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晒单都是真的吗是骗局吗?

揭秘微传销:令人不寒而栗的微商传销
稿源:创事记
文/大唐波斯将军
2月15日,微信团队发表运营公告称,将对微信公众平台非法分销模式行为进行整顿,打击包括通过分销模式依据下线销售业绩提成和以许诺收益等方式诱导用户滚动发展人员等行为。此次行动被视为腾讯最近对微信公众平台一系列整顿的一环。相较于之前打击抄袭、举报谣言的行动,腾讯此次针对微商传销的打击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微商的乱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13年,就有人对大量所谓泰国化妆品通过微商途径涌入国内市场的现象表示怀疑。许多我们听都没有听过的牌子,通过微商轻易就卖出了几十万片面膜或者上万份功效诡异、成分可疑的XX蜜/霜。网络上也充斥着女大学生通过微商月入十万的吸引眼球的消息。而造成这些乱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传销&。
提起传销,许多人脑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群人挤在狭小的屋子里,大声地呼喊着&我要发财,科学致富&的口号。这也是作家慕容雪村在他的《慕容雪村卧底传销23天》专题报道中所描绘的景象。但是微商传销和这类传统传销的手段并不相同,一切活动围绕着微信或者QQ展开,上线与下线之间甚至根本没有见过面。犯罪的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化,这简直让人感觉有点罗曼蒂克,但其中所蕴含的危险却没有丝毫减少。利刃随鲜花一同被递向胸口,巨大的陷阱被隐藏在深雪下。
传销,又称层压式销售,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不以商品而以发展下线作为盈利模式的商业都可以视为传销,判断传销行为是否成立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其是否具有金字塔式的人员组织结构。许多人认为传销组织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自己一定不会上当受骗;但当自己身处骗局之中时,却又往往一点也没有察觉。传销组织监禁成员,每日演讲、上课的行为在普通人眼中往往显得荒唐而可笑,但实际上,这是一套古老却行之有效的洗脑办法。枯燥的生活、每日重复的行动会使人的意志力变得薄弱,虚幻的目标会逐渐侵蚀人的心灵,使人模糊现实与幻想的界限。
然而,微商传销往往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他们的手段更加温和,甚至连发起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传销的情况都时有发生。在腾讯此次所列举的两件典型案例中,通过&分销模式依据下线销售业绩提成&的这个案例我们还可以很轻易地看出其传销模式的本质,&裂变式发展分销商&、上线通过发展下线获得收益的游戏规则也谈不上新鲜。但腾讯提供的第二个案例&以许诺收益等方式诱导用户滚动发展人员&的迷惑性就大得多了,拉用户入会以获得商家的现金抵用劵,如果想获得&VIP服务&再额外交钱,VIP用户享有更多的特权(或分成)。这样的行为可以很轻易地被伪装成正常商家的营销活动,令用户不易察觉,在迷迷糊糊中就掏了钱,还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目前看来,微商传销与普通传销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迷惑性更强,可能被包装成正常的商家营销手段,例如会员优惠折扣、分享到朋友圈返现等等。同时,这些商家通常真的有商品,但商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类似化妆品、服装和玉石首饰这类商品,价格弹性大,普通用户往往很难判断其是否为正品。
2.单个用户受骗金额小,传统传销的入会金额往往在3500元到10000元之间,而微商传销的入门金额往往小得多,只有几十到几百元,即便用户发现被骗,往往也懒得报警,最多向腾讯举报这些商家而已。
3.受骗人数总体数量巨大,每次骗取的金额虽然变小了,但得益于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快速,实际的案值往往不逊色于过去的传销案件。
4.作案成本更低,不需要培训下线,不需要活动场地,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开始作案。即便被举报,也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惩罚,换个ID就可以再次上线。
相同点则有:
1.同样利用亲人、朋友关系为商家的信用进行背书,被诱骗的往往是熟悉的人,即杀熟。
2.同样宣扬不劳而获,往往打出轻松赚钱的噱头,引诱意志力薄弱、贪慕虚荣的人入彀。
3.没有正经的商品,或者商品价格异常,远高于市价、远低于市价都有可能。通常情况下,由于化妆品、服装或者玉石首饰的价格弹性较大,普通用户往往难于判断其价格真伪。
4.热衷于谈论理论与概念而非实际的经营状况。理论与概念可以编得天衣无缝,看起来毫无破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没听过这些理论与概念的人也不是傻子。
任何时代都会有骗子,都会有期望不劳而获的人。网络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让一些拙劣的骗子砸掉了饭碗。但人类的贪欲永无止境,所以总会有新的骗局与被骗的人。这和智商无关,只是心术不正。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延伸阅读: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揭秘被罚958万的云集:是微商还是传销?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揭秘被罚958万的云集:是微商还是传销?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大山
  6月底,云集微店爆出了一组不可思议的数据:年度销售额从5.8亿增长到35.4亿,506%的增速,单月销售额突破7亿!
  当下,“母婴电商”这样的垂直领域已是一片红海,在2015年5月才正式上线运营的APP产品,却逆势而行,在综合型电商领域走出了一条新路。
  根据云集工作人员的说法,云集与传统电商的最大差别,就是它定位于社交电商领域的移动端零售众包。
  这样拗口的说法,让有些媒体盛赞其为“80后新零售的代表”、“电商的终极平台”。
  但是, “拉人头”、“朋友圈广告轰炸”等营销方式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反感,模式的合法性也饱受质疑,甚至有同行直言:云集产品没啥优势,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做传销!
  今年5月,杭州滨江区市场监督局开出一张958万元的“组织策划传销”罚单,更是将这个本就众说纷纭的电商平台,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通过走访创始人、员工、供应商、店主、买家、工商局人士,锌财经试图揭开云集的云遮雾绕。
  01 “这是个什么组织!直销么?”
  “注册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进了一个直销组织。”
  90后姑娘萌萌这样形容云集APP,“注册的时候一定要填写店主的邀请码,才能进行下一步。我用过这么多APP,从没见过这样的。如果店主不是我姐,保不齐我就打110了。”
  云集称,这正是为了保证一对一“有温度”的服务,恰恰是平台最大的竞争力。
  注册下单后,她被邀请进了聊天群,进群第一分钟,她就吓得静了音,“太疯狂了!近500人的群,至少一半的人在发‘欢迎’,群里的提示音都要爆炸了!”
  云集上几乎每小时都有特卖活动,所以每天从早晨7点到晚上11点,群里的消息从没断过。
  她发现,社群里都是由表姐的客户发展成的新店主。每件下单商品,店主都有5%-40%的返利。所以,只有自己变成店主,买东西才更便宜。
  目前180万店主的规模,大都靠熟人推荐,云集的产品,也大都卖给了朋友圈里的熟人。
  在云集的高管们看来,店主的背后是未来几年的商业机会:社交价值。
  COO郝焕说,云集买家端的数据显示,成交半径集中在店主本人的社交圈,店主的信任背书特点尤为明显。
  云集创始人兼CEO肖尚略对锌财经创始人潘越飞表示:“我们的思路,是动用普通个人,或者稍微有一些影响力的个人来扮演消费品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由云集来提供内容云、物流云、仓库云、客服云、培训云、IT云。”
  复盘云集对外的发声,“个体信任”“社交零售”“共享精神”高频出现,这样的形容,实质就是以店主为核心的众包做法。
  是不是联想到了微商?
  02 云集,“中国最大的微商正规军”?
  事实上,业内早有人将云集称为“中国最大的微商正规军”。
  云集店主与微商的主力人群高度类似。在云集180多万注册店主中,79%也是宝妈。她们对肖尚略统一称呼为“男神”,并抱有迷妹一般的崇拜。
  店主舒舒一说起肖尚略就难掩激动的心情:“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如果没有男神肖总,我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价值。”
  对这群原本找不到生活目标的宝妈来说,做云集微店的门栏甚至比普通微商更低,因为销售的整个流程都有人指导。
  就像店主王成所经历的,在云集做店主很省心,“文案怎么发,图片怎么放,甚至一个字都不用改,群里实时更新,直接复制粘贴就行。”
  不过,他也如实表达了对云集的担忧:“我觉得平台一定会被管制,因为大多数人还是想在这里赚到钱,并不是纯粹的消费者。”
  云集的店主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缴纳398元平台服务费后,就能一键成为普通云集店主,通过自购优惠、用户CPS和邀请新店主得到报酬。
  在店主通过直接邀请和间接发展100名新店主以后,就成为云集主管,之后邀请的每一位新店主,他都能得到150元/位的培训费和15%的销售佣金;团队人数达到1000人后,主管就可竞聘服务商(经理)。
  这个过程需要多久?有一位接受采访的经理说,他从店主到主管,再到经理总共只用了4个月,目前社群已超2万人。
  但是,对大多数店主来说,主管都是遥遥无期的,有一位店主表示,为了冲主管,她已经把家里的远房亲戚全拉了个遍,还是不够人数。
  “云集就是集微商、直销、电商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其上游供应商“婷美内衣”也同意行业的这一观点,“云集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各取所长,而且巧妙规避了所有法律问题。我们看中的,就是云集封闭而且固定的用户群。”
  封闭和固定是优势。婷美品牌部李经理举例,“我们有一款内衣在云集上卖了7天,一周后收到云集工作人员的反馈,说客户希望这款内衣还要一些细节功能。这就相当于有一批客户已经排着队等着付款了。所以我们赶紧生产,半个月后就出了新产品专供云集。”
  有一位电商同行曾预言云集未来的路径:卖行货他们是没有优势的,以后肯定要多做定制化的产品,用差异化的产品,把封闭的客户群带回“信息不对称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支撑各个环节的人都有的赚。
  不过,CEO肖尚略严肃反对把云集比做微商的说法。“微商——微小的商业,这一概念非常值得推广,可是微商的层层代理、层层抽成,把原本100元的商品卖到了1000元,客户和底层微商的商业价值都没有得到尊重,是不健康的商业模式。”
  他认为云集与微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级分销的结算模式。“云集的财务收支都由总部统一结算,每一件商品的收入汇总至云集后,分别向供应商、品牌商支付商品成本,向物流商提供物流、仓储成本,向每一位店主、经理、主管分配利益,我们店主的利益由上往下划分,而非由下往上。”
  云集还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开具的罚单针对的是公司2015年的行为,目前公司经营的模式和结算模式,已经与2015年时完全不同,“合规上路”。
  但是,一位熟悉传销案件的“老工商”,在详细了解云集现在的模式之后,却微微一笑:
  “在我看来,认定是不是传销的最关键问题还是下下级有没有留存,还有卖商品的人提成是否是复式计算,这两点如果还是存在,不论钱最后是用哪种方式发放,都不过是换了个说法而已。云集具体内部是怎么操作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03 微商的顽疾,云集有吗?
  “哎,你戴得项链云集有卖的,肯定比你自己买的便宜!”这是云集店主看到锌财经的人时说的第一句话。
  微商模式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多级分销导致的高价。云集是否如肖尚略所说“压缩了供应链,可以提供到低价产品”呢?
  “同样的一箱蓝莓,云集限时特卖的价格是59.8元,可是天猫上不用抢,也是这个价格。京东没有活动,只有42.9,而且还有满减。”锌财经的人在比对了京东自营店、天猫超市等同品牌同规格的商品销售价格后,发现供货价格普遍相差±12%的区间。
  云集的非特价产品,其实很难与老牌电商的销售价格持平。
  多次追问下,云集总部工作人员解释,“店主每卖出一件商品,都能获得5%-40%的佣金,大部分商品的佣金都能达到20%。这样一来,店主自购商品时,实际付款的价格能比天猫、京东等平台更加优惠,至少持平。”
  这意味着,云集平台的低价,并不是每一位消费者享受得到,而是只有成为店主才能享受。
  “我也是店主,我自己买的比我卖的多!”因为自购优惠,很多用户都变成了店主。不过店主是赚是亏,就很难说了。
  不过,这一价格策略也有力地解释了店主才是云集的营收核心。云集期望的营收比例是店主开店费占总营收(由店主开店费和品牌商服务费构成)的 50%以上,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0%。
  很多同行在分析云集模式的时候,都觉得这个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轻”。无需做任何任何地推,管理靠经理、主管,成本极低。
  但是,这样的模式也有隐患的,“轻”的背后,是巨大的行政风险。
  与传统的第三方平台不同,云集的180万家微店并没有进行独立的工商注册,不是经营主体。为产品质量负责的,只有云集自己。
  云集经营的产品中包括了大量的海淘食品,因为“中文标签”、“国家标准”等原因,这个领域是工商处罚的高危区。
  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一款“卡乐比”麦片来自核污染区。3月16日一早,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稽查部门对外公布了该案件的查处情况。
  一个自称为“中国进口母婴产品最大的供应链平台”的海豚供应链网站,打着“全球购”、“海外代购”、“跨境电商”的旗号,通过网购直邮进口或者网购保税进口的方式,销售禁止进口区域食品,经营数额达到上千万。
  而云集,恰恰是海豚供应链的主要客户之一。根据官网信息,云集在315前夕的3月11日,刊登了卡乐比麦片下架的信息。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对不合格食品的罚款是货值的10-20倍,一旦执行,云集面临的罚款,将是天文数字。
  后来,生产商证明该产品并非产自核污染区,海豚和云集幸免于难。但其中的风险,已经一览无余。
  04 云集模式,将钳制京东、阿里、唯品会?
  早在今年3月,锌财经已对云集平台进行第一轮采访,当时云集刚宣布完成2.28亿的A轮融资,月销售额刚超4亿,彼时肖尚略还透露,云集在当地政府的电商扶持列表中,仅次于阿里巴巴和网易。
  短短5个月,云集月销售额已经翻倍到8亿,二季度销售额曾被预估为18.3亿。
  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甚至让人看到了追赶阿里、京东的希望。
  “我不看好京东,京东动不动就是所有权,自造物流,为员工造宿舍,在强调‘你是我的’”,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京东模式的不认同。
  “现在共享经济时代应该倡导‘我是你的’,云集的每个店主都是散落在全国各地自营的个体,分享着云集的统一化后台资源,他们所有的传播和营销都来源于内在驱动。所以云集才有这么快速的发展。”
  电商平台竞争的实质,是占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云集势必要与电商巨头们展开消费者群体的竞争。
  当问及云集会如何看待这类竞争时,肖尚略笑了,身板在沙发上坐得笔直,“云集的模式会钳制京东、天猫、唯品会的发展,就好像电商的发展曾经钳制了传统店铺的发展一样。”
  他解释,用户时间在哪里,商业价值就在哪里。“如果曾经的线下传统店铺遭遇天猫京东时,用户逛街时间从一周4小时,被强行压缩到一周1小时的话;那么云集的出现,已经把原本用户一周4小时逛天猫京东上的时间压缩到了一周2小时,其余2小时,就是花在了逛云集上。
  肖尚略说:“云集不是与这些电商巨头产生竞争,而是钳制了他们的发展。”
  在云集内部,肖尚略被称为“肖大师”。
  编辑∣富贵强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锌财经是知名自媒体人潘越飞回归后创办的新媒体项目。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
肖尚略说:“云集不是与这些电商巨头产生竞争,而是钳制了他们的发展。”在云集内部,肖尚略被称为“肖大师”。
无论是助贷模式还是联合放贷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有监管套利和引发潜在风险的嫌疑。
如果此前悟空单车和3Vbike的倒闭还有些“样本不足”的疑虑,那仅仅一个半月后第三家折戟的共享单车企业,则可以说为一出既定的悲剧拉开了大幕。
亚太地区正因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手机市场,而印度则是亚太地区中潜力最大的市场。微商真的有那么赚钱吗?一个星期能赚三四千?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太少了吧,我看有人玩得好的三天几百万
我有个朋友的二大姨家的邻居的网友家的一个小舅子的战友的前女友的大哥的同学家养的一条狗的前主人的大伯家的儿媳妇3天赚了10亿。
发自手机虎扑
微信和QQ凡事发这种商品信息的全部被我屏蔽了,所以赚不到我的钱是真的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我有个同事,人家老婆怀孕期间了玩的。最好的时候,三天十万。
你亲眼所见还是?
真以为钱那么好赚
怀孕期间玩个微商就三天十万,那他老公什么的还需要工作吗?
都是些唬人的把戏,一朋友说每天收入多少好几千上万在朋友圈晒,我女朋友也准备去的,结果进群了都是一个人拿了一笔单,整个群的人全部都用
引用21楼 @ 发表的:
我有个朋友的二大姨家的邻居的网友家的一个小舅子的战友的前女友的大哥的同学家养的一条狗的前主人的大伯家的儿媳妇3天赚了10亿。
哈哈,就是这样,随口说的钱再多也不算多呀
尼玛不就是传销吗,还叫这么个文艺的名字
确实有赚钱的,但是赚钱的非常少,赚钱的那些基本都是发展了很多下线的
那友情换金钱
在微信上面卖东西的最可耻了 微信里面都是朋友 都是找熟人坑 还好意思自诩自己是商人真噁心 不就是传销么 说什么找代理其实就是发展下线 你自己想想你会在微信平台上面买东西吗 哪有那么多的客人买 怎么可能挣得到钱 胡扯
发自手机虎扑
我想知道的是如果真赚钱,干嘛那么费劲发展代理???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28楼 @ 发表的:
在微信上面卖东西的最可耻了 微信里面都是朋友 都是找熟人坑 还好意思自诩自己是商人真噁心 不就是传销么 说什么找代理其实就是发展下线 你自己想想你会在微信平台上面买东西吗 哪有那么多的客人买 怎么可能挣得到钱 胡扯至于我为什么没有拉黑她们,万幸女模挺好看,,,,
引用15楼 @ 发表的:
没必要骗你。你又不给我钱。
有的,我们这边卖杯子的很多,那种杯子就火爆那么几个星期,就那么几个星期就可以赚几十万,上百万也有。
引用31楼 @ 发表的:
有的,我们这边卖杯子的很多,那种杯子就火爆那么几个星期,就那么几个星期就可以赚几十万,上百万也有。
你什么杯子比淘宝,商场的好?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32楼 @ 发表的:
你什么杯子比淘宝,商场的好?
哈尔斯全部款式的杯子我都有,而且我拿的价格全部都是出厂价。要合作吗? 今年双十一卖得不好,也就100多万,比去年差。
不多不多,你女朋友的朋友是这么写的。真人真做,安全隐蔽,随时可约单餐500,包夜1000不限次数。你说,这还不发了!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我有个同事,人家老婆怀孕期间了玩的。最好的时候,三天十万。
吹牛逼得先算算成本啊,三天72个小时,孕妇,休息一天十小时,吃饭,休整2小时,还有36个小时工作,一般朋友圈也就卖面摸,护肤品之类的,算一单赚100,也就是要卖出去一千单,去掉一单买多件的,只算500单,按照交易流程,收单,收钱,下单供货商,供货商代发货,一套环节下来,用手机,最快也得5分钟吧,你最少得告诉供货商收货信息电话号码件数什么的,得打字吧,36个小时,500单,这样算一单只能够有4分钟多一点,这样孕妇得一刻不停的打字,收单,比平常还要快,你说这是纯粹消磨时间,不用太劳累也是要醉。。
引用33楼 @ 发表的:
哈尔斯全部款式的杯子我都有,而且我拿的价格全部都是出厂价。要合作吗? 今年双十一卖得不好,也就100多万,比去年差。
上交易记录,上店铺地址,上双十一当天订单数量
我感觉现在这种形式的所谓赚钱手段很多,室友最近在弄那个返利网,营销模式跟传销一模一样,就是吃人脉,败人脉
想起一朋友,进了很多杯子,然后卖不出……只能各种送人
引用36楼 @ 发表的:
上交易记录,上店铺地址,上双十一当天订单数量
数据都是公司直接管的,天猫和线上那块是我哥管的,我只是有渠道拿到出厂价,要是你想做,pm个联系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59人参加团购739.00元&999.00元
12人参加团购48.00元&69.00元
40人参加团购259.00元&399.00元
33人参加团购429.00元&999.00元
155人参加团购698.00元&1199.00元
299人参加团购239.00元&499.00元
670人参加团购548.00元&849.00元
239人参加团购1149.00元&1599.00元
71人参加团购569.00元&1099.00元
76人参加团购697.00元&1129.00元
902人参加团购428.00元&699.00元
227人参加团购14.90元&29.00元都说微商是骗人的,是真的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都说微商是骗人的,是真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29%
东西没有用,叫骗人,有用有笑果还是骗人吗?你好好想想,如果都是骗人的国家早出动了!
不一定是骗人的,看你自己遇到的是些什么微商吧
要都是骗人的,谁还做
差不多是真的,去正规的地方买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杂谈所属分类:帖子:26.0万不知该去哪里寻乐子?遇事不决看这里!
UP主各个都是人才,评论又有反白又有黑话,超喜欢在里面。 阅读量:... 评论:......... UP主
近几个月来的朋友圈,真是糟糕透了,相信不止在下,诸君的「圈」亦是一样的。满屏的分销、代理;满屏不知所谓的商品在屠版;满屏的营销、成功学、晒收入等等,许多媒体甚至包括央视居然将之成为「微商」,再加上标题名为“90后小伙开微店月入万元”“大二学生做微商八个月买宝马“等诸如此类新闻的出现,放佛营造着一股良好的氛围:快来微信开店啊,是个人就能赚钱!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说到这不得不举几个典型产品的例子,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近段时间炒得火热的「某温度杯」了。当然,这个杯子的出现时间并不是近段时间,在下早在2014年9月份左右就见过此产品的宣传了,只是没现在这么疯狂罢了。首先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杯子的特别功能:”喝水神器,100摄氏度的开水倒入杯中,摇一摇(约1分钟),便可迅速降至5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可立即饮用,中国原创设计!“第一次见到此产品的宣传字眼着实有点好奇,也很想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但是等看完相关内容后细想一下,这个看起来貌似很”高科技“的产品似乎不那么高科技啊,首先吧,你得买这个杯子,官方所谓正品需要的298元售价看起来是很需要下血本的,再仔细琢磨下使用方法,得!你还是得烧开一壶水,那么这么烫你想喝你得摇啊!要摇多久?要摇一分钟。就先不讨论摇一分钟能否降温、摇的力度需要多大,试问拿着一个杯子摇一分钟会不会让旁人觉得自己很傻呢?最后一句中国原创设计更是无厘头,因为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韩国厂商发明的。接着说。除了降温,这个杯子还有升温的作用,倒入冷水再摇一摇可以立刻变成一杯55度的水!说到这,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能猜到,杯子应该是使用了一些能均衡热度的材料,远远没有官方所说的那么玄乎,什么”微米级纯物理相变环保材料”实在是太扯淡了,这和“老冰种起胶放强光满苹果绿飘正阳绿翡翠A货”简直一个尿性。不过不得不承认宣传图片做得很诱人,煞有介事的“食品级材料”“喝烫开水会致癌”“某某设计师精心打造&rdquo”,最离谱的就是那张“55度是父爱的温度”的漫画了,不过事已至此,这个产品的概念氛围已经打造成功,不可否认在下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觉得很新奇有点想买,因为平常也是很喜欢购买一些新奇物件的人,但是仔细想过、观察过之后又会觉得不对劲,这个产品的容量、能否保温等等让人觉得没有把握,最终并未出手,过后也便淡忘了。但是,被这种「概念」效果欺骗,一时间上头的朋友那就实在太多了,诸多“摇上几分钟还没降温/升温”的情况比比皆是,“太重携带不方便””掉漆“”和三十五元的所谓仿冒品一摸一样“让产品的缺陷也暴露得非常快速、非常明显,再加上今年年初各种解密帖、骗局帖,在此就不多叙述了。如果要总结一下,那么这个故事过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一个十几元成本附带了许多无用功能的杯子被卖到了天价》。本以为这个杯子差不多就是这么个结局了,但是没想到,其实微信才是它的真正温床。从产品概念衍生的各种「集赞免费送杯实则骗邮费」的骗局也不多叙说什么了,下面主要说一下所谓微店的「店主们」每天在干什么。用过微信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朋友圈属于私密空间,朋友圈的更新仅有好友才能看见,非好友是看不见,那为什么「店主们」很热衷于在朋友圈里狂发消息呢?这明显与常规的推广方式大大的相反啊,因为任何推广都是以越多人看见越好,但是朋友圈能起到的效益却是非常低的,这么一想,貌似「店主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以朋友为对象,他们从未想过去推广什么,他们的好友,就是他们的收益来源,只要将商品卖给好友,他们就是成功了,因为好友作为他的代理人会继续传播下去。所以为了引人眼球,「店主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朋友圈狂发、滥发消息,而消息内容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种:1.出门在外和什么微商的大佬们聚餐、聚会、聊天、切磋,今天学到了什么。2.宣传微商多么多么的好,你赶紧加入,你再不加入就晚了。3.今天又卖了多少东西,还剩下几个代理位置,你们快来抢。现在是看到这些消息就觉得恶心、反胃,每天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些内容,实在是无聊至极,搞了半天微商的目的性与直销(安Li?)是一致的,那就是将消费者变为加盟商,人头数就是他们的收益,说它们是传销其实一点也没错,因为发展下线就是传销的本质,这是「店主们」怎么辩解也无法反驳的。这个时候再仔细琢磨「店主们」的产品,就会发现他们的产品是什么东西压根不重要,是面膜?是酱油?是醋?是杯子?是肥皂?等等等等,产品是什么根本不是重点,「店主们」需要的也仅仅是一个概念,那就是这个东西非常好!好得很贵!我靠卖它赚了很多钱!现在诚招代理分销!你们也能三个月提车!一年买房!“屯货才能做大,才能挣得更多,才能招到你的代理”这是每个「店主们」长挂在嘴边教导下线的话,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所谓微商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罢了,微商=传销。这个骗局出现也不是一天二天了,在一、二年前的时候「店主们」都在经营小作坊里生产的三无面膜,这种成本很低又无技术含量的东西硬生生被吹成了“炒鸡好用”“物有所值”,你真的相信这些198、268甚至299元的面膜是被人消费使用了吗?其实它们绝大部分都被囤在了一层一层的代理手里。在面膜不好使之后「店主们」又在尝试那些有噱头的产品,本文描述的温度杯就是典型之一,在目前看来,温度杯被多次曝光后貌似也不太灵光了,接着又会出现新的替代品,比如满婷中华神皂。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此满婷非彼螨婷,它们拥有一字之差,也就是说现在在微信圈中频繁出现的满婷并不是2005年前后九鑫集团在中国地区广为流传的除螨品牌「螨婷」,因而可以看出,满婷中华神皂其实又是一个虚假三无产品了,这个虚假公司还很得道,将百科等等有关满婷——螨婷相关辨识的内容改了一个面目全非,请了明星张馨予代言,还开了旗舰店,并弄了一个粗造不堪的官网。虽然九鑫集团当年创造的除螨作用本就是一个幌子,现在后继的满婷品牌更像是榨干当年投放的轰炸广告最后一点价值的产物。说回肥皂吧。比之温度杯,肥皂的宣传效果更加夸张,可以用来洗脸、卸妆、沐浴、面膜、洗发........乖乖!如同包治百病一样的搞笑,那这么一份肥皂的价格可不便宜,需要128元一盒!将一个成本几元的产物卖到百倍的价格,这个能力实在有点登峰造极。说了这么多,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搞明白,为何本性最为善良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都失去了自我?一切唯钱而论?不仅如此,还给国外某些不良企业的可趁之机,将某些不良行径带进了国内,衍生出的一系列直销公司,至今为止坑害了多少”年幼“的大学生和”无知“的成年人?破坏了多少家庭?(拓展阅读ac621267)现在可好,这股邪风又吹进了移动时代,在手掌上大行其道,这次还是国人自己一手缔造的,现今社会为了赚钱真的是什么都可以不顾吗?现在,依旧有不清楚微商本质的人在一个接一个的往火坑里跳,心里还在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抓到了什么商机,恰不知自己只是成为他人的一块垫脚石罢了。可悲?可叹? 收藏投1蕉你的态度分享
官方下载new友情链接反馈京ICP备号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158号0
还没有acfun账号,
请选择分组。您添加关注的用户将出现在对应的组中。添加关注把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地址复制html代码复制通用代码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商的本质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