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求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一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外贸易是否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很多人不置可否,而且国内研究范围呈现出全国多、地方少、东部多、中西部少的现象,研究内容以总额居多,其次是研究一种贸易产品或一种贸易方式。基于此本文将三者进行整合来研究河北省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多大程度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如何更好地利用对外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对河北省实现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转变、加速产业化进程、增收人民收入以及整个京津冀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首先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分析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接着从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结构及对外贸易方式等方面对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年河北省在对外贸易总量上取得了较快发展,商品结构以进料加工为主并得到初步升级;机电、高新技术类产品比重上升,但附加价值较低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皮革类制品和塑料制品仍是众多加工贸易企业经营范围;贸易方式上,一般贸易占据主要地位,加工贸易比重则较低。
之后文章运用HP滤波、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贡献度、拉动度等方法构建模型分别对河北对外贸易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河北省农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一般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年间,进出口总额、农产品进出口额、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与GDP之间的一致性和协同性都很强,每增加1%分别会带来LNGDP增加0.57%、0.04%、0.79%、-0.22%、0.38%和0.08%,它们对GDP的算术平均贡献度和拉动度两个指标都不是太高。
文章最后结合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河北省要通过出口加速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扩张型转变,由以原料性产品出口为主向深加工产品出口为主转变,由以挂牌出口为主向品牌出口为主转变,由固定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出口市场转变,同时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等途径,来加强河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224;F752.8;F12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乐安;刘霞;徐薇;;[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尹倩;俞培果;;[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张芬;;[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李北伟;肖静;聂世伟;韩可;;[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张静;李颖;;[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5期
陈福中;陈诚;;[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任大力;;[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蓝庆新;;[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9期
张海波;向艾;;[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陶田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明;李学民;陈英;;[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天祥;;[A];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凤翔;;[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陈锐;王俭;;[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李志霞;;[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卓成霞;;[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徐晓岭;王蓉华;晋亮;吴生荣;赵辉;;[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莫文;彭运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姜焰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胜琨;[N];中国信息报;2009年
宋光茂;[N];人民日报;2001年
陈波翀;[N];中国证券报;2009年
记者 玉珍;[N];西藏日报;2009年
陕西省副省长
景俊海;[N];陕西日报;2009年
;[N];财会信报;2009年
河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志欣;[N];国际商报;2008年
唐真龙;[N];上海证券报;2009年
北京科技大学 樊彩霞;[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王玉主;[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忠洲;[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王文妮;[D];湖南大学;2010年
张琳;[D];西北大学;2011年
程治中;[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关春华;[D];辽宁大学;2010年
黄菁;[D];湖南大学;2010年
张宝贵;[D];天津大学;2009年
陈萍;[D];吉林大学;2010年
王然;[D];暨南大学;2011年
曾祥炎;[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望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阮文达;[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邹金慧;[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张芬;[D];湖南大学;2010年
王洪艳;[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吴喜龙;[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熊茜;[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杨惠钧;[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尹珂;[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何邦胜;[D];江苏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论文:本论文范文是一篇关于吉林省的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您的位置:----浏览文章|添加时间:日
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吉林省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策略,对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相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因此吉林省应把增大对外贸易总量作为首要任务,重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完善有利于外贸推动经济增长的条件,最终大幅度提升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吉林省;对外贸易;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GDP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对吉林省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论述吉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状况,然后对吉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及相关数据的说明,进行计量模型相关变量的计量检验,并测算对外贸易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并指出该结果的政策含义。    一、吉林省对外贸易的总体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对外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74.23亿元,增长了608倍。① 在这30年来,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八十年代缓慢发展时期、九十年代稳步发展时期和2000年后的迅速发展时期。  八十年代,吉林省对外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6亿元增加到1989年的35.2亿元,增长了22倍。八十年代增长幅度大的主要理由与其基数低有关。九十年代吉林省对外贸易总额从1990年的45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84亿元,增长了4倍。进入2000年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吉林省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211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74亿元,增长了4.6倍。    二、对外贸易对吉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描述、模型及变量设计  因为本文重点考察的是吉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以省略了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可以假定消费、投资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变或平稳的。另一方面,考虑到数据的自然对数不转变原来的因果关系,并能使趋势线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异方差的影响,提高模型的拟合程度,所以我们对GDP、T(进出口额)、EX(出口额)与IM(进口额)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LnT 、lnEX与lnIM表示。同时,为了避开模型出现自相关,我们引入滞后变量LnGDP,建立双对数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LnGDP=A +αLnT +αLnGDP +μ。其中年间GDP、T、EX与IM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二)相关性分析  1.初步的统计分析    从图2-1可以看到,吉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轨迹的趋势基本一致,即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外贸易也随之发生波动。这一点在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额、进口额及进出口贸易总额的运转轨迹中表现尤为突出,与世界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由专注与职称论文的http://www.zglww.net提供,转载请保留
.“一国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低阶段或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依存关系的曲线是升扬的”。  2.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只有与因变量高度相关的自变量才适合引入模型。由散点图可以看出,吉林省LnGDP与LnT 、LnIM、LnEX 都呈现出了增长趋势,因此可以将正向相关的变量作为因变量引入模型。    通过对年吉林省对外贸易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额和GDP总额之对数的相关分析,得出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486。可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十分可观的,表明吉林省对外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建立线性模型。    (三)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前面建立的双对数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LnGDP=A +αLnT +αLnGDP +μ。用LnGDP对LnT求导:d(1nGDPt)/ d(lnTt)=(△GDP/GDP)/(△T/T)= B。因此,进出口额的产出弹性为B,表示进出口每增加1%,产出增加B%。并利用该模型建立三个回归方程,分别考察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以EX、IM代表出口、进口,替代方程中的进出口总额T,得到以下回归分析:  1. GDP对出口贸易的回归分析
关于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论文范文下载简介:前状况,然后对吉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及相关数据的说明,进行计量模型相关变量的计量检验,并测算对外贸易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并指出该结果的政策含义。    一、吉林省对外贸易的总体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对外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74.23亿元,增长了608倍。WwW.ZbJY.Cn整理提供,吉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论文WORD版下载地址:
相关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论文相关栏目
郑重声明: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唯一
:http://www.zglww.net 未经授权禁止对本站论文进行摘编、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论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具有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的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提供各类参考,包括经济学论文、会计学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文献综述范文、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格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论文格式范文、论文答辩PPT、毕业论文封面、毕业论文致谢及参考文献等论文写作相关资料,此篇论文由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栏目提供当前位置:>>>
经济学论文( 共有经济学论文 12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为探讨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额等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长期存在稳定性关系,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进口贸易更显著,与此同时,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中国
[中图分类号]F7256[标识码]A[文章编号](4-04
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自此我国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经过近40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7亿元,2015年增加到6855058亿元,其中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由1978年的35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55029亿元。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也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的研究焦点,研究既有国家层面[1],又有群[2]、省域[3-4]和地级市[5];然而不同学者持不同的学术观点。Kwan和Cotsomitis [6]以及Kwan和Kwok[7]最早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的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在产出增长方程中出口变量是外生的,并且存在由出口到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陈华[8]对我国进出口额、GDP进行回归分析,认为我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整体促进经济增长;石传玉、王亚菲等指出在短时期内出口贸易增长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长时期拉动作用并不明显[9];王永齐[10]通过构造贸易结构测度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得出中国的贸易结构并不影响经济增长。为更好地探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选取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以及GDP等数据,利用Eviews80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后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探究中国近40年来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现状
(一)经济增长现状
自1978年后,中国GDP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36787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增速方面,年呈高速增长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经济增长幅度趋于平稳(见图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为385元,而2015年达到49992元,是1978年的129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总体有效需求不足,价格下行,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驱动,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所提高。
(二)对外贸易现状
1978年我国进出口额为355亿元,2015年增长到亿元,是1978年的6915倍。其中进口额由1978年的1874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1043361亿元;出口额由1978年的1676亿元上升到亿元。年中国对外贸易波动较大,增长速度先减少后增加,最终增速为负值(见图1)。年间,即改革开放初期,进出口差额为负,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较低;1982年、1983年中国出现短暂性贸易顺差;年中国对外贸易逆差,这与我国的科技水平薄弱、生产落后、开放程度低等情况紧密相关;年间,除1993年外均为贸易顺差。201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相比2014年一般贸易呈增长势头,加工贸易则呈下降态势,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迅速,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热点。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长30%以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长60%左右。
(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经济开放程度也明显提升。从增长态势看,进出口贸易额几乎每五年翻一番,1978年仅为355亿元,2015年达到2455029亿元。外贸依存度总体呈现先波动上升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2006年外贸依存度达到最大值,其后呈现下降态势(见图2)。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此时我国进口依存度高于出口依存度,说明我国进口额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出口额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原因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外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由于国内某些资源紧缺和技术设备落后,因此需要大量进口部分原料和先進的技术设备,最终使得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第二阶段为年,这一时期内出口依存度始终高于进口依存度。年,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均呈现出增长态势,而年内,二者逐年下降。究其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额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日益增加,使得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且出口依存度高于进口依存度;但2006年以后,受我国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逐步回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变弱。相应的,我国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出口依存度仍然高于进口依存度。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度量全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用进口额和出口额来度量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期为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数据库》。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计量软件为Eviews80对数据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处理:第一,因GDP和进出口额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用GDP平减指数(1978年=100)对所用数据进行平减和修正,以此来消除价格因素对各变量的影响。第二,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避免因数据变化带来的剧烈波动,对GDP、进口额、出口额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NP、LNM、LNX表示。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LNP、LNX、LNM均为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在研究三者间关系之前,必须检验三者的平稳性。一般采用ADF检验法,分别对LNP、LNX、LNM和一阶差分△LNP、△LNX、△LNM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的ADF值均大于在5%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一阶差分序列的ADF值均小于在5%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三)模型建立与协整分析
协整检验可考察非平稳时序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使用前提条件是所有待檢验的变量均为同阶单整,LNP、LNX、LNM均一阶单整,因此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对LNP、LNX、LNM继续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EG协整检验法,分别对LNP和LNX,LNP和LNM进行回归分析,并检验其残差序列的平稳性。
由(1)式知,LNP与LNM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当LNM增加一个单位时,LNP增加4928835个单位。而LNP与LNX也呈正相关关系,当LNX增加一个单位时,LNP增加520327个单位。
然后针对协整检验获得的残差项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
由协整检验原理可知,若将两个变量经过EG协整检验后得到的残差项为平稳序列,则认为两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LNP与LNM两个变量协整检验后的残差项E1为平稳时间序列,LNP与LNX协整检验后得到的残差项E2也为平稳的时间序列,故得出LNP与LNM、LNP与LNX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口额、出口额间分别存在长时期的均衡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可以衡量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根据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对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本文根据AIC原则确定的滞后期为2,格兰杰检验的结果见表3。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P与LNM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进口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弱;LNP与LNX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出口额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微弱;LNX与LNM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表明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从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来看,虽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口额、出口额三个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但三者的一阶差分序列皆为平稳序列。在长期过程中,三者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均衡的。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出口增长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GDP增长不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长期过程中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会推动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没有实现对出口增长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原因在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品牌较少、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第二,进口增长和出口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进口适用的技术、成套设备及短缺资源推动了国内技术进步,促进了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最终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的增长。而出口增长将增加国内外生产资料以及技术等的流动,消费市场的扩大、产品需求的旺盛将促进我国吸收接纳其他国家先进技术水平。
第三,进口增长和GDP增长相关性较弱。进口增长经常需要&溢出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创新研发成本,但由于国际贸易摩擦、贸易壁垒的存在导致我国引进水平较低,因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小[11]。
(二)对策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当前形势下,中国要继续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需要扩大出口产品种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支持具有科技含量、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第二,拉动内需,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国内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需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以国内的消费需求推动中国产业转型,进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第三,加大对进口贸易的重视力度。尤其要重视进口贸易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12]。由于贸易壁垒和关税保护主义存在导致国内企业进口相关产品比较困难,同时国内经济低迷,就业难、房价涨、物价上升导致消费需求减弱进而使得进口量减少,从而造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弱甚至消失。因此要真正引进优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需要努力改进国内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用以促进国内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良性互促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君英,陈银娥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117.
[2]黎振强,苏鸿&长株潭&城市群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70-73.
[3]吕弘斐,陈光春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6(38):12-15.
[4]文华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东疆学刊,2017(1):106-110.
[5]朱染宇西安市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93-95.
[6]Kwan, ACCand Cotsomitis, JA: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xpanding Export Sector: China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05 -116.
[7]Kwan, ACCand Kwok, B: Exogeneity and the Exports-led Growth Hypothesis: the Case of China[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
[8]陈华中国對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1): 16-20.
[9]石传玉,王亚菲,王可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1):53-55,58.
[10]王永齐对外贸易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因果关系的检验[J].世界经济,2004(11):31-39.
[11]李北伟,肖静,聂世伟,韩可吉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8):66-71.
[12]郭雁,田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1):124-127.
Abstrac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tra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in our country. It selects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data from 1978 to 2015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by means of unit root test, EG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 are long-term stabilit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effect of export trade on economic grow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import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two-way effect between China's export and import tra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economic grow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责任编辑:郭丽春)
关键词阅读:
最新热门期刊杂志:  [摘要]   近三十年来,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8029218.htm  近三十年来,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吉林省的GDP、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平稳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经济增长对进口总额具有单向影响。因此,吉林省应通过区位优势,发展支柱、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提高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加快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打造新型自由贸易区等途径来提高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   [关键词]   吉林省;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7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文华,男,朝鲜族,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延吉133002)   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和实力,外汇储备,外贸进出口规模,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应从企业的贸易战略和政府的贸易政策两方面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使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吉林省的进出口贸易问题是吉林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深化贸易改革,进而提升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利关系,并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带动贸易进口,优化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进程,是当下吉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研究现状综述   经济学家认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国际贸易, 有助于提高各国的专业化与规模化水平, 提高各国的资源利用效率, 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关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李春顶(2009)利用年的统计数据对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和贸易战略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结论。[1](117~124)   臧旭恒、王立平、张继海(2004)的研究发现,中日贸易不仅促进了中国GDP 总量的增长, 而且还通过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2](29~39)杨秀琴、熊启泉、江华(2005)利用多种计量分析工具, 从总量和增长效应的角度研究了广东进出口与GDP 增长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来说, 进口、出口与GDP 存在唯一稳定关系, 出口较进口对经济增长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从短期来说, 进口增长、出口增长都是GDP 增长的Granger原因, 出口增长同时也是进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 进口增长、出口增长都带动了经济增长, 而且进口增长比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有更稳定、更紧密的联系。[3](71~77)   彭斯达、陈继勇、杨余(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贸易、出口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 而且进口还是推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原因; 第二, 我国投入品的进口和出口以及消费品的出口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但投入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 而消费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第三, 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但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加工贸易要显著得多。[4](3~8)   章安平(2010)运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 因果检验方法对浙江、江苏两省贸易方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浙江模式”与“苏南模式”在外贸领域的存在。说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实现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5](50~58)因此,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有助于经济增长,并且外贸商品结构和方式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上的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相互之间有稳定的因果关系。但不同地区的结果也不一样。以上研究虽然深入分析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但对于吉林省的具体情况涉及甚少,没有能够提出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措施。因此,本文将利用吉林省30年来的面板数据用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吉林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吉林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现状   (一)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工业基础雄厚,第一、第二产业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并且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等多项优惠政策,发展潜力巨大。   近30年来,吉林省经济飞速发展,GDP由1982年的121.67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1939.24亿元,上升98.13倍。   1982年至2004年间吉林省GDP发展平稳,自2004年之后,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增快,2011年吉林省GDP突破10000亿元。   在吉林省的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最大,占吉林省GDP的53%,其次是第三产业,达到GDP总数的35%,第一产业占GDP总量的12%。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2年吉林省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6%,拉动率为12%;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1.9%(其中工业占据54.7%),拉动率为7.4%(其中工业占据6.6%);第三产业贡献率32.5%,拉动率3.9%。由此可见,吉林省GDP增长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主要支撑,其中工业发展对GDP的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二)吉林省进出口贸易现状   近20年间,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贸易出口量不断增加,从1992年的74.4865亿元至2012年的377.6573?|元,上升了5倍。
  2012年吉林省全部企业贸易出口总值达598269万美元,在全部企业出口贸易方式中,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其中,2012年吉林省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总值达380650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63.6%,加工贸易出口总值达135888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22.7%,加工贸易中以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分别达到46317万美元和89570万美元。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类贸易出口额最大,高达60145万美元,占据出口总值的10.05%。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汽车(包括整套散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亦在出口贸易总值中占据较高比例,分别为5.7%、4.2%和3.8%。   2012年吉林省全部企业贸易进口总值达1858902万美元,在全部企业进口贸易方式中,以一般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所占比例最大,其中2012年吉林省企业一般贸易进口总值达1713771万美元,占整个企业进口贸易的92.2%,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总值达68423万美元,占整个企业进口贸易的3.7%,加工贸易进口总值达52736万美元,占整个企业进口贸易的2.8%。其中汽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额最大,高达50549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7.2%,汽车零件进口额亦高达440984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3.8%。   三、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数据为吉林省1982年―2012年间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总额、进出口贸易出口总额EX、进出口贸易进口总额IM。数据均取自《2013吉林统计年鉴》,单位统一为亿元人民币。首先对样本进行消除异方差,从而得到平稳序列,对已有的样本取对数,并且分别表示为LnGDP、LnIM、LnEX。   这三个变量分别从1982年的,-,上升为2012年的,,,且变动方向大致一致,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检验方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单位根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是否平稳,以避免“伪回归”的出现,但是在现实之中很难提取平稳的经济数据,所以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差分的方法将其平稳化,满足对其进行回归的要求。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近30年的GDP与进出口总值进行相关分析与检验。在此采取恩格尔-格兰杰发对数据进行检验,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此选用ADF检验。   运用Eviews软件对三组数据进行ADF检验,分别对LnEX、LnGDP、lnIM一阶时间序列和二阶时间序列进行检验:   由于LnEX的ADF Test Statistic=-3.202943,LnGDP的ADF Test Statistic=-3.642314均小于5%Critical Value,大于1%Critical Value,lnim的ADF Test Statistic=-3.927541,小于1%CriticalValue,并且阶数相同,所以表明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三)协整检验   由于LnEX、LnGDP、lnIM三组数据在进行ADF检验中均小于临界值,所以为了验证吉林省的进出口总值与GDP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运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模型,在本次试验中将之后阶数选定为1,并且估计出协整方程为:   LNGDP = 0.*LNIM - 0.*LNEX + 5.   其中R-squared=0.943986,F-statistic=235.9391, Prob(F-statistic)=0,所以此回归拟合度较好,且模型显著,若两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残差项稳定,通过ADF方法对残差项进行检验: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残差的ADF Test Statistic=-4.621954小于 5%Critical Value=-2.9705,则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LnGDP与LnEX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   (四)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确定了滞后变量为1的基础上,LnEX、LnGDP、lnIM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后,为了检验LnEX、LnGDP、lnIM三组数据的因果关系,进行滞变量为1的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只有GDP与IM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进口的原因,除此之外,GDP与出口总额相互无因果关系。其中GDP与进口额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进口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四、相关结果与政策建议   (一)相关结果   第一,吉林省出口?Q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关系较小。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吉林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吉林省的经济不属于出口贸易型的增长类型,虽然吉林省的出口贸易额与出口总额在时间序列上看是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由于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结构关联度较低的原因,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吉林省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特点为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粗放型产业,虽然在出口总量上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贸易结构的不合理,无法为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做出健康、持续的贡献。2012年吉林省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总值达380650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63.6%,加工贸易出口总值达135888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22.7%,服装及衣着附件类贸易出口额在出口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也并没有得到发挥,整体上吉林省出口贸易与主导产业增长关联性不大,区域优势并未得到足够的开发。
  第二,吉林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足。根据检验结果发现,吉林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不存在双向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吉林省经济发展中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经济发展中的自主性不足,对外技术的依赖性较大,其中在2012年吉林省的进口项目中,汽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额最大,高达50549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7.2%,汽车零件进口额亦高达440984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3.8%。而在相同项目的出口中,汽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总额仅为25297万美元,汽车零件出口额仅为14123万美元。所以,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并未展现出优势,还停留在加工贸易的低附加值阶段。   第三,吉林省经济增长对进口贸易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根据检验结果能够发现,吉林省经济增长是进口贸易的原因。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为进口贸易提供了资本,同时吉林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为进口贸易提供了需求市场,但是吉林省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结构关联性不大。   (二)政策建议   第一,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支柱产业,调整贸易结构。支柱产业是在区域内具有先导性特征的、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内能够起到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对整个地区进行横向与纵向多层次诱导与促进。吉林省传统的支柱产业为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以及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这些产业,吉林省应立足于区位优势,在原有的技术、劳动力的基础上,加大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未来成长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自主品牌,为提供生产资料的各个部门提供更为广泛的需求市场,并且通过对支柱产业的改革,以辐射的方式对全省范围内各地区、行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进行影响,适当控制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使生产方式由粗放型转移到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轨道上来。   第二,深化经济结构改革,以规模化生产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附加值。我省出口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或是缺少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低附加值制成品,所以只能通过加工贸易提高进出口贸易额。这不仅导致我省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缺乏竞争力,还限制了区域内产业与贸易的发展前景。所以,吉林省唯有从政府层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建立企业技术进步机制,进行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合作创新能力,进而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生存与发展。此外,还应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进行结构升级,提高生产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吸引高新技术型人才和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从比较优势出发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发展,依托我们的优势逐步发展能够走向世界的重量级跨国企业。同时,还需要持续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打造自由度更高的竞争市场,淘汰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市场内资本向新型科技企业集中,形成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   第三,加速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打造新型自由贸易区。吉林省地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图们江地区是我国距离日本海最近的水上通道,加速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进程,对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发展至关重要。吉林省具有五大支柱产业,是长吉图先导区的有力的腹地支撑,但是由于市场自由程度与运输通道的限制,吉林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并没有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进出口贸易与净增长的协调性亦是欠缺。因此,吉林省应积极推动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经济发展有利的进出口贸易,积极建设长吉图国际大通道,积极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应对新型低碳贸易壁垒,以技术创新推进低碳贸易的健康发展。在未来长吉图先导区的建设中,不仅应着力打开吉林省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通道,还应将其作为深化贸易政策改革的契机,进而构建更高层次的综合保税区、跨经济合作区、自由贸易区、次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以此加速新型自由贸易市场的形成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出口与增长:中国三十年经实证()》,《财经科学》,2009年第5期。   [2] 臧旭恒,王立平,张继海:《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 杨秀琴,熊启泉,江华:《广东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 彭斯达,陈继勇,杨余:《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比较》,《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3期。   [5] 章安平:《贸易方式转变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江浙两省模式的对比》,《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9期。   [责任编辑张克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省进出口商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