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股票千股千评 股票还会涨吗

你的位置:
& 其他理论 & 正文
基本面分析
技术面分析
科大讯飞股票未来走势?002230股票未来走势
& & 科大讯飞股票未来走势?002230股票未来走势,科大讯飞(61.200, 0.41, 0.67%)的焦虑,伙伴变对手,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39.45%。
  头顶&人工智能第一股&的光环,科大讯飞(002230.SZ)的市值曾一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然而,&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家A股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在声名鹊起的同时,其所遭遇的质疑也接踵而至。
  今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实现营收33.87亿元,同比增长58.16%;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39.45%。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科大讯飞这一业绩表现可谓&惨不忍睹&。&销售增长,净利润不增反降,说明公司销售收入含金量下降。如果扣掉其他收益,公司可以说几乎不盈利。&薛云奎称,&可以断言,这几乎是一家不赚钱的高科技公司。&
  不仅如此,今年11月30日,百度宣布语音技术全系列接口永久免费开放,这位昔日与科大讯飞存在合作关系的伙伴转身成为了竞争对手。且百度还与高通在芯片领域进行合作,不少合作者也开始舍弃科大讯飞而投向百度。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围剿&,科大讯飞向本报记者回复表示,科大讯飞不仅掌握后端的语音及语言技术,在前端也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基于这些优势,科大讯飞和英特尔、高通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芯片厂商都保持着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高企的市值与股价
  公开信息显示,成立于1999年的科大讯飞,是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
  科大讯飞官网信息显示,作为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其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8年,科大讯飞成功登陆A股市场。上市以来,其业绩高速增长,2008年营收为2.58亿元,2016年达到3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66%。
  另外,上市以来科大讯飞并购也越来越频繁。2013年,科大讯飞收购启明科技100%股权;2014年,收购上海瑞元100%股权;2015年,收购启明玩具60%及安徽信投18.6%股权;2016年,收购乐知行100%股权及讯飞皆成23.2%股权。
  记者统计发现,科大讯飞在2014年、2015年、2016年新增子公司数分别为13家、10家、18家。子公司利润对科大讯飞业绩的贡献也逐年增长。2016年其全部子公司贡献利润占比为62.56%。
  不过,科大讯飞回应记者称,不会为了扩充报表而进行战略主航道以外的并购。科大讯飞方面表示,这些并购是内生式并购,为了加快业务布局,公司进行并购并将业务无缝整合到业务产品体系中去,业务板块得到快速补充,同时对所并购业务在发展中更好的结合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今年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会上,我们也披露过,科大讯飞上市以来超过1个亿的并购项目为4个,占所有对外投资的七成,可以看到无论是收入还是毛利,占比仅为14.6%,是很小的一部分。&科大讯飞方面表示。
  在业绩实现高增长的同时,科大讯飞的股价同样一路高涨。特别是今年以来,从6月开始,科大讯飞股价在两个多月内上涨超过110%,每股价格最高时达到70多元,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但在今年8月28日,科大讯飞股价一度下跌8%,收盘跌幅达6.57%,成交额高达 117.87亿元。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互联网的新风口。外界普遍认为,被冠以&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科大讯飞,其高企的市值和股价与人工智能概念的热度不无关系。
  记者注意到,另一家有着国资背景、人工智能概念的公司中科信息(60.630, 2.24, 3.84%)(300678.SZ),在日上市之后持续上涨近一个月,8月24日时,其股价已比发行价上涨超过7倍。
  国元证券(11.360, -0.08, -0.70%)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郑m&n曾在央视财经频道评论表示,科大讯飞也不是一只便宜的股票,动态市盈率一度达400多倍,中科信息动态市盈率为200多倍 ,两只股票风险都很大 。
  薛云奎对本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如果只追逐概念而忽视公司财务业绩,导致如科大讯飞等公司股票被严重高估,风险巨大,完全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这就有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道理一样,成长性公司的股价是涨上去的,不是炒上去的。如果科大讯飞能够保持销售和利润的同步快速增长,它自然是一家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风险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评判它的增长,而非视而不见。&
  价值与概念的争议
  今年8月,薛云奎发文称科大讯飞风险巨大,质疑该公司的财务业绩表面光鲜,但存在含金量低,且利润不可持续等问题。
  根据科大讯飞发布的2017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33.87亿元,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39.45%。公开信息显示,有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对科大讯飞进行了减持。
  薛云奎向记者表示,科大讯飞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完全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销售增长,净利润不增反降,说明公司销售收入含金量下降。如果扣掉其他收益,公司可以说几乎不盈利。去年4.97亿元的利润,其中超过57%的利润由政府补贴和投资收益构成。由此可以断言,这几乎是一家不赚钱的高科技公司。&
  对于政府连年支持的问题,在第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回应称,前三季度科大讯飞在研发投入上总共7.92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23.38%;来自政府的补助总量是1.01亿元,其中软件增值退税4320万元,其他补助5807万元。软件增值退税是交完税后返还,没交税就没有,把这去掉以后占比更少,大家更可以清晰地做出判断。
  12月13日,一篇题为《科大讯飞:为什么不怕百度怕新东方?》的文章提及,虽然技术上科大讯飞是高科技企业,但是从产品角度来看,科大讯飞更像是一家先进的教育领域企业和落后的信息工程企业。
  记者查阅科大讯飞2016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占营收比重最大的两项业务分别是教育产品和服务以及信息工程,占比分别为27.44%和25.07%。前者业务毛利率高达55.71%,同比增长高达34.28%。但是上述文章认为科大讯飞的智慧课堂等类似的技术和系统十年前就有企业在做了。而信息工程业务的毛利率只有15.56%,但是增速却为22.8%。相反,毛利率高达84.73%的电信增值产品运营业务占比仅为12.17%。
  另外,记者发现,科大讯飞客服行业产品和解决方案、人机交互产品和解决方案、智能硬件产品、智慧城市运营等直接与从字面可以看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业务占比分别为5.87%、4.82%、1.06%、4.63%,占营收比重不足20%。但科大讯飞方面强调的是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其在多个人工智能技术子领域取得突破,正在赋能各行各业。
  科大讯飞相关人士在回复记者时表示,人工智能分为3个层次,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算智能是让机器能存会算,感知智能是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认知智能是解决机器能理解会思考的问题,科大讯飞主要专注在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层面,因此,针对人机交互产品、智能客服、智能车载、智慧城市、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均可以作为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
  今年11月,科大讯飞在2017产品发布会上,一口气发布了10款AI+产品、4款消费级产品。其中5项AI+教育产品,2项AI+客服产品,3项AI+医疗产品。消费级产品应用场景包括AIUI2.0系统、讯飞晓译翻译机1.0+、FEIYU2.0、讯飞魔飞麦克风系统等。
  但是薛云奎认为&技术是你的,生意未必是你的&。薛云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用什么估值模型,公司股价均由公司业绩决定,而非概念决定。高科技公司之所以在证券市场受到热捧,是因为高科技公司的快速增长而非高科技概念。一家没有快速增长的高科技公司,不能为股东创造财富的高科技公司,它就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具有投资价值。&
  BAT的&围剿&
  近期,科技部公布的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中,除了科大讯飞之外,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云、腾讯)也同样入围。
  BAT等平台的免费策略正在&抢食&市场,这也让外界对科大讯飞的未来表示担忧。而科大讯飞回应称,百度及其他平台免费对科大讯飞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免费是移动互联网的普遍策略。百度语音平台之前就是免费开放的。科大讯飞开放平台面向开发者提供智能语音交互能力,通用能力均是免费的。且来自于技术授权的模式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4%。
  一位车联网领域人士告诉记者,其公司去年开始语音引擎全部换成百度系了。在其看来,百度和高通合作,直接将引擎做到芯片级,在生态上已经赢了先手。而这个行业,谁先形成生态谁赢。
  外界的担心在于,长远来看的科大讯飞在生态上与BAT相比存在短板。对此,科大讯飞回应本报记者称,科大讯飞坚持&平台加赛道&的战略。通过开放平台,科大讯飞为全行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能力,整合后台内容和服务,构建持续闭环迭代的生态体系。截止到2017年11月,科大讯飞开放平台的累计终端数已经达到15亿,开发者团队数已达46万。科大讯飞开放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得到验证:科大讯飞开放平台的大数据广告业务,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41%。
  科大讯飞方面表示,其在教育、医疗、司法、汽车、客服等领域有很强的&护城河&,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超越。比如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的智学网已经覆盖全国13000所学校,全国已经有三分之二的百强校在使用,我们更多地考虑&应用是硬道理&,把市场激活。&科大讯飞回复本报记者称。
  国内一家智能教育公司的人士刘想(化名)告诉记者,深度学习相关应用火了之后,目前的技术门槛已经逐步降低,从&人无我有&的阶段来到了&人有我优&的竞争阶段。从科大讯飞早期的布局来看比较有前瞻性,且在技术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也具备了一定优势,但是也面临着不仅是BAT这样的公司的挑战,像思必驰这样新生的一些垂直领域细分公司的挑战也开始出现。
  刘想认为,在垂直领域里的教育行业科大讯飞走得比较久,也比较领先,从早期做各学科的应试教育的培训到与智能语音相关的普通话评测、英语考试的评测等业务,这些业务确实与BAT不存在很大重合,所以在这方面科大讯飞有一定的隔墙,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有优势,但在其他一些垂直领域的捆绑上会面临一些挑战。
  事实上,在教育、医疗、司法、汽车、客服等领域科大讯飞都有发力。刘想认为,科大讯飞在这些点上如果能守住三四个,往后发展是有想象空间的,但是挑战在于这些点的玩家较多,守一个点并不容易,光是自动驾驶就有一堆玩家,初创或是BAT这样的公司都在做。
  一家工业物联网领域人士告诉记者,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确实在方言识别度上相比其他平台更高,但是目前来看几家产品并没有代差,百度提供的技术更加全面,是一整套解决方案,除了语音技术以外还包括视觉和听觉技术等。&百度能提供的AI工具除了语音以外,还包括视觉和听觉技术,能检测超声波、噪声等非语音的信号。也能提供一些基于工业场景环境的监测分析产品。像我们这样的一些年轻公司,以及更年轻的创业公司团队人员有限,更希望由一个品牌能够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科大讯飞(.20,0.67%)盈利预测:
预测指标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PE(倍) 83.59 142.38 102.54 77.57
EPS(元) 0.37 0.38 0.53 0.70
净利润(亿元) 4.84 5.27 7.34 9.82
ROE(%) 6.86 6.81 8.83 11.02(更新时间: 09:31:43)
其他理论相关阅读··········
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海雅士603329上涨概率75%
天域生态603717上涨概率70%%
新劲刚300629上涨概率80%%
股票名称:华森制药 最高涨幅:+130%入选日期:
【上榜理由】华森制药自12月26日入选《金股预测早间版》以来涨幅达130%![]
客户服务热线:举报投诉电话:010-编辑部电话:在线服务QQ: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ZX0057
法律顾问:
陕ICP备号-2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下一个乐视?科大讯飞股票的暴涨和暴跌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财神。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一)(,):股市上的大公司,财报上的小公司
  分析一家公司,我们总要找一些最基本的指标入手。对上市公司而言,最显而易见的指标就是公司市值。我一查科大讯飞的市值,目前已超过800亿接近900亿。这俨然已经是一家千亿级的大公司。自年初以来,其股价已经上涨了130%,算是今年表现最抢眼的一家高科技概念公司。
  然后,我打开万得(Wind)资讯查了它的年报,发现它2016年度的销售为33.2亿,税后净利润为4.97亿。这立即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从报表看,这只是一家小公司,它何以在证券市场上可以卖出800-900亿的市值?
  (二)概念-技术-生意-业绩
  中国证券市场最喜欢概念,科大讯飞代表的是时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概念。它所拥有的核心技术是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其产品已占到中文语音技术60%以上的市场份额,语音合成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及在电信、金融、电力、社保等主流行业的份额更是高达80%以上。很显然,这个“概念”有多大已足够我们去发挥和想象。
  概念要变成技术,本身需要一个过程。不过,科大讯飞似乎已出色的完成了这一过程。公司2016年报指出:它在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以及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的深度结合等领域均已取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显著研究成果。很显然,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领先,已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感到无上骄傲,当然也会毫不迟疑的认为:除了中国市场之外,将来全天下都会是我们的。
这个“概念”,似乎又大了一层。
  然而,技术要变成生意,这又需要一个过程。我不怀疑科大讯飞的技术。
技术是你的,但生意却未必也是你的。看生意的关键还是要看业绩,尤其是财务业绩。战略上说得再天花乱坠,也要落实到具体的收入和利润上来。不赚钱的生意肯定不是好生意,最多只能算是做公益。
  (三)科大讯飞的财务业绩:表面光鲜,含金量低
  公司2016年度销售收入33.21亿,较之上市前2007年的2.06 亿,增长了15倍多,而且,呈现出了平滑、稳定的“教科书”式的增长。2016年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2.78%,过去十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01%。
  公司2016年度净利润为4.97亿,较之上市前一年的2007年净利润0.54亿增长了8.28倍,较上年同期增长13.79%。过去十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09%。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科大讯飞是一家快速成长的高科技公司,其销售和利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光鲜靓丽。但其实这一结论只看到了表面,如果深入到收入和利润这两个指标的内部,我们会发现它的含金量偏低。
  第一,同样是销售,国内市场销售与国际市场销售,其含金量便有差异。公司2016年度销售总收入33.21亿,其中仅有0.16亿是源自海外的日本市场,中国本地市场销售占到总收入的99.5%。因此,从财报角度来说,公司虽有世界级的技术,但其产品或服务却并未得到世界认同。目前还只能称其为是中国本土的一家高科技企业。
  第二,同样是销售,高毛利的销售还是低毛利的销售,其品质便有不同。2016年公司综合销售毛利率为50.52%,较上年度的48.9%略有增长,较2007年的42.45%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是好的。但如果进一步从产品构成来细分,毛利最高的产品是电信增值产品运营,高达84.73%,其次是教育产品和服务,高达55.71%,再是信息工程与运维,仅为15.56%。由此,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区间跨度太大,从16%到85%,这一方面增加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难度。而且,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是源自于低毛利的信息工程与运维(系统集成与维护)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销售收入的含金量。
  第三,同样是销售,自己挣出来的销售与购并买来的销售,其含金量自是不同。前者要通过自身的核心能力才能办到,后者只要肯花钱就能做到。过去10年,公司销售虽然增长了15倍,但其中大部分增长却是买来的增长。2016年,公司出资4.95亿元收购乐知行100%股权;出资1.01亿元,收购讯飞皆成23.2%股权;2015年,出资1500万,收购启明玩具60%股权;出资3720万元,收购安徽信投18.6%的股权;2014年出资2.16亿收购瑞元100%股权;2013年出资4.8亿收购启明科技100%股权。这些并购,便成为推高了公司销售增长的主要因素。虽然合并报表的销售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其含金量却并不高。所以,过去10年,其利润的增长幅度(8倍)远不如其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15倍)。
  第四,同样是销售,新增销售与原有销售的增长速度不同,其含金量亦有不同。综观公司2016年度财报,增长最快的业务是大数据广告平台收入0.89亿,上年同期仅有0.13亿,增长569%;其次是智能硬件产品收入0.35亿,上年同期仅为0.08亿,增长335%。虽然这两项增长或许代表了未来的希望,但在2016年它们的增幅虽大,但占比却很低,两项合计也不过占总销售的3.73%。因此,销售增长总体上还是依赖原有的传统业务。
  第五,公司利润不可持续。2016年度,公司合并净利润为4.97亿,税前利润总额5.61亿,所得税0.64亿,实际所得税率11.43%。在其5.61亿的税前利润中,投资净收益1.47亿,营业外收支净额1.77亿,其中主要为政府补贴收入1.8亿。以上两项收入合计为3.24亿,对税前利润总额的贡献达到57.71%。由此可知,公司主营业务对利润的贡献度尚不足50%,仅为42.29%,这使得公司利润的含金量被大打折扣,而且不可持续,尤其是股权交易按公允价值估值产生的净收益只是一次性收益。所以,今年中报业绩大幅度滑坡,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对净利润的支持不足。公司2016年度净利润为4.97亿,但同期经营活动净现金仅为2.99亿,仅及净利润的60%,较上年的118%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公司存货和应收款项增长过快,导致现金回笼不足,财务风险加大。
  (四)科大讯飞的管理团队:擅长要钱,不擅长赚钱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2008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发行新股2680万股,发行价12.66元,预计募资2.7亿元,实际募资3.4亿元。上市当年拿到募集资金之后资产规模便达到5.97亿。现如今,这家公司的资产规模已然扩张到了104.14亿。扩张的资金从何而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向股东伸手,而且是定向伸手,这就是它的秘籍。公司分别于、、2017连续五年定向募集50亿,2016年,又向银行申请长期和短期借款6.76亿。而公司在过去10年的累计盈利不过22.67亿,累计现金分红6.76亿。由此,两相比较,公司向股东和银行要钱的能力要远胜于其赚钱的能力。为什么股东乐于奉献?这其中的道理自然有人会讲明白,按下不表。当然,公司也很有可能目前还处于投资扩张期,未来或许可以给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也许,正因为有这个希望所在,才导致了目前股价的疯狂上涨,这让之前的投资人已然赚了个盆满、钵满。只不过,如果这一希望落空,一落千丈,后面的投资人就可能血本无归了或空欢喜一场。
  由于公司持续向股东“伸手”,导致公司股权资本占比过高,从而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报酬率一路走低。从上市前的31.14%,降至2016年的6.88%。如果将来使用股东的资本更多,这一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
(五)科大讯飞:只擅长管小公司,不擅长管大公司
  科大讯飞在上市前是一家小巧而精致的公司。各项财务指标都是过去10年中最好的。从资产到存货,从应收款到销售,再到利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那时候的科大讯飞都是一个不错的小公司。但如今,科大讯飞长大了,各方面的表现却变差了。或许,它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第一,资产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只是“虚胖”。截止到2016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104.14亿,较之上市当年的5.97亿,增长了16.45倍。他们都买了些什么资产?其中包括,固定资产10.6亿(主要为房产、计算机设备和专用设备),无形资产10.7亿(主要为软件和校名使用权),商誉11.26亿(主要为购并溢价)。由于公司连续不断的购并,导致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大幅度增长至48.81亿,占总资产的46.87%,远高于上市前25%的水平。尤其是商誉和无形资产等虚资产占比过高,导致公司资产估值风险巨大。
  第二,资产规模膨胀导致利用效率下降。公司2016年资产周转率仅为0.32次,远低于上市前的0.76次的水平。应收款项周转率为1.76次,远低于上市前2.19次的水平;存货周转率2.72次,远低于十年前18.27次的水平。由此,我们似乎只能猜测,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或许只会管理小规模的公司,而不擅长管理规模长大了的公司。
  第三,公司管理层似乎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这并非是一家擅长管理的公司,但却是一家十分重视研发和营销的公司。相较之下,他们对营销的重视程度要远胜于对研发的重视。公司自2014年开始,便加大了对营销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销售费用分别为2.4亿、3.76亿和6.49亿,其增长速度要远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公司最近三年的经营理念非常进取,大有造势的意味。
  相较之下,研发投入则显得要温和许多。虽然也有较大增幅,但总体增长缓慢。自2014年以来,研发投入分别为5.18亿,5.77亿和7.09亿,其增长幅度仅为41.32%、11.44%和22.84%。由此也可看出,研发与市场孰轻孰重?管理层最终还是选择了营销造势而非低调创新。当然,这只是经营企业的理念不同,无可厚非。关键还是要看业绩,看增长。
综合上述,科大讯飞在经营层面是一家快速增长但含金量不高的公司;在管理层面,是一家扩张很快但效率低下的公司;在财务层面,是一家擅长募资但却不擅赚钱的公司;在业绩层面,是一家大手笔花钱但股东回报率却低下的公司。在其光鲜的增长背后,其实隐含了巨大的风险。或许,公司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作为俗人的我,又无从所知。
  当然,我们所给出的以上分析结论并不涉及或针对科大讯飞股票的任何卖出、持有或买入的推荐。本人的分析只是基于财报分析所得出的片面结论,不足为信。只期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透过这一案例的分析学会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和要点,学会穿透财报数字去发现背后的事实和真相。当然,如果能够通过本文给公司管理层提供一些思考、启示和鞭策,那将是本人的意外之喜。
  科大讯飞:亚马逊亏损了二十年!
  随着薛云奎发表的文章《科大讯飞风险巨大》后,科大讯飞与其上演了精彩的激烈论战,薛云奎文章从财务、市值、管理等多方面分析科大讯飞,质疑其为一家效率低下、低含金量、只会募资却不产出的公司,对此讯飞科技更是拿出亚马逊的例子作为回应,称其亚马逊亏损20年,估值却达4800亿美元,对此薛云奎回应简直没有可比性。
  随着两者“互怼”的升级,科大讯飞的股价浮动更加明显,在2017年5月以来其股价一路攀升,涨幅约105.8%,在8月28号还创下64.77元/股的历史新高点。但好景不长,科大讯飞突遭大笔抛单打压,股价暴跌,最终报57.90元/股,跌幅为6.57 %。对此不难理解,科大讯飞此次股价跳水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得到甜头的机构和游资见好就收,纷纷撤资卖出。知名学者质疑、股价暴跌将这个人工智能第一股的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人工智能第一股是否有名无实?
  谁抢占了市场先机谁就可以“垄断”行业,阿里巴巴对应网购;百度对应搜索引擎;腾讯对应沟通社交,这些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领域被黑马占据并,逐渐成为行业寡头,那么作为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科大讯飞,能否通过在很早之前就在语音技术上的部署与发展中,占据人工智能这个风口成为行业寡头呢?
  首先,从科大讯飞2017年上半年的的财报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科大讯飞营业收入21.02亿元,同比增加43.79%;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58.11%。而营收增长主要是依靠软件、产品以及教育行业以及信息工程方面。显然支撑其营收的业务与人工智能业务并没有太大关系。而净利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则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投资。可以看出,作为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科大讯飞不仅在营收上未见其人工智能的身影,反而是其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不过,对于长远的布局,研发投资必不可少,但是这份投资是否会有回报与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密不可分。
人工智能语音入口的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哪家公司都想抢占先机,而目前很多领域都将自己所做的领域扣上“人工智能”的帽子,随之而来的跟风、质疑也扑面而来,说好听点,目前的人工智能处于初级阶段,说难听点大部分都是扯淡。而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业务只要是人工智能语音,那么人工智能语音理应成为笔者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的语音技术参差不齐,语音技术需要极高的技术支持,开发成本高昂,目前做语音技术的也不在少数,而又有多少巨头在使用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作为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优势,其变现时间还有待观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竞争对手把握先机,攻克了语音技术壁垒并将其变现,那么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将一去不复返,而加之目前股市的动荡,很多人持质疑态度,且风险巨大,那么对于科大讯飞此前用亚马逊作为例子的回应,不仅让很多人联想到了乐视的命运。
  每一个成长的公司都会经历质疑,是炒作、豪赌还是机遇,科大讯飞会成为下一个乐视还是亚马逊,一切都要交由时间和市场来证明。
  科大讯飞到底有多牛逼?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科大讯飞之所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其根本就在于它选择了一条又小又窄的路!这要从它的底层生态说起!
  卡位语音入口,市场前景广阔
  聊科大讯飞,要从互联网的前半场说起――互联网公司说到底是接口公司:
  阿里巴巴是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接口;
  微信是人与人之间社交的接口;
  滴滴是人与车的接口。
  接口公司初期的竞争焦点就是把更多的东西连接到接口上,后期就是形成垄断(平台),然后享受垄断带来的红利。
  所以,互联网之争,就是从接口到平台之争!而接口则是切入竞争的要塞,平台则是保证一个企业财源滚滚(生生不息)的壁垒!
  随着BAT三雄争霸,第二梯队的网易,京东,陌陌等枭雄搅弄江湖,割据一方,中国的互联网的前半场落下帷幕,帝国的车轮随着无形的烽火狼烟驶入下半场―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时代之争,极有可能是入口之争!
  在整个互联网时代:从用户这个人,到互联网控制的那个最终站点,中间要经过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竞争的切入点。早期的网站层、搜索引擎层、浏览器层面、APP层面、OS层面以及硬件层等等。明显巨头们已占住要塞。
  中期的导航站、输入法、安全管理软件等等。可惜的是这些切入层面的粘性都偏低,市场空间就小。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切入互联网、粘性够大、市场空间充分,同时还没有很多竞争的?
  那就只能是比硬件层更基本的层级,介于机器和人之间的那个交互层。
  可这个交互层的键盘、鼠标、触摸屏、姿态识别比如Wii这样的,可惜要么技术已经成熟,要么也有一些大的巨头在做了。
  唯独语音交互这片蓝海,靠谱的竞争对手不多。(在科大讯飞起步的时候)
  作为接入口的语音交互是什么概念?
  在最理想情况下,一切人机交互的信息都要先从科大讯飞的平台上过一遍,以它为切入口。成功的语音识别技术会成为所有接口的接口,就像是Dos时代的键盘,Windows时代的鼠标,移动端时代的触摸屏,是每个人人通向信息网络的第一道关卡。你能想象这个市场空间吗?
  而这种语音交互正是人工智能的一种!语音也是未来的智能入口。
  在科大讯飞头顶轰鸣的资本:是白马王子,还是唐僧?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白马王子,他有可能是唐僧。
  在今年A 股行情大背景下,科大讯飞今年股价一路狂奔,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依托于其业绩,而是饿晕了头的资本,并没有几条路可以选!
  科大讯飞是个好公司,但是以其现在的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资本的拔苗助长,毁了科大讯飞,也未可知!
  高估值带来的高压环境
  先看看近几年科大讯飞的PE走势:
  科大讯飞所属计算机行业,我们统计在过去5年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动态)平均市盈率和市盈率中位数,发现计算机软件行业较低市盈率为25,常态市盈率为50,较高市盈率为75。而科大讯飞的最新市盈率为151.94!,按最乐观估计,到2019年,也还有70倍!
  这个PE 值,对科大讯飞而言,是应有的奖赏,还是只是一群浪徒泡妞的聘礼?
  因为P/E 除了“高”股价,更多表示了资本的高集中程度和高期望值!而以科大讯飞目前的能力,是很难支撑这样的高期望值的。
  我们看看科大讯飞的营收增速!
  暂不论科大讯飞的变现能力。从成长股最核心的营收和净利增速来看,科大讯飞的盈利之路,确定还有很一段漫长的征程!这漫漫长夜,科大讯飞头上笼罩的资本又有多少在做价值投资的,愿意不计较短期得失,陪科大讯飞完成这场长跑?
  事实上,科大讯飞的语音到底寻找怎样的商业模式、怎么实现商业化,我相信,公司自己都在抓耳挠腮,一筹莫展。
  反倒是饿得两眼发黑的资本,强行霸王硬上弓,不管三七二十一,顶上去再说!
  这就必然造成估值与盈利的不匹配。
  短期的、不那么刺眼的不匹配,大家会相安无事,但如果是长期的、越来越大的gap,一直不填,谁看着都会}得慌吧?
  而一旦科大讯飞的灵魂一直跟不上资本的脚步,资本会怎么办?
  没什么好说的,必然裹挟科大讯飞――资本从来就没什么好淫,任何一家公司,在资本眼里,都只是实现和宣泄欲望的载体。
  体量再大、再强硬的管理层,在资本的压力下,都很难保持一颗完全独立的心,更何况科大讯飞只是一个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一旦科大讯飞的管理层,迫于业绩压力,在资本这个“野蛮人”的胁迫之下会做出什么事儿来?
  他们的日子必然会变成“从怎么花钱(发展),转变为怎么赚钱(变现)”!讲故事、乃至为收购而收购,都是这么整出来的。
  在资本淫威与高压之下,有多少公司能不跑歪?
  反观当时的乐视,究竟是贾老板一开始就想好“生态化反”这个宇宙级的大剧本?还是股价的暴涨,逼着他继续开发新的故事来维持市值?当时,骑虎难下的贾老板,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被资本“胁迫”,“逼上梁山”的吧?要知道,那个时候,十份投行报告,有十一份是大力看好乐视的。
  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人家牛夫人!
  打着爱的旗号,始乱终弃,是资本市场一直的玩法。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反思:到底是贾老板的吃相难看,还是资本的吃相更难看?!
  而科大讯飞想要在人工智能的市场中虎口夺食,决不轻松。因为它的竞争者是整个互联网界的超级巨头。这样的高压环境,以科大讯飞目前的市场体量,一步错,全盘输!
  狂奔的股价带来的“侵蚀”
  股价搭载想象力的狂奔,灵魂跟不上脚步,还会带来第二个显而易见的“毁人不倦”的影响。
  科大讯飞市值从上市的44亿涨到现在的600多亿元,累计上涨了115%,目前股价60元左右。大家说天底之下,“谁”最开心?
  掌门人刘庆峰们?不一定,到他们这个程度,多半是有点使命感了,账上的钱不一定能刺激得了他们!
  大股东中科大和移动?他们显然是有格局的人......当然,最关键,他们也不敢拿。
  买了科大讯飞的股票人?当然更不是。有几个是全仓?
  答案是:被科大讯飞发了股权激励的核心员工。
  科大讯飞一直舍得给员工分股权,仅今年1月初,就有948人获得股权。占到当时公司的股本总额的5.32%
  科大讯飞限制性股票激励原本是为了对源头技术创新激励,增强对人才控盘能力。但是故事另一面是:一路狂飙的股价,会不会直接腐蚀掉科大讯飞牛逼轰轰的技术团队?
  顶层的初创团队或许能够为了梦想和使命感,不为眼前的钞票(市值)所动,不计较短期得失(也只是或许)。
  但茫茫中层呢?他们需不需要更好的房子、车子,以及更好的位置?毕竟,除了极少数要增加人类福祉、有使命感的人群,其他多数人的人生梦想,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吗?
  现在,一边是要花了吃奶的劲,也未见得一定能实现商业化的实业,一边是高高在上,随时可以确定套现的股权,谁会不动摇?谁会不心神荡漾?
  曾记否,高位套现一百亿?
  而这群人,要么是手握尖端AI技术的重点人才,要么是手掌千军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流失是小,但是一旦他们被竞争对手利用,有没有可能围剿科大讯飞?
  杭州和深圳现在有多少叫的出名号的公司,是出自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何迟迟不选择上市?
  永远都不要怀疑资本对团队的腐蚀作用!
  王者之路本应该是条寂寞,远离人群与资本喧嚣的道路。而今年内有A股市场一片鸡毛,外有资金出口被堵住了。在资产荒之下,科大讯飞这颗看起来性感的独苗苗,被资本推向人声鼎沸的闹市,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风险。
  如果科大讯飞短期就冲到一千亿市值(目前833亿),大概率的结果是是:树未倒,猢狲散!快马加鞭,各奔前程。兄弟们,我们来生再一起创业!
  自带的隐忧
  另外,讯飞是自带bug 的!
  对,就是它的股权结构。
  笔者看到这张表时,脑子里浮现的是《三国志》里的这段话:
  “今州城初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从上面的这张图表里,我们能看到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刘庆峰的股权只有7.99%,即使加上其他13名自然人股东以及同盟中科大的股权,股权也不到20%。而A股是不支持同股不同权,没办法设置超级投票权。
  这意味着什么?
  一旦创业者与资本发生对公司的控制权、管理权冲突,掌门人刘庆峰只有靠边站的份儿。
  面对高估值、高资金抢筹科大讯飞,投资者是不是思考一下:股权分散会给科大讯飞未来的带来什么隐患?
  万科股权之争,是否会在科大讯飞“上演”?
  创业者与资本之间对公司控制权之争,一直是互联网企业的公司治理难题。有多少创业公司死在了股权结构不合理这条道上!
  引进资本可以说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初期一般双方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而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或“起死回生”,资本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分歧会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是资本方在大量资金投入后,要迫切地需要得到真金白银的效益回报。
  这种时候,只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管理层迫于业绩压力迎合资本,改变正常的发展路径,由怎么花钱(发展)转变为怎么挣钱,这种追逐短期利益的行为很容易让公司走入歧途。
  另一种就是公司管理层比较强势。资本为了“逐利”,就会千方百计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强权安插管理层,而创始人作为企业的塑造者,一般都会具有敢于冒险的个性,更多的思路会在于企业长远而深厚的发展,管理模式上更加注重人性化、人情化,对资金的关注度绝对不及投资者。资本与创始人在经营的思路与发展策略大相径庭,这样“管理之争”就开战了!“雷士风波”是更现实的教学案例。
  在公司关键战略决策上,刘庆峰会不会被打压?
  扯个八卦,科大讯飞在8月10日搞了波调研会,你们猜去了多少人?
  除了叫得上名号的交银施罗德、Sanford C. Bernstein research、投资、以及众多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231家机构投资者,还有112名个人投资者参加!总共343人调研,半个足球场才装的下!
  以小见大,这个体量的调研团,资本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在同日的交流会中,刘庆峰提到一点:“我们特别担心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不能够像亚马逊、华为那样形成压强战术。看准了机会,就能否迅速抓住。”一个企业若想成一番霸业,只能是灵魂人物掌握局势的方向盘,掌舵人的胆识与战略眼光往往比资本看的更长远。而一旦资本方分摊掌舵手的控制权,企业的航道极易产生偏离。在关健决策上马失前蹄,棋局尽毁!
  而因为股权分离,(亚马逊CEO)能够不理华尔街,继续烧钱布局生态,市值逆天;掌握超级投票权,当初能不理会大股东―布局巨烧钱的物流,现在得以与阿里在电商上一决高下。
  但是,这些科大讯飞却完全没有,在汹涌的资本面前,拿何筹码守住初心?
  会不会被恶意收购或举牌
  再者从外部风险来看:如今科大讯飞根正苗红,风头正劲!而A股“举牌潮”这些年来势汹汹。野蛮人夹杂着资本意志、伴随着利益纠葛,恶意举牌,再或者是遭到恶意收购,刘庆峰的胜算有多少?
  刘庆峰曾这样无奈地回应如何面对其现有的股权结构:“大股东是谁不重要,但是万一收购了影响到我们的战略方向就有问题了!”
  目前,中国移动拥有其流通A股,刘庆峰持有科大讯飞的流通A股和限售流通A股,超过7%的股权以及15.55%的表决权,他和中科大资产经营公司是实际控制人,二者一基本致行动,总表决权约为19.56%;第一大股东中移动持股13.62%,在战略委员会有一票,不参与经营管理。但这它们三加起来也才33.18%,虽然目前科大讯飞其股价较高,短期举牌难度很大,但是近年来科大讯飞的股价波动很大,一旦股价出现回落,这种风险会增大。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移动和中科大的支持,处于风口浪巅的科大讯飞被收购的可能性也很大,毕竟它在智能语音领域的实力太性感!良性收购还好,要是被竞争对手恶意收购,那就是被釜底抽薪了。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i财神
(责任编辑:李佳佳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下一个乐视?科大讯飞股票的暴涨和暴跌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大讯飞股票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