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亲人们,形势与政策论文怎么看,进度怎么不

当前位置: >>
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料之二[1]
四川灾后重建: 四川灾后重建:从悲壮走向辉煌 灾后重建“形势与政策”教育参考资料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 顽强拼搏、 敢于胜利的奋斗史的又一座历史丰碑。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恢宏史诗,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 导、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非凡执政能力的强大政治优势,充分展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充分 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钢铁长城的坚强意 志。在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和“5.12”三周年之际,引导学生回顾和学习汶川 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总结中国式救灾重建的鲜 明特点,挖掘救灾重建取得辉煌胜利的深层原因,可以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学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 信心,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 好的时代主旋律。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四川灾后重建取得了那些重大成就 2、灾后重建取得辉煌胜利的深层原因 教学难点: 1、恢复重建的中国特点。 2、灾后重建取得辉煌胜利的深层原因 学时安排: 学时安排: 安排 共 4 学时 1、科学救灾的伟大奇迹,1 学时 2、科学重建:恢宏豪迈的“四川答卷” 学时 ,1 3、汶川大地震恢复重建的中国特点,0.5 学时 4、救灾重建取得辉煌胜利的深层原因,1.5 学时 灾难总会过去,但人类应对灾难的经验教训始终都是最值得珍视的宝贵财 富。汶川大地震已过去近三年了,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精神始终都在熠 熠生辉。在这灾区重建基本完成和地震三周年的历史节点之际,如何帮助大学生 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成就及其深层原因,是“形势与 政策”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能够完成认识的升华, 把对人性光辉的赞誉转换成对制度优势的理性认识, 把对自强不屈的赞美升华成 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讴歌,把对雄厚国力的赞叹导引至党的政策的高度认同,把对 中国奇迹的赞颂归结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力量, 为今后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这是本次形势与政策课的讲义稿,供大家参考。一、科学救灾的伟大奇迹惊天一震,创巨痛深: 惊天一震,创巨痛深: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损失最大、救 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说它破坏性最强,震级高达 8 级,烈度 11 度,震 说它破坏性最强, 说它破坏性最强 源深度仅有 14 公里,重灾区山河破碎,一片废墟。说它波及范围最广,包括四 说它波及范围最 说它波及范围 川、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西藏等十六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仅重灾区和极重灾区 51 县市,总面积就有 13 万多平方公 里,乡镇 1271 个。说它受灾损失最大 说它受灾损失最大,震灾造成人员伤亡惨重,截止 2005 年 8 说它受灾损失最大 月 7 日,遇难 69222 人,受伤 374638 人,失踪 18176 人,4600 万人不同程度受 灾。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 乎被夷为平地;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系统大面 积瘫痪, 学校、 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损毁, 大量文化自然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耕地大面积损毁,主要产业、众多企业遭受重创;生态 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森林大片损毁,生态功能退化。说它救灾难度最大,主要 说它救灾难度最大, 说它救灾难度最大 是地理环境复杂,不少地方高山峡谷、坡陡沟深,加之交通通信几乎全面瘫痪, 余震不断,天气恶劣,抢险救援极其困难。 下表是极重灾区和重灾区 51 县市灾害损失情况的统计: 表 1:极重灾区和重灾区 51 县市灾害损失概况 项目 直接经济损失 51 个县(市区) 8437.7 亿元 工业企业直接经济 961.8 亿元 损失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损毁公路 受损水库 受损输变电设施 输电线路 404.2 亿元 34125 公里 1263 座 61524 公里35 千伏以上变电站 250 座 受损学校 受损医疗卫生机构 受损农村居民住房 倒塌 严重受损 受损城镇居民住房 倒塌或损毁 严重破坏 7444 所 11028 个 10709.6 万平方米 9432.2 万平方米 1887.9 万平方米 5836.2 万平方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特大灾情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部署,号召全党全军全 国人民紧急动员,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 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 在余震不断、 险情频发的危急时刻, 月 16 日至 18 日, 5 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地震后立 即赶到灾区,国务院迅速成立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 挥抗震救灾工作。在抗震救灾最紧张、最艰难的阶段,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 委员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都先后到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救灾。而 2003 年法国 发生造成多人死亡的酷暑,总统希拉克却继续度假,直至假期结束。2005 年美 国的卡特琳娜飓风袭击中,小布什总统则是 3 天之后才终止度假,去指挥救灾, 此时灾区已成人间地狱! 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13 万大军以最快 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冒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克服难以想 象的困难,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长城,在抢险救人、安置群 众、抢通保通、堰塞湖除险等各个战场上,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 中央军委的领导都亲临灾区,一时间在灾区指挥和参加抢救灾的将军达到 100 多名。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济南军区某师炮兵指挥连战士武文斌,牺 牲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 人民解放军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在四川人民心中筑起了巍 然屹立的不朽丰碑,用牺牲和奉献赢得了四川人民的拥戴和赞誉,用拼搏和信念 深化了军政军民的鱼水深情。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表现,也赢得了外军的称赞。6 月 12 日,在“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上,外方代表纷纷对中 国军队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灾中的快速反应和高效救援给予高度评价。比如, 来自韩国国防部的李浩俊说,中国士兵表现得非常好,他们艰苦的救灾努力和为 人民着想的精神都令人感佩。①对于中国军队如此迅捷的反应, 《华盛顿时报》也 感叹道: “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 ”美联社也不得不承认,与 2004 年 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时美国军队相比,中国军队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而 在今年 3 月 11 日日本仙台近海大地震中, 日本虽也出动了 10 万自卫队参与救灾, 但据台湾“今日新闻网”3 月 16 日的消息,日本首相菅直人 15 日要求自卫队出 动直升机参加福岛核电厂的灭火工作,却遭到自卫队的拒绝! 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起来。5 月 12 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 任刘奇葆立即作出批示, 要求灾区各级党政干部要在抗灾第一线组织党员干部群 众进行抗震救灾工作。随即四川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5?12”抗震救灾指挥 部,启动应急预案,作出紧急部署。刘奇葆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 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并在第 一时间身先士卒奔赴灾区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废墟中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坚强。地震发生时,北川县委副书记、县长经大忠 7 天 6 夜没有合眼,废墟中,他拼命扒出了 5 个孩子,而他自家房屋倒塌、4 个 亲人遇难,却顾不上去看一眼;县委常委、副县长瞿永安强忍着失去 11 个亲人 的悲痛,不分昼夜地搜救群众、抢救伤员、疏通道路。陕西汉中市南郑县魏家桥 乡乡长田宗和为搜救震后失踪群众不幸掉下 20 多米深的山崖,身负重伤,苏醒 后第一句话却是: “人找到没有?” 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的黄琼,相继有 7 个亲 人在地震中遇害,她没有被击倒,仍然用微笑面对病人和同事,拖着虚弱的身体 协助医生做了近 100 台手术。她说: “工作忙起来,就忘记哭了,深夜回家,躺①《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就国际救灾务实合作进行研讨》 2008 年 06 月 10 日) ( /newscenter//content_8339756.htm 在床上大哭一阵,第二天又上班。 ” 大灾中有大爱,无数的志愿者来了。他们大多都是“80 后” 。他们曾被这样 描述:在很小的时候,他们早熟;在长大后,他们却像个孩子;在读书时,他们 匆匆忙忙地恋爱;在恋爱时,他们却迫不及待地分手;在该上大学时,他们呆在 家里;在该工作的时候,他们却又想回到校园“进修” 。然而,当“ “5?12” ”汶 川特大地震发生时, 灾难中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在废墟的烟尘中, 他们勇敢、独立和坚强的青春形象,令人喝彩。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说, “之前我们过多的关注这些‘80 后’‘90 后’的孩子应该 、 怎样,不应该怎样,却忘了去了解他们本来是怎样。他们都是完全自发的、自我 组织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们不仅有这种内在的志愿,他们也拥有把他们的 志愿变为现实的能力。 他们不仅个人有实现他们志愿的能力, 而且作为一个群体, 他们也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有这样一种力量,有这样一种责任感, 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 争分夺秒,六大战役: 争分夺秒,六大战役: 抗震救灾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抢钱救援,主要特点是“急” 。 千军万马、争分夺秒,把人从废墟中抢救出来,把伤病员送到医院去救治。这个 阶段大概有两个星期。第二阶段是安置群众,主要特点是“难” 。需要安置的群 众上千万,面临着过渡住房建设要加快,卫生防疫、防次生灾害、维护灾区稳定 等多重压力。第三阶段是恢复重建,重要特点是“重” 。灾害破坏空前严重,恢 复重建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工作量大,时间很紧,任务很重。按照刘奇葆书 记的说法,这三个阶段,打了六场硬仗。 第一场硬仗,抢险救人。抗震救灾,生命至上,救人最急。然而救人却面临 很多难题。一是交通不好,救援力量进入很难;二是要把受困群众从钢筋混凝土 中抢救出来更难。外部救援力量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县市区,3 天到达全部重 灾乡镇。这次抢险救援,投入解放军、武警部队等达几十万人,志愿者 100 多万 人,还有数量巨大的当地干部群众,有 4 支国际救援队和 9 支国际医疗队参与救 援,相当于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总计从废墟中救出了 83988 人。救出人 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 1:1,在历次大地震抢险救援中是最高的。海地 地震只救出了 200 多人。在 30 万名伤员中,只有 5750 人致残,这创造了奇迹。 第二场硬仗,安置群众。首先要把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第一时间把 1500 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进行避难性安置。其次用了近 100 天时间,又把 1200 多万无家可归的群众送了回去。因为据调查,百分之八九十的群众还是愿 意回去。再有是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临时过渡住房。地震之后最缺的是帐篷。当 地民政部库存救灾帐篷只有 17 万顶,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也只有 3、4 万顶,捐赠 给四川 1700 多顶。预计板房需要 150 万套,这样大的数量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河北和江苏催办帐篷和板房。但是,开动全国的生产能力生 产帐篷和板房,也要用 6 到 7 个月才能把受灾群众安置完。后来采取每户无房户 补助 2000 元,让群众自搭自建简易过渡住房。结果需要 6 到 7 个月完成的任务, 提前到 3 个月。 第三场硬仗, 抢通保通。 地震造成极重灾区国道、 省道中断, 大量干线公路、 农村公路受损,254 个乡镇成为孤岛。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等重灾区音信全 无, 个乡镇通信全部中断。 109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 四川紧急投入 3 万多人、 7500 多台机械设备、5500 多辆抢险车辆,夜以继日抢修抢通生命线。震后 3 天经马 尔康、理县至汶川的“生命通道”全线抢通,震后 10 天 109 个通信中断乡镇全 部恢复,震后一个月重灾区所有乡镇恢复或临时恢复供电。213 国道都江堰到汶 川的公路,专家查勘后断言,没有两到三年修不通,建议放弃抢修改为新修。结 果四川省组建指挥部,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仅用 3 个多月就实现将这条路全线贯 通。2010 年 5 月 12 日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实现通车。 第四场硬仗,卫生防疫。大灾之后最难避免的是大疫,历史上有的地震疫病 死亡人数甚至超过灾害的直接死亡人数。这次地震造成 69227 人遇难、17923 人 失踪。四川是养殖大省,地震中有 4000 多万头畜禽死亡。这些都可能会成为疫 病源头。工作量巨大难以想象。在快速有效对遇难者遗体、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 的基础上,防疫工作坚持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及时将乡村医护人员 转化为防疫人员。全省重灾区投入防疫人员近 1.5 万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 全覆盖。当时有老百姓说“苍蝇蚊子都少多了” 。 第五场硬仗,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地震之后,发生数以万计的滑坡、崩塌、 地裂。滑坡形成了大量堰塞湖,成为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悬湖” 。 青川县东河口,有一座山弹出来,飞出几公里,压住几个村庄,死亡 700 多人。 禹里、清平的受灾群众出不来,就是因为堰塞湖。抢险救灾过程中,共治理 104 个小小堰塞湖,2096 座受损水库,及时排查地质灾害隐患 2000 多处。特别是成 功处理了唐家山堰塞湖,保证了下游几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六场硬仗,维护灾区稳定。地震死伤人员数量很大,灾区群众身心受到很 大创伤。孩子死在学校里,亲人死在医院里,工人死在工矿里,正在集中演习的 民兵遇难了,等等,都要讨个说法。诉求非常多,矛盾也就非常多。还有一些敌 对势力乘机煽动。维护灾区稳定的关键,是要积极解决受灾群众利益诉求,帮助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救灾物资资金发放等问题,做到公告天 下、取信于民。整个救灾期间,灾区保持了安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四川没有一例因灾到京上访。 在这场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中,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 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抗灾救灾的奇迹。事实证明:困难都难不倒 英雄的中国人民。二、科学重建:恢宏豪迈的“四川答卷”(一)世界性难题 重建规模空前,一是重建范围广,涉及到 10 万多平方公里的重灾区、39 个 重建规模空前 极重灾县,这是纳入国家规划的内容。加上受灾程度相对轻一些地区,共有 142 个受灾县。二是工程量大,需要维修加固和重新修建的城乡住房 530 多万户,其 中重建 175 万多户;学校 8500 多所,医疗卫生机构 2300 多个;干线公路 5800 多公里,农村公路 33900 多公里;需除险加固震损水库 2069 座,受损工业企业 5500 多户,失灭土地 20 万亩,受损农田 150 万亩,林地植被 450 万亩。 重建难度空前,一是资金筹措难。整个重建资金需要 2.2 万亿元,其中纳入 国家规划的 8600 多亿元(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共 1 万亿,具体到四川是 8600 亿元) 。缺口达 1 万 3 千多亿元。二是道路运输难。重灾区主要在高山深谷之中。 本来交通设施就十分薄弱,特大地震又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地震后频发的余震、 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重型机械和运输车辆通行造成严重困难。三是要素 保障难。重建开始,灾区急需大量建材。灾区的生产能力不够,大多数砖瓦厂都 被震毁了,只能从外面运进去,平时不到 3 毛的红砖,涨到了将近 1 元。四是自 然条件差。灾区地震断裂带纵横交错,生态环境脆弱,山多地少,高山地区耕地 零碎、土层瘠薄。 同时,灾区的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属于长江上游重要生 态屏障和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灾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有 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是主要的藏族聚居区之一,重建成果关系到民族团结稳 定大局。上述特点,意味着灾区重建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又面临着重重挑 战。 这会对灾区重建形成哪些重大挑战呢?我以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挑战之一:灾区地貌气候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如何尽快恢 复生机,本身就是一个重大挑战。 挑战之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大量损毁,能否有效保护和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羌族文化) ,任务紧迫繁重。 挑战之三:震灾造成物质毁损、社会破碎、精神受创,能否实现物质重建与 社会重建、精神重建、生态重建有机结合,是一个重大挑战。 挑战之四:灾区原本就缺乏经济发展的自然地理优势,如何既解决灾区群众 当前急迫问题又增强区域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面临这许多异常复杂的问 题。 由此看来,灾区重建能否尽快完成,做到让灾区人民满意、让国人满意,确 实难度极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这样大规模、 高难度的重建, 世界上没有先例, 没有显示的经验可循。 (二)科学规划 灾区重建, 规划先行。 重建不仅要速度快, 而且要效果好。 灾区重建效果好, 关键是科学指导得好、科学规划得好。灾后第九天(5月2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就开始讨论灾后重建问题,决定迅即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中央财政年内先安 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5月23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决定 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规划组组长单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组长单位为四川省 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成员单位包括了甘肃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 以及国务院38个有关部门和单位。日,震后不到两周,中共中央政 治局就举行会议,提出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 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5月27日国务院即提出实行一省帮一重灾县、几 省帮一重灾市(州)的具体方案。至此,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思路已初步 形成。日, “5.12”三个月之际,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 )正式公布。这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 建之总纲。 《总体规划》描绘出了灾区重建后的美好蓝图:家家有房住、户户有 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 除了中央政府的规划外,各级政府也都有规划。总体来看呈现几大特点:一 是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重建规划覆盖了灾区城镇和乡村,涵盖了重建的各个方 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结合建设全面 小康社会要求, 把灾后重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 二是坚持开门开放搞规划。重建规划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 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全国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乡规划 和建筑设计工作者,参与了39个重灾县、7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的重建规 划,向农村居民提供了近1000套民居设计图纸供选择。三是坚持高起点搞规划。 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规划选址、住房建 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都充分体现了“提升”的要求。 四是坚持突出特色搞规划。特别是在农房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 :打破 “夹皮沟” ,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 ,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 柴盒” ,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总体来看, 灾区城乡整体布局得到了全面优化, 村庄布局、 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 (三)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日,在 灾区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简易防震棚小黑板上写下了“一方有难,八方支 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6个大字,这是对抗灾重建中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二 者关系的精炼概括。灾后重建期间,灾区民众以英勇顽强的自立精神,谱写了灾 后重建的辉煌篇章。 在灾后重建中,出现了许多灾区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 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村民房上有两条标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 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而且,这后一幅 对联还是出自该村一位妻子先天聋哑、自己右臂已截肢的汉子石光武之口。5.12 地震中, 石光武一楼一底的小洋楼严重损毁。 地震当天, 石光武就搭起了抗震棚。 7月中旬,未等国家优惠政策出台,石光武就开始修建永久性住房,村支书罗义 碧说,“石光武的示范作用和这两幅标语的鼓舞作用很大,枣树村成为全县第一 个完成农房重建的村子。”①大地震中,曾为东方汽轮机厂立下汗马功劳的2000多台重型设备被埋,干部 职工冒着余震的危险,迅速抢修、生产。经过数字化全面改造,被工人师傅们亲 切地称为东汽“老功勋”的9米立车,旧貌换新颜,成为了第一台入驻东汽新厂 房的大型关键设备,继续为东汽创造产值。在东汽重建50亿总投资中,只有三分 之一来于中央财政拨款,其余均是自筹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在汶川县城东街路 口,地震后一个月便出现了一个露天裁缝摊。每天9点,小腿残疾的老人李万柏, 就让老伴把他送到这里,妻子再骑三轮车回家把那台老式的蜜蜂牌缝纫机拉过 来。李万柏老人说,“我们不能等着政府的救济呀,有这把手艺,闲着也难受。 ”难 怪亲自到过灾区访问的香港特首曾荫权不免感慨: 自强不息是汶川大地震灾后重 建的不二法门。②(四)优越性窗口――各地的援建 优越性窗口――各地的援建 ――各地 全国一盘棋, 实施对口援建机制, 这是汶川大地震恢复重建的一个鲜明特点, 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鲜明体现。 《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 “19个支援省(市) 按每年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的实物工作量,对口支援 四川、甘肃、陕西省的24个县(市、区)”下表为对口支援关系: 。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关系(共20个对子)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关系( 20个对子) 个对子 援建省(市) 山东省 浙江省 北京市 河北省 河南省①受援地区 四川省北川县 四川省青川县 四川省什邡市 四川省平武县 四川省江油市援建省(市)受援地区 广东省 江苏省 上海市 辽宁省 福建省 四川省汶川县 四川省绵竹市 四川省都江堰市 四川省安县 四川省彭州市杨三军、侯大伟、江毅、叶建平: 《记四川地震灾区自强不息的基层干部群众》 /politics//content_.htm ② 《曾荫权撰文感慨四川灾后重建:自强不息是不二法门》 .cn/o//s.shtml 山西省 吉林省 江西省 重庆市四川省茂县 四川省黑水县 四川省小金县 四川省崇州市湖南省 安徽省 湖北省 黑龙江省四川省理县 四川省松潘县 四川省汉源县 四川省剑阁县 陕西省严重受灾地 区广东省(主要由深圳市)甘 肃 省 严 重 受 灾 地 天津市 区对口支援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0年8月底,19个 对口援建省市确定的对口支援项目3645个,已建成3183个;对口支援累计完成投 资677.99亿元,到位对口支援资金684.24亿元。19个对口援建省市之外,香港特 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内蒙古、海南等省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08 年8月底,港澳已确定援助项目295个,资金总额130.41亿元,已累计开工191个 项目,其中7个项目已完工。 在对口援建中, 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 有的援建者甚至付出了宝贵生命。 2009 年8月14日凌晨,一场洪水突袭映秀,冲毁了中建七局三公司映秀项目部,项目 总工程师李文兴为了抢救板房办公室里的工程技术资料, 结果与电脑一同消失在 滚滚波涛中。商务经理曾世勇,这个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29岁小伙,也没能等到 两个月后映秀正式交工的时刻。而北川,将永远铭记“崔学选”这个名字。作为 北川新县城建设组组长,长期持续高强度工作,直到彻底病倒,医院确诊为癌症 晚期。各地援建工作者的无疆大爱,为灾区重新起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突破性进步” 民生飞跃、 : (五) 突破性进步” 民生飞跃、百姓满意 灾区重建中, 最漂亮的是住房。5?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全省农村 347.6 “ 12” 万户农房受损、1200 万人无家可归,需重建的永久性住房达 126.3 万户,需维 修加固的农房 221.3 万户;城镇住房有需重建 31.4 万套,需维修加固 141.8 万 套。下表为灾区住房重建进度: 总任务 截止 2009 年 5 月地震 截止 2010 年 9 月 一周年 农 重建 村 126.3 万户 开 工 124.8 万 户 原核定重建农房 2009 年底全部完(98.8%) ;建成 100.8 工。 因受余震和地质次生灾害等因 万户(80%) 素影响, 新增 19.61 万户重建农房 于 10 年 5 月底前全部完成。 加固 221.3 万户 城 重建 市 加固 31.4 万 开工 13.8 万套 (44%) 开工 25.86 万套(99.79%) , ,建成 套 141.8 万套 不仅重建速度世所仅见, 质量上更是精益求精。 灾后城乡住房重建, “安 按照 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的原则,坚持科学选址、规划先行。在认 真做好震情、 灾情评估和地质地理条件、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等基础上, “避 遵循 开地震断裂带、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避开行洪通道”的“三避让原则” ,确保 选址科学、安全、可靠。 “我做梦也没想到还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呀。 绵竹 ” 罗荣村一位 78 岁的老人如是说。 灾区重建中,最坚固的是学校。2008 年 6 月 22 日,地震过后仅仅 40 天, 山东省淄博市对口援建的北川黄江板房学校投入使用;2009 年 5 月 9 日,黄江 学校全新的综合教学楼全面竣工。这是震后北川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的新校园, 也是当地投入使用的第一个灾后重建公共建筑。2009 年 1 月 15 日,上海市对口 援建都江堰市第一个竣工的项目――土桥小学竣工。2009 年 8 月 13 日,由福建 省对口援建的彭州 9 所学校提前全部竣工。学校不仅修得快,更关键是坚固。在 汶川一中,为了保证学校的建筑质量,对口援建的广东省有关部门将几乎所有框 架钢筋都换为超标的 36 毫米直径。室内的大柱子,用 28 根 36 毫米的螺纹钢筋 建造,这样的柱子在广东能建 20 多层的楼房,但在这里,只建了 3 层。在什邡, 来自北京的援建队伍为了保证学校的建筑质量,学校整个建筑全部都是现浇结 构,能抗 8 级烈度的地震。 “学校的建筑质量绝不亚于北京,这里将是什邡地区 最好的建筑。 ”在彭州,对口援建的福建省漳州市为了把敖平中学建成精品工程、 放心工程,当地确定两家具备房建一级施工资质的品牌企业为施工单位,同时还 在前方指挥部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 进驻施工现场, 随时进行技术指导。 “太 快了!简直是奇迹! ”北川县城居民文雪如是感叹。 灾区重建中,最现代的是医院。平武县平通镇卫生院是平武灾后最早启动建 其中建成 3.3 万套。 72 万套 23.46 万套(90.55%) 。基本完成。 全部完成。 2008 年底全部完成。 设、最早投入使用的重建项目之一,也是绵阳市灾后重建的 276 个乡镇卫生院中 很普通的一所。院长徐思贵兴奋地说: “与震前相比,医院不仅建筑新了,设计 漂亮了,机构齐备了,而且设备先进得多,现代得多。像电子监护仪、200 倍的 X 光机、彩色 B 超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设备,如今也普遍装备上了。 ”新建的北 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位于北川新县城永昌镇中心城区, 占地 40 亩, 总投资 1.2 亿元,按二级甲等医院设计并配置相应设备,编制床位 200 张,设有独立的洗衣 房、高压氧舱、单独规划的感染科。医疗设施及设备方面,总投资达 2000 万元, 包括西门子 16 排螺旋 CT 机、日立牌数字胃肠机和飞利浦 DR 机、日产血透仪等。 建筑设计外形高耸美观,体现羌族特色。由此,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成为目 前全国建筑最精美、装备最现代的县级医院。 灾区重建中,最方便的是基础设施。浙江援建青川的158座桥梁中,92座属 于漫水桥和便民小桥;193条、总长度为1100公里的道路中,绝大部分都是乡村 小公路;他们还将3亿元的建设投资全部 “埋入”地下――兴建总长百余公里的 自来水地下管网和1.1万个供水设施,彻底结束了全县25万群众长期“用水靠天, 吃水靠背”的困顿;此外,还修建了40多所乡镇小学校、30多所乡镇小医院、7 个福利院。这些工程虽然单个规模小,但是整个投资却高达几十亿元。不贪大, 只求为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浙江省采用这种“滴灌”式思路,把对口援 建庞大的资金洪流,化成灾区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用得上的涓涓细流。大手 笔也有很多。广青公路全长78.33余公里,其中成绵高速至洛水镇段,更是直接 将什邡市师古、湔氐、洛水、八角、蓥华、红白6个重灾镇与外界连接起来,因 此被称为什邡通向外界的“生命线”。为了打通这条重要的通道,北京市总共投 资18亿元,经过近两年的奋斗,广青公路全线通车。 (六)“再生性跨越”:重建原地起立、发展起跳 再生性跨越” 重建原地起立、 重建也是发展机遇。只要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 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的关系,灾区就可以实现“原地起立”基础上的“发展起 跳”。 优化经济的空间配置,实现产业的区域集聚,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有 效措施。几乎每一个县都重建或新建了产业园区。比如北川县有北川―山东产业 园区,安县有辽安工业园,江油有河南工业园,绵竹有江苏工业园,什邡有北京 工业园,彭州有川闽工业园,都江堰有上海科技产业园等等。青川境内“地无三 分平”,浙江省投资2亿元,从广元市经济开发区租用2000多亩土地,建起“川 浙合作产业园” 广东选址位于成都金堂的成阿工业园, 。 广东―汶川工业园入驻, 成为该园区最大的“园中园”。甚至在高原古城松潘,也有了产业集群的影子, 安徽援建者投资兴建了镇江关生态工业园区。 灾区产业恢复迅速,并新建了一大批支撑灾区发展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截 止2010年底,2440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98.3%恢复生产,10704个生产力布局 与产业调整项目完工98.2%。东汽、二重、阿坝铝厂等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 术升级、产能扩张,再创生产经营新高。东汽是地震中受损最大的一个企业,用 一年的时间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新的东汽。重建中还注重优化经济 结构,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39个极重灾区201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 均水平。 在农村,通过政府、援建地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传授,灾区的农业 生产也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绵竹,江苏农 业专家与当地农技人员、江苏农民劳模与当地农户,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新产 品和新技术在农民之间相互传递, 绵竹市九龙镇农民申国高因此实现了草莓亩产 量2000公斤、每亩收入增长20倍的“奇迹”。福建种植能手熊水荣来到彭州,指 导农民培育珍稀食用菌,将闲置板房改造成蘑菇种植房,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 提升了农民自我“造血”能力。黑龙江援建者决定在剑阁县发展獭兔养殖,用2 到3年时间达到1000万只规模,培植专业养殖户5000户,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2 亿元以上。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截至2009年底,实现了家家户户都有旅游接 待能力,乡村旅游收入达300余万元,超过震前水平三倍。 从国际比较来看,四川灾后重建确实创造了又一个“人间奇迹” 。日本1994 年阪神大地震,10万户37万人无家可归,最后一户入住新房用了7年时间。最近 发生的日本仙台港东130公里处的近海大地震, 据估计也需要至少5年才能基本完 成重建。2004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造成27万户无家可归, 《时代周刊》报道,到 现在6年过去了,还有一半灾民流离失所。我国台湾地区“9.12”大地震,重建 也用了6年时间。这些灾害在破坏程度、受灾人数、重建规模,都无法与“5.12” 相提并论。我们的重建只用了2年多时间。这个进度,应当说只有中国能够做到。 三、汶川大地震恢复重建的中国特点为什么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要回答这个问题,就 必须要总结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中国特点,通过特点追溯原因。我们以为,至 少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在重建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 在重建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只停留在嘴上或字面上的口号,必须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 动中。衡量灾区重建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一个关键的指标是看重建投资的 流向是否真正做到了民生优先。而来自四川省发改委的统计信息显示,在 19 对 口支援省市已确定的 3105 个项目、697.33 亿元对口支援资金中,有超过三分之 二的项目和资金倾向民生:其中城乡住房项目 236 个,确定投资 225.37 亿元;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1122 个,确定投资 181.19 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580 个, 确定投资 131.18 亿元。 个案研究或许能反映更具体的情况。例如广东省援建汶川的 702 项、总投资 82 亿元的对口项目中,城乡居民住房项目 32 项,援建投资约 21.54 亿元;学校 教育设施 27 项,援建投资约 8.11 亿元;医疗卫生设施 34 项,援建投资约 3.12 亿元;社会福利设施 2 项,援建投资约 0.56 亿元;文化体育设施 32 项,援建投 资约 3.08 亿元; 广播影视设施 16 项,援建投资约 0.77 亿元;商贸流通设施 15 项,援建投资约 0.61 亿元;其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 149 项,援建投资约 2.28 亿元; 城乡道路设施 203 项,援建投资约 15.11 亿元;城乡水利设施 118 项, 援建投资约 8.25 亿元;产业恢复项目 28 项,援建投资约 6.74 亿元;技术援助 及其他项目 46 项,援建投资约 11.84 亿元。在 82 亿元资金总量中,安排民生项 目约 65.68 亿元,高达 80%。 (二)在重建方式上,实行“全国一盘棋” 在重建方式上,实行“全国一盘棋” 汶川地震之灾后重建, 是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统一指挥下, 各地区、 各部门、 各群体各司其责,各尽其力,形成了统一有序、协同作战的良好格局。 统一调度,张弛有序。一省帮一重灾县,不是随机分配,而是考虑到了各省 的经济能力。中央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战略,充分考虑支援方的经 济能力和受援方灾情程度,组织东部和中部相关省市支援受灾地区,合理配置力 量。应当说,对口支援也是恢复重建的科学安排,有利于救灾和重建物资、款项 的均衡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各省市支援灾区的责任感、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 续性,也有利于灾后重建完成后双方的经济合作和全方位交流。这种方式,也是 再西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口支援既着眼于当前,更要着眼灾区长远发展。对口支援不仅是款物的捐 赠,也不仅是让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从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 对灾区进行综合援建,帮助灾区获得新生,恢复生机,恢复自我发展的基础和增 强自我发展的力量。前述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等就是鲜明的例子。 为实现协调援建地与受援地工作机制上的无缝对接,四川省从省到市、县 (区) 都迅速成立对口支援办公室, 与支援省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江苏、 辽宁、 黑龙江等省还与受援地采取合署办公的形式。援建过程遇到哪些问题、如何更好 更快地推进灾后重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 蒋巨峰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汇报,明确要求省级有关单位和受援县市区限 期解决或给予答复。《关于建立灾区农民重建材料特供机制的意见》、《对口支 援车辆免费通行》等一大批破解援建难题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 灾区恢复重建方案,既主张八方支援,又主张自力更生,强调外因内因相互 配合。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 ,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 省市要积极为灾区提供资金、人员、技术、设备、项目等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 地区也要树立地方为主的思想,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互帮互助,生产自 救,重建家园。多方协力,这是救灾重建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三)在重建机制上,政府主导和市场力量有机结合 在重建机制上,政府主导和市场力量有机结合 重建之初,有学者即提出,市场化重建模式有几大好处:第一,可以减少赈 灾资金在各个流转环节中的无谓损耗;第二,可以为受灾群众异地安置、自我安 置创造经济条件; 第三, 避免受济者形成依赖思想, 让受济者明白 “救急不救穷” , 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 第四, 能够鼓励全国各类企业能够参与到整个重建过程中, 其中也包括外资企业;第五,有利于重建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广泛吸引商业 资金参与灾区重建,最大程度分担政府灾后重建的压力;第六,给市场足够的空 间参与重建,有利于减少公司垄断,创造市场竞争,可以更好地发挥资金效益; 第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商业银行损失。① 事实也确实如此。汶川地震救灾重建中,市场机制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主要 体现在:第一,除各种捐赠、财政拨款等资金来源外,救灾重建中的资金来源主 要依靠市场途径,如银行贷款、民间信用、保险赔付等;第二,即便是捐款和财 政拨款,其二次使用、三次使用也主要是通过市场途径;第三,灾区重建中,成 功地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市场体系,居民生产生活资源的配置仍主要以市场为 主;第四,随着灾区重建任务的基本完成, “后援建时期”其他地区与灾区之间 的关系也成功地转向到产业合作为主的新领域,以市场机制为主。第五,参与灾 区重建的各类企业,本身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壮大的。同样很难 想像,没有市场机制的充分利用,灾区重建会表现的如此快速高效。 (四)在重建内容上,主张“统筹兼顾” 在重建内容上,主张“统筹兼顾” 统筹区域发展。灾区重建中,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按照国土开发 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聚集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将规划区国土空间分 为适宜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类型 适宜重建区 适度重建区 生态重建区 面积(平方公里) 占规划区比重(%) 人口(万人) 占规划区比重(%)
28.9 63.5 772.8 .8 38.9 59.4 1.7统筹城乡发展。位于适宜重建区的城镇应就地恢复重建,其中条件较好的, 可适当扩大用地规模,并与吸纳人口的规模相适应。村庄应就地恢复重建,并相 对集中布局。项目 农村 加固 新建 城市 加固 新建 单位 户数(万户) 户数(万户) 面积(万平米) 套数(万套) 面积(完平米) 合计 214.11 328.97 .98 6620.1 四川 190.42 298.49 .29 6490.03 甘肃 12.55 26.04 220.47 1.28 98.5 陕西 11.14 4.44 68.92 0.41 31.57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①杨继瑞: 《灾后组织重建与市场重建的初步思考》 《四川省情》 页 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 将其建成最安全、 最牢固、 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比如, 在灾区卫生系统的重建中,截至 2010 年 7 月底,灾区 3 省开工建设项目 1,667 个,其中已经竣工 1,370 个,分别占规划总数 1,750 个(不含村卫生室)的 95% 和 78%。其中,四川省开工建设 1,355 个,其中已竣工 1,196 个,分别占我省规 划项目数的 95%和 84%;甘肃省开工建设 221 个,其中竣工 105 个,分别占该省 规划项目数的 94%和 44%;陕西省 91 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 69 个占该省 规划项目数的 76%。纳入对口支援的 24 个受援县(市)规划项目 648 个,目前 631 个项目开工建设,576 个项目已竣工,分别占规划项目数的 97%和 89 %。预 计到 9 月底,超过 90%的项目将竣工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的重建目标,大大提升了灾区医疗卫生水平。 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前述重建成果中能看出,在灾后重建中,不仅 体现了立足当前,还着眼长远,适应未来发展提高需要适度超前考虑,并与推进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了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 提高灾区自我发展能力。“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重在增强“造血”功能; 物质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着眼于灾区人民未来美好生活,致力于产业布局和 收入提升,从而奠定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五)在重建动力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协作共建 在重建动力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 重建需要资金推动, “共同参与,协作共建”可以从灾区重建的资金来源看 出。根据《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恢复重建资金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措: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内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 外紧急优惠贷款、城乡居民自有和自筹资金、企业自有和自筹资金、创新融资以 及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确实体现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协 作共建。四、救灾重建取得辉煌胜利的深层原因为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具备如此鲜明的特点?为什么其他国家不能做 到的奇迹中国能做到呢?这需要我们追问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国力与民力强盛是救灾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物质基础 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如果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单凭善良的愿望, 汶川地震救灾重建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惊世奇迹的。 表 2,建国后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项目 国内生产 总值(亿 年份 元)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 (元) 70 9
5.2 119 218 275 316 381 100 204.6 299.3 392.2 100 (471.4) 00
698 116 282.5 750.6
237.3 575.5 9.93 95.23 .45 992.42 80.56 100 174.5 208.1 239.8 100 (280.5) 173.94 572.29 662.9 776.58 1132.26 ―― 142.8 182.95 98.91 175.77 国内生产 总值指数 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指数 财政预算 收入(亿 元) 中央财政预 算收入(亿 元)资料来源:1977 年前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 汇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年;1977 年及以后的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中 国统计年鉴 2009》中国统计出版,2009 年。从上表可看出,200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增加到
亿元,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 22698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是 1978 年的 16.6 倍和 11.9 倍, 1952 年的 78.4 和 33.4 倍;全国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分别增加到 61330.35 亿元和 32680.56 亿元。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我国民众支援救灾 重建的能力也大大加强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 (2009)》,2008 年,主要是因为汶川大地震,中国内地公民个人捐款达到了 458 亿元,占全社会捐款总额的 54%。人均捐款 34.66 元,是 2007 年的人均捐款 额 2.5 元的近 14 倍。①很难想象,没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汶川 地震灾后重建能够筹措到高达 1 万亿元的资金,按可比价格计算,这相当于唐山 大地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2/3!①《去年全国个人捐款达 458 亿 首次超过企业捐款额》,《华西都市报》, 日 同学们, 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能从中获取那些启示呢? (参考答案: 启示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启示二:强国与富民并重;启示 三:自力更生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 ) (二)体制与机制优势是救灾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制度条件 体制与机制优势是救灾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制度条件 1、基本经济制度的因素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有两 个鲜明特点:第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二,市场是我国资 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实现这两者的结合,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创举,也是对传统社 会主义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问题是,它能够成功应对汶川大地震及灾后重建这 样的特大公共危机吗? “ (1) 国”字号的担当 实践给出了答案。面临巨大灾害,这是一个考验企业能够承担什么样、什么 程度社会责任的“绝好”时机,是一个自然实验。第一,救灾重建过程中,需要 首先提供大量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例如确保民心安定、道路畅通、医疗救 助等等;第二,灾害之初,由于灾民损失惨重,生产暂不能恢复,一些私人物品 也需要作为公共物品来提供,比如食物、被服、房屋等等。第三,这也是对企业 能力的考验, 包括自身规模、 技术条件、 运行机制等等, 如果受到这些具体限制, 企业有心无力,也不可能很好尽其社会责任。 应当承认的是,私人企业在面临巨灾时也能提供一些重要帮助,这在汶川大 地震救灾重建过程也体现了出来。企业家们捐钱捐物,甚至开着自己的车队亲自 到救灾第一线,这都是很感人的事迹。但是,私人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作用 只能是有限的:第一,私人企业本质上要追逐企业利润最大化,导致其在提供公 共物品问题上原本存在“先天缺陷” ;第二,在面临灾患时刻,私人企业之善举 源自于善心,是一种自发之举,虽然珍贵但缺乏来自于外部的制度性约束,并不 牢靠;第三,由此导致的进一步问题是,在面临救灾重建的庞大资金需求,私人 企业的自发投入往往显得杯水车薪,重建过程将可能漫长得多;第四,在灾害之 初,出于善心,私人企业也可能将一些私人物品作为公共物品来提供,如食物、 被服等,但在进入持续重建过程后,这种情况将不大可能发生。 私人企业之短处,恰是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长处。这就需要“国” 字号勇于担当,能于担当。 这里举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在西方经济理论里,金融服务一般属于私人物品,其产品供应应当服从利润 最大化的要求。但是,中国的国有银行却给出了与此并不完全相同的答案。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工商银行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在四川的 648 个营 业网点中有 246 个受损,52 个网点损毁严重。但是,中国工行首先想到的并不 是其损失如何弥补,而是如何为恢复重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工商银行迅速启 动信贷业务应急处理流程和灾后重建贷款“绿色通道” ,对地震灾区信贷业务实 行特事特办,在最短时间内向电力、电信、公路、铁路等行业提供了救灾融资。 灾后第三天,该行就向抗震救灾相关的电力、公路和制药行业企业投放了第一批 贷款 3.89 亿元;灾后半个月,工商银行就发放抗震救灾贷款 12.63 亿元。同时, 中国工行根据中央要求,及时免除了灾区民众之前的所欠债务,这在西方国家是 难以想象,也是做不到的。 灾后重建工作正式启动后,工商银行又认真分析灾后重建需求,本着“资源 倾斜、服务优质、方式创新”的原则,及时调整了相关信贷政策,积极支持灾后 重建。为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度过难关,工商银行根据“不催收催缴、不罚息、 不作不良记录、不影响其继续获得其他救灾信贷支持”的有关政策规定。与此同 时,工商银行和灾区政府的有关部门、受灾企业主动联系,了解信贷需求,梳理 灾后重建项目,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从信贷的业务准入、期限、利率、担保等 方面给予灾区重建重点倾斜,提高审批效率,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为支持受灾严 重的东方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迅速重回市场, 工商银行两年来累计支持东汽的信 贷资金超过 30 亿元人民币。截至 2010 年 4 月,工商银行在四川投放的灾后重建 贷款余额达 382 亿元,累计发放贷款 486 亿元。 金融资源竟然向还款能力总体较弱、风险相对较大、地处中国西部的灾区倾 斜,而且还处处“特事特办” ,似与一般经营原则相悖,不能不说,充分展现出 了关键时刻中国“国”字号的大义风范。 何止是中国工行,它只是一个缩影。其他各大银行、铁道部、航空民航总局、 大型央企、通讯、电力、国家电网、移动通讯等国有企业,随着中央一声令下全 部调动来,全部扑了上去,共同谱写出了“国”字号新的壮丽篇章。这些也都是 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难以做到的。 (2)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协调 随着灾区公共产品的逐渐完善和经济社会秩序的不断恢复,市场机遇将会激 发商业性投资的更多进入,特别是在私人产品特征较强的领域下,市场力量和商 业投资更是将成为重要推动力。汶川地震救灾重建的实践也表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是一种高效的制度。 前已述, 我国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 市场机制仍居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 这是灾区重建表现得如此快速高效的重要原因。同时,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社会 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因素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山河破 碎、 家园被毁、 大面积失业的背景下,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毅然决然承担起了 “输 血”重任;第二,各地援建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建方案,是基于中央政府的统 筹安排;第三,各受援地的重建资源获取,首先取决于受灾程度和重建难度,而 非其可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在生存权利面前人人平等;第四,虽然在重建中市 场机制逐渐居于基础地位,但中央政府根据需要实施了价格管控,明确要求钢板 等重要重建物资不涨价;第五,在救灾重建中,如前述,国有企业承担了重要的 社会责任,其行事并不完全拘泥于市场规则。显然,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强有 力的宏观调控,救灾重建也不可能如此快速高效。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协调,从经济方面为灾区快速 救灾重建创造了基本的制度条件。 2、基本政治制度的因素 中国式救灾重建,为何能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特殊效果?这关键取决于我 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巨灾之后是否能够快速恢复重建, 在政治制度上首先取决于能否有坚强的领 导。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 党对救灾重建工作坚强、 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在重建决策过程中,6 月 5 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会,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为重建工作指明方向。6 月 8 日,温 家宝总理就签署了第 526 号国务院令,公布自当日起施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 建条例》 月 26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四川汶 。6 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 2008 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决策快速、执行有力,决然没有西方议会的议而不 决、决而不行。 人民群众的心声才是党的作用的最好注解。 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苍溪村方 映才家,一幢两楼一底的小楼,正门上的对联格外醒目: “建新家感谢澳门同胞 关怀,搞重建不忘共产党的好政策。“写的不好,别笑话。 ” ”方映才说: “就想表 达心里那么个意思。 ”都江堰市天马镇金玉村焦家大院的李大妈刚从北京回来, “真没想到我们全家也能去首都旅游。 ”李大妈的新家是二层洋楼,液晶电视、 真皮沙发、冰箱空调应有尽有, “要不是党和政府,地震后怎么会住上这么好的 房子,在天安门看升国旗我都激动得哭了。 ① ” (2)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 党的领导地位、党政军和人民代表机关的协调统一、上下一心、科学决策、 快速施行局面的实现,需要制度上的保证。这种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为 “集中力量办大事” 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 海外有媒体指出, 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在中国制度体系很多方面的优越性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其 “动员能力” 。在短时间内,中国政府能够动员如此巨大的力量投入赈灾,这是 其他任何制度(无论是民主政体还是权威主义政体)所不能比拟的。在这次抗灾 重建中,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各部门服从大局、密切协作,形成 了战胜灾害的强大合力。 没有任何制度能够阻止像汶川地震这样大的自然灾害的 发生,但优越的政治制度却能够在灾害发生时减少人类的损失。在应对巨大灾难 和突发事件时能够举全国之力,形成全国一盘棋,共同办大事,这正是中国式救 灾重建具有速度优势、集合优势和协同优势的制度保障。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 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邓小平指出: “解决民族问题, 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①/content//content_1118916.htm 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① ” 在救灾重建中,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其民族文 化也得到了切实维护,水磨羌城等一座座民族特色新民居拔地而起,民族传统文 化建筑均“修旧如旧” 。少数民族干部在救灾重建中也同样发挥了中坚作用,返 回映秀镇救人的汶川信访干部任勇、萝卜寨村支书罗建明、北川县长经大忠等均 是少数民族的优秀干部。事实证明,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 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 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它是当前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制度基础。 (4)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维护基层群众利 益、彰显群众主体地位的实现载体和重要保障机制。在涉及灾后重建政策规划、 救灾物资资金发放、住房分配安置、产业布局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事项中,政府能 否以及如何坚持以民主的理念、态度和方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还权于民、取 信于民,充分尊重灾区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既是加快建设灾后美好 新家园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基层民主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 根据田禾的调查,四川灾后重建的“参与式”民主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协 商式民主参与,即政府灾后重建的重大事务均与灾民协商解决,保证灾民对关系 自己切身利益的举措具有充分的话语权;二是议事型民主参与,即村一级灾后事 务的重大决策都是通过村民议事会决定的,比如都江堰市委组织部、都江堰市民 政局于 2009 年制定了《都江堰市村民议事会议事规则(试行)。该议事规则分 》 别就选举工作机构、选举方法和步骤、选举规则等做了详细的规定;三是阳光式 民主参与,也就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四是引导式民主参与,在保证村民充分 自治的前提下,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以村民认同为基础,由村民自己决定重建模 式,共同建设自己家园的一种民主形式。② 灾后重建过程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灾区民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参与权、监督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是灾区恢复重建真正让百姓满意的重要 制度保证。 (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救灾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思想保证 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救灾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思想保证 是救灾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思想① ②《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257 页 田禾: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基层民主的实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 年第 9 期,39―40 页 , 1、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与救灾重建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与救灾重建 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要始终坚持各民族平 等、团结、互助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明确提到,现代的平等是指: “一切人,或至少 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 会地位。 毛泽东指出: ”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 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4 条规定: ” “中华 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 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言辞上的歧视和压迫,禁 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 少数民族地区的恢复重建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 注。阿坝铝厂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漩口镇,是中国藏区唯一的 一个电解铝企业。现有员工 1200 多名,藏、羌、回、彝等少数民族约占 40%。 汶川大地震时,该厂 25 名员工遇难,厂房、质检大楼和办公楼等全部倒塌,220 千伏输电线路损毁,刚建成的 11 万吨电解铝生产线设备严重损毁。阿坝铝厂的 命运引起了总书记的牵挂。2008 年 5 月 17 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阿坝铝厂 视察慰问,明确要求中央到地方政府全力支持该厂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2008 年 12 月 12 日阿坝铝厂正式恢复生产。 2009 年阿坝铝厂生产铝锭 5.83 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 8.02 亿元。该厂还计划 2010 年生产铝锭 14.3 万吨,预期销售收 入 23 亿元。而在贵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 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下的新奥尔 良市却是另一番景象。 该市人口近 50 万, 其中 2/3 为黑人, 28%处于贫困线以下。 美国政府不仅反应迟缓,而且灾害更加凸显出种族、阶级等美国一直存在的社会 差别。一些美国学者也指出,是种族偏见影响了政府、企业和私人机构对黑人社 区的救援,从而将自然灾害演变为人为的灾难;③而且,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不公平的待遇也依然存在。④这充分证明了正确民族观的极端重要。 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不仅充分尊重了各民族特点,而且尽力挖掘新的增① ② ③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444 页。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 362 页。 Manning Marable and Kristen Clarke(ed.) Seeking higher ground : the Hurricane Katrina crisis, race, and public policy read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④William P. Quiqley. Storms Still Raging: Katrina, New Orleans and Social Justice. BookSurge Publishing,2008 长点,打下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坚实基础。 比如广东省援建汶川的各住房项目, 其建筑风格均根据当地不同民族特色和 文化背景建成。羌式、藏式和川西建筑风格各自成风又相互映衬。援建还将农房 重建和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打造出三江乡 “水乡藏寨” 水磨镇 、 “禅寿老街” 、 耿达乡“潮州新村”等宜居宜商的民居,为农户发展“农家乐、“步行街”等第 ” 三产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震前的汶川县水磨镇是一个高耗能工业区,地震后汶 川携手广东援建组优化该镇内老街空间机理,为延续羌藏传统文化,援建组修复 并新建了大量遗迹和建筑,将打造特色羌城与安置失地农民结合起来,把水磨镇 打造成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与藏羌风情相融的的文化旅游名镇。目前,水磨景区 内有春风阁、禅寿老街、万年台、字库、水磨亭、白塔、羌城、禅城桥、大夫第、 寿溪湖十几个游览景点,阿坝州各县及主要旅游景点也在水磨设立了展馆,使之 成为了一个集中展示阿坝州各县旅游景区、各民族风情的窗口。2010 年 4 月, 水磨镇已被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 (亚太版)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 最佳范例” 。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与救灾重建 灾区重建中,最满意的是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点,首要前提取决于 执政党坚持什么样的群众观。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 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①历史是由 英雄创造的,还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或者是根据神的意志?这是一个自人 类社会形成以来就试图弄清的一个问题。 但除了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等极少数学者外,大多数资产阶级思想家都是看轻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 这种情况至今如此。几本当代相当有影响的著作如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 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埃利亚斯?卡内提的《群众与权力》、西班 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 加塞特的 《大众的反叛》 法国塞奇? 、 莫斯科维奇的 《群 氓的时代》等,都从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群众”的特 性,群众与权力、与领袖的关系等。在他们笔下,群众具有非理性、情绪化特征,①2003 年 7 月 1 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判断能力低下,目光短浅,盲从,轻信,对事物过于敏感,易冲动;既具有革命 性、破坏性,又容易追随领袖和屈从于权威;容易受到“群众领袖”的煽动、利 用、操纵和奴役。就道德水平而言,其犯罪倾向和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两个方面 都超过个人。因此“群众”一词经常与愚昧、盲从、非理性、无组织、暴力等概 念一起出现。 马克思主义与此存在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曾尖锐地指出,“在十七 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 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 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毛泽东也指出: “人民,只有 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 。邓小平说: “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 ” 重建两年多来,各级党员干部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成为灾后重建的 中流砥柱。2009 年 9 月,在极重灾区北川的山中,还有 5 个极重灾乡镇 84 个极 重灾村的因灾失地农民还没有回乡安置。头等大事牵动各级干部的心。9 月 12 日,以市委书记吴靖平任组长、市长曾万明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作出 了由市级部门帮扶北川因灾失地农民回乡安置的决定。来自 69 个市级部门上千 名干部在北川 84 个重灾村开始了长达 9 个月的蹲点帮扶。200 多个日日夜夜里, 帮扶干部把受灾群众当自己的亲人,帮信心、帮规划、帮产业……与受灾群众一 道,同吃同住,圆满完成了帮扶任务,为受灾群众擎起了一片天。江油市战旗镇 32 户特困户自己没搬一砖一瓦,党员干部就帮助他们把新房盖起来了。特困户 T章乾和儿媳都是残疾人,当党员干部扶着他们住进新居时,T章乾禁不住老泪 纵横,哽咽失声: “大地震夺走我一个家,共产党还给我一个家,这大恩大德我 何以为报啊!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正确的认识从哪里来?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对客观世 界的正确反映,来源于将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认识相连接的实践。而人民群众才 是人类社会的实践主体, 因此, 只有通过深入群众, 调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把群众的实践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领导者的决策, 我们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同理,也只有将从群众中获得的 真理性认识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改造世界、改造社会和改造人 自身的强大力量。1943 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 “在 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①也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路径。 科学救灾重建,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如前 述,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下简称 》 《意见稿》 , ) 其正式出台就经历了反复论证, 多次征求意见的过程。 国务院灾后重建成立以后, 数十次深入灾区开展实地调研,倾听灾区群众的心声,了解地方政府的想法,听 取各界专家的建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人民网、中国网开辟了灾后重建建 言献策专栏,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还通过组织国际研讨会等方式,了解和借鉴国 外灾后重建经验。如此反复研究讨论,方形成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 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也只有这样,灾区重建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体现群众意愿。 、一心为民, (3) 一心为民,排忧解难 十六大以来,我党的群众观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笔者作了不全面的概括, 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怎样做到 “一切为了群众” 作了更具体的表述, 提出“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二是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 众的切实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三是特别突出了要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工作抓手,②这“三 个最”的概括,可以说是我们党对如何更好地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出的新 的深刻理解。 在恢复重建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恐怕莫过于住房重 建问题。 面对数以千万计失去家园的群众,把永久性住房建设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 中之重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省各级党政部门在灾后 恢复重建中迅速达成的一个共识。为了让失去家园的群众尽早搬入永久性住房、① ②1943 年,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2003 年 7 月 2 日《人民日报》 过上安居乐业的正常生活,2008 年 5 月 30 日,四川省召开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 作组第一次会议,对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进行全面研究部署,明确提出在重建中坚 持科学规划和选址、坚持社会公众参与、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确保农房抗震 和施工质量等刚性要求。为及时向灾后农民重建房屋提供技术保障,确保房屋质 量安全,四川省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重建,鼓励有资格的建筑师、 结构师、监理工程师以个人名义参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据统计,仅全省建 筑部门就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服务 70 多万户,培训农村建筑工匠近 5 万人。为了 给等待建房的群众提供科学依据,四川省还组织力量对全省 83 个县、市、区的 6985 个安置点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涉及 47 万安置户共计 193 万多人,对 发现的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 900 个安置点的 2. 万户群众约 10 万人督促并 2 实施了应急避险。在各方面努力下,截至 2009 年 9 月,四川住房重建已基本完 成,这个速度,在世界灾后重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3、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与救灾重建 “以人为本” (1) 以人为本”与救灾重建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救灾重建体现出“以人为本”鲜明特 点的一个根本原因。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 民生优先”的重建原则, “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把修复重建 城乡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尽快恢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切实扩大 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让灾区人民安居、安定、安全、安心。 ”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灾区重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则明确 提出了“经济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科学 发展能力增强” 的要求。 正因为如此, 灾后重建才取得了 “最振奋人心的是经济” 的佳绩。 我省有关部门在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的同时, 也在千方百计为灾区群众的 未来生计筹划。在都江堰市的蒲阳镇花溪村,村民骞锡萍一家有座三排平房和一 座二层小楼围成的川西风格农家小院。骞锡萍告诉记者,在重建中她家获得了政 府的 1.6 万元补助金,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再向银行贷了 3 万元,总共花了 6 万多元就把小院子重新修好建好。 她指着对面一块占地近百亩正在建设的生态蔬 菜大棚基地说,蔬菜基地占了她家的土地,要请她们一家当工人,一旦到蔬菜大 棚基地上班,她家的收入就能翻倍,银行的万元贷款也容易还了。蒲阳镇党委书 记杨德伟说,光全镇灾后住房重建就要拉动近 4 亿元的内需,镇上的川苏产业园 区内还有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建材、新材料等数十家企业,不少居 民就在本地上班。全镇大量农民现在已经转变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目前镇上已有 两个占地 1000 多亩的“折耳根”种植基地、3000 多亩药材种植基地、7000 亩笋 用竹和 2000 亩猕猴桃种植基地,这些农业产业项目已使得全镇居民的年平均收 入提高了大约 1000 元。在极重灾区汶川县,由于产业恢复带来的效益,2010 年 一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也达到 1053 元,同比增长达 23%,其中旅游业是 收益最好的项目之一。震中映秀镇正式启动一日游后,2010 前 4 个月旅游总收 入就达 6000 多万元,同比增长近 25%。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救灾重建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救灾重建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汶川大地震灾后重 建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体现在: 第一,尊重自然,科学布局。重建中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既考虑灾害和 潜在灾害威胁,又注重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主题功能,调整优化城乡布局、人口 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第二,厉行节约,保护耕地。坚持按标准进行恢复重建,不超标准,不盲目 攀比,不铺张浪费。尽量维修加固原有住房和设施,尽量统建公用公共设施和用 房,规划建设城镇和产业聚集区,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坚持节约和 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 第三,传承文化,保护生态。重建中注重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建筑,保持城镇和乡 村传统原貌。避开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古迹、水源地和震后形成的有保留价值 的新景观。同步规划建设环保设施。 第四,因地制宜,分布实施。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恢复重建,充分考虑到经 济、社会、文化、自然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确定重建方式、优先领域和 建设时序。 (4)“统筹兼顾”与救灾重建 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救灾、安置到重建、从评估到规划,从 实施到监管,汶川地震灾区都尽量做到了将经济、社会、自然、区域、近期与长 期、局部与整体、个人和集体等多种因素统筹考虑。如陕西宁强县提出了恢复重 建要做到“六个结合”:一是坚持把恢复重建与关注民生相结合;二是坚持把恢 复重建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三是坚持把恢复重建与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四是坚 持把恢复重建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五是坚持把恢复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六是坚持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甘肃省武都区也提出了自己的“六个结 合”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坚持国家补助与部门帮扶相结合,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就地重建与异地重建相结合,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 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达到 建设经得起历史、实践、社会检验的,让人民满意的灾民住房。 (四)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推动作用 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 1、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与灾后重建 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与灾后重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此语实则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 , 描画。太史公曰: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孙子膑脚, 《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首,大 、 ; 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 ①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一直与各种天灾人祸做顽强斗 ” 争。为了治愈水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研究防治地震,张衡不惜辞官居 家。为了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人民与之进行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 抗战。 正是这种泰山压顶不弯腰、 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品性, 方能有至今生生不息、 繁荣昌盛之局面, 中华文明也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从其诞生起就延绵不绝的古 文明。 正是因为有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传统,方有今天自强不息的灾区人民。 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是主流。比如,前述“出自己的 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这幅来自得灾区的对联; 汶川县城东街路口地震后一个月便摆缝纫摊的残疾老人 李万柏…… 2、时代精神的推动力①《史记 太史公自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突 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在汶川大地震中,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产生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秉承改革创新的时代 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救灾重建取得胜利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国土资源部党组 书记、部长徐绍史率调研组在都江堰、彭州调研时所说:“灾后重建必须依靠制 度创新、深化改革,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汶川大地震之灾后重建,可以说,成为了一个集中展示新时期改革创新时代 精神的大舞台。这里挑几个重要的方面举例来说。 在灾后重建中,经济重建是一个基础工程。其中住房重建和产业重建又是重 中之重。 如何在住房重建中有效地解决庞大的资金缺口?成都都江堰市就开创了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资金筹集新方式, 也就是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 果,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具体方法是通过灾后农居集中安置,节约用 地流转到城市。都江堰市天马镇通过该方式节约集体建设用地指标 1781 亩,按 每亩 15 万元计算,可获得 2.67 亿元灾后重建资金;9330 户农户实现农村产权 确权颁证,通过农村住房重建抵押担保平台筹集建房资金 5041 万元。不仅如此, 通过集中建房、土地流转,还可以促进农村的产业发展。都江堰的棋盘村,通过 有效流转约三分之一的耕地,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实现 一三产业互动、农民长效增收、农业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民说,“过去 我们这里都是非常传统的养殖业, 现在好了, 不管是养猪还是养鸡, 都集中养殖, 还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下一步我将还将建 5000 吨的猕猴桃气调库等等, 进一步加快发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救灾重建之创新,不仅源于自上而下,也源于自下而上,体现了“草根”智 慧。在都江堰市,农房重建还有一种新模式,即“城里人与受灾农户联建住房”。 大观镇茶坪村村民王全,被称为“农房联建第一人”。地震后王全也一度为重建 资金发愁, 突然想到过去曾经来村里度假的城里人张先生。 “能否双方联建呢?” 王全决定试一试,“谁知电话一打,一拍即合。我拿出得到确权的 223 平方米宅 基地,由张先生出资建两栋楼房,一栋归我所有,一栋归张先生所有。两栋房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人民出版社 2002,12 页。①① 都可用作农家旅店,我以后的生计也解决了。”①结果,王全一套新修 238 平方米 的别墅式房子没有花自己一分钱。青川县的“木结构新型农房”更是农民的一个 创举。青川县的重灾农户大多在山区,交通不便,加之余震不断,震后砖、水泥 等建材供应紧张,农房重建推进速度一度较为缓慢。而新型农房原料主要来自自 家山林, 不的仅房屋修得特别快, 而且比水泥框架房便宜不少。 不同于老式的 ‘穿 斗式’ 农房, 新农房将木柱和木梁等构件用钢板和钢钉固定, 抗震性能也非常好。 由于这种样式符合了当地实际,为此,青川县政府将这一草根经验在山区农民中 推广,并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房重建,“木结构新型农房”已成为 青川农房重建的一大特色。后来,一些企业干脆生产出成套的钢构件和木构件, 建房时,施工人员直接将木构件用钢板和螺栓组装起来即成框架,每套房子 1 个月左右就能建成,大大加快了全县农房重建速度。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灾区勇于改革创 新的精神,必将成为推进灾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了救灾重建的正确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荣辱观, “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 ” 主义荣辱观,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结合,明辨了是与非、善与 恶、尊与卑、荣与辱,界定了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在救灾重 建中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道德力量。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人们既然摆脱了资本主义 的奴隶制,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所造成的无数残暴、野蛮、荒谬和卑鄙的现 象,也就会逐渐习惯于遵守多少世纪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③ 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事实的确如此。在汶川大地震救灾重建 ” ②中,广大干部舍己救人、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大群众自强自立、 勤劳勇敢、 艰苦奋斗、 团结互助, 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者、 承载者、 传承者。5.12 大地震爆发之时,汶川县信访局干部任勇身在都江堰,本已安全 躲过震灾,却选择“爬也要爬回汶川” ,中建七局三公司映秀项目部总工程师李 文兴,为了抢救板房办公室里的工程技术资料,却不幸被洪水冲走……这样的故①杨三军、侯大伟、江毅、叶建平: 《记四川地震灾区自强不息的基层干部群众》新华网成都 2010 年 2 月 5 日电。/politics//content_.htm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251 页。 列宁选集,第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191 页。② ③ 事太多太多,充分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以服务人民为荣的高尚风德。灾难往往 是产生谣言的温床,但在汶川大地震救灾重建过程中, “天人感应”感应等荒谬 邪说却失去了市场,谣言止于智者,充分体现了灾区人民以崇尚科学为荣的精 神追求。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 ,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这两幅出自青川县枣树村、在灾区广为流传的标语,典型 地刻画出了灾区人民以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为荣的坚韧品行。无论是抗震救灾还 是灾后重建,我国民众都自然地选择了同舟共济渡难关。受灾之初,尽管一些地 区外部力量无法及时到达,但灾区仍然维持了良好秩序,互帮互助,这和美军到 达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下的新奥尔良的第一任务却是“平暴”形成了鲜明反差。灾 后又实行一省帮一重灾县等措施。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团结互助为荣的 可贵品质。同时,救灾重建中,广大干部群众亦自觉地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为 荣。重建合同被广泛遵守,这是灾后重建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的一个重要保证。至 2010 年 10 月底,四川省各级审计机关共派出 9882 名审计人员,组成 4452 个审 计组, 共跟踪审计项目 7269 个 (总投资 1287 亿余元) 审计调查项目 3421 个 , (总 投资 1370 亿余元) ,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这同样是一个惊人奇迹! 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课后思考: 课后思考: 1,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取得辉煌胜利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哪些? 2,与今年 3 月 11 日日本近海大地震抗震救灾相比, 中国特点和中国优势有哪些 体现? 3,在后重建时代,灾区可持续发展还面临哪些重大难题? 4,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为灾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关于日本政府在 3 月 11 日仙台近海大地震中表现的两则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一 避难所不避难 缺水缺衣缺吃的 (截止 17 日)灾区粮食匮乏情况严重,宫城县女川町体育馆内约两千名灾民的晚饭仅 是一个小面包、味增汤和炸鱼饼。12 个县至少 100 万户家庭断水。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处 说,由于交通运输问题,救援小组一直无法到达所有的受灾地区,约有 160 万户依然无水可 用。 对此, 一些日本民众质疑政府的领导能力, 认为政府与自卫队之间没有很好地协调合作, 导致救灾物资输送不及时,建议政府在着急重建机场、海港、公路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灾民 避难所的恶劣条件,优先使用直升机等救助工具及时把救灾物资输送到灾区。 地震后对粮食的需求急增导致东京都一带粮食匮乏。 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也让日本消费 者不安,继而产生了囤粮的行为,超市被抢购一空。 灾区的通信迟迟得不到恢复, 让很多与亲人失去联系的民众心急如焚, 每天都有很多人 在推特上发出寻人的信息。南都记者昨日尝试拨打宫城县警察署电话,未能打通。 还有日本民众批评政府没能及时提供幸存者或遇难者的名单, 使得他们连自己亲人的死 活都无法确定。 核辐射恐慌 射恐慌: 息缺乏公开、 核辐射恐慌:信息缺乏公开、震惊变成愤怒 考验着日本承受能力的绝不仅仅是物资匮乏和人员死伤增加, 核电站反反复复的事故让 日本民众的心理承受力一再受挫。基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继续恶化的状况” , 面临核泄漏升级的危险令受灾民众的情绪从震惊转变成了愤怒。 日本广播协会 (N H K ) 记者小田真电话连线南都记者时说,日本民众现在都对东京电力公司感到很愤怒, “东京电 力应该公开更多信息,我们有知情权,现在根本不知道这个核电站到底会发生什么,这让我 们很不安心。 ” 访谈: 救援不及时,不满可以理解” 访谈: 救援不及时,不满可以理解” “ 南方都市报 17 日采访了正在日本组织救援工作的国际红十字会东亚地区代表弗朗西 斯?马库斯(Francis Markus) 。 南都:现在日本灾区的情况如何? 马库斯: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有将近 50 万人避难,食品毛毯等物资严重缺乏,天气 严寒,燃气供应不足又限制了救援队伍前往重灾区救灾,在一些更偏远的避难中心,灾民们 靠最低定量维生同时救援人员还要面对公路等受损的基础设施。日本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南都:什么原因导致避难所严重缺乏食品、御寒衣物等物资? 马库斯: 汽油和燃料的供应不足是导致灾区物资匮乏的主要原因。 现在日本全国的汽油、 柴油供应都很紧张,更别说灾区。燃料供应不足,输送部队就无法将救灾物资输送到灾区。 另外,从东京通往东北部灾区的新干线、高速公路都因地震受到影响,部分线路停运,至今 仍未抢修过来,导致物资输送受到阻碍。 南都:国际对日本援助情况如何? 马库斯: 应该说对日本的援助相比去年对海地的援助要少, 一方面因为日本是比较富有 的国家,它有能力主要凭借自身的力量处理好灾后事宜,另一方面,日本也没有要求国际组 织给予大量援助。我们尊重日本的决定。 南都:现在日本民众是否对政府有质疑和埋怨? 马库斯:我不是日本人,对这个问题没有发言权,但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确实有灾民 逐渐表现出对政府处理灾情不力的不满, 批评政府没有及时寻求国际援助, 导致救援不及时。 但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仅是日本,换做其他国家也会发生这样情况,灾民失去家园、甚 至失去亲人,本身内心很痛苦,如果政府做得不够,他们就会把怒气和怨气一股脑儿地发泄 出来。 ――胡超平:日本政府救灾不力:缺水缺粮缺暖气 孩子饿哭》南 《 《 方都市报》20011 年 3 月 18 日 新闻报道二: 新闻报道二: 截至 23 日,东北部重灾区不少避难所内仍旧实行饭团配给。 一些分析师说,依照经验,某一国家遭遇严重自然灾害 4 天后,本国和世界各地的救灾 物资陆续抵达。但在以效率著称、基础设施完善的日本,不少震后数小时内捐赠的国际援助 物资仍储存在首都东京的仓库中。 一些媒体记者看到, 东北部多处公路早已为紧急救援车辆空出车道。 然而, 地震一周后, 大量承载救灾物资的车辆才开始驶往灾区。 一些民众认为,政府没能及时应对灾害,救灾效率低。 谈及救灾效率低的原因,一些分析师认为, “官僚政治”大大拖后救灾进程。 一些日本企业、民间团体希望帮助政府救灾,却因各种原因难以如愿。 日本船运企业 NYK 公司一度提出,派遣船舶帮助运送直升机前往沿海灾区,发放物资。 提议遭政府拒绝,原因是这家企业没有从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