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怎么赚钱玩的好的真的很赚钱吗

地方纸媒玩新媒体,不知道这么赚钱就亏大啦! - 简书
地方纸媒玩新媒体,不知道这么赚钱就亏大啦!
纸媒广告收入日渐缩水,谈广告雪上加霜。与新媒体进行联动融合,许是一片晴天。1.拉拢商家合作,打造企业联盟纸媒唱衰,头脑灵话的商家何尝不知?运用新媒体和商家谈判,进行推广,要清晰认识到,输出的不仅仅是商业广告,更是用户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利益需求,以及朋友般情感和价值的分享。消费者需要的是真实的优惠和可视化的良心推荐。此外,企业和商家除却投放新媒体广告,开始专注于自身的新媒体平台,有眼光的商家甚至开始打造战略合作同行圈。举措:借助新媒体优势,拉拢广告客户,帮助代运营商家&企业微信平台,协同打造商家&企业的社群圈。2.合办政府项目若是地方性的党报媒体,合办政府项目是个机会点。譬如微信“智慧城市”的概念,涵盖交通出行、生活缴费、休闲娱乐各个方面,这是个投资很大的工程。但对政府而言,打造“互联网+”智慧城市,是城市形象的有利宣传,更是百姓所需所求。全民参与的“智慧城市”,是政绩,更是红利。举措:通过官媒的权威性,与政府合作联办,借助微信连WIFI的全城覆盖,吸收高质的本地粉,造福地方百姓。3.着力地方特产与旅游营销作为地方性的权威媒介,地方文化的红利你关注了吗?当地的特色旅游文化是否得到行之有效的宣传?地方特产有做出成就么?无论是具有家乡情结的本地百姓,或是外地旅游观光游客,看到用文化重新包装的本土美食、特色旅游,相信都会愿意买账。这别样的新意与心意,带来的不只是相见倾心,或许会带活一个行业,甚至一座城市的发展。举措:从特色文化和乡土情结入手,用纸媒联动新媒体,进行包装打造。后期联动不同地域的媒体,去除中间环节的差价,互赚特色美食和旅游资源的红利。咱再聊聊,2016新媒体发展大势有哪些?1.短视频将成为新媒体新红利从信息可视化的大趋势来看,手机已成为看视频的第一选择。90后群体的崛起,网红经济的兴起,美拍秒拍等软件的大热,无一不展示着精美的短视频是新媒体的一大红利。举措:A.新闻类视频:美女趣说本土新闻B.方言类视频:方言配音秀,方言说新闻,方言小品剧C.真人秀类:交友类真人秀,美食类真人秀2.社群营销模式将成为新潮流社群分享资讯将成为新潮流,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社群用户将成为新的传播与营销争夺对象。这个社群用户可以做什么?譬如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爆料,实现行业的协作交流和资深人士的心得分享,打造同一兴趣爱好的圈子文化,甚至帮助大龄青年解决婚恋交友的难题。举措:首先进行团队内部分工,然后整理出不同用户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工作、兴趣爱好、特长、想加入的社群类别、自己可以给社群提供的知识资源等等,最终细分用户,维护社群。高质的社群甚至可以收取一定的入群费。3.全媒体平台需要多方融合微信不断更新公告,做出限制。此外,QQ公众号和今日头条等媒介也在逐步开放平台,新媒体的新是一个动态的新。所以除却重视微信,亦需把握住可观的多平台用户。譬如微博,无发布次数的限制,可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资讯。随时间变迁,哪方唱响未可知,所以别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举措:多平台同步抓,勇于尝鲜。另奉劝诸位,与其观望,不如把握。原创观点,欢迎吐槽和交流!
在这个大时代下,跨行进入新媒体领域的人越来越多,虽说人很多,但是真正做的好的却屈指可数。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起跑线上。 很多人对新媒体本质理解不透,新媒体和自媒体混为一谈。认为开个公众号就算做新媒体;认为写个微博就是在做自媒体;认为新媒体运营只是写写文章那么简单...... 有...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网络带来创新变革的机会 马蔚华 招商银行前行长兼CEO 看本书时,也看到一些类似的感觉: 要求企业与时俱进。 方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社交网络与企业合作可以...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日历翻过2016,跨入2017门槛。回顾这一年,新媒体圈地运动愈演愈烈。个体被激活的今天,追求个性和自我实现成为主流,与之相伴随的网红、IP、泛娱乐文化崛起。内容创业领域,融资加速与套现落袋并行;一批又一批网红吸金的同时,也成为资本的推手;IP产业链日益完备,衍生品产出惊人...
哈喽,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养森商学院的院长,孙茂林。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在社群当中和我们全中国所有的养生家人以及我们海外的养生侨胞。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线上课程。我本人特别高兴,因为很久没有做这样的全体养生家人的聚会和分享。大部分的时间在今年的课程线上课程的都是由我们的每...
我上辈子也许是一只鹰不然,为什么常常义愤填“膺”只是,今生被草原驯化成了一只绵羊 剑一般的翅膀曲卷成残云电一般的双眼化为哀顺的葡萄毛被薅了,只知咩咩的嚎角被割了,只是咩咩的吟 但,体内流淌着的依然是鹰的血 只待残云聚积,葡萄爆裂打破牧羊人的牢笼搏击长空,翔跃万里那时,孤独是...
最近在看《记录,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讲了很多整理,知识管理的方法。于是重新整理了一遍云笔记,看到一篇很久以前收藏的一个TED的演讲,题目叫《毁灭梦想的5个办法》。又重新看了一遍演讲,感触良多,想了很多,关于梦想,关于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的走...
晒后修复 G20即将到来, 很多朋友留言问Miss兰, 你们放假吗? Miss兰表示:普天同庆! 一个个妹子都要去旅游, 便问Miss兰,去海边能带彩宝吗? Miss兰的回答是很高冷的:No! 为什么呢? 因为你这么美!珠宝这么闪! Miss兰担心你的安全啊~ 好啦,回归正...
小朋友更应该拿奥斯卡。小朋友的演技真是爆表了,这么小的小孩 将那些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小朋友的天真和对新生活的快速接受演绎的淋漓尽致。哎,不过我倒是很想知道这要是在中国这个小朋友会不会这么轻松的就逃走了。遇见路人会不会伸出手救他,会不会有那么耐心又聪明的警察,那个家庭中的外来...
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世纪,都会出现地主类的人们! 何为地主类:就是把大多数资源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人! 地主类的出现:人类是群居动物,但凡有群居就会推动出一个首领。把羊群中的领头羊拿出来在放回一个平原上,马上就会出现新的零头羊! 不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嘛? 文化大革命,把地主,门阀...要想创业成功,必须你是一个奋斗者,必须热爱你的事业,成功在一天一点的积累,而欲速则不达,在我的创业初期没有钱的时候,我是一个人,虽然别人看上去我一个人在那里奋斗,但是我自己的确实快乐着,越是艰难我越高兴,越是苦我越有干劲,就好像吃臭豆腐一样,看上去真不好,但是等你吃上一口越来越想吃,吃的不亦乐乎。我觉得这应该就是赚钱精神吧,要想成功必须是要努力奋斗的,大部分人看到努力这个词,都是不一样的,我就经常看到这样的员工,他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后面就开始扯,这种人注定一事无成,为什么?因为他潜台词就是努力是给别人努力的,还有一种人他从来不怎么说话,但是我交给他一件事情他迅速的能给你办好,就比如我们公司,我们公司是搞互联网的,这种人每天就也不怎么说话,每天就是在那搞流量,他们这种人的潜台词就是我要努力,我努力是为了我自己。为别人努力的人通常不怎么赚钱,而就是为自己努力的这些人才赚钱。很多人问我怎么在互联网上赚钱,在网络上赚钱也有很多种方法,网络他虽然是一个平台,网络终究是人创造出来的,敲代码的都知道,一个软件都是要团队运作一个命令一个命令敲键盘敲出来的,所以有很多赚钱是通过软件里的BUG来套现的,这种卡BUG游戏里面经常见到,但其实有写人就是通过卡一些软件的BUG来赚钱。还有一种是薅羊毛,薅羊毛是一种术语,他大概的操作是那里搞活动了,就比如小黄车发红包那个活动,这些人就开始批量的弄账号,批量的更改位置,从而获得官方的红包,他们都是几百几千个账号同时操作,在比如有些微商搞活动,转发他的朋友圈或者给微商拉群就给给红包的,这些人也批量操作账号,用些技术造假,从而微商给他们大量的红包,这是一种赚钱模式。还有一种就是比较正规的模式,就是引流量,引到流量,开始卖产品,引到流量卖产品也是大多数人知道的赚钱模式,你选择一款你要卖的产品,之后就到各种的平台引流,比如小视频、直播、自媒体、论坛、音频平台、到这些地方发帖子发广告贴,引到流量卖产品,这是大多数人的玩法。介绍,老李创业行2009年创立,九年的互联网创业营销实战经验,乐于为大家分享,实战经验,希望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本文「一个偏门的赚钱套路,太多人发财了,真的很赚钱很暴利」转载自网络,作者彩虹好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自媒体真的能赚钱吗?收益好不_百度知道
自媒体真的能赚钱吗?收益好不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玩的好的能赚钱
采纳率:3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媒体赚钱的四个步骤_网易财经
新媒体赚钱的四个步骤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北京秋天平常又一日,在后海边上的红邸会馆,“正知书院”举行了一场讨论会,没有观众,不对外开放,只有一群迷失方向,同时又在急迫寻找方向的媒体人。
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新闻生产变成“当事人模式”,即事件当事人可以借助社交网络直接把信源传播,对传统媒体报道的依赖直线下降。而flipboard、雪球等新闻聚合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按“关键字”、“阅读者兴趣”等模式抓取新闻推送给读者,甚至连编辑都不再需要了。
互联网的每一次变革,都在猛烈冲击着传统媒体的根基,正如在讨论会上刘洲伟所说:“8年前,我们媒体人瞧不起互联网新闻,5年前我们看不懂,现在,我们在想着怎么改变自己”。
下午14:00点,讨论会从五年前申音跟随牛文文创办《创业家》杂志开始,五年前,正是媒体行业变革的前夜。
07年我正在四环开车,接到老牛(牛文文)的电话,那时我们都在《中国企业家》,他问我要不要一起出去做一个新的事情,我直接在电话里就答应他了,然后我们一起出去创办了《创业家》杂志,我是创业家第一任主编。
我在《创业家》做了三年,然后自己出去创业,那三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现在媒体正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变局的时代,我估计各位都很焦虑,也有很多烦恼,我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有三点:
一、找到你的用户就找到了你的定位。
其实我们做媒体、做杂志经常要问定位是什么,老实说当初《创业家》杂志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但特别好的是,我们知道我们要服务的人群——创业者。创业者是我们的用户,只要为他们服务,十八般武艺会什么都行,无论是做网站还是做会议还是做杂志!当时我们在讨论的时候,纸上画了很多东西,有的东西或许没实现,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晰知道要为谁服务。
传统的媒体做法,只有读者没有用户,其实这些读者到底是谁我们都不知道,例如我们写刊例的时候,都是北上广深年收入多少的人群,但他们是谁,干什么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但做《创业家》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真的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而且《创业家》特别好的地方是,我们在不断的跟我们的用户互动,就是跟那些创业者互动,通过、会议、面对面的接触,当时我们在人民大学旁边特别破的白色小楼里面,经常会有创业者带着他们的项目计划书跟我们交流,我觉得特别感动,他们是你特别真实的用户。
二,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出门。
做好一个产品,做一个对得住你用户的产品,否则市场很残酷,它最多能原谅你一次、两次,第三次一定会把你干掉。我在《中国企业家》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算不错的总编助理,当时我时刻觉得自己能当一个总编,于是老牛吸引我最重要的是——可以当总编了。
我在08年的时候已经干了8年到9年的编辑、记者,我觉得自己还算OK的,但第一期杂志我做出来来根本没法见人,他(牛文文)告诉我一句话:“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出门”,所以那本杂志就没有在市面上发行过,印了5千本就封存了。
《创业家》做每件事情真的很用心去做,包括为创业比赛“黑马大赛”,没有做好就不要出门。
三,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创业。
老牛当时在《中国企业家》已经是主编了,但是他还有很多他的烦恼,我在《创业家》待了三年的时候我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发现所有的烦恼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自己去找一个解决方案、自己去创业、自己去做一个事情,因为做这个事情你会发现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就会忘掉之前的烦恼和痛苦,创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
(图为《创业家》创始人牛文文)
在互联网大潮的颠覆下,媒体丢掉的不但是读者,还是收入,已经有不少纸媒停刊,传统媒体在今年收入减半已成定局,纸媒、新闻门户乃至电视业等“内容吸引读者,然后卖广告”的传统媒体生存模式都难逃厄运。
而《创业家》今年的收入却成倍增长,在现场讨论过程中,不断有讨论者开始“向老牛开炮”,希望挖出《创业家》盈利的“秘籍”
刚才申音讲的最后一句我特别同意,解决自己烦恼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创业,感谢这个时代我们自己可以创业。创业的人没有谁顺,很快就会有坑,什么来了你也得理解。温暖在你内心,成和败就是个过程,你摔倒了再接着摔,要是脸皮不厚真不能做这事儿。
都讲媒体人的春天,还早着呢,现在只是一点小前奏,中国未来一定是个消费过度的社会,消费过度最后就是文化和品牌。我们的能量会很快发挥出来。
你说我们现在都在做内容和内容变现(挣钱)的事儿,到底是内容变现还是什么在变现?这就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做内容为什么?要不要从内容开始变现?
我最近拜访了两家网站,一家开始势头很好,结果因为商业模式偏传统媒体,现在越活越困难。另一家年营收在10亿,因为他们用内容吸引用户,沉淀用户,然后让用户自己生产内容,而不只是网站的“读者”。
我初步认为未来的媒体分四层:第一层叫内容,第二层叫用户,第三层叫关系,第四层叫营收。
我跟申音一起做《创业家》的时候,做内容然后卖广告,从第一层直接到第四层,凡是从第一层直接做到第四层的人将来都会有麻烦。中国传统是从内容到广告,读者是不是你用户呢?其实不是。从内容到经营,我们《创业家》这五年走过来,开始好好做内容,然后卖广告,这路走不通啊,走的不顺,也要感谢不顺,要顺的话今年50%的收入下跌是肯定的,因为这个路走不通就想别的办法了。
随便一家网站,开始都要做内容吧,就算自媒体也要靠自己吧?以虎嗅为例,做内容的方式是你自己的员工做还是人家替你做?区别不是很大,你把内容做好就基本获得了一个品牌,然后你就卖广告,如果这么走就走不通了。
做内容一切是为了用户,如果你的内容不能沉淀用户,直接卖广告你是卖不长的,做内容的目的是为了用户,读你的文章的人是你的用户,你要把他当读者你永远没办法。
有了Google和以后所有的内容都是免费的,怎么跟他们竞争?他们成本是零,你请几个人去弄内容,这个成本回不来,怎么把内容变成用户?这是最难的一步,你的内容怎么能吸引用户?进而让用户生产内容,这是关键。
其实做媒体出身的人要最注意的一点,你从用户往关系做,先把营销忘掉,只要用户关系做通了就好了。
本文来源:i黑马
作者:韦物主义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信自媒体大号是怎么赚钱的?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微信自媒体大号是怎么赚钱的?
  文/湖诌  虽然“微信之父”张小龙上周还坦言“不知道微信该靠什么赚钱”,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试图通过微信公众号做点什么。现在微信月活跃用户大概有4亿(活跃标准:每个月与好友起码发一次微信、起码打开一次朋友圈),而微信公众号总量已突破800万,而且还在以每天1.5万个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平均每50个微信活跃用户中,就有一个人正在为其他小伙伴们提供内容。  无利不起早,如此高的积极性背后,除了表达自我外,自然也少不了对利益的诉求。可是,做微信公众号真的能赚到钱么?有什么操作方式?今天下午,新媒体排行榜召集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自媒体大号,就“自媒体如何赚钱”的问题展开讨论。且听混迹于听众席的湖诌慢慢把干货道来。  先介绍一下台上的几位嘉宾,上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  FT中文网主编张力奋(主持人),前CCTV主持人王凯,“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情感专家、淘宝店主ayawawa,“神笔记”运营者冯豪,“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前媒体人信海光。  “王凯讲故事”:小孩子的钱最好赚  这些人里,光头王凯可能是你最熟悉的。天生一副浑厚嗓子的他之前在CCTV2做《财经故事会》栏目,去年从央视离职后,王凯开始专门为小孩子讲故事。目前他运营的公众号“凯叔讲故事”已经有30万粉丝,营收状况良好,所以王凯在谈话中表现出的状态也很良好,经常左顾右盼,插嘴连连。  对于微信赚钱的问题,王凯认为:一、不要卖广告,公众号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市场越来越细分,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所以靠广告发不了财,而且还影响用户体验;二、内容不要收费,因为这与信息传播的初衷是相悖的,收费会给你的内容传播场竖起围墙。  王凯自己赚钱招数是这样:  一、他讲的故事分为免费和付费两种,小孩子听了免费的,被挂上了钩子,自然就吵闹着要听付费的,钱就是这么来了。今年王凯讲了全本的《西游记》卖出去七千多套,赚了一百多万,就是这个道理。  二、做社群。爱听故事的家庭有很多,把他们吸引到自己运营的微信群里。一旦有商业需求,拉人搞活动或者众筹资金都不是问题。这一点其实和《罗辑思维》是一个原理。  “餐饮老板内参”:前期卖策划,后期做掮客  秦朝是“餐饮老板内参”的运营者,目前大概有十万左右粉丝。秦朝在创业之初本想做美食领域的自媒体,但这个群体比较庞杂,群体的变现能力差,所以最终选择了餐饮老板这个利基市场——关注他公众号的人有30%是餐饮老板,有30%是餐饮食材供应商和设备提供商,剩下的也都是有志于或正在从事餐饮行业的人。  “餐饮老板内参”的团队目前有11个人,前期的盈利方式是策划与咨询,偶尔也接一些广告。秦朝说,他帮自己的老板粉丝们做的第一单营销策划换来了一万五的收入,一个月大概能挣个十来万,日子过得只能说凑合。  到了发展中期,团队拿到了风投,用户数也有了一定规模,所以商业模式清晰定位在以媒体内容为核心、打造产业链社交服务平台、并延伸至餐饮垂直领域的P2P金融、众筹和投资平台。秦朝说,2015年也将是他们“掮客”模式下沉落地的节点年,通过高频的线下互动提供中介价值,赚取佣金。  “Ayawawa”:导流导出个淘宝名店  Ayawawa真名杨冰阳,是台上唯一的女性嘉宾。作为一个2001年发迹于猫扑和天涯论坛的网络红人,Ayawawa的活跃周期不可思议地长。这当然得益于她姣好的外貌,但更离不开这些年她对自己不断的重新定位。从网络社区美女,到情感专家,再到高智商俱乐部门萨的负责人,Ayawawa通过出书、上电视、运营微博与微信等各种途径释放着自己的聪慧与魅力。那这样一个人精女人,是如何变现拥有4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的呢?  广告当然是一部分。Ayawawa坦言,她的公众号的广告刊例价是3到5万不等,但平时接的活儿并不多,大概只有10%的合作率。变现主要还是要靠她自己的淘宝店。  据Ayawawa透露,她的店铺是今年双十二淘宝美妆类目的第五十名,在纯靠外部导流的自媒体人开设的淘宝店中排名第一。美妆的电商利润想必各位都清楚,想必今年Ayawawa的团队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年终奖,当然确实也比较辛苦。  作为一个情感专家,Ayawawa平时会在公众号里会帮别人解答情感问题。主要流程是:助手口述,自己挑选,每天回答十个问题。她正在头疼的问题是:如何把愿意消费的受众从几十万看热闹的粉丝中筛出来。  “神笔记”:手握30多个草根号不愁接不到广告  说实话,之前湖诌并没关注过“神笔记”这个号。据它的创始人冯豪说,这个公众号偏向于草根群体,内容以养生、旅游、搞笑为主,粉丝有几十万量级。它的盈利模式也很简单:1、发软文广告;2、与各种广告联盟合作。这些都是常规套路,此处不再赘述。  比较有意思的是冯豪这个人。这家伙之前是一个华为的工程师,去年因为“炮轰总裁”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兴趣可以百度“华为工程师微博炮轰总裁”)。从华为离职后,他和他老婆开始了自媒体之旅,据说俩人一共运营了三十几个微信公众号……好在都是草根娱乐类的,以内容整合为主,不用牵扯太多精力。  “大象公会”:求土豪包养  黄章晋是湖诌特别想见的一位前媒体人。从凤凰周刊离职后,他创办了牛逼哄哄的“大象公会”——整体文章质量之高,当居国内自媒体前三甲,部分文章甚至与一流杂志的封面文章水准齐平。有这么牛的内容,想必不愁赚钱吧?其实黄章晋最愁的就是这个。  目前大象公会的微信号有30万粉丝,不算很多,但也不少。问题的关键在于:黄章晋自认不是自媒体,“我就是想自己做做内容,没想弄什么太多花哨的营销,我要是能有个刊号啥的,还真说不准就办个杂志”。他还说:“我也没有心思去接单,最好能有稳定的品牌广告主找上来。”——你们说,这跟传统媒体有啥区别?中间这个光头就是黄章晋 &   大象公会目前不盈利,一个月的成本差不多十万,幸好之前拿到了投资,“还能烧一年的钱”。听说在大象公会写文章是很累的,单位时间内工作强度要比在传统媒体高很多。湖诌衷心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大象能拿到新融资,让大象团队的熬夜都用来写文章,别为生存问题犯愁。  “信海光”:自给自足 自由自在  因为同在科技媒体圈,所以信海光是湖诌比较熟悉的一位自媒体人。他出身官媒,99年就开始网上写文章,这么多年一直保持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目前信海光运营着两个微信号:“信海光微天下”,主要是针对科技与产经领域的原创评论,10万粉丝;“政商内参”,主要是财经与时政领域的转载文章,50万粉丝。(科技领域好小众啊,湖诌快哭了)  在盈利模式上,信海光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型。目前这两个号都是他自己在运营,所以没什么成本,靠广点通与软文的收入就足够老信不用上班还衣食无忧。  与之前那些有着十几人团队的自媒体相比,信海光的“自”属性更纯粹:有料就写,看到就转,有活就接,不对粉丝有更高要求,不对自己有太多期许,自由自在,拒绝压力。当然,能这么自由,也是因为老信十几年的媒体生涯造就了他的眼界、文笔、人脉与尺度。这可是门槛,你一般人跨得进来?  从以上六位大V的事迹,湖诌总结出几条心得:  1、广告肯定是要有的,小钱也是钱呀;  2、导流做电商这种不靠内容赚钱的方式,是最高效的变现模式,但是门槛较高,需要专业团队的精细化运作;  3、社群玩法看似完美,但需要一个核心的明星式人物,很少有人有那么强的人格魅力;  4、搞清楚你的粉丝是谁?你的核心粉丝是谁?肯打赏你的铁杆粉丝是谁?  5、没有六位数的粉丝,什么商业模式都是假的;  ……写完了大V,再看看自己可怜巴巴的粉丝数,欲哭无泪。如果你还有点同情心的话,请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湖诌的微信号“huzhou555”来关注我!(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我会不定时地聊聊科技、电影与媒体圈……只写原创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只“湖诌”不八扯,用人话聊TMT。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湖诌”(huzhou555)
一方面,下海后的自媒体人没了公信力约束,拿了钱也未必认真办事…
微视拼功能比不过美拍,拼运营比不过秒拍;外部狙击微博不力,内…
没谁会傻一辈子。小白用户迟早都会成熟起来,“性价比”是怎么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