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m宏观经济分析是什么 宏观经济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 下载此文档
宏观经济的重要点 深圳大学 宏观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宏观经济的重要点 深圳大学 宏观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48|
上传日期: 02:01:0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宏观经济的重要点 深圳大学 宏观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
关注微信公众号宏观经济学概念整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宏观经济学概念整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 导 言 ?一、经济学的对象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经济学的方法 第一节 经济学的对象 一、资源的稀缺性原理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 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 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 不足的。 二、稀缺性与资源配置 ?1.生产可能性边界 二、稀缺性与资源配置 ?1.生产可能性边界 2、选择 3、资源配置 三、稀缺性与资源利用 1.资源利用(生产没有达到可能线和可能线扩大) 四、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利用 ?资源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这还涉及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问题。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 ?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 济的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的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以如下三个基本假设条件为前提的: 3.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厂商均衡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以及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称为宏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政府应该和可以调节经济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 开放经济理论、 ? 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整体与整体由以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2.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也可以用规范 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1. 怎样对待“价值判断 2.“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 3.具有客观性和没有客观性 ?实证还是规范? 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形成过程 ?在当代经济学中,实证经济学是主流,实证方法是经济分析中的最基本方法。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 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根据 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 ?在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即经济现象)的理论,并 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 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1.理论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理论由 ?定义、 ?假设、 ?假说 ?预测 ?四个部分组成。 2.理论的形成 3.理论的表述方式 ?运用实证分析的得出的各种理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也就是说,同样的理论内容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述。一般说来,经济理论有四种表述方法: 三、实证的分析工具 ?实证分析要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诸如: ?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 ?经济模型以及理性人的假定等等。 ?我们这里着重介绍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多而在前面又未曾有过说明的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与 动态分析、经济模型。 1.均衡分析 ?均衡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概念。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主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 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 这种均衡与一条直线所系的一块石子或一个盆中彼此相依的许多小球所保持的机械均衡大 体上一致。均衡一旦形成后,如果有另外的力量使它离开原来的均衡位置,则会有其他力量 使它恢复到均衡, 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从另一角度看,又可分为 3.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简单地说,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就叫作经济模型。 ?由于任何经济现象,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如果在研究中把所有的变量都考虑进 去,就会使得实际研究成为不可能。 ?所以任何理论结构或模型,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舍弃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或变量,把 可以计量的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为为数不多的主要变量,然后按照一定函数关系把这些变 量编成单一方程或联立方面军程组,构成模型。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稀缺性?如何理解稀缺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2 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3.什么是选择?它包括那些内容? ?4.稀缺性同经济学的关系如何?怎样理解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5.稀缺性同经济体制的关系如何?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体制基 本有哪两种? ?6.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7.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8.实证分析方法中的假设与理论关系如何? ?9.什么是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 ?10.简要说明均衡分析和经济模型的含义和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影响需求因素和需求函数 二、需求定理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一、需求、影响需求因素和需求函数 ?1.需求 ?2.影响需求因素 ?3.需求函数 1.需求 经济分析所讲的需求(demand) ,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按照某一价格愿 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 (1)该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偏好; (3)消费者的收入; (4)其他商品的价格; (5) 预期价格; ……… 3.需求函数 对于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来说,称为 函数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记作: Qd = f ( a,b,c,d,……n) 二、需求定理 ?1.需求量同价格的关系 ?需求定理 ?2.需求定理的各种表述方式 ?3.需求定理的理论解释 1.需求量同价格的关系 ?需求定理 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 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 方向关系,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需求定理或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 2.需求定理的各种表述方式 1.文字表述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4.需求函数 3.需求定理的理论解释 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边际效用价值论 4.需求定理的例外 (1)某些炫耀性商品 (2)某些珍贵、稀罕性商品 (3)某些低档商品,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4)某些商品小幅度升降价,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价,人们就会采取观望的态 度,需求将出现不规则的变化。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给定条件下, 需求量随价格反方向变化。 在这里的需 求量是沿着表达一种给定需求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相对应的不同需求量总称为需求,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 动。在这场合,需求数量的变化,源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它表现为与每一个价格相对应,需 求量都比以前增加(或减少)了。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影响供给因素和供给函数 二、供给定理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一、供给、影响供给因素和供给函数 ?1.供给 ?2.影响供给因素 ?3.供给函数 1.供给 ?经济分析所讲的供给(supply)和需求一样,意指一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或一年) 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2.影响供给因素 (1)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 (2)商品的价格。 (3)其他商品的价格。 (4)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5)政府的租税政策。 (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3.供给函数 同需求一样,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 系来表示影响供给量因素与供给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 。 以 Qs 代表供给,a,b,c,d,…,n 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则供给函数为: Qs= g( a,b,c,d,……n) 二、供给定理 ?1.供给量同价格的关系? 供给定理 ?2 供给定理的各种表述方式 ?3.供给定理的例外 1.供给量同价格的关系 ?供给定理 在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供给定理或供给规律(law of supply) 。 2.供给定理的各种表述方式 1.文字表述 2.供给表(表格法) 3.供给曲线(图形法) 4.供给函数(模型法) 3.供给定理的例外 有的特殊商品来说也有例外。 例如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 但这种商品并不始终遵循供给规律。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给定条件下, 供给量随价格同方向变化。 在这里的供 给量是沿着表达一种给定供给的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源于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如技术水平提高或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的变化,它 表现为与每一个价格相对应,供给量都比以前增加(或减少)了。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求定理 三、价格对经济的调节和价格政策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2.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且是市场竞争的结果。通常,销售者总想提高价 格,购买者总想降低价格。但在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供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将迫使销售者降低要价,从而迫使价格下落。反之,在价格低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需 求,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准备买得商品的人提高其出价,从而迫使价格上升。买卖双方的竞 争,将最终趋于均衡状态。 二、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求定理 ?均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所以,需求的变动(不是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不是 供给量的变动) ,就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与 均衡数量的影响就是供求定理,其内容包括: ?(1)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可用图形来说明。 ?例如,在右图中,假设 DD 与 SS 是某商品原来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则由此决定的均 衡价格是 0P,均衡产(销)量是 0Q。 可用图形来说明。 ?例如,在右图中,假设 DD 与 SS 是某商品原来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则由此决定的均 衡价格是 0P,均衡产(销)量是 0Q。 可用图形来说明。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即需求曲线 DD 移到 D1D1,供给曲线 SS 移到 S’ S’ ,均衡交易量将增加很多,新的均衡价格则可能高于或低于原来的均衡价格。 三、政策对价格与产量的影响 ?1. 价格调节及其局限性 ?2. 支持价格 ?3. 限制价格 ?4. 税收的影响 1.价格调节及其局限性 ?均衡价格形成与变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价格调节经济的过程,在现实中价格的形成及价格 对经济的调节是同一社会经济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第一,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提供刺激,并决定收入分配。第二,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三、价格的变动 可以调节需求。第四、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第五,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 态。 ?从理论上说,通过价格调节,就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 条件的限制,价格调节并不一定能达到理论上的这种完善境地。而且,从经济的角度看, 也许价格的调节能达到那种理论上完善的境地,但从社会或其他角度看,不一定是最好的。 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为此,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来纠正这种失灵就成为必 要的。 2. 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一定 高于均衡价格。由于高于均衡价格,供给量将大于需求量,该商品市场将出现过剩(参见 图 2-12) 。 3. 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其目 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但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因而,需求量将大于供给量,该商 品市场将出现短缺(参见图 2-12) 。这样,市场就可能出现抢购现象或是黑市交易。 4-1.税收的影响 未征税前价格为 P0,均衡产量为 Q0. 4-2.税收的影响 未征税前价格为 P0,均衡产量为 Q0. 4-3.税收的影响 ?可见,无论政府对交易征税的对象是厂商还是消费者,对均衡和税收负担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一般地说,需求弹性越小,消费者承担比例越大,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就将完全由消费者负担. 反之情况则相反. 类似地,供给弹性越小,生产者承担比例越大,如果供给完全无弹性,就将完全由生产者负担.反 之,则相反.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价格弹性 ?二、供给价格弹性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1 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和弧弹性 ?3.需求弹性的类型 ?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5.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1 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之比,即弹性系数来表示。 ?如,设变量 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E 为弹性系数,则: ?E=Y 变动的比率/X 变动的比率=(△Y/Y)/(△X/X)=(△Y/△X)? X/Y 1 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弹性一般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指的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 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是: ?Ed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Q/Q)/(△P/P)=(△Q/△P)? P/Q 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1)弧弹性的计算 ?按照上述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式,所求的是两点之间一段弧的价格弹性,即弧弹性。 ?若求两点之间一段弧的价格弹性, 如果简单套用定义式, 则在具体应用时会产生如下矛盾: ?如果在价格下降时,其计算公式写为: Ed =△Q/△P? =(Q2-Q1)/(P2-P1)? 1/Q1 P/Q P ?则在价格上升时可写为: ?Ed =△Q/△P? P/Q = (Q1-Q2)/(P1-P2)? 2/Q2 P ?其中(Q2-Q1)/(P2-P1)=(Q1-Q2)/(P1-P2) ,但 P1/Q1≠ P2/Q2,因此得到不同的 值。??如前例需求曲线为:Qd =32-4P,在 P1=4, Q1 =16 和 P2 =6, Q2=8 两点间的弧弹性系数 是: Ed =(Q2-Q1)/(P2-P1)? 1/Q1 = (8-16)/(6-4)? P 4/16 =-1(取其绝对值即等 于 1) ?而在上升时,两点间的弧弹性系数就是: ?Ed =(Q1-Q2)/(P1-P2)? 2/Q2 = (16-8)/(4-6)? =-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 3) P 6/8?为了计算价格中上升与下降时计算的弹性系数值的的差别,价格和需求量都取变动前后的平均值,所以计算弧弹性的公式一般是: Ed =△Q/△P? =△Q/△P? 1 + P2)/2÷(Q1 P/Q [(P + Q2)/2] ?即 Ed =△Q/△P? [(P1 + P2)/(Q1 + Q2)] ?上式在 P1=4, Q1 =16 和 P2 =6, Q2=8 两点间的弧弹性系数就是: ?Ed =△Q/△P? [(P1 + P2)/(Q1 + Q2)] ?=(8-16)/(6-4)×(4 + 6)/(16 +8)=-4×10/24 =-5/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 5/3) ?在实际中弧弹性运用广泛,一般所说的弹性系数是指弧弹性的弹性系数。 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2)点弹性的计算 ?但严格地说,一条需求曲线上每点弹性都是不同的。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公式,Ed =(△Q/Q)÷(△P/P)=(△Q/△P)? P/Q, lim ?当△P→0 时,则可得到点弹性计算公式:Ed = △P→0(△Q/△P)? Q=(dQ/dP)? P/ P/Q 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2)点弹性的计算 ?用求导数的方法计算点弹性,只要知道一条需求曲线的函数形态,就可以求得弹性系数的 公式。 ?例如,某种需求曲线函数为:Qd = 32-4P,则 dQ/dP =-4 Ed = dQ/dP? =(-4)×P/(32-4P)= P/(P-8) P/Q ?这时可求出任何价格水平下的弹性系数,如: ?这时可求出任何价格水平下的弹性系数,如:当 P =2 时,Ed = 2/(2-8)=-1/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 1/3) 当 P =4 时,Ed =4/(4-8)=-1(取其绝对值即等于 1) 当 P =6 时,Ed =6/(6-8)=-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 3) ?由此可以看出,一般而言,在同一条需求曲线的不同点上,需求弹性的大小是不同的。 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2)点弹性的计算 一般地说,某一点弹性系数的大小,按照 Ed = (dQ/dP)? P/Q 的公式 取决于两个因素:(1)需求曲线斜率 dQ/dP, (2)价格 P 和相应的需求量 Q。 在斜率从而 dQ/dP 既定的情况下,就决定于价格 P 和相应的需求量 Q,即 P/ Q。即价格越 高,相应需求量越少,弹性系数越大,反之越小。如果 P=0,弹性系数 Ed=0,如果 Q=0,弹性系 数 Ed=∞。如果 P/Q 正如等于 dQ/dP 之倒数,那么弹性系数 Ed=1。 在价格 P 和相应的需求量 Q 一定的情况下,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小(坡度越平缓)也就 是 dQ/dP 越大,弹性系数越大,反之越小。 点弹性的几何图表示和测度?一般地说,非线性的需求曲线如右图中的dd 线,需求曲线上任一点 C 的价格弹性可以过 C 点作一条 dd 线的切线,与纵轴相交 于 A,与横轴相交于 B,则 C 点的弹性系数仍可由 CB/CA 来决定。 在价格 P 和相应的需求量 Q 一定的情况下,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小(坡度越平缓)也就 是 dQ/dP 越大,弹性系数越大,反之越小。如右图 C 点: 3.需求弹性的类型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是不同的。根据它们的弹性系数绝对值的 大小可分为五种类型。 ?(1)需求完全无弹性,即 Ed = 0?(2)需求完全有弹性,即 Ed =∞ ? 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例如,银行以一固定价格收购黄金,无论有多少黄金都可以按这一价格收购,银行对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3)单位需求弹性,即 Ed = 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 线??以上三种情况都有是需求弹性的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现实中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4)需求缺乏弹性,即 0<Ed <1 ?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蔬菜等 属于这种情况。 ?(5)需求富有弹性,即 1<Ed <∞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奢侈品,如汽车、珠宝、国外 旅游等属于这种情况。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商品本身被需要的程度:如必需品和奢侈品* (2)商品的可替代的程度:如火车和汽车运输* (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弹性越大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耐用的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小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 响小 5.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TR = P? Q ?(1) 需求富有弹性(Ed>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 会增加。 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薄利多销 ”这类现象。 ?(2) 需求缺乏弹性(Ed<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销售 总收益会减少。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谷贱伤农” 。 必需品提价则会使居民实际收入下降。 二、供给价格弹性 ?1 含义 ?2 计算 ?3.供给弹性的类型 ?4.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 含义 ?供给弹性一般是指供给的价格弹性,它表示某一商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 公式是: ES=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Q/Q)/(△P/P) =(△Q/△P)? P/Q ?供给弹性系数一般是正数,因为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变动关系。 2 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同需求价格弹性计算方法相同,供给弹性的弧弹性公式为: Es =(△Q/△P)? [(P1 + P2)/(Q1 + Q2)] ?供给弹性的点弹性公式为:Es =(△Q/△P)? Q=(dQ/dP)? P/ P/Q ?不同之处在于求出的弹性系数是正值。 3.供给弹性的类型 ?(1)供给完全无弹性,即 Es = 0 ?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都不变。例如,土地、文物、某些艺术 品的供给。 3.供给弹性的类型 ?(2) 供给完全有弹性,即 Es →∞ ?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既定而供给量无限。 3.供给弹性的类型? (3)单位供给弹性,即 Es = 1 ?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供给曲线是通过原 点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3.供给弹性的类型 ?(4)供给富有弹性,即 1<Es <∞ ?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穿 过价格轴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基础 3.供给弹性的类型 ? (5) 供给缺乏弹性,即 0<Es<1 ?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穿 过数量轴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对非直线型的弯曲的供给曲线,在判断曲线上某价格水平点的供给价格弹性时,也按上述原理考虑。方法是过供给曲线上某价格水平点,作该曲线的切线。再看切线交于座标的位置即 可作出断定。 4.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生产时期的长短。短期小,因为无法及时调整 ?(2)生产的难易程度。易的大 ?(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大的大,小的小 ?(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密集小,劳动密集大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 ?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因素之外,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还会由于其他因素或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 而变动。因此相应地就还存在其他因素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这里,我们只介绍一下需求 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 1.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 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公式是: ?Em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收入变动的比率=(△Q/Q)/(△I/I)=(△Q/△I)? I/Q ?或 ? Em =△Q/[(Q1+ Q2)/2]÷△I/[(I1+ I2)/2] ? = (△Q/△I)? [(I1+ I2)/(Q1+ Q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可正可负,并可据此来判别该商品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 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 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 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可等于 1, 大于 1(奢侈品)或小于 1 (必需品)?即它们也分别为单元弹性、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 ?由此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所谓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全部支出)可以反映一国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即 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等品。 ?那些低档的日用消费品,就可能具有负的收入弹性,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 会更多地购买高档的消费品取而代之。?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不同商品在一定的收入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收入弹性,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收入弹性。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这是因为,收入水平提高时,本来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也许会被认为是必需品,本来被认 为是正常商品的东西,可能会被认为是劣等品。?2.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x)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另一种商品(y)价 格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公式是: ?Em = x 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y 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Qx/Qx)/(△Py/Py)=(△Qx/△ Py)? Py/Qx ?或 ?Exy=△Qx/[(Qx1+ Qx2)/2]÷△Py/[(Py1+ Py2)/2] ? = (△Qx/△Py)? [(Py1+ Py2)/(Qx1+ Qx2]?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即两种商品是互替商品还是互补商品,并由此可通过交叉弹性的度量商品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果商品 x、 的需求交叉弹性是正值, Exy>0, y 即 表示随着 Y 商品的价格的提高 (降低) ,X 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 ,则 x、y 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互替品。其弹性系 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如果商品 x、 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 Exy<0, y 即 表示随着 Y 商品的价格的提高 (降低) ,X 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 ,则 x、y 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其弹性系 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当然,如果商品 x、y 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 Exy= 0,则说明 X 的需求量并不随 Y 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 ?x、y 既非替代品亦非互补品,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3.弹性理论与经济政策 ?研究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对于经济决策有着重大意义。?1.由于各种商品的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会影响销售收入,因而调整商品价格时要考虑弹性。例如,为了提高生产者收入,往往对农产品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一些高档消费品采取降价 办法, ?2.给出口物资定价时,如出口目的主要是增加外汇收入,则要对价格弹性大的物资规定较 低价格,对弹性小的物资规定较高价格。 ?3.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也是经济决策时要认真考虑的。在规划各经济部门发展速度时,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由于需求量增长要快于国民收入增长,因此发展速度应快些,而收入弹 性小的行业,速度应慢些。 ?4.研究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也很有用。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应考虑到替代品和互补品 之间的相互影响,否则,变动价格可能会对销路和利润产生不良后果。 第五节 蛛网理论[?] 一、蛛网理论的基本假设 ? 蛛网理论[Cobweb Theory] ? 动态均衡分析。 ? 用于分析农产品价格和产量决定的特点及其的波动趋势。 ? 基本假设: ?[1]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是瞬时的; ?[2]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是滞后的。 二、蛛网模型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需求定理?它可用哪几种方式表述?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4.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供给定理?它可用哪几种方式表述? ?6.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7.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8.什么是供求定理? ?9.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10.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为什么? ?11.什么是限制价格,实行限制价格政策有什么好处?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 ?13.么是需求价格弹性?弹性系数是怎样计算的? ?14.如何判断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还是需求缺乏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16.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如何?根据需求弹性理论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 话的含义。 ?17.什么是供给弹性?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三节 公共物品与消费政策 ?复习思考题?15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 ?三、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五、总效用极大化和消费者均衡 一、欲望与效用 ?欲望?效用 ?基数效用论二、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平均效用 ?边际效用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口述(如前) ?表格 ?图形 ?数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理论解释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的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 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 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 方向变动。 五、总效用极大化和消费者均衡 ?总效用最大化和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在 P1? 1 + P2? 2 + P3? 3 +……+ Pn? n = M 的限制条件下, Q Q Q Q MU1 /P1 = MU2/P2 = MU3 /P3 =……= MUn /Pn = MUm ?对上述条件的说明 假定某消费者只买 X、Y 两种商品,试说明:当他购买时情况为 MUx/Px>MUY/PY,而 总支出水平和 Px、Py 又既定不变,则他应当多买些 X 而少买些 Y 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答: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PX= MUY/PY.当 MUX/PX> MUY/PY 时,消费者应当增加 X 的购买量、减少 Y 的购买量,因为此时单位货币(一元钱)用于购买 X 的边际效用大于用于 购买 Y 的边际效用,也就是说,增加一元钱购买 X 所增加的效用大于减少一元钱购买 Y 所 减少的效用,因而所花的钱不变可以使总效用增加。 6.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 U=4√Q+Y,原来他消费 9 单位 X,8 单位 Y,现在 X 减少到 4 单位,问需 要消费多少单位 Y 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 ?解:U=4√X1+Y1=4√9+8=20 ? 20=4√X2+Y2=4√4+Y2 ? Y2=12 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 Y 上? 4 ?解:由 U = XY 得:MUx = U/ X = Y4 MUy = U/ Y =4XY3 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Px=MUy/Py 即 Y4/Px=4XY3/Py 变形得:Px? X=Py? Y/4 把 Px? X=Py? 代入预算方程: Px? Y/4 X+Py? Y=M(即 Px? X+Py? Y=M) Q Q ?Py? Y/4 + Py? Y=M ?Py? Y=4/5M ∴该消费者应当将收入的 4/5 用于购买 Y 商品。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 一、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二、无差异曲线 ?三、消费可能线 ?四、消费者均衡 一、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的问题和序数效用论的提出。?序数效用论及其与基数效用论关系 ?基于序数效用,则可通过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比较。二、无差异曲线 ?1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 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 ?凸向原点 ?(2)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有无数条 ?任意两条不能相交3.边际替代率 1)概念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 1 单 位 X 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 Y 物品,这 Y 物品的减少量与 X 物品的增加量之比,便称 为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即: MRSXY=△Y/△X (边际替代率的值应为负数,但人们一般取其绝对值。 ) 无差异曲线上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该点的斜率。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之所以呈递减趋势,这是因为无差异曲线存在的前提是总效用不变,因 此,X 增加所增加的效用必须等于 Y 减少所减少的效用,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X? X= MU △Y? Y,或者△Y/△X= MUX/MUY,否则总效用就会改变。 MU 然而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 Y 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增,因而 每增加一定量的 X, 所能代替的 Y 的数量便越来越少, 由此可见若 X 以同样的数量增加时, 所减少的 Y 越来越少,因而 MRSXY 也就必然是递减的。 3)边际替代率递减与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效 用递减在无差异分析中的 具体表现。 ?如图:边际替代率递减与 几何图形中曲线凸向原点 等价。 ?或者说,我们认为边际替 代率是递减的,所以才画 了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三、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 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 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这种限制条件可以写为: M = PX? X+PY? Y Q Q 上式也可写为: QY = M/ PY -PX / PY? X Q 这是一条直线方程式,其斜率为-PX / PY根据预算方程,就可以绘出预算线。 在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购买到的 X 商品与 Y 商品 的最大数量的组合。消费可能线的变动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了,则消费可能线就会变动。 1.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变动(或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或下 降) ,则消费可能线会平行移动, 2.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一种(如 Y)不变,一种(如 X)上升或下降,则消费可 能线变动。 四、消费者均衡 ?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 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如图 3-7 所示。 ?在图 3-7 中,三条无差异曲线效用大小的顺序为 I1<I2<I3。消费可能线 AB 与 I1 相切于 E (此时消费可能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这时实现了消费者均衡。这就是说,在 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 OM 的 X 商品,ON 的 Y 商品,就能获得最大的效 用。?为什么只有在这个切点时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呢?从图上可以看出,只有在这一点上所表示的 X 与 Y 商品的组合才达到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效用最大。 ?在比它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 I3 所代表的效用大于 I2,但消费可能线 AB 同它既不相交又 不相切,这说明达到 I3 效用水平的 X 商品与 Y 商品的数量组合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是无法实现的。 ?而在比它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 I1, 虽然 AB 线同它有两个交点 C 和 D, 说明在 C 和 D 点 上所购买的 X 商品与 Y 商品的数量也是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最大的组合,但 I1<I2。C 和 D 时 X 商品与 Y 商品的组合并不能达到最大的效用。 ?此外,I2 除 E 之外的其它各点也在 AB 线之外,即所要求的 X 商品与 Y 商品的数量组合也 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五、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就是:消费可能线斜率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 等. 所以,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条件又可以写为: ?MRSXY= PX / PY ?MRSXY=△Y/△X =MUX/MUY ?于是可以得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MUX/MUY = PX / PY ?而这也就是根据边际效用分析得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可见,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 假设无差异曲线为 U=X0.4Y0.6=9,PX=2 美元,PY=3 美元,求: (1)X、Y 的均衡消费量; (2)效用 等于 9 时的最小支出 解:已知 U =X 0.4 Y0.6 =9,Px=2,Py=3 ⑴ MUx=U/ X= 0.4X-0.6Y0.6 MUy= U/ Y=0.6X0.4 Y-0.4 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MUy=Px/Py -0.6 0.6 0.4X Y / 0.6X0.4 Y-0.4=2/3 0.4Y/0.6X =2/3 Y/X=1 Y=X 0.4 而 X Y 0.6 =9 X 0.4 X 0.6=9 ∴X=9 Y=9(X、Y 的均衡消费量;) ⑵最小支出=Px? X+Py? Y=2×9+3×9=45[美元] 六、无差异曲线分析与需求定理 ?前面我们曾介绍了如何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定理。现在再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 能线分析来解释需求定理。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即效用函数)和收入为一定,那么其消费可能线及无差异曲线也随之确定,消费者为获得最大的满足而购买的商品数量也随之确定,即消费者达到了均衡。如商 品 X 的价格发生变化,或上升或下降,此时消费可能线将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内或向外 转动,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各个切点也将变动,这表示商品 X 的购买量也随价格的 变化而变化。?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分别作出图(a)和(b) 。 ?在(a)中由于商品X 价格的变化,就有不同的购买量 X1、X2X3 和 X4,此时它们的相应 价格分别为 P1、P2、P3 和 P4 ,我们把商品 X 购买量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的关系放在图(b) 中反映出来,则可以找出一条需求曲线 D。把各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加总起来,便可得到市 场上对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的分析同样表明:购买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以上的分析证明了,需求定理是由消费者的行为决定的。 第三节 公共物品与消费政策 ?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单个消费者为中心,其结论是,只有消费者具有完全的消费自由,通过 市场交易行为就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但现实上,人们的消费不仅有单个人的消费,还有公共消费,同时也不可能有完全的消费 自由, ?因此不可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来实现效用最大化,还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来纠正市场机制的 不足.. 一、公共物品与税收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例如,国防、消防、公共道路、 教育、公共卫生等等。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可能把不支付费用而要消费的人排除在外。因此公共物 品就无法避免“免费搭车”或说“搭便车”的情况,不支付费用而参与消费。 ?非竞争性指无论增加多少消费者,都有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由于有这种特性,公共物品的消费就不必通过交易,即不用花钱去购买。在这种情况下, 提供公共物品就无利可图,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私人企业一般就不愿去提供这类物品。?市场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就只有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也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但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出卖,所以政府就要通过强制性的收税来为提供公共物品筹资二、消费者自由的有限性和保护消费者政策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以消费者具有完全的理性和完全的自由这样暗含的假设为前提的,但事 实上,消费者既不可能有完全的理性,也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 ?在现实中,消费者由于受修养、文化、习俗、思想意识等影响,并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理性, 也不能自觉地来追求满足程度的最大化。他们的消费行为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表面地看,消费者是完全自由的,消费者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实际上,消费者的主权往 往要受生产者的操纵。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消费者。 ?因此,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就需要有各种保护消费者的政策。 保护消费者政策一般有: ?(1)确保商品的质量。 ?(2)正确的消费宣传。 ?(3)禁止不正确的消费。 ?(4)对提供某些劳务的人的素质进行必要的限制。 ?(5)在价格管制政策中分析的限制价格政策,也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保护政策。 ?(6)建立“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保护消费者利益。 三、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 ?消费外在化,就是指个人消费者对社会的种种影响。个人消费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整 个社会的问题。 ?首先,个人消费要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因此,为了保护社会资源,尤其是某些比 较稀缺的资源,就要用法律或经济手段限制某些消费。 ?其次,个人的消费会给予社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正确的引导,对某些消费还 需要加以必要的限制。 ?总之,既要尊重消费者的个人自由,又要能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 复习思考题: ?⒈什么是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者相比,基本观点和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 ?⒉什么是效用?什么是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 ?⒊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如何? ?⒋什么是消费者均衡?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当 MUX/PX>MUY/PY 时,应减少哪 种物品,增购哪种物品?为什么??⒌什么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如何说明消费者均衡? ?⒍为什么要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如何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 ?⒎什么是消费外在化?为什么个人的消费需要正确的引导,对某些消费还需要加以必要的限制? 探求生产者(厂商)的行为。 厂商的目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此要依次研究如下三个问题: 1、怎样使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生产理论(第四章) 2、怎样使一定产量成本最低――成本理论(第五章) 3、在不同市场上一定需求曲线下利润最大――厂商均衡(第六章) 第四章―生产理论四大内容: ?一、生产要素 L、K、N、E 的投入与产量 Q 的关系 --- 生产函数 ?二、一种生产要素 L 的连续合理投入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三、两种生产要素 L、K 的最适组合 --- 生产者均衡 ?四、两种生产要素 L、K 的连续同比例 增加投入 --- 规模经济 §1、生产函数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二、技术系数 ?三、齐次生产函数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生产是指投入物转化为产出物(商品或劳务)的过程。?生产函数表示产量 Q 与生产要素 L、K、N、E 的投入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也即这二者之间的技术关系。 ?可表达为:Q=f(L,K,N,E) ?其中 N 是固定的,E 难以估算,可简化为: Q=f(L,K) 二、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技术系数可分 (1)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 (2)固定配合比例的生产函数、 三、齐次生产函数?齐次生产函数:对于一种生产函数,如果投入所有生产要素增加λ则说这样的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 。 如: f(λa,λb)= λk f(a,b)?倍,产量也增加 λk 倍,美国经济学家柯布-道格拉斯提出的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公式:Q = AL? Kβ= 1.01L0.75 K0.25劳动贡献为 3/4, 资本贡献为 1/4 . A=1.01 表示 1%总产出是技术进步产生的 (当时的情况) 。 由于? +β =1,因此该生产函数是线性生产函数?证明:f(λL,λ K)= A(λ L)? (λ K)β ββ=Aλ ? L? λ K β β =Aλ ?+ L? K β =λ ?+ Q §2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三、MP 和 AP、TP 的关系 ?四、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总产量 TP、平均产量 AP 和边际产量 MP ?总产量 TP: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TP = AP*Q ?平均产量 AP: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Q ?边际产量 MP: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Q MP = dTP/ dQ ?(已知一,就可推出另二,怎么求?特别注意已知 TP 如何推出 MP) 3.某厂商使用要素投入为 X1 和 X2,其产量函数为 Q=10X1X2 -2X12 -8X22,求 X1 和 X2 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解:已知 Q=10X1X2 -2X12 -8X22 APx1=Q/X1=10X2-2X1-8X2/ X1 APx2=Q/X2=10X1-2X12/X2-8X2 MPx1= Q/ X1=10X2-4X1 MPx2= Q/ X2=10X1-16X2 二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在技术水平不变,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种生产要素,该生产要素的边 际产出最初可能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就必出现递减的趋势 如图: 三、MP 和 AP、TP 的关系 3. TP、AP 和 MP 的关系1.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21L+9L2 - L3,求: ? (1)总产量 TPL 的最大值; ?(2)平均产量 APL 的最大值: ?(3)边际产量 MPL 的最大值; ?(4)证明 APL 达到最大值时,APL=MPL?[解]根据 TPL=21L+9L2 - L3 2 ?可得:APL=21 +9L C L ? MPL=21+18L - 3L2??(1) 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 ?即 21+18L - 3L = 0 ?3L2 -18L-21 = 0 ? (3L+ 3)(L-7)=0 ?L= 7(L=-1 不合题意) ?代入 TPL=21L+9L - L ?2 3 2=245(总产量 TPL 的最大值)2?(2)同样,对于 APL=21 +9L C L ?d/dL APL=9-2L ? d/dL APL=0 ? 9-2L=0 ? L=4.5 2 ?代入 APL=21 +9L C L ? =41.25(平均产量 APL 的最大值)?(3) 同样,对于 MPL=21+18L - 3L ?d/dL MPL=18-6L ? ?2d/dL MPL=0 18-6L=0 ?L=3 2 ?代入 MPL=21 +18L C3 L ? =48(边际产量 MPL 的最大值)?(4) 前已求得 L=4.5 时,平均产量 APL 的达最大值,APL=21 +9L C L =41.25 ?而 L=4.5 时,MPL=21+18L - 3L ?2 2=41.25∴ APL=MPL§3、两种生产要素最适合组合 (一)边际产量分析法: (1)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 (2)并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上 的边际产出相等。 其数学公式为: PK * QK + PL * QL = M MPK MPL ----- = ----- = MPm (2) PK PL(1)PK * QK + PL * QL = M (1) MPK MPL ----- = ----- = MPm (2) PK PL M --- 成本 PK--- K 的价格 PL--- L 的价格 QK--- K 的数量 QL--- L 的数量 MPK--- K 的边际产量 MPL--- L 的边际产量 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注:与消费者均衡中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 Px * Qx+ Py* Qy = M (1) MUx MUy ----- = ----- = MUm (2) Px Py (二)等产量分析法 1、等产量线 Q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 L、K 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线上任何一点, L、K 组合不同, 但产量却相同。?减少K,增加 L; 或减少 L,增加 K。 产量保持不变。?注: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 等产量线的特征: ?a)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为实现同样的产量,增加一种 生 产要素所 增加的产 量恰 恰弥补了 另一生产 要素 的减少而 损失的产 量。 MPL ? L= △ MPK ?△K ?b)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斜率是负的,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图) ?c)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不同的曲 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图) ?d )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否则等产量线的定义会和它的上一特征发生矛盾。 (接下页) 边际替代率递减 MPL? △L=MPK ?△K MRTSLK = △K /△L=MPL / MPK b)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不同的曲线 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因为高位的 等产量线的 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回上页) 2、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 素数量(K,L)的最大组合的线。 如 M=600,PL =2,PK =1 组合方式 QL QK a 300 0 b 200 200 c 100 400 d 0 600?成本增加,向右上方移动; 3、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生产者均衡 ?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 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注:与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比较。 (接下页)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时,K、L 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M,N) ,是生产者在既定成 本上(AB)所能实现的最大产量(Q2) 。 ? 如果 Q 与 AB 两条曲线相交(C,D) , 则是以较多的成本实现 较低的产量, Q1&Q2,浪费了。 Q3&Q2,但无法实现。 等产量曲线分析法与边际产量分析法比较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就是:等产量线斜率与等成本线斜率相等. 已知某厂商的产函数为 Q=L3/8 K5/8 ,又设 PL=3 美元,PK=5 美元,试求: (1)产量 Q=10 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 L 和 K 的数值; (2)总成本为 160 美元时厂商均衡的 Q、L 与 K 之值。 解:已知 Q=L3/8 K5/8 ; PL=3, PK=5 ⑴MPL= Q/ L=3/8L-5/8K 5/8 MPK= Q/ K =5/8L3/8 K -3/8 最小成本组合条件为:MPL/ MPK=PL/PK MPL/ MPK=3/8L -5/8 K5/8 /5/8L3/8 K-3/8 =3K/5L PL/PK = 3/5 3K/5L=3/5 K/L=1 L=K ∴当 Q=10 时, 生产函数 L3/8L5/8=10 ,求得 K=L=10 TC= PLL + PKK=3×10+5×10=80 答:产量 Q=10 时的最低成本为 80,使用 L 和 K 的数值均为 10 已知某厂商的产函数为 Q=L3/8 K5/8 ,又设 PL=3 美元,PK=5 美元,试求: (1)产量 Q=10 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 L 和 K 的数值; (2)总成本为 160 美元时厂商均衡的 Q、L 与 K 之值。 ⑵TC=160 L=K TC= PLL + PKK = PLL + PKL =3×L+5×L =160 L=20 K=20 3/8 5/8 Q=L K =20 3/8 ×205/8=20 答:当总成本为 160 美元时, 厂商均衡产量 Q 为 20,使用的 L 与 K 的数量均为 20生产扩张线?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 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 最适合点,将这些点 连接在一起,就得出 生产扩张线。 α β 设生产函数为 Q=A X 1 X 2,R1、R2 为 X1 和 X2 的价格,试求该产品的扩展线。 α β 解: 已知 Q=A X 1 X 2 PX1=R1 PX2=R2 α β MPX1= Q/ X1=α AX1 -1 X2 α β MPX2= Q/ X2=β A X 1 X -12 MPX1/MPX2=α X2/β X1 MPX1/MPX2=PX1/PX2 α X2/β X1=R1/R2 α R2X2 =β R1X1 ∴扩展线的函数式为:α R2X2-β R1X1=0 §4 两种生产要素 L、K 的连续 同比例增加投入 ?1、规模经济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 大。起初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 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规模收益递增 :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小于产出扩大规模。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用 K 次齐次函数 f(λa,λb)= λk f(a,b) 表示。?如:Q=ALαKβ + ? A(λL)α?(λK)β=λα βALαKβ ?当 α+β=1 时,规模收益不变。 ?当 α+β>1 时,规模收益递增。 ?当 α+β<1 时,规模收益递减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用图形表示) a.规模收益递增 :?2、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内在经济 内在不经济 一个企业 产量 规模扩大 增加 某个行业 产量 减少 收益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收益 规模扩大增加减少3、适度规模 ? ----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 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 (2)市场条件。 (3)自然资源状况 6.已知生产函数 Q=L2/3K1/3 证明: (1)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受报酬递减规律支配。 2/3 1/3 ?(1)Q=f(L,K)=L K 2/3 1/3 ?则 f(λ L,λ K)= (λ L) (λ K) ? =λ 2/3L2/3λ 1/3K1/3 ? =λ L2/3 K1/3 ? =λ Q ?∴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函数?一、成本概念 ?二、成本函数 ?三、短期和长期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一、经济学的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 ?2.显明成本和隐含成本 ?3.几种成本概念的关系 1、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曲线,也称生产转换线表明:即多生产某种产品,就要放弃另一种产品。 2、显明成本和隐含成本 显明成本指厂商会计帐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费用, 包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原料、材料、燃料、动力和运输等所支付的费用,以 及借入资本支付的利息。 隐含成本指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 包括(a)使用自有设备不计的折旧费或租金(b)厂商的所有主自己投入的资金不 计利息(c)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没计的薪金。 3、几种成本概念的关系 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含成本 显性成本=会计成本 隐含成本=隐含租金+隐含利息+隐含工资 (隐性成本在经济分析中被看成是成本,在会计帐上算作利润。 在经济分析中收支相低,从会 计核算来看则是已取得了正常利润。) 例: 二、成本函数 ?1.成本理论主要分析成本函数。?因为企业决定生产多少产量,必须比较收益和成本的关系以求利润极大化,而收益和成本都是会随着产量变动的,因此,人们必须研究成本和产量的关系。 ?2.成本函数 ?指的就是产品数量和相应的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记作: C=? (Q) 为成本,Q 为产量) (C?3.成本函数与成本方程不同,?成本函数说的是成本和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成本方程说的是成本等于投入要素价格的总和:C=L? L+K? K 。成本方程是一个恒等式,而成本函数则是一个变量为产量的的函数式。 P P ?4.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是密切相关 ?生产函数是产量和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即:Q=f(K,L),如果告之价格,则从生产函 数就可求得成本函数。例如:(下页) 例:若某产品生产函数 Q=10KL/(K+L),在短期中令 PL=1,PK=4,K=4。则从生产函数可知 ? Q=10KL/(K+L) =40L/(4+L) ? (4+L)Q=40L ? L=4Q/(40-Q) 因此总成本函数 ?TC=PL×L+PK×K=4Q/(40-Q)+16 三、短期和长期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短期和长期?在短期中,成本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在长期中,一切成本可变,不存在固定和可变的区别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 ?二、总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 ?三、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 一、(总)可变成本、平均可成本和边际成本 ?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相应地,也就有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 成本的区别。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暂时把固定成本存而不论,先来单纯地考虑其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成本即可变部分的成本(包括总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 1.总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 ?(总)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简写 VC)?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简写 AVC)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简写 MC)2.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种产品组合的负向关系,即一种产品增加,另一种必减少,或一种产品减少,另一种必增加。 ?现在,我们进一步来考察这一条曲线的形状,它还是一条向外凸出或凹向原点的曲线 ?这就表示当一种产品的数量增加时,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是递增的。这种特点 所表示的就是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成本变动规律和边际收益变动规律成反向关系。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边际 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后来, 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作用, 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3、MC 和 AVC、TVC 的关系 表格表示 图形(曲线)表示 ?根据总可变成本函数可作出总可变成本曲线 TVC(图 5-2(a)) ,并由此推导出 AVC 曲线和 MC 曲线[见图 5-2(b)]。 ?TVC 曲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 0 的连线的斜率即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 ? TVC 曲线上的任一点的斜率即为该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MC-AVC 同 MP-AP 相对应 ?边际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关系同前一章所讲的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关系是互相对应的。 边 际成本递增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呈 U 型的 MC 曲线和呈倒 U 型的 MP 曲线,MC 与 AVC 相交于 AVC 的最低点同 MP 与 AP 相交于 AP 的最高点等等都是对应的。 二、总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上固定成本 FC(假定为 40) ,于是就可以得到: ?TC =VC+FC ?AFC=FC/Q ?AC= TC/Q 或=AVC+AFC ?前面的表 5-1 就具体化为如下表: 1. TC=VC + FC 2、AC=AVC + AFC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三、长期边际成本 一、长期总成本 LTC 与可变成本曲线 VC 的形状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 VC 曲线形状是由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 ?而在长期,由于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因此,这里面对应的不是要素边际收益率问题 而是要素的规模报酬问题,LTC 曲线是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长期总成本曲线AFC=FC/Q 一、长期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由无数条短期成本曲线的切线相连而成的,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 线。这是因为,若厂商可任意选择生产规模,那么,对于某个事先确定的产量水平,厂商是 要计算各种可供选择的工厂规模上的生产总成本,并选择总成本最小的那个规模。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3.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 ?LAC=LTC/Q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三条短期成本曲线是和三条 STC 曲线相对应的.STC 与 LTC 的切点和 SAC 与 LAC 的切 点在同一垂直线上,表示是在同一产量水平上的.其原因是 AC=TC/Q ?LAC 和 SAC 绝大多数不可能在两者最低点相切,在两者最低点相切,达到两者的最低点,这 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相同。 ?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有区别,这就在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在下 降时还是上升时都比较平坦, 这说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都变动较慢。 这 是由于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可以随时调整, 从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有一个较长的 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在短期中,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很短,甚至没有。 3.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1)成本不变的行业?(2)成本递增的行业 ?(3)成本递减的行业三、长期边际成本(一)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但它也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要平坦。 ?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和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一样,即在长 期平均成本下降时,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时,长期边际成 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长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成本。这一点 可用图 5-9 来说明。 三、长期边际成本(二) ?如果进一步考察长期边际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同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关系, 那么, 我们将发现: ?(1)在 LAC 的最低点 E 点,LAC、LMC、SAC3 和 SMC3 四条曲线汇在一起。 (见图 5-10) ?(2)LMC 不是 SMC 曲线的包络线,这两条曲线相交而不是相切。在图 5-10 中,在产量 为 Q1 时, LMC 曲线和 SMC1 曲线在 A'点相交, 在交点的垂直上方, 正好是 LAC 曲线和 SAC1 曲线的切点 A 点,这是因为,LMC 曲线是 LTC 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的轨迹,LTC 曲线和 STC 曲线在产量为 Q1 时相切,在切点,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因而在垂直下方,LMC 曲线 和 SMC1 曲线相交。 2.对于生产函数 Q=10KL/(K+L),在短期中令 PL=1,PK=4,K=4。请: ?(1)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 Q=10KL/(K+L) =40L/(4+L) (4+L)Q=40L L=4Q/(40-Q) TC=PL×L+PK×K=4Q/(40-Q)+16 AC=TC/Q=4/(40-Q)+16/Q AVC=PL×L/Q=4/(40-Q) MC=dTC/dQ=160-4Q+4Q/(40-Q) 2 = 160/(40-Q)2 (2)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 先证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必等于边际成本。 ?AC=TC/Q 当平均成本最小时,有 dAC/dQ=0 即:dAC/dQ=(dTC/dQ×Q-TC)/Q2= dTC/dQ/Q-TC/Q2 =MC/Q-AC/Q=0 (Q≠0) ∴MC-AC=0 MC=AC 当 dAC/dQ=4/(40-Q)2-16/Q2=0 时: 1/(40-Q) 2 =4/Q 2 1/(40-Q) =2/Q Q=2(40-Q) Q=80/3 将 Q=80/3 代入 AC 和 MC: AC= 4/(40-80/3)+16/80/3=0.3+0.6=0.9 MC=160/(40-80/3)= 0.9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一) 第一节 厂商收益和利润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和产量的 决定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 厂商收益和利润 ?一、厂商收益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市场结构类型和利润最大化 一、厂商收益 ?厂商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利润是收益减去成本后的余额。一、厂商收益 ?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货币收入,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一、厂商收益 ?收益是产量与价格的乘积 ,因此: ?总收益(TR) ?TR=TP? P ?平均收益(AR) ?AR=AP? P。 ?边际收益(MR) MR= MP? P 一、厂商收益 ?总收益(TR) ?TR=TP ?平均收益(AR) ?AR=AP ?边际收益(MR) ?MR= MP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π =TR-TC。 厂商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 在于求得最大的利润, 就是求得利润最大化。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果 MR>MC, 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 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还有利可图。也就 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如果 MR<MC ,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 加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厂商必然要 减少产量。 ?所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这一点还可以简要地用数学方法证明: ?收益和成本均与产量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总收益为 TR(Q) ,总成本为 TC(Q) ,利润(π ) 为总收益与成本之差,其公式为: ?π = TR(Q)-TC(Q) ?dπ /dQ=d TR/dQ-d TC/dQ ?π 为最大值的条件一阶条件即必要条件是: ?dπ /dQ=d TR/dQ-d TC/dQ = 0 ?从上式可得: ?d TR/dQ=dTC/dQ 即 MR=MC?但MR=MC 还只是获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如图 6-1 中所见,MC 与 MR 相交于 E' 和 E 两点,但只有 E 点上,才达到利润最大。这就是说,要保证利润最大,利润对产量的二阶 导数要求为负。其公式为: 2 2 2 2 2 2 ?d π /dQ =d TR/dQ -d TC/dQ < 0 2 2 2 2 ?d TR/dQ <d TC/dQ 即 dMR/dQ<dMC/dQ (边际成本的增长率大于边际收益的增长率) 。 ?因此,只有在 OQ1 产量上,利润达到最大。顺便指出,E' 是利润最小点,因为在 E' 点上, MR 的斜率大于 MC 的斜率。 三、市场结构类型和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超过成本的余额,但是成本函数只是表明了厂商为可能生产的各种产量所支付的最 低成本,并不能说明厂商将要确定什么样的产量水平。 ?这是因为,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不仅取决于它的成本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它 的收益状况,或者说取决于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状况。 ?但是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依不同的市场类型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同样,厂商的供 给曲线不仅取决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也与厂商所处的市场环境相关。因此,市场条件不 同,供需曲线也不同,从而均衡条件不同。?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市场的供需曲线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了解MR=MC 这个利润最大化 的一般条件基础上, 还要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使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和均 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经济学家一般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来分别 考察价格决定和厂商平衡问题。这四种类型的市场和厂商的特点可列表如下: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 结构。 ?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包括: ?厂商数目很多;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影响市场价格) ?产品同质,不存在差别; (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可以完全替代) ?资源完全自由流动,(不存在市场进入壁垒,企业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 ?市场信息是畅通的。(有关交易的信息是充分的) ;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必要条件) ?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AR=P, ?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即取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是 MC=MR=AR=P。如图 6-3 所 示。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三种情况) ?同时,MC 和 AC 又相交于 AC 的最低点。 但在短期,由于有些要素不能改变,厂商不 能根据市场行情改变生产规模,也不能变换行业。因此,MC 与 MR 的交点不一定就是 MC 与 AC 的交点,即不一定就是 AC 的最低点,从而,短期均衡就有可能发生三种情况。 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企业还应该产生吗?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企业停工点) 例:假设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2Q3-5Q2 + 10Q + 25 (1)当价格 P = 66 时,厂商的产量和利润是多少? (2)当价格 P = 14 时,厂商的产量和利润是多少?是否亏损?是否停止营业? 四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 各个厂商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和生产, 也可以自由进 入或退出该行业。 这样, 整个行业供给的变动就会影响市场价格, 从而影响各个厂商的均衡。 ?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其他厂商也会涌入该行业, 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厂商会减少生产,有些厂商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 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 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 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在图 6-10A 中,市场需求曲线 D 与供给曲线 S0 相交于 E0,决定均衡价格为 OP0。在这一价 格上,边际收益曲线 MR 与边际成本曲线 MC 相交于 e0,决定厂商均衡产量为 Oq0(如图 6-10B 所示) 。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 新厂商为了追求超额外利润陆续加入这一行业, 老厂商也纷纷扩大工业 规模。结果,市场供给曲线 S0 向右移到 S1,与其市场需求曲线 D 相交于 E1,决定新的均衡 价格为 OP1,低于 OP0。市场价格的下降使得厂商的需求曲线从 d0 移到 d1,与边际成本曲 线 MC 相交于 e1,决定最大利润的产量为 Oq1。在这一产量水平上,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 超额利润消失了,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四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从上可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也可能遭受亏损,但在长 期,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由此,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条件是:P=MR=SMC,长期均衡 的条件是:P=MR= SMC =SAC = LMC =LAC。它们的区别是,短期均衡不要求价格等于平 均成本,但长期要求它们相等。长期均衡条件如右图所示。在图中,厂商的需求曲线 d 与 四条成本曲线(两条短期、两条长期)相切(或相交)于 e,决定长期的均衡产量为 Oq0。 ?实现了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这就说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 现成本最小化,从而也就是经济效率最高。 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评价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完全垄断的价格差别 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完全垄断(perfect monopoly) ,又称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 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就同完全竞争 企业是一个价格接受者不同,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产量和销售价格, 并因此使自己利润最大化。垄断企业还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不 同的价格,即实行差别价格(price discrimination) 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或条件主要有: 第一,规模经济的需要。特别是某些产品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即可满足全部需 求。这样,由一家大企业生产,其平均成本就会低于其他企业,从而易于排除其他企业而实 行对这些产品的垄断。 第二,政府管制。政府借助于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或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 第三,特殊资源或技术的控制。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或对生产某些 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从而就能对用这些资源、矿藏或技术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仍然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MR=MC)的原则来决定产 量,这种产量决定后,在短期内,厂商对产量的调整也要受到限制,因为在短期内,产量的 调整同样要受到固定生产要素(厂房、设备等)无法调整的限制。这样,也可能出现供大于 求或供小于求的情况,当然也可能是供求相等。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会有亏损;在供小于 求的情况下,会有超额利润;供求相等时,则只有正常利润。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作业题: ?已知某垄断者的总成本函数为 TC=6Q+0.05Q2,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360-20P.求 ?(1)利润为最大时的销售价格\产量和利润 ?提示:从 AR-----MR(AR:P=a-bq,则 MR=a-2bQ) ? TC-----MC ?(注意 MR≠Q? P) ?再算 MR=MC ?(2)垄断者收支相抵时的价格和产量. ?提示:收支相抵即 AR=AC 或 TR=TC 五、完全垄断的价格差别 ?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1.一级价格差别 ?2.二级价格差别 ?3.三级价格差别 1.一级价格差别 ?所谓一级价格差别或完全价格差别,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 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性收入。 ?按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格是按边际效用的大小来确定的,这样,消费者根据 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付出的价格总和同实际付出的价格总和之间便出现差额, 这就是所谓 “消费者剩余”。 ?一级价格差别则假定完全垄断厂商能够做到根据每一个产品对每一个消费者所产生的效用 大小来取价,从而将消费者剩余全部榨光。 2.二级价格差别 ?所谓二级价格差别,是指垄断者对某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 以获得较大收益的一种方法。 ?在水、电、煤气、邮政、电信等社会公用事业中,多采用这种方法。 3.三级价格差别 ?所谓三级价格差别,又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取 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同。?假定两个独立的市场,其平均收益函数或需求函数分别为 AR1(Q1),AR2(Q2);边际收益函 数分别为 MR1(Q1),MR2(Q2)。Q1,Q2 是两个市场的销售量,垄断企业的垄断产量即为 Q= Q1+Q2,其边际成本函数为 MC(Q)。 ?在 Q 的产量水平,如果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不相同的话,即 MR1≠MR2。那么垄断者就会 把产品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市场转移到边际收益较高的市场出售。 最终结果将会使两个市场的 边际收益均等,即 MR1 = MR2。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只要边际成本 MC(Q) 不等于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它都会调整自己的产量,直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样, 对于市场分割的垄断者,它的均衡条件为: ? MC(Q) = MR1(Q1) = MR2(Q2) ?这里 Q = Q1 + Q2。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式*代入以上的均衡条件,得到: ? P1(1+1/e1)= P2(1+1/e2) P , P2 分别是两个市场的销售价;e1,e2 是两个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这样,我们就可以 清楚地看到:如果一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另一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如|e1|>|e2|,那么为保 持上式的均衡条件成立,在(1+1/e1)=(1-1/|e1|)>(1+1/e2)=(1-1/|e2|)时,价格 P1 <P2。这就是说,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市场会有较低的价格;反之,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会 有较高的价格。这就是垄断者可以在不同市场分别定价的原因。? 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垄断者要实现市场分割,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销 售价格,从而取得更大利润,需有两个条件:第一,垄断者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 分有效地分割开来。否则,不仅全部顾客会集中于低价市场采购,而且低价市场的顾客很可 能会将低价购得的产品转向高价市场出售。第二,各子市场或消费团体,必须具有不同的需 求价格弹性。如果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同,差别价格就不会存在。只有需求弹性不同时, 垄断者才能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因为定价过高,消费者就不买了) ;同 时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制定较高的价格(因为即使价格高些,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 。?例如,航空公司可以在一条飞机航线上,把它的乘客划分为公务乘客和旅游休假乘客,对 公务乘客(需求弹性不足)就可收费高一些,而对旅游休假乘客收费可能低一些,因为对这 部分需求弹性充足的乘客索取高价的结果会使需求量大幅度地下降。 ?三级价格差别的实例,除了航空公司对乘客进行划分外,还有一些常见实际范例。例如电 力公司对普通家庭用电和工业用电这两个不同的市场分别收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再如在国际 贸易方面,销售同一产品时,对本国市场与别国市场分别定不同的价格。一般来说,外国市 场价格偏低, 而本国市场价格偏高。 这是因为外国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高于国内市场的 缘故。?*在完全垄断情况下,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 曲线,这就是说,提高价格,销售量减少,降低价格,销售量增加。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 达到总收入最大呢?总收益是产品价格与产量的乘积,在产量扩大过程中,价格在下降,因 而总收益是增是减,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即|e|>1 时,销售总收益随价格下降而增 加,随价格上升而减少;|e|<1 时,情况则相反;|e|=1 时,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价格变 动时,总收益是增还是减,实际上是边际收益大于零还是小于零的问题,|e|>1 时,总收益 随价格下降而增加,即边际收益大于零;|e|<1 时,总收益随价格下降而减少,即边际收益 小于零,可见,边际收益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可以写成:? ? ?MR=P(1+1/e)= P(1-1/|e|)返回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 ?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比较分析,认为完全垄断对经济是不利 的。 ?第一,生产资源的浪费。因为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AR=AC=MC,即厂商是在最低的成本情况下,保 持生产均衡,因而生产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但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长期均衡,由 MR 曲线 与 MC(包括 SMC 与 LMC)曲线的交点确定均衡产量。由于生产是在生产成本高于最低平 均成本处保持均衡,因此资源未能得到最优配置。 (图示) ?第二,社会福利损失。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即价格差别,消费者所付的价格高,就是 消费者剩余减少。这种减少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第三,垄断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平。垄断企业可以长期维持超额利润,而这一利润并非与投 入相关。 ?第四,垄断也容易引起腐败。由于部分垄断与政府有关,垄断企业将会通过“寻租”行为 来维持垄断地位 ?最后,垄断妨碍社会进步。 (在大多数情况下,垄断会扼杀竞争) 但也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对完全垄断也要作具体分析。 ?首先,有些完全垄断,尤其是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垄断,并不以追求垄断利润为目的。 这些公用事业往往投资大, 投资周期长而利润率低, 但它又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这样的公用事业由政府进行完全垄断,会给全社会带来好处。然而也应该指出,由政府完全 垄断这些公用事业,往往也会由于官僚主义而引起效率低下。 ?其次,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厂商因能获得垄断利润,具有更雄厚的资金与人力,从 而更有能力进行新的研究,促进技术进步。 (下接)?垄断与竞争条件下定价比较 ?垄断市场均衡时,MR = MC ?竞争市场达到均衡时,P = MC 有关中国现阶段建立反垄断法的争论 正方意见: ?反垄断法是维持正常市场秩序的基本法规之一; ?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是有目共睹的; ?竞争是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 反方意见: ?从国际竞争需要出发,中国应该促进大企业的发展,而反垄断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大企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垄断是国家垄断,是国家控制关键领域的需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厂商收益?什么是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3.为研究厂商均衡理论,经济学家把市场分为哪几种类型? ?4.什么是完全竞争?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什么?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和个别厂商的价格各是如何确定的,需求曲线各是怎样的 一条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 ?6.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7.什么是完全垄断,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8.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是怎样一条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如何? ?9.用图形说明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总收益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10.分析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11.完全垄断的价格差别有哪几种?分别加以说明。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二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二节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三节 产业政策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非价格竞争 ?四、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与其他厂商产品有一定差别,因此,一个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 求曲线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形状, 也是一条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但又由于有很大替代性。它一般又比一个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即垄断竞争厂 商面临着一条向右倾斜但斜率比垄断厂商要平坦得多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竞争也谋求利润最大,其产量和价格的决策的基本原则同样是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 本,即:MR=MC。 在短期,均衡的图形与垄断厂商的均衡十分相似,若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有超额利润;如图 6-21。若低于平均成本,则会亏损。如图 6-22。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n在长期,厂商可以任意变动一切生产投入要素。若一行业出现超额利润或亏损,会通过新 厂商进入或原有厂商退出,最终使超额利润或亏损消失。因此,垄断竞争不能象完全垄断那 样,长期保有超额利润,而是又是象完全竞争一样,在长期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1)MR=MC, (2)AR(P)=AC。如图 6-23。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课外作业题: 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0.001Q3-0.425Q2+85Q 如果产品集团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它们的价格, 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 为 Q=300-2.5P 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提示:长期均衡时 LAC=P, 从 LTC 可求得 LAC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非价格竞争 ?什么是非价格竞争 ?1.产品变异 ?2.推销成本的作用 ?关于非价格竞争评述 什么是非价格竞争 1.什么是非价格竞争 通常商业争夺市场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但是这种办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1.通过降价可以提高需求函数,但在存在竞争的市场上,大家都降价,因而你的竞争者的 顾客并没有被你吸引过来,销售量只能是由于整个行业的降价而带来的极少量增加。 ?2.整个行业降价带来的销售量增加,也不一定就是总收益的增加,如果在价格弹性小于 1 的范围内降价,就反而会使总收益减少。 ?3.垄断大厂商可以通过降价压跨小厂商,大多数厂商又是做不到的,利用这种办法同大厂 商竞争只有自己吃亏以至破产。 因此在竞争,特别是垄断竞争市场上,价格竞争利益不大,这就使这类厂商更着重于非价格 的产品质量、服务及广告等竞争形式。这就是所谓非价格竞争。 1.产品变异和成本 ?产品变异是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产品变异指变换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做工 和附带的服务等来改变原有的产品,以形成产品的差别,影响市场均衡。 ?产品变异会影响产品成本和产量,但关键是要看经过变异,能否形成较大的需求从而给厂 商带来更大的超额利润。 如果经过变异之后, 在新的均衡条件下超额利润高于原来均衡时的 超额利润,这种变异是优化的变异。 ?下面用图 6-24 来看产品变异的情况 。 1.产品变异和成本 2.推销成本的作用 ?推销活动的竞争是又一种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推销活动会引起销售成本的变化。销售 成本(selling costs)是用来增加产品需求的成本,包括广告开支、各种形式推销活动,如送 货上门、陈列样品举办展览、散发订单之类的开支。其中以广告最为重要。 ?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不同,广告对垄断竞争厂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垄断竞 争厂商扩大产品销路的重要手段。 广告一方面会增加产品的产量, 但另一方面会增加销售成 本,因此垄断竞争厂商是否做广告以及花费多少费用做广告是他必须充分考虑的事情。 2.推销成本的作用 由于超额利润增加了,因此支出广告费是有益的。 关于非价格竞争评述 ?1.企业往往是两者兼用,但从长期来看,非价格竞争同价格竞争一样,不能长期保有超额利 润。 2.价格竞争和产品变异有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3.广告宣传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大量市场信息和支持广播、电视、报刊和杂志等,但会增加 产品成本和价格,有的广告更是名不符实,给人误导。?四、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比较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条件 P=MR=AR=MC=AC,两者都是 P(AR)=AC。差别是完全竞 争下 AC = MC,P(AR)= MR,而垄断竞争市场 AC >MC,P(AR) > MR。这说明: ?(1)垄断竞争下成本较高,未能达到最低点,存在资源浪费; ?(2)垄断竞争下价格比较高,相应产量较低,对消费者不利。 ?但也并不能由此得出完全竞争市场就优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结论。 ?因为尽管垄断竞争市场上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资源有浪费,但消费者可以得到有差别的产 品,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且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量要高于完全垄断市场,价格却要低。 特别是垄断竞争有利于鼓励进行创新。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 三个市场的比较 第二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二、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 ?四、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价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他们每家都在该行业中举足轻 重的地位。?(2)价格和产量一旦确定以后,就有其相对稳定性。 ?(3)各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他们之间更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勾结。?这样,每家厂商必然会对其他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变动作出直接反应,他在作决策时必须考 虑其他厂商的决策,同时,他也要考虑自己的决策对别的厂商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