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规范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具有抗震性、稳定性、耐久性、耐腐性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国内外建筑行业首"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具有抗震性、稳定性、耐久性、耐腐性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国内外建筑行业首选的结构类型。在混凝土施工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质量,各类外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论文网 /1/view-5944616.htm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应用   外加剂主要是指除了组成混凝土的各类原材料与混合料以外,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加的化学物质,其具有改善混凝土材料自身性能的特点,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混凝土添加剂的原料以化工材料为主,属于新型的化工产品,在混凝土施工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功能进行划分,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具有改善新拌制混凝土流动性功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减水剂、泵送剂、灌浆剂、引气剂等;2)具有改进混凝土抗侵蚀性功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抗渗剂、防水剂、引气剂、阻锈剂等;3)具有调节混凝土硬化性能与凝结时间功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早强剂、促凝剂、缓凝剂等;4)具有强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功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防冻剂、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灌浆剂等;5)具有调节混凝土含气量功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加气剂、发泡剂、引气剂等;6)具有满足混凝土特殊功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杀菌剂、着色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发泡剂等。   2、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掺入量标准   2.1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要根据设计方案中对于混凝土性能的相关要求,例如:混凝土的强度标号、抗渗性、抗冻融性、弹性模量、耐久性等常规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施工季节、浇筑部位与体积等,合理选择相应类型的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水泥的品种与标号、砂石质量等,选择相应品种、牌号的外加剂。另外,在混凝土外加剂实际应用前,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混凝土的试配试验,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外加剂分别进行试验,以选取最为经济、合理的外加剂。   2.2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标准,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较为独特,对于其掺入量也具有严格的标准。根据我国建设部制定的《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应符合生产厂商推荐的掺入量、混凝土原材料、使用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必要的的试验方法予以确定,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一般以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进行表示。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繁多,多种外加剂的适用范围也有所区别,所以,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控制其掺入量。   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实际应用中,每种外加剂都有相应的掺入量标准,即使是同一品种的外加剂,由于其实际应用环境与途径的不同,掺入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中,外加剂的掺入量过大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浪费,而且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外加剂的掺入量过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能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品质。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对于具有引气、缓凝等作用减水剂的应用中,一定要避免超出掺入量标准的现象,尤其要注意不能超掺量。例如:木钙掺入量超出标准值0.5%以上,混凝土拌制料中可能引入过量的气体,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初凝缓慢,降低其整体强度。又如:高效减水剂的掺入量过小,可能导致其高效能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高效减水剂的掺入量超过标准值的15%,则可能因为泌水现象严重,而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由此可加,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实际应用中,影响其掺入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而且要综合考虑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科学确定其掺入量。   2.3施工过程中外加剂掺量的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作用混凝土材料中第五组份,在应用时不仅要考虑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还应考虑到应用可能产生什么危害,这样才能使外加剂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外加剂做到合理应用,是个既复杂又重要的问题,必须在应用中加强试验研究,加强外加剂产品品质的检验,严格执行其质量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及应用技术规范。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外加剂掺量的应用首先要经过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部门的质量检测,使用检测合格的外加剂由专业人员进行试配,根据试配出的混凝土配合比,才可以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应用。   3、混凝土外加剂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制品呈现出大型化、复杂化、标准化的特点,外加剂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于外加剂的性能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在现代建筑工程技术、化工技术与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混凝土外加剂在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生产工艺、技术的深入研究,推进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系列化与多样化发展。为了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施工的实际要求,新型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与生产应更加注重针对性,以方便在混凝土施工中使用和进行质量控制;2)研发复合多功能型的混凝土外加剂,与常规的外加剂相比,其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而且要注重发挥其使用面广、性能优越、价格适中的特点;3)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与生产中,应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其成本。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化工产品,在今后的生产中可以通过配方与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完善,更多的应用各种常见的工业废料,逐步降低其生产成本,以提高外加剂在建筑材料市场中的竞争力;4)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中,应注重具有高强化、抗老化等功能外加剂的研发,在国内外建筑工程行业中,对于混凝土的平均强度、最高强度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而具有高强化、抗老化功能外加剂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制备高强度、超高强度混凝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加强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作用机理及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测试手段必须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和发挥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随着各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对于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其在应用中发挥相关功能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材料改性中,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技术与方法,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了解其基本分类情况和作用机理,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应用,而且要合理控制外加剂的掺入量,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能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兆明.混凝土外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吴少海.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与实际应用分析[J].四川建筑,2002,(09):35-37.   [3]张伟,侯鹏宇.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试验[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05):55-56.   [4]李京鸿,李家武.浅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J].价值工程,2010,(12):104-10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合理应用.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80 &&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合理应用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合理应用[摘要] 该文回顾了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和应用状况,介绍了目前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品种选择、掺量控制、掺加方法以及今后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选择控制方法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始于1950年,由于条件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混凝土外加剂发展缓慢。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外加剂的发展才逐步活跃起来,但在当时,外加剂品种并不太多且多数产品还未进入复合阶段,大都是单一组成。这一时期全国大概只有5%的水泥掺用外加剂。进入90年代,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无论从品种、牌号、产量、质量以及应用技术水平等都有了显著提高和发展。迈入21世纪,外加剂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其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水平已经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甚至某些研究水平已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平。目前掺外加剂混凝土量占我国混凝土总量的40%~45%左右, 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跨海大桥、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市政工程及令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
1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71/ Sc3 提出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如下:”在混凝土、砂浆、净浆拌合时或在额外增加的拌合操作中掺合等于或少于水泥质量的5%,使混凝土的正常性能得以按要求改善的物质”。1987年我国制定并颁布混凝土外加剂的国家标准(即GB8075-87)将混凝土外加剂定义为:“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1] 。定义强调了两点:第一、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小于或等于水泥重量的5%;第二、使混凝土的正常性能得以按要求改善的一种产品。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正常的混凝土性能为什么要改性?结论只有一个,常态的混凝土性能,不一定能满足设计或施工技术要求,这就需要或依靠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改性
从使用功能来看,混凝土外加剂大体上分为五类:①改善新拌混凝土流变性能,如减水剂、引气剂、保水剂等;②调节混凝土凝结以及硬化性能,如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③调节混凝土气体含量,如引气剂、发气剂、泡沫剂、消泡剂等;④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如引气剂、阻锈剂、抗冻剂、抗渗剂、防腐蚀剂等;⑤为混凝土提供特殊性能,如发气剂、泡沫剂、着色剂、膨胀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
2混凝土外加剂品种选择
2.1 根据混凝土施工及性能要求选用外加剂
商品混凝土中应用外加剂是为了克服混凝土运输途中坍落度损失、节约水泥及满足特种要求,如可泵性、早强及降低水泥初期水化热等。故在商品混凝土中主要应用减水剂,冬季施工时可选用早强减水剂,少数单位应用高效减水剂。如宝钢一期工程共用商品混凝土216万m3,使用普通减水剂1400吨,节约水泥4.8万吨,节约资金140万元
泵送混凝土中应用外加剂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泵送混凝土中应用的外加剂主要是泵送剂,当混凝土标号较高时,应用AF、FFT、FDN 等高效减水剂。如南京金陵饭店是我国高层建筑中第一个使用泵送混凝土的工程,泵送垂直高度112m3,水平泵送距离114 m3,共浇筑混凝土1800 m3
大模板施工中应用外加剂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保证混凝土8~10h达到拆模强度,24~28h 达到扣板强度。所以夏季一般应用缓凝减水剂,冬季应用早强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例如福州某高层住宅大楼现浇内墙施工中应用缓凝减水剂,气温10℃以下时复合使用早强减水剂
大体积混凝土中主要应用缓凝外加剂,其目的是降低水泥初期水化热,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如三峡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一期工程混凝土方量约为300 万m3,所使用的外加剂为缓凝引气型减水剂,选用的外加剂品种有木钙、KM 缓凝剂、DH4A-1、JG-4、FDN-RH6等
高性能道面混凝土中应用外加剂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耐久性。如青藏铁路(格拉段)新建线全长1111km,其中550km位于多年冻土区,是目前全球最长的一条穿越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铁路。在混凝土中掺入“低温、早强、耐久”外加剂如硅粉、引气剂等,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冻融性能,保证了在300次冻融循环作用下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不小于设计值的80%,大大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2]
另外,地下工程由于长期与含有Cl -、SO42 -等离子的土壤及地下水接触,和一般地面地上工程的混凝土相比,地下工程混凝土中应用外加剂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满足一定的增强抗渗和抗腐蚀性要求。即采用低用水量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的技术路线,使用高效外加剂来降低用水量和水胶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如南昌枢纽西环线工程、向莆铁路混凝土的水下灌注桩、现浇梁等,采用了萘系为主的第二代减水剂与聚羧酸类为主的第三代减水剂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外加剂在提高混凝土强度上的合理使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4期
外加剂在提高混凝土强度上的合理使用
【摘要】:本文简明阐述了混凝土强度的基本理论与混凝土强度相关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技术标准,以混凝土自身的各项特有性能分别叙述了混凝土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综合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提醒在当今的外加剂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条件下应当科学审慎的使用,做到有理有据,考虑外加剂对混凝土整个周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
【作者单位】:
【分类号】:TU528.042【正文快照】: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已成为绝大多数建筑实体的主要工程材料,混凝土强度也是广大建设者一直以来最为关心的话题,与之相应而生的混凝土外加剂的合理选用当下也成为整个混凝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笔者认为,混凝土强度除了按照相关强度检测与检验标准等规范来定义外,更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柏峰;[J];安徽建筑;2004年02期
游宝坤;[J];混凝土;2003年04期
马玉平,张志权,王渭涛;[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萍萍;王红华;;[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4期
李浩霖;;[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邵沧伟;[J];化学建材;1997年03期
姚佳良,肖桂彰;[J];房材与应用;1998年06期
冯金之,叶林,陈洪,易军;[J];混凝土;2001年12期
李北星,王爱敏;[J];建筑材料学报;2001年01期
姚霞;[J];林业科技情报;2003年01期
朱伟民;[J];制冷与空调;2003年03期
李秋义,杨向宁,王海英;[J];新型建筑材料;2004年03期
孟卫如,徐可为,南俊马;[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道英;刘晟皎;高兴发;张晶;;[A];2007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新产品(转让)交流会会议交流资料[C];2007年
高克复;奚丈羽;;[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詹镇峰;;[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刁桂芝;刘光华;张进生;;[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赵丽;;[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邱林波;薛素铎;;[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段瑞斌;石从黎;宋开伟;;[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张小松;周乐平;;[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李北星;胡哓曼;周明凯;田建平;;[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刘数华;阎培渝;冯建文;;[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林宗寿;[N];中国建材报;2008年
何勇;[N];伊犁日报(汉);2006年
邓建华;[N];海南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汪汀;[N];中国建设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基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王稷良;[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彭艳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王雨利;[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秦守婉;[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李淑展;[D];湖南大学;2007年
荆亚涛;[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吕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小原孝之;[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翠晓;[D];河北理工学院;2001年
李春梅;[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杨凌云;[D];武汉大学;2005年
胡延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许雅莹;[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李红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韩舜;[D];重庆大学;2007年
李兴翠;[D];中南大学;2008年
赵丽杰;[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熊德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混凝土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混凝土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何调整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加工艺
  用后掺法、滞水法和少量多次掺法从工艺效果方面说,效果都较不错。此时要对混凝土输送车的装置来一些调整。如,在搅拌运输车上装上配套的后掺或者多次掺加混凝土外加剂的仪器设备,就能很好的改良 与水泥适应性,且能更好的发挥运输车的技术优势。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配方与掺量
  调整混凝土外加剂的配方能减少其对石膏的溶解度的影响,增加石膏的溶解度。要是硬石膏作调凝剂,更要减少甚至不用木钙、糖钙此类物质,他们更容易减少石膏溶解度。用反应性高的物质时候要适量复配缓凝、保水、保塑组分。另外,加大混凝土外加剂掺量能降低混凝土掺合物坍落度损失速度。减少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可以减少泌水状况。
  三、调整混凝土配比
  要根据不同工程及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比,要是混凝土严重泌水,那么就可以适量掺加部分掺合料或适当降低用水量或适当提高砂率。如果坍落度损失率较高,就可以适当增加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或者用水量。
  四、调整掺合料
  尽量降低MgO 、f &CaO、CaSO4 的含量,控制C 3A 、OH&、SO42& 之间的平衡,保证混凝土中C 3
A的量尽量不大于8%。
  五、综合措施
  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合理调整混凝土配比,采用不同的掺加工艺,或者用部分掺合料代替部分水泥等方法,试验数次后,调整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凝土外加剂利润如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