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0万的工作不到,是不是好低

年薪不足30万 就别想在一线城市买房?
这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
这个问题目前已经收到了132个回答,笔者浏览了以下,排名靠前的答案中,有不少是分享了自己的成功购房经历,比如如何把握时机及时上车,还有的分享自己的买房资金来源等等。
但这些过来人的买房经验却没能获得最多的认同,最高票的答案只有130个字,截图如下:
简单、粗暴、无奈,这是融360房贷君看到这个答案的直接感受。
细心的朋友可能观察到,该答案产生于2016年1月份,而熟悉楼市的人都知道,当地房价从2016年1月份开始,开始了一轮快速上涨,最高点出现在2016年9月份,新房价格达到了61600元/平米。而最新的新房价格维持在54382元/平米左右,不少文章的标题冠以“连续11个月下跌”,实际上真正明显下跌的只是发生在2016年10月,官方公布的新房成交价格是55611元/平米。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8月,10个月时间,每平米也就下跌了1229元,平均每个月跌了123元。
有多少人年薪超过30万?
单人年薪30万,并没有经过什么精确计算,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反映了一种人们对买房的绝望,这一点也可以从该答案下面的跟帖可以看出。
上面这个答案中说的是单人30万,言下之意,夫妻收入至少要达到60万。这样的收入,不靠家里的支持,积攒几年首付款,买房应该不是特别大的难事。
但问题是有多少人的年薪能够达到30万呢?
近期有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人月入过万”。结果显示,一线城市中,上海(楼盘)有超百万人月入过万,这个数字多吗?2016年上海总人口是2420万人。也就是说上海只有4%的人月入过万。很显然,如果将标准提高到年薪30万,符合标准的恐怕少之又少。
年薪30万的门槛,显然并不是一刀切,但它却实实在在地说明:已经上车的人无疑是幸运的,还没上车的人,想要上车已经日益艰难。
租房是最后的希望?
管理层目前重点在做两件事,一是尽一切力量将房价固定在目前的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租房,并提供给租房人群。
第一件事目前已经了阶段性成果,热门城市的商品房并未出现波动。但商业银行不断上调房贷利率,以及对消费贷的收紧,意在提醒购房者:未来购房市场仍然会不断收紧,买房要保守一点,别为了上车让自己陷入窘境。
至于第二件事,最大的诚意要算集体租赁住房了。未来大力推进这项工程的也只会是一线城市和少量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最为积极,租房计划也已经相继公布,至于二线城市则没有这么积极,代之以提供人才房(成都),大学生可以不受限购影响(长沙)等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发展需要足够的人才,租房发展得再好,但要想吸引人才还是不够的。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集体租赁住房的成功与否,可能关系到租房市场乃至整个房地产发展的成败。理由有以下几点:
1、承认房价难以出现实质性下跌
不知道大家关注了没有,8月底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的一篇文章显示,北京的房价在经历了4个月的下行后,现在已经逐渐止跌,中心城区和近郊已经开始缓慢上行。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前期被阻的购房者看到二手房回调幅度已经得差不多,开始重新入市,再比如新房预售突破了8万,刺激了业主的预期等。
2、解决房价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这些城市房价和收入已经被彻底拉开,但目前既不能下大力气把房价继续往下拉,又无法快速增加居民收入,这些人有很多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
中新经纬提供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人均公积金月缴存额只是人均房租支出的7成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是提供一大批实惠的租赁住房,集体租赁住房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产生的。
3、集体租赁住房能够一举多得
一是降低二手房业主的房租预期。因为集体租赁住房便宜,他们的客户被抢走了。
二是让租房者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住上房子,部分人还可能租住在地段较好的住房,这些房子来自于中心城区的更新。
三是以较低成本完成了中心城区的更新。这是一个高明的选择,以前的破破烂烂的平方因为成本太高难以更新,现在通过这种低成本的方式将它们变成一座座高楼。
四是让原居民满意,地皮太贵让他们期待的动迁迟迟无法到来,而通过与开发商合作盖房出租,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就目前的楼市来说,选择租房,不用背负房贷,而且未来或许会分到更多的实质性资源,但主动权不在你手中;
如果继续选择买房,就必须在户型、地段、交通等方面妥协更多,比如两室变一室,一室变零室,地段也可能会更差,好处是房子是你的,不用被租金走势的不确定性干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820被浏览281,196分享邀请回答4203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7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年薪30万在北京是什么水平?看完感觉三观被颠覆了...
最近,有这样一条微博引发了京漂们的热议:
内容大概是女博主就谦虚(越有能力的人越内敛)这个话题展开了点叙述,顺便列举了身边的一个例子:
自己同事去相亲,被对方男子装bb,号称自己30w年薪,条件如何如何,毫不客气的说足以在北京养一个全职太太,对方不工作跟他就行。然而却不明女主同事出于素养,没有揭穿自己收入两倍于这个傲娇相亲男的真相。
然后评论圈就炸了:
有评论傲娇相亲男自大的:
wes---:看了下博主没问题,中心思想不是钱多钱少,是不应该自大,尤其在这种藏龙卧虎的环境里。
陈小睿Stephony:前段时间和一个从英国回来创业的朋友聊他的项目,自认为有需求就觉得项目一定能成功,自认为参与过一些项目就行动力强。没做过市场调查、没写商业计划书的创业都是耍流氓。人,还是谦卑点好。
也有为大男子主义打抱不平的:
BRADICATOR:我倒觉得你同事认同这种金钱逻辑,打心眼里是钱多的看不起钱少的,见过世面的看不起没见过世面的,觉得我挣60万都不敢这么牛你凭什么。钱多少,成就多大和个人起点有关,有幸见过世面的何必瞧不上没见过世面的。
BRADICATOR:试想这男的一年挣3000万,或者你同事一年挣5万,他这么说可能你同事就几乎不反感了。这男的大前提是谁挣得多谁就有权力屌,小前提是我挣三十万,所以我挣得多,所以我有资本屌。我感觉你同事不认同的不是大前提,而是见不得三十万还好意思说多,你可知老娘我挣多少钱。
女博主也伶俐给予回应:
我觉得这个是对她的误解吧…首先,无论一个男性赚多少钱,和一个职业女性初次见面,贸然说出我肯定是能养得起一个全职太太都太冒犯了;其次同意lulu的说法,觉得在北京30万年薪够养家是缺乏常识和智力
我觉得同事也没有看不起他,是讨厌他,一个人应不应该因为自身优越看不起别人呢,不应该;一个人能不能因为别人的不当言行而反对和讨厌别人呢,没毛病。想想你为什么抱怨你的学生笨…
被议论最多的,是吐槽“30万”年薪,以及多少钱才够养全职太太?
姜动:现在毕业生都不止三十万,他说三十万养全家不是缺乏智识吗?虽然每个家庭消费水平不同,但你相亲之前总应该了解下对方所处阶级和消费水平吧,就算没做功课,好歹看一眼人家拎什么包包穿什么衣服
30万在北京养一个全职太太…这是看不起北京还是看不起太太???
Donotbesomean:我不知道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远超欧美了啊30万年薪,如果已经有车有房,完全够了。这个人的自大有问题,可是你们这样口头抬高人均收入,不算是吹牛逼吗
来门特:纽约中位收入是7万美元,合差不多35万人民币。 年薪30万被鄙视,看来中国确实已经超英赶 美,至少微博上如此。
可看评论的众围观的吃瓜群众也不乐意了:
底层小码农、毕业生都不止这个价了吗?
年薪30W不配结婚只够养两条狗了吗?
月薪30W,年薪300W才有资格结婚了吗?
我男票是假码农么?
30W在一线城市养家都是问题了?
1.关于收入高低问题 ,其实微博评论有很多吹的成分,年薪30万假设按月工资2w5计算,扣掉社保、公积金和个税,实际到手工资1w7左右,公积金账户还有4800可取。在一线城市行业多,除去IT、房地产和金融圈天价工资比比皆是,在企业发展有一定资历的中层达到这一年年薪数目的也并不算少数个案。
2.全职太太问题 ,其实是个家庭分工问题。咪小咕私以为无论收入高低都可能会出现全职太太,媳妇在家也并不足以是老公成就的象征。
3.一线城市生活问题 ,不考虑房子,一线城市生活也并非高不可攀,物价水平也接近平价。子女读公立学校,街薪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抛砖引玉,理性讨论这3个问题,众元芳你们怎么看?
- 今日荐读 -
《 都市相亲传 》
作者:微明烹小鲜
编辑 | Editor
调戏咪小咕,加微信:aidushu2015
投稿邮箱:
- 还可以看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浙江义乌回应年薪30万聘公务员:完成任务才给_网易新闻
浙江义乌回应年薪30万聘公务员:完成任务才给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font font-size:"="" "="" color="  日,义乌召开浙江省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工作(义乌试点)新闻发布会。首次面向全国高薪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日,义乌召开浙江省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工作(义乌试点)新闻发布会。首次面向全国高薪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font font-size:"="" "="" color="  日,义乌召开浙江省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工作(义乌试点)新闻发布会。首次面向全国高薪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font color="  日,义乌召开浙江省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工作(义乌试点)新闻发布会。首次面向全国高薪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新闻回顾对话动机“聘任制公务员,年薪不低于30万。”近日,浙江义乌公示了首批聘用名单,5人均为男性,包括1名博士和3名硕士。“30万税后年薪”成为公众质疑焦点。公众眼中,公务员一直是“实际高收入人群”;深圳早在2007年就开始试点公务员聘任制,首聘3年期满,无一人被解聘,“只进不出”。很多人本来期望公务员改革,由“铁饭碗”变成“瓷饭碗”,激发体制活力,收效甚微。“30万起”的年薪是否合理,应聘者需要经过哪些关卡?他们会像其他省市试点那样抱着“铁饭碗”吗?义乌市会怎样看待这5人对公务员队伍带来的其他效应?对此,新京报记者对话义乌市组织部副部长蔡祝贤。初衷政府紧缺专业人才新京报:这次招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蔡祝贤:去年12月份开始。经过近5个月的资格审核、考察,现在处于公示阶段,公示结束后,用人单位将与他们签订正式合同。新京报:义乌为什么会成为试点?是主动申请的吗?蔡祝贤:义乌是国际贸易改革的前沿,随着经济发展,也碰到一些问题,比如城市规划落后、陆港城市的港口管理等。问题的根本还是人才紧缺。省里调研后觉得,可以在义乌搞个试点。我们自己也提了需求。新京报:这次招聘主要还是为了解决人才问题?蔡祝贤:这次招聘,我们从一开始定位就是高端、专业、紧缺型人才。新京报:有想过在现有公务员队伍里选贤任能吗?蔡祝贤:市场化的这种招聘主要是解决专业的高端人才问题,这个可能是公务员招考没法实现的,当然现在的公考也是专业性的,但不是我们急需的高技术人才。这种人才需求还是要通过聘任的形式来实现。遴选177人竞争6个职位新京报:从之前的简章看,这次招聘的门槛比较高?蔡祝贤:是的,要有高学历、高职称,最低也要是全日制本科。要在专业取得相当好的成绩,有的岗位要求在国内外著名企业工作五年以上,或从事管理三年以上,比如规划师这个职位,要在副省级城市或省会城市做过规划设计。新京报:你在招聘启动时曾对能否招到人表示过担心?蔡祝贤:当时因为我们觉得要求的条件比较高,怕会吓退不少人。义乌又是县级市,跟北京上海不能比,担心他们不过来。新京报:后来的报名日期好像中间延长过,是遇到了问题?蔡祝贤:当时跟省委申请报名时间延长了几天,因为刚开始观望的人比较多,最后几天人才多了起来。最后共有177人报名,竞争6个职位。报名者里还有美国、新加坡的。新京报:这次招聘有公开笔试吗?网上有人质疑这次招聘不够公开。蔡祝贤:没公开笔试,我们有个章程,一个职位符合条件的报名者超过10个才组织公开考试。我们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只有30几个,每个岗位不超过10人但超过2人,就进入了直接招聘环节。新京报:直接招聘环节有哪些选拔考核?蔡祝贤:对报名者做专业评估,各单位有详细的评比细则,比如专业学历,有过哪些成果,获过哪些奖项,按不同的打分来量化。评估后再找领域内的专家面谈,问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打分。这几块结合起来考核选拔。新京报:有专家说,聘任制会滋生更多腐败。有人担心会导致权力“寻租”,你对此怎么看,有什么监督的方法吗?蔡祝贤:我们是靠公开来实现监督,从招聘、资格审查到面谈,每个环节都是公开的。此外报名者里面大部分都是外省人,比例占到约78.75%,这些人我们都不认识,面谈专家也是外请的,所以说不存在腐败的空间。待遇30万年薪和任务挂钩新京报:外界有人质疑“30万起”这个年薪过高,这个数字是怎么定下来的?蔡祝贤:是结合浙江省人均工资收入、人才的市场价格、同档次人才的薪酬待遇,还有义乌经济发展需求制订的。其实这些人有的原本工资在30万左右,还有超过30万的,毕竟是高级人才,薪水低了人家不会过来。新京报:30万是最终薪酬吗?蔡祝贤:是指导薪酬,年薪最终还要通过合同来确定,需要双方协商,还不是最终的。新京报:那他们若想拿到30万年薪的话,需要通过怎样的工作考核?蔡祝贤:这30万中基础工资占50%,30%靠考核,还有20%是年终工资。30万不是随便能拿的,你要给我完成多少目标任务、项目达到什么水平,要完成考核才能给你,不行的话,解除合同都是有可能的。新京报:除了这30万,他们还有其他奖金吗?蔡祝贤:会有,不止30万,都会写在合同里。要想拿更高薪水和奖金,就要拼命做事。新京报:他们的保险等福利待遇,跟委任制公务员会有什么不同?蔡祝贤:跟委任制公务员肯定有区别,聘任制的要根据合同,看协商结果而定。他们是人才,福利的标准会根据这些情况来定。机制聘任制绝不是铁饭碗新京报:有淘汰机制吗?蔡祝贤:会有,会明确解除合同的条件。首先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里你表现不行的话,我们就要解聘。还有季度、半年和年终考核,各单位也会有具体考核目标,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连续2年为基本称职,也要被辞退。新京报:深圳2007年起施行公务员聘任制,首聘3年期满后,聘任制公务员无一人解聘,“只进不出”,有人担心义乌这次聘任也会变成铁饭碗。蔡祝贤:绝对不是铁饭碗,我们有解聘的条件。你不符合就要离开,你想走人,来去自由,进出渠道都是畅通的。五年合同期到了,如果我们感到确实需要,会续签或启动重新招聘,按合同办事。新京报:深圳一些聘任制公务员接受采访时曾说,聘任公务员缺乏晋升渠道,义乌这次招聘考虑到他们的晋升问题了吗?蔡祝贤:这个目前没有定论,五年的合同里如果没有明确可以晋升,就不会考虑,如果有,按合同来操作。新京报:你好像一直很强调合同。蔡祝贤:我们这次招聘一直强调要突出合同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要突出平等自愿一致的原则。比如考核标准,要由被聘人员和单位协商,双方同意才行,不会简单说从严还是从宽。新京报:有没有考虑过他们可能和同事的薪水差距过大,带来一些麻烦?蔡祝贤: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应该也不会去比较这些,如果单位内部找得到这样的人才,我们也不用招聘了,这个不存在可比性。未来期待人才聚集效应新京报:现在到了公示阶段,从你个人角度看,这次招聘的结果你满意吗?蔡祝贤:现在合同还没签,结果也没最终确定,还不能断言成功,但从前面的情况看,包括岗位的报名、考核等,我们觉得还是不错的。新京报:不少人期待这种聘任制能带来“鲇鱼效应”,你会有这方面的期待吗?蔡祝贤:我们其实希望通过这次招聘,能带来一批提高核心业务水平的专业人才,他们来了可能会带动其他人一起过来,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新京报:考虑过这些外来人才在义乌的适应问题吗?
蔡祝贤:想到了,比如他们来了之后家庭、小孩上学等问题。我们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帮助解决。至于更多的配套措施,还要在合同里来讨论。新京报:这次招聘你觉得最大的经验是什么?给义乌以后聘任公务员带来什么启示?蔡祝贤:我觉得经验就是招聘一定要符合实际,能让人才感受到义乌有做事业的平台和氛围。这个我们前期做了不少努力,有很多调研,比如确定岗位薪酬、章程等。新京报:这些经验会不会对浙江省的全面推广有借鉴意义?蔡祝贤:招聘人才要符合各地实际。我们是县级市,算是小县城,可能没办法对大城市提供经验。谨慎地说,可能能为与义乌类似的地方提供些经验。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胡涵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薪3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