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器 债券到期会怎样

债券信用评级变动对到期收益率的影响
来源:itSaiD它说
评级机构上调或下调债券信用级别,均会造成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提高和波动短期内的加剧。债券评级机构对债券信用级别的上调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债券信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剩余期限、到期收益率、债券信用级别
一、概念简介
剩余期限:债券的剩余期限是指假设债券购买者自购买债券时刻起,并一直持有至债券发行人兑付债券本金和利息(零息债券没有利率),期间没有提前赎回和回售,转换成股权等所要经历的时间。
到期收益率:期收益率又称最终收益率,是投资者购买国债及其它债券的内部收益率,即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 它相当于投资者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后一直持有到满期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债券信用级别:债券信用评级是对一个债券投资者购买某种债券后是否能够按期收到利息及本金的概率的量度。债券信用级别和发债人信用级别有一定的正向关系,但不等同于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级别,因为在其中存在着担保与被担保等因素的影响。
二、到期收益率影响因素简析
市场利率和债券的信用等级是影响债券价格和到期收益率两个最直接的因素。市场利率的变化的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因此投资者进行债券投资前,必须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
但由于宏观经济及市场利率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说君在此主要研究债券信用评级变动对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影响,时间跨度仅仅为31天,所以只对宏观经济中的市场利率走势做简要分析,侧重信用级别调整风险。
三、剩余期限变化对到期收益率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实体经济增速的下调必然导致市场利率在一定程度上的下调。当市场利率有下降的趋势时,由于短期投资者收回资金利率时面对较低的市场利率,面临再投资的风险,所以从市场利率角度考虑投资者面对剩余期限较短的债券,会要求较高的到期收益率。
投资剩余期限较短的债券相对投资剩余期限较长的债券,对债券发行人的未来状况面临更少的不确定性,需要补偿的信用风险也就较少,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流动性,如果发行人未来信息不确定性和投资者的流动性考虑,投资剩余期限较短的债券所要的到期收益率低于投资剩余期限较长的债券。所以剩余期限对债券在短期内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为了方便排除剩余期限微小变化对到期收益率的影响,它说君取了多段剩余期限相差15个到期日的若干(&=10000)只债券进行分析,发现债券剩余期限相差15日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到期收益率相差0.05%,但是置信度只有0.1862。
四、债项信用级别变动对到期收益率的影响
它说君在此假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而投资者是规避信用风险的。当债券信用级别上调时,投资者面临更少的信用风险;当债券信用级别下调时,投资者面临更多的信用风险。
投资者得到调级信息后会做出反应:面对到期收益率相同而信用级别不同的两只债券,投资者会竞相购买信用级别高的,其结果最终是信用级别高的债券会随着投资者的增加,价格上升,到期收益率下降;而信用级别低的债券会随着投资者的减少而价格下跌,到期收益率上升,最终造成信用级别不同,到期收益率不同的债券市场。
它说君首先抽取了日至日期间773只信用级别上调的债券和177只信用级别下调的债券,分成两组——up组(信用级别上调的债券)和down组(信用级别下调的债券),然后再对up组和down组以债券信用级别调整日为界限进行二次分组对比分析。
(注:up_before组代表信用级别上调发生前15日,up_after代表上调发生后15日)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出,债券信用级别上调后,并没有带来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或者说大家对上调组债券信用风险期望值的降低。
再看一下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债券信用级别上调前后债券到期收益率变化差异的显著性高达7.73E-32,接近于0,而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方差变化显著性为9.2321E-39,也接近0。说明评级公司关于债券信用级别的上调带来了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巨大波动,而市场投资者对这一反应的最终结果是不相信评级机构的信用级别调整。
它说君认为这是完全符合市场情况的:进入2015年后半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债券频繁出现,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的评级机构却上调众多债券的信用评级,上调与下调之比4.4:1。
接下来它说君和大家一起看下评级公司下调信用级别的债券到期收益率变化情况。
(注:down_before组代表信用级别下调发生前15日,down_after代表下调发生后15日)
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债券信用级别被下调后,债券到期收益率提高了0.5%,市场投资者对下调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要求提高,说明市场投资者对下调债券的风险预期值增大。
从表2 和表3可以看出,评级机构上调或下调债券信用级别,均会造成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提高和波动短期内的加剧。债券评级机构对债券信用级别的上调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债券信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它说君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债券违约现象的高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投资者内心的恐惧,而债券评级机构却上调众多债券的信用评级,上调与下调之比与市场现状不符。
从表2 和表3可以看出,上调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及其波动情况在调整前和调整后均低于下调债券的表现,从统计分析的客观角度,它说君认为债券评级公司对债券的上下调整符合市场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的原理。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债券之星》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如有建议、投稿或商业合作,请加小编QQ:.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问题详情
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的原理是()。A.到期收益率是购买债券后一直持有到期的内含报酬率B.到期收益率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的原理是()。A.到期收益率是购买债券后一直持有到期的内含报酬率B.到期收益率是能使债券每年利息收入的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C.到期收益率是债券利息收益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D.到期收益率的计算要以债券每年末计算并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为前提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网友回答(共1条)展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有一笔国债,5年期,平价发行,票面利率 12.22%,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其到期收益率是(&&)。A.9%B.11%C.10%D.12%2如果债券的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支付的频率加快,债券价值就会(&&)。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一定3投资者在购买债券时,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是(&&)。A.市场的平均价格B.债券的风险收益C.债券的内在价值D.债券的票面价格4估算股票价值时的贴现率,不能使用(&&)。A.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B.债券收益率加适当的风险报酬率C.国债的利息率D.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苹果/安卓/wp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图片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20 天连续签到: 1 天[LV.4]偶尔看看III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23:41 编辑
请教各位大侠,谁能解释下债券到期收益率与持有到期收益率的区别?
载入中......
一个是将债券持有至到期的收益率,一个是你持有期间的收益率,不一定持有至到期。
首先谢谢您的答案,按照您的说法,一只债券如果持有至到期,则它的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是相同的。可持有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是有个差值的,这个差值就是风险收益,按照您的说法投资债券至到期的话风险收益是0,也就是无风险的,可这是不可能的啊。
自己顶下问题。
还在读书吗?大一吗?现在的老师教书都不认真了。
upperliu 发表于
Stieltjes 首先谢谢您的答案,按照您的说法,一只债券如果持有至到期,则它的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是相同的。可持有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是有个差值的,这个差值就是风险收益,按照您的说法投资债券至到期的话风险收益是0,也就是无风险的,可这是不可能的啊。风险溢价既反映在持有期收益率中也反映在到期收益率中,你说的差值是风险债券跟对应期限无风险债券的差,不是同一种债券自己跟自己比较的差。
谢谢哈!!!!!
还有在投资收益率的影响,虽然通常假定在投资收益率等于即期收益率
我说一下我的理解吧:到期收益率也就是yield to maturity ,ytm,是投资者持有到期的收益率,并且假定利息可以按照ytm进行再投资,而后面一个持有到期收益率我没有听说过,只有持有期收益率,holding period return,不知道楼主这个概念哪里来的。
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强。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债券知识]到期收益率是什么?什么是到期收益率? - 南方财富网
 您现在的位置:  >
到期收益率是什么?什么是到期收益率?
南方财富网
& &&到期收益率是什么?到期收益率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到期收益率有哪些计算公式?
  到期收益率(YTM),是使上得到的所有回报的现值与债券当前价格相等的收益率。它反映了投资者如果以既定的价格投资某个债券,那么按照复利的方式,得到未来各个时期的货币收入的收益率是多少。如果投资者准备以目前市价买入某种债券,并且计划持有至该债券期满,则到期收益率可作为预期收益率,并可将它与其他投资对象的收益率加以比较;如果投资者已经按某一价格买入了某一债券并已持有至期满,则到期收益率就是该债券的实际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是债券理论价格计算的相反过程。回想一下债券理论价格的计算过程,投资者有一个最低的回报要求,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这个债券的理论价格。而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则正好相反,投资者已经知道了债券当前的价格,想要计算出在这个价格之下,债券的回报率是多少,而这个回报率,就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1.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任何利息支付,到期时一次支付固定数量的本金和利息,这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很简单:
  P是债券的购买价格,Vf是债券的到期还本付息额,n是债券的期限,以年为单位。
  回想一下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理论价格的计算公式,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正好是定价计算的相反过程。定价计算公式是知道回报率r的条件下求理论价格P,而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在知道价格P的条件下求到期收益率y。
  ※例:Peter的投资决策
  Peter在12月30日发现973的市场价格是127.00元,Peter的最低回报要求是3.5%,他计算了一下97国债3在127元的价格下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这个到期收益率远远低于Peter的投资要求。
  2. 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附息债券是每年付息的,因此,它的到期收益率实际上是能使未来的利息和本金的现值之和等于债券购买价格的贴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这里y是按近似公式计算的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P是债券的购买价格(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债券票面额),I是每年的利息支付,M是面额,n是年限。
  显然,采用近似方法计算的结果同采用&试错法&计算的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现在市场上很多的附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都是采用这种近似方法。
  而证券公司一般使用更简单的方法计算到期收益率并供投资者参考。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这个公式是上一个简略公式的进一步简化,由于债券面额M和债券的市场价格P之间的差距不会很大。因此(M+P)/2和P之间的差距也不会太大,这种简单方法计算出来的收益率的参考性也是可以接受的。
  3. 到期收益率和债券计价格之间的关系。
  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种可以看出,到期收益率和债券价格之间是反比的关系。对于同样一个债券,到期收益率高意味着价格较低,而到期收益率较低则意味着价格较高。
  ★ 新闻解读:
  证交所债市:全线上扬 17日成交金额较前猛增55%
  (上海证券报 日)
  受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的影响,国债现券市场17日全线上扬,成交金额较前猛增55%,达到58.19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3%,为1998年8月以来的最低。市场人士对此普遍认为,这一数字预示央行的降息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自17日后市起,国债现券市场的新老券种出现近期罕见的同步放量上涨走势,同时,多数长期券种的内在收益率普遍跌破2.5%。其中,0112券涨势最猛,上涨1.47%,涨幅均在0.4%以上;老牌券种896券与9908券分别较前上涨了0.14%和0.33%。
  近期领涨的0107券17日再涨0.18%,成交金额较前猛增近10亿元,为22.02亿元,占国债市场成交总额的四成。
  由于的下降,市场平均的到期收益率也会随之下降。而到期收益率的降低意味着债券价格的上升。因此,债券价格创新高必然意味着到期收益率创新低。
  4. 到期收益率和债券票面利率的关系。
  喜欢数学的读者可以自己计算一下,不论附息债券的期限是多少,如果它是以平价发行的,也就是说发行当日的价格为100元,则发行日的到期收益率必定等于票面利率。而且,在剩余期限为整数年限时,如果价格为100元,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必定等于票面利率。
  但是注意,只有在期限还剩下整数年限时才会有这种情况。如果在两次利息支付的中间出现市场价格等于面值的情况,则到期收益率肯定会小于其票面利率。关于这一点可以利用到期收益率的公式进行证明,在这里就省略了。
& & 投资者可以通过上述相关内容了解到到期收益率是什么?
(南方财富网股票频道)
相关阅读: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24小时排行
关于南方财富网 - - - - -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南方财富网 © 版权所有我是一个新手我想问一下各位前辈,关于那个债券到期结算的问题.我发现那个个债券到期一般都是按那个净价来结算的是吧,但是那个净价会不会跌到比那个交易的价还要低呢.如会的话那样不是一样到期一样会亏本吗?还有就是如果那个净价如果高出那个交易的价格好多的话不是好多的人都抢着要那个债券吗!
我是一个新手我想问一下各位前辈,关于那个债券到期结算的问题.我发现那个个债券到期一般都是按那个净价来结算的是吧,但是那个净价会不会跌到比那个交易的价还要低呢.如会的话那样不是一样到期一样会亏本吗?还有就是如果那个净价如果高出那个交易的价格好多的话不是好多的人都抢着要那个债券吗!哪个前辈可以帮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前辈们许久未言,小康也来凑热闹吧。
债券到期不是按照楼主所言的“净价”兑付而是按照面值兑付并给付当期应付利息。
债券的净价一般指的是债券扣除应计利息后的价格。比如某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利率12%)的债券如果在利息支付登记日以115元买入,则该交易全价为115,该价格所含应付利息为12元,则该交易对应的债券净价为115-12=103元。
目前交易所的国债交易采用净价申报全价结算。也就是说委托填单的价格为净价,但结算时要加上当日应计的利息。举例如下:
某国债年息12%面值100,每年3月1日付息一次。
如果张三在3月2日以100元的净价买入该国债,显然因刚付过息因此买入债券时含有的应付利息为0,则当日结算算价格为100+0=100元。
如果李四在9月2日以100元的净价买入该国债,则9月2日该债券应付利息...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到期结算按面值(100元),如国债⒁ 到期,届时该债券持有者每张可得100元+利息2.65元,无论你买入时的净价及全价是多少。因此,债券买入之前先要看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高的买入才划算,低的到期收益就少,而且中途净价跌的可能性大,有可能跌破你买入时的净价。此外,并不是买所有债券都保证到期能有正收益,如现在买入97国债(4),非但不赚钱,而且要赔钱(它的净...
相关信息到期结算按面值(100元),如国债⒁ 到期,届时该债券持有者每张可得100元+利息2.65元,无论你买入时的净价及全价是多少。因此,债券买入之前先要看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高的买入才划算,低的到期收益就少,而且中途净价跌的可能性大,有可能跌破你买入时的净价。此外,并不是买所有债券都保证到期能有正收益,如现在买入97国债(4),非但不赚钱,而且要赔钱(它的净价价格是机构为了避税等原因买入而炒上去的)。请记住:债券买入之前务必先看一下到期收益率。参考网址:
酒店会计不难,比工业会计简单,如果你做过工业会计,现在打算做酒店会计,很快就能胜任的。
酒店成本费用核算规程(供你参考)
酒店的成本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
回答一个就有一分,若被选 为最佳答案,系统会送你10分,若是悬赏提问的话,悬赏的分同样也会送给你的
这是你回答会得到的分数,
你要是匿名提问要扣十分,不匿名 ,...
你应该找人看一下你的档案,因为一般的作弊是不会存入档案的,如果确实有,那就咬看情况乐,单位在报名和考试过程中是不会查档的,一般在录用后政审或者审档过程中可能会看...
一般是要求本科毕业或应届生才可以考的 不过有些地方管得比较松就无所谓了,这个要你所在地区了。
(1)教材理所当然是用中注协指定的咯,等到5月会有新书出来的,一般...
(1)到期收益率不是债券投资的实际回报率,而只是投资时可参考的一个度量尺度。
(2)求到期收益率时有一个假设,即在持有期你取得的票息总能以到期收益率这个利率再投...
答: 挺划算的,我的苏宁任性付都是套现出来用的呢,找商家也就几个点的事,十分钟不到就搞定了的,
答: 选择好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一般三年内可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回报率在3倍以上,如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约交易所可获得十倍甚至更高的收益。例如:百度、杨陵博迪森、中星微电...
答: 选择一个风险和收益自己能够承受了的品种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 风险大的品种 收益会高一些 这个自己选择好就OK (Q)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