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汉拼音对照表 股票'当日K J D 值'是什么意思

Error_404_资源不存在
404. 抱歉! 您访问的资源不存在!
请确认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如果问题持续存在,请发邮件至contact@cnblogs.com与我们联系。Error_404_资源不存在
404. 抱歉! 您访问的资源不存在!
请确认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如果问题持续存在,请发邮件至contact@cnblogs.com与我们联系。&p&NO.1&/p&&p&&b&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b&&/p&&p&&b&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b&&/p&&p&——《邶风·谷风》&/p&&p&山谷之中大风吹,一阵阴云一阵雨。夫妻要同心协力,不要动辄就生气。 &/p&&p&采摘蔓菁和萝卜,怎能扔掉根和底。当初誓言不可违,愿与你相伴到死。 &/p&&p&&br&&/p&&p&&br&&/p&&p&&br&&/p&&p&&br&&/p&&p&NO.2 &/p&&p&&b&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b& &/p&&p&&b&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b&&/p&&p&——《唐风·无衣》 &/p&&p&谁说我没衣服穿?已经有很多件了。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p&&p&谁说我没衣服穿?已经有很多件了。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p&&p&&br&&/p&&p&&br&&/p&&p&&br&&/p&&p&&br&&/p&&p&&br&&/p&&p&NO.3 &/p&&p&&b&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b&&/p&&p&——《周南·卷耳》&/p&&p&&br&&/p&&p&&br&&/p&&p&&br&&/p&&p&&br&&/p&&p&NO.4 &/p&&p&&b&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b& &/p&&p&——《唐风·绸缪》
&/p&&p&&br&&/p&&p&&br&&/p&&p&&br&&/p&&p&&br&&/p&&p&NO.5&/p&&p&&b&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b&&/p&&p&——《国风·邶风》&/p&&p&船夫热情地向我招手,别人都已过河而我没有。&/p&&p&别人都已过河而我没有,因为我要等待我的伴侣。&/p&&p&áng 卬&/p&&p&&br&&/p&&p&&br&&/p&&p&&br&&/p&&p&&br&&/p&&p&NO.6&/p&&p&&b&葛生蒙棘,蔹蔓于域。&/b&&/p&&p&&b&予美亡此,谁与?独息!&/b&&/p&&p&——《唐风·葛生》&/p&&p&葛藤覆满了牡荆,蔹草蔓延于荒野。我的爱人葬在此。谁来?陪他!&/p&&p&一问一叹,伤痛何限。&/p&&p&&br&&/p&&p&&br&&/p&&p&&br&&/p&&p&&br&&/p&&p&NO.7&/p&&p&&b&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b&&/p&&p&&b&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b&&/p&&p&&b&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b&&/p&&p&——《饮马长城窟行》&/p&&p&“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比得过任何美丽的情语,是寄寓于语言之外更深切的关怀,以真实朴素动人。&/p&&p&&br&&/p&&p&&br&&/p&&p&&br&&/p&&p&&br&&/p&&p&NO.8&/p&&p&&b&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b&&/p&&p&——元稹· 《酬乐天频梦微之》&/p&&p&正话反说,更显情深。&/p&&p&&br&&/p&&p&&br&&/p&&p&&br&&/p&&p&&br&&/p&&p&NO.9&/p&&p&&b&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b&——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p&&p&&br&&/p&&p&&br&&/p&&p&&br&&/p&&p&&br&&/p&&p&NO.10&/p&&p&&b&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b&&/p&&p&——苏轼· 《江城子》&/p&&p&这种模糊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令人读之心弦震颤。&/p&&p&&br&&/p&&p&&br&&/p&&p&&br&&/p&&p&&br&&/p&&p&NO.11&/p&&p&&b&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b&&/p&&p&——白居易· 《梦微之》&/p&&p&朋友之间的情谊,能到此境,人生何憾。&/p&&p&&br&&/p&&p&&br&&/p&&p&&br&&/p&&p&&br&&/p&&p&NO.12&/p&&p&&b&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b&&/p&&p&——顾贞观· 《金缕曲·其二》&/p&&p&&br&&/p&&p&&br&&/p&&p&&br&&/p&&p&&br&&/p&&p&NO.13&/p&&p&&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p&&p&&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p&&p&——李商隐·《夜雨寄北》&/p&&p&&br&&/p&&p&&br&&/p&&hr&&p&&br&&/p&&p&未完·待更&/p&&p&欢迎关注交友&/p&
NO.1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邶风·谷风》山谷之中大风吹,一阵阴云一阵雨。夫妻要同心协力,不要动辄就生气。 采摘蔓菁和萝卜,怎能扔掉根和底。当初誓言不可违,愿与你相伴到死。 NO.2 …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8137cfecb849c1a36f66_b.jp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8137cfecb849c1a36f66_r.jpg&&&/figure&&h2&&b&关于word文档的小技巧&/b&&/h2&&p&&b&1、word文档输入三个“=”号,再按回车键,会打出一条双直线&/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65& src=&http://pic3.zhimg.com/v2-8ae3ea7c98cb47bc3997feeeadeae59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7&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8ae3ea7c98cb47bc3997feeeadeae596_r.jpg&&&/figure&&p&&b&2、word文档输入三个“~”号,再按回车键,会打出一条波浪线。&/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78& src=&http://pic3.zhimg.com/v2-1f862bc2b827c3d186e87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4&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1f862bc2b827c3d186e87c_r.jpg&&&/figure&&p&&b&3、word文档输入三个“-”号,再按回车键,会打出一条单直线。&/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69& src=&http://pic3.zhimg.com/v2-00d69bbe7f765fed87dd6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00d69bbe7f765fed87dd6e_r.jpg&&&/figure&&p&&br&&/p&&p&&b&4、批量修改文档的格式&/b&&/p&&p&当我们的一个文档里需要统一修改某个标题合或者其他,按照我们以往的方式一个个修改,那样太麻烦了,那么就可以试试用批量修改法。&/p&&p&比如,我要把下面的三个标题统一改为其他颜色的样式。&/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99& src=&http://pic2.zhimg.com/v2-f78c7e768f077eafa716a7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f78c7e768f077eafa716a7d_r.jpg&&&/figure&&p&&b&第一步:菜单栏找到查找替换工具,如下图&/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src=&http://pic4.zhimg.com/v2-ee61b8f496cbf1fc28f5c0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ee61b8f496cbf1fc28f5c0f_r.jpg&&&/figure&&p&&b&第二步:高级查找内容为粗体,替换格式为:蓝色字体&/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2& src=&http://pic2.zhimg.com/v2-acf1cb4f3e0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acf1cb4f3e05_r.jpg&&&/figure&&p&&b&第三步:选择全部替换,即批量统一替换结果为:&/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80& src=&http://pic3.zhimg.com/v2-78ac214b74e89b638f566f2228bf54e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7&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78ac214b74e89b638f566f2228bf54ea_r.jpg&&&/figure&&p&&b&5、文档如何实现两端对齐?&/b&&/p&&p&比如我们需要实现以下的效果&/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3& src=&http://pic3.zhimg.com/v2-2ffbd5ec49aa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4&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2ffbd5ec49aa2_r.jpg&&&/figure&&p&文档功能栏里面没有这样的两端对齐选项,那么我们可以用表格来实现&/p&&p&&b&第一步:先用表格制作,分别选择向左向右靠齐&/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0& src=&http://pic3.zhimg.com/v2-27f6c5c6f8178fbb7437dfe404fc8ba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27f6c5c6f8178fbb7437dfe404fc8bae_r.jpg&&&/figure&&p&&b&第二步:删掉隐藏表格&/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36& src=&http://pic3.zhimg.com/v2-c4c20c77d98b9edd06a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c4c20c77d98b9edd06ae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9& src=&http://pic1.zhimg.com/v2-0ff0b42809dfcef0a4faf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6&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v2-0ff0b42809dfcef0a4faf4_r.jpg&&&/figure&&p&点击确认即可隐藏了表格实现两端对齐!&/p&&p&&b&6、设置双面打印&/b&&/p&&p&我们在打印文件时都是单面打印的,这样比较浪费纸张,&/p&&p&当我们需要打印双面时,怎么做呢?&/p&&p&先使用快捷键打开打印设置&/p&&p&&b&Ctrl+P&/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56& src=&http://pic2.zhimg.com/v2-1029defba97b7fcdda9683f0eca9f74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1029defba97b7fcdda9683f0eca9f741_r.jpg&&&/figure&&p&然后设置手动双面打印即可。&/p&&p&&b&8、 批量保存word文档的图片&/b&&/p&&p&很多同学在保存word文档图片时会选择右击,然后一张张保存,图片数量少那还好,要是word文档里有几十上百张图片那就保存到手废了。&/p&&p&其实,我们可以批量保存图片,例如,把下面word图片批量保存&/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84& src=&http://pic4.zhimg.com/v2-0de4a0ea978f6fc25bff3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3&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0de4a0ea978f6fc25bff3_r.png&&&/figure&&p&第一步:我们选择另存为时,选择网页,如下图&/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2& src=&http://pic1.zhimg.com/v2-cd96c3fafd558b965bc8ac0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v2-cd96c3fafd558b965bc8ac0_r.png&&&/figure&&p&第二步:这样就可以批量保存图片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4& src=&http://pic2.zhimg.com/v2-60bfda40cb5c05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6&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60bfda40cb5c05_r.png&&&/figure&&p&&b&9 快速把文本转换成表格&/b&&/p&&p&例如我们想快速把一段文字制作成表格,你可以这样,选中需要制作成表格的文字,如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62& src=&http://pic4.zhimg.com/v2-3fe519f34f41dd96bf3f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3fe519f34f41dd96bf3f_r.png&&&/figure&&p&第一步:菜单栏选择,插入,表格,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64& src=&http://pic3.zhimg.com/v2-1c9e122f9701bad3f48a155d72a0673a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1c9e122f9701bad3f48a155d72a0673a_r.png&&&/figure&&p&第二步:填写表格参数&/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8& src=&http://pic3.zhimg.com/v2-79eddb48bb775a668b90df7e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figure&&p&第三步:设置好就可以按确定,&/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1& src=&http://pic4.zhimg.com/v2-2da0ebeb7cc5529dfff74d7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2&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2da0ebeb7cc5529dfff74d7_r.png&&&/figure&&p&&b&10、 把表格拆分分割开来&/b&&/p&&p&经常我们在做好表格后需要拆分表格,经常有新手同学是把表格删除再重新做的。其实,你可以用这个方法,比如把下面这个表格拆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0& src=&http://pic3.zhimg.com/v2-baa6a734cacfca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1&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baa6a734cacfca_r.png&&&/figure&&p&第一步:你只要把光标放在你需要拆分的表格那里;然后按快捷键:&b&Ctrl+shift+enter&/b&&/p&&p&&b&效果如下&/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64& src=&http://pic2.zhimg.com/v2-2c3cbc63af0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2c3cbc63af0_r.png&&&/figure&&p&你也可以鼠标右击选择拆分单元格。&/p&&p&&b&11、 word分屏拆分,上下对照文档&/b&&/p&&p&例如把下面文档分屏拆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95& src=&http://pic2.zhimg.com/v2-a879b76ec9a5dd802489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2&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a879b76ec9a5dd802489_r.png&&&/figure&&p&第一步:菜单选择视图,拆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3& src=&http://pic2.zhimg.com/v2-8d67d60c11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9&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8d67d60c11_r.png&&&/figure&&p&点击确定即可按照你选择的比例拆分分屏开来了&/p&&b&&figure&&img data-rawheight=&465& src=&http://pic3.zhimg.com/v2-1049faaf6a1bdd67fe6d56cce4fc397e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5&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1049faaf6a1bdd67fe6d56cce4fc397e_r.png&&&/figure&&/b&&p&&b&12、记录word修改的痕迹&/b&&/p&&p&步骤一:找到菜单栏的【审阅】&/p&&p&步骤二:找到【比较】如下图&/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31& src=&http://pic2.zhimg.com/v2-70cedb8763b70ece8e54d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1&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70cedb8763b70ece8e54d_r.png&&&/figure&&p&步骤三:即可自动设置需要设置的文档&/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62& src=&http://pic3.zhimg.com/v2-ca169a6ebc2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ca169a6ebc2_r.png&&&/figure&&p&&br&&/p&&p&&br&&/p&&p&&b&13、word文档的表格转到Excel&/b&&/p&&p&步骤一:word文档快捷键F12跳出保存对话框&/p&&p&步骤二:选择保存类型为:网页,如下图&/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2& src=&http://pic2.zhimg.com/v2-0f9b0e65df02c47616b48bfe170c8071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8&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0f9b0e65df02c47616b48bfe170c8071_r.png&&&/figure&&p&&br&&/p&&p&步骤三:在Excel里打开文件,选择保存你刚保存的网页,即可把word的表格复制到Excel&/p&&p&&b&14、双击格式刷可以连刷格式&/b&&/p&&p&&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2& src=&http://pic4.zhimg.com/v2-67d060dfafaadf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figure&&p&我们需要多段文字同一格式时,就可以省去重复点击格式刷&/p&&p&&b&15、批量选择格式一样的文本&/b&&/p&&p&步骤一:找到菜单【开始】,然后找到【选择】如下图&/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14& src=&http://pic1.zhimg.com/v2-4d5e2bdd6acf206a1a87ec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p&步骤二:点击&b&选择格式相似的文本&/b&选项&/p&&p&步骤三:如下图,即可看到格式一样的文本被选中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742& src=&http://pic4.zhimg.com/v2-b3d9dd48b5effd076a73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9&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b3d9dd48b5effd076a73_r.png&&&/figure&&p&&b&16、把PPT格式转换成word格式&/b&&/p&&p&步骤一:按快捷键F12跳出保存对话框&/p&&p&步骤二:选择保存类型:大纲/RTF文件,如下图&/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77& src=&http://pic1.zhimg.com/v2-59ba39c3534289fef2a10b53fd833108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v2-59ba39c3534289fef2a10b53fd833108_r.png&&&/figure&&p&步骤三:保存后用word打开这个文件即可&/p&&p&&b&17、编辑word文档时快速插入时间&/b&&/p&&p&在编辑word文档有时候需要插入编辑或修改日期,你可以使用快捷键插入&/p&&p&有两种日期的日期形式,分别两组快捷键&/p&&p&第一组:&b&shift+Alt+D,&/b&时间显示的方式以天为单位&b&:&/b&&/p&&p&第二组:&b&shift+Alt+T&/b&:时间显示的方式以当天分钟为单位&b&:17时41分&/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9& src=&http://pic4.zhimg.com/v2-0bba32b0bbcf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0bba32b0bbcf_r.png&&&/figure&&p&&br&&/p&&p&&b&18、给word文档加密保存&/b&&/p&&p&第一步:点击菜单,找到准备,找到右边的加密文档&/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3& src=&http://pic2.zhimg.com/v2-78d952ebb1b41f2ad1092ecde70d7845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3&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78d952ebb1b41f2ad1092ecde70d7845_r.png&&&/figure&&p&第二步:设置密码即可为文档加密保存&/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71& src=&http://pic2.zhimg.com/v2-f9fe8cd1b7b4a0c0cbd9dcdbde1e1d65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b&19、以方块的形式选中区域&/b&&/p&&p&比如我下面想选择这块长方形区域&/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9& src=&http://pic3.zhimg.com/v2-20c8f190c0450aed33ee707e1dcc2192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20c8f190c0450aed33ee707e1dcc2192_r.png&&&/figure&&p&你只要按住Alt键,然后用鼠标拖选即可。&/p&&p&&b&20、将重要的文档快速生成副本&/b&&/p&&p&第一步:点击菜单“&b&打开&/b&”命令,我这里以&b&李云景&/b&这个文档为例&/p&&p&第二步:选择“&b&以副本方式打开&/b&”即可&/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48& src=&http://pic2.zhimg.com/v2-035ee2efeb780f71c1e51df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035ee2efeb780f71c1e51df_r.png&&&/figure&&p&&b&21、多给自己留退步,设置可撤销步数&/b&&/p&&p&使用快捷键Ctrl+z撤回上一步,但一般计算机默认只可以撤几步就不能再撤, 你想继续“反悔”后退,可以自己设置可撤步数的&/p&&p&第一步:同上,ffice按钮开始找到word选项(Excel,PPT也适用)&/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9& src=&http://pic3.zhimg.com/v2-c326febbaa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2&&&/figure&&p&第二步:点高级一栏,即可看到右边可以设置“&b&取消操作数&/b&”,设置好按确认即可&/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01& src=&http://pic2.zhimg.com/v2-c848f88b7d86bf5ca2acb0f9ee737ed9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c848f88b7d86bf5ca2acb0f9ee737ed9_r.png&&&/figure&&p&&b&22、记事本显自动显示编辑时间&/b&&/p&&p&如果你想电脑的记事本显示自己修改,或者每次编辑的时间,你只需要在笔记本前面一行打上:“&b&.LOG&/b&”即可(字母前面有个点的)&/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42& src=&http://pic3.zhimg.com/v2-696f1d88a36364f68bae663f1e386fd6_b.pn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696f1d88a36364f68bae663f1e386fd6_r.png&&&/figure&&p&最后,搜公众号:&b&李云景&/b&,发现更多的实用技能干货。&/p&&p&现在关注我的公众号:&b&李云景&/b& 、后台回复: &b&技能箱,&/b&即可获取我为你准备的一套技能,我在公众号等你~&/p&&p&收录自:&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c_& class=&internal&&成长技能宝-专栏&/a&&/p&
关于word文档的小技巧1、word文档输入三个“=”号,再按回车键,会打出一条双直线。2、word文档输入三个“~”号,再按回车键,会打出一条波浪线。3、word文档输入三个“-”号,再按回车键,会打出一条单直线。 4、批量修改文档的格式当我们的一个文档里需要…
&p&&b&第五章&/b& &b&语法&/b&&/p&&p&&b&第一节&/b& &b&语法概说&/b&&/p&&p&&b&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语法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b&&/p&&p&&b&2.语法的含义:&/b&&/p&&p&&b&(1)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b&&/p&&p&&b&(2)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
统的认识和说明)&/b&&/p&&p&&b&3.语法学:语法学分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b&&/p&&p&&b&4.语法体系的含义:&/b&&/p&&p&&b&(1)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也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律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b&&/p&&p&&b&(2)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尔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不止一个。&/b&&/p&&p&&b&5.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概括性)、稳固性(相对于语音和词汇来说)、民族性。&/b&&/p&&p&&b&6.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b&&/p&&p&&b&(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可以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b&&/p&&p&&b&(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语调可以单独成句。&/b&&/p&&p&&b&(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b&&/p&&p&&b&(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可由短语或词组成。&/b&&/p&&p&&b&7.句法成分&/b&&/p&&p&&b&(1)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按照词类系列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名称。&/b&&/p&&p&&b&(2)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b&&/p&&p&&b&(3)八种基本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b&&/p&&p&&b&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二者是陈述关系&/b&&/p&&p&&b&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b&&/p&&p&&b&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b&&/p&&p&&b&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b&&/p&&p&&b&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b&&/p&&p&&b&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b&&/p&&p&&b&(4)八种基本句法成分相互依存,即配对存在:&/b&&/p&&p&&b&主语+谓语——主谓关系&/b&&/p&&p&&b&动语+宾语——动宾关系&/b&&/p&&p&&b&定语+中心语——定中关系&/b&&/p&&p&&b&状语+中心语——状中关系&/b&&/p&&p&&b&中心语+补语——中补关系&/b&&/p&&p&&br&&/p&&p&&b&第二节&/b& &b&词类(实词)&/b&&/p&&p&&b&1. 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b&&/p&&p&&b&2. 划分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词的形态和意义(辅助)。&/b&&/p&&p&&b&3. 词的语法功能:&/b&&/p&&p&&b&①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b&&/p&&p&&b&① 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表现在: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b&&/p&&p&&b&4. 词的形态:&/b&&/p&&p&&b&①构形形态,如重叠——不构成新词的形态变化;&/b&&/p&&p&&b&②构词形态,如加词缀——构成新词的形态变化。&/b&&/p&&p&&b&5. 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b&&/p&&p&&b&6. 语法研究应遵循&/b&
&b&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b&&/p&&p&&b&语法意义:指语法形式所表示的内涵,即通过语法形式显示出来的意义。&/b&&/p&&p&&b&语法形式:指能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虚词、语序以及句子的句调等的外部表现。&/b&&/p&&p&&b&7.词的分类(以功能为主要依据)&/b&&/p&&p&&b&
①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汇;&/b&&/p&&p&&b&——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b&&/p&&p&&b&
②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词汇。&/b&&/p&&p&&b&——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b&&/p&&p&&b&实词——名词&/b&&/p&&p&&b&1.名词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和时间、地点的名词。&/b&&/p&&p&&b&2.名词的种类:&/b&&/p&&p&&b&表示人和事物:&/b&&/p&&p&&b&个体名词——朋友、同志、作家、牛、羊&/b&&/p&&p&&b&集体名词——人民、群众、物品、马匹&/b&&/p&&p&&b&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b&&/p&&p&&b&物质名词——风、水、阳光、土地、灯塔&/b&&/p&&p&&b&表示时间: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后天&/b&&/p&&p&&b&表示处所:处所名词——河岸、东郊、周围、里屋&/b&&/p&&p&&b&中国、北京、亚洲等兼属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b&&/p&&p&&b&表示方位:方位词——单音节:上、中、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里、外;双音节: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内、之外、之中、之东、之间、以前、以后、以上、以外、以内、以东。&/b&&/p&&p&&b&【方位词具有定位性,总放在词语之后,与实词语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位置,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少数方位词也可以表示时间;方位词也具有封闭性(指数量有限),能产性差,又有定位性,因而带有虚词性,可称为“后置词”】&/b&&/p&&p&&b&3.名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b&&/p&&p&&b&②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b&&/p&&p&&b&③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b&&/p&&p&&b&④汉语名词单复同形。表示模糊复数时,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可加构形后缀“们”,加“们”后不能受表示确定数目的词语修饰。指人的专名加“们”有“之类、之流”的意思。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手法。“们”还具有“定指”的语用意义,汉语主语倾向于表示已知或确定的人物,宾语倾向于表示无定人物。&/b&&/p&&p&&b&实词——动词&/b&&/p&&p&&b&1. 动词的意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b&&/p&&p&&b&2. 动词的种类:动作行为动词——走、看、听、写&/b&&/p&&p&&b&心理活动动词——爱、恨、怕、讨厌、嫉妒&/b&&/p&&p&&b&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有、发生、演变&/b&&/p&&p&&b&判断动词——是&/b&&/p&&p&&b&能愿动词——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b&&/p&&p&&b&表必要:要、应该、应、应当&/b&&/p&&p&&b&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b&&/p&&p&&b&趋向动词——来、去、上、进、出、过、起、上来、下去、起来&/b&&/p&&p&&b&形式动词——进行(调查)、予以(表彰)、加以(批评)&/b&&/p&&p&&b&*【判断动词“是”的意义关系】&/b&&/p&&p&&b&①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b&&/p&&p&&b&②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b&&/p&&p&&b&③表示事物的存在;&/b&&/p&&p&&b&当“是”用作副词,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当这些“是”重读时,表示“的确、确实”不可省略,当不重读时,表示一般的肯定,可以省略。&/b&&/p&&p&&b&*【能愿动词】&/b&&/p&&p&&b&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常见功能:做状语,有“X不X”式和“不X不”式;可做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补语。&/b&&/p&&p&&b&3. 动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b&&/p&&p&&b&②能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b&&/p&&p&&b&③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b&&/p&&p&&b&④有些动作行为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节重叠式AA式,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式,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AAB式,如“散散步,睡睡觉,洗洗澡”&/b&&/p&&p&&b&实词——形容词&/b&&/p&&p&&b&1. 形容词的意义:表示性质、状态等&/b&&/p&&p&&b&2. 形容词的种类:性质形容词——软、硬、酸、甜、远、近&/b&&/p&&p&&b&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火热、血红、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b&&/p&&p&&b&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b&&/p&&p&&b&唯谓形容词——陋、盎然、昏沉&/b&&/p&&p&&b&3.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一部分形容词也可以作补语;&/b&&/p&&p&&b&②形容词不带宾语,但“使动词“除外,兼属动词,能带宾语。还有“花了眼、直着身”中“花、直”表示一种变化或者事物表现为某种状态的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b&&/p&&p&&b&③性质形容词大部分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b&&/p&&p&&b&④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形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单音节——AA 或 AA的、 AA儿;双音节——AABB,AABB(的),AABB(儿);A里AB式&/b&&/p&&p&&b&⑤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如“红彤彤、亮堂堂”不能加“很”;&/b&&/p&&p&&b&⑥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漆黑”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但可以作词的重复,表示强调,舒服修辞的反复格。&/b&&/p&&p&&b&⑦唯谓形容词指的是不能带“了”,句法功能上又只能作谓语的形容词。一般不能由光杆形容词独立作谓语,可受“不”等词语的修饰。&/b&&/p&&p&&b&实词——区别词(非谓形容词)&/b&&/p&&p&&b&1. 区别词的意义: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b&&/p&&p&&b&2. 举例:慢性、急性、欧式、彩色、上等、中等、小号、大号、野生、人造、男、女、雄、雌、单&/b& &b&双、阴性、阳性、军用、民用、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b&&/p&&p&&b&3.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b&&/p&&p&&b&②不能单独做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b&&/p&&p&&b&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b&&/p&&p&&b&※ 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一部分能做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和“很”;区别词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单独作谓语、状语和前加“不”,即缺少谓词功能,不能归入谓词。&/b&&/p&&p&&b&※ 区别短语和词的区别:例如“男运动员、女医生”能够插入“的”,算是区别短语;而“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是词,“男、女”是语素不是词。&/b&&/p&&p&&b&实词——数词&/b&&/p&&p&&b&1. 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或次序。&/b&&/p&&p&&b&2. 数词的种类:&/b&&/p&&p&&b&①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b&&/p&&p&&b&②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b&&/p&&p&&b&3. 数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数·名”组合及特殊用法:例如“四小龙、三兄弟、五壮士”,“睁一眼闭一眼”“九大行星、三大流派”。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限于在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文格式中可以但用;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多数是组成专名,中间不用量词,如“第二车间、第三林场”&/b&&/p&&p&&b&②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b&&/p&&p&&b&③固定用法:“俩、仨”是“两个、三个”的和音,不能再加量词;&/b&&/p&&p&&b&④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b&&/p&&p&&b&实词——量词&/b&&/p&&p&&b&1. 量词的意义:表示计算单位。&/b&&/p&&p&&b&2. 量词的种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b&&/p&&p&&b&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b&&/p&&p&&b&3. 量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量词总是出现在数次后边,两者一起组成数量短语,做定语、状语或补语等;&/b&&/p&&p&&b&②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够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数量短语也可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重叠后作定语表示数量多,做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做主语表示“每一”;&/b&&/p&&p&&b&③量词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如“我想有个家”,“个”是“一个”的省略,且只限于数词“一”。量词用在指示代词后面,构成指量短语,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统称为量词短语。&/b&&/p&&p&&b&实词——副词&/b&&/p&&p&&b&1. 副词的意义: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b&&/p&&p&&b&2. 副词的种类:表示程度——很、最、十分、太、非常、分外有点儿、几乎、过于、尤其&/b&&/p&&p&&b&表示范围——都、只、统统、一齐、一律、单、就&/b&&/p&&p&&b&表示时间、频率——在、正在、将要、就要、顿时、赶紧、始终、渐渐&/b&&/p&&p&&b&表示处所——四处、随处&/b&&/p&&p&&b&表示肯定、否定——必定、准、的确、没有、没、未、是否、不必、不用&/b&&/p&&p&&b&表示情态、方式——特意、大肆、猛然、突然、公然、连忙、暗暗、稳步&/b&&/p&&p&&b&表示语气——难道、大约、幸而、反倒、果然、居然、何必、明明、恰恰&/b&&/p&&p&&b&3. 副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副词都能做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有“就、仅仅、仅、只、光、单、淡淡、几乎”等。&/b&&/p&&p&&b&②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b&&/p&&p&&b&③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如“越说越快”“有说有笑”。“没有(没)”既是动词又是副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否定动作或性状存在时是副词。“白、老、净、怪”等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b&&/p&&p&&b&※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相似处——都是表示时间又可以作状语,但是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b&&/p&&p&&b&实词——代词&/b&&/p&&p&&b&1. 代词的意义: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法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b&&/p&&p&&b&2. 代词的种类:&/b&&/p&&p&&b&①按句法功能划分,可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b&&/p&&p&&b&②按作用划分,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b&&/p&&p&&b&3. 代词的语法特征:&/b&&/p&&p&&b&①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代词。&/b&&/p&&p&&b&※ “我们”&“咱们”:在口语中,“咱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是包括式;“我们”只包括说话人一方的群体,排除听话人一方,是排除式用法;谈话或文章中只用“我们”时,既可以用于排除式也可以用于包括式。&/b&&/p&&p&&b&※ “他们”可指称有男有女的一群,也可以指称人和事物。&/b&&/p&&p&&b&②指示代词用来代指人和事物。“这”为近指,“那”为远指,“这,那”等有指示和代替作用,“这,那”对举着用,指代众多的人或事物,是虚指用法,即不确指任何事物。“每、各”是分指,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每”侧重于个体的相同的一面,“各”侧重于不同一面。“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指所说范围之外的,二者都是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b&&/p&&p&&b&③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问(反问、设问)。“哪”表示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指示代词“那”一般所指是确定的。“哪里、哪里”连着用可以表示否定,不表示问处所,在别人夸奖自己时用它比用“不、不”委婉些。&/b&&/p&&p&&b&【疑问代词的任指和虚指】&/b&&/p&&p&&b&①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表任指的代词后头常出现“都、也”等副词表周遍性;&/b&&/p&&p&&b&②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转述别人说的话时,可以用来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这时代词也可以叠着用。“什么”也可以用来表示列举未尽之意,用在并列名次短语后面时加上“的”&/b&&/p&&p&&b&实词——拟声词&/b&&/p&&p&&b&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b&&/p&&p&&b&拟声词模拟声音时给人一种如闻其声的音响效果,能是语言具体、形象,给人以如临其境的实感。&/b&&/p&&p&&b&拟声词不是虚词的原因:拟声词能做句法成分和读例句,不应归入虚词。&/b&&/p&&p&&b&拟声词不是形容词的原因:拟声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又能作独立语。&/b&&/p&&p&&b&实词——叹词&/b&&/p&&p&&b&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b&&/p&&p&&b&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单独成句。&/b&&/p&&p&&b&第三节&/b& &b&词类(虚词)&/b&&/p&&p&&b&虚词的共同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b&&/p&&p&&b&②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b&&/p&&p&&b&③不能重叠&/b&&/p&&p&&b&虚词——介词&/b&&/p&&p&&b&1. 介词的意义:介词起标记作用,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母的、施事、受事、对象等。&/b&&/p&&p&&b&2. 介词的种类: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往、趁、顺着&/b&&/p&&p&&b&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照、依据、靠、本着、用、拿&/b&&/p&&p&&b&表示原因、目的——因为、由于、为了、为着&/b&&/p&&p&&b&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将、把、管&/b&&/p&&p&&b&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同、和、替、向、除了&/b&&/p&&p&&b&虚词——连词&/b&&/p&&p&&b&1. 连词的意义: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b&&/p&&p&&b&2. 连词的种类: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及、或&/b&&/p&&p&&b&连接词语或分句——而且、而、并且、并、或者&/b&&/p&&p&&b&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不仅、虽然、但是、与其、因为&/b&&/p&&p&&b&3.“和、跟、同、与、及、以及”等表示联合关系,叫“和”类连词,主要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和”也可以连接双音节谓词性词语,作各种语法成分。&/b&&/p&&p&&b&“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以及”还可以连接动词性词语。&/b&&/p&&p&&b&“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表示意思更进一层;&/b&&/p&&p&&b&“并、并且”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b&&/p&&p&&b&※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区别:&/b&&/p&&p&&b&①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而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b&&/p&&p&&b&②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前面不能出现状语。&/b&&/p&&p&&b&③连词“和”有的可以省去,介词“和”不能省去或改为顿号。&/b&&/p&&p&&b&※ 在我国宪法条文的表述中,用“和”作连词,用“同”作介词。&/b&&/p&&p&&b&虚词——助词&/b&&/p&&p&&b&1. 助词的意义: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b&&/p&&p&&b&2. 助词的种类:结构助词——的、地、得&/b&&/p&&p&&b&动态助词——着、了、过&/b&&/p&&p&&b&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b&&/p&&p&&b&其他助词——所、给、连&/b&&/p&&p&&b&3. 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定语后用“的”状语后用“地”补语前用“得”。&/b&&/p&&p&&b&4. 动态助词&/b&&/p&&p&&b&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动态不是表示时间发生的时间。它可以表示时间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叫“体”或“情貌”&/b&&/p&&p&&b&1)“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一直在持续。&/b&&/p&&p&&b&2)“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动作或性状的发生跟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了”不受时间限制。&/b&&/p&&p&&b&3)“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因此动词、形容词前面可能用上副词“曾经“或者表明过去时间的词。&/b&&/p&&p&&b&4)“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b&&/p&&p&&b&5)“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的”和“来着”都限于表示过去的事情,只是“的”偏重于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等,而“来着”偏重于肯定动作行为。&/b&&/p&&p&&b&助词“看“念轻声,是尝试态,用在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表示尝试。动词常用重叠式或者后面带动量、时量补语。&/b&&/p&&p&&b&5.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比况短语经常跟动词“好像”配合使用。&/b&&/p&&p&&b&6. 其他助词:&/b&&/p&&p&&b&“所”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b&&/p&&p&&b&“被……所”“为……所”表示被动。&/b&&/p&&p&&b&“给”紧靠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态,即使删去也不形象句子的基本意思。&/b&&/p&&p&&b&“连”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也、都、还”相呼应,组成“连……也(都)……”格式,表示隐含比较,“连”可以省略。&/b&&/p&&p&&b&虚词——语气词&/b&&/p&&p&&b&1. 语气词意义: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头。&/b&&/p&&p&&b&【句中表达语气的手段:①语气词;②语调;③副词“难道、多”等;④句法格式,如“V不V”式,“是……还是……”等】&/b&&/p&&p&&b&2.语气词的种类:陈述语气——的、了、吧、罢了、也罢、也好、啊、嘛&/b&&/p&&p&&b&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b&&/p&&p&&b&祈使语气——吧、了、啊&/b&&/p&&p&&b&感叹语气——啊&/b&&/p&&p&&b&3.语气词的语法特征:①附着性强,能附着在全句或句中词语的后面;&/b&&/p&&p&&b&②语气词常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表达多种语气。&/b&&/p&&p&&b&※ 语气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分:&/b&&/p&&p&&b&① 看“的”的后面能不能添加上相应的名词,可添加的是结构助词,不可添加的是语气助词;&/b&&/p&&p&&b&② 看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了没有,如果改变了,“的”就是结构助词,相反就是语气助词。&/b&&/p&&p&&b&③ 可以用改为否定句的方法来检验,看否定词加在什么位置上:能加在“是”前,是结构助词,只能加在“是”后,是语气词。&/b&&/p&&p&&b&※ 语气词“了”和动态助词“了”的区别:语气词“了”只能附着于句尾,动态助词“了”可以处于句中。有时二者在句末连用,根据同音删略的原则,删了一个剩下一个,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的作用。&/b&&/p&&p&&b&※ “关于”和“对于”的区别:&/b&&/p&&p&&b&① 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b&&/p&&p&&b&②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要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b&&/p&&p&&b&③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常常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少见。&/b&&/p&&p&&b&第四节&/b& &b&短语&/b&&/p&&p&&b&1. 短语的概念: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b&&/p&&p&&b&2. 短语的分类:&/b&&/p&&p&&b&① 主要有:结构类——看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功能类——凭它进入更大的短语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语法成分的能力。&/b&&/p&&p&&b&② 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b&&/p&&p&&b&③ 从意义上分: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b&&/p&&p&&b&④ 按成句能力分:自由短语——能加句调独立成句;不自由短语(黏着短语)——不能加句调独立成句&/b&&/p&&p&&b&⑤ 按短语的层次多少划分:一层短语(简单短语)和多层短语(复杂短语)&/b&&/p&&p&&b&一. 短语的结构类型&/b&&/p&&p&&b&(一) 五种基本类型——按内部结构关系分的类型&/b&&/p&&p&&b&1.主谓短语:陈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b&&/p&&p&&b&2.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头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后面时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b&&/p&&p&&b&3.偏正短语: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b&&/p&&p&&b&4.中补短语&/b&&/p&&p&&b&5.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b&&/p&&p&&b&(二)其他短语&/b&&/p&&p&&b&1.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上述五种基本结构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b&&/p&&p&&b&2.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b&&/p&&p&&b&3.同位短语(复指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b&&/p&&p&&b&※同位短语&联合短语的区别:&/b&&/p&&p&&b&①同位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同物,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人或事物,联合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异物;&/b&&/p&&p&&b&②同位短语中间不能插入虚词,联合短语可以;&/b&&/p&&p&&b&③同位短语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有名词性和其他词性&/b&&/p&&p&&b&4.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b&&/p&&p&&b&※ 表示处所的方位短语&定中短语的区别:可以用能否插入“的”来鉴定——不能插入“的”为方位短语,能插入则为定中短语。&/b&&/p&&p&&b&5.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是数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是指量短语。&/b&&/p&&p&&b&6.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常修饰谓语,表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b&&/p&&p&&b&7.助词短语&/b&&/p&&p&&b&(1)“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诗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b&&/p&&p&&b&(2)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后面,表比喻或推测。&/b&&/p&&p&&b&(3)“所”字短语:由“所”加在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b&&/p&&p&&b&二. 短语的分析&/b&&/p&&p&&b&从结构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是语法单位(词或短语或是短语的等价物,包括它的省略形式)&/b&&/p&&p&&b&从功能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有语法关系,或者习惯上能组合、搭配;&/b&&/p&&p&&b&从意义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加起来符合整体的原意。&/b&&/p&&p&&b&三.
短语的功能类&/b&&/p&&p&&b&短语有两方面功能:&/b&&/p&&p&&b&一是作句法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的组成成分&/b&&/p&&p&&b&二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都能独立成句。&/b&&/p&&p&&b&第五节&/b& &b&句法成分&/b&&/p&&p&&b&一. 主语&/b&&/p&&p&&b&1. 主语的构成材料:名词性宾语——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的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谓词性宾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b&&/p&&p&&b&2. 主语和话题。&/b& &b&主语是一个句法概念,而话题是一个语用概念,话题是谈话的出发点,关注点,常指一句话中新情况的陈述对象,与“说明”配对,话题又叫“主题”,说明又叫“述题”,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由句中时间、处所状语充当。&/b&&/p&&p&&b&3. 主语的语义类型:施事主语——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主谓的语义结构式“施事+动作”;受事主语——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主谓的语义结是“受事+动作”;中性主语——表动作结果、表工具、表原因、表处所,谓语中心用形容词、名词、数量短语和非动作动词“是、有”等。&/b&&/p&&p&&b&二. 谓语&/b&&/p&&p&&b&1.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作用是对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b&&/p&&p&&b&2. 动词单独作谓语的条件:&/b&&/p&&p&&b&①在对话里&/b&&/p&&p&&b&②用在复句的分句里,特别是在先行句和后续句里&/b&&/p&&p&&b&③用在对比、排比句里&/b&&/p&&p&&b&④ 常要加上一定的语气词或动态助词&/b&&/p&&p&&b&3. 形容词单独做谓语的条件:&/b&&/p&&p&&b&①在对话里;&/b&&/p&&p&&b&②在复句的分句里;&/b&&/p&&p&&b&③有时在句末要有语气词。&/b&&/p&&p&&b&4. 谓语的语义类型:&/b&&/p&&p&&b&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叙述句。&/b&&/p&&p&&b&描写——描写主语的形状,描写句。&/b&&/p&&p&&b&判断说明——说明主语的类属或情况,判断句。由“是、有、像”等非动词组成的谓语只是用来判断说明主语的情况,不是叙述一个活动、一件事情。&/b&&/p&&p&&b&三. 动语&/b&&/p&&p&&b&动语一般由带上补语或动态助词的既无动词充当,少数情况下,动语由不及物动词或兼属动词的形容词充当。&/b&&/p&&p&&b&四. 宾语&/b&&/p&&p&&b&1. 宾语一般是名词性词语充当,但谓词性词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充当宾语。&/b&&/p&&p&&b&2. 动语的语义类型:&/b&&/p&&p&&b&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对象;&/b&&/p&&p&&b&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b&&/p&&p&&b&中性宾语——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b&&/p&&p&&b&※ 动词的分类——主要依据:宾语。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把动词分为:&/b&&/p&&p&&b&及物动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b&&/p&&p&&b&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受事宾语。&/b&&/p&&p&&b&及物动词按照所带宾语的性质来分:&/b&&/p&&p&&b&① 名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敲、砍、摇、打扫、修理、收割、采购等&/b&&/p&&p&&b&② 谓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b&&/p&&p&&b&A. 真谓宾动词——能带谓词和动宾、状中等动词短语作宾语的谓宾动词;(打算、估计、计划、认为、主张、准备、省得等)&/b&&/p&&p&&b&B. 准谓宾动词——能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而不能带动宾、状中等短语;(给予、加以、予以、致以、进行等)&/b&&/p&&p&&b&C. 真准谓宾动词——可以带真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准谓词性宾语(开始、失悔、痛感、意味着、有助于等)&/b&&/p&&p&&b&③ 名谓宾动词——既能带名宾,又能带谓宾&/b&&/p&&p&&b&A. 名真谓宾动词:指出、看见、说、表明、抱怨、埋怨&/b&&/p&&p&&b&B. 名准谓宾动词:得到、有、作等&/b&&/p&&p&&b&C. 名真准谓宾动词:想像、保证、称赞、担心、赞成、反对等&/b&&/p&&p&&b&五. 定语&/b&&/p&&p&&b&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b&&/p&&p&&b&限制性定语:是对中心语所指的事物范围加以限制,使之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它的主要作用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是语言更加准确严密。&/b&&/p&&p&&b&描写性定语在语义上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同,它的作用主要是描绘人后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是语言更加形象生动。&/b&&/p&&p&&b&六. 状语&/b&&/p&&p&&b&限制性状语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b&&/p&&p&&b&描写性状语时从性质和状态方面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b&&/p&&p&&b&句首状语的作用:&/b&&/p&&p&&b&① 调状语;&/b&&/p&&p&&b&② 顾上下文的连接;&/b&&/p&&p&&b&③ 状语较长、较多,放在句首可以使主语和谓语中心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便于理解句意;&/b&&/p&&p&&b&④ 放在句首修饰几个分句,既照顾了结构,避免了用语重复,也照顾了表意。&/b&&/p&&p&&b&七. 补语&/b&&/p&&p&&b&1. 结果补语: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通常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和动词短语。前头不用助词“得”。&/b&&/p&&p&&b&2. 程度补语:极、很;透、死、慌、坏、多;一点、一些。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否定形式。&/b&&/p&&p&&b&3. 情态补语:表示由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常用助词“得“。&/b&&/p&&p&&b&4.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b&&/p&&p&&b&5. 数量补语: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时量补语——用表示时间的量词加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充当,或用“数量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表示动作实现后所经历的整段时间。&/b&&/p&&p&&b&6. 时地补语(介词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b&&/p&&p&&b&7. 可能补语: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无可能进行;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入“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b&&/p&&p&&b&※可能补语&情态补语:补语前能加状语(很)是情态补语,不能加是可能补语。&/b&&/p&&p&&b&八. 中心语&/b&&/p&&p&&b&九. 独立语&/b&&/p&&p&&b&1. 定义: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是在句内独立于别的句法成分之外。&/b&&/p&&p&&b&2. 分类:&/b&&/p&&p&&b&① 插入语:使句子表意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b& &b&
A表示肯定或强调的口气,表明说话者那种不容置疑的态度——毫无疑问、不用说、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b& &b&B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口气比较委婉,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不作完全的肯定,留有重新考虑的余地。——看来、看样子、说不定、算起来、充其量、少说一点&/b& &b&C表示消息来源——听说、据说&/b& &b&D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明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之&/b& &b&E表示注释、补充、举例——也就是、包括、正如&/b& &b&F表示对语意的附带说明——严格地说、一般地说、不瞒你说、说句笑话&/b&&/p&&p&&b&② 称呼语&/b&&/p&&p&&b&③ 感叹语&/b&&/p&&p&&b&④ 拟声语&/b&&/p&&p&&b&第六节&/b& &b&单句&/b&&/p&&p&&b&句型是根据结构分出来的类,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的语言单位。&/b&&/p&&p&&b&一. 句型——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b&&/p&&p&&b&1、 主谓句:&/b&&/p&&p&&b&①动词谓语句: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b&&/p&&p&&b&②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b&&/p&&p&&b&③名词谓语句:名词语一般不能作谓语,只有在以下四个条件限制下才能充当谓语—&/b&&/p&&p&&b&A. 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b&&/p&&p&&b&B. 一般只能是口语,不能是书面语句式;&/b&&/p&&p&&b&C. 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b&&/p&&p&&b&D. 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短语。&/b&&/p&&p&&b&(从它表示否定时必须加动词看,实际上应该看成动词谓语句的变体或省略形式)&/b&&/p&&p&&b&④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主谓短语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有以下几种形式:&/b&&/p&&p&&b&A. 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b&&/p&&p&&b&B. 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b&&/p&&p&&b&C. 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b&&/p&&p&&b&D. 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b&&/p&&p&&b&E. 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b&&/p&&p&&b&3. 非主谓句:&/b&&/p&&p&&b&①动词性非主谓句:由动词加语调形成,不需补出或无法补出主语,不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也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意思,通常用来说明自然现象、生活情况、祈望,还有口号。&/b&&/p&&p&&b&②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形成。&/b&&/p&&p&&b&③名词性非主谓句:由名词或定中短语形成。&/b&&/p&&p&&b&④叹词句&/b&&/p&&p&&b&⑤拟声词句&/b&&/p&&p&&b&二、&/b&
&b&几种常用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b&&/p&&p&&b&1、“把”字句——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又叫处置式。&/b&&/p&&p&&b&特点:&/b&&/p&&p&&b&① 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有动词的重叠式;&/b&&/p&&p&&b&② “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长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如果用无定、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b&&/p&&p&&b&③ 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b&&/p&&p&&b&④ “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b&&/p&&p&&b&2、“被”字句——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b&&/p&&p&&b&构成和应用条件:&/b&&/p&&p&&b&① 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动词后面躲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指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b&&/p&&p&&b&② 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b&&/p&&p&&b&③ 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b&&/p&&p&&b&3、连谓句——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连谓句。&/b&&/p&&p&&b&4、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b&&/p&&p&&b&① 使令式——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b&&/p&&p&&b&② 爱恨式——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动词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等。&/b&&/p&&p&&b&③ 选定式——前一动词有“选聘、称、说”等意义,兼语后头的动词有“为、做、当、是”等。&/b&&/p&&p&&b&④ “有”字式——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b&&/p&&p&&b&※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的区别:停顿处和加状语出不同;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人,不是一件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动词无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一件事不是一个人)&/b&&/p&&p&&b&5、双宾句——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b&&/p&&p&&b&特点:&/b&&/p&&p&&b&① 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b&&/p&&p&&b&② 近宾语一般指人,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b&&/p&&p&&b&③ 双宾句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多数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宾语离位后不再是双宾句。&/b&&/p&&p&&b&6、存现句——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大都可分为三段:前段叫处所段;中段叫动作段;后段叫存现宾语段。&/b&&/p&&p&&b&7、比较句:“比”字句;“没”字比较句、“不如”比较句;“和”字比较句。&/b&&/p&&p&&b&三、变式句&/b&&/p&&p&&b&1、省略句:对话省;因上下文而省&/b&&/p&&p&&b&2、 倒装句:主谓倒置;定语、状语后置&/b&&/p&&p&&b&四、句类——根据全句语气分类&/b&&/p&&p&&b&1、陈述句:陈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常带有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b&&/p&&p&&b&2、疑问句:具有疑问句调、表示提问的句子。&/b& &b&①是非问:机构像陈述句,只是要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不用“呢”),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时要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b& &b&②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和由它组成的短语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回答,句子往往用升调,常用“呢、啊”。&/b& &b&③选择问: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b& &b&④正反问:由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构成,可分为三种格式:V不V;V不;先把一句话说出,再后加“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一类文化格式。&/b& &b&⑤“呢”字问句,没有疑问代词和疑问结构,但可以补出来。&/b& &b&⑥反诘问句,即反问句,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b&&/p&&p&&b&3、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一类表示命令禁止;另一类表示请求、劝阻。&/b&&/p&&p&&b&4、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由叹词构成。&/b&&/p&&p&&b&※ 不影响句型的因素:&/b&&/p&&p&&b&1.语气词的有无;&/b&&/p&&p&&b&2.倒装与否;&/b&&/p&&p&&b&3.省略与否;&/b&&/p&&p&&b&4.独立成分的有无。&/b&&/p&&p&&b&※ 单句和短语的区别:&/b&&/p&&p&&b&1. 句子有特定语调,短语没有;&/b&&/p&&p&&b&2. 短语有八个配对成分,句子也有八个配对成分,但还有独立语这种语用成分;&/b&&/p&&p&&b&3. 句子的成分可以倒装和省略,而短语不可以;&/b&&/p&&p&&b&4. 句子有表述性,短语没有。&/b&&/p&&p&&b&第七节复句&/b&&/p&&p&&b&一、 概说&/b&&/p&&p&&b&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各分句间一般有句中停顿,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b& &b&关联法、意合法。&/b&&/p&&p&&b&二、 复句的意义类型&/b&&/p&&p&&b&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b&&/p&&p&&b&1. 联合复句——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b& &b&①并列复句:平列关系、对举关系&/b& &b&②顺成复句&/b& &b&③解说复句:解释、总分&/b& &b&④选择复句:未定选择(多选一、二选一);已定选择(先舍后取、先取后舍)&/b& &b&⑤递进复句:一般递进、衬托递进&/b&&/p&&p&&b&2. 偏正复句——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分句。&/b& &b&①条件复句:充足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b& &b&②假设复句:一致关系、相背关系&/b& &b&③因果复句:说明因果关系、推论因果关系&/b& &b&④目的复句:求得、求免&/b& &b&⑤转折复句:重转、轻转、弱转&/b&&/p&&p&&b&※ 单句和复句的区分&/b&&/p&&p&&b&1. 有语音停顿不一定是复句;&/b&&/p&&p&&b&2. 有关联词语不一定是复句;&/b&&/p&&p&&b&3. 主谓短语和复句形式都可以充当单句的某一结构成分;&/b&&/p&&p&&b&4. 区分单句和复句的根本标准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在单句内部,各个造句单位按一定的句法关系组曾组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在复句内部,各个分句相对独立,互不包含,彼此之间不存在主谓、动宾、偏正、中补、同位等基本句法关系,各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体。&/b&&/p&&p&&b&※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b&&/p&&p&&b&1. 总观全句,确定分句界限,这是正确分析多重复句的前提;&/b&&/p&&p&&b&2. 体察句意,找准第一层次的切分点,这是正确分析多重复句的关键;(结构上,观察切分出来的片段是否具有相对完整的结合关系;语义上,观察前后组合是否合理)&/b&&/p&&p&&b&3. 充分利用关联词语,正确把握复句内部的关系和层次;(注意关联词语的管辖范围;试加关联词语以确定复句内部的层次和关系)&/b&&/p&&p&&br&&/p&&p&&b&第六章&/b& &b&修辞&/b&&/p&&p&&b&第一节&/b&
&b&修辞概说&/b&&/p&&p&&b&一. 修辞:&/b&&/p&&p&&b&1.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修辞方法。&/b&&/p&&p&&b&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修辞活动。*着重强调这层含义&/b&&/p&&p&&b&3.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修辞学&/b&&/p&&p&&b&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交际目的,语境(如:妻子又做了两个丈夫爱吃的菜)&/b&&/p&&p&&b&修辞是在适应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的前提下积极调动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表情手势),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对语言的加工。&/b&&/p&&p&&b&二. 修辞与语境:&/b&&/p&&p&&b&语境既是进行言语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语料的选择,表达方式的确定无不受制于语境。修辞与情境语境关系更为密切,它指语言语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语料随语境而变异,创新,表达方式也随语境而变,从而语境的功用就在于:&/b&&/p&&p&&b&1、制约言语活动的内容&/b&&/p&&p&&b&2、规定言语的表达方式,修辞要“随情应境,随机措施”&/b&&/p&&p&&b&三.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b&&/p&&p&&b&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不是并列,从属的关系,而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b&&/p&&p&&b&A修辞与语音(物质外壳):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b&&/p&&p&&b&B修辞与词汇(建筑材料):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语用中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作用。&/b&&/p&&p&&b&C修辞与语法(结构规律):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没有句子和句群,也就没有体现修辞外在形式的语言模式,句法修饰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b&&/p&&p&&b&总结:修辞与语言三要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对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b&&/p&&p&&b&第二节&/b&
&b&词语的锤炼——“炼字”&/b&&/p&&p&&b&一.声音的锤炼:&/b&&/p&&p&&b&汉语语音的特点:&/b&&/p&&p&&b&1.有声调——平仄有韵&/b&&/p&&p&&b&2.元音占优势——读来响亮&/b&&/p&&p&&b&3.没有复辅音——音节分隔整齐,细分为:&/b&&/p&&p&&b&A.讲究诗文押韵。音随意转。《沁园春,雪》“ao”韵,慷慨激昂,《声声慢》“i”韵,低沉哀婉&/b&&/p&&p&&b&B.注意平仄相谐。如广告词“早一天使用,多一份青春” ||—||,——|——&/b&&/p&&p&&b&C.利用双声叠韵。参差荇菜(双声),窈窕淑女(双声&叠韵)&/b&&/p&&p&&b&D巧用叠音。《听听那冷雨》&/b&&/p&&p&&b&E善用谐音。语音相似,相同而形成修饰。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b&&/p&&p&&b&F妙用拟声词。时而淅淅沥沥,时而淅淅漓漓。你呼吸的清风吹动我,在这叮当的月光下。&/b&&/p&&p&&b&G音节的调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音步协调一致&/b&&/p&&p&&b&二.意义的锤炼:&/b&&/p&&p&&b&词义:词汇意义&/b&
&b&理性意义&/b&&/p&&p&&b&色彩意义&/b&
&b&语体色彩&/b&&/p&&p&&b&形象色彩&/b&
&b&均与修辞密切相关&/b&&/p&&p&&b&感情色彩&/b&&/p&&p&&b&语法意义&/b&&/p&&p&&b&1. 语体方面:《大堰河—我的保姆》作题目,“保姆”的内涵已与现在年代不一样了。&/b&&/p&&p&&b&2. 风格方面:书面语体是庄重严肃的风格,口语体是自然随意的风格,摆平&解决&/b&&/p&&p&&b&3. 感情色彩方面:注意褒贬,色彩义本身的差别可以反映到理性意义上,如:成果,效果,结果,恶果。又如“明哲保身”最开始时褒义,现在是贬义,同样“倭”最初是中性的,现在是贬义的,“龟”最初是褒义的,元代后是贬义。&/b&&/p&&p&&b&4. 形象色彩方面:使话语比较生动,可以赋予一些事物具体形象,如新闻栏目起名“凤凰午间特快”,娱乐栏目起名“康熙来了”,菜名起得吸引眼球。&/b&&/p&&p&&b&5. 行业色彩方面:“社会方言”一种,如:失业问题,全球都在开处方(医学领域——社会问题现象),面对下课危机的米卢(教学领域——运动领域)&/b&&/p&&p&&b&6. 时代色彩&/b&&/p&&p&&b&7. 地域色彩。“嘀咕”“腻歪”北方方言色彩。&/b&&/p&&p&&b&8. 语域色彩: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区分及界限。“咖啡,沙发,巧克力”&/b&&/p&&p&&b&9. 文化色彩:“红色”“白色”“绿色”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表示不同。“失业”“下岗”&/b&&/p&&p&&b&三.句式的选择&/b&&/p&&p&&b&1.句类:&/b&&/p&&p&&b&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主动句,被动句&/b&&/p&&p&&b&疑问句: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b&&/p&&p&&b&祈使句:命令式,情愿式&/b&&/p&&p&&b&感叹句:表达浓厚情感,用于文艺语体较多&/b&&/p&&p&&b&2.肯定句,否定句&/b&&/p&&p&&b&3.主动句,被动句(他未被钱钟书借鉴&他没有见到钱钟书)&/b&&/p&&p&&b&4.长句,短句&/b&&/p&&p&&b&5.整句,散句(排比句和散的)&/b&&/p&&p&&b&6.松句,紧句(左边是园,右边也是园,松句。同样的信息量,用紧凑的形式来表达,就是紧句&/b&&/p&&p&&b&反之为松句)&/b&&/p&&p&&b&句子信息量和形态(长多短少)的关系&/b&&/p&&p&&b&7.口语句,书面语句&/b&&/p&&p&&b&四.辞格&/b&&/p&&p&&b&1.比喻:&/b&&/p&&p&&b&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如“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b&&/p&&p&&b&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如“是、变为、成为、等于”&/b&&/p&&p&&b&借喻:本体不出现,或不在本句出现,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b&&/p&&p&&b&*灵活用法:&/b&&/p&&p&&b&没有喻词的比喻(诗歌)&/b&&/p&&p&&b&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不如,比起……还”&/b&&/p&&p&&b&否定方式的比喻(反喻)&/b&&/p&&p&&b&2.比拟:&/b&&/p&&p&&b&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b&&/p&&p&&b&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b&&/p&&p&&b&3.借代:&/b&&/p&&p&&b&特征、标志代本体(大团结,马褂)&/b&&/p&&p&&b&专名代泛称(诸葛亮,伯乐)&/b&&/p&&p&&b&具体代抽象(小米加步枪,乌纱帽)&/b&&/p&&p&&b&部分代整体(江山,一针一线)&/b&&/p&&p&&b&结果代原因(添上新伤疤,汗透棉袍)&/b&&/p&&p&&b&4.拈连: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后。分为:&/b&&/p&&p&&b&全式拈连:甲乙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锁链一样。&/b&&/p&&p&&b&略式拈连: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出现。变换的美感,连贯的美感&/b&&/p&&p&&b&5.夸张:&/b&&/p&&p&&b&扩大夸张&/b&&/p&&p&&b&缩小夸张&/b&&/p&&p&&b&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b&&/p&&p&&b&6双关:&/b&&/p&&p&&b&谐音双关&/b&&/p&&p&&b&语义双关(指桑骂槐,理发,车)&/b&&/p&&p&&b&7.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还包括仿句和仿调。&/b&&/p&&p&&b&音仿&/b&&/p&&p&&b&义仿: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另一词语&/b&&/p&&p&&b&仿拟性,临时性&/b&&/p&&p&&b&8.反语:&/b&&/p&&p&&b&以正当反: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b&&/p&&p&&b&以反当正(狠心贼)&/b&&/p&&p&&b&9.婉曲:&/b&&/p&&p&&b&婉言: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b&&/p&&p&&b&曲语:不直接说出本意,通过描述和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跨门,娇女)&/b&&/p&&p&&b&10.设疑:关键性部分暂时隐下不说,以造成疑义,随后在适当的时候补说出来,消除疑义。&/b&&/p&&p&&b&问答式&/b&&/p&&p&&b&省略式(一亿七千万,鞋上房,纪晓岚)&/b&&/p&&p&&b&11.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b&&/p&&p&&b&正对:两个角度说明同一事理,表相似、相关的关系&/b&&/p&&p&&b&反对: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b&&/p&&p&&b&串对: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反面的关联&/b&&/p&&p&&b&12.排比:&/b&&/p&&p&&b&句子排比&/b&&/p&&p&&b&句法成分排比&/b&&/p&&p&&b&13.层递:&/b&&/p&&p&&b&递升&/b&&/p&&p&&b&递降&/b&&/p&&p&&b&根据逻辑关系,余光中《乡愁》&/b&&/p&&p&&b&*层递&排比:&/b&&/p&&p&&b&层递是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等次性,排比是内容上的平列性。&/b&&/p&&p&&b&层递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排比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b&&/p&&p&&b&14.顶针: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b&&/p&&p&&b&15.回环:循环往复&/b&&/p&&p&&b&顶针&回环:顶针是顺连而下,直线型;回环是圆周形。&/b&&/p&&p&&b&16.对比:&/b&&/p&&p&&b&两体对比: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b&&/p&&p&&b&一体两面对比: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b&&/p&&p&&b&*对比&对偶:对比是内容上的“对立”,对偶是形式上的“对称”&/b&&/p&&p&&b&17.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b&&/p&&p&&b&正衬:同主体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b&&/p&&p&&b&反衬:反面衬托&/b&&/p&&p&&b&18.反复:&/b&&/p&&p&&b&连续反复:连接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b&&/p&&p&&b&间隔反复: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b&&/p&&p&&b&19.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b&&/p&&p&&b&20.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只问不答&/b&&/p&&p&&b&第三节&/b&
&b&语体&/b&&/p&&p&&b&语体: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b&&/p&&p&&b&语体产生的条件:社会性&/b&&/p&&p&&b&语体存在的基础:言语性&/b&&/p&&p&&b&语体为人们的特定交际活动提供了语用框架。&/b&&/p&&p&&b&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语体分为:&/b&&/p&&p&&b&1. 公文语体&/b&&/p&&p&&b&多用专用词语,文言词语,“的”字短语,介词短语和联合短语(词语)&/b&&/p&&p&&b&主要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句类)&/b&&/p&&p&&b&常用单句、并列复句和文言句式(修辞方式)&/b&&/p&&p&&b&2. 科技语体:(分为专门……通俗……)&/b&&/p&&p&&b&大量运用专业术语,不断吸取外来词和国际通用词(词语)&/b&&/p&&p&&b&单一:陈述句,疑问句(句类)&/b&&/p&&p&&b&不追求语言艺术化(修辞方式)&/b&&/p&&p&&b&3. 政论语体&/b&&/p&&p&&b&宣传鼓动,时评&/b&&/p&&p&&b&具有广泛性,不断吸收新词语(词语)&/b&&/p&&p&&b&陈述句,祈使句(句类)&/b&&/p&&p&&b&多样化(修辞方式)&/b&&/p&&p&&b&4. 文艺语体&/b&&/p&&p&&b&形象性,情感性(语言特征)&/b&&/p&&p&&b&散文体,韵文体(诗),戏剧体(类别)&/b& &/p&&p&&/p&&p&&/p&
第五章 语法第一节 语法概说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语法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2.语法的含义:(1)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2)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
&p&现代汉语&/p&&p&第一章 绪论&/p&&p&一、现代汉语&/p&&p&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66116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汉民族&/a&&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1417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共同语&/a&,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40924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方话&/a&为基础&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603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方言&/a&,以典范的现代&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8325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白话文&/a&著作为&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3563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语法&/a&规范的&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459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普通话&/a&&/p&&p&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90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民族&/a&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p&&p&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p&&p&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p&&p&三、现代汉语的特点&/p&&p&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p&&p&(1)没有复辅音&/p&&p&(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p&&p&(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p&&p&(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p&&p&2、词汇方面&/p&&p&(1)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p&&p&(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p&&p&(3)双音节词占优势&/p&&p&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p&&p&(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p&&p&(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p&&p&(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p&&p&(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p&&p&(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p&&p&&br&&/p&&p&第二章 语音&/p&&p&一、人的发音器官&/p&&p&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p&&p&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p&&p&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p&&p&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p&&p&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p&&p&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p&&p&4、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式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p&&p&三、语音的社会属性&/p&&p&1、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只要得到社会公认即可&/p&&p&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p&&p&3、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p&&p&4、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p&&p&四、语音单位:音素、音节、生母、韵母、声调、音位&/p&&p&1、音素&/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汉生态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