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货币供给减少?

苹果/安卓/wp
积分 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小弟最近在上《货币银行学》,讲到外汇时,小弟对外汇储备的增加为什么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的上升感到不解。这也是当下中国的情况。希望各位大牛可以解释一下~~~
载入中......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也是商品的一种.为了获得外汇储备,必须用本国的货币(本国的商品)去购买外国的货币(外国的商品).这样为了获得更多的外国货币,必须发行更多的本国货币(类似于生产更多的本国商品),这样ZF发行的货币过多,自然会导致通货膨胀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我知道我国是这样子做的:出口企业卖出的商品以美元交接,而美元必须换成人民币(国家规定),这样就会多发RMB,所以。。。
外汇是外部进入的资产,为了对冲外汇就印刷相应量的货币,否则会造成人民币大幅升值。
百度“外汇占款”
[img][/img]女人更喜欢偷情的快感
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优雅的谢幕,感谢自己的认真付出。
坐等专家,我觉得是因为我国货币发行量不是根据本国黄金储备而是根据美元储备来印发,美元贬值超发,国内大量购入,所以导致本国货币超发。
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度是一个原因。经常项目强制结售汇制度是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该制度要求,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保留外。企业和个人手中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外汇在市场上卖出。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接盘者,(用人民币)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外汇储备,央行花钱则货币供给增加。
这就是外汇占款效应& &外币流入&&必须结算成人民币&&外汇储备过大&&人民币国内因为外汇的进入相应的货币供应量上升
外汇储备增加与货币供应增加都是结果,真正的原因是贸易顺差加固定汇率制度,与结售汇制度一点关系也没有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丁志杰:中国应该继续降低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汇率|货币政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丁志杰:中国应该继续降低外汇储备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丁志杰
  用特洛伊木马比喻外储有些过,但确实有些类似。外储不降人民币汇率难稳。为什么外储不降汇率难稳?因为最核心的问题是外储大了反而变弱了,对外开放绩效难有根本改善,只有强了才对汇率稳定起到支撑作用。
中国应该继续降低外汇储备
  一、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可能已经出现低估
  第一,从人民币汇率水平来看。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趋势性升值,在2014年以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高估,从2012年和2014年两次扩大人民币波幅后汇率走势看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此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始于2015年的“8.11”汇改。
  2014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随着美元上升而被动升值,造成了人民币高估问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从“8.11”汇改到现在,人民币有效汇率从127下降至117,相当于2014年7月份美元开始走强时的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从6.15贬值到6.9,回到2008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水平。
  如果说现在人民币被高估进而还要贬值,这可能说明过去八年中国经济没有说出来的那么好。但无论如何我们相信在过去八年中国经济要比美国好,因此目前人民币有可能会低估。
  第二,从汇率形成机制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参考上一日外汇市场收盘价及一篮子货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重要的依据。参考上一日收盘价,使汇率预期具有明显的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特征。
  如果昨天贬值,那么大家认为今天可能还要贬值,如此不断小幅修正错误,但错误一直还在,实际上是在不断犯错误。人民币在长期升值后突然出现贬值,这样的汇率形成机制可能会加剧贬值恐慌。
  第三,从外汇管制来看。外汇管制可能不利于汇率稳定。外汇管制会带来“鱼群效应”,如果把鱼看作是资本,那么渔网就是外汇管制,鱼顺着水流游动,如果渔网不够高,鱼就会跳过渔网出逃,不断聚集的鱼也会加入出逃行列。而且,外汇管制也会带来新的管制措施,过度的外汇管制措施在实际上会加速人民币出现超预期贬值。
  管制带来货币贴水,这点一直被忽视。本轮政府加强资本管理,结果之一是很多机构和企业把人民币倒腾到境外,宁愿以更高的价钱在境外兑换美元,所以香港市场上人民币贬值压力被放大。
  尽管人民币可能已经没有高估,但人民币贬值预期也是合理的。因为目前汇率预期有前瞻性,对未来信心不足。如果汇率失衡,靠保是很难的;要提高弹性、灵活性,稳定汇率是必要的。
  二、外汇储备是资产而非财富
  大家讲保汇率和保外储要二选一,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保汇率不成立,保外储更不成立。保外储可能会出大问题。外汇储备是一项资产而不是财富。
  最近两年半外汇储备较快的被动下降,引起各界担忧有其合理性。不合理的地方是大家不自觉地把资产视同财富。作为一项资产,有可能多了,也有可能少了;有可能是好资产,也有可能是坏资产。
  外储的变动是好还是坏,取决于当前外储的状况。考察外储的状况,要放在相关资产负债表——对外资产负债表和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分析。
  中国的外汇储备占对外总资产的比重曾经超过2/3。如果总资产盘子很小,这也正常,但中国实际上是一家“大公司”。
  从表1来看,从2009年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的对外净资产从1.49万亿增长到1.66万亿,增加不到两千亿,但外汇储备最多时增长了两万亿。原因在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增加不是来自于净资产的增加而是来自于负债,每一美元外汇储备的背后几乎都有对应的对外负债。
  从2009年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资产收益率是2.84%,对外负债成本是9.4%。尽管中国是一个债权国,净资产很大但连年亏损,净资产负债率是-10.05%。在七年半时间里,中国净国际投资收益是-1.28万亿,而且净资产在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动,每年辛辛苦苦出口顺差赚来的两千亿,基本用于倒贴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倒挂所造成的损失。
  关于这种现象有种解释是,中国是不成熟的债权国。尽管是净债权国,但资产收益比负债成本低,有可能出现亏损,就像一家初创公司常常赔本。
  这种说法在逻辑上似乎有道理,但从表2可以发现,在危机以前的年间,中国对外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是0.24%,与之对比金融危机以后是-10.05%。总不能说作为债权国中国越来越不成熟吧,所以,这种解释是站不住脚的,更可能是中国用了错误的方法应对危机。
  三、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
  去年降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结果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原因可能是努力方向可能错了,忽略了货币供给端的影响。
  如果说一国央行是靠资产负债变化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话,那么中国央行是没有多大的调控空间的,因为被动变化的外汇储备曾经占到央行资产规模的84%。
  从表3的2008年和2015年有关经济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是由外而内加杠杆的,而不是自己主动加杠杆的。为什么这些年中国M2增长了将近两倍,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增长超过2倍?中国对外总资产增长一倍多,对外负债增长两倍多,所以中国对外是加杠杆的。
  危机以后由于大量资本流入被动加杠杆,这个加杠杆的结果通过外汇储备增长到外汇占款增长再到基础货币增长这个链条来传导的,所以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两倍也是正常的,货币乘数可以在短时间内压下来,但不可能长期扭曲,这就等于让整个银行体系通过信用创造能力来消灭掉这个被动加杠杆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储备是关键节点。中国货币发行曾经几乎是完全美元化。在这里特别想强调存款准备金,因为存款准备金是央行的负债,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的资产。
  央行是给存款准备金付息的,法定是1.62%,超额是0.72%,平均收益率大约是1.5%,因此作为商业银行资产它是铁定赔本的。商业银行资金综合成本简单按理财产品计算,在2015年以前都在5%以上。以此为基础计算,存款准备金要倒贴3.5%。
  存款准备金占GDP比重最高超过1/3,商业银行如果不想亏损,只能提高其他资产收益率,同时扩大资产规模。所以对外的亏损倒贴最终会通过这样的途径转移到实体经济,这造成了中国奇特的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世界第一,中国人爱攒钱储蓄率高,按理说钱应该很便宜,但是在中国借钱却又难又贵。
  要去杠杆,必须在货币供给端发力。要想把对外成本造成的货币负担降下来,只能继续降低外汇储备。如果外储不降,这个现象还会持续。
  四、中国应该继续降低外汇储备并强化资本流入管理
  第一,用特洛伊木马比喻外储有些过,但确实有些类似。外储不降人民币汇率难稳。为什么外储不降汇率难稳?因为最核心的问题是外储大了反而变弱了,对外开放绩效难有根本改善,只有强了才对汇率稳定起到支撑作用。
  大家担心外储不够用,比如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要用,其实这是在没办法的时候才去做的战略性使用。而且总体来说中国现在外汇收入是大于支出的,如果把金融渠道的亏损去掉,中国每年有两千亿可以增加投资。
  第二,央行如果不瘦身,资产价格难稳。保汇率和保房价确实有关联性。如果央行不瘦身,这么多钱堆在那,资产就那么多,必然会在价格上反应出来。
  第三,资本流动要强化流入管理。允许外资自由进出,对逐利的外国资本肯定是有利的,但是否符合本国经济的需要或者带来多大好处必须打个问号。
  同样是生产要素流动,有关劳动力流动的好处在大多数研究中被证实,而被吹得天花乱坠的资本流动的好处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在实证研究中很少被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移民流入需要管理而资本流入不能管理造成的。
  货币可兑换往往被理解成允许外国资本和外国投资者自由进出,其实这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义务,恰恰对本国资本和本国投资者而言是可兑换是义务,资本管制是一种私人部门权利向国家的让渡,不能将它视为是应该的。
  现在管资本流出受影响最大的是本国资本和本国投资者,是在纠正外国人犯的错误,板子却打在自己人的身体上,长此以往会影响对人民币的信心。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发展金融与国际金融。)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经济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发展金融与国际金融。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正文
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下降 释放哪些信号?
  【导读】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下降,从最高时近4万亿美元,下降到今年11月份的3.44万亿美元。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带来数据解读:外汇储备大幅减少,释放哪些信号?
  央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央行网站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外汇储备3万4382亿美元,和10月相比减少了872亿美元,这是2013年2月末以来的最低值,也创下了1996年有这项数据以来的第三大月度跌幅。数据公布之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急跌超过50点,创出近三个月来的低位。
  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个月比一个月“缩水”,10月份结束“五连降”。但短暂回升之后,11月中国外汇储备又重回下降通道。
  外汇储备大幅减少,释放出哪些信号?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作出了评论。
  经济之声:11月我国外汇储备意外下降872亿美元,这是外汇储备在10月短暂企稳后出现的再次明显下降。先来分析一下,11月份外汇储备大幅减少的原因是是什么?
  谭雅玲:首先跟汇率的变化有关,因为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可能对我们外汇储备减少带来的压力比较大。第二是央行在加入SDR的进程中,采取了一些货币管理的手段,可能也是导致外汇储备减少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此外,由于外贸存在月度逆差现象,外汇储备减少也是必然的。对于外汇储备的变化,如果它是主动的结构性的调整,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是因为效率不足导致的外汇储备下降,应该引起比较大的关注。我们要分析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这对我们预警和防范风险非常重要。
  经济之声:在您看来,需要预警的点有哪些?哪些地方有可能是引起效率不足的原因?
  谭雅玲:首先大家更关注于外资流出,实际上中国的外汇管制和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全面开放之中,但是它还有一些局限性并没有完全放开,所以我们还是从内生的角度去探讨更为重要。外汇储备的增加,最主要是跟创汇生产和创汇的技术、产品有关,但是我们的外贸状况非常不景气,所以外汇储备减少跟创汇能力有特别大的关系。第二,我们当前比较关注于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兑换,而不是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生产竞争力,因此带来的人民币贬值的恐慌性就会比较大,也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第三就是在加入SDR的进程当中,我们国际化的程度在提高,但是也付出了一些不必要的代价,这个代价可能就是在汇率水平和汇率方向上,包括资产规模上,会引起比较大的不当,这跟现在外汇储备的减少也有一定的关系。
  经济之声:除了上述三点之外,外贸企业的结汇意愿对这个数据影响大不大?
  谭雅玲:应该有一些影响。我最近听到更多的外贸人关心的问题是人民币未来会怎么样,他们关心的是汇率的价格,而不是关心汇率水平之下它的生产和产品。当然我也非常理解外贸企业,因为人民币不断的升值使它们的成本压力很大,而且伴随着人民币升值,使它们外部的市场份额已经没有了,外部份额的缺失给外贸行业带来了特别大的挑战。还是应该从本质上去解决一些长期的问题,而不要仅限于局部的价格和眼前的纠结状态。梳理一下思路,调整一下方向,对现在外汇储备和外贸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之声:去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一度逼近4万亿美元。和那时相比,现在已经减少超过14%。也就是说,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外汇储备余额累计下降了5500多亿美元。如此的流速,是否值得担忧?
  谭雅玲:从流速的角度看,可控性还是比较强。但是流速的变化、外汇储备的减少,不是因为我们调整结构带来的一种状态的话,这个风险就比较大了。它是由于生产不足或者是市场导向比较偏激,只关注汇率价格,没有关注汇率价格生产或者发展问题,那这个问题就相对比较严重了。我们现在讨论外汇储备减少,数量的概念不是一个重要问题,而数量背后的效率和它实际作为的重点到底在哪,才是关键问题。汇率的损失不是关注外汇储备的关键,而是要关注我们外汇储备减少,生产能力在下降,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这才是关键因素。要把重点转向经济和企业,而不是关注金融规模。
  针对这个话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也作出了评论。
  经济之声:我们看到外汇储备的数据一出来,离岸的人民币汇率就有所波动了,您对于目前人民币的汇率走势怎么判断?
  吴庆:目前来看,人民币的汇率会有调整的压力,最大的原因是世界经济正在复苏的进程当中,而且复苏的情况是不均衡的。比如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的力度比较强劲,美元很可能会升值,本月美联储可能加息,这种动作可能会巩固美元升值的走势。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可能是一种贬值的趋势,但是对于其他国际货币,我们未必会比它们更弱。
  经济之声: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对于我国外贸的影响大不大?
  吴庆:外贸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当然也包括汇率。我们的外贸在相对多的行业里头还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汇率的变化不会对我们的外贸、出口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这种边际影响还在扩大,受到汇率调整影响的行业和企业都在增加。
  经济之声: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率是和外汇储备是密切相关的,基本上如果外汇储备增加了,咱们可能会加准,如果外汇储备减少,咱们会降准,这一次是不是还会延续过去的惯例?
  吴庆:当我们的外汇储备减少的时候,我们会这么做,但是这回我们公布的是外汇储备的数量,还不是我们降准的主要的因素。外汇储备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汇率影响就很大。外汇占款的指标才真正影响我们货币供应量。
  经济之声: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区别在哪?
  吴庆:外汇占款是用人民币来计价,这个数据可以准确显示外汇储备的变化对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外汇储备是用美元来计价,由于汇率等因素的变化,它并不代表我们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经济之声:您觉得美元目前的基本面,它是支持一次加息,还是可能开启一个比较长的加息周期?
  吴庆:我认为它会开启长周期的加息,第一次加息的幅度恐怕不会很大,但是它会持续的加下去。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美元每一次加息对于全球的流动性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遭受打击的往往是那些发展中的国家,这一轮美元在讨论加息的过程中,也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担心。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643被浏览20,443分享邀请回答153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43被浏览20,443分享邀请回答153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储备减少的后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