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店公告栏品牌栏用了别人的品牌名字,几小时后商品全部删除,还会受到惩罚吗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一摘要:
日前,市民刘女士遇见一件奇怪的事,她在淘宝一家店铺里不能下单,原因竟是之前在其他店面给过差评。无独有偶,市民赵先生此前在淘宝一家店铺下单之后,因对方客服一直不在线,想给差评却没有找到评价页面。如果给过差评就不能购买商品或者直接不能评价所购商品,从此淘…日前,市民刘女士遇见一件奇怪的事,她在淘宝一家店铺里不能下单,原因竟是之前在其他店面给过差评。无独有偶,市民赵先生此前在淘宝一家店铺下单之后,因对方客服一直不在线,想给差评却没有找到评价页面。如果给过差评就不能购买商品或者直接不能评价所购商品,从此淘宝无差评,买家的利益如何保障?“在一家店挑了很久的衣服,好不容易凑齐了,却发现下不了单,咨询商家才知道,因为自己好评率太低,这个理由怎么让人信服?”日前,市民刘女士来电反映,她在淘宝一家店铺下单之后,却无法完成付款,最后还被关闭了交易。对方给出的答复是:好评率达到98%,才能在该店铺下单。“我又不是在这家店铺给的差评,为什么限制我在这家店铺下单呢?如果给了差评就不能下单,以后逛淘宝谁还敢给差评呢?”刘女士说,她之前有一次购买多肉植物时,确实给出过差评,但是事出有因,因此而被其他店铺拒之门外,让她很不理解。12日,记者在刘女士提及的“自然而蓝In Blue独立设计”店面看到,这是一家有着54.9万粉丝数的店铺,进店须知中写明,下不了单,付不了款的原因包括5种情况,其中包括曾经在店铺里给过中评或者差评,则被列为店铺;退货次数超过限制,也被列为店铺黑名单;收到或者发出好评率较低,就会被软件拦截。随后,记者尝试在该店铺下单也受阻,原因是好评率只有97%。“我们这样的设置是商家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没有恶意,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客服称,买家在选择店铺的同时,卖家也在选择,这是一个双向的事情,所以店铺设置了门槛,建议记者换号试试。无独有偶,“我从中公教育旗舰店买了两套书,让对方开发票,快两个月都没动静,而且客服一直不在线,总是自动。”市民赵先生说,每次找客服人员沟通发票问题,对方都是:“在的呢,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呢?”却不解决实际问题,赵先生十分气恼,想给对方差评,却发现找不到评价的选项了。12日,记者登录该店咨询问题,客服自动:“亲,您好!中公教育旗舰店进进很荣幸为您服务。由于咨询量比较大有什问题可以留言。尽快为您解决哦。”对于赵先生的问题,该店客服人员称会提供电子发票,只需提供抬头和邮箱账号即可。随后,记者提供了赵先生的订单编号和邮箱账号,对方承诺在13日之前,财务将统一发送。而且不论市民最初给了好评或者差评,都不能更改,只能追评。业内人士网店通过第三方软件“屏蔽”买家对此,长期经营淘宝店的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都有第三方系统,可以自动屏蔽差评买家、零信誉买家、职业差评师,造成被屏蔽者无法付款并自动关闭交易。这个系统只有卖家账号可以使用,可以设定不同参数,例如买家信誉值、买家好评率、半年内曾经给我的中差评数、买家一年内给出的总评价数等多个选项,卖家可以自行设置“门槛”来屏蔽相应买家。这个门槛意味着,20单里只要有1单是差评或中评,就无法在设定了相同规则的店铺里下单。该软件还特别提示,如遇到买家被屏蔽而投诉,就直接:“卖家可以自行根据自己对买家‘善意’与否的判断来决定是否继续交易,引用的规则来自于淘宝对用户的公告。”淘宝说法“等同于买家和卖家彼此挑选”对此,淘宝客服人员称:“好评率是根据您往日给出卖家的评价计算的,淘宝没有这个规定,只是部分商家那边屏蔽。”该客服人员表示,好评率是淘宝计算的,但是门槛是商家设定的,只是部分商家不愿意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与评价。她还说,好评率一直都是存在的,就像买家可以看到卖家评分与级别一样,等同于买家和卖家可以彼此挑选。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127218.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二网购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价格还比实体店便宜不少,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近来却有消费者反映,在网购时,因为发出的好评率没有达到卖家规定,导致自己无法在部分店铺下单,甚至下了单也被一些商家要求退款。明明是买到不好的商品而给差评,竟成了卖家拒绝交易的理由,这激起了不少“剁手党”的愤怒。好评率太低不交易“我在网上看中了一双凉鞋,可是下了单却被要求退款,商家说我的好评率比较低,公司规定,好评率低的不能交易,是因为现在恶意中差评比较多,所以希望我申请退款,这事儿新鲜啊,竟然还不让花钱买东西了,我可是头次听说。”消费者白小姐向记者吐槽。无独有偶,消费者黄小姐最近也有了这样的遭遇,卖家说她的好评率仅为89%,所以怀疑她是差评师,真是挺冤枉的,难道买的东西不满意连实话也不让说了?不满意还要违心的好评?这都是啥规矩?如果所有店家都有这样的规定,那我以后岂不是都买不到东西了?记者调查发现,买家本人并不能看到自己的好评率,只有卖家可以在后台看到。记者身边的几位网购达人表示,最近也遇到过在一些店铺无法下单的情况,主要都是网购好评率的问题。并且有的人早已不记得自己之前给过差评了,但是可以确定都不是恶意差评,是对商品不满意才给的差评。现在就因此而不让下单,真心觉得委屈。据记者了解到,有的商家会直接告诉买家,是由于好评率的问题导致不能下单。但有的商家却跟买家说是因为系统维护或者网页升级导致无法下单,把自己的问题直接推给了平台,但是换一个买家却能付款成功,这也让之前无法购买的买家觉得其中必定有猫腻。差评师真的伤不起虽说商家这样做,买家是一肚子委屈,可这差评这事儿说起来,卖家也是一肚子苦水。一位年轻的网店店主告诉记者:“我开网店已经快五年了,好不容易做到了皇冠店铺。记得之前交易的每一单,我都小心谨慎,服务到位,战战兢兢,生怕买家给个差评。尤其是店铺充钻那段时间,我几乎一夜一夜睡不着,甚至做梦都是买家评价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心酸。但就是这样谨慎小心,还是遭遇过恶意差评,就算是退款退货甚至赔偿,人家都不愿意把差评删了,最后我自己都气的直哭。我们本来就赚个辛苦钱,遭遇差评师真心伤不起啊。”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144612.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三如果发现钥匙被人拍照,那你一定要当!心!了!近日,一起将同事钥匙拍照后上传给网店卖家配钥匙,再实施入室盗窃的案件引发关注。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在网上确实存在凭借照片配钥匙的店家,记者通过该店家成功地用钥匙的照片配来了三把钥匙,并用其中一把钥匙打开了门锁。淘宝网存多家可凭照片配钥匙网店在淘宝网站上搜索配钥匙服务时,发现了几家打着“远程配钥匙”、“看图配钥匙”、“看照片配钥匙”等宣传语的网店。随即,记者以买家身份一探究竟。在淘宝网站一家名为某锁具的店铺里就提供看图配钥匙的服务,在商品介绍一栏里清楚的写到,“只要你提供钥匙图片我们就可以给你配出钥匙”的字样,店铺详情显示,该店是主营锁具的五年皇冠老店,其中在图片配钥匙这项服务中已成功交易1645次,累计评价也有500多条。在累计评价中,有不少买家给出了“配得很好,一点卡顿都没有”、“估计什么钥匙都可以配厉害”等的评语。记者和客服沟通得知,该店铺的确提供看图片配钥匙的服务。▼凭借一张钥匙图片真的可以配出钥匙在交谈中,该客服让记者出示需配制钥匙的图片,并说要看钥匙的类型收取相应费用。记者向其出示了两款常用的家庭防盗门钥匙后,该店客服开价说,钥匙寄过去配单把收费30元,看图片配单把收费60元。在记者选择看图片配制后,客服要求出示钥匙的尺寸,并发来两张钥匙尺寸的测量方法图,记者以嫌麻烦为由拒绝了该要求,并询问是否可以只凭借一张简单的钥匙的图片就可以配出钥匙。该客服表示可以,但是价格是300元一把,并向记者发来一段类似购买协议的文字。该文字中显示,看图配钥匙的成功率不能保证是百分之百,该店铺会负责到底,直到能开锁为止,但是下单后就不可以再退款。看图配制成功率在90%以上该客服承诺说,一般看图配制钥匙成功率都在90%以上,付款后在48小时以内一定完成配制并邮寄过来。记者以着急使用为由询问能否加急配制,该客服表示,加急费用要100元,当天即可发出。记者收到了配制的钥匙的邮件后,看到有三把样式差不多的钥匙在里面,记者一一尝试,其中一把真的打开了门锁。提醒:避免给他人出示和使用钥匙!记者对此咨询了相关律师。???律师称,配钥匙和开锁行为是不一样的,国家对开锁有明确规定必须到公安局备案方可营业,但配钥匙尚未有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钥匙等私人物品,尽量避免给他人出示或使用,从而杜绝给违法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此外,大家在丢失钥匙后,切莫疏忽大意,一定要及时更换锁具,避免财物损失!(来源:综合网络)【www.yiqiandai.com】深晖集团旗下平台主打安全可靠100元起投高达16%担保公司+担保终结为银行打工时代让您的钱为自己赚钱《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四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北京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增值税发票,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增值税17%),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增值税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第一财经日报》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采马来西亚原装进口壳牌润滑油”的信息全然不符,存在产品问题。随后壳牌公司也发表声明,认定“京东售卖的机油并不是壳牌生产的,且检验证实为假货”。而另一起入选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的,是京东售卖二手苹果手机被消费者投诉维权。日,陈先生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部Apple iPhone5s(A1530)16GB银色移动联通4G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488元。收到手机后陈先生发现手机本身存在故障无法使用。经过第三方机构权威鉴定,这部苹果手机为二手货,最后,法院判决京东公司给付陈先生三倍手机价款赔偿款10464元。在这张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榜单中,京东是第一家因为两起商品售假被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平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京东就占据了两席,这也意味着京东售假集中度之高。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熟市某居民小区楼内查处一个在京东商城销售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窝点。现场查处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数百件,案值数万元。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假冒商品进行查没,并开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依法对京东商城该商家的经营者潘某某做出行政处罚。近日,备受瞩目的“京东销售假‘爱马仕’”一案宣判。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2017)浙0782刑初838号”刑事判决书公布,法院认定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皮带头,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商品罪,判处店主施巨营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缓刑两年。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开始,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100条,销售金额7900余元。前不久,在美知名财经博客站点Seeking Alpha,一位注册ID为WestEnd511的对冲近日发文称,在浏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时,发现一份由商标工作联盟(The Trademark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文件《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No USTR 》(“2015 Out of Cycle Review Notorious Markets Docket No USTR ”)。这份文件的关键结论是京东在其C2C平台上有假货。京东目前C2C平台上售假现象很严重。京东对C2C平台的管理松懈给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宝以外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对京东的品牌形象是非常不利。(文中宋文丽系化名)来源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五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北京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信息披露;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托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增值税发票,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增值税17%),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增值税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第一财经日报》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刷单、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采马来西亚原装进口壳牌润滑油”的信息全然不符,存在产品问题。随后壳牌公司也发表声明,认定“京东售卖的机油并不是壳牌生产的,且检验证实为假货”。而另一起入选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的,是京东售卖二手苹果手机被消费者投诉维权。日,陈先生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部Apple iPhone5s(A1530)16GB银色移动联通4G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488元。收到手机后陈先生发现手机本身存在故障无法使用。经过第三方机构权威鉴定,这部苹果手机为二手货,最后,法院判决京东公司给付陈先生三倍手机价款赔偿款10464元。在这张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榜单中,京东是第一家因为两起商品售假被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平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京东就占据了两席,这也意味着京东售假集中度之高。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熟市某居民小区楼内查处一个在京东商城销售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窝点。现场查处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数百件,案值数万元。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假冒商品进行查没,并开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依法对京东商城该商家的经营者潘某某做出行政处罚。近日,备受瞩目的“京东销售假‘爱马仕’”一案宣判。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2017)浙0782刑初838号”刑事判决书公布,法院认定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皮带头,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店主施巨营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缓刑两年。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开始,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100条,销售金额7900余元。前不久,在美知名财经博客站点Seeking Alpha,一位注册ID为WestEnd511的对冲基金近日发文称,在浏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时,发现一份由商标工作联盟(The Trademark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文件《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No USTR 》(“2015 Out of Cycle Review Notorious Markets Docket No USTR ”)。这份文件的关键结论是京东在其C2C平台上有假货。京东目前C2C平台上售假现象很严重。京东对C2C平台的管理松懈给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宝以外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对京东的品牌形象是非常不利。(文中宋文丽系化名)来源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六苹果官方网站已经开始维护,看来今晚肯定发布新硬件,来留言猜猜今晚会发布哪几个新硬件吧?第一个完全猜中的,我们一起给他点吧原因是“提前泄露机密”明早7点,我们会在 【科技美学官方】微信号 kjmxcn 为你带来凌晨发布会的所有详细内容,别忘了关注。电商物流业界最近一直撕逼不断。顺丰和菜鸟撕逼了将近一星期,有趣的是各大电商大佬也纷纷站队顺丰。最后上头老大终于看不下去出面调停,两方才表面上握手言和。目前淘宝商家已经恢复了顺丰发货,菜鸟裹裹提供的寄件信息也重新恢复正常。不过并不是所有挑起来的事都被平息了,淘宝就是这样的一个神奇的地方。最近有网友在淘宝购物遭遇了奇葩一幕,因为自己在淘宝上给出的好评率低于95%,他竟然被拒、绝、下、单、了~其实因为差评、中评的事情跟卖家结梁子的买家并不少见,前些年因为这些被卖家各种花式骚扰威胁的新闻我们也看了不少了。不过因为这个事最后都闹上了新闻,所以各大平台还算有所收敛,没再把这事闹大。但是我们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买的不如卖的精。毕竟差评、中评对店家的影响实在有点大,而且很多人实在是不讲道理的给差评。想必大家都在网上看过那些搞笑差评的统计贴,笑疼肚子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感叹一句: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鸟都有啊。但现在有些淘宝卖家为了避免自己差评率过高又想了一个更损的大招――买家在淘宝上给出的好评率低于95%甚至98%,直接拒绝其下单。据悉,此举已经在不少淘宝大C商家中流行开来。IT时报报道了一件案例,5月14日,一名姓卢的女士在淘宝购物,但有3家都拒绝了她下单。页面均显示买家在实时修改价格,请稍后下单。随后交易却自动关闭,页面显示理由却是“缺货”。经过询问得到的理由竟然也出奇的一致,因为卢女士过去给出的好评率低于95%。这意味着,20单里只要有1单是差评或中评,就无法在设定了相同规则的店铺里下单。一般大家都知道,在淘宝店买过商品之后,可以根据商品质量、服务质量来给卖家评分。但可能一些用户不知道,淘宝店的卖家也会给买家打分。但是给买家打的分难道是被用来作为是否提供服务的依据吗?淘宝客服回应说:“我们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规定,不过我们只是交易平台,也无法强制买卖双方进行交易。但是,根据现行的规则,每一个淘宝店铺,只要买家购买,卖家不会不给卖的。而且卖家也看到是什么样的人、好评率多高的人来买,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某家店铺店主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如果这个买家有明显的恶意的倾向性,你可以到淘宝的‘规蜜’平台去登记,如果那边确认了,卖家就可以拒绝发货。其他的话,没有办法不受理下单、也没法不给人发货。不发货的话,淘宝会对卖家进行处罚。”也就是说,淘宝针对卖家设计了保护机制:如果某些买家有“恶意投诉”的嫌疑,可以向平台进行反映,平台确认无误之后,卖家的确可以不发货;但是在下单时,因为买家的好评率“不够高”而无法完成购买的,的确没有这样的规则。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107950.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七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北京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信息披露;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托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增值税发票,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增值税17%),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增值税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第一财经日报》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刷单、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采马来西亚原装进口壳牌润滑油”的信息全然不符,存在产品问题。随后壳牌公司也发表声明,认定“京东售卖的机油并不是壳牌生产的,且检验证实为假货”。而另一起入选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的,是京东售卖二手苹果手机被消费者投诉维权。日,陈先生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部Apple iPhone5s(A1530)16GB银色移动联通4G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488元。收到手机后陈先生发现手机本身存在故障无法使用。经过第三方机构权威鉴定,这部苹果手机为二手货,最后,法院判决京东公司给付陈先生三倍手机价款赔偿款10464元。在这张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榜单中,京东是第一家因为两起商品售假被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平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京东就占据了两席,这也意味着京东售假集中度之高。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熟市某居民小区楼内查处一个在京东商城销售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窝点。现场查处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数百件,案值数万元。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假冒商品进行查没,并开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依法对京东商城该商家的经营者潘某某做出行政处罚。近日,备受瞩目的“京东销售假‘爱马仕’”一案宣判。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2017)浙0782刑初838号”刑事判决书公布,法院认定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皮带头,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店主施巨营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缓刑两年。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开始,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100条,销售金额7900余元。前不久,在美知名财经博客站点Seeking Alpha,一位注册ID为WestEnd511的对冲基金经理近日发文称,在浏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时,发现一份由商标工作联盟(The Trademark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文件《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No USTR 》(“2015 Out of Cycle Review Notorious Markets Docket No USTR ”)。这份文件的关键结论是京东在其C2C平台上有假货。京东目前C2C平台上售假现象很严重。京东对C2C平台的管理松懈给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宝以外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对京东的品牌形象是非常不利。(文中宋文丽系化名)来源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女子淘宝购物无法下单 只因给过差评遭店家屏蔽》 精选八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北京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信息披露;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托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增值税发票,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增值税17%),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增值税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第一财经日报》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刷单、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食栏目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