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考试 试用单位只有中西医助理医师科室的,可以报中医助理考试吗?

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政策解析
&[]·&[]·&[]·&[]·&[]·&[]·&[]·&[]·&[]·&[]·&[]·&[]·&[]·&[]·&[]·
&[]·&[]·&[]·&[]·&[]·&[]·&[]·&[]·&[]·&[]·&[]·&[]·&[]·&[]·&[]·
&[]·&[]·&[]·&[]·&[]·&[]·&[]·&[]·&[]·&[]·&[]·&[]·&[]·&[]·&[]·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第一步: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医学教育网”下载页面;
第二步:下载安装所需要的移动应用即可。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2018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报名入口/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报名时间/报名条件
&&欢迎来到医学全在线网站!
||||||||||||||||||||||||||||||
&[11-09]&[11-09]&[11-09]&[11-09]&[11-09]&[01-09]&[12-29]&[12-29]&[12-26]&[12-26]
&&&&&&&&&&
2016年l中西结合助理医师&///&6大特色班次热招,权威专家云集,辅导紧跟命题趋势,通过率达85.96%,专家24小时答疑!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网上辅导
基础|冲刺|技巧|模考班
300元/人,
当期实践技能考试未通过,下一年免费重学
说明:资深专家授课,全程视频演示,传授考试技巧,考官提问情景模拟,上机测试仿真操作,高含金量考前模拟试题,让考生亲身体验实践技能考场氛围,辅导通过率高达95.38%!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完美授课体系
学员 cslcg:很高兴在医学全在线的辅导下一次性通过了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224分)。谢谢医学全在线的授课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愿更多的同道早日加入网校,早日过关。
学员 pingpingbaobao:我今年终于通过了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222分。特别激动!首先要感谢网校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老公对我的支持。当然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后年我还会来网校的!希望医学全在线越办越好!
学员 hxp000212:我是中西医助理医师的考生,今天知道分数了,210分,应该过了吧!非常感谢网校的各位老师,并向你们说一声:老师,辛苦了!愿你们全家幸福,身体健康!谢谢!
学员 1857zhengfeng:
医学全在线的老师的确讲得很好,很详细,而且容易理解。我去年就报名参加了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的辅导,但没有通过,主要是因为自己答卷的时候太大意,漏选了,做题的时候感觉非常好,可发现漏选的时候,老师说只有五分钟就交卷了,改都来不及了。成绩一下来,我知道错在自己的粗心。今年还打算报网校的课程,希望大家在医学全在线的帮助下,共同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
&&&&&&&&&&
&&&&&&&&&&&&
&&&&&&&&&&
&&&&&&&&&&
全站分类导航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大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春秋战国:扁鹊—最早小儿医
☆西汉淳于意—下气汤治气鬲病,记录了儿科最早的医案。
☆儿科最终形成在---宋朝
☆儿科现存最早专著: 唐《颅囟经》 提出的小儿为“纯阳之体”
☆儿科著名医家:“儿科之圣” 宋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辨证方面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
☆《幼幼新书》:南宋刘昉,整理、汇集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
☆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养阴认为六味地黄丸立意极好。
☆明代万全提出“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
☆清-吴瑭: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1. 胎儿期:受孕—分娩断脐(40周)。孕期28周至出生后7天,为围生期。
2. 新生儿期: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满28天。
3. 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一周岁。
4. 幼儿期:1-3岁。
5. 学龄前期(幼童期):3-7岁。
6. 学龄期:7周岁-青春期来临(女12,男13)。
7. 青春期:女11-12至17-18;男13-14至18-20.
胎龄: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为40周,共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
胎儿期死亡率最高-------围生期。
出生后死亡率最高-------新生儿期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婴儿期
小儿非脾肾不足时期-------婴儿期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
初生:3kg 增长: 前半年:0.7kg/月,后半年:0.5kg/月 ;1岁以上:2 kg/年。波动范围±10%,低于标准的85%为营养不良。
六个月以内 体重(kg)= 3+0.7×月龄
7---12个月 体重(kg)= 7+0.5×(月龄-6)
1岁以上 体重(kg)= 8+2×年龄
初生:50cm 增长:前3月12第一年25第二年10cm
2岁-12岁:身高= 70+7×年龄
12岁前: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12岁后:下部量&上部量
前囟闭合时间:12-18个月;后囟闭合:出生时或生后2-4个月内。
囟门早闭且头围小于正常:头小畸形;
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解颅(脑积水)、佝偻病
四、头围、胸围 一周岁头围=胸围,以后胸围大。
新生儿346个月421周岁45
2周岁473周岁48.5cm
乳牙(20颗):开始萌出:4-10个月(平均6个月),出齐:2-2.5岁
2岁以内: 乳牙数=月龄-4或6
恒牙(28-32颗牙):6岁:开始换恒齿、第一恒磨牙;12岁:第二恒磨牙;17岁以后:第三恒磨牙(智齿)。
收缩压(mmHg)=80+2×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2/3
(一)感知发育: 出生时即有视听觉;个月时,视听反应明显;3个月:追视(头眼协调)寻声源(转头向声源)。
(二)运动发育
二抬 四撑 五抓 六翻 七坐 八爬 九扶站 十二走
(三)语言发育
初生哭叫 3咿呀 4月笑声 7爸妈 1岁单词渐成句 5岁完成来表达
第四节 生理特点、病因、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突出表现:肺脾肾三脏不足)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
二、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传变迅速:主要表现为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
疹: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斑:大小不一,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
胎粪:新生儿生后3-4天内所排大便,呈褐色,粘稠无味。
母乳喂养儿:大便呈卵黄色,稍有酸臭气,稠度均匀,日行3次左右。
牛羊乳喂养为主者:大便色淡黄,质较干硬,有臭气,日行1~2次。
3 察指纹 ——三岁以内的小儿
部位:自虎口向食指桡侧 依次为风关、气关、命关
正常小儿指纹:淡紫隐隐不显于风关以上。
《幼幼集成》辩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鲜红浮露-外感风寒;紫红-邪热郁滞;淡红-虚寒;青紫-瘀热内结;深紫:瘀滞络闭;色紫,推之滞涩,复盈缓慢:瘀热、痰湿、积滞
4 问个人史
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
切脉的方法:一指定三关, 正常小儿脉以平和为常,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越快。成人一息6-7至,&5至~迟,&7至~数。
小儿基本病理脉象:浮、沉、迟、数、有力、无力
6 按诊——按头囟
囟填:囟门隆凸,按之紧张——多为风火痰热上攻,肝火上炕,热盛生风
囟陷:囟门凹陷——常为阴津大伤;颅骨按之不坚而有弹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
7 儿科治法概要——用药原则
掌握用药剂量:新生儿:成人1/6;乳婴儿:成人1/3;
幼儿:成人1/2;学龄儿:成人2/3或成人量
第二章 儿童保健
婴儿期保健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一)母乳喂养:
原则:按需哺乳
1)开乳时间:生后早吸吮,一般半小时内。
2)按需哺乳;每次 15 ~ 20 分钟。
3)断奶时间:10-12个月断奶。夏季或患病后不断奶。
(二)人工喂养
1.乳制品:牛奶宜加5%-8%糖;
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10ml/kg,需水150ml/kg(包含牛奶中水分)。
全脂奶粉:按重量1:8或按体积1:4 加开水调制
2.代乳品:3月以下婴儿因不易消化,最好不用豆类代乳品。
(三)添加辅食
※原则 :由少→多,由稀→稠,由细→粗,由一种→多种。
①鱼肝油——1个月后可用,纯母乳4个月。
②蛋黄:富含铁,婴儿可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贮备,够用3-4个月,4个月以后需自己摄取,否则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 新生儿病
胎怯(胎弱)
肾精薄弱——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补元汤
阳气虚衰——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加味
寒凝血涩——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
一、特征: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胎疸。
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征
①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最重,7-0天消退;
早产儿:可延迟到3周消退;
②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 (早产儿小于257)
③一般情况:良好;
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征
①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消退迟
(超过2—3周),或退而复现;早产儿4周
②胆红素水平:发展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5μmol/L;
程度重:总胆红素&221μmol/L 早产儿257
③一般情况:常伴有其他症状;
溶血性 败血症 肝炎 先天胆道闭锁
四、辨证论治
★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味(阳黄)
若无大便秘结——茵陈五苓散
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阴黄)
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右胁下积滞)
第四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易出现夹痰、夹惊、夹滞的兼证。
夹痰:肺常不足,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生痰,痰阻气道
—咳嗽加剧,喉间痰鸣
夹滞:脾常不足,脾失健运,食滞内停—
—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呕吐,腹泻
夹惊:小儿神气怯弱,热郁化火,热扰肝经—
—心神不宁,睡卧不实,惊惕抽风
(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咽---结合膜热---淋巴结肿大----腺病毒)
辨证论治: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清热解毒——银翘散和普济消毒饮
兼证:夹痰:风寒夹痰 + 三拗汤、二陈汤
风热夹痰 + 桑菊饮
夹滞 + 保和丸
夹惊 + 镇惊丸,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第二节 咳嗽
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
★ 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痰湿咳嗽——燥湿化痰止咳——三拗汤和二陈汤
气虚咳嗽——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味
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
第三节 肺炎喘嗽
一、主要特征:是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壅(热、咳、喘、痰)
二、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外因风邪或他病传变 ;内因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 ——肺气郁闭 肺失宣降—肺炎喘嗽
病机:①常证:风热闭肺或风寒闭肺→邪郁化热炼液为痰
→痰热闭肺 ;
(毒热闭肺 )→肺气郁闭→阴虚肺热 ;
肺脾气虚 →正虚邪恋
②变证:邪盛正虚 热炽化火——内陷厥阴
邪盛正虚 肺闭血瘀,心失所养 ——心阳虚衰
三、 诊断要点
1、相关病史
2、症状:起病急,热、咳、喘、痰典型表现,新生儿多见不乳吐沫、精神萎靡。
3、体征:双肺听诊固定中细湿罗音。
4、胸片:小斑片影或不均匀大片影。
5、实验室:血象检查细菌引起的肺炎wbc总数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若由病毒引起,wbc总数正常或降低。
四、辨证论治 治则: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
★风热闭肺 ——辛凉宣肺,止咳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肺炎喘嗽中期,易传变)
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和三拗汤
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邪陷厥阴——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和牛黄清心丸
▽心力衰竭的诊断:
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②婴儿心率P突然&180次/分;幼儿大于160次|分
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⑤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
⑥或尿少浮肿 具备前五项即可诊断心衰
▽心力衰竭的治疗:(1)吸氧(2)镇静 (3)强心:洋地黄制剂。(4)利尿:速尿 (5)血管活性药:酚妥拉明
第四节 哮喘
一、病因病机:外因诱发 —引动伏痰—痰阻气道—痰气相搏—发为哮喘
二、特征: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 肚,唇口青紫为特征。
三、儿童哮喘诊断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5、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四、辨证论治
★寒性哮喘 ——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热性哮喘——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外寒内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加减
肺实肾虚——泻肺补肾,标本兼顾——偏于上盛-苏子降气汤
偏于下虚-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固摄纳气——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养阴清热,补益肺肾——麦味地黄丸
西医部分:
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是哮喘的基本病变,由此引起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
西医治疗:气道高反应证(标):β2 受体激动药
气道慢性炎症(本):糖皮质激素
第五章 脾系病证
第一节 鹅口疮
一、概念:以口腔及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
因其状如鹅口,故名“鹅口疮”。又因其色白如雪而称“雪口”。
二、发病特点: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虚婴幼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患儿。
三、西医:白色念珠菌感染
1、冰硼散或青黛散+少量蜂蜜调和外涂3次/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龙胆紫涂擦患处,每日 1—2次。病变广泛者:制霉菌素局部涂抹 10 ~ 20 万 U/ml ,每日 2 ~ 3 次。)
2、吴茱萸15g,胡黄连6g,大黄6g,生南星3g,研末,一岁以内 每次3g,一岁以上增至5—10g,用醋调成糊状,晚上涂于患儿两足心,外加包扎,晨起除去。
四、辨证论治
心脾积热——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第二节 口疮
特征:小儿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发生黄白色溃疡,疼痛
流涎,或伴发热。发于口唇两侧: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口糜
★ 风热乘脾——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加减
心火上炎——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泻心导赤散
虚火上炎——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第三节 小儿腹泻脱水的性质
液体补液疗法
1.口服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下脱水,呕吐不严重.
轻度累计损失量:50—80ml/中度累计损失量: 80—100ml/
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补给.
频频喂给,8—12小时服完.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
原则: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先糖后盐、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两补(见尿补钾、见抽补钙)
(1)定量:轻度90-120ml/kg 中度120-150ml/kg 重度 150-180ml/kg
(2)定性: 低渗性2/3张;等渗性 1/2张;高渗性1/3—1/5张
(3)定速 : 总量1/2在头8—12h补完, 速度 8—12 ml/kg/
余量12—16h补完, 速度 5ml/kg /h;
休克:首先扩容2:1液或1.4%NaCO3
10—20ml/kg于30—60分钟静脉注入.
第四节 泄泻
★ 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
★ 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加减。
★ 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
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
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特点:
(1)季节:秋冬
(2) 年龄:6—24个月
(3)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4)便次多,量多,水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黏液,
无腥臭味。
(5)实验室检查:便Rt:少量白细胞,病原体轮状病毒(+)
第五节 厌食
★ 脾失健运——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佐以助运——异功散加味
脾胃阴虚——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
第六节 积 滞
★ 乳食内积——消乳化食,和中导滞——乳积—消乳丸;
食积—保和丸
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食化滞——健脾丸
第七节 疳证
一. 概念: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
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
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疳”含义
1.疳者甘也,小儿恣食肥甘 病因
2.疳者干也, 气液干涸 病机:形体羸瘦 症状
二、诊断要点
1.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史。2.症状:面色不华,
毛发稀疏枯黄,脘腹膨胀,大便不调,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
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
3.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平均值15%以上,严重低于40%以上。
4.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疳肿胀:总蛋白45g/L以下,
血清白蛋白20g/L以下。
三、辨证论治
★疳积 (腹大肢细)——消积理脾——肥儿丸加减
证候: 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精神烦躁,夜卧不宁,或见揉眼挖鼻,吮指磨牙,动作异常,不思饮食或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
*多由疳气发转而来,可转变为干疳
*可分为:食积(脘腹胀满,嗳气纳差),气积(大腹胀满,叩之如鼓) 虫积(腹胀有块,推揉可散);血积(腹内痞块,推之不减)
疳气(形体略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调脾健运—滋生健脾丸
干疳(形体极度消瘦,大肉脱,皮包骨)—补益气血—八珍汤
重症并发症:眼疳,口疳,肺疳,骨疳,疳肿胀
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消肿——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眼疳——养血柔肝,滋阴明目——石斛夜光丸
口疳——清心泻火,滋阴生津——泻心导赤散
▽小儿营养不良分度:
一度:体重低于正常的15%—25%
二度:体重低于正常的25%—40%
三度:体重低于正常的40%以上
第八节 贫血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Hb或
RBC数低于正常,按WHO标准6M-6Y&110g/L,6-14Y&120g/L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概念: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原因】先天储铁不足;铁摄入量不足;铁的吸收障碍;
生长发育快;铁丢失多。
西医疗法: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同服。
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停药。( 6周后,Hb上升20g/L以上)
病情分度:
HB(6M--6Y)g/L
HB(6Y—14)g/L
RBC 10*12/L
二、临床诊断
1.病史:铁供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2.临床表现:苍白:皮肤黏膜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
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头晕,肝脾肿大。
3.化验:①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32—38)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80fl(80—94);
平均血红蛋白(MCH) &27 pg(28—32)
② 6月—6岁血红蛋白&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120g/L
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
血清铁蛋白异常。
④必要时查骨髓象
4. 铁剂治疗有效。治疗6周后,Hb上升20g/L以上。
★脾胃虚弱——健运脾胃,益气养血——六君子汤加减
心脾两虚——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归脾汤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益精生血——左归丸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益阴养血——右归丸
第六章 心肝疾病
第一节 夜啼(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啼哭不安)
第二节 汗证
分类▽ ①自汗:气虚、阳虚;②盗汗:阴虚、血虚
肺卫不固:自汗为主,以头颈胸背为主——玉屏风散和牡蛎散
营卫失调:自汗为主,汗出遍身而不温——黄芪桂枝五物汤
气阴亏虚:盗汗为主,汗出而虚热 ——生脉散
湿热迫蒸:自汗或盗汗,汗出而肤热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
一、.概念: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临床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特征。
二、※病因病机 本病以外感风热、湿热邪毒为发病主因。
瘀血、痰浊为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耗气伤阴、血脉阻滞为主要病理变化。
★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临床诊断依据
(1)心功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 Ⅱ 、avF、V5导联中2个或2个以上ST-T
改变持续4天以上,及其他严重心律失常。
(4)CK-MB升高,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具备2项,临床诊断心肌炎。
西医疗法——综合性治疗
(1)卧床休息
(2)营养心肌:
大剂量维生素C(100—200mg/kg·次 能量合剂
1,6-二磷酸果糖辅酶Q10
第四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一、 概念: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
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学习困难,
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特征。
二、分证论治
1.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杞菊地黄丸加减。
2.心脾两虚——养心安神,健脾益气——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第五节 多发性抽搐症
概念: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以慢性、波动性、
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
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熄风镇惊——清肝达郁汤
脾虚痰聚——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十味温胆汤
★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第六节 惊风
一、概念: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小儿常见急危重征候。
二、四证八候
1四证:即痰、热、惊、风,主要描述急惊风的症状。即急惊风的病机。
2八候:搐、搦、颤、掣、反、引、窜、视,描述惊风的症状。一旦出现意味着惊风的发生,但多少与急慢强弱可以不同。
★风热动风——疏风清热,熄风定惊——银翘散加减。
气营两燔——清气凉营,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
邪陷心肝——清心开窍,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惊恐惊风——镇惊安神,平肝熄风——琥珀抱龙丸
慢惊风 (肝脾肾)
脾虚肝亢——温中健脾,缓肝理脾——缓肝理脾汤
脾肾阳衰——温补脾肾,回阳救逆——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肾养肝——大定风珠
▽西医疗法
(1)体位、压舌板
(1)退热:物理降温(冷湿毛巾、酒精浴、冰袋) 药物降温
(美林、百服宁、泰诺)
(2)抗惊厥: ①10%水合氯醛50mg/kg,保留灌肠
②严重:安定 (地西泮) 0.3—0.5mg/kg/次,
最大量&10mg,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钠每次8—10mg/kg,肌内注射。
(3)预防脑损伤:① 吸氧;②地塞米松;速尿;20%甘露醇1—2g/kg,于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第七节 癫痫
惊痫———镇惊安神——镇惊丸
痰痫———豁痰开窍——涤痰汤
风痫———熄风止痉——定痫丸
瘀血痫——化瘀通窍——通窍活血汤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互参:水肿、尿血
一、典型病例常证 3~12岁小儿多见。
(1)前驱感染史:1—4周前链球菌感染。
(2)急性起病:急性期 2—4周
(3)浮肿、少尿:非凹陷性水肿
(4)血尿、蛋白尿:初多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程度不等, 通常定性2个加号以下多见。
(5)高血压:120—150/80—110mmHg
2. 严重病例变证 (并发症)
(1)高血压脑病: 血压急剧增高,160-200/110-140mmHg,剧烈
头痛及呕吐。视力障碍、惊厥、昏迷。
(2)严重循环充血: 肺水肿(气急咳嗽、胸闷、不能平卧、肺底部
湿啰音); 肝充血(肝大压痛); 心脏充血(心率快、奔马律)
(3)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短暂性预后好;急进性病情危重。
3.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红细胞↑RBC&3个/HP(镜下血尿)Pro+~++,
可见管型。尿蛋白+—++
(2)血沉加快,抗“O”:增高。
(3)血补体C3:下降,6—8周恢复正常。
二、分证论治
1.★风水相搏(感受风邪)(典型阳水)——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
2.★湿热内侵 (疮毒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②急性期变证(水湿、热毒炽盛正不胜邪)
1.邪陷心肝(高血压脑病)——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2.水凌心肺(严重循环充血)——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
3.水毒内闭(急性肾功能衰)——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③恢复期:湿热久恋——伤阴(阴虚邪恋);耗气(气虚邪恋)
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三、西医疗法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别疗法。
①休息:急性期活动加重症状,故应卧床休息,之后少量活动,
避免剧烈活动,至尿Rt正常。
饮食:限盐,1-2g/日,严重时适当限水,BUN高时限Pro,
给高糖饮食。
②应用抗生素:于病初期予PC7-10d,10-20万/kg。
③对症治疗:利尿,降压。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一、、病因病机
本虚: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肺脾肾三脏亏虚——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肾失气化——水精不布——水肿
标实:外感、水湿、湿热、血瘀、湿浊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2-8岁多发)
(一)单纯型肾病(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1大量蛋白尿:定性+++以上,24hr尿蛋白定量&50mg/(kg.d)
2低蛋白血症:儿童A& 30 g/l,婴儿A& 25 g/l
3高脂血症:胆固醇儿童&5.72mmol/l;婴儿&5.2mmol/l
4不同程度的水肿:重时胸水、腹水甚阴部水肿。
其中以1、2必备。
(二)肾炎型肾病
具备上述四条外还具有以下四项中一项或多项者:
1、血尿:2周内3次尿沉渣RBC&10个/HP
2、持续高血压或反复出现:并排除激素所致者。用激素前
学龄儿≥130/90mmHg,学龄前&120/80 mmHg。
3、持续性氮质血症:BUN&10.7mmol/l,并除外因循环量不足所致。
4、总补体(CH50)或C3反复降低。
五、分证论治
1.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2.★脾肾阳虚(典型阴水)——温肾健脾,化气行水
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
3. 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
4.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
1. 外感风邪——外感风寒麻黄汤加减。 外感风热银翘散加减。
六、西医治疗(一般了解)
(一)一般疗法
1休息:严重水肿及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无需严格限制活动。
2饮食(1)盐:水肿严重或血压高时无盐或低盐,一般不限盐。
(2)蛋白——2g/(kg.d)优质蛋白
(3)补VitD和Ca:
3预防感染:4利尿剂,常用药:速尿、低分子右糖酐。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效治疗,为诱导肾病缓解的
首选药物。强的松5mg/片
(三)、免疫抑制剂1、适应症:强的松无效者,频复发反复者;
激素依赖者;难治性肾病。
第三节 尿频
脾肾气虚——温补脾肾,升提固摄——缩泉丸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第四节 遗尿3岁以上小儿
肾气不足——温补肾阳,固涩小便——菟丝子散
肺脾气虚——补肺益脾,固涩膀胱——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心肾失交——清心滋肾,安神固浮——导赤散合交泰丸
第八章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隔离期、外治法)
一、麻 疹 年龄:6个月~5岁易发
1、易感儿,在流行季节,有麻疹接触史;
2、初期类似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内两颊粘膜近臼齿处可麻疹粘膜斑;
3、发热3-4天后,热盛疹出,身热持续,发热如潮,可达39℃-40℃;皮疹按顺序透发:先见于耳后,发际→头面→颈部→胸背→腹部→四肢→手足心鼻准部见疹点→出齐,约3-4天出齐。皮疹为先红后暗红的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有正常皮肤,皮疹分布均匀。
4、皮疹透发,身热渐退,皮疹依次隐退,有麸样脱屑,有色素沉着斑;
5、逆证者,症见皮疹,稠密触合成片,色紫暗或皮疹骤没,可合并邪毒
闭肺,邪毒攻喉或邪陷心肝。
6、血RT:WBC总数正常或下降,咽拭子或双份血清法。
预防调护;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接触史可应用丙球预防。
辨证论治:
邪犯肺卫(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
邪入肺胃(出疹期)——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清解透表汤
阴津耗伤(收没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
邪毒闭肺——宣肺开闭,清热解毒——麻杏石甘汤
邪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
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
二、幼儿急疹 年龄:婴幼儿期发病,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
中西互参:幼儿急疹 奶麻
临床诊断:
1、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
2、起病急骤,突然高热,持续3-4天后热退,但全身症状轻微;
3、热退疹出,玫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腰、臀部为主,面及肘膝
关节等处较少,出现1-2天后即退,无脱屑无色素沉着;
4、血RT:、WBC↓以LC为主;
预防护理:参照麻疹
三、风疹 年龄:1-5岁多见 中西互参:风疹 风痧 瘾疹
1流行期间有风疹接触史
2初起类似感冒——发热、咳嗽、喷嚏等。
3发热1天左右(当天/次日),皮肤出现细沙样淡红色斑丘疹,约1
天后,皮疹布满全身。出疹1-2天后,发热渐退,皮疹逐渐隐没,
皮疹消退后或有脱屑,无色素沉着。
4一般全身症状轻,常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5血Rt:WBC↓LY↑咽试子双份血清——查病毒。
调护:易感儿群集地可隔离至出疹后五天
辨证论治:邪犯肺卫——疏风解表清热——银翘散
邪入气营——清气凉营解毒——透疹凉解汤
四、猩红热 2-8岁 少数—并发/继发心悸,水肿、痹症
中西互参 中医:烂喉痧,烂喉丹痧 ;西医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起病急,高热,咽喉红肿疼痛或化脓,粘膜内疹(软腭细小红疹
3、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皮肤潮红,疹点鲜红密集,呈鸡皮样,疹
间无正常皮肤,面部潮红,而无皮疹,苍白圈,杨梅舌,线状疹,
2-3天布满全身
4、皮疹布满全身1-2天后热退疹出,消退后一周脱皮,无色素沉着。
5、理化检查:血RT——细菌感染,咽拭子培养
预防调护:隔离7——12天
鉴别诊断(表)p778!
辩证论治: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
毒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五、水痘 6-9岁多发 中西互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初起类似感冒,发热1天左右皮疹透发,红色斑疹→丘疹(红晕)
→疱疹→结痂,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常伴瘙痒,
躯干分布为主
3、同一时期丘疹、疱疹、结痂并见
4、血wbc、病毒、病原学,双份血清抗体4倍以上
四、鉴别诊断
1、脓疱疮:夏季,头面四肢,大,混浊,易破溃,疱液培养细菌
2、丘疹样荨麻疹:风团样皮疹上→丘疹 不易破溃
3、手足口病:是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本病皮疹多以疱疹为主,疱疹出现的部位以口腔、臀部、手掌、足底为主,疱疹分布以离心性为主。
1、局部护理:青黛散外扑,龙胆紫外涂
2、避免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
3、隔离:全部结痂(1-3周)
4、西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辨证论治:邪犯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
邪炽气营——清热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
六、手足口病 5岁以下
辩证论治:邪犯肺脾——宣肺解毒,清热化湿——甘露消毒丹
湿热壅盛——清热凉营,解毒祛湿——清瘟败毒饮
七、流行性腮腺炎 3岁以上(学前-学龄)
中西互参:痄腮 蛤蟆瘟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1、接触史:2-3周前
2、初起发热类似感冒,1-2天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漫肿,表皮不红,边缘不清,触压痛,弹性感,腮腺管口红肿,通常先起于一侧继发另一侧
3、血:wbc 病毒 血尿淀粉酶 病原学检查分离抗体
4、可并发病脑,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
外治 :新鲜仙人掌,如意金黄散,玉枢丹,水调敷
护理隔离:饮食清淡,全部消退
辨证论治: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
热毒壅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邪陷心肝——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
毒窜睾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
特征:高热、昏迷、抽搐 中医:小儿暑温
辨证论治:三大主证:卫气营血同病+热痰风俱全
①邪犯卫气——辛凉解表,清暑化湿
—偏卫分:新加香薷饮 —偏气分:白虎汤
②邪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③邪入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恢复、后遗症期:阴虚内热——养阴清热——清蒿鳖甲汤合清络饮
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痰蒙清窍——豁痰开窍——涤痰汤
痰火内扰——涤痰泻火———————龙胆泻肝汤
气虚血瘀——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遗留痿证)
风邪留络——搜风通络,养血舒筋——止痉散加味(遗留痉证)
九、百日咳 (百日咳杆菌)
特征: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末伴较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
辨证论治:
邪犯肺卫(初咳期)——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加味
痰火阻肺(痉咳期)——泻肺清热,涤痰镇咳——
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气阴耗伤(恢复期)——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第九章 紫癜
一、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
1、紫癜特点:鲜红或深红色红斑为主,压之不褪色,多高于皮肤,
大小不等,可伴丘疹,荨麻疹,环形红斑,神经血管性水肿等
2、分布特点:双下肢为主,对称性分布,伸侧居多 重者延及臀部
四肢以至全身。分批出现
3、伴发症:消化道症状:腹痛,呕吐(血),便血等关节症状:
关节肿痛 肾病变:肾炎(血尿)肾病
4、理化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血管收缩时间正常,尿常规(肾病变)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紫癜特点:皮肤粘膜瘀点瘀斑,以点状出血为主或伴青紫瘀斑,
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
(2)分布特点:全身分布,四肢头面相对多
(3)伴发症:粘膜脏器出血
(4)理化检查:血小板明显减少,明显出血倾向→2-3万↓出血时
延长,血管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二、分证论治
1、★风热伤络——疏风散邪,清热凉血——连翘败毒散
2、 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3、★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
4、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大补阴丸
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胃肠道,关节→激素
血小板减少性:激素(或出血时),免疫抑制剂,丙球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佝偻病的诊断(出小题)
(一)病史特点:3岁以内,以3月-2岁多见,尤以6-12月婴儿发
(1) 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检查
1、初期:多从3个月左右开始,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多汗易激惹,
烦躁好哭,睡眠不安等→多汗→枕秃;血钙暂时降低,血磷↓,ALP正常或稍高
2、激期:(1)神经精神症状明显
(2)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3-6月)方颅(8-9月);
前囟闭合延迟:2-3岁,出牙延迟——1岁
胸部: 1岁左右出现:
肋骨窜珠—7-10肋;肋膈沟— 肋骨外翻 和鸡胸;漏斗胸
四肢脊柱:腕踝6个月以上镯,OX型腿,脊柱后突侧弯,骨盆扁平等
(3)全身肌肉松弛→血磷↓→妨碍肌肉中糖代谢肌力、肌张力↓
→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走晚
(4)血生化,X线:钙正常/稍降,磷明显下降,钙·磷&30,
ALP明显升高,腕正位片: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干骺端距离加大,
临时钙化带模糊不清甚消失→毛刷样骨样组织向干骺端四周伸出
——杯口状,及其他骨骺疏松,弯曲,骨折等
3、恢复期 经治疗症状体征减轻消失,钙,磷正常,乘积达40,
ALP↓,钙化带重新出现,骨密度↑
4、后遗症期 2岁以上,症状消失,体征不再进展,血生化正常,
X线恢复(重者不同程度骨骼畸形)
▽三、佝偻病的预防治疗 VD预防量400IU每日
*五迟、五软
五迟(立、行、发、齿、语)五软(头项、口、手、脚、肌肉)
肝肾亏损——补肾填髓,养肝强筋——加味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调元散
痰瘀阻滞——涤痰开窍,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肠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
蛔厥证——安蛔定痛,继之驱虫——乌梅丸
暑伤肺胃——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盛下虚——温补肾阳,清心护阴——温下清上汤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又称川崎病 全身血管炎性病变—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特征:不明原因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 手足硬肿
辨证论治:
卫气同病——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
气营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瘀——清瘟败毒饮
气阴两伤——益气养阴,清解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