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创始人创业过程 创业酵母双杂交过程创始人 创业公司

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娱乐圈
当前位置: &
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
字体:大中小
/*7624_pc:嵌入800:95*/var cpro_id = "u3024699";
文章简介:近几个月,饿了么 CTO 张雪峰气定神闲了一些。如果把时间拨回两年前,你会发现他焦头烂额。这并非夸张,张雪峰加入后,饿了么日订单从几十万增长到一百万,又从一百万增长到三百万,接着到 2016 年圣诞节
饿了么 CTO 张雪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春午后,他坐在西溪湿地内某栋楼的一个阳台,迎着太阳和记者讲述了饿了么的技术发展历程,以及他的一些思考。
2014 年秋天,张雪峰跟饿了么邂逅,那个时候他是饿了么联合创始人汪渊的技术顾问。2015 年春节后,他正式加入饿了么,成为这家外卖平台的 CTO。缘分开始之时,挑战也接憧而至。
两个维度:
业务:业务发展实在太快了,2014 年 5 月份,饿了么接受大众点评 D 轮融资时,订单还只是刚有 10W,但仅仅几个月后,饿了么订单就冲到了接近百万。" 全网系统压力非常大。" 张雪峰说,以前只在几十个城市有业务,而当时准备在两百多个城市上业务。
人才:2014 年秋天,饿了么的技术团队大概只有 35 人,随着业务发展,当张雪峰入职时,人员已经翻到 70 多人。如果要扩充技术路线的话,挑战非常大。挑战并不在技术或技术架构上,而是在人上。" 业务翻倍,人不能跟着一直翻倍吧 ?" 更何况人才难招,这让张雪峰很是头疼。彼时,Python 在国内基础设施和运维比较多,但做核心系统比较少,所以招人很难。
2015 年那个夏天,他开始决定真正上云。当然在上云前,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Python 招不到人 ? 那就分多路,使用 Java 和 Go。另外,饿了么也有充裕的现金储备,所以在 IDC 上也加大了很多投入。
但问题的解决之道,并不是仅靠堆砌就可以解决。" 不同技术路线及新技术不断引入后,要考虑全局复杂度 ",但这还不是关键,在张雪峰看来,最关键的是饿了么的特殊性:" 饿了么峰值压力很明显:集中在中午、晚上的前后三个小时,而且在高峰时,问题会不断放大。" 他举了去年的一个例子,2016 年 5.17 饿货节,饿了么峰值高达每秒 1.5 万笔,导致前几秒就把入口打爆而不得不进行限流 ( 用户体验不好 ) 。" 特点很明显,峰值效应后就是一个陡峭的曲线。" 他说,压力大的时候,会很大,其他时候则是闲置,全局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太划算。
于是他换了个思路,部分上云—— IDC+ 云。促销、恶劣气候、特殊事件或季节效应时 ( 用户在盛夏或寒冬时,点外卖最多 ) ,切换到云,用云挡住大部分流量。
上云,帮助张雪峰解决了大问题。之前饿了么部署在传统机房,虽然投入了很多,但安全防护非常弱。每天后台攻击流量高达几十 G,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每天提心吊胆。饿了么有一半的故障都是 DDOS 导致的,每天都被攻击,每周都有一两次大的攻击。" 而上云后,基本不用为这些攻击的事情担心了。" 他说。
与此同时,上云也把饿了么的运维团队从体力活中部分解放出来。"IDC 是体力活,云计算解放了运维团队,让他们有时间干更高级的活。" 张雪峰极为推崇云原生 ( Cloud Native Application ) ,他认为这是云时代的潮流趋势。" 很多人说,云时代运维要无用武之地了 , 但我不这么看。云时代,运维可以更加 Focus 脑力活而不是体力活或大量重复工作。" 他希望饿了么的团队,能够往这个方向努力并逐步转型,具备云时代的技术运营思维。
这次上云的尝试,也让张雪峰想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完全靠自己去招人,不管用多大的代价,压力还是太大了。他认为:" 作为创业公司,时间对饿了么来说更为宝贵,尤其是我们还处在一个业务快速上升期。" 这是饿了么愿意尝试借助外部力量的原因所在,而不仅仅是因为 " 开放的技术氛围,极客的技术精神 "。
回顾饿了么发展历程,你会发现,它经历过几次 P0 最严重事故:红包金额发放异常、支付完成状态异常、机房核心主备全挂。而压力最大的一次是,新浪微博在当天午餐高峰期的头条报道——饿了么点不了饭,快饿死了。
一语双关的头条,除了让全社会的目光聚焦在点不了饭上,也让人心中暗忖这家创业公司的技术力量,究竟能否长期稳定地支撑起业务的极速扩张。" 买不了东西,只会抱怨两下,而钱上如果出问题 ( 指支付状态完成异常,实际会原路径退回客人账户 ) ,一定会恐慌的。" 张雪峰指出。
技术故障对公司而言,是危机,但对技术团队来说,也是成长契机。在饿了么身上,你会发现后者占了绝大部分。
有两点为证:一是饿了么系统对订单的承载能力飞速成熟,如开头提到,短短两年的时间,它的订单从几十万跃升到 2016 年圣诞节的九百万 ; 二是, 谈及三次 P0,饿了么 CTO 张雪峰并没藏着掖着,反而是与记者促膝长谈,话里行间全是对事故的反思和根源性讨论。
他说,三次 P0 的原因很简单,比如:支付状态完成异常那次,只是字段溢出,修复问题只用了 30 秒……而红包金额发放异常,从深层次来看,是当时的饿了么全网系统还没有建立统一的风控体系 ( 有反欺诈模块 ) 。
大部分技术架构问题背后,都和组织架构有关。随后一段时间,他开始调整组织架构。原来的风控是三级团队,现在独立出来,被提升为二级部门 ( 一级为整个技术 ) 。原来风控隶属于大数据部门,现在则会构建自己独立的数据模型与算法。职能上,只要被风控拦住的需求,一律先更新 PRD,不允许直接开发。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构建起统一、专业的风控体系,最重要是做到两点:尽量提前发现问题、" 守门 ( 兜底 ) "。
" 这几乎接近于尚方宝剑。" 张雪峰说,统一的风控建立后,一开始有点波折,一个是人员有波动," 另外是风控刚开始可能有点过激,动不动就是 P0 最高优先级需求。" 张雪峰说,团队磨合了一段时间后,效果立马出来,尤其是基本遏制住了 O2O 领域的顽疾——刷单 ( 用户端 / 商户端 / 配送端 /ETC ) 。
虽然饿了么在 2015 年就上了云,但当时的上云只是测试环境,非生产环境。那后来为什么灾备也选择上云,并进而开始做多活 ?
张雪峰解释说,上云后发现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也发现很多问题—— IDC 和云机房之间要拉光纤,很多事情需要配套。仅仅就这样吗——不轻不痒 ? 进一步深挖则发现,让他下定决心在云上做多活是因为一次事故。
那次核心主备全挂,张雪峰的技术团队,只能干瞪眼。因为这是供应商设备 Bug," 主 " 挂了后," 备 " 上线后也会自动触犯一个 Bug。那时的张雪峰压力极大,但只能苦等厂商拿更高级的设备过来紧急替换。饿了么 CEO 张旭豪 ( Mark ) 当时比较宽容,还安慰他说:" 这事急不了。"
事故让人反思," 虽然大家都知道两地三中心,但没真正吃过一次亏,就不信邪。" 张雪峰发现一个机房也不可靠。并且,饿了么灾备前后也做了一年时间,前后断过几次。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饿了么当时的灾备建设并不以自动化为主,所以上灾备的 ( 人肉 ) 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灾备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于是饿了么决定进一步上云——做多活。
决定启动多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单机房支撑饿了么全网业务的极速发展,已逐步显现容量瓶颈。
当时饿了么内部团队也有担心,完全上云后,运维是不是要转岗了 ? " 原因很简单,因为 IDC+ 云是能解决峰值的效益问题,但也引入了新的问题——混合模式下的运维复杂度成倍增加,这对人员的能力和数量提出了全新要求 。" 但大家没有抵触,希望通过多活慢慢往云原生方向转变,适应云时代的趋势,让自己成长起来,最终具有云思维。
实施多活中,张雪峰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数据一致性。饿了么的外卖和配送业务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如果几秒没响应、状态没变,用户会很着急。" 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最大的挑战就是 CAP,很难同时满足一致性,又满足分区容忍度——这是淘宝没有面临的局面。" 张雪峰说,随着不断尝试,他们的解决方案目前正待生产逐步验证。
目前饿了么使用阿里云 ECS、RDS、云盾、CDN 等服务。它在阿里云上有几千个节点,为保证多活顺利切换,会进行多轮生产演练 。张雪峰说:" 多活顺利的话,会在今年四五月份,划分不同时段和区域进行生产切换。"
这家外卖巨头多活的目标是几秒钟数据延迟,一分钟内完成所有切换。对于下一步,张雪峰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将会做一个能承担所有业务的一键部署单元。
" 为什么 ?"
" 这样当容量出问题时,我只要在阿里云上开 ezone ( 全网业务最小部署单元 ) 就行了。" 面朝午后太阳的他,脸转向笔者,直接又简单地补充到。
2016 年 9 月份,饿了么创始人、CEO 张旭豪表示,引领外卖行业下半场不是靠执行力,而是要靠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技术创新。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张雪峰一直在布局。
今年 1 月份,有媒体报道,饿了么已同阿里云合作研发出人工智能 ET 新的调度引擎,并全面推行到外卖送餐领域。就实际来看,人工智能调度引擎优势体现在两点:全局的洞察和实时决策,落到三处:1. 预估餐厅出餐时间 ;2. 预估骑手送餐地等待时间 ;3. 订单分配和路线规划。
为什么要和阿里云合作,张雪峰表示,仅靠饿了么自己做这件事不现实,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来一起推动。
原因有两点:
数据太大了:饿了么创业团队主要来自交大,一开始他们自己做智能调度,但发现小看事情的难度了。" 交易涨 10 倍,大数据可能会涨 50-80 倍。" 张雪峰说,数据的压力太大,而且不划算,并且数据暴增之后,计算也是个问题。
模型的正确性很有难度:比如说特征工作,怎样从这些数据当中,发掘出特征 ?" 挑战非常大。", 张雪峰说:" 这并不是来一位人工智能专家,就能把事做好。其中,有很多业务维度,有很多细节需要大量分析。" 这要求对数据极度敏感,同时也要非常熟悉即时配送这样的非传统物流业务及产品形态。
于是,双方合作下的虚拟团队就成立了。团队包含三组,一组是物流工程团队,主要把算法模型成果做成应用 ; 一组是饿了么大数据团队,提供一线的数据反馈与修正 ; 另外一组是阿里云山景博士带的智能调度团队,在方向和专业性上提供帮助。其中,阿里云的作用主要是让效率上得到更大提升。" 比如说,十个特征,饿了么要一一组合验证后,才能明确知道是否适用,而阿里云团队可以指出,这几个不用试了 ( ROI 不高或死胡同 ) ,试别的。"
合作中,遇到很多挑战,最典型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比如,出现异常情况,两个单都面临超时,保哪个单 ? 金额最多的,还是新用户的单子 ? 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拿捏和思考的。投入使用后,张雪峰对于灰度测试的结果比较满意,认为可以取代人工调度:" 一是省成本 ; 二是机器出错的概率低 ; 三是高效,以前一个配送员 5 个订单,后来 7 个,现在是 9 个订单。"
智能调度只是饿了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上的一个应用方向,而在另外一个维度,张雪峰还将数据应用于业务的运营。健康度,这是饿了么在业务运营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强调全局最优。
" 并不是说,商户上了饿了么就行了,一定要让商户觉得在饿了么平台有价值。" 张雪峰希望通过数据和销售的经验,抽象出规律,让商户感受到,上饿了么平台的确能帮助到自己。比如说,让一个区域的几家奶茶店,分别盈利,实现共赢。
" 饿了么是 LBS,消费很密集,更应该去做精细化经营。淘宝头部效应很明显,我们是曲线很明显,Top 1000 的店都未必占饿了么很大的份额,所以我们希望每个店都能在对应的区域做起来。"
餐饮店最难的是选址,张雪峰还希望通过数据知道:这个区域内,开什么店合适 ? 或者说,这种类型的店最好就不要开了。另外,所有的生意都是有瓶劲的,数据也可以表明:是否适合做外卖 ? 如果不符合商户的预期,到底是对利润期望过高,还是他的经营不好,亦或是已经到极限了 ?
接下来,饿了么还会利用技术尝试什么 ? 张雪峰说,会去探索送餐机器人,也许是和阿里云合作效果不错,他又说:" 以及和阿里合作智能客服。"
采访中,张雪峰多次提及运维以及运维团队需要转型。笔者问为什么,他回复称:" 这是他下一步重点考虑的事。"
" 业务涨两倍,人涨两倍是不健康的,应该是业务涨到一定阶段,人就是一个水平线,甚至往下降了,这才是最终努力的方向。" 他说,云上有很多基础设施和 API,更强调自动化,传统的互联网运维思维已经不行了。团队需要改变思维,去适应写程序解决问题。" 希望我们团队能够转变思维,自动化水平就自然而然提上去了。" 张雪峰认为,人的意识提升能推动饿了么基础设施向更高效的自动化方向前进。
另外,经过大半年努力,在 2016 年底,张雪峰也从硅谷请到了几位技术大神,分别以副总裁、高级总监等身份加入,负责饿了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设施、模型算法策略等关键技术团队。有了这一批世界级专家,饿了么会加速进入下一个 10x 发展周期,不仅仅是技术上 10x 成长,也为技术及数据驱动业务 10x 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回顾个人发展经历,张雪峰说,有两段经历很特别。一段是微软出来后的那次创业,一次是饿了么。对于前者,张雪峰评价到,如果不是这次历练,他不太会考虑加入一家创业公司。
从微软出来后,张雪峰跟着老板做教育,线下做的还好,但转到线上时却没有成功。这对他有一些触动,体现在安逸的环境到不可知环境后的思考。
在今天来看,就是很多人都在疑问到底要不要去创业公司赌一把。但在张雪峰眼中,是否去创业公司,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是否热爱这件事,真的想去改变什么:张雪峰说,很多人创业只是因为在原来公司待的不爽或感觉创业很酷,于是意气用事创业或进创业公司。但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热爱的行为,往往做不久。
经济上有没有太大压力:经济上有压力的坏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压力会让你没法去热爱和干好这件事 ; 二是,当经济上有压力时,去初创公司就变成赌,心态会变坏。
家庭支持:如果已经成家的话,家庭要支持你做这件事。
追求的事有没有高度:当有热爱,也没后顾之忧之后,你的追求有没有高度 ? 张雪峰举例子到:" 有了滴滴打车后,你继续做打车去死磕,这不是改变。有追求的改变,是利用技术去做新的东西。" 他还指出,去创业公司千万不要想着一夜暴富,或经济上有多少的收益,这概率很低,因为大部分都是失败的。
在最后,张雪峰说:" 我喜欢去做一些现有秩序解决不了,或者至少目前看不到解决的事。" 他不喜欢提 VR、AR 和人工智能这些概念," 我喜欢想一些具体的事。"
从这来看,也不难明白——张雪峰为什么能带领饿了么技术团队,扛住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完成四次进化:因为只有具体并落到细节,才能深入。
写在最后:
在 3 月 29 日的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云栖联盟和第一财经联合发布 2016 云栖奖名单,评选出九大 " 新技术时代影响中国的决策者 "。九位获奖者如何将云计算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的深层变革 ? 为此,我们分别采访了他们,希望展示出深耕 DT 时代的丰富图景。
【深度】2020 年业务峰值提前 3 年出现,中国邮政上云实战经验谈
/articles/72820
【深度】中信集团张波:信息化已经过去,数字化刚刚到来
/articles/72821
【深度】一条已经坚持了 10 年原则,是否能适应波司登 " 新零售 " 征程 ?
/articles/72822
【深度】小硅片与大数据的结合——协鑫光伏的新制造之路
/articles/72811
【深度】特步 CIO 唐坤军:特步上云,最难的地方是组织流程的调整
/articles/72807
【深度】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
/articles/72804
【深度】金鑫:基因应用现状解析及华大基因的数据平台架构
/articles/72831
【深度】丁国祥:吉利的数字化转型从云上起步
/articles/72832
创业邦携手阿里云推出创业四重礼,包括 1-3 万免费云资源、35+ 产品 6 个月免费等福利 ,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琪琪女性网无关。文章转载自网络,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7624_pc:特色800:100*/var cpro_id = "u3024683";
相关文章推荐
/*7624_pc:嵌入280:300*/var cpro_id = "u3024688";
猜你也喜欢
/*7624_pc:特色800:300*/var cpro_id = "u3024700";
果咚互娱基于微信端,提供现场大屏幕 + 手机同步互动系统。致力于解决人与场景的关系,将同一场景下的用户整合分级,打造真实场景下的线上轻社交平台。为酒吧、演唱会、校园赛事、企业活动等现场类商家开发互联网
墨普打印是基于 LBS 及云存储服务,通过墨普打印客户端,结合线下公共区域部署的墨普打印终端及第三方合作方,帮助用户实现 24 小时自助打印文档、照片及购票打票的服务平台,并为客户提供印刷及印品等增值
201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成立 ,2016 年 6 月公司亿车客 APP 正式上线 , 主要做货车、卡车配件线上交易的一款 APP。解决配件型号繁多,实体店部分配件匹配困难,零售商都面临着库存
武汉恒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整合电信运营商资源开发了任信了o云通讯开放平台。旗下颠覆性产品点验,优化移动端传统验证方式,简化认证流程。 一键验证:用户输入手机号码一码认证,优
上海睿渴教育,是一群有梦想的年轻教育者,合力打造的国内顶级水平的英语专业教育团队。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摆脱线下开口难,学习提分慢,路径长,成本高的弊端,并配合英语中教,开创全国
的线上线下结
公司是一个以农业养殖为主体起步的公司,随着企业的发展,现已形成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主营业务有猪的屠宰、黑山羊的屠宰及冷藏、加工、销售,猪的养殖;高等院校食堂物资供应,食品追溯体系在养猪过
让开会这件小事不再麻烦,「枫芒科技」希望用物联网 +SAAS 帮企业和联合办公场地解决痛点初页:你所创业的领域,目前现状是什么样?存在哪些痛点?大中型企业的会议室和工位利用率一直是行政职能管理上头疼的
如果说,2016 年是
崛起的一年,那 2017 年,就是
激烈厮杀的一年。得到、喜马拉雅、知乎、分答 …… 频频放出大招,抢夺战场上的高地。有
掌上糖医 CEO 匡明5 倍的用户增长,10 倍的收入增长,接近 2 亿元的营收,盘点 2017,掌上糖医已交出了一个漂亮的成绩单。但人们并不知道缔造这些光亮数字背后的秘密:一支强大的地面铁军,已在全
eoLinker(Easy And Open Linker)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接口管理服务供应商,eoLinker 通过帮助企业开发人员在线管理接口文档、进行自动化测试、团队协作等,提高企业项目的接口管
近日,汽车自媒体
获得近 2 亿人民币第 4 轮融资,资金来自真格成长基金、SIG 等 4 家顶级投资机构。 有车以后
是一家汽车自媒体,由前媒体人徐晨华于 2014 年创办,主要为用
文娱红星鹿晗 8 日中午发出一个微博: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 @关晓彤 。关晓彤随即做了回应。这个信息在微博平台上引起了有可能是迄今创纪录的反响,到 9 日零时,鹿晗微博下的点赞高达
成功创业者的精神内涵——
五心 从我自己 20 多年的创业,加上这几年投资了上百家各种创业公司,通过我对这一代已经被叫做
的人的观察,我觉得这些人身上体现的精神内涵主要
10 月 5 日,是乔布斯逝世六周年的忌日。小巴有一个朋友叫小渡,是乔帮主的忠实粉丝,当年乔帮主在世的时候,每一次产品更新,他都不会落下,就算穷到喝西北风也在所不惜。还记得乔帮主去世的时候,小渡疯狂地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五,。不过,乔布斯也对艾维提出了批评,说他
作为设计总监,完全没有效率 ,因为那时的苹果产品水准欠佳。 你当时有为此感到生气或者难过吗? 雷姆尼克问道。艾维回答说,当时苹果的境
风口上的无人便利店,除了新奇好玩,还剩下什么?缤果盒子创始人兼 CEO 陈子林认为,无人便利店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零售方式。效率比炫酷重要,价格比传统便利店便宜 5%用户的时间越来越贵,去一趟
总有几个【这很 AI】的案例让人记忆犹新。比如先有国外工程师用谷歌 TensorFlow 训练出一套 AI 系统来分拣黄瓜,后有国内大学生通过百度 PaddlePaddle 做出了深度学习模型来摘桃子
在较着劲儿一样推出一代代新车、进入一个个新城市甚至新国家后,共享单车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领域继续缠斗。继今年 4 月 ofo 入驻滴滴平台后,前两天,摩拜单车也宣布了和首汽约车的合作。摩拜单车方面表示,
9 月 28 日,办公室无人便利货架
宣布与智能零售货柜
战略合并,由双方共同的投资方 IDG 资本从中撮合而成。据 IDG 官方透露,二者从开始萌生合并的想法到启动谈判,到
/*7624_pc:嵌入336:300*/var cpro_id = "u3024674";
/*7624_pc:嵌入336:300*/var cpro_id = "u3024674";
/*7624_pc:内文*/var cpro_id = "u3024675";专访好大夫在线创始人:互联网创业公司如何激励员工
发表于 12:57|
作者chenqiuge1984
摘要:【CSDN 独家专访】 好大夫在线创立于2006年,是中国领先的医疗信息和医患互动平台。在众多医生和患者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好大夫在线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
【CSDN 独家专访】好大夫在线创立于2006年,是中国领先的医疗信息和医患互动平台。在众多医生和患者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好大夫在线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那好大夫在线在创立之初,经历了怎样的创立故事?创始人又是怎么抓住这一商机,造就了这样一个成功的互动平台呢?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好大夫在线创始人之一王航先生。让他给我们讲解一下其中的故事。
职业生涯四阶段
记者:王航你好,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创业经历?
王航:我1993年毕业后至今已工作十几年了。我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第一次创业。我毕业后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个IT公司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我在中间做销售。由于管理经验严重缺乏,这个公司经营两年后就倒闭了。
第二个阶段是打工生涯。公司倒闭后为了学习大公司的管理经验,我选择进入中美史克,并继续做销售。中美史克是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进入这家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何经营公司。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互联网行业。1999年我加入了3721的创业团队。在3721创建、发展到最后卖给雅虎的整个过程中,我经历了战略合作、销售和产品三个部门,并担任过三个部门的头。3721并入雅虎后我开始在雅虎搜索事业部担任总经理一职。2005年我离开了雅虎。之后就去了奇虎,参与了奇虎的最初创建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2006年11月份创建好大夫在线网站,至今将近四年了。
抓住医疗行业空白点,成就医疗互联网第一
记者:你是怎么想到创办好大夫网站的呢?
王航:互联网本质是一种信息和沟通工具,这种工具和每一个行业的结合过程都会充满着创业机会,最重要的是找到行业的空白点。所以我和我的创业团队一直在寻找没有信息化,或离信息化较远的行业,那么这个行业将是我们创业的出发点。后来我们发现了医疗这个行业,它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行业,但它的信息化非常粗陋。
在2006年,当时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院,正面临着院内信息化问题,无暇顾及公用信息的信息化问题,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互联网公开信息。很多医院没有网站,即使某些医院有自己网站,也是很久不会更新,可以说是&死&网站。
看到如此情形,感觉医疗这么大的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点居然是这么空白,所以我们决定做一种服务,实现互联网和医疗两大行业的结合。2006年的11月份好大夫在线网站第一版正式上线,到现在快四年了。
记者:现在网站的发展情况怎样?
王航:创办好大夫网站,我们的定位是医疗,而不是泛泛的健康概念。2006年创业开始那年,一家权威媒体评选出中国第一大社会问题是看病难。好大夫在线当时定位就是提供&雪中送炭&类的医疗关键信息,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就医方面的问题,同时让更多的医学专家参与进来,并成为医疗行业里的No.1,这是我们的一个定位。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往往面临这几个环节的问题:了解知识、选择医生、联系医生、安排就诊。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逐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好大夫在线已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业的导医系统,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同时帮助医生筛选合适的患者,从而为患者提升了看病效率,也提升了社会的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我们要成为医疗互联网里的No.1,到现在来看我们达到了。首先,我们对医生的覆盖是行业第一,有2.5万活跃的高端医疗专家在线解决患者的医疗问题;再者,每天有100多万真正的患者到访,为疾病和就医问题寻求帮助;同时,每天产出的有价值医疗内容也是最高的,我们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多的。
建设学习型团队,创建股权激励机制
记者:公司产品研发和技术团队的情况是怎样的?
王航:目前我们的技术团队还处在建设阶段,目前有十几个人,CTO唐品玉来自雅虎中国,是资深的架构师和技术管理者,他去年加盟好大夫在线之后,重新规划了技术体系,目前的团队已经形成了包含架构、开发、测试和运维的架构体系。虽然人不多,但已经开始有明确的分工,有这样的架构后我们的团队将来可以很容易扩展。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开始建立团队的学习体系。我们会让每个人都融入到这个学习型团队中,让每个技术团队成员都了解公司的每一条产品线,一起进行项目分析讨论,和团队一块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间,对处于成长期的程序员来说,是最好的学习过程。我们也会把很多新项目独立地交给一个年资不是特别深的程序员,给他挑战,提升他的能力。
记者:如何激励员工在创业型公司的发展呢?
王航:我们有很好的激励员工的办法,一方面,我们会为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不断面临新挑战、有足够成长空间的环境。好大夫在线在未来五到十年不会遇到发展的天花板,因为这个行业太广阔了。
这对我们的技术人员来说既充满着挑战又面临着众多机遇,从技术本身来看,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代码编写到设计架构,还是转向项目经理或技术经理以及转向产品,在发展过程中都不会遇到天花板。这个行业可以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另一方面是技术人员会跟我们团队一起享受成功。这个其实也是很多创业团队要解决的问题。在发展越快的公司,越需要一个机制,鼓励有价值的人参与进来、留在这,我们采取了股权激励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股权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和大家一起分享机会和成功。好大夫在线愿意把医疗这个巨大行业中的发展机会和整个团队分享,愿意让我们运营团队中那些对公司负责任、对整个行业理解、有热情、愿意投入的人成为这家公司最终的控制人。
现在我们正是使用这种股权激励机制来鼓励整个团队,不光是技术团队。
去创业团队历练获得成长
记者:你怎么看技术人员加入创业团队?
王航:我觉得创业代表一种激情,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理想和抱负。除了独立创业之外,还有两种创业机会始终摆在你面前:
第一种是在公司做好工作,有激情地去面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这件事做到这个行业第一,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创业过程。
第二种,加入一个创业型的团队,和同事们一起体验创业困难、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非常非常有价值。
在大公司,人往往就像一个螺丝钉,有稳定的分工,解决固定的问题,在一个位置上几年不变;而在好大夫在线这种创业型的团队,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前没有任何人做过,你每天遇到的问题是正规大公司所无法遇到的,甚至是整个行业都没有面对过的,你会发现没有规则可以遵循,没有案例可以抄袭,必须独立分析、思考,使出浑身解数去对付。这种经历对一个人的能力提升、经验积累非常有好处。很多人喜欢创业团队,就是喜欢对付那些从来没有人遇到过的难题,希望成为行业中第一个解决此问题的人,体验行业第一高手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到创业团队待几年,通过历练去体会困难、获得成长。
最后说一句,我衷心希望每位程序员都能够创业成功! 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创业性公司,自己独立创业都能成功!(CSDN记者/ 陈秋歌)
-------------------------------------
如果您是资深PHP开发工程师,并有兴趣加入好大夫在线,可以将简历投递至:,或添加IM详谈(MSN:rita-,QQ:)。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网友评论有(0)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相关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酵母的发酵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