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策能够执行多久

金融去杠杆政策进入执行期 影响的已不仅仅是情绪_国内财经_财经_中金在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金融去杠杆政策进入执行期 影响的已不仅仅是情绪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这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又见三杀,股债商三杀。
  周五也是立夏节气,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先说一句,周五的下跌别赖到市场资金紧张头上,周五的银行间资金是比较宽裕的。但人心变了,市场的一致性预期正在强化,下跌会加速。针对券商资金池和上海银监局的调查,让周五市场更加不寒而栗。
  股市连续4周下跌,债市全线持续“扑街”,铁矿石今天跌幅超过7%,刷新5个半月低点。这说明整个资本市场的一致性预期正在强化,钱在加快出走。
  盛夏刚刚开始,但是资本市场的冷气越来越足,还是裹严实点吧,小心腿抽筋。
  “一只充满气的皮球一旦被捅破,就不会有条不紊的漏气。”
  ——加尔布雷斯《大崩溃》
  股市连续4周下跌
  这个周五,上证综指跌0.78%报3103.04点,深成指跌1.21%报10024.44点,创业板指跌1.08%报1818.19点。两市总成交4367亿元。
  债市全线收跌
  国债期货低开震荡全线收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6收盘跌0.07%,盘中最大跌幅0.25%;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6收盘跌0.10%,盘中最大跌幅0.18%。
  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变动不大,10年期国开活跃券170210收益率下行0.62bp报4.2525%,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04收益率上行0.76bp报3.5575%。
  商品市场大面积下跌黑色系跌幅最大
  黑色系全天维持弱势,铁矿石领跌,跌幅超过7%,刷新五个半月低位,焦煤跌近5%,刷新4个月低位,热卷、焦炭跌超3%,锰硅逆势涨近2%,橡胶、沥青跌超5%;有色金属普遍低迷,沪镍跌超3%,沪铜、沪锌跌超1%;农产品普遍小幅飘绿。
  银行间资金价格全面回落
  周五的资金面情况明显宽裕。
  主要回购利率下行明显,机构轧平头寸难度较前几日继续改观。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明显下行,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2.8146%,较上日加权平均价下行8.94bp;DR007加权平均利率报2.9828%,较上日加权平均价下行18.03bp.
  Shibor终止了连续两日的上涨势头。隔夜Shibor跌1.58bp报2.8348%;7天期Shibor跌0.84bp报2.9186%;14天期涨0.1bp报3.3660%;1个月期涨0.33bp报4.0469%。
  市场一致性预期正在强化
  尽管资金面有所改善,但是在监管强化下,市场看跌预期却正在进一步强化。
  不少券商报告已经高喊,要放弃幻想。
  中银国际:
  拐点已经出现,利润周期下行,抛弃幻想吧!
  偏高估值、利润下滑和利率上升仍将驱动市场调整,而金融去杠杆的监管政策则刚开始,因此目前看不到对市场乐观的理由。
  对于今年以来的金融去杠杆政策,我们分为两个阶段:年初至 3月中旬之前,是政策酝酿期,只是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但3月中旬之后,金融去杠杆政策集中出台,进入执行阶段,影响的则不仅仅是投资者情绪,更多是资金面与股市流动性。我们判断,金融去杠杆远没结束。因此,对市场仍不宜乐观。期间若有反弹,即是减仓良机。
  国海证券:
  二季度A股市场可能处于调整蓄势期。
  主要原因在于:
  1)市场大部分板块的估值水平并不低,并且 1-3 月大部分板块均已经过一轮热点轮动。而 4月出台的雄安新区吸引了大量市场资金,在 4 月第三、第四周新区相关概念成交额占到市场整体成交的 15%以上,这对于市场其他板块而言并非利好。
  2)监管明显趋严。除了银监会监管文件和政策频频出台推升利率中枢、挤压市场流动性
  之外,A 股市场的监管也明显趋严。即便雄安新区相关个股也在 4 月 13 日经历了集体停牌,这也导致很多市场活跃资金深陷其中,而在复牌之后中小市值雄安新区个股的拉升我们认为更多的是一种自救行为。
  (原标题:不可忽视的金融去杠杆!政策进入执行期 影响的已不仅仅是情绪)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24小时排行
产业市场近期专题2012年中国金融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一、引言2012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外经济形势都颇为严峻。从国际方面看,欧债危机的蔓延严重影响着欧元区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对其他经济体的外部需求也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冲击,世界经济出现明显减速。从国内方面看,经济增速持续下跌的同时经济结构面临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另一方面,本次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结构面临再平衡,这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如此复杂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2012年我国采取了哪些金融政策,这些政策的具体执行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2013年我们该如何完善,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回顾了2012年实施的各类金融政策,具体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证券业政策、保险业政策以及房地产政策。然后具体分析每种金融政策的执行效果。在分析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金融政策选择适合的指标和方法去检验政策...&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一、2006年中国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一)金融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从2006年前三个季度的情况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局面。具体来看,2006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7%,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1·3%,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二是工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同比增长4·9%。三是人均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有所扩大。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 799元,同比实际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 762元,同比实际增长11·4%。然而,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偏高。前...&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2011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农业生产持续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前两季度存在的物价上涨势头在第三季度得到抑制,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较强的通胀预期,城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等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积极采取各种调控政策,在稳健货币政策和以“有扶有控”为主的信贷政策等金融政策的推动下,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较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一、2011年中国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①(一)金融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1)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2.1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长值分别为3.0、15.5和13.6万亿元,同比...&
(本文共9页)
权威出处:
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稳定,工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居民收入提高,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通胀预期、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进出口下降等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积极采取各种调控政策,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等金融政策的推动下,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较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一、2009年中国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一)金融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美国金融危机的继续蔓延,导致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国家采取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从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情况看,相对2008年的经济回落,2009年总体经济情况有所改观。具体表现为:(1)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稳定。前三季度GDP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长值分别为2.25、10.65和8.8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0%、7.5%和...&
(本文共9页)
权威出处: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有大幅提高,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物价水平上涨较快、流动性过剩等矛盾和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积极采取各种调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更使出包括加息、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调控的“组合拳”。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较好,经济增长较上年提高,同时由于还存在着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等问题,我们认为2008年的宏观调控将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一、2007年中国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一)金融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从2007年前三个季度的情况看,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1)经济高增长。前三季度GDP为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2亿元、8·35亿元和6·44万亿元,分别增长4·3%、13·5%和11·0%,除第一...&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一、2010年中国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①(一)金融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2010年,在全球经济处于复苏态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回升势头良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巩固和积极的金融市场。具体表现为:(1)经济增长速度趋稳。前三季度GDP为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长值分别为2·56、12·9和11·4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0%、12·6%和9·5%。(2)工业生产持续良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农业方面,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201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 310万吨,比上年减少39万吨,减少0·3%;猪牛羊禽肉产量5 439万吨,同比增长2·6%。秋粮预计增产较多,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获丰收。(3)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香港金融管理局 - 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政策的实践
搜寻香港金融管理局网页
高女士,各位嘉宾:
今天,能在<认识一国.体现两制>研讨会上担任主讲嘉宾,我感到非常荣幸。《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文件,香港在政权交接过程中保持金融稳定,并能承受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的严峻考验,很大程度是建基于《基本法》所提供的法律保障。今天我希望籍此研讨会的机会和大家一同探讨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金融政策方面的实践。我会跟大家研究一下香港在"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的构思,及《基本法》的保障下,两个关于金融政策的大前题。第一个是香港的金融自主权,第二个是香港和内地之间的金融关系。我希望能够清楚指出,亦希望大家能得到一个结论,便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的实践表明,香港不但享有比回归前更大的金融自主权,而且与内地之间的金融关系也严格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处理。
香港自行制定货币金融政策
首先谈香港的金融自主权问题。在香港回归以前,有些人曾担心香港的金融自主权将会被削弱。一国两制是崭新的构思,这种怀疑不难理解。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比较一下香港回归前和回归后的宪制文件──即香港总督的《皇室训令》和《基本法》──的有关条文,便会清楚发现,香港的金融自主权不但不会,亦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回归以后自主程度更高。
根据《皇室训令》,除非已经获得英国国务大臣的批准,否则总督不能通过"任何影响殖民地货币或有关银行纸币发行的条例草案";或者"任何有关成立任何银行公会,或修订任何银行公会的会章、权力、特权的条例草案。"而《基本法》中只有相应的原则性规定:就是第七十六条表明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只需行政长官签署和公布便可生效,另外第十七条亦有相关的规定,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不过,与《皇室训令》不同的是,《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种金融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第109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货币金融政策(第110条),作为特区法定货币的港元继续流通(第111条),香港不实施任何外汇管制政策和措施,港元自由兑换(第112条),外汇基金由特区政府管理和支配(第113条)等等。虽然这种做法在宪法上并不常见,但是对于香港这样一个经历主权移交重大转变的国际金融中心来说,将以往促成香港成功的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用宪法的形式规定下来,是有好处的。这些规定当然为香港的金融自主权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也将香港金融政策的可信性、公信力和透明度大大提高,亦有助提高为达到金融政策目标而不时所需的市场行动的效率,令保障金融稳定的工作事半功倍。但我们亦要明白用宪法形式规定金融政策,在理论上是减少了处理的问题──特别是不能预见的问题──的弹性。不过,在主权回归后的20多个月,在金融风浪极大的20多个月,并未出现过在处理金融问题有制肘的情况,这是《基本法》在金融领域上成功的一个好见证。
香港享有更高程度的金融自主权亦可以从过去九年有关金融法例的修订中反映出来。为了保证香港的金融法例符合《基本法》的规定,我们在回归前对香港的有关金融法例进行了适应化和本地化修订,如1995年对《外汇基金条例》和《银行纸币发行条例》进行了修订,1994年撤销了《硬币令》并颁布《硬币条例》等等,对这些金融法例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删除了有关法例中将某些金融事务决定权交与英国国务大臣的规定。例如,未修订以前的香港金融法例规定,下列事项的决定须获得英国国务大臣的批准:
(一) 外汇基金在证券方面的投资;
(二) 决定外汇基金用其资产或对政府收入作为抵押的借贷上限;
(三) 在指定情况下将外汇基金的资产转拨至财政及其他政府账目;
(四) 委任发钞银行的权力;
(五) 颁布硬币为法定货币,铸造硬币及委任铸币厂的权力。
有关的金融法例经过修订后,已经将以前属于英国国务大臣决定上述事项的所有权力,赋予特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或财政司司长行使。也就是说,就货币金融的管理而言,香港在回归以后其实享有比回归以前更高的自主权。
《基本法》和各项金融法例赋予香港高度的金融自主权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法律文件上,更在实践中体现出来。香港回归之初就遭遇金融风暴,这对香港的金融自主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即使在港元和金融市场受到强大压力、经济金融环境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所有应对金融风暴的政策措施,包括去年八月为了维护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而作出的入市行动,均完全由香港特区政府自行制定。在金融风暴袭击香港的日子里,中央政府恪守《基本法》的规定,亦信任香港特区政府的能力,从未干预香港的金融自主权。香港特区政府能够成功处理金融风暴,亦充分表现了"港人治港"的能力,增强了国际金融界和中央政府对香港继续保持金融稳定、继续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的信心。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
与金融自主权关连的一个问题,是在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如何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处理两地之间的金融关系。明确并正确地处理两地金融关系,不仅是保持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推动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要素。
在香港回归前,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少怀疑和误解,例如有人担心回归以后港元会被人民币取代,香港的外汇储备会被中国吞并,人民银行会取代或干预金管局的运作,香港中资集团享有特权从而使香港的监管水准下降等等。当然,这些人应该多读《基本法》。然而,熟读《基本法》的人,也可能有其他的疑虑。例如在"一国两制"的安排下,一个国家之中有两个金融制度,究竟那一个金融制度,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是比较重要呢?《基本法》对此是没有说明的。那么是否应该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即一个从属的关系,引伸到金融制度上呢?很明显,如果是这样的关系,对香港,特别是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会产生很坏的影响。为了澄清此类误解,以消除投资者的怀疑和不安,在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了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货币,两种货币制度以及两个相对独立的金融监管当局"的金融关系。
香港和内地"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体现了两地之间的经济金融差异。这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之间不存在主导和从属关系,也没有先后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有别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我认为,具体来说,处理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在内地颁布实施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及管理措施均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制定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自行制定和实行货币政策。
内地金融法律、法规不在香港实施,主要是由反映出两地社会经济制度、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管制程度的差异。内地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金融法律体系还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而内地在货币金融方面还存在许多严格的管制措施。在香港方面,回归后,主要是继承回归前的各项金融法律。当然,随着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有关法律架构须不断检讨和改善。但香港金融法律的制订和修订,是由特区行政机构提出,特区立法机构通过的。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事务,不受内地任何部门干预,内地金融主管部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互不隶属,内地金融主管部门不在香港设立行使金融管理职能的机构。
根据《外汇基金条例》,香港金管局总裁,即"金融管理专员"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负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务院负责,人民银行各分行向其总行负责。如上文提及,尽管香港在金融风暴中受到严峻的考验,但人民银行和内地其它部门也没有插手干预香港的金融事务。再者,外汇储备的独立管理也是两个金融当局之间相对独立关系的重要体现。
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同时,两地金融管理当局继续保持和加强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回归以来,双方就货币管理、金融机构跨境监管、支付结算体系的联网等问题,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了多次会晤,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金管局和人民银行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有效地推动了两地之间的金融交流和合作。
(三)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金融业务往来,视作国际金融事务,按照国际金融业务的规则和惯例进行
回归以来,两地间的金融事务完全按照国际金融的规则和惯例安排。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债权债务继续视同对外债权债务关系处理;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仍按照外资对待;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筹资和上市时,仍然视同海外筹资和上市;内地在港上市公司遵守香港的证券法例,接受香港监管部门的监管;双方在金融往来中产生的纠纷,参照国际准则办理,根据约定提交内地仲裁,或在内地提起诉讼的,适用内地有关法律中的涉外条款。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保持现行的货币发行与管理制度,人民币和港币作为内地和香港的法定货币分别在两地流通,人民币在香港、港币在内地视同外币对待。
港元在香港的法定地位是由《基本法》规定的。目前人民币还没有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即使人民币将来实现了自由兑换,也只是为香港外汇市场增加一个交易币种。至于两币现钞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跨境流通,是两地交往增加而产生的货币自然延伸,这种现象在回归前就已经存在,既不会影响港币的法律地位,也不会取代港币流通。
港元的发行管理机制保持独立。港元钞票的发行仍由特区政府授权三家发钞银行发行,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行按照7.80固定汇率提交
100%的美元准备。为了令流通中全部港元(包括现钞和硬币)的发行都完全符合货币发行局的货币规则,从今年4月1日起,我们改善了港元硬币的发行机制,使之与港钞的发行机制一样,明确地得到100%的美元支持。
(五)内地与香港的金融管理当局在两地互设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监管方面独立行使各自的职权,同时继续加强联系与合作
17. 在回归以前,人民银行与金管局已就两地互设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监管达成了以下共识:
· 两地金融机构互设时视为外资金融机构审批; · 香港在内地设立的金融机构继续享有等同外资的各种优惠;
· 内地在港金融机构需接受金管局同一标准的监管,不享有任何特权。
香港回归以后,金管局按照《银行业条例》的规定和国际标准,务求以高度专业化的方式对认可机构实施审慎的监管。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国际评级机构近期有关香港的报告中,继续认同和推祟香港拥有区内最稳健的银行体系。多年未遇的金融风暴并没有损害香港银行业稳健的根基,尽管在市场调整和经济衰退中,银行业面临经营环境恶化、坏账增加、盈利减少等问题,香港银行体系仍然是全球最稳健的体系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香港银行业的竞争能力,改善银行监管,金管局委托顾问公司对香港银行业进行了大型顾问研究。研究报告已在1998年完成,目前,金管局正对报告提出的多项建议进行认真研究。
(六)香港可以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继续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保持和发展金融关系,包括订立和执行多边、双边金融协议,在外国设立官方或半官方金融代表机构,以及处理对外金融关系事宜。
回归以后,香港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角色更加活跃,金管局不但进一步发展了与区内中央银行的合作,还加强了与多边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1997年9月成功举办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是香港回归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活动,在香港金融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1996年香港金管局与人民银行分别成为国际清算银行的成员,自此香港积极参与该行的各项活动,包括定期会议以及涉及全球金融事务的委员会,特别是银行监管委员会和支付结算系统委员会,199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在香港设立了亚太区办事处,这是该行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地区办事处;此外,香港继续参与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年会,与其保持密切的技术性合作。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以来,有关金融稳定和全球金融新秩序的问题日显重要,香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发表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看法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安排。在九八年内,我们担任了G22有关透明度和问责性工作小组的主席之一,积极推广公营及私营部门资料披露的情况。现时,我们亦被邀请参加国际结算银行主持的"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和其辖下的工作小组会议。这些活动一方面显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亦向国际金融界人士展示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转眼间,《基本法》已颁布了9年,而从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和《基本法》开始生效,至今亦已经600多天了。其间,尽管香港遭遇了多年来最严峻的金融风暴,承受经济调整的巨大痛楚,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基本法》的顺利落实,"一国两制"的原则已经深入人心,也得到国际金融界和各国投资者的一致认可。这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根本因素之一。中国政府在香港坚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基本法》保证了香港的金融自主权,同时《基本法》第109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这两个大前题下,我们将努力不懈,继续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一] 继续实行具公信力的金融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巩固联系汇率制度;
[二] 按照透明度高及问责性强的原则进行市场操作,和管理香港的储备;
[三] 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制度,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健,及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
[四] 促进金融基础设施,如债务市场、支付系统等的进一步发展,提升香港国际中金融中心的地位;
[五] 积极参与国际间的合作,改善国际金融秩序;
[六] 以高度专业的方式履行职责,以取得香港市民及国际金融界的信心。
再过200多天,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香港金融业也将步入一个崭新的纪元。我们过去和现在所作的种种努力,包括今天在这里召开的《基本法》推介会,都将为香港从容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深信,"一国两制"的概念将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发扬光大,因为,无论是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还是世界最自由开放经济体之一的香港,都仍将从中受益无穷。
谢谢各位!
关于金管局主要职能刊物与研究资料市场数据与统计资料主要资讯其他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克金融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