过“保单+旅居服务优享权”服务于更加广泛的保险客户,六名权益人不需入住养老社区就可以提前享受到与计划A一样的旅居养老服务。光大集团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兼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长吴富林在日于宁波举办的首届中国保险养老社区论坛上指出,中国养老产业将成为一个长周期发展的产业,这是由中国的代际失衡、国家在战略上对于社会和养老的重视决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养老、孝老、敬老”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养老行业是一个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从制度安排、国家层面、市场模式、商业伦理上打造这个行业。他强调,光大集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中央管理的金融控股集团,金融牌照齐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产能结合突出,愿意也能够与各界朋友一起,为中国保险养老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光大永明人寿总经理张玉宽在11月27日当天与光大控股、光大汇晨的合作签约仪式上也表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方兴未艾,大有可为,保险业参与养老产业有先天优势,光大永明人寿作为保险行业的一员和光大集团内重要业务板块,非常高兴参与到养老这一伟大的产业,构建贴近百姓的“保险+养老社区”,这是公司进一步回归保险主业的表现,也是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光大永明人寿将为此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光大企业一起打造光大保险品牌,并为提升社会民生福祉贡献力量。中国光大集团成立于1983年,是中央管理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拥有金融全牌照,业务横跨境内外,法人机构超千家。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313位。大养老产业是光大集团重点发展的产业板块,旗下光大银行、光大永明人寿、光大控股、光大金融租赁等多家子公司积极参与养老金融、养老地产、养老运营服务、健康养老产品、智慧养老等领域。本次光大集团旗下企业联动,是集团加快、加深布局大养老产业,着力打造光大养老品牌的又一力作。北京光大汇晨朝来老年公寓实景(部分)干净整洁的房间安全周到的洗浴设施明亮的用餐环境营养可口的配餐宽敞的瑜伽舞蹈教室丰富的活动安排正在下棋的长者们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新闻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耐心是致胜的关键,信心是成功的保障。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大永明人寿养老社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