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否融资脉宝云的发展是融资的吗

马云如何找投资人,六分钟成功融资4000万美元
马云如何找投资人,六分钟成功融资4000万美元
  马云在1999年10月的一天,收到了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资深分析师古塔的一封电子邮件,说有一个人想和他见面,建议他去见见。当时马云刚获得高盛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正忙于阿里巴巴的建设,便忽略了这封邮件。几天过后,古塔又打电话催促马云,并一再强调这个人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要马云一定重视。被古塔说得动了心,马云决定前往北京见一见这个神秘人物。  来到北京后,古塔才告诉马云这个神秘的人物就是孙正义。在此之前,孙正义已经投资了新浪、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并获得了可观的回报。此时的孙正义正在北京富华大厦召开一个投资人与经理人的见面会。马云与孙正义的见面被安排在10月31日。刚刚完成一轮融资的马云可以说并不缺钱,他可以用第一轮融资的资金支撑公司运营一段时间。所以他们谈话的时候,马云并没抱着融资的想法,而只是介绍了一下他未来想做什么。马云仅说了6分钟,在对阿里巴巴完全没有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孙正义决定向阿里巴巴投资4000万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份。见完孙正义,马云从北京回到杭州。与此同时,孙正义的团队也到了杭州。20天后,马云接到孙正义的邀请,赴日本东京与孙正义继续商谈投资事宜。  第二次会面,马云提出了3个条件:一、阿里巴巴只接受软银一家投资,不再希望其他投资人进来;二、软银作为股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阿里巴巴的长远打算,必须以阿里巴巴的发展为重心,也就是说孙正义不要过分干涉阿里巴巴的运营事项;三、请孙正义担任阿里巴巴的董事。最后,孙正义投资3000万美元,占阿里巴巴30%的股份,但是拒绝了出任董事的要求,只同意担任阿里巴巴顾问。  但是在马云回杭州后,经过冷静思考,他为在日本的决定后悔了:“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真是太愚蠢了。”马云担心软银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比例过大,管理层股权稀释后失去话语权。他立刻开始了同软银的重新谈判,马云跟孙正义商量,表示只需要2000万美元,钱太多在某种层面上来讲会是坏事。最终孙正义同意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对孙正义来说是投资经历中让步最多的一次。  2000年硅谷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科技股纷纷大跌,此时再从市场上融资已经非常困难。但是凭借着这笔融资,阿里巴巴度过了随后而来的互联网寒冬。  马云时刻保持高度清醒,他知道钱是工具,不是目的,就好像他在《赢在中国》的节目中对选手说的那样:“永远不要让资本说话,让资本赚钱。让资本说话的企业家不会有出息,最重要的是你让资本赚钱,让股东赚钱。如果有一天你拿到很多钱,你坚持今天的原则,做你认为可以赚钱的事,我相信有一天资本一定会听你的。”  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但却是一个有用的道理。在高盛投资阿里巴巴500万美元两个月后,软银要投资阿里巴巴,但这次投资并不是获得的,而是马云跟孙正义的一次见面。他讲了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和对电子商务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六七分钟后孙正义就听懂了,马上要马云拿4000万美元,马云竟然说不行。为什么孙正义在那么短时间内就决定给他钱,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是马云要做的事情是让孙正义完全看到了未来前景的事,对互联网未来的看好是孙正义超出普通投资人的最重要原因。二是当时的马云并不是以一个急需钱的创业者的身份出现的,因为此时他口袋里已经有高盛等机构投资的500万美元,所以他在跟孙正义讲时,是一个正常的交流互联网前景的状态。这样一个轻松的状态让他没有心理负担没有压力,交流起来轻松自如。在这种状态下当然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投融数据库
连线投资人
优质项目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
全国咨询热线400-992-0676马云真不愧是中国顶尖的“融资”高手
创业者为什么要融资?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百科里,融资指:一个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融资,难道仅仅是为了拿钱吗?
事实上,融钱只是融资的一部分!资金并非万能,总会有资金买不到的资源,比如人脉资源、人力资源、渠道资源、政府资源等。而板上钉钉的只有一点:无论是什么资源,都掌握在——人的手上。因此,要创业、要发展,融资的根本在于融人。
今年双十一,天猫以 1682 亿的成绩再次刷新纪录,问鼎全网。在《功守道》里,打败了各路明星的马云再次笑了。
多看看成功人士
但如果没有这个人,马云很可能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作为中国顶尖的融资高手,马云融资史上的第一个大型融资,就是融到了这个人!
1999 年,阿里巴巴网站正式上线,与此同时,马云早期筹集的 50 万元几乎全部耗尽,公司陷入危机。而蔡崇信的出现,对这家公司的回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4 年阿里巴巴上市前,站在纽交所门口的蔡崇信
图来源:环球网
蔡崇信拥有非常优越的背景:出生于台湾显赫的律师家族,拥有很强的法律和财务背景,13 岁到美国求学,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华尔街任职,年薪一度达到 6 位数。
1999 年 5 月,蔡崇信从香港飞到杭州见马云,首次见面,就被马云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打动了。一聊就是四天。
根据《股权战争》一书中的描述,在那几天里,蔡崇信当时是这么跟马云说的,“Jack,那边的工作我不干了,我加盟阿里巴巴。”据说,听到这个消息后,在游船上的马云惊讶得差点跳入西湖。
就这样,蔡崇信放弃了 6 位数的年薪(据报道说是 70 万),当上了当时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 CFO,每月只拿 500 块钱的薪水。
蔡崇信甫一上任,就干了这么件大事儿:明确并落实了阿里十八位元老员工的股份协议。此举将团队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将阿里这家原本由属于马云两口子的家族企业,做成了拥有现代企业架构的真正的公司。
蔡崇信干的另一件事儿则是拉动高盛、自己的前东家 Investor AB 公司以及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会等 VC 的投资,完成了阿里巴巴 500 万美元的天使融资。这次融资不仅为阿里巴巴造血,同时也为其获得了投行巨头高盛的信用背书。
所以,当日本软银董事长孙正义见到马云的时候,也不得不惊叹:眼前这位瘦削的年轻人,竟然获得了高盛的投资,还拥有一位华尔街投资银行家北京的蔡崇信做他的 CFO!
孙正义当下决定,立马、必须投资马云。
于是在 2000 年 1 月,软银联合富达、汇亚资本、日本亚洲投资、瑞典投资、TDF 等六家公司,共同向阿里巴巴投资 2500 万美元。在 2000 年电子商务的泡沫中,阿里安然度过危机。
右三为孙正义,右二为马云
再后来,就是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变成了市值 2000 多亿美元的巨型公司。
可以这样说,没有蔡崇信的加盟,就没有高盛的第一笔融资;没有高盛的信用背书和蔡崇信的职业背景,孙正义不至于如此斩钉截铁地投资马云!
尽管蔡崇信其人比较低调内敛,很少出现在媒体曝光中,但仅从几个侧面足以对他的地位窥探一二:
在上市之前,阿里巴巴的四个董事会席位,软银、雅虎各占一席,一席是马云,另一席是蔡崇信;
上市之后,在阿里巴巴招股书中,蔡崇信仍占一席董事会席位;
在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中,永久合伙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马云,另一位则是蔡崇信。
除此之外,外界提及蔡崇信时会经常引用的,还有马云说过的这句话:
自己这辈子要感谢四个人,前两位是让阿里巴巴引入资金和资源的孙正义和杨致远,另一位是他一直崇拜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最后一位则是蔡崇信。
至于与合伙人的相处之道,蔡崇信曾经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过奥秘——“能够彼此分享的坦诚态度”。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可以批评他,他可以批评我,当然我们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这点至关重要。我有时会与他在电话中据理力争,激烈争吵甚至挂他电话。他对我也是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么做是出于保护公司的利益。”
左二为马云,左三为蔡崇信
所以说,马云真不愧是中国顶尖的“融资”高手。赢得人脉,随后整合人脉、资金、渠道等资源,最终创建了这样一个商业帝国。
除此之外,另一位大佬:雷军的资源整合能力,也是让人有所耳闻。据说,雷军也深谙融人之道,并且花了 80% 的时间在融人上面。
拥有丰厚人脉资源的雷军在 2010 年创办了小米,随后便拉来了众多经验丰富的高管:不仅有他在金山公司的老部下,更有来自微软、谷歌、甲骨文等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管,帮助小米走国际化道路、为芯片等新兴业务布局,给小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如果非要为融资中的“资”下个定义,那么名片君觉得,“资源”应该比“资金”更为合适,不然你以为现在摩拜和 ofo 在拼些什么?——而这些各式各样的资源,往往掌握在作为个体的“人”的手里。
这将再一次证明,融资的根本在于融人,这也是人脉、创业合伙人的重要性。需要创业的人可要注意了~
最后我们将话题再回到马云以及蔡崇信这对“黄金组合”这里。搜集本篇文章资料的时候,名片君看到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蔡崇信,阿里能否有今天的成就?”
假如没有蔡崇信,我们的风清扬或许会找到另一个“融人”的伙伴;假如阿里没有成功,或许会有一家叫阿外的公司成功......可惜历史没有假如。
而唯一恒定的是,一个没有人脉和资源、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单凭一腔梦想就能创造商业帝国,事情会朝着这样的走向发展吗?
一定不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马云的最大一笔融资,竟然是......一个男人?
创业者为什么要融资?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百科里,融资指:一个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融资,难道仅仅是为了拿钱吗?
事实上,融钱只是融资的一部分!资金并非万能,总会有资金买不到的资源,比如人脉资源、人力资源、渠道资源、政府资源等。而板上钉钉的只有一点:无论是什么资源,都掌握在——人的手上。因此,要创业、要发展,融资的根本在于融人。
今年双十一,天猫以 1682 亿的成绩再次刷新纪录,问鼎全网。在《功守道》里,打败了各路明星的马云再次笑了。
但如果没有这个人,马云很可能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作为中国顶尖的融资高手,马云融资史上的第一个大型融资,就是融到了这个人!
1999 年,阿里巴巴网站正式上线,与此同时,马云早期筹集的 50 万元几乎全部耗尽,公司陷入危机。而蔡崇信的出现,对这家公司的回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4 年阿里巴巴上市前,站在纽交所门口的蔡崇信
图来源:环球网
蔡崇信拥有非常优越的背景:出生于台湾显赫的律师家族,拥有很强的法律和财务背景,13 岁到美国求学,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华尔街任职,年薪一度达到 6 位数。
1999 年 5 月,蔡崇信从香港飞到杭州见马云,首次见面,就被马云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打动了。一聊就是四天。
根据《股权战争》一书中的描述,在那几天里,蔡崇信当时是这么跟马云说的,“Jack,那边的工作我不干了,我加盟阿里巴巴。”据说,听到这个消息后,在游船上的马云惊讶得差点跳入西湖。
就这样,蔡崇信放弃了 6 位数的年薪(据报道说是 70 万),当上了当时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 CFO,每月只拿 500 块钱的薪水。
蔡崇信甫一上任,就干了这么件大事儿:明确并落实了阿里十八位元老员工的股份协议。此举将团队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将阿里这家原本由属于马云两口子的家族企业,做成了拥有现代企业架构的真正的公司。
蔡崇信干的另一件事儿则是拉动高盛、自己的前东家 Investor AB 公司以及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会等 VC 的投资,完成了阿里巴巴 500 万美元的天使融资。这次融资不仅为阿里巴巴造血,同时也为其获得了投行巨头高盛的信用背书。
所以,当日本软银董事长孙正义见到马云的时候,也不得不惊叹:眼前这位瘦削的年轻人,竟然获得了高盛的投资,还拥有一位华尔街投资银行家北京的蔡崇信做他的 CFO!
孙正义当下决定,立马、必须投资马云。
于是在 2000 年 1 月,软银联合富达、汇亚资本、日本亚洲投资、瑞典投资、TDF 等六家公司,共同向阿里巴巴投资 2500 万美元。在 2000 年电子商务的泡沫中,阿里安然度过危机。
右三为孙正义,右二为马云
再后来,就是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变成了市值 2000 多亿美元的巨型公司。
可以这样说,没有蔡崇信的加盟,就没有高盛的第一笔融资;没有高盛的信用背书和蔡崇信的职业背景,孙正义不至于如此斩钉截铁地投资马云!
尽管蔡崇信其人比较低调内敛,很少出现在媒体曝光中,但仅从几个侧面足以对他的地位窥探一二:
在上市之前,阿里巴巴的四个董事会席位,软银、雅虎各占一席,一席是马云,另一席是蔡崇信;
上市之后,在阿里巴巴招股书中,蔡崇信仍占一席董事会席位;
在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中,永久合伙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马云,另一位则是蔡崇信。
除此之外,外界提及蔡崇信时会经常引用的,还有马云说过的这句话:
自己这辈子要感谢四个人,前两位是让阿里巴巴引入资金和资源的孙正义和杨致远,另一位是他一直崇拜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最后一位则是蔡崇信。
至于与合伙人的相处之道,蔡崇信曾经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过奥秘——“能够彼此分享的坦诚态度”。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可以批评他,他可以批评我,当然我们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这点至关重要。我有时会与他在电话中据理力争,激烈争吵甚至挂他电话。他对我也是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么做是出于保护公司的利益。”
左二为马云,左三为蔡崇信
所以说,马云真不愧是中国顶尖的“融资”高手。赢得人脉,随后整合人脉、资金、渠道等资源,最终创建了这样一个商业帝国。
除此之外,另一位大佬:雷军的资源整合能力,也是让人有所耳闻。据说,雷军也深谙融人之道,并且花了 80% 的时间在融人上面。
拥有丰厚人脉资源的雷军在 2010 年创办了小米,随后便拉来了众多经验丰富的高管:不仅有他在金山公司的老部下,更有来自微软、谷歌、甲骨文等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管,帮助小米走国际化道路、为芯片等新兴业务布局,给小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如果非要为融资中的“资”下个定义,那么名片君觉得,“资源”应该比“资金”更为合适,不然你以为现在摩拜和 ofo 在拼些什么?——而这些各式各样的资源,往往掌握在作为个体的“人”的手里。
这将再一次证明,融资的根本在于融人,这也是人脉、创业合伙人的重要性。需要创业的人可要注意了~
最后我们将话题再回到马云以及蔡崇信这对“黄金组合”这里。搜集本篇文章资料的时候,名片君看到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蔡崇信,阿里能否有今天的成就?”
假如没有蔡崇信,我们的风清扬或许会找到另一个“融人”的伙伴;假如阿里没有成功,或许会有一家叫阿外的公司成功......可惜历史没有假如。
而唯一恒定的是,一个没有人脉和资源、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单凭一腔梦想就能创造商业帝国,事情会朝着这样的走向发展吗?
一定不会。
《股权战争》,苏龙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马云融资的本质与核心逻辑,北大王劲松_投后管理研究院,2017.07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鬼,雷军的人脉才是小米成功的关键,互联网评论家,2015.06
没有蔡崇信,马云至少要晚十年成功?,黑史研究员,2016.05
蔡崇信马云“一见钟情” 阿里今天有他一半的功劳,中国投资资讯网,2017.02
转自:CC名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马云15年前融资手段太绝了!
马云15年前融资手段太绝了!
阿里巴巴上市成功,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目前阿里巴巴股票估值为2500美元,马云持股7.64%,相当于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59亿.但是回想到马云当初融资前可谓曲折离奇,曾几十次融资挫败!
网上流传马云6分钟之内获得日本软银公司孙正义投资并不真实,身材弱小的马云其实当时是绞尽脑汁获取投资.
开讲啦演讲者阎先生当时是软银中国负责人,他讲述其实马云这小子相当的贼.
口才一流的马云精通英语,运用三唇不烂之舌,忽悠日本人从日本飞杭州与马云谈融资事情.
当时谈判时间不多,只有2小时,马云不像其它融资者那样请准投资人大吃大喝,而是把一群日本人赶到一条破船上
日本人当时就有点像上了贼船的感觉,上去了就下不来
破船空间狭小,吃喝拉撒全部在船上,想走也不行,这地马云涛涛不绝,气宇轩昂的讲解着他心中的企业规则与梦想,日本人也没办法,你不听也得听,听还是得听,因为你走不开.
在船上忽悠完了之后,又找一破车马上把日本人接走
阿里巴巴通过十来年的发展,现在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可以讲是相当的辉煌,旗下众多产业,包括用户庞大的支付宝,口碑网,阿里电影等
目前蚂蚁金服准备IPO,估值达600亿美金,以及还风投了众多创业公司
阿里起初,马云忽悠了18个同学凑齐50万元创建阿里,当时穷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马云也多次创业失败,早年创建英语培训机构,当时连房租都付不起,马云还去贩卖商品补贴家用.后续创办中国黄页也以失败告终.
正是马云的精明与执行,以及拥有非常能讲的一张嘴,才获取了当时软银的大金额投资.阿里最大股东为雅虎,当时占股高达40%多,第二大为日本软银,当时占股30%左右.目前好多人有时候骂阿里,是为日本人打工,其实不然,阿里目前地处中国,为多少中小型企业提供了生意来源以及为多少个人提供了创业机会与就业机会,谁叫当时中国的银行不支待一下马云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第一笔融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