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国瑞财富专业催收团队管理应该怎样

财富管理业务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财富管理业务介绍
&&财富管理业务介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财富管理行业水很深 不自我颠覆就要被人颠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吴茜
原标题:财富管理行业水很深 不自我颠覆就要被人颠覆
  自2014年成立至今,金鹿财行营业额总计达160亿元,在全国完成了27家分支机构布局,这个速度,在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财富管理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然而,金鹿金融CEO张伯伟却说,财富管理行业“水很深”,良莠不齐,风险与机遇并存,明后年可能会迎来行业洗牌,届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会死得很难看”。
  “金鹿财行随时准备着自我颠覆,未来,所有能被机器和互联网替代的模式都会被淘汰,只有具备专业水平,包括强大的宏观预判能力、综合知识背景、应对变化能力,以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企业和个人才能获得长久发展。”
  财富管理行业潜力巨大
  急需跨界人才
  记者:近几年,财富管理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它解决了什么社会痛点?
  张伯伟:之所有有那么多玩家愿意进入这个行业,一是因为市场需求大,二是因为距离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还有很大空间,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
  财富管理行业是一个百万亿值的市场,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的整体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金融史比较短暂,另一方面,投资理财是一个需要综合能力和跨界人才的行业。对从业人员来说,保险、证券、信贷、风险管理、产品选择乃至国际金融,各个方面都应该懂一点,但很多人却以为只要把国内情况摸清楚就行,这是明显的错误观念。尤其是在做投资的时候,对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资产类别都要有宏观把控,比如澳大利亚房产进入黄金十年,只要购买房产,赚钱就是大概率事件,不需要具体到哪个楼盘的性价比如何,跟着趋势走即可。
  记者: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现在也在做财富管理业务,与它们相比你们有何优势呢?
  张伯伟:我就是从银行这个铁饭碗里跳出来的,原因就是我在银行的时候,对我所服务的客户而言没有角色优势的,我只能推荐自己银行的产品,不可能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公正地帮他们去做财富管理。
  既然可以标准化,那我和机器还有什么区别呢?我的岗位价值体现在哪里?现在之所以大家都在做互联网金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力成本低,换言之,这个行业中很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就会被互联网和机器淘汰掉。
  银行最大的优点在于安全,其实它是一个非常死板的机器,但这种死板在金融行业中未必是坏事,它可以带来高度的安全,所以银行作为一个存款机构是有不可替代性的。我们也在考虑与城商行合作,拿一些牌照等等。但牌照只是一个许可证,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竞争力,包括筛选产品的能力、风险管理的能力等等。
  投资≠理财中产及以下阶层也有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记者:刚刚提到了投资和理财两个概念,对普通人来说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之处?
  张伯伟:很多人把投资和理财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完全是两码事。很多人错把理财当投资,看什么赚钱就去投什么。这其实是误区。理财讲究的是提前锁定资金用途,根据资金用途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来合理规划财产、匹配标的用途。三者兼得是不可能的,比如子女教育金、退休养老金就可以牺牲流动性,但一定要保证高安全性和收益性。如果匹配不合理,哪怕这是一笔成功的投资,也不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幸福感。
  而投资讲究周期性,无论是房产、股票、债券、货币等,一般而言只有在其上升周期才能获得最大投资回报。投资标的要根据投资类型的特性和周期性而不断变化。如果用投资去解决理财的问题,就容易发生悲剧。
  比如在上半年市场很疯狂的时候,很多人把养老钱拿出来炒股,显然是不理性的。股票流动性、收益性高但安全性太差,而养老金却要求极高的安全性,这就是典型的错配。之后股市波动突然来了,这些人马上就得到了教训。
  再比如前几年房市景气,在那个周期内,地产的安全性、收益性都很高,但流动性太差。如果你把家庭紧急备用金拿来买房,就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失败的理财。
  记者: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似乎还没有做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是不是这样?
  张伯伟:其实全球资产配置不是富豪的专属,普通中产阶层甚至中产以下阶层也有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这个意识而已。
  从理财规划的角度来说,家家都应该这样做,因为任何货币都存在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对富豪来说,他们可能已经在全球置业,风险相对比较分散,或者还有自己的产业。但普通家庭不是这样,在中国,估计90%以上普通家庭的存款、收入、房产、股权债权都以人民币为单位,甚至你的亲朋好友手上也只有人民币,这就太单一了。
  金鹿财行准确预测到今年人民币会下跌,在8月份之前,我们不停地建议客户配美元保单,但很多客户都不听。结果“新汇改”一过,美元保单马上破亿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配置一点全球基金、外币保单对普通家庭来说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很多人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这方面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专业化、个性化是核心竞争力
  记者:这个行业进来了那么多新玩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伯伟:即使在财富管理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也很严重,门店模式太容易复制了。我们要想不被别人颠覆,就要自我颠覆。
  未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就是对客户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理财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工作。理财师需要非常了解客户真实的需求。就像医生一样,同样是头疼,背后的病因可能天差地别,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同理,每个人理财价值观都不一样,比如有蜗牛型,喜欢购置房产;蚂蚁型,注重存棺材本;植物型,一心只为孩子,没钱也要送孩子出国读书;还有蟋蟀型,吃光用光;等等。自然而然地,我们给每个人提供的理财方案也不一样,这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大家都趋之若鹜地以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理财是大势所趋,我倒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纯互联网金融平台最后全都会被淘汰掉,因为它根本没有落地,复制起来太容易了。花两个星期做出来的界面和花一年做出来的界面用户体验可能没什么区别。用户也很不稳定,可能别家平台收益高0.1%就被吸引走了,这怎么能做长久呢?因此,线上只能作为远程客户预约的工具,不能脱离线下服务平台。
  记者:您认为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财富管理行业生存下来?
  张伯伟:首先,我认为最终活下来的企业不需要懂具体的操盘和操作,在一种产品上专精远不如在多种产品组合上的广博。比如某家公司的团队对房地产市场研究很深,在之前房市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发展迅速,但现在这个基础不存在了,他们如果不能及时把其他领域的产品做强,就会受到很大冲击。金融是一场马拉松,某一阶段跑得比别人快是没有意义的,关键要比谁活得久。
  第二,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预判能力。这是有一定高度的,和具体某一个标的的风险控制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我刚才说的看大趋势、挑好行业、设计产品结构。
  第三,就是要有强大的教育和学习能力。中国的金融业一直是分业管制,综合性人才的积累太少了。一家金融机构如果有强大的教育培训能力和人才储备,能做出一个金融行业的“黄埔军校”来,就是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第四,拥抱变化的能力,尤其是企业高层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产业革命的周期越来越短,比如互联网就改变了很多产业,也颠覆了很多产业。现在是一个“不颠覆就死”的时代,想指望生产出一套产品,让产品自己去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是不可能的。企业要有一套自我颠覆机制,这应该是金融企业未来必须具备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UF020)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郭树清: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
日 01:07来源:
作者:范璟
财富管理市场是一座金矿,银行、信托、券商、基金、第三方理财机构都对此虎视眈眈。对于正面临着恶劣外部环境——竞争加剧、佣金率不断下滑,股市不振的证券业,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体系更是必然选择。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表达了他对财富管理行业的企足矫首之情。虽然这是一次针对基金业的讲话,但无疑,监管部门对于证券业也有同样的期望。
从2010年到2011年,、、、、陆续开设财富管理中心,另外一些证券公司,如、也有了财富管理的雏形。
2012年券商资管终于迎来“松绑”的系列新规。
“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不完全依靠经纪业务和二级市场的思路。”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韩巍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2007年即成立财富管理部的中金公司无疑抢占了先发优势。
韩巍强称,海外投行的财富管理业务一般跟交易有关业务的占一半,非交易相关的业务占一半,中金公司也如此盘算;在考虑到中国产品稀缺的背景后,定位一站式金融超市。“在目前分业经营的大环境下,金融服务不可能一家全包,我们希望起到超市的作用。
目前,中金公司的财富管理部门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股票经纪与咨询、债券与固定收益产品、开放式基金与资产管理产品、信托产品、融资融券、期货IB等,平均每位客户的资产在1000万元。
而谈及与银行、信托和基金的竞争,韩巍强认为券商的网点强于信托,产品制造能力强于银行,总之,“券商的优势在于产品和专业投资能力”
财富管理产品缺乏
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PE业务,也有经纪业务的专有通道,当然还有专业的研究团队。此外还有阳光私募,我们也可以把它做成产品,这时候是和信托结合在一起。
《21世纪》:有现金管理类产品吗?
韩巍强:有,像上交所的债券质押式回购产品,我们有许多客户投资这个产品。这种现金管理类产品已经有试点一年,现在变成常态的产品。这类产品可以解决投资人空仓等待机会时的投资需求,也解决过去月末、季末的资金搬家问题。对于资金量比较大的客户,我们还可以为他单独设计产品。
《21世纪》:银行的产品有同质化的倾向,券商的产品如何?
韩巍强:也一样,有同质化的市场就有同质化的产品,就是看谁能够更创新,谁能够找到好的投资方和融资方。券商创新大会后将有一些新举措出来,对券商自营是松绑,品种可以更多,杠杆可以更高,这样可以通过自营制造产品给客户。当然这里面对风控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具体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但从方向上来说都是特别好的。海外也有一些大机构,像高盛,基本只卖自己的产品给客户,是一个封闭式的金融商店。
《21世纪》:听说中金已经有了家庭办公室的案例,是跟国外一样的概念吗?
韩巍强:不完全一样,但朝那个方向去。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型的信托法。有这样的案例,某一个客户想要把一部分财产传承给他的小孩,但他不是交给这个孩子来管理,而是交给我们来管理,都是金融资产。他想让我们在十年之内做一个配置,达到一定的收益率,十年后每年可以拿到一定的钱。我们会根据他究竟需要多少钱,十年以后增值的程度做一个规划。
《21世纪》:你们财富管理的门槛是多少?是不是很多客户都有炒股经验?
韩巍强:我们的客户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公司。20万的客户我们也不能拒绝开户,但很多产品没法购买;200万以上可以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但我们财富管理的人均资产在1000万。
我们有相当多的客户有股票交易的经验,但也并不是都偏好投资股市。比如去年下半年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客户也会空仓,留着资金购买固定收益类产品。
《21世纪》:客户提出的主要财富管理需求是什么?
韩巍强:主要是投资回报。现在我们的产品还是太少,大家都想要时间短、收益高、又没风险的产品。这其实不太可能,所以要做资产配置,应该配不同的产品。
目前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做产品非常难,很多产品都过不了自己的风控。我们总在考虑万一出了事怎么办,所以我们就做风险相对可控的产品,这样同质化高一些,实际上客户需求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个行业大环境是这样,急缺产品,不管哪个金融机构都缺。保险公司的险种简直少之又少,跟国外的产品比,人家几百种,我们只有几十种。
《21世纪》:对券商来说会不会对股市的依赖更大,二级市场不好的话,产品更加被动?
韩巍强:我们经纪业务最主要的是靠二级市场,但财富管理思路是要打破紧紧依赖二级市场这条路,要提供多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这一思路。
我们的财富管理刚建立的时候就不是完全按照经纪业务服务的思路。海外的财富管理业务一般是跟交易有关业务的占一半,非交易相关的业务占一半,我们大的思路也是跟着这个方向。所以我们从来不鼓励客户频繁交易,但如果客户是频繁交易类型的,我们也会为他提供服务。财富管理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应该是客户想要什么,需求是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21世纪》:券商做财富管理的优势在哪里?
韩巍强:其实大家都在做同一类事,但由于分业经营和各自角色不一样,各自的所长不一样,所以在财富管理领域扮演不同的角色。总的来说这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现在更多是合作,比如我们需要商业银行渠道,需要信托公司的结构、平台去做产品,需要第三方管理帮我们去做销售,反过来也一样,银行可能需要我们给它制造产品,也需要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产品。
证券业现在大约有5000个营业部,几千万客户,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相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和银行相比,券商制造产品的能力更强,我们有
券商财富管理新方向
《21世纪》:券商创新大会对券商的财富管理有怎样的影响?
韩巍强:有特别好的正面影响。比如对我们来说有切身利益的首先是布网点。过去业内有一个饱和区政策,如果一个城市已经宣布是饱和区,券商设点就只能设在郊县。比如北京的城区肯定是饱和区,而我们想去的全国最主要的城市的城区都是饱和区。所以过去我们在布点上受到了一些影响。现在这对我们是非常好的政策,把发展的权利和决策权交还给了商业机构。
第二是营业部的变化,在讨论营业部可以扩大业务范围,过去营业部能做的业务很有限,实际上券商的业务不止证券的买卖,我们都是全牌照的。营业部的客户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利用营业部做更多推荐业务。
第三是放开了券商可以经营的产品。过去券商的传统经纪业务是买卖股票,此外做不了太多的东西,现在金融产品的销售实际上已经放开了。各个网点可以多做一些产品,服务面也可以扩大。
另外我在想,这次大会提到证券公司可以去控股基金公司,这样可以把公募和私募结合起来,做财富管理的手段和平台就更多了,过去一些属于灰色的内容也不再灰色了。我们希望这次创新大会就像一本白皮书,为未来证券业的发展画出一幅蓝图。
《21世纪》:你观察到什么产品,将来可能是国内券商财富管理的新方向?
韩巍强:国外IPO的时候,投行或者券商可以把产品卖给自己的客户,有权利做配股。但在A股市场,还不可以这样。因为国内还是求大于供,因为过去打新股肯定赚钱,为了机会均等,只能通过摇奖的方式进行,维持公平。但随着首发价和市场越来越贴近,也有破发的时候。如果券商有权利在承销公司股票时优先让自己的客户购买,会对券商业务的发展和客户都有好处。
我们现在再融资,配股的时候是可以这样做的,这种机会是只有投行业务的公司才有可能。我们有一个客户,在考虑限售股解禁后的投资,正好这时候我们这里有一个再融资项目就配给他了。
券商做财富管理,大家都在想都在尝试。我们在创新,同时也在向美林、摩根、高盛和瑞银这样的国外同行学习,避免很多的弯路。
[责任编辑:liuhw]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台湾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758344.htm     2007年初,美国次级房贷风暴刮起。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资本市场惶惶不安,美国准官方房贷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发生财务危机,“二房风暴”在官方接管下平息。同一时间,印地麦克银行也被美国政府接管,这是自1984年以来,美国本土所发生的最大一起银行倒闭事件。2007年1月,股价曾经高达170美元的贝尔斯登投资银行,14个月之后的2008年3月,以每股仅2美元的低价,遭购并而贱卖给摩根大通。2008年9月,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破产;素来有“美国珍贵资产”、“等同美国价值”美誉的美国国际集团,因为筹资不利而主动向美国国会求援获准。于投资银行与私人银行领域经营逾百年的美林证券,也于2008年9月被美国银行收购,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生态一夕丕变,欧美几家金融机构,因为连锁性的流动性资金不足而告急,冰岛与阿根廷政府也传出濒临财务危机,国际金融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金融海啸?时之间波及了全球,甚至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紧接着,曾经富可敌国的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花旗银行,营运至今已将近200年,总资产近2万亿美元,竟也于2008年11月面临财务窘迫:11月20日当天股价重挫26%,市值于三天之间缩水了三分之一,而2008年全年,花旗银行股价跌幅超过了80%。百年一见的金融海啸冲击之下,就金融服务产业而言,习于高杠杆营运且一向位居结构性与衍生性商品最上游的投资银行首当其冲,以信用为营运基础的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值此信用危机之中,普遍受伤颇深,当然也冲击了台湾的金融产业,仅仅雷曼兄弟在台湾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人之曝险金额,就高达800亿元新台币(所有金融机构曝险400亿元,约5万名投资人则曝险400亿元)。过去多年以美国为首的自由放任、鼓励创新的金融监理观,在美国与欧洲的投资银行面临经营困境、改制为商业银行或收归国有,也冲击了不少大型跨国商业银行乃至于国家的信用,也屡屡传出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最严峻的不利消息。之后,现在正在改写全球金融监理与金融业者营运的蓝图。      台湾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曾经令台湾银行业者与整体台湾社会重伤且不安多日的“双卡风暴”─信用卡与现金卡大量违约与逾期缴款,创造了55余万持卡人逾期缴款3个月以上的“卡奴”,由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单纯的借贷关系,演变成为风波与纷争不断的社会事件,更让所有经营双卡业务的消费金融银行,付出数年亏损连连的代价,好不容易于2007年末,台湾双卡风波方息。现在国际性的金融海啸扑来,台湾金融市场从业人员此刻一个重要的提问是:于金融海啸之前,双卡风暴发生之前与同时间,台湾红火数年的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与面貌将会如何?   台湾金融服务业最重要的三大次产业: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中,其中只有一部监理精神几乎雷同的法令,横跨此三大次产业,也就是三大金融次产业都明确予以订定规范的,就是财富管理业务,反映在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办理财富管理业务相关办法之上。然而这并非出于主管机关的刻意安排与高瞻远瞩,而是来自于过去的几年之间,财富管理业务已经俨然成为可以整合金融服务业各个次产业相关金融商品销售业务的代名词,也是一个获利极高且无呆账之虞的前收(与后收)手续费业务,要直言财富管理业务,正是过去数年之间台湾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服务业的趋势业务,并不为过。   一连串的金融风暴袭来,台湾财富管理业务于银行及保险业都面临急冻,进入了严寒的冰河期,对于财富管理业务初初起步的证券业,更是极大的打击。全台湾的境外基金余额,于过去8个月中腰斩,由2万亿元锐减为不到1万亿元新台币,基金定期定额扣款的投资人,也自60万人锐减为50万人,有将近20%的定期定额投资人,选择于此刻黯然离开本欲长久投资的市场。连动债更是由近年来当红的热门商品,只因雷曼兄弟发生了发行人信用危机,就被妖魔化为理财专员不当销售的邪恶工具,几个月之间提前赎回金额约为台湾市场总额的30%,至少达3000亿元,投资人持有的余额还有6000余亿元。过去几年由台湾大型保险公司领军,不断推出极为畅销的与基金、连动债连结的投资型保单,大力吸金,一周之内以一张投资型保单吸金百亿都非难事,且于2008年初,还一再创下创新保单种类与销售总额新高记录,转眼之间竟也不再受投资人青睐。公营银行近日涌入新台币3000亿元以上的存款,资金去化不易恐成为业者骇人的滥头寸,让公股银行经营阶层动员起来,频频冲次放款。10月底,台湾银行业者定期存款科目项下增加为19.3万亿元,相较于9月底,仅一个月就增加了近5000亿元。2007年刷新产业获利新高记录――税后获利为新台币569亿元的人寿保险业者,目前已知的2008年可能亏损,已经超过了1100亿元,30家寿险业者的净值加总,只剩下新台币500亿元,是台湾金融服务业中财务杠杆最高的次产业。值此严峻的情势之下,保险公司不得不回归储蓄险与人寿保险的传统工具,握有资金且营运良好的业者,频频寻求可能的购并良机,几家资金匮乏且营运不佳的业者,若无法顺利增资强化其财务结构并满足监理要求,则到处寻找潜在的买家与合并的机会。证券业的财富管理发展,因为法令颁布与主管机关审慎的态度,本来就走在银行与保险业之后,现有18家领有财富管理执照的业者,看见了银行与保险业者的经营困局,与一再被媒体报导的大量的客诉事件(仅连动债申诉案件就高达5000多件),也都坐困愁城,于严寒之际龟缩思索,少有进一步具体的发展策略与行动。      台湾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趋势      台湾横跨银行、证券与保险的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于此次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将会有新的面貌,且至少会有以下六种不同的面貌或是新的发展:   回归财富规划的本质与客户的需求   过去台湾金融业推动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存在太多的不当销售,以及在业者高业绩的要求,与第一线从业人员高佣金的诱惑之下发动的热销行动,都将稍稍有所收敛,并质变回到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诉求(认识客户),并为客户进行一对一量身(财务规划)的本质。如果要细究前述不当销售与热销行动的型态,每一种都值得业者与从业人员深自反思,毕竟金融商品之提供,应该是财富规划结束之后的金融解决方案之一,或是为客户的资产组合进行适度调整时的选项之一,财富管理商品本身,实不应该成为热销与单一诉求的工具与筹码。一个简单的问券或是电子表格作为互动的工具,理财专员就可以帮助许多客户与准客户,完成一个简单的财务诊断,制作出简易却有意义的财务诊断书。而财务本是任何一个个人重要的隐私,客户与准客户当然可以选择不接受于金融业者与从业理财专员、私人银行专员面前,摊开个人的财务现况,但是这样的财务诊断邀约,早已经是较为成功的营运百年的私人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于进行财富管理业务销售金融商品时的必要行动。台湾本于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相关管理办法的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者,经过了这一次突如其来的震撼教育,将不得不深思财富规划的本质并郑重响应客户的需求,回到基本面来稳健地推动财富管理业务。   回归单纯易懂的商品   这一次的金融风暴中,于台湾全岛发行量极高的连动债(约1万亿元新台币),因为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破产,发生了台湾连动债市场(结构型金融商品市场)自始以来,第一次的发行人信用风险,使得许多投资人受到了惊吓,并造成相当多金融消费大众极不理性的恐慌性提前赎回。
  其实金融商品的本质都是中性的,投资人的财富管理需要与否,才是业者与消费者应考虑的重点,且雷曼兄弟担任发行人之外的连动债商品,虽然发行人(多为银行)发生财务危机者有几起,但是目前都没有发生如雷曼兄弟之发行人破产,以致于完全无法履行原始契约的问题发生,台湾主管机关金管会也并不考虑停止任何连动债的发行,因为它就是一个现行管理办法明确、于法有据的结构型金融商品。然而台湾在此情境之下,因为媒体大量及错误、耸动的报导,连动债商品已经被彻底地妖魔化了,许多的投资人,是在无谓且过度的恐慌之中,将所拥有的连动债商品于未到期之前提前赎回,或是对银行提出于法律见解上绝不可能会胜诉的抱怨申诉与求偿行动。台湾银行公会理监事会,2008年11月决议的“连动债纠纷处理准则”中,就排除了本来就没有任何争议的连动债,而未来的财富管理业务所推出的金融商品,如果不是清晰易懂,恐怕都不容易销售。其实许多连动债本是清晰易懂,且也已经让部分投资人获利,并满足了其财富管理的目标,就在作者执笔近日,台湾还是有依原订条件获利出场的连动债产品,年报酬率高达22%,而余额超过了新台币1000亿元,发行档次也约有1000档的“与CMS利率(美元固定期限交换利率)连动之美元计价连动债”,也受惠于近日各国利率的不断走跌,而享有10%以上的年化报酬率,获利的台湾投资人至少有十万人。所幸迄今台湾金管会并未走回头路,严禁连动债之发行,此刻的监理措施将个人与法人可以购买之商品予以分类,以及对不当销售类型化,便于纠纷之和解之2项原则发展,也已有22家银行高层,联名要求金管会将雷曼兄弟发行之连动债与一般连动债切割处理,正是反映出连动债的本质与一般金融商品的本质,都一样是中性的,真正需要予以规范的是:发行人之信用风险、所连结之标的物――如资产抵押证券(ABS)的信用风险,以及金融机构对不当销售之管理。   固定收益商品是许多投资人的期待   台湾部分报端一窝蜂“现金为王”、“存款才是真正王道”的说法,其实是言过其实或并不精准,应该予以正名为:金融海啸之中固定收益商品才是理财王道。因应金融海啸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均连番降息,过去一年美国降息8次,联邦基准利率已经降到1%,主要国家利率都向下直探1%甚至于0%,看来将要步向日本零利率多年的后尘,而相当多数的台湾一般金融消费大众,在未来一二年之内,将会难以接受银行存款牌告的低利率,而转向寻求较一般活存与定存利率稍高一些的固定收益型商品。2008年之后台湾主要的财富管理银行的商品主轴,就是:到期时有着固定收益的各种保险契约(例如6年期的储蓄寿险,报酬率约为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二倍以上)、以不同货币之汇率与利率对应变化为基础的“双元定存”,原因就在于此――金融海啸之中,固定收益商品才是王道。   本质为结构型金融商品的连动债,也极可能在此客户大量需求的情况之下复活,只不过不太可能再称作「连动债」,也不可能再连结了许多遥远而看不清本质的金融工具,短期之内可能会以结构型商品、固定收益项目或某某金融机构保证项目的类定存商品型态出现,连结到波动最为稳定的台湾货币市场指数,甚至于连结到一篮子定存或是活存利率,且其保本的机制设计将会非常地明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色彩亦会淡化。   此刻透过总代理制度,于台湾合法销售的近一千档各国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之境外基金,也会更多强调固定收益与稳定配息。以美国政府政策为主因而受惠的金融商品,例如于2008年11月决议斥资6000亿美元,购买由其房贷机构所保证或发行的房地产抵押债券,使其与公债之间的利差大幅缩减,让本质原为固定收益类型商品的金融资产证券化基金,其后市颇被看好(惟基金本身当然仍有净值之涨跌)。当然,以设计暨发行结构型商品见长且引以为核心能力的金融业者,想必会思索自己的下一步,是固守结构型商品设计本业期待市场回春?或是趁此海啸机遇快速转型?耕耘台湾市场已久且专擅结构型商品设计与发行的业者,已有表态坚持本业且认为市场将会再度接受此类商品。只是在全球投资人完全遗忘这一次的高度金融恐慌之前(一般而言,当市场回春之际,投资人的确都是非常容易健忘的),所有高度波动且复杂的金融商品,应该让拥有专业研究团队协助的法人机构进行判断与选择,自然人如果要以其作为财富管理工具,应该都要审慎三思。   金融商品应该愈来愈趋多元化而不能走回头路   对于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偏爱乃至于推崇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以及使用了各种类型的选择权工具组合而成的结构型商品,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当然会经过重新定义,然而对台湾金融市场来说,一般的金融商品若是越趋开放,对所有台湾人民越加有利。台湾金融商品的多元程度,相较于金融先进国家本就不足,产品的种类也少得多,台湾政府若是因这一波金融海啸而选择因噎废食,刻意限制了新种金融商品上市的数量与速度,对台湾人民理财之多元选择与金融产业之健全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相反地,金融商品之多元化,不仅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满足个人与法人的财富管理需求,更是能够帮助金融市场正常且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资人的属性本有许多种,愈多元化的金融商品,将愈能满足各种类型的投资人,于不同生涯阶段中的财富管理需求,这一点已经自不待言,而在更多元的金融商品的快速流通之中,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也会因为商品的多元化与投资人的素质普遍提升,因而更加健全。一个社会整体投资人的素质提升,又是促进金融商品良性发展重要的原动力,以致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商品多元化――投资人素质提升――商品多元化……。2008年8月,台湾券商公会所委托的一份专题研究《开发新金融商品研究报告》,就罗列了四大类与14种台湾尚未引进或研发的金融商品,分别为:(1)组合式权证(包括台指50组合式差价权证、台指50组合式牛熊权证、台湾加权股价指数组合式牛熊权证、台湾加权股价指数可赎回组合式牛熊权证、台湾高股息指数组合式红利权证);(2)组合式保本权证(包括台湾一篮子保本型组合式保本权证、连结亚洲三大指数组合式保本权证、大中华三大指数组合式保本权证);(3)外汇选择权(包括台湾挂牌欧式日元选择权、台湾挂牌英镑选择权、欧元兑新台币挂牌外汇选择权);(4)能源期货选择权(包括台湾挂牌原油期货选择权、台湾挂牌天然气期货选择权、台湾挂牌能源连动选择权)。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旗下证券商与资本额较大之独立综合券商,一般均设有“新金融商品部”,专司新金融商品之研究发展,以及并不算新颖(如一般认购与认售权证)的金融商品之量产以营利,是台湾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等金融服务次产业中,商品研发功能较强的单位。台湾的金融商品发展,此刻不须因大浪卷来的金融海啸而走回头路,大力限缩金融产品之种类与型态。相反地,只要纳入有效的监理与业者之自律与管理,由市场机制决定产品被消费者青睐与否即可,则财富管理产业幸甚,台湾金融业发展也将走在一条金融愈趋开放的正确的道路上。   发行人信用风险将会有发行机制与监理办法予以确保   这一次雷曼兄弟事件,反映在其担任发行角色的金融商品发行人信用违约,并造成全球个人与法人投资机构的巨额损失,就风险管理观点观之,正是一个典型的发行人信用风险。过去多年以来,全球投资人乃至于政府官员,对于大型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太大了以致于不会也不可能倒闭)的迷思,因为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乃至于花旗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务危机,主动要求并接受了政府的疏困计划,让政府成为金融机构的股东或是债权人,都有了全新的体悟。因此未来所有金融商品发行机构之发行机制,以及政府有关的监理法令,都将正式进入一个“后雷曼兄弟时期”。发行人之信用风险,若是没有发行机制的确保、产品发行契约的明文规范,乃至于监理办法的明订,恐怕将不易为各国投资人所接受。结构型金融商品,或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设计与发行,过去多年以来都为国际间大型投资银行所掌控,且被视为重要的金融技术与金融创新,因而位居金融产业链与整体产业生态系统的最上游。以美国为首,拥财务工程技术之投资银行业者,多年来普遍受到美国金融监理机关的低度管制,甚至于是高度的鼓励,而其所衍生出来的风险,主要就由位居金融产业链的最下游,也就是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与其消费者所承受,正如新加坡与香港的雷曼迷你债投资人,以及台湾的雷曼连动债的投资人,还有购买雷曼公司债、迷你债与连动债的金融机构,都是金融风暴发生之后第一波的受害人。未来前述现象与金融生态将不复见,尤其是高毛利的商品设计超额利润的现象,更会回到较为正常的状态,其中一部分过去的超额利润,就要用来支付与建立健全之发行机制的成本。而各国金融主管机关纷纷实行较为严谨的监理办法,也将迫使各个金融发行机构,设计出对于投资人较为有利的发行机制。   信用危机之中,信用保险或类似的机构可能异军突起   作者曾经带领并参与发行台湾第一档与第二档,至今仍是金额最大(2.55亿欧元)与次大(2.4亿欧元)的房贷债权抵押证券化跨国发行(信评AAA、欧元计价),二度亲赴伦敦、巴黎与马德里,面对欧洲专业金融法人,均约有20倍的超额认购。此产品邀请了美国信用保险公司AMBAC其企业愿景为,扮演信用强化者的重要角色,也是所有投资人于一篮子近一万笔房贷为担保所发行的证券化商品中,其中任何一笔房贷违约个案发生时的最佳保障。未来台湾所有基金、保险、外汇,与台湾境内证(证券、股票)、期(期货)、权(认售与认购权证)以外的金融商品,只要存在商品之发行人(应该仍为大型之跨国金融机构或其子公司、孙公司),应该都要考虑信用保险机构的信用强化,以提升全球各地所有投资人的信心。只是此波金融海啸袭来,全球前三大信用保险公司也损失不訾并纷纷遭到降等,信用保险产业经过重组或是小幅整并之后,将以新的信用评等方法论再出发,为全球金融机构作金融商品发行之信用保险、保证服务。   对于台湾的金融消费者而言,银行、保险与证券等金融机构彼此之间边界的模糊化,早已反映在金融机构销售各项金融商品的现况之上:银行可以卖保险,也可以依法兼营证券商而承作经纪业务,更可以透过信托机制,有近千档经过主管机关核备的境外基金、逾千档的境内基金,以及各种量身订制的结构型商品供消费者选择,保险公司可以销售与银行定存性质雷同的保险契约,也可以合法经手证券商投资强项之下的与期货、选择权连结的金融工具,例如投资型保单,证券商除了台湾境内股票经纪业务、承销与自营本业之外,透过复委托机制,也可以合法销售境外金融商品─主要国家的股票与基金、ETF,也可以销售保险,更可以设计多种附有权证与选择权的新种金融商品,乃至于与存款性质雷同的货币市场固定收益型产品。本文所述的金融服务业三大次产业: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反映在营运时所销售之金融商品性质之营运边界模糊化,其实正是台湾所有金融消费者的福音,因为既可增加金融产品的选择性,亦可适度满足消费者不同生涯阶段均不尽相同的财富管理需求。   (作者单位:台湾金鼎证券集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财富网专业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