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那部分群体钱比较现在免费容易赚钱?

有人为何找到了低价供货商,还是赚不到钱?
当下社会物质极其丰富,光是一瓶矿泉水就有上百种选择,早已不是那个手上有货就能随便赚钱的年代。开便利店的你,如果连要卖给谁都没搞清楚就随意进货,有很大的可能赚不到钱。
那我们要怎么确定目标消费群体,
同时根据我们店铺情况确定要进哪些货品?
不妨可以先对周围的消费群体进行分类
对店铺附近的消费群体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能到我们店里消费基本为方圆一公里的人群,只需要看看周围主要的公共设施,很容易确定主要的消费群体由谁构成,再根据不同的人群确定进货的品类。
当然,如果搭上“饿了么”一类外卖平台的便车,我们可以把销售范围拓宽到方圆五公里。
虽然消费者变多了,但我们小店的资源有限,贪多嚼不烂,重点选择1-2类人群进行服务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四个纬度,助你锁定目标消费群体
我们要如何选择目标人群,集中资源为其服务呢?可以从四个纬度考虑。
我们所选择的目标群体的规模、购买力能不能被测量?
比如我们店附近有一家工厂,我们能不能打听到工厂里有多少人?工资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只有市场规模可以被衡量,我们才能预估未来能卖出多少东西,从而确定开多大的店,进多少货。
开店自然就是为了赚钱,所以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是否能够盈利。
是否可以盈利主要有三个要素,成本、售价和销量,只有能够让我们盈利的消费群体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而要成功预测这个市场是不是大到可以让我们有钱赚,就要满足“可测量”的条件,环环相扣。
是否能够赚钱,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计算:
利润=售价*销量 - 所有的成本
在线下,顾客必须要到你家的便利店才能发生购买行为;在线上,则必须在软件上看到你家的店铺才能下单。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要选择能够到店消费的客户群体。
比如你在一家封闭式学校旁边开了便利店,学生们每天都被限制不能出校门,还规定不允许外卖进校,那这群学生就是不可触及的客户群体,如果没调查好贸然针对学生群体开店、进货,最后只能落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相对稳定性:
我们要保证选择的目标消费者能长期存在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比如某家便利店旁边有一座工厂,这家便利店选择了工人作为目标群体,但是开业后这座工厂三个月之后就要改造成写字楼,目标消费者变了,店里的商品种类需要重新选择,好不容易搭建好的供应商关系又要重新开始,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明确、独特的形象
一般来说,做好上面的两件事,同时其他事务运营得当,可以让你获得不太差的收入。
但肯定有很多老板不满足于这样的成就,我们还想要让孩子们上好学校,给家里换辆好车,甚至买栋市中心的大房子。
如果你有这个想法,不妨试着在目标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明确、独一无二的形象。
比如我们在医院旁边开了一家便利店,可以去研究不同的成人纸尿布对不同病人的作用,有顾客咨询时你都能给出最适合,而不是最贵的那一款,让病人真正获得比较好生活质量。
久而久之,你就打造了“想买合适的成人纸尿布就去他们家买”的形象,在病人、医生中口耳相传,收入和名声都能获得极大的提升。
但是要做到这个地步还挺困难的,需要大家用正确的方法,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造自家的品牌。
愿不愿意突破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就,就看大家自己啦。
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年代,如果我们真的想多赚点钱,最需要关注的永远不是你有什么样的优质、低价的进货渠道,而是你最主要的那群消费者,到底需要些什么。
来源:便利学堂、终端老板内参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你真知道怎么赚钱吗? 那些高净值人群都靠这些赚钱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投资界
,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详情咨询:400-166-1188
  最高端的,靠卖信息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
  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就我观察,许多高级打工者,因为最初没本金,只能从底层打工干起,但一旦做到高阶,掌握大量信息资源之后,几乎都会从做业务切换到做信息掮客,Rainmaker,靠撮合行业内的交易来赚钱了。
  这种撮合交易只需要牵线搭桥,连本金都不需要,只要做成一单,一年里剩下的日子就可以歇着了,这种钱赚起来,可比自己亲力亲为,当老黄牛要划算的多。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
  我身边一位资管公司的小头目,团队10个人,2015年项目分成1000万,自己一个人拿走850万,手下9个人分剩下150万,活都是手下干的,自己轻轻松松。手下那些人因为处在信息链的下游,所以汤是有的,肉是没的。
  更low一点的例子有吗?也有,就是经常被白领们嘲笑的中介。
  尽管这十几年来穿着廉价西装的中介们一直被认为和洗剪吹是一个档次的,但这波房地产交易大潮确实让这个行业赚的盆满钵满,许多潘恳虼四嫦晒Α
  话说现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个不是千万元起跳,这其中的中介费按2%算就是20万,一年只要能做成几单,性价比远超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领们。
  而与此对比,现在一个公司上板前的法律审核,律所收费也就区区15万,律师收了钱还要承担法律意见书的责任。而中介根本没啥责任,既不需要文凭,也没见他们做太多事情,十几万、几十万的中介费轻松入袋。
  赚卖信息的钱,天生就要要比和赚卖时间的钱容易些。除了商业掮客,还有权力掮客,更加无本万利。
  性价比最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大忽悠话来概括:“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这句话大概20年前就有了,在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美国投资者,后来事实证明绝大部分都是胡扯。
  现在20年过去了,技术手段可以让一个在边远小县城的人在一秒钟之内把钱支付给上海写字楼里的某个人,这句骗了20年的大忽悠话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注意力经济这个东西的规模其实很好计算,假设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8小时闲暇时间,那么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抢这8个小时。
  而一个人愿意为闲暇时间支付的开销是固定的,那么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钟的注意力停留时间值多少钱,再乘以关注数,papi酱之类的网络红人就可以开始定价叫售了。
  所谓得潘空叩锰煜拢诼糇⒁饬φ飧鲂械碧逑值牧芾炀≈拢惶ǖ缒砸桓撸荒昙赴偻蛏锨虻睦辞薇就蚶娴木褪侨壕坌в潘烤谩U庑(,,)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就比如说网络直播,我知道在比如陌陌直播这类的平台上,一个脸蛋还不错的漂亮姑娘月入十万不是问题,凭的是什么?
  男潘抗欢啵潘渴只兄Ц豆δ埽阏饬降憔凸涣恕
  第一个条件以前一直有,第二个条件最近几年才达成,所以对于这些姑娘来说,这个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时代就这样来到了。
  (玩陌陌的人都知道,这个星光值100就等于一元,赚了多少一眼就能看出来)
  网络直播为潘刻峁┝艘宰钚〕杀净袢『兔琅ザ男槟馓逖榈目赡埽悴⒉荒芩嫡饷挥幸庖濉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祝玉婷&RF13009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6.3%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60 天可投金额 1,000,00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727,00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266,63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钱是怎么来的?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对赚钱有新的认识!
股市不景气,现货难做 那就快加入我们吧,群里实时喊单准确率80%,快来体验吧!
这世上努力的人很多,但穷人更多,这无疑表明了一个现状:很多人尽管很努力,但还是没赚到钱。这类群体中,有些是时运不济,有些是背景太差,但更多是由于没把握到赚钱的核心真义。
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努力的人还是穷呢?很简单——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几乎从没学过赚钱思维和方法。
上学时我们在学习什么?我们在学物理、数学、英语,以及一些专业课程。但这些技能,不属于赚钱技能。你学习它们,只是为拿到好分数,方便以后找一份好工作。找一份工作,拿一份薪水,是每个人要做的,属于生存之基本。
也就是说,你接受的所有教育,主要目的是让你在现代社会能生存下去,而不是成为一个有钱人。
很多大国企的部门经理,年薪也就五六十万。假设一年存三十万,二十年也就存个六百万,还很难算一个有钱人。更何况,在大国企要做到部门经理的级别,很多时候不是方法论的事情,而是一个人关系、能力、机遇的综合问题,是不具有可学习性、可复制性的。
如何赚钱,看这两点
第一 要跳出职场思维,在职场外赚钱
第二 除了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外,要学习赚钱技能
然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实操阶段了,我们需要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叫“规模化”。可以这么说,大部分情况下,你要赚大钱,必须实现规模化。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你想在朋 友 圈卖产品,俗称微 商,如果只是朋友圈发发小广告,卖给朋友,是可以赚一些钱,但要赚大钱就很难了,因为客户规模太局限,达不到一定的量。可是如果你在电商平台销售,把产品做成爆款,同时卖给几千、几万人,实现了规模化,即便把销售价格降低,你也很有可能赚大钱。
规模化有很多种情况:比如上面说的把产品卖给很多人算规模化,能把信息以极低成本传递给很多人也是规模化(比如电视台),让很多人帮你工作也是规模化,购买一台具有批量生产的机器也是规模化。
基本上,想挣大钱都要实现一定量的规模转变。
了解到规模化是挣大钱的核心之后,问题就很简单了。想要做有钱人,我们就要培养自己和实现规模化有关的核心能力。
我们经过分析会发现想要赚钱,最最核心的是:把人搞定以及把产品卖出去的能力。
所以很多的公司创始人都是销售大王。
这就是所谓的:资源整合能力。
什么叫资源整合能力呢?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把某件事情干成,能够寻找到相关资源(人才、资金、渠道、信息),以及把这些资源高效率低成本整合起来的能力。
今天这个时代,你缺管理,就直接找个擅长管理的老板合作,你缺技术,就直接找个擅长技术的老板合作,你不懂营销,就直接找个懂营销的老板合作,成功者就是不断的在自己的创业团队里加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要自己天天在那里瞎研究。
上海有一个连锁店客户,他非常擅长资源整合:他经常出资同时收购2-3家生意不是很好的店,收购后转让掉其中两家(有时转让会赔钱),保留一家地理位置最好的,然后把其他两家店的员工合并到这家店来,这样员工就不缺了;再把那两家店的会员顾客集中到这家店来消费,然后顾客也不缺了。如果当初被他收购的那三家店懂得一起合作而不是自相残杀......
我们来换个思维:假如当初你和你的竞争对手联合起来,成立一家公司,你负责技术,他负责管理。那么你省下3年的时间来研究管理,他省下3年的时间来研究技术。你们一合作管理和技术都有了,再找一个营销比较擅长的老板来合作,那么技术,管理,营销全部都有了。
现在再回过头看,有几个人会刻意花时间去学习这些能力呢?学校往往也不会教导我们这些方面的技能。大部分人眼中的挣钱,就是努力掌握一项技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好工作,这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钱人永远是少数。
记住这四个字,你就能成功!
整 !借 !学 !变!
一:整、资源整合!
你能整合多少资源,多少渠道,你将来就会得到多少财富!
二:借、造船过河不如借船过河。
趋势,无法阻挡;
抉择,要有智慧!
三:学、今天的企业家,赢在学习,胜在改变!
诺基亚都输在了不学习、不改变。
四:变、要想改变口袋,先要改变脑袋!
这个社会一直在淘汰有学历的人,但是不会淘汰有学习力愿意改变的人!
世界上最容易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傻子,一种是疯子,傻子是会去相信的人,而疯子是会去行动的人。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赚钱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在理解这点之前,我们要先理清下先后顺序——我们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实际上,我们的钱是通过价值交换获得的。所以你不要每天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去赚钱,而是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价值?
有句话说的好:当你不断追求卓越的时候,成功一定会追赶你的脚步。
同理,当你把全部注意力放到提升自我价值上,钱就会自然而然飞进你的口袋,甚至有时候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它自己就这么来了。
在中国,如果你发现一个四五十岁的人,家里有两三套房子,一两台车这样的家庭里,找到他成功的原因。刨去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你在一个行业或者某个专业领域不辞辛苦耕耘十年,掌握了一定人脉或练就一身本领,那你就很容易用十年积累的价值去交换财富。
很多商家抱怨说消费者不买我的东西,不买你的东西就对了,因为你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产品只是价值链里的一个环节,并非全部,甚至产品是没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才有价值。
你能提出解决方案,你才有付出价值并获得财富的可能。
赚钱不是过程,而是当你做好一件事以后顺带的结果。
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值钱呢?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
越有能力的人,才会越赚钱。越值钱的人,才更会生钱。在这瞬息变幻的世界,你必须要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确保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不论是生活领域的技能(如理发师、厨师等),或者专业知识的技能(如会计师、律师等),或者创造性的技能(如设计师、画家等),还是资源整合的技能(如创业者、企业家等)。
你的钱花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如果钱都花在那些看得见,又没有实质价值的物质上,花再多的钱都没有任何意义。最多买个痛快,买个心情。你的资产不会因为花大钱而增值,而会越来越贬值。如果钱花在那些看不见,并能带去真实价值的事物上,花再小的钱都有巨大意义。你的资产不会因为花小钱而贬值,而会越来越增值。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知识付费时代,很多知识网红通过投资自己的头脑,打造自己的核心价值,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简书一哥彭小六,现在一堂微课就能实现日收入20万。很多人羡慕他如今的成就,却不知人家也是靠一年300本书以及大量课程学习积累起来的。你埋头赚钱的时候,人家在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值钱。
当你的影响力超越钱的时候,个人价值被充分体现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了生存的尴尬境遇。从此,金钱不足以衡量你的价值。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和身怀什么绝技,成为一个值钱的人,才是最佳的赚钱方式。
股市不景气,现货难做 那就快加入我们吧,群里实时喊单准确率80%,快来体验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那么问题来了 这波牛市行情你赚了钱没?
新快报张潇 李驰
[摘要]全民炒股的热情背后,是A股巨大的财富效应。这波行情以来沪指已经翻了一倍有余,两市超过1000只个股翻倍,5倍股10倍股更不是神话。新快报问卷调查显示:接近两成受访者收益翻倍了,超50%的也有三成多全民炒股的热情背后,是A股巨大的财富效应。这波行情以来沪指已经翻了一倍有余,两市超过1000只个股翻倍,5倍股10倍股更不是神话。截至上周,就连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也已有83只年内收益翻番。所以,有一种戏谑的说法是,“如果这一波行情结束后,你还需要上班领工资,说明在2015年中国财富分配游戏中你已经被归入了失败组。”朋友之间讨论的不是你有没有炒股,而是你这波行情赚了多少钱。虽然造富神话动听,现实似乎盈利也不错。只是,从中国股票历史来看,每一波的牛市的确都是一次财富大洗牌。有人几天之内就成为亿万富豪,有人在巨量浮盈之后终成贫下中农。这其中除了实力,也离不开运气。在此次样本调查中,虽然近两成的收益率超过100%(评价期为日至日,下同),超过三成收益率超过50%,但依然有投资者亏损或收益率基本为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哪一次牛市,所谓的“失败组”总是占80%以上的绝大多数。而股市中衡量成败的关键不是持仓市值增长多少,而是卖出那天能有多少落袋为安。 近六成80后,90后成生力军数据统计显示,在所有的受访者中,80后股民是占比最多的,接近六成。紧随其后的是90后的“小鲜肉”股民们,占比也接近两成。其中,最年轻的只有17岁,而股龄也已有2年。虽然这一分布结果与赚钱编辑部自身的年龄结构有一定关联,但在抽样中也不难发现,年轻股民的增长非常迅速。“回想我们当年,大学时代炒股的非常少,绝对是极个别现象,很多同龄人都是工作好几年了才开股票账户。”今年33岁的张先生对记者坦言,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会与高校有联系,发现学生股民越来越多,都是90后。“所以才有个笑话说,80后在买房上输给70后,然后又在股市上被90后踩死。”从样本分析来看,90后学生炒股的增加,也与其更容易接受证券类信息高度相关,很多90后炒股就是因为在大学里有相关课程。“我是在2014年10月份进入股市的。当时是受到上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老师的启发,因为他上课时经常讲到股市,也给全班组织了模拟炒股比赛。”受访的小蒋才上大三,目前已经通过了三门证券从业考试,自认为对证券市场比较了解。事实上,目前众多高校里都已开设与证券投资类相关的课程,作为必修或公选课,由此也吸引了一批学生投身股市。而同为90后的君熙仔已经是新快报实盘赛上的常客,他在高中时代就已经涉足股市,2010年入市后就一路摸爬滚打过来。如今刚毕业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家投资公司的顾问,成为半职业股民。多数投资者,初始投资额在10万元以下在样本中,如果剔除职业股民和专业投资者样本,大部分的受访投资者投资金额在10万元以下,最少的甚至只有一两千元。而资金量能达到百万元及以上级别的,占比不到5%,最高投资金额有上千万元。还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投资者中也使用了融资等杠杆手段来增加可用资金。虽然近来管理层持续释放降低资金杠杆的信号,但目前来看,两融业务中的融资余额却还在持续增长。如果从日两融业务启动开始算起,历时近三年,沪深两市的融资余额才在日首次达到1000亿元。这之后,两融规模迅速增长,日突破5000亿元,同年12月19日突破10000亿元大关。今年4月1日,融资余额突破15000亿元大关,3个多月时间便再上一个5000亿元的坎。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5月20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20130.1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对此,也有受访资深股民提醒,“普通投资者,如果是新建仓不宜过多使用杠杆。总体来看,现在不是最佳的融资买入机会。”赚钱能力不相伯仲,70后及以上组别略领先“A股指数都已经翻了一倍多,差不多是随便买一只股票都有得赚钱。”在某外资公司做市场营销的李先生坦言,现在和朋友同事,甚至月客户交流,股票都是最重要的话题,“选股是一方面,赚了多少钱也是大家最多谈论的,现在如果说自己炒股收益率不到50%,那都不好意思见人了。”数据显示,收益率已经超过100%的共有13人,占比达到18.84%,超过36%的受访者其盈利比例在50%及以上。目前仍亏损的有2名,占比不到3%。从样本数据分析来看,虽然90后受访者整体的资金量比较有限,入市时间普遍较短,但在本轮行情的操作中,几个年龄层的盈利能力却不相伯仲,并没有较大差异。其中,盈利在50%及以上的受访者,在几个年龄段中的占比都超过了30%,70后及以上年龄群体的占比略高,超过39%。而在盈利低于10%(包含亏损),几个年龄层的占比情况也比较接近,均在6%-9%区间。■后市看法 受访股民谨慎乐观依然是主流虽然也有不少关于“宁愿踏空,不要被套”的观点,在不断呼吁股民们要注意随时变盘的风险。但面对不断飙升的指数,“越炒越怕,越怕越炒”却依然是大部分股民心态的真实写照。这从一路飙升的新股开户数和不断提高活跃账户数量中,都不难看出。在沪指站上4600点之后,对于后市的走向也出现了更大的分歧。不过,从此次采集的样本情况来看,作为散户代表的众多受访者对本轮牛市行情依然较为乐观。其中,接近30%的受访者对后市持乐观态度,加上谨慎乐观的群体,其总占比超过七成。在剩余样本中,真正认为风险较大,以空仓应对只有4人,占比不到6%。此外,还有接近一成的受访者认为未来走势“说不清楚”。不过,持续上涨后,投资者对于股市需要调整的预期也更强烈了。“最近,那些我觉得永远都不会炒股的人,也来问我去哪里开户、买什么股票。就连小区送快递的大叔得闲时,都会掏出手机看看盘。这情景让我联想到上一波牛市尾声也是差不多,所以我现在很担忧股市的上涨空间。”1997年就入市的郭阿姨如是称,而她的观点也是周围不少炒股伙伴们共同的心声。“我觉得现阶段调整一下也不错,现在的股票都涨得那么厉害,都不敢轻易进入。”1■股民扫描 23“小白”炒股一切都是听朋友的“当时就是因为有朋友在证券公司工作,所以就被拉过去开了户。”受访的冯女士是家庭主妇,虽然此前对股市一无所知,但还是成为了2014年新增股市大军中的一员。虽然入市本金不多,也没有经验,但入市以来的收益却还算不错,“今年都有20%-30%了。”对于自己选择的股票,她坦言就是听朋友推荐,追踪热点。“朋友推荐赛象科技,这股涨停了好多次,也让我赚了一把。我觉得自己实在没什么经验,盈亏在于运气。”根据她的总结,所谓经验就是“成功是靠运气,失败是没耐心”。事实上,虽然炒股是一项技术活,但蜂拥而至的股民却有很多都是像冯女士一样的小白。在选股方法的样本调查中(多选),朋友推荐、机构推荐、其他信息来源、追热点等占比都较高,与自己看盘的选择占比不相上下。对于他们而言,普遍存在着“跟涨”的心理,容易看到哪个板块启动上扬了就追着买哪个板块的个股,缺乏细致、客观的分析。“所以,市场好的时候,尤其是今年的市场,基本随便听哪个消息买的股票都能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如果市场有调整,这些群体则可能最先陷入被动。”在证券公司任客户经理的李先生坦言,目前很多客户是2014年才入市的,一进来就是单边上涨的走势,很容易忽视股市潜在风险。职业股民找到适合自己经验需经历牛市、熊市、震荡市相比冯女士这样的小白,此次受访者中也不乏杨先生这种职业股民,而多年的股市历练,让他从一次次教训中汲取经验。“2008年进入这个市场之前,就知道做股票不是那么简单的。要经过牛市、熊市、振荡市,再吸取教训和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来操作。”杨先生坦言,自己以前也投资过商铺、厂房等生意,大赚过,也破产过,在股市里的多年沉浮,也是同样有笑有泪。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投资心得,他认为做好的唯一方法就是:专注。所以,专职炒股时他每天会花十几个小时来看盘、做记录,并为自己设定“第一保本,第二绝对收益,第三稳定增长”的操作纪律。 同样,有着20年股龄的周先生也曾经历过股市中的大起大落,“一只股票赚上亿的时候有,但也曾经亏损300多万元,足足还了七八年债。”在他眼中,股市每天太多的股票在涨,对散户的诱惑很大,“当消息满天飞,很容易放弃自己的选股,追涨杀跌。我买股票,第一考虑安全性,在安全有保证的前提下适当放大杠杆。”贷款炒股 抵押房产炒股暗自成风忽视炒股赔钱风险当警惕虽然在此次调研中,大部分投资者对于融资炒股的表态较为谨慎。但在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今年以来,随着股市的明显回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炒股的行列,新股民忙开户,老股民忙筹钱,甚至有一些人竟然打起了贷款炒股的主意。如何贷款进行证券投资,已经成为不少散户关心的话题。“我最近在银行咨询抵押贷款的问题,房产抵押最高能贷到九成,利率大概是7%-8%。”在某地产公司上班的黄先生,今年也开始投资股市,收获不小。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自己现在住房还有50万元的贷款未还清,他打算借钱先把贷款还上,然后拿来到银行再抵押。“我这套房子大概市值300万元,按照最高九成我可以贷出来270万左右,扣除还款的50万元,还有至少200万元。如果选择每月只还利息,一年后还本的方式,我只要这200万的投资收益率超过10%就不会亏了,剩余的都是盈利。”对此,证监会也多次提示风险,“投资者踊跃入市,说明大家对中国证券市场充满信心,希望通过投资股市分享改革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成果,但不少新投资者只看到炒股赚钱的可能,忽视了炒股赔钱的风险,对股市涨跌缺乏经验和感受,对股市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提醒中小投资者,要做足功课、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量力而行。(数据整理及样本采集:李驰、庞倩影、陈庆麟、黎华联、许莉芸、陈琳、曾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体决策容易导致妥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