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结果会使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常识判断预测题-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常识判断预测题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常识判断预测题”,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访问无忧考网。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126按照“十二五”规划,以下不属于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是( )。  A.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B.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  C.推行居民用水、用电阶梯价格制度  D.将资源税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积极推进电价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未提到的为A项。故选A。  127被毒蛇咬以后,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喝酒解毒  B.用清水冲洗伤口或灼烧伤口,除去伤口毒液  C.放低上肢,用布条在咬伤处近心端5公分处扎紧  D.将伤口割开,放出有毒的血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喝酒会加快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蛇毒的扩散,不可取。故选A。  128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洋务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中法战争发生于1883年至1885年,在洋务运动时期。故选C。  129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①电子计算机;②量子力学;③航天器④转基因水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电子计算机产生于1931年;量子力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诞生于日,由苏联人发明;转基因水稻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B项正确。故选B。  130下列关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的规定,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B.由5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C.出示执法身份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  D.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四)通知当事人到场;(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七)制作现场笔录;(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正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B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131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累的结果会使( )。  A.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B.个别资本规模扩大  C.剩余价值数量增加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而是作为追加资本,这 种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结果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加大。故选A。  1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B.内蒙古是中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  C.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D.辽宁省在“中华民国”时期被称为奉天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大兴安岭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全长1 220千米,宽200~300千米。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A项中“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错误的。故选A。  133 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文机关标志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两字组成,套红印刷  B.主送机关又称抬头、上款,书写在标题之下靠左顶格位置  C.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名称一般需加书名号  D.印章是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通常,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字体字标志“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名称不需加书名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C项错误。故选C。  134 甲、乙、丙、丁按份共有一栋房屋,份额相同。为提高该房屋使用价值,甲向乙、丙、丁提议将房屋翻新。在共有人之问未就该事项作出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下列表述符合物权法规定的是( )。  A.即使乙、丙、丁不同意,甲仍可以将房屋翻新  B.只有乙、丙、丁均同意,甲才可以将房屋翻新  C.只要乙、丙、丁中有一人同意,甲就可以将房屋翻新  D.只有乙、丙、丁中二人以上同意,甲才可以将房屋翻新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因此,还需要其余三人中至少两人的同意,甲才可以进行翻新。故选D。  135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 )。  A.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故选A。华图网校2016年国考网上辅导全面招生!网校总结历年成功辅导经验,结合各地区公考的命题规律、重点、难点,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考生朋友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辅导体系。既然没人总结政经原的,我就整理一次,希望能有用……
资本化而实现的,因此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只是原有的资本的重新组合,所以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二,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第三,对于增大个别资本来说,资本集中快于资本积聚。
(2)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
4、错误。资本积聚不等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单个资本总量。两者的关系是: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5、错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也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样的基本要素。没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生产就无法进行,当然也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但是,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借助于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并不发生价值增殖。所以剩余价值不是由不变资本生产出来的。而可变资本由资本家以劳动力价格的形式支付给雇佣工人用于个人消费,它本身并不发生价值转移。但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中使用即劳动,就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增加到新产品中去。这个新价值不仅包含同劳动力价值相等的部分,而且还有一个余额,从而使相当于劳动力价值、价格的可变资本价值发生增殖,这个余额就是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只是由可变资本购买的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不是全部资本生产出来的。
6、错误。从简单再生产过程看,工人的个人消费是用来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的,而劳动力的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所以,从再生产过程看来,工人阶级即使在劳动过程以外,也同劳动工具一样是资本的附属物,是从属资本的。
7、错误。因为:①资本积累具有客观的必然性。第一,这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婪,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第二,是由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决定的。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住自己,打败对手。竞争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②&节俭&不创造价值,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如果不是依靠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再&节俭&,也不会使手中的资本越来越多。况且,资本家决不是忍欲牺牲的苦行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家的享受同他的资本一同增加。
四、计算题
∵按原资本有机构成9:1,10万美元可雇佣工人=名
&&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后,原资本有机构成变为9
&&& 追加资本40000美元资本的有机构成为3
&&& ∴本周可变资本==7000美元
&&&&& 可雇佣的工人数=7,000 / 50=140人
&&&&& 本周失业人数为:200人-140人=60人
答: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数为60人。
五、论述题
1、(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 (2)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①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工人的劳动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资本家。②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结底是由工人创造的,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不断再生产出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 (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出商品、剩余价值,而且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雇佣工人,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答: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主要区别在于:(1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新主播第四天来看呀
窗外飘雪心中寒
只能呵呵了
生日愿望是…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第四章&资本积累(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再生产
  2、资本积累
  3、资本有机构成
  4、资本集中
  5、相对人口过剩
  6、资本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 D劳动力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
  3、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资本的( )
  A技术构成 B价值构成 C物质构成 D有机构成
  4、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是( )
  A 不断下降 B不断提高 C 保持不变 D 无法预测
  5、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有( )
  A通过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
  B资本集中
  C通过现有资本的组合扩大生产规模
  D资本积聚
  E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扩大生产规模
  6、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 )
  A全社会的 B资产阶级的 C无产阶级的 D工人自己的
  7、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 )
  A无产阶级生活状况不断恶化 B工人实际工资下降
  C无产阶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D在国民收入中工人所得的份额减少
  8、资本集中两个有力的杠杆是( )
  A竞争和剩余价值 B竞争和信用
  C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 D剩余价值和扩大再生产
  9、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
  A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B 社会财富随资本积累急剧增加
  C 财富的增加使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
  D 大量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E 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或绝对贫困之中
  10、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
  A 生产高度社会化 B 社会财富向资本家手中集中
  C 由自由竞争走向私人垄断 D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 简答题
  1、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有哪些?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及其实质的概述?
  4、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5、怎么样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四 、论述题
  1、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特点?
  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有何意义?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试述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的影响?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3、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用 c:v表示。
  4、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的大资本。
  5、相对人口过剩: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其实质是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6、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剥夺生产者,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迅速集中在自己手中的过程,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原始资本的形成过程。
  二、选择题
  1、B 2、 C 3、A 4、 B 5、ABCDE
  6、B 7、 C 8、B 9、 DE 10、D
  三 简答题
  1、答:(1)区别:第一,由于资本积累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实现的,因此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只是原有的资本的重新组合,所以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二,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第三,对于增大个别资本来说,资本集中快于资本积聚。
  (2)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
  2、答: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包括:流动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结构性”失业。
  3、答:(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即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剥夺生产者,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并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迅速集中在自己手中的过程。
(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实质是通过暴力剥夺的手段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经济条件。剥削广大农民是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
  4、答:(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由两个方面决定:第一,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第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第二,社会生产率水平;第三,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第四,预付资本的多少。
  5、答:(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
   (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一方面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准备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掘墓人。
  四 、论述题
  1、答: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 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些重要特点。
(1)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因为资本家现在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全部原有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经过一定时期以后,统统都会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而全部被消费掉,因而他手中仍然掌握的资本,显然是在这个时期内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到的。
(3)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工人进行个人消费,不过是为了恢复被消耗掉的劳动力,也就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以便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下去。
这些特点表明,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商品和剩余价值,还要再生产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即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存在的条件也重新生产出来。所以,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答:通过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到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和剥削实质。主要是:(1)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全部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其中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工人的无酬劳动创造的。
(2)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资本家用来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3)资本家用追加资本来购买劳动力,表面上看是公平交易,等价交换,但实际上他自己什么也没有拿出来。实际内容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与工人交换购买劳动力,以便于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3、答: (1)随着资本积累和个别资本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引起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下降。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2)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资本增值的需要来说是过剩的。人口的过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3)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可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波动的需要;二是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也是资本家加强剥削在业工人的条件。
  4、答: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对减少,这包括两种情况:
  (1)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量有所减少,但绝对量有所增加;
  (2)追加资本与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都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不仅相对减少,而且绝对地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程,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1)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听广泛使用,生产操作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降低,导致大量妇女、儿童加入了劳动大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小生产日益分化,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加入了雇佣劳动者队伍;
  (3)资本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激烈竞争使中小资本家破产,也需要另谋职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全部考试:
直接手机输入网址
扫描二维码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备考习题(6)
2015年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包括2015练习、2015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等,全新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就在中公事业单位。
1.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累的结果会使( )。
A.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B.个别资本规模扩大
C.剩余价值数量增加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2.复杂劳动被当作简单劳动的倍加,是因为( )。
A.从事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B.从事复杂劳动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C.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差别
3.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4.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它主要指的是( )。
A.各国之间的商品流通活动 B.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联系
C.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D.各国之间的劳务相互交换
5.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行为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使( )。
A.自己的利益总额不断增加 B.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减少
C.利润总量比成本总量增长快 D.资金利润率高于成本利润率
热门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关键词阅读
关注事业单位微信
全面的备考资讯,专注于教学方式的研究,免费的备考讲座
充满热情的老师团队,在中公实现梦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的原始积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