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书还能赚钱吗?

[今视调查]卖一本书赚不到一块钱 网络时代纸质阅读之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视网4月20日南昌讯(记者 李星)“读一本好书,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段美妙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实体书店曾经作为地方文化的象征,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地方文化品位的高低。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电子化阅读的流行,纸质阅读江河日下,连锁引发了实体书店的倒闭潮,幸存下来的也是举步维艰,卖一本书赚不到一块钱。
原标题:[今视调查]卖一本书赚不到一块钱 网络时代纸质阅读之殇
今视网4月20日南昌讯(记者 李星)“读一本好书,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段美妙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实体书店曾经作为地方文化的象征,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地方文化品位的高低。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电子化阅读的流行,纸质阅读江河日下,连锁引发了实体书店的倒闭潮,幸存下来的也是举步维艰,卖一本书赚不到一块钱。电子化阅读的快捷、便宜能否替代纸质阅读的书香味?实体书店的倒闭是否意味着文化发展的渐趋衰弱?实体书店能否改变仅仅只是“卖书”的命运,蜕变成为一个地方文化的风向标?在4月23日第1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这些问题再一次摆在人们面前。网络阅读独占鳌头曾出版过《陌上云暮迟迟归》、《神偷俏王妃》、《至此剧终》等作品的畅销书作家安以陌,目前辞去了工作,专职在家创作。其正在网易连载的《时尚圈:珠光宝妻》,刚刚更新到十二章,1.5万余字,已经赢得了超高的点击率,并且人气见涨。对于一个靠写书为生的作家而言,阅读当然不可少。“在大学以前,那时候网络还不是很流行,我经常去书店买书来读,大部分是一些名著。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看一些网络排行榜的畅销书,一个原因是网络阅读确实很方便、快捷,网络下载就可以看,而且比书店更便宜,另一方面,我本身是写书的,阅读畅销书籍可以了解市场,了解读者的口味,以便迎合他们的兴趣。”安以陌介绍,相比于现在看的畅销书而言,以前纸质阅读更多的是激发了她对文字的兴趣,及给予其后期写作的积淀。安以陌说,在她出版书籍中的版权收入排名中,无线手机阅读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也从侧面证实了,网络电子化阅读确实是个趋势。”教现当代文学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老师冯昊博士说,他的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会使用手机阅读、电脑网络阅读。“与我读书的年代相比,现在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更为多样。”冯昊说,通过网络,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元的作品类型,更快捷地获取最新的网络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更广更杂。“同时,由于阅读多元化的冲击,同学们对纸质经典作品的阅读不似以前那么普遍而富于耐心。”现在南昌某单位工作的李先生是一名资深书虫,仅大学本科4年就读了1000多本书,大部分通过电子阅读器来阅读。“网络阅读除了比较伤眼睛之外,优点有很多,比如携带方面,一个阅读器随随便便几万本书没问题,而且可以任意调节屏幕字体、背景,方便查找。纸质书籍携带太不方便,又贵。”“针对目前网络出版物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个也是可以解决的,一旦解决之后,纸质阅读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书体书店纷纷倒闭,也印证了网络阅读渐趋流行、日益壮大的趋势。一本纸质书赚不到一块钱纸质阅读的江河日下,随之而来的是实体书店的处境艰难。2013年底,江西省民营书店业年会上,四百家民营实体书店发布宣言,呼吁全社会关注实体书店,共同营造书香氛围。发布宣言的背景是,同年底,九江一家有着25年经营历史书店的倒闭,以及各实体书店感觉到的来自网络市场强大的竞争压力。谈到江西的实体书店,就不得不提南昌青苑书店。作为江西民营书店中的佼佼者,经营22年以来,积累了近3万名会员,无论是规模、销量还是影响力在业界都是数一数二。然而,和其他400余家书店一样,也面临着多重困境。采访中,青苑书店负责人万国英介绍,2008年,网络“飓风”开始席卷书业,卷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读者。如今,即使还有3万会员,青苑书店也难以摆脱实体书店衰落的“魔咒”,一年亏损近20万元,全靠公司的图书批发利润对书店进行补贴。与江西各大书店亏损的状态相对应的是,全国实体书店增长乏力。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图书网购在网购市场的排名已升至第三位,用户比例达网购比例31.4%。2011年,网上书城已占据了图书销售35%的市场份额,到2012年初,这个数字更是提高到50%以上。与之相对的是,实体书店的营收以每年40%甚至更快的速度下滑,近几年,全国民营书店倒闭了上万家。图书销售市场呈现出网上书城一家独大的局面,民营书店仅存一息。与图书销量相比,更惨淡的是利润率,有媒体报道,上海三联韬奋书店2011年全年销售1700万,利润只有36万,算下来每本书赚不到一块钱。实体书店艰难求变4月8日,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三联韬奋书店发布信息称,从4月8日起至4月18日,三联韬奋书店将进行24小时不打烊试营业,每天晚上9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是夜读时间。随着24小时试营业的结束,三联书店正式启动24小时营业模式,在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的大潮中,三联书店如此大胆的决策,让业界佩服,同时,更多的人在观望,能否拉回读者,扭转亏损局面?此外,讲到实体书店,不得不提的另外一家则是台湾的诚品书店,这家1989年创立,直至2005年才扭转一直亏损局面的台湾文化风向标,它表现出来的“诚品模式”或许值得其他实体书店学习和借鉴。1989年至2005年前后,虽然期间一直在亏损,然而却一直保有自身风格,并不断完善,并且通过采取“经营顾客”的方式,获得“顾客份额”,获取顾客对诚品品牌的认同。与此同时,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础,再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经营”的方式来补贴书店亏损以及盈利。在诚品书店一直亏损的15年间,其老板吴清友不断努力打造“诚品”这个品牌。据悉,诚品70%的收入来自文化展演、创意商品销售、餐饮等这些“副业”以及部分租金。现在,诚品已经有50多家分店,年客流量超9000万人次(台湾总人口2000万),营业额过1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4亿多元)。如今的诚品书店,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到台湾必去的地方之一,正是其品牌价值所带来的文化导向作用,带动诚品书店在实体书店破产潮中屹立不倒。借鉴诚品书店的成功模式,国内的实体书店也在寻找多种经营模式,努力在困境中突围。北京等一线城市中,实体书店已经由单一进行图书销售,逐渐建立起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书店同时也可以转化成能提供文化沙龙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吸引更多读者的同时,可以实现更多的盈利。在这一点上,南昌青苑书店也可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定期邀请名人举办文化讲座,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地段较好的书店,还可租赁部分铺面给其他商户,或者经营文具、艺术品等商品,或者开个咖啡厅,引导读者在书店停留更多的时间。然而,实体书店要想扭亏为盈,成功实现转型,并不是举办几场文化讲座,所卖几杯咖啡就可以解决的。改变“卖书”价值定位,实体书店如何打造自身的品牌优势,引导全民阅读时尚风潮,崛起成为地方文化的风向标,或许这是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文化传承也要更新换代阅读,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消失——这一观点在采访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李先生称,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后来的竹简,再到帛书再到目前最流行的纸张,文字的载体一直在改变,“纸质阅读被网络阅读所取代是迟早的事情,至少在公共阅读层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有更新换代的。”面对网络阅读的弊端,有人认为数字化的碎片式阅读,会大大降低读者的有效阅读量,而且现在网络出版物的整体质量不高,这样的阅读不能让读者的知识得到真正提升。对此,李先生则认为,碎片化阅读是阅读者自己造成的,不是电子书造成的,“不能把阅读者利用电子书易携带的优点造成的碎片化阅读,看成是电子书的劣势。”冯昊则认为,网络时代对于人们在纸质阅读方面的影响确实很大,但传统纸质阅读却不会被替代,“网络阅读获得方式更便捷、内容丰富、查找方便。但是纸质阅读时较少受其他信息干扰,更充满书香味,而且作品内容质量更高,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或许这种优势在未来某个时候会被网络化阅读取代,但至少目前不会。”面对现在网络化的阅读趋势,冯昊建议应该健全电子书出版与管理的制度,特别是有遴选高质量书籍的机制,保证电子书的质量,同时呼吁出台免费大型公共电子书籍平台,鼓励全民阅读。“任何一个时代,无论阅读形式怎么变,阅读这种行为都应该倡导和推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你也想写书赚钱吗? - 简书
你也想写书赚钱吗?
你也想写书吗?
前些天,在微信上看到道哥的黑板报的一篇文章,“如何写一本书”(在也能看到),里边提到了他的好友池建强出版了纸质书《MacTalk 人生元编程》的一些故事,读了之后觉得里边说的一些观点,正是这个行业的现状。
写书赚钱吗?
道哥说的很对,在中国图书的版税一般会在8%-10%,不同的作家,凭借的筹码不同,或者不同的出版社的情况不同,会略有上下浮动,另外再依据大部分书籍的首印数不超过1万册,也就是说,一本30元的书,作者拿到的版税不到3万元,这还是在税前。
事实上,这还是在乐观的情况下,在我看来,如果作者有大量的粉丝群,书的质量尚佳,市场有稳定的需求的情况下,这些首印才会最终被出版社承认为已经售出的图书,来为作者结版税。而这个周期很有可能会长达一年。(不同的出版公司可能会依据首印或发货数量结算。)
作者在写书过程中,付出的时间以及背后的辛苦会有多少呢?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针对特定主题的重新写稿,这无疑会付出巨大的时间,如果是每天一篇,成年累月的积累,也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当初以为了赚钱而出书的话,我想以一位图书作者的专业知识而言,这无疑是好不划算的。
这么算下来,作者花费这么多时间,其实金钱上的收益纯粹用数字来衡量的话是亏本的,不过为什么会有一些因写书而赚钱的作者呢,如果因写书而赚钱,一定要达到的条件便是图书的畅销,即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柴静的《看见》2013年官方数据公布印刷量300万册,普通作者的首印不超过一万,这同样是出版圈的二八法则,永远会有普通读者,普通图书,而这样现象级的图书,一年也就那么几本。另有人说,因为出书而做了很多培训赚钱,这样的人也属于个别现象。
虽然畅销或者赚钱无望,但这个过程中,作者得到了什么?
以技术或专业性书籍为例,作者从写文章,写系列文章,有读者阅读,到写书,有读者肯付费购买,这个过程,首先会对作者就书中话题或观点进行很好的梳理,这算是帮助自己的过程,其次写作者成为了一名图书作者,收获了作者这个光荣的头衔,再次,图书作者因为自己的图书作品的畅销,收获了更多的朋友,获得了不错的业内曝光,从此走向了专家路线,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很多图书的作者写书出来,事实上都是热爱分享的人,他们将自己过去几年的思考、学习、经验,集结成册,做成书,只售卖几十元,拿着几元的版税,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去赞扬的。
另外,出版社给作者的样书的确也就10本左右,有时我们会根据作者方面的要求,多提供一些,但总归不会超过几十册,而这通常来说,作者送一些对书有极大帮助的朋友、同事、家人,之后便寥寥无几了。
所以,等你下次遇到你的朋友写书之后,你一定要自己买书来支持他,而不是找作者索书,而且还得多买几本,也可以送给你自己的好友。另外,记得买书要去亚马逊,在亚马逊上,购书行为会每小时反应在销量排名上,具体怎么根据排名来计算这本书的销量,有大概的经验值,以后再总结分享。
互联网、活动、编辑、营销、新媒体都曾做过。
在中国,日本作家森博嗣的名声不及村上春树,不及东野圭吾,不及渡边淳一,甚至也不及村上龙。但他在日本的人气度却也不低。否则他不会写《作家的收支》(幻冬舍 2015年11月)这类书,不会自亮底牌。 有人气才有底气,有底气,才能慷慨地将自己的收支曝光,从而聚集新一轮的人气。 这位...
出版社自费出书,自费出书多少钱只有出版社可以申请书号。人民科学出版社也可以代理出书,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出版社的。
流程的话: 1、先找到出版社,让对方同意出书 2、签合同(谈价钱、确定出书日期) 3、送书稿 4、拿样书 其间注意与责任编辑保持联系 一、问:什么是自费出版?什...
一般而言,读书人与版权无关,版权是作者与出版社、杂志社之间的事。但在当下的中国大陆,版权问题却远超出行业范围而成为一个涉及广泛、牵连多方的问题,不仅我们社会关心,而且为海外所密切关注,其原因则主要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书刊盗版。大陆的版权,肯定也是具“中国特色”的一个问...
持松大师年谱 灌顶弟子杨毓华 编定 编者弁言 持松大师(),湖北沙洋人,幼承庭训,资赋聪颖过人,于国学有深厚之基础。17岁时,襄水泛滥,暴洪祸及乡里,大师亦遭此大难,遂感生死无常之苦,萌出家修道之志,乃于铁牛寺披剃,后受具足戒于汉阳归元寺。21岁时,入华严...
余生漫长,只有做喜欢的事情。把时间花在美好的事情上,才不算虚度时光。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这是吴晓波在它的书里《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写过的一段话。 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事情想去做,比如忙了...
为了开始对经济学的讨论,我们首先需要理解(1)稀缺的概念,(2)经济学两个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我们在本教程介绍中已经隐含讨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们有限资源与无限欲望与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对于个人而言,资源包括时间,金钱和技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你有没有这种想法? 工作时候努力上进,学习积极,晋升的机会却总不属于你? 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非常努力,也很懂得学习,但是却从来没有被老板委以重任? 遇到一件事情,决定要做了,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想赶快结束,赶紧解脱? 这类人,被称之为“漂泊者” 就像中学时候学过的布朗运动...
以前发个脾气,牛都拉不回来。如今生个气,转眼就觉得没必要。时间渐渐磨去了年少轻狂,也渐渐沉淀了冷暖自知。成熟后却学会: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14-4-14 刚刚上幼儿园的果果喜欢自言自语,正常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3~4岁的孩子能听懂别人说话并回应,我们看到果果能做到,他只不过和大人互动少,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般说来,果果的表现可能有以下原因。 自我中心言语的一种表现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电子书为什么还没有“干掉”纸质书?_网易科技
电子书为什么还没有“干掉”纸质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电子书为什么还没有干掉纸质书?)
吴羚玮对发展缓慢、追求爆款的出版行业来说,电子书依然是个有点麻烦的新鲜事物算起来,Kindle 已经诞生近10年了。而电子书对出版行业,总是显得还像个新鲜事物。我们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究竟电子书会不会让纸书死去。不久前,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发布的2016年美国人读书习惯调查报告称,过去12个月里, 73% 的美国人至少看了一本书,这个数字比去年略微提高了1个百分比。在近五年内国民图书阅读率稳步上升的中国,各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也呈上升趋势。市面上的书也更多了:尼尔森的统计显示,美国实体书的销量在2013 年受挫之后,这几年就一直在回升。2015 年,有 5.71 亿册实体书被售出,比起上年的 5.59 亿册有所增长。按照美联社的说法,美国实体书的回温主要是“现象级”书本的功劳。你应该还记得那个欧美明星和网红都爱在社交媒体晒的填色书,它们在去年一共卖出了 1200 万册——光是这个数字就能够解释 2015 年比 2014 年多卖出的那些书都是什么了。另外,与国内出版商们挖空心思打造明星作家的逻辑相似,美国人也爱读爆款书。《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 Harper Lee 的续作《设立守望者》早就占据着亚马逊图书预售排行榜的首位,目前已卖出超过 300 万册书,而实体书是电子书销量的四倍。此外,美国五大出版商之一 Simon & Schuster 的 CEO 还表示,YouTube 网红们的书在去年都卖得很好。而从 Pew 这份报告披露的数字上看,电子书似乎并没有像几年前预言的那样加速实体书的衰亡:在美国,至少读过一本纸质书的人比看过电子书的人数多出一倍以上,分别为 65% 和 28%。电子书行业的发展限制,除了无法比拟纸书的阅读体验以外,更多的是来自出版行业的障碍。混乱的版权管理是电子书上架初期的最大困难之一。尽管制作电子书的成本并不高,但由于每一本电子书上架都需要说明、价格、简介,很多出版商要花大量时间整理这些信息和表格。包括 Kindle 在内的许多阅读平台本身并不掌握电子书的版权,这需要他们一家一家联络出版社,扩充可以销售的内容。在
年,国内电子书上架的数量见证了爆发式的增长,这当中包括了过去十几年中没有电子化的书。而现在,出版社愿意拿出来做电子版的书,都已经电子化了,新书的电子化速度则开始放缓。此外,出版商们为了保证纸书的销量,会抬高电子书的价格。
2012 年,美国司法部对苹果公司及五大图书出版商发起的诉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几家出版商被指控采用了所谓的“代理模式”,合谋操纵了在苹果 iBookstore 网站销售的电子书价格。在国内,出版商的逻辑也相同——发展电子书以不伤害纸质书销量为前提,引进国外图书的时候,代理公司往往对价格严格控制,有些版权方会在合同里写明,电子书定价不低于纸书定价的 40%,而纸书的折扣往往都是 7 折甚至更低。这样一来,电子书的价格优势便较为有限。体验和价格优势较弱的电子书,还是无法成为更多人的第一选择。皮尤研究的报告原文戳这里。
本文来源:好奇心日报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都说出版业不行了,中信出版却狂赚1.26亿
读懂新三板
  不挣钱,是出版行业给人的最大印象。兴起,纸质出版没落,出版行业已然成为“夕阳”产业。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夕阳”产业中,有一家公司仍然靠着做书卖书活得很滋润,这家公司就是中信出版(834291.OC)。2016年公司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28.9%;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5%。  在家大业大的中信集团,从收入和利润规模角度看,中信出版也许只能算是九牛一毛。然而作为一张“名片”,中信出版发挥的作用却很关键。所以从2008年6月至2016年8月,中信出版法人和董事长一直都是由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亲自挂帅。  背靠中信集团,拥有亮丽业绩的中信出版,已经在2016年11月启动了计划。  中信出版究竟是如何玩转图书这门生意的?  一、3年时间盈利增长4.4倍,去年赚了1个亿  虽然整个传统出版行业都不太景气,但是中信出版却在高速增长,3年时间增长了4.4倍。  2013年,中信出版扣非净利润2185万元,2016年已经达到1.17亿元。相比2015年,去年营收达到9.8亿,增长28.9%,净利增长25%,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6.8%。  过去几年,中信出版的业绩一直在快速增长  这样的高速增长几乎都是来自于实打实地做书和卖书。它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一直在90%以上,2016年更是达到96.35%。而在主营业务中,图书出版发行业务一直占据比较高的比例。  在图书市场上,中信出版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2016年,中信出版在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市场占有率为2.13%,(码洋是指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整体综合排名第二,在经管类、学术文化、传记类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名。  中信的图书不仅市场占有率高,图书馆配覆盖率也不低。根据《2016年度中文纸质图书馆配市场分析报告》,2016年经济类图书馆配覆盖率top10中有7本书都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覆盖率最高的《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高达31.64%。  除了在国内发行出版外,中信出版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其中《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售出了英语版权,《读懂》售出了法语版权。  二、中信出版是如何玩转卖书这门生意的?  在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网上书店大打价格战的当下,中信出版究竟是如何玩转卖书这门生意的?  读懂君看到,虽然公司还没有放弃线下,但网店渠道的销售率占比正在上升。2016年,中信出版图书产品的网店渠道市场占有率2.29%,排名第二。网、、文轩网、、博库网等网店渠道的年度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4.92%,相比线下,电商具有价格低廉、品种丰富、配送便捷等优势。  根据目前的趋势,未来线上渠道将持续分割实体店的份额。面对着电商咄咄逼人的攻势,中信的实体书店也在转型。  截止2016年年末,中信出版已有79家运营店面,建立了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机场连锁书店——中信书店,覆盖中国近1/3航空旅客流量,在北京、深圳、大连等地拓展了10家城市店。  “卖书”依然是中信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卖书收入占比约50%,而书店内的餐饮等副业收入占比达到30%,其余为广告收入。  “光卖书是不可能营利的”,这是中信出版总裁王斌的看法。基于这个判断,中信书店准备采用一种新的模式,叫“精品图书+精品咖啡+文化活动的文化客厅模式”。  未来的书店,将提供线上替代不了的体验与服务。  为了完成这一理念,中信书店已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进军咖啡产业,提出了“书+咖啡+智慧生活”的公共空间新模式。  在出版这个已经不被很多人看好的行业中,中信出版还会带给我们那些惊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cogu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纸质书和电子书的辩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