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金是交以前年度的吗

请选择年份
当前页面:
&>&&>&&>&&>&
关于衡东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6)
关于衡东县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在衡东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衡东县财政局局长 &阳满生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严格按照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有关决议,积极应对复杂的财政经济形势,着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平衡,稳中有进,稳中趋优,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我县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639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03%,圆满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914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59%;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1934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8.54%,比上年增加7384万元;上划省级收入完成8791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03%,比上年增加858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4168万元,为年度预算任务的93.81%。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91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831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9487万元,调入资金21608万元,预算稳定调节金3370万元,上年结余17841万元,收入总计37753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16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87万元,支出总计356955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0580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收支及平衡情况: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49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276万元,上年结余146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80万元,收入总计10486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0213万元,上解支出150万元,调出资金1052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0万元,总计101068万元,年终结余379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平衡情况: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入完成108749万元,本年支出107899万元,本年收支结余85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5099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是根据快报数汇总的,在财政决算汇编后将会有些变动。待省财政厅决算批复后,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17年,县政府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财政预决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议意见,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针对代表、委员普遍关注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主动作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以培植财源为目标,竭力服务经济发展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五县五化”战略目标任务,继续实施帮扶实体经济财政政策,并加力增效,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强工业企业政策扶持。2017年出台了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在年初预算安排企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的基础上年中调整增加50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全年共取消、停征、降低了76项收费,为企业减轻负担4800多万元。二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2017年在落实财政补助政策支持上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平台,通过农信担保公司为全县28家中小微农业企业担保贷款4390万元;三是突出支持旅游业,不断开辟新财源。2017年安排旅游发展引导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罗帅故居”旅游综合开发、武家山公园、杨山公园建设,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土菜文化节,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新的财源增长点。
2、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全力完成目标任务
2017年国、地两税坚持依法征收,加强收入征管,积极挖掘收入增长点,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税收收入,收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比上年增涨12.8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为66.85%,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一是开展重点税源清查,建立综合治税平台。对县域内重点税源进行认真清查,建立健全重点税源分布台账,查找税收新的增长点,对涉税信息进行分析比对,科学研判信息轨迹,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税款入库。二是抓好均衡入库。年初县政府制定了收入目标考核办法,突出均衡入库的考核。各征管部门实行周调度、月分析、季落实的财税工作任务责任机制,及时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确保全年各季度都按要求完成任务。三是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清理税收尾欠,运用法律手段强力参与税收征管。紧盯新上重点投资项目,跟踪工程进度,纳入重点征税范围,及时结算汇缴税款。
3、以改革创新为重点,不断深化财政改革
一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贯彻落实《预算法》关于各部门要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编制预算的规定,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做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工作;全面推行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全县129家单位按要求实施了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公开。二是积极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度。全县128个县直行政事业预算单位以及17个乡镇进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三是继续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范围;加强预算外资金使用监督检查,严格票据管理。
4、以“四保”原则为目标,强化资金统筹力度
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局面,我们按照年初确定的“保工资、保运转、保政策、保改革”这个总目标,加大聚财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调度资金,着力解决财政资金短缺问题。一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其他一般性支出。二是分类盘活、处置财政存量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县盘活存量资金近2亿元,统筹用于扶贫、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支出。三是认真研判国家政策支持方向,积极筛选项目,努力争取上级资金。2017年,在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以及转型升级等方面共争取各类资金10多亿元,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全力推动PPP项目实施。建立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政策,加强项目库建设;全年征集PPP项目4个,总投资27.16亿元。
5、以提升绩效为核心,切实加强财政管理
一是加强预算绩效评价运用。借助第三方评价力量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和单位对10家单位九个项目48722万元财政资金开展了重点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以后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将予以调减或取消。二是强化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审核机制。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货物和工程政府采购合同金额12483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198万元,节约率为8.7%;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全年审核结算项目158个,送审金额28448万元,审定金额24152万元,审减4296万元,审减率达15.1%。三是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检查。2017年对贫困村定向扶贫资金、危房改造资金等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结合“四项专项检查”工作的要求,开展财政收入监督检查、机关运行经费使用专项检查、乡镇财政资金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跟踪,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2017年主要支出政策落实情况
1、加大脱贫攻坚资金保障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拨付资金9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拨付“贫富特惠保”17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统一投保“贫困家庭综合保障保险”;拨付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200万元,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拨付资金170万元用于补助贫困户投资入股光伏发电;拨付资金400万元用于33个贫困村道路建设;拨付资金191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7户、投入资金320万元完成238处安全饮水工程等扶贫工程建设,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2、加大发展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
安排教育资金73590万元,加大教育均衡发展投入。一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全年安排资金1500万元,支持新建、改建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并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1969万元,对全县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三是促进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新建、改扩建校舍及运动场2.27万平方米;四是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安排资金475万元,努力改善职业中专办学条件;五是安排教育精准扶贫资金563万元,确保任何一名学生不因贫辍学。
3、支持发展壮大“三农”经济。
安排农林水资金63085万元。拨付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8312万元,其中: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5573万元;发放生态公益林资金1051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贴557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646万元;发放森林培育补贴资金485万元;投入财政奖补资金2262万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政策,直接受益农户8万户,惠及人口31万人;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000多万元,主要用于中小河流治理、甘溪东风干渠维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工程应急除险、骨干塘维修加固以及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修复等;拨付村级(社区)运行维护及办公经费5600万元,用于提高村级(社区)运转经费及村干部待遇标准;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年拨付农业保险资金1939万元,有力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
4、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安排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资金4418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77万元,受益居民33305人次;拨付尘肺病人救助资金25万元,受益居民 50人;拨付老年乡村医生困难补助95万元,受益医生602人;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3193万元,受益居民64.32万人;拨付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877万元;拨付计划生育服务及补助资金2403 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5、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
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64929万元,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安排农村低保支出2895万元;安排城市低保支出1678万元;发放企业养老保险金28567万元,实现企业养老保险13年连续提标;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金24089万元,全面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全面提标,全年发放补助2889万元;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年发放补贴资金888万元;发放困境儿童补助51万元。
6、着力支持改善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污染防治,投入3446万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二是投入资金1532万元,深入推进裸露山地造林及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7万亩,道路绿化提质593公里;三是投入资金1000万元开展退耕还湿试点建设,建设面积达748.5亩,加快推进洣水湿地公园建设;四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资金3582万元,城区环卫实行全天候保洁和清运、处理;投入资金700万元,对乡村两级公路实行市场化保洁;完成233个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和转运设备配备,城乡环境越来越美。
7、支持改善城乡住房条件
全年安排住房保障资金3570万元,完成续建公租房250套,棚户区改造住房653 套,新建棚户区改造住房107 套,货币化安置561户;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75万元,实施331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有效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让更多农村困难群众住上新房。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宏观经济下行、转型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全县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县财政工作在艰难中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对上级财政补助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二是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调整工资、民生政策扩面提标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多,收支矛盾异常尖锐,财政平衡压力巨大;三是政府债务包袱沉重,资金调度日益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逐步加以改进。
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切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做优做强财政“蛋糕”。在支持县域经济建设上财政再发力,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财政再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财政再支撑,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上财政再推进,为全面实施“五县五化”战略目标、加快建设小康衡东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2018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指标
1、一般公共预算:2018年财政收入的征管将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各种困难因素。我们将遵循“稳定增长、结构优化、持续增收”的原则,认真做好收入预算的安排。全县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134000万元,比2017年增长5%,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2%。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68730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2300万元,上级专款支出11156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20580万元,本级安排支出23429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我县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5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00万元,上年结余3796万元,可供安排的基金收入总额为46096万元。2018年政府性基金本级安排支出35350万元,上级专款支出68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379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我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6640万元,支出安排89914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由省级统一编制,工伤保险基金预算由市级统一编制,不纳入我县预算编制范围。
(二)关于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2018年我县财政支出压力大,收支矛盾非常突出,在预算支出安排上遵循 “四保一促”的原则,即“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改革、促发展”;人员经费足额落实,公用经费根据定额标准和财力情况,实行分类分档安排;重点支出优先保障,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着力保民生补短板,支持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支出的需要;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会议费等支出压减,清退长期固化和非急需的支出项目,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预算支出安排主要突出了以下特点:
1、保工资。一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及津补贴提标和增加离退休费政策落实,建立正常的工资调整和增长机制。全县拟安排15480万元,用于财政供养人员津补贴和绩效工资调标;二是拟安排7000万元兑现2017年绩效考核奖励资金;乡镇补贴、公车补贴、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保等按要求纳入财政预算。
2、保运转。一是有效保障基层政权的运转。拟安排6000万元用于村级及社区的正常运转;二是拟安排1200万元用于部分单位因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导致的减收或增支,确保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3、保民生。一是继续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拟安排60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低保、五保供养、残疾人补贴、老年乡村医生困难补助、困难儿童补助、精神病人医疗救助、村干部养老保险等;拟安排23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配套;拟安排200万元用于补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缴纳养老保险。二是保障扶贫攻坚和“三农”发展。拟安排2620万元用于扶贫攻坚;拟安排2000万元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拟安排38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拟统筹各类资金3000万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拟安排5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环境整治。三是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拟安排600万元用于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配套;拟安排1000万元用于城区环境清扫保洁;拟安排1200万元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4、保改革。拟安排1500万元用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拟安排300万元,用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拟安排300万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拟安排200万元用于支持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及基层建设发展。
5、促发展。一是拟安排10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二是拟安排中小企业过桥资金1000万元用于中小企业发展贷款保障;三是拟安排3000万元用于旅游发展引导;四是拟安排500万元用于土菜发展引导;五是拟安排30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引导。六是拟安排200万元用于电商发展引导。
(三)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推进“五县五化”进程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精神为指引,按照《预算法》和财政改革总体要求,紧扣“保重点、控一般、促发展、提绩效”这根主弦,深化财政改革,夯实财源建设基础,确保完成全年各项预算目标任务。
1、服务发展拓财源。一是加力增效促进经济“量、质”双提升。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并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性、引导性和“四两拨千斤”的效益,通过财政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支持泵业、铜业、钨业、药业等重点财源项目,不断壮大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夯实我县财源基础,优化收入结构;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和整合资金,大力支持黄贡椒、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快速增收致富。二是继续推行多元化融资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和采取公私合营等融资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向路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三是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经济和财政政策,瞄准中央、省、市投资方向,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做到与上级部门信息对称、感情对接,努力在争取中央、省、市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千方百计抓收入。一是坚持项目推进机制。健全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和管理,确保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税收及时入库。二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加大对税收预测的管理,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力求均衡入库;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管,及时掌握一次性税源及新兴性税源底子,确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有新的提升,工业企业税收占比有新的提升。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重点抓好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各项非税收入收缴工作,促进收入增长。
3、突出重点保民生。巩固发展多年来的民生工程成果,按照“四保一促”的总体要求,继续集中75%左右的财力,统筹支持实施好民生实事工作,切实发挥政府保障民生的兜底作用。一是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补贴发放方式,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加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设施的维修改造,加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化解“大班额”工作,支持武家山小学、杨山实验中学建设。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弱势群体救助力度,切实做好城乡低保、优抚救济和困难家庭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四是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五是加大精准扶贫财政保障力度,全面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努力构建扶贫攻坚财政投入新格局,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六是加大文化旅游、公共安全等投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强化管理增效益。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用改革的办法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重抓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力求预算编制全面、真实,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将教育系统分17个乡镇教育管理中心、县办中学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二是重抓资金管理。按照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内部进一步规范预算专项资金计划细化,非税资金支出按规定办理,专项资金按进度拨付;坚持“用钱先问绩、花钱必问效”,凡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项目资金,各部门年初必须首先编制并报送绩效目标和资金分配办法;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在财政预算安排中的应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三是重抓厉行节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各项津补贴的发放;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对不按要求执行制度的财政要采取暂停用款计划审批,不予支付、收回等措施,确保制度严格执行。四是重抓债务管理。对政府债务全面实行预算管理,规范举债行为,防范财政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做到借钱有控制,按程序报批;用钱讲规矩,专款要专用;还钱受约束,到期即偿还。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面临着更大挑战,目标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完成年度预算任务,为建设小康衡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 &&&&&&&&日印
主办:衡东县人民政府&&&&承办:衡东县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技术支持:捷报科技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号-1&&公安机关备案号:09号&&信息报送QQ:上年度全市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亿元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2015年度(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全市各地以水利兴修重点工程为带动,加快面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推进速度、完成工程量明显好于往年。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0.2亿元,其中市财政直接投资6.1亿元。
2015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方工程量8790万方,是省水利厅下达任务的2倍,是过去常年实际工作量的3倍以上,位居全省第一。疏浚沟河(大中沟)540条,长达2100多公里。各地围绕目标任务,持续掀起了水利兴修热潮。阜南县投资3.95亿元实施以水网建设为主线的“百沟百塘、三河三片”治理工程,太和县投资3.78亿元重点实施苗原河流域综合治理,颍上县投资2.43亿元实施阜颍公路河等西部水系沟通工程,颍泉区重点对老泉河及周边洼地进行综合治理,临泉县实施界南河治理等六大工程,界首、颍州、颍东结合实际对重点河沟水系进行清淤沟通。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面,2015年度全市完成投资4.22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9处,于去年8月底全部实现通水,解决了78.86万农村居民和9.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24.95亿元,解决了529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
在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方面,2015年度,各地在大力引导受益农户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自建自管的同时,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培育水利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管护主体。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2833个,年筹集管护经费6668万元,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发放“两证一书”1.38万份。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五水同治”的治水思路,坚持系统综合治理,做好水网建设规划,大搞沟河湖塘贯通与调蓄工程,全面实施“千闸千站、千沟万塘”建设,着力疏浚、贯通主要沟河湖塘;将治水与扶贫开发、生态建设、植树造林、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和流转土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水生态涵养和水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治水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关于做好2014年度首次上规模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优惠办理工作的通知
czj.yw.gov.cn&&日&&来源:义乌地税局
〖 背景色:
〖收藏〗〖打印〗〖关闭〗
  各税务分局:&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意见》(浙政办〔2013〕118号)文件精神,根据浙江地方税务局规费局《关于做好2014年度首次上规模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优惠办理工作的通知》(浙地税规便函〔2015〕7号)要求,请各分局根据附件的企业名单做好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优惠办理登记工作。&
  一、企业优惠落实核对&
  各分局按照名单,逐户核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通知企业做好优惠办理登记,优惠项目选择“42710首次上规模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优惠”;对同时符合其他减免条件的,选择一项最优惠的政策落实减免。在对企业的优惠办理中,同步核实企业的税费申报缴纳情况,对有欠税费的,应告知欠税费情况,并在清缴欠税费后再予以办理;对应申报而未申报缴纳社保费的,不予办理优惠办理登记;对未按规定申报缴纳社保费的,应对企业进行风险提示,督促企业按规定申报缴纳社保费。&
  二、优惠限额、幅度及抵缴程序&
  统一按2014年度企业应缴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50%幅度进行优惠办理登记,优惠起止日期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优惠费额在优惠属期内抵缴(系统自动进行幅度和预计优惠金额双限控制)。&
  三、附报资料查验&
  1.税费优惠办理登记表(即时办结类);&
  2.2014年度利润表(与龙版核对);&
  3.查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原件并与龙版登记资料核对,保留复印件。&
  四、其它&
  对2014年度首次上规模企业、2013年度小升规目前仍在库企业的2015年6月份申报,所属期为2015年5月份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的企业缴纳部分实行集中减征,并由省局在6月份统一执行,请各分局做好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市局反馈。&
  附件: 义乌市2014年“小升规”企业名单汇总表&
  &&&&&&&&&&&&&&&&&&&&&&&&&& 浙江省义乌市地方税务局&
  2015年6月23日&
本地部门网站
本地镇街网站
本地其他网站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义乌市财政局
备案号:浙ICP备号
义乌市财政局承办
建议IE5.5 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省水利建设资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