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外贸公司员工激励鞋厂的老员工啊?关于鞋盒、外箱订购给指点一下呗~~QQ493105414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阅读全文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24K1,2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8.5K6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3.9K2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3.4K59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3.4K4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92,040那年,离高考不到几个月,一场大病使我三度住院,从此,我失去了原有的一切,而前景,也似乎一片惨淡。出院后,我不得不回家调养身体。百无聊赖的日子和苦闷的心情是我想起了养狗。    于是,我就养起了狗。    小东西很乖,很听话,如同我的至爱。我觉得世上的动物皆有灵性,要想他们怎样对我,我就的先的怎样对他们。    日落西山,我会带上小狗和猎枪去河边散步,玩耍。    月上梢头,我就和小狗去捉老鼠,他和老鼠似有不共戴天之仇,不逮住弄死那是不会罢休的。利用在警犬队工作的表叔告诉我的有关知识,我对小狗的训练逐步踏上轨道。    一天,小狗不幸被汽车撞倒,断了一条腿,痛苦地趴在底上,鲜红的血从它的鼻子里流出来,异常醒目,慢慢地融入黑灰的土地。我忍不住黯然泪下。此后,小狗保住了性命,境况依然艰难。它很想站起来,却无能为力,它身体瘦弱,依然不多进食。    每当我走到小狗的跟前,他的尾巴依旧摇了起来,不过,是那么的沉重,那么的无奈。眼里流露出渴望。痛苦的神情。    我很难过,心情是如此的伤感,付出了全部的新血和感情,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报吗?  我默默的为他祝福着,祈祷着,心里却不能不想着这么个问题:感情的付出,是最令人伤感的折磨,毕竟生活有着那么多的意想不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是多么的需要应有的心理准备啊!      
这篇处女作我于98年发表在当地的一个报刊上,这里拿来并非炫耀,而是可以简单地交待一下自己的背景.  
2002年春节过完后,就跟随我的表哥来到了东莞的一间小鞋厂,这间鞋厂原来的跟单文员年前辞职了,于是我来顶她的工作。  
这间工厂在当地的一条过境公路旁边的工业区内,两旁有手袋厂、塑胶厂、印刷厂、五金厂等,大杂烩。  
表哥扔下我在保安室就走了,那保安手里正扛着一大竹子在抽烟,“咕噜咕噜”的响。他抽完后就带我去宿舍,一幢和厂房一样高的四层宿舍楼,每间宿舍住着八个工人,我住那间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某种照顾,只有四个人。当然,面积也只有四五平方,厕所和冲凉房都是每层楼共用的,其它都无所谓,就是厕所臭得要命,进去能把人醺死!    
放下行李,出去厂门口的小店买了些日用品,也没胃口吃饭,问店老板要了个碗泡了个方便面吃。  
第一晚洗澡居然发现没有热水,保安室斜对面有一个热水炉,是提供开水给工人们饮用的,上面挂着一个写着禁止用桶装来洗澡的牌子。宁可骂死不能冻死,抱着这样的信念,趁着保安在角落里抽大烟,我偷偷地装了半桶开水回去。这样的生活过了几个月,后来就搬出去租房子住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一天上班,七点半铃响,我七点二十五分走进办公室,太早不开门。办公室和以前的教室差不多面积,最里面是老板的办公室,门的右边是一缸鱼,想必是风水鱼了,也是第一次见,就欣赏了几分钟,左边就是办公的地方,中间隔了条长柜台。  
两排大桌子共六张,左边第一张是采购司机的,第二张是我的,第三张空着摆放一些材料的色卡,右边第一张是总管的,第二张是原来的文员的,只有那里才有电话和传真机,看来是军事重地,现坐着的是仓管阿华,她暂时顶替,第三张是我表姐的,她财务会计一手抓。  
办公区域前面是一张放电脑的大桌子,全厂唯一的一台电脑。旁边还有复印机、音响、麦克风——连着车间里的喇叭,老板以后经常在那里发号施令。  
我刚坐下没多久,老板就进来了,“阿钟,刚开始没什么事做,你先看看资料,跟阿华学学。”  
然后我就从旁边的长柜台里面拿出大堆以前的订单资料、采购单之类,认真看起来,都是文字上的东西,虽然没接触过,但比较好懂。  
阿华好像比较忙,在她空着的时候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教会我,比如材料用量的核算,单位等,虽然少得可怜,但也只能这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一单真正的工作是客户来了几份版单,要安排下去,阿华说:“把版单复印一份给三楼的版房师傅,然后你就订购大底。”  第一次上三楼,是表姐带我去的,经过二楼的时候瞄了一下,是一条长长的流水线。靠近楼梯口的是包装部的女孩子,见我经过,齐刷刷的盯着我,汗,我低着头三步并两步飑上三楼了,三楼是针车部和面部车间,版房就在楼梯口左边。  
“这是黄师傅“表姐指着一个大约二十七八的女孩子说,  
“这是小蔡师傅”,坐在黄师傅的对面  
“这是英姐,英姐有两个很漂亮的侄女的”,坐在一辆针车前面。  
“您好”我分别打招呼,然后把版单递给黄师傅,“黄师傅,这是新来的版单,麻烦您安排”  
“好,你要订大底哦”她对我说。  
她这一说我才知道自己对鞋的构造都还不明白,于是那天晚上,我在仓库里找到一只不要的成品鞋,对照以前的资料,再加上阿华的指点,进行解剖和认知:  
一双鞋子,分左右脚,除方向外,其它基本一样,最底下的是鞋底,行业叫大底,底台,材质主要分为TPR、PU、PVC、EVA。  鞋面的材料主要有PU、真皮、布、塑胶,内里的材料主要有真皮、网布,PU、PVC等。  
鞋面和底台之间有一层中底板,起定型支撑作用,中底板和底台之间一般都有一块铁片,称腰铁,主要是防止鞋子过度弯曲造成折断。  
鞋头和后跟里面都有一层白色的PVC片,叫港宝,起定型作用,也就是平时我们摸鞋子那两个地方为什么感觉硬的原因。港宝一般都要再蒙一层定型布,加强定型作用,也防止胶水外溢。  
平时我们看到的运动鞋后枕会鼓起来是因为里面有一层回力胶或者海棉,软棉棉的,可以令脚感到舒适。  
至于其它的配件就视各款鞋的设计而不同,有五金扣、鸡眼、鞋绳、拉链、胶章、电绣图案、高周波电压图案等等,折腾到了深夜近两点我才离去。  
  接着,我就开始订购大底,找到以前的资料看了一下,然后就照猫画虎写好了,咦?不对,传给谁?问阿华,她说查一下以前的资料看这大底是哪家供应商的,如果查不到就问客户是哪里的。然后递给我一本子,里面是一些大底的型号和对应的供应商。查了半天,终于查到了,然后就传真过去。再按电话本上的联系人打电话确认了一下,OK。  
过了一两天,老板出来倒水,问我:“阿钟,那些版单做的怎么样了?”  
“哪些版单?”我可是够直接爽快的,倒把导火索点着了。  
“什么!你连有手头有多少版单都不知道的吗!怎么做事的!”老板怒吼。  
我低下头,瞬间像掉进了十八层地狱,  
“他就是手头有好几份版单,不知道你问哪一份嘛”表姐为我打圆场。  
等老板走后,表姐说:“你要随时记得手头的东西,看有什么材料还没到,问一下供应商估计什么时候可以到,去看版房做到哪一个流程,什么时候可以交版给客户。”我听完马上跑到三楼愣头愣脑地问黄师傅:“黄师傅,那些版单什么时候 可以交版?”  
“催什么,哪些版单?你大底都没来交什么交,还有你又没告诉我你底台订了什么码数,我又不知道开哪个码的纸格,要不要丝印商标你也没说啊。”  
呃,我脑袋晕晕的,马上跑下一楼,把大底的采购单拿出来一看,妈呀,怎么没标码数,“阿华,这大底订多少码的?”  
“版单上没写的话都是做版码”  
“什么是版码?”  
“你问大底厂他们知道的。”  
“那我开始传单过去他们怎么不问码数呢,没码数他们也不知道做多少码吧?”  
“哼,要底厂问你?他们才懒得理你,样版又不收钱,反正是你的错,到时他们没安排做也是你的责任,你不告诉人家做几码人家做什么!”    
问到码数和确定大底的交版时间后,我分别注明在采购单上再拿上版房,告诉黄师傅码数,然后我小声的问:“黄师傅,你刚才说什么丝印商标?”  
她估计是看我年纪小,然后苦口婆心地对我说:“版单上没写丝印商标,你就要问客户要不要印商标,不要等鞋做好以后才来改,烦死人的。”  
“哦。”我又一溜烟跑下一楼打电话问客户丝印商标的事。  
解决完这事后,黄师傅又问道:“内里要不要印款号和码数?带子上的绣花图案左右脚方向怎么摆?这些都要问清楚客户!”  
“好。”我再一次致电客户,然后把结果告诉版房。又迎来黄师傅的热情咨询:“丝印网板有没有做了?什么时候回来?”  
“网板?什么来的?”  
“没有网板拿什么印商标印款号印码数?你自己去外面看看”  
我走出版房,来到车间一个桌子上,上面摆放着一台机器,旁边有几个木窗户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不是镶玻璃,而是镶一张菲林,应该就是所说的网板了。工人把网板固定在机器上,把要印的材料放在网板下方,然后用一把毛刷沾点黑色的油漆在网板上有商标的地方一扫一下,下面的材料上就出现一样的商标了。  
噢,明白了,可上哪做这个东西呢?问黄师傅固然是不妥的,我飞快跑下一楼,问阿华,她回答:“叫那个XX丝印厂过来拿图案,把规格告诉他叫做做一个网板就可以。”    
老毛说实践出真理,这可是大实话,经过实际工作后,我对工作和一些鞋有关的东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比原来单纯看资料听别人说是完全达不到的效果。  
老板再来问版单的情况的时候,我已经能把他想知道的东西都回答出来了。所以这时候就很能明白有些公司不招新人,因为新人是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一定会有工作失误出现,只有付出代价,你才能成长。  
  版鞋做好后小蔡拿下来给我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我拿着版鞋看了一下,嗯,挺漂亮的,看完后又怎么样呢?我问阿华,她回答:
“找几个盒子装好然后寄快递过去客户。”  
寄过去两天后,老板就拉长着脸走到我的面前:“寄出去的版鞋你没有看的吗?客户说有一只大底都开胶了!”  
我不敢回话,等他走后我坐在座位上,心情低落。  
“你要检查一下做好的版鞋,有问题的交给版房重新处理。”背后飘来表姐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没事可做,一天早上,老板来到我面前,对我说:“平时多认真看一下以前的资料,看一下人家是怎么做的,多点向阿华请教,有空的时候多去车间看看,不要等别人吩咐,要主动。一会把这堆色卡还有你后面那堆、柜台里的整理一下,太乱了。”  
所谓色卡,也就是材料色卡,在鞋厂来说即是指鞋面的材料和内里的材料,供应商会把他们的所有材料剪一小块长方形的整齐钉在一个大约半张A4纸大的硬纸板上,上面印有供应商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和材料编号等资料,如果你要哪种材料,把编号报过去就可以了。一般都是用在样版材料的订购和小批量的采购,采用快递方式。  
看起来这里足有几百份色卡,我一份一份地清理,把同一家公司的编在一起,再用绳子绑起来,可是编好后我一想:咦,找材料好像按公司分没什么作用。于是我又全部拆开,把同一种类型的材料重新编在一起,这样在需要材料的时候就可以很快知道这种材料有多少供应商有货,价格比较如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很大的方便了以后我的工作。这工作足足搞了一整天,不做整理完后,看着整齐划一的成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第二天,我壮起胆子“巡视”车间!  
一楼是仓库和开料部,所谓开料就是把材料按照版房师傅出的纸格模样裁剪出来,什么是纸格呢?就是版房师傅按照客户提供的效果图或者样版鞋而制做出来的纸片,每一个纸片都对应着一个鞋的部件,有了这些形状的部件 ,才能组合成一只完整的鞋。  开料前要先把材料贴合,所谓贴合就是买回来的材料一般都是只有一层的,很薄,强度不够,要贴一层EVA或者高发泡或者无纺布起来加强作用。至于贴什么材料和什么厚度,则以确认版鞋和大货试做版鞋为准。  
贴合好后的材料仍然是一卷一卷的,像一根大石柱,工人们先把材料拉开进行平面叠好,一般PU材料叠三到四层,这叫拉料。真皮则一张一张不能叠,因为真皮每张都有可能会有瑕疵,一定要一张一张仔细检查。  
拉好料后就进行开料,开料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刀模,打个比方,在沙滩上玩泥沙,一个小水桶就是刀模,泥沙就是材料,你的操作的手就是使用刀模的机器,水桶一压下去,泥沙就有相应的形状出来了。这种方法是速度快,缺点是成本高。一种鞋款里里外外加起来有十几块纸格,最少都六七个码,加上左右两个方向,总数就很可观了。巴掌大的刀模都要几十块钱一个的。  
第二种是人工操作,工人把纸格摁在材料上,拿一把美工小刀沿着纸格边沿切割。成本低,但是速度慢,而且手艺很重要,不然割出来的材料周边不整齐,和纸格不能完全重合,或者毛毛糙糙,都会严重影响面部和针车部门的工作。  
裁剪好的材料送到三楼,分为面部和针车两个部门,首先是面部,把材料按照版房提供的画线纸格进行画线,还要刷胶水、折边、锤顺、镶五金扣和鸡眼、贴定型布等操作,完成后送到针车部门,针车就是按照面部画的线来进行缝纫,把各个散落的部件缝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鞋面。    
二楼是成型流水线,一进去就能闻到一种强烈的胶水味道,流水线的最开始是前段部门,负责准备前期工作,把准备做这一款鞋的楦头的底部用大型的钉书钉钉上中底板,把三楼做好的鞋面分门别类列好,鞋头和后跟放上港宝,刷好胶水,入进烤箱,加热,然后把鞋面套在对应的楦头上。  
所谓楦头,就是一种外形和脚差不多的东西,根据人的脚部设计出来,起的作用也和人的脚一样,鞋面套上去后,四周尾部折向中底板里面,用钉子钉好,鞋的大体形状就出来了,再把套着楦头的鞋面放上前邦机(也叫攀鞋机、猛鞋机),外形像一个大冰箱,里面却像一个异形八爪鱼,鱼肚里就是主战场,鞋面放上去,周围的爪子就咬住鞋面,再往四周一拉,原本松松垮垮的鞋面贴服在楦头上就马上成为有立体感的鞋子了,这一道工序如果操作不好,出来的鞋子就会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  
鞋面经过风箱进行冷却,在这步骤完成后,仍然叫做鞋面,进入下一部门——中段(也叫底部),顾名思义,也就是把大底贴上鞋面,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鞋子。工人们要先把大底涂上一层处理胶水(根据材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剂),再刷一层胶水(这层胶水是起粘合作用),然后放一块腰铁,完成后放进烤箱加热,加热过后工人就正式进行贴底工作,把大底和鞋面粘合在一起。这个工艺是直接影响鞋质量的流程,包括鞋底开胶、断裂、溢胶、左右长短不一等等。  
贴好后再进入烤箱加热、定型,从烤箱出来后再进入风箱冷却进行最终定型,然后就进行脱楦操作,就是把套在鞋里面的楦头取出来,这步骤完成后就可以正式称做鞋子了。  
鞋子从中段出来后进入流水线最后一个部门——包装部。对鞋子进行清洁处理、放好鞋垫、绑好鞋绳、鞋头里面塞土报纸或者单面拷贝纸团进行定型,按照客户的资料要求进行挂吊牌、贴码数标和款号标,然后用白色的双面拷贝纸把鞋子包好,放进已经提前折叠好的鞋盒,鞋盒外面再贴上款号标、码数标,再放进纸箱里(也叫外箱),就正式结束可以出货了。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把我做这工作的一些心得和经验还有一些专业知识告诉给那些想进这个行业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做的朋友们,所以文章中有大量的行业知识。
  可能由于我是新来的员工,在车间里,很多工人都看着我,有些还伸头想看清楚我的厂牌,估计是想知道我这个这么有空的家伙到底挂着什么头衔,可惜,他们看不到,因为我把厂牌反过来戴了。  
终于迎来了我来厂后的第一张订单,由于毫无经验,所以到手后也是老鼠拉鬼——无从下手。可喜的是,订单刚从传真机吐出来,老板就同时出现在面前:“马上安排下去!拿去给版房放格!再马上算材料用量!马上买材料!”  
所谓放格,就是我们做版鞋去接订单的时候只有一个版码的纸格,而订单是有全套码数,放格也就是把所有的码数的纸格都做出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版房师傅手工放格,另一种是电脑软件放格,其实也就是按比例缩放。  
途中,我放慢脚步,一边上楼梯一边认真看订单资料,上到版房的时候,我已经把所有内容都记清楚了,不过事实证明当时看这些东西用处不大。  
递给黄师傅:“黄师傅,您好!老板让我把这份订单拿给你放格。”  
“确认版鞋呢?没有确认版鞋我可不敢放。”  
“嗯,我去找给你。”第一次听到确认版鞋这个名词,得马上解决,不然老板——老板已经出现在面前了。  
“黄师傅,这要马上放格。”  
“确认版鞋还没回来。”  
“去问客户把版鞋寄回来!”老板吩咐我。  
很顺利,第二天就收到客户寄回来的确认版鞋。    
为什么叫确认版鞋呢?因为工厂打样版往往不止打一次,有时候改动过几次,而且有些改动是文字上没办法表达清楚的,一旦出现错误,吃亏的往往是工厂,所以工厂必须要得到客户的签名盖章版鞋,如果有改动,就标注在鞋子上面,或者挂一张吊牌。工厂所有的生产操作包括客户的QC验货,都必须以这版鞋为标准,特别是材料的种类、颜色和规格,如果生产过程中有任何差异,都必须经过客户签名确认才能安排用到生产中去。否则轻则折扣,重则不要货,损失是肯定的了。  
  虽然第二天就收到版鞋,但当中老板催了我几次问材料算出来没有,没有鞋子,我都不知道哪个纸格对哪个部位,实在没办法搞,也只能老老实实跟老板说。    
算材料用量要有纸格才能算, 于是问版房师傅要了纸格,一看,是版码28码的,但订单是25~35码的,这算出来应该不准确的吧。我问了一下阿华,她说:“这肯定不准确的啦,要准确只能等版房把全套纸格放出来再算,但那样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来不及的,你看着比例大约加上去罗。”  
算用量基本点有2个:  
一是先要把纸格和鞋子核对,认定所有的纸格都齐全了没多没少了才开始算,不然会死得很惨。  
二是把同一种材料的纸格放在一起,按材料分类来核算。  
在算用量的过程中,我发现,纸格不同的摆放方向会导致面积结果有差异,到底怎么摆呢?我想了一下,我这样算是属于理论操作,实际是由开料部操作的,也就是说,无论我怎么摆,最终还是以车间操作为准,因为他们不会按我的思路去走。  
于是我专门去开料部站在那里看了大半天,专门看工人们怎么摆放纸格。  
工人们开料是按生产单的数量开完一个部件再开另一个部件的,也就是算料的时候也是一个一个部件来算,但是实际剩下的空位他们是可以拿来开另外可以放的下的部件,所以算料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操作,这样才能最接近实际用量。每一刀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这叫材料损耗,老板说算3%就可以了。  
这样一通工作下来,用量出来了,可这是版码,要加多少才能达到订单码段的中间值呢?  
没有人可以帮我,我尽力想从以前的数学课本里找点什么知识,可是通通不合适,我在开料部瞎转,突然,我眼睛一亮,开料部里放着很多纸格,应该是以前做大货生产时用的。我马上拿来一套纸格,好家伙,一个码有十几个部件,总共有近十个码,不管它了,我一头扎下去,画啊,量啊,算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算完了,嗯,每个码大约增长3%,怕不准确,又找了两三套来算,结果不尽相同,有些4%,有些5%,这可犯难了,再仔细对比了一下,发现单个部件面积大的增长也大,形状不规则的增长也有影响,这下有底了。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版鞋在师傅那里!没有版鞋,根本不可能知道哪个部件对哪里,是什么材料。  
硬着头皮上去版房,果然,师傅们在放格,看样子不用问也知道不能给我的,我只能在旁边的地下找个空位,摊张大纸皮,量一个部件,就上前看一下版鞋。。。。。。外面的工人都时不时在盯着我。。。。。。  
算面积我们不是按平方厘米来算,而是用英寸为单位,结果也就是平方英寸。材料的面积宽度一般都是54寸宽,也有56、58和44寸宽的,但比较少。长度则没规定,要多长有多长。长度单位用码来表示,36寸长为一码材料,无论宽度是多少,反正36寸长就是这种材料的一码材料,当然,你算材料的时候就肯定要考虑宽度的。比如一双鞋这种材料的面积是100平方英寸,材料市场宽度是54寸宽,那么一千对鞋要多少材料呢?即()/54X36,得同来就是需要多少码材料了。  
真皮则用平方尺计算,12寸X12寸为一个平方尺,比如一双鞋真皮的面积是100平方英寸,那么一千对鞋要多少真皮呢?即()/12X12,得同来就是需要多少平方尺皮料了。  
  用量算出来后,我把明细列表交给老板,老板叫来采购,安排他明天出去买材料。采购从版房拿下来一堆确认版鞋,用箱子装着然后哼着歌出去了。我想像着他买一种材料,就要拿一只鞋子出来,觉得这方式太麻烦了。我就问阿华:“以前也是这样出去买材料的吗?”  
“是啊,那还能怎么样。”  
可以剪一小块色卡贴在我张表上面,这样就简单多了,又不占用版鞋,我想着。  
后来的订单我就尝试这样做了,怎么样做呢?要拿着确认版鞋去版房的材料室里找一模一样的材料,材料室里太多材料了,找得可真是汗流浃背,如果碰上老外,我估计他会问:虾佬,你滴,钱,掉里面了????  
找到后再剪出一小块贴在列表上面,鸡眼五金扣之类的配件则用胶纸粘在上面,基本每款鞋都有近十种材料组成,有时候一张订单所做出来的材料表就达五六页之多,做累的时候也可顺便用来当枕头了。哪里能想到自从老板第一次见到这张物料表后就要求我以后就那样做!!   
  写得不错,关注
  非常感谢楼上的关注
  第二天下午,采购把材料买回来了,老板要我打电话给贴合厂运材料去加工。我又犯难了,怎么样加工呢?我去问总管,总管说找师傅要全套试做流程表,上面有各种工艺要求的。  拿到工艺表一看,嗯,不错,都写清楚了,贴1.5MM厚度的EVA.  
贴合厂的人过来,一看材料,再看看我,笑着说:”哎哟,新来的,贴什么啊”  
我说贴1.5MM的EVA  
“什么颜色啊?”  
呃!这么高难度的问题,我让他等一下,飞奔上二楼找总管,他跟我下去,一边走一边说:“面料深色就贴黑色的,浅色就贴白色的”还告诉我以后要把要求写在材料的包装胶袋上面,以免搞错.  
搞定后他再问我:“大底什么时候回来?”,郁闷,我还没有订大底.  
客户的订单资料是只有配码而没有每码的总数量的,那个是需要自己计算的,订单资料就是这样:  码数
对数  红色
1000  白色
1000  绿色
1000    
那么计算出来的详细数量就是:  码数
对数  红色
1000  白色
1000  绿色
1000      
这样就清楚了。而且在这换算的过程千万要再三复查确认无误,因为这个数量是你所有材料核算、采购、生产单资料的根本所在,一旦错了,将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把底台的数量整理好写好采购单传真给底厂,底厂负责人马上打电话来问要色卡,呵呵,比起版底的事来看来还是钱作怪啊。一问交货期,居然要十天!总管说过四五天就可以上流水线做鞋了,汗,看来还是没统筹安排好,应该订单一下来就准备订购大底先,在生产大底的这些天时间内,再做其它工作。后来的确因此被老板臭骂一顿,影响车间进度。  
“鞋盒纸箱那些包装材料你都要开始订了。“表姐一边说,一边按着计算机。  
“哦。”我抓抓脑袋,找出以前的采购单来看了一下,  
“盒子规格怎么来的?“  
“你去找一双最大码的鞋就知道了,就是那全套试做的。”  所谓全套试做鞋,就是按照订单的码段,把每个码的纸格放出来后,每个码都做一双完整的鞋出来,以此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到改正的办法。  
找到一双最大码的试做鞋,S形摆放后测得盒子规格,这张订单的话可以29~31码为一种规格,32~35为一种规格,因为是装在同一个箱子里,所以实际规格不同的也就只有高度这个数据,用一种的话太浪费了,不但浪费盒子成本,而且会浪费很多的货柜空间,这绝对是客人不能允许的,试过最挑剔的客户居然宽了半个CM都不接受!减肥不但是女人的专利,也是加工出口鞋厂的必修功课。  
当然,得看订单数量,如果只有一两千个的话就不必要分段的,量大的话别说CM,我会精确到MM的。也要看装箱的配码,如果前后不能平均分配数量的话那就不能有两种规格的盒子的,否则不能正常装箱,我们接触过最复杂的客户的包装资料一个客户同时下了十份订单,每份订单的外箱唛头资料都不相同,但却是同一种盒子,每份订单有三种鞋款,每种鞋款有三种配码装箱方法,A25~30码,B31~36码,C28~36码,但是你不可能简单地分三个段了事,因为数量太少了,所以必须根据配码和鞋款的情况来分段,大方向是先看鞋款,把外形一样可以共用规格的鞋款统一,再按配码情况分两个段,把C中的`2829/30数量归到A中的规格,剩下的归到B中的规格。  
盒子分规格是一门比较考究的功夫,分得合适,包装部不会搞得累,不然你一张订单搞个几种规格出来,他们光区分哪个码装哪个盒子就够折腾的了,一旦装错鞋子,直接导致无法装箱,或者这种规格的盒子多了,那种少了,这种错误可是要命的。因为盒子属于印刷品,供应商不可能给你补做几个盒子,而要车间重新把装箱的鞋子拆箱找出装错的盒子,那他们只会把你骂个狗血淋头。如果规格太少了,就如前面所说,不但盒子成本增加,外箱成本增加,运输成本也增加了。    
外箱的规格是根据盒子的摆放方式得来的,刚开始我没搞过,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法,到仓库找到12个盒子,折腾了半天,终于明白怎么摆放,可是回去对照以前的资料一看,量出来的长宽高好像都加长了两个CM,后来才明白那是纸箱本身的厚度。也就是说,盒子量出来的规格长宽高各加两CM,就得出外箱的规格了。至于外箱所要印的唛头就按客户的订单资料来搞就可以了,材质我没研究,就跟着以前的订单来写,心想应该不会有错,因为看了很多都是一样的。后来才知道,外箱纸叫坑纸,因为从断面看,它是有一坑一坑的,好像石棉瓦一样的,也叫瓦楞箱。材质用K、A、B、C表示,坑的数量用—表示,比如A=B,即表示纸箱的表面材质是A类纸,里面是B类纸,是双坑,K是最好的纸质,效果会比较硬,不易软,K和C是明显可以区分的,但是,相邻级别的就不是普通外行人可以分得出来的.  
  不错不错``````
  谢谢楼上。
  刚搞好,开料部主管就来问我生产单什么时候发,明天要准备开料了。郁闷,马上找到以前的生产单资料,对照着研究,然后坐在电脑前制表。  
我98年接触电脑,对于普通的办公操作还是比较熟练的。生产单是指每张订单每个款式的详细颜色数量,材料明细及包装明细.车间完全按这单去生产,当时这间厂的生产单比较简单,只简单地写了每个款号的每个颜色的每个码的数量。还有一些需要丝印的商标。但由于订单太零散了,有八个款式,每个款式都有三种颜色,我怕有错,再三核对,所以还是搞到晚上十一点才搞完。  
第二天一上班,就把生产单和工艺表复印发下车间,车间就正式开始进入生产阶段了。  
这时候才发现有很多物料自己都没有去查去订购,都是部门管理来问我我才知道要用到这样东西,幸亏这些物料都是常用的,仓库里都有库存。    
后面我就找到解决的办法了,订单一下来,就把这张订单所需要用到的东西统统列表写出来,面料、里料、加工贴合、鞋底,鞋绳,五金扣、么术贴,面线、里线、拉链,胶水(处理剂,天那水,清洁剂,粉胶,黄胶,白胶),鞋盒,纸箱.吊牌,贴标,码数标,中底板,腰铁,港宝、丝印、电绣、电压、等等,一项一项来解决,解决一个就划掉一个,这样就最大程度避免遗漏东西,可以说,这个做法伴我成功走过了以后的日子。  
  LZ加油写哦...很真实  
  作者:限时微笑 回复日期: 21:36:10 
    LZ加油写哦...很真实      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一定会的,
  支持楼主写的不错
  者:西斯猫 回复日期: 23:09:45 
    支持楼主写的不错    谢谢
  直播?
  小工厂没有什么明确的休息时间,早上七点半到中午12点,中午一点半到下午六点,工人一般加班从七点到晚上12点,我一般加到晚上十点,很多时候并不是有什么繁重的工作,而是车间加班的话老板要求我必须值班。一个月一般只有在发工资的时候放一天假,甚至有时候两三个月都没放过假的,当时我单身一人,不加班也没啥地方可去,所以对这个也不是很在意。不过即使放假我也不敢走远,老板的电话随时会找我回去。  
经过小商店通向过境公路大约有十米长的小路,两旁分布着一些小食店,理发店,杂货店之类的,下午下班的时候工人们就三三两两找个地方坐下来,或抽支烟,或吃条冰棍,或打打扑克,更多的是和女朋友拉着手闲逛,我则经常看着马路上的来来往往的汽车在发呆。    
工厂旁边那家小商店,顾客主要是我们厂的,但我们厂工资发放不准时,很多工人都赊购,因此每个月都会有赊帐的工人辞职后偷偷跑掉的,多的一百,少的也有十来块,唉,双方都难。    
很多次赶第二天出货的时候,车间都一直通宵加班到第二天八点的,我每次早晨上车间看生产情况都会发现工人们有很多已经趴在流水线上睡着了,就觉得他们特可怜。  
那段时间晚上我也会被安排到车间帮忙的,一般都是折叠纸盒,每次我都会计算折叠一个盒子需要多少时间,十分钟我可以折叠多少个盒子,这样一晚上几个小时就很快过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认真真来看待,只要顺利完成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这是我一向的工作态度。  
我只帮忙到十点,再晚受不了,第二天还有工作,而工人们第二天出完货可是休息大半天的。  
这样赶货并不能证明工厂的生产很好,利润很大,相反,只能证明出现了问题,  
我来工厂的时候工厂已经建厂两年了,生产不怎么样,平均一个月不到一万双鞋子的订单,订单份数大约一二十份,一间一百多人的一条流水线的鞋厂,月产最少两万双才能维持生存,我来后厂就没准时发过工资,每个月都拖,工资都不准时,供应商的更加不用说了。  
开始我跟供应商催货的时候,他们老是爱理不理的,后来才明白原来欠人家钱!但再小的生产也要用原材料,车间只管向我要,老板也把压力加在我头上,我只能天天打电话去催货,你不能态度不好,也不能急,只能先和供应商拉拉家常,套近一下关系,最后才转到重点上来。  
特别是月底的时候,老板直接把他的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终端当然是我的办公室电话了,那段日子难过啊,十个电话九个都是催货款的,你不能不接,不接人家估计厂是不是倒闭了,你也不能态度不好,要婉转解释。  
记得当时有一张订单要急用EVA底片,就是平时我们经常看到运动鞋下面白色那块东西,才一千对底片,供应商做了快一个月仍然没做完,于是车间天天追我要,老板也天天要我打两三个电话去催,直到有一天晚上梦见和老板一起出去吃饭.吃到一半.老板突然一拍桌子:“那道EVA菜为什么还没上?快去催! ”  
  就这样就叫懂了,我做运动鞋10年了,
  作者:xiejun88 回复日期: 00:47:56 
    就这样就叫懂了,我做运动鞋10年了,      我并没有认为自己很懂,相反,我认为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我在文中所写的只是行业中最初级最入门的东西,或许对于一些行业内的资深人而言完全是班门弄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是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爱护尊重,而不是固步自封,抱着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    中国的鞋行业十几年仍然发展不起来,虽然是鞋业大国,却不是强国,只是充当了最下游利润最薄的加工者角色,当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材料不够。”开料管理阿洋走进办公室对我说,把一块黄色的PU扔在我桌面,  
“差多少?”  
“500对”  
不可能差这么离谱吧,这部件总数一千对鞋才要四码,居然差一半!  
我翻看了用量记录,每个鞋款的用量我都有作记录,并且是详细的部件记录,比如鞋头多少面积,后跟多少面积这样子。就好像人家欠了你钱,你总得分清楚哪个跟哪个对吧。这样以后要找什么资料的话就很方便了,不然你只写一个总数,就等于是一次性用品了。  
“你搞定它啊,车间在等着用,不然出不了货!”阿洋已经走出去了。出不了货这顶帽子要盖上来,可以死不少人的,我马上跟随阿洋出去,没走到门口,老板就迎面而来。  
“怎么材料不够的!”  
“。。。。。。”  
“怎么做事的!马上去补回来!”老板恕目圆睁,而且发了一道至今令我不可思议的命令:“把电脑给我擦干净点!”  
当时办公室除了我,还有开料管理阿洋,我表姐,正远在厕所那边角落里拖地的清洁阿姨。  
在开料部详细检查了一下纸格,原来这部件一只鞋上面就有两片,一对鞋就是四片,而我之前习惯性地认为所有部件一双鞋都是两片!看来惯性思维有时候会害人不浅,幸好才两码材料,我马上告诉采购,  
“没货啦,上次档口只剩下几码,全让我买了,说是这个材料不好卖,工厂已经停产了。”采购的一句话让我胆战心惊,  
“不可以去其它档口再找找吗?”  
“怎么找?你找找色卡本看哪家有叫他寄过来就得啦!”  
采购叨着烟拍拍屁股走人了,我找来色卡本,看来以前的整理工作有效果了,很快找到这种材料,并且有4家供应商。郁闷的是有两家没货,剩下两家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吉隆,都在那遥远的桃花盛开的地方。我写好采购单,让广州那家给快递过来,接电话的是一位声音甜美的女孩子,  
“XX商行吗?”  
“找谁.”  
“传真.”  
她的一句话真把我雷倒:我们这里没有传真这个人.    
发完传真,我找来一块布,默默地把电脑拭擦,清洁阿姨对我说:“我一会搞吧,今天我还没来得及擦。”  
“不用,这是我经常用的东西,自己搞很正常。”  
  第二天收到快递过来的材料,一核对,又抓狂了,颜色不一样!有色差是绝对不能使用的,何况现在是欠一边脚鞋子的数量,连配对都配不了。  
打电话质问商行,他们说每一批货生产出来都会有色差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色卡不可能每一批出来都更改的,如果我们不接受,可以退回去。  
万幸的是吉隆那家寄过来的和生产的一模一样,这才圆满解决。  
开料全部完成的时候,我随即对实际和理论计算的材料用量进行核对,除了补的那黄色材料外,其它材料都有多,有多几码的,有多十码的,我又在开料部拉料的那张大桌子上,把全套每个码的纸格都拿出来重新测量,检查版码和全套码的结果差别,以及开料过程中的损耗情况,这样再经过以后多张订单的经验和教训后,我的材料用量核算方面已经基本达到完美了。  
第一:简单构造的鞋款,以版码计算和全套码计算出入并不大。越是复杂的特别是女靴子之类的,差别就越大,所以,尽量拿全套纸格进行计算。即使延误一点购料时间也总比材料欠缺或者剩余要好的多。特别是真皮材料,因为PU材料用量尚且不能完全控制刚刚好,十头八码是经常有的事,一换算过来一码就是十三尺皮料的面积。一尺就要十几块钱,你要每个颜色多一百几十尺出来那成本就会很高了。  
第二:材料进仓时一定要检查材料的宽度是否计算时的宽度,因为打版的材料并不一定就和实际市场买回来的一样的,每家供应商都有各自的标准,往往采购并不会去留意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按采购单的数量买就是了,至于宽度容易被忽视,而宽度不同的话,则得出的用量就大相径庭了。  
第三:计算出的用量一般情况下都要预多几码数量,一来是车间的生产损耗,这损耗并不是指之前所说的开料部门摆放纸格那种损耗,而是在生产成品鞋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因工艺问题报废的损耗,和客户QC验货过程中剔除出来的损耗,少的一两码材料,多的十来码也很正常。  
第四:无论计算多么完美,但都属于纸上谈兵的东西,实际命运还是掌握在开料部门手中,所以,必须随时去开料部门查看,看工人们的纸格摆放是否合理,有没有浪费材料的情况,我见过有些开错材料的,直接就丢垃圾桶里的。当然,这个是属于部门管理的职责,我们无权干涉,这样去查看是要自己心里有底,知道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不然到最后自己会死得很难看。  
第五:计算材料的原则是刚刚好,老板也会时刻把这个标准挂在嘴边。但是我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宁多勿少,切记,当然,这个多是有度的。因为多十来码材料,也就是几百块钱,分摊到几千对鞋上面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经常可以在以后的订单消化掉,但是如果少了材料,后果要严重的多,第一影响车间生产计划,做着做着材料不够了,多个部门都会受到牵连的,第二运气好的话可以直接把材料补回来,虽然拖延一点时间,但总算不会影响最终生产出货,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市场上材料没货了,或者色差严重的话,那你就等着把脸埋到洞里面把屁股露出来吧!  
  成品鞋终于出来了,急急忙忙去包装部看我订的盒子和外箱规格是否合适,嗯,盒子可以再减1CM,外箱也宽了点,我把这些资料都记录在案,总结得多了,经验就出来了:  
1:盒子的材质有卡纸和坑纸,卡纸就是好像我们买鞋的时候有些鞋头或者鞋盒里会有一张白色的硬纸皮,比较薄,有五百克和八百克之分,坑纸就是类似纸箱的。印刷工艺分为单色,双色,三色,四色及以上,色越多成本越高。表面还分过光膜、哑光等工艺处理。  
2:盒子构造分为天地盖、连体盒、手提盒大类,主要以天地盒居多。我们平时见到的一个盒身和一个上盖的盒子就是这种,连体盒就是盖子和盒身有一端连在一起的。手提盒就跟一个抽屉差不多,也叫抽屉盒。  
3:盒子要搞清楚规格从哪算起的,天地盒和连体盒长宽高一般都是量盒身的规格,盖子要比盒身长0.5CM,所以外箱为什么要加2CM其实也有这里的原因。手提盒则复杂一点,分为内盒和外盒,外盒的宽和高比内盒都要长1CM,长度长1.5CM  
4;一般普通的鞋款都有大概的规格,当然,这个规格只是大概,要精确的话还是要拿订单中最大码的鞋来测量一下的,如果时间上来不及的话可以采用那些规格应付一下,但是长度和高度是必须要拿最大码的底台来测量的,因为这两个数据实际就是底台的固定数据,而底台是不能弯曲不能挤压的,比如大底长25CM,高度是`10CM,你的盒子长度和高度最少要达到这两个数值,短了就塞不进去,盖不上盖子。老手的话可以估算,因为底台的长度码差一般都是在6.6MM,高度码差一般在3MM。新手还是不要冒险,因为这个码差只限于很标准的底台,但有些底台因模具的关系,码差不固定的。我见过的甚至在1CM以上。    
5:外箱规格在内盒的基础上各加2CM并不是最精确的,但却是最省心通用的,如果要精确的话,那么就要考虑很多方面因素:  
一是摆放方式,比如12对装就有6X2、4X3、3X4、3X2X2几种方式,6X2的长度有六个盒子,外箱只加`2CM其实是不够的,会导致包装工人装箱时困难,取出时就更加不用说了,2.5~3CM是最合适的.  
二是盒子的材质,前面说过,卡纸是比较薄的,所以这种盒子加2CM太松动,1.5CM就足够.不过这种纸质的客户不多,可以说极少.  
三是无论怎么计算,一定要以知道盒子的材质和形状为前提.有一张订单,是客户直接提供盒子的,但迟迟未见到厂,我要他们寄个盒子也没下文,只是简单地把盒身的样式和规格告诉我,因为那时候原材料紧张,纸箱厂要做大半个月才能交货,所以我没有办法等盒子来厂再做外箱,因为那样会影响包装部门的工作.所以我也没多想,直接按以前的做法去计算外箱规格,后来盒子一回厂,包装工人一装箱,傻眼了,外箱还要加多1.5CM才能放得进去,一查,原来这种盒子超厚,四面都加多了一层!  
四是要了解外箱的纸质厚度, 一坑是0.3CM厚度,两坑是0.6CM厚度.  
盒子和外箱的规格都一定要加倍小心,一旦错了,就等于报废了,只能重做.没有办法可以挽回.  
接下来要准备装箱明细表提供给客户了,装箱明细内容有箱号\款号\颜色\配码\箱数\盒子规格\外箱规格\净重\毛重\体积\对数等,混码装的还简单一点,如果是单码装(即一箱只装一个码数)就比较复杂.如果是香港公司的话出货后再打印一张形式发票传真过去对帐。  
  转眼间快三个月了,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在负责任地工作,毕竟没有人来教我,我也从没接触过这样的工作,有时候难免会达不到别人的要求,甚至出现错误,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老板对我的态度一直比较恶劣,起码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是因为我的工作问题,大可以明确跟我讲,即使因此解雇我我也无所谓,对于工作上的问题,我从来不会推脱责任,但我想着是不是因为我是其它人介绍进来的原因他不好意思开口呢?  
所以我有一天我主动把辞职信放在他的桌面上.我不想让其它人为难,如果真有这种事的话.  
那天傍晚,老板告诉我,我表哥叫我过去他家吃饭.  
那顿饭当时到底说了什么话,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我却记得过后的心态是:我就这样走了?岂不是证明我是孬种?证明我没有能力做不好工作?即使要走我也要等到做出成绩来再走!  
奇怪的是,从第二天开始,老板对我的态度就有了大改变,而我在工作上由于有了前段时间的磨砺,也是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再没有出现过失误。  
不多久,老板要我招多一个人以减轻我的工作负担。招了几个女孩子都不理想,虽然她们都有文员的经验,实际却只是接接电话,复印一下文件之类的工作,完全和我的要求沾不上边。  
有一个女孩子上午来上班,我让她按我的要求打一张生产单(之前面试她说熟练操作电脑的),结果下午她就没来了。  
第二个大大咧咧的,上班没两天居然向我发起劳骚说老板给她的工资那么低,才七百块,能做什么呀。当时我不知道自己什么表情,因为我到厂后头三个月工资是五百,第四个月起六百,也就是说新招来的做我助理的工资比我还高。  
第三个学习能力强,认真,但是和新来的版房师傅合不来,我也没办法调和。这个新来的版房师傅据说在一大鞋厂做过的,由于和原总管不和,再加上我们老板也有意向,所以才来我们厂了,脾气相当火爆,客户的验货QC他可以指着大骂,老板和全厂管理开会,他翘起二郎腿叨着烟在看报纸。  
第四个不错,做了一个月由于厂的管理上的问题不得不离职了。也就是说由头到尾我始终摆脱不了单干的命运。  
下半年的时候,厂里接了一张香港贸易公司的订单,其实这公司在我们厂附近就自己有一家大型的鞋厂的,估计是忙不过来才找我们厂做的。订单上的问题我是直接找他们香港公司的业务员和老板沟通,和他们合作得比较愉快,甚至有一次那间大鞋厂居然指定要我过去拿资料,这事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资料从来没有试过说要亲自去拿的。而且要去拿也是我们老板自己去的。我当时想着是不是哪位老板看上我了,乐了一阵子,可惜我们老板没让我去,他自己去了。各位别笑,我的想法应该是有点根据的,因为后来我们厂倒闭后,那家大鞋厂的开发部经理是联系过我让我考虑一下过去他们那边的。  
  一天偶尔翻抽屉的时候,发现有一张表,上面列着面料,里料,大底等各项鞋子的组成部件,单位用量,单价,原来是一张成本核算表。这下我来兴趣了,按着上面的资料一项一项填写,算用量,查单价,当时我们厂接单比较奇怪,老板拿回来的订单单价都是客户定价的,我们自己从来没有算过的,估计是厂没竞争力的原因吧。成本核算中,原材料的成本是死的,变不了,胶水、刀模、楦头、人工、水电租金这几项是属于可变的。  
成本核算并不是什么难的工作,只要把鞋子所有构成的部件的用量和单价搞明白就可以了,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速度,每天都有大量的开发版鞋出来,所以你的工作速度一定要快,要准,二是要有宏观工作能力,因为老总或者客户经常会从外面拿来版鞋,或者只有一张图纸给你算,这样就要求你对各种鞋款的用量有个总体的把握,对物料和各种工艺的单价烂熟于心。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我发现每张订单几乎是毫无利润可言甚至要倒贴的,再查了一下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明显资金周转很有问题.  
于是,在年底搞清洁的一天,我进去老板办公室把卫生搞得干干净净,然后第二次把辞职信放在上面。  
那天晚上,老板叫我出去吃饭,一起的还有我表姐和表哥,其中,老板肯定了我的工作成绩,也提到很多贸易公司老板都跟他说我这个跟单能力不错,叫我继续干下去,工资加到九百。。。。其它的东西我也不记得了。  
反正第二年我还是在那里上班,只是没几个月,厂就倒闭了。  
第一次经历这种事,还有几个月工资没拿,全厂人每天在门口等,希望政府可以解决,好几次天都没动静,工人们就跑去过境公路拦车,结果惹来一群武警伺候!第二天,政府组织发放了工资,每人发六成工资。  
  作者:zjj2yh1 回复日期: 23:50:09 
    直播?      正在直播中...........
  当时我爸出了车祸,我也没打算马上找工作,于是收拾好行李回家。  
回到家才几天,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聊了一会,才知道他以前来过我们鞋厂(以下称S),当时是佛山那边一大型鞋厂(F)的副老总,那家鞋厂有四五条流水线,规模比较大,当时是由于他们本厂赶货所以找到我们厂帮忙加工的,和我在业务上有过一些接触。  
他说他自己已经出来开了一家鞋厂(H),刚刚建厂一个多月,想找我过去,当时我也没什么心思再进鞋厂,所以第一次婉拒了他,可后面接连几天他都打电话来,要我考虑一下,还说就当来旅游一下,觉得不好随时可以走人,我推却不过,就答应了他,毕竟人家一位曾经的副老总,如此盛情邀请,还是要给面子的。    
新工厂坐落在佛山某区一个小镇上,门口就是公路,对面是影剧院,旁边是一公园和篮球场。  
十月的天气还是比较热的,晚上我出去想买点日用品,哪里知道居然被查暂住证的抓了进去!进去之后,打了个电话给老总,他叫我不要交钱,然后来了个人就把我接出去了。  
后来才知道,这里查暂住证夸张得不得了!每天都有几次巡查.车上有三个人,旁边还有三辆摩托车开路.沿着路边看到行人或者骑自行车的就拦下来,一查到没带暂住证的一律抓回去关在一个大厅里,由四五个凶神恶煞的大汉把守,每个需交50元才可放出去.一晚上就能搞一百多号人.因为多数人都没办证,一个证要170元多元.对于外来工来说,可不是小数,况且你也不知道明天还在不在这里打工.而一到清晨六七点或者晚上12点到1点之间,就不但查暂住证,还要查未婚证,没有未婚证的一律罚500元。唉,孙志刚的悲剧,从来就不会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  
  工厂还没有接到正式订单,只有版房在日夜运作,和S厂不同,S厂没有自主开发的,版房只不过用来打确认样版和放全套格试做而已,而H厂的版房却是要按着图纸,按客户的开发样版单打样版去接订单,其实中国大部份的鞋厂都只是外来加工性质而已,这种所谓的开发只是按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或者去市场上买鞋书,在网络上找鞋图对照着打版,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还是掌握到意大利等外国人手中。  
办公室当时已经有一位女孩子LI,和大部份工人一样,是老总从原来的F厂带过来的。奇怪的是她好像并没有什么事可做,而且态度傲慢,只是每天在学打字,每天八个小时有六个小时是在学打字的。  
我一上班就要开始成本核算工作,老总非常看重每一款的成本,算好后还要打印一张正规的报价单随同版鞋一起寄给客户,我可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量的工作,要命的是时间紧迫,每天下午都有十几款版鞋出来,在晚上十点前一定要把版鞋寄出去,后来我发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我就在版房还正在做版鞋的时候,去找纸格测量,当然,纸格你不能拿走,只能就在那里量。量完了就同时找材料和配件的单价,这样就可以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了。但是,那时候版鞋寄走就寄走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样不是办法,于是我建议老总要买个数码相机,让阿LI拍照存底记录,老总那天晚上就带我去电脑城买了台NIKON。    
LI的拍照技术实在不敢恭维,要么鬼影般,要么一只鞋只拍一面,另一面是怎么样的,大底是什么样的都无从知晓,她用的电脑是老总带我一起去买的,我用的电脑则是老总从他家里带过来的,不记得啥牌子了,不过听说是新买不久的花了五千多块的。    
十一月刚到,终于有订单来了,和以前大同小异的工作,我也是驾轻就熟,只是由于有成本核算报价的工作,所以每天都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停过。每家厂都有各自的动作模式,以前S厂的生产单模式完全不能满足车间的要求,他们给我看的是F厂的生产单,一张A4纸只能打一个款式的明细,除颜色配码数量外,还有详细的材料组成、单位用量、总用量、加工贴合要求、丝印商标要求、包装要求、外箱唛头等,有时候一份订单就足有十几页生产单!每个部门各一份,把复印件拿去车间的时候就像扛着一包大米。    
车间包装部的管理好像对于生产单上老是要求贴盒子贴标相当不满意,盒子短的两边叫横头,也叫短边,一般印有一个方框形状,里面有款号、颜色、码数内容,数量大的话可以叫供应商印上去,数量少的话就没办法了,有时候加钱人家都不肯,所以只能自己用不干胶贴纸打印出来人工切割好贴上去,有一次我把打印好的贴标拿给他,他居然发脾气不接:“妈的,老是贴贴贴,贴个屁!”  
当时我真想照他屁股一脚踢过去,但是初来报到,不要惹事生非为妙,我把贴标“啪”的扔在他桌面,扬长而去。回到办公室,老总不在,我马上写了一份意见书,把情况说明,意思就是为了节省成本所以才打印贴标贴上去,但车间不配合之类。老总回来看后马上把那个管理叫上来训了一顿,后来这小子对我的态度好多了,好多次都主动上来问:“钟哥,贴标打好没有?我好拿下去提前贴一下。”看到他那样子就恶心。  
  发工资了,近2K,呵呵,我有点意外,毕竟第一次领这么高的工资。没几天,就听说阿LI辞职要走了,据闻是她嫌只有1K工资。  阿LI走后,老总说正在物色人选给我,暂时所有的工作都扛在我一个人的肩上,包括整理版鞋、拍照记录等等,那两个月可真是忙的没日没夜的,试过一次巨郁闷的事:当时忙得尿都憋急了,一位供应商的MM打电话来说我发给她的邮件被扔到垃圾箱里了打不开!我没好气回答:“猪八戒能在天上飞为什么我家养的猪飞不上去呢?”    
出于工作的需要,练就一身无敌的拍照功夫,我拍的版鞋图片,角度合理,画质清晰,重要的是只凭图片,我就可以知道这鞋款所有资料包括丝印、车线等等细节,而且通过PS处理,使得图片更加美观。  
来工厂参考的客户多了起来,只要有客户来,老总一定会叫我把开发出来的样版鞋图片打印出来给客户,开始拍照存档的时候我是按日期来存的,可是后来发现完全满足不了老总的要求:  
1.把11月1号当天所有样版打印出来.      2.把这个客户所有的样版打印出来     3.把这个底台型号的全系列样品打印出来.    
而且老总是这边吩咐那边就要拿给客户,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你准备,于是我再拍照存档的时候就完全把图片按照老总可能会提出的要求按型号按日期按客户分三大类来存档,不能单存图片,要把图片放进EXCEL表格里,排好版,做到老总吩咐要什么就马上可以打印出来什么.  
至于为什么要用EXCEL呢?因为它的好处是可以移动图片到你想要的位置,可以随时替换其中的图片,可以自由调整每张图片的大小,如果客户说这张图片太大了,改小一点,或者把这张移动到这边位置,那么只需要花费几秒钟的时候就可以搞定。  
幸亏老总配给我的电脑处理速度还行,没出过什么问题,不过电脑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肯定会出毛病的,死机、蓝屏、运行变慢、特别郁闷的是加上原来阿LI、财务共三台电脑组成的局域网,网络经常会出问题,一般电脑和打印机上的问题我都能解决,我从H厂出来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原来的财务就告诉我厂里的电脑现在经常要叫人来维护,每个月就几百块。  
这里我只针对办公室的女孩子简单说说如何解决最初级的办公设备问题,那些电脑高手们就不要看了。一般办公室的女文员都是一碰到问题就束手无策的,拿到外面光装个系统都要五十元:  
1:死机,画面一动不动,直接按电源键关机重启得了。一般都会正常。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要在这说呢?因为经常接到一些女孩子的电话:“电脑停在那画面不动了!!”  
2:系统运行慢,一是中毒了,杀毒,二是垃圾文件多了,清理一下,不要把软件都安装在C盘。平时的数据切记不要存在C盘。再不行就重装系统,到外面买个几块钱的系统盘,放进光驱,启动时一般都会自动从光驱启动,然后看着提示一步一步操作。有工具的话可以拆开机箱清理一下风扇灰尘,这些都是菜鸟级的问题。  
3:共用路由器上网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电脑连不了网的情况发生,检查一下接口,排除物理上的因素外,可以把路由器的电源关掉,过一小时重开,95%可以解决问题,原因是路由器长时间开机,导致元件过热引起的。  
4:有时候网上邻居会无法访问,这时候需要几台机器重新运行一下网上邻居中的“设置家庭或者小型办公网络”向导,再重启就OK了。  
5:喷墨打印机平时如果没有必要,可以把打印质量调到最低,速度调到最快,可以大幅节省墨水成本,  
6:打印机经常会出现打印色彩不正常的现象,用打印机软件本身的面板进行清洗喷头,一般两到三次可以解决问题,当然,前提是你的墨水不要搞些杂七杂八的牌子。如果还不行,就拿个空的墨盒用针筒打些酒精进去进行物理清洗。  
7:打印机前面的面板是要放下来才能打印的,但是如果接触点失灵了,面板放下来也无法打印,这时候可以拆开面板,右下角有个弹簧接触点,把它短路就可以了。这情况我遇到过一次。  
8:工厂的复印机一般都是租来的,都是用过十年八年的小日本的东西,三头两天出问题是家常便饭,虽然出租方包解决,但是并不是即叫即到的,而有时候偏偏是急用复印的,这时候只能自己处理一下,原来的S厂的复印机是买的二手的,我更是充当了维修工的角色。主要故障就是卡纸,出不来,没别的办法,只能拆开面板把纸拉出来,塞纸多数是机器本身零件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要用七十克的纸,最少要用八十克的,不然塞得更频繁。至于加碳粉的工作就不说了,第一次可是搞得像从煤窑里出来。  
9:千万不要相信传真机的发送成功的提示,发送传真十次有九次都会正常,对方都会收到,但只要碰到不正常那一次,你如果没有和对方电话确认的话就死定定了。所以最好是把这份传真资料当成是对方借了你的钱,现在要对方签借条给你。  
  春节过后上班的时候,我旁边就多了一位女孩子,我的助理,她一直在H厂跟随我工作直到我离职,可以说功劳巨大,如果没有她,我觉得自己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在这里我要衷心地向她说声谢谢!她之前的工作是鞋厂仓管员,并没有接触过跟单的工作,但由于她勤奋好学,任劳任怨,所以很快就上手了,我主要安排她进行用量核算、样版方面和大货订单材料表的整理工作,我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其它方面:  
一是处理订单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和客户、车间、供应商保持联系沟通解决问题,不要以为客户传真过来的订单就完全是正确的,当中会有很多细节错误,甚至数量都会有误笔.好比美女的脸上通常会有一颗痣!脸上还是显眼的地方没什么所谓,如果在胳肢窝下面长着九头怪兽,那到时候是可以把人吓死的。  
特别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往往资料上不能显示出来或者文字表达很笼统,比如说拉链皮丝印款号和码数,看起来简单,但是左右脚的方向是否一样摆放呢?这就得向客户确认,我的一向做法是用PS软件把鞋抠出个轮廓图,左右脚都有,然后加上款号和码数,传真给客户确认,等他们签名回传。不要小看这些细节,你不留意,往往就会在客户验货的时候给你发难。同类型的还有鞋面和中底垫脚的商标和图案的绣花、电压、胶章等,千万千万要确认清楚。因为确认样版是只有单边脚的,而大货是左右脚的,左脚图案向右,右脚图案是向右还是朝左边呢?心中一定要随时警惕这些问题。  
二是能够更加细致的思考生产中的问题,比如做一个纸箱贴标,你可能认为照资料给的内容和规格照做就是了,呵,这错了,  
客户给的规格纸箱有位置贴吗?  
会不会盖住唛头?  
纸箱需要做成什么样的排列才能最美观的唛头印刷?  
鞋的贴标颜色和鞋的颜色有冲突吗?鞋有位置贴吗?如果不行客户是否同意更改规格还是更改位置呢?  
鞋盒怎么样做分多少种规格才能最节省体积但又不能挤压鞋子?   
总之绝对比各位第一次上丈母娘娘家所考虑的问题还要多。  
三是要像学生复习一样每天都要把订单资料不厌其烦地看一遍,看一下有哪些原材料还没有到位的,有哪些资料客户还没有确认的,每张订单车间正在做到哪个工序,有很多同事说我记性很强,几十份订单你只要说个订单号我就能知道具体是什么鞋款有多少数量做到哪一步生产计划,原因无它,只是不断的看,一遍一遍地加深记忆而已,笨鸟先飞。  
四是多逛车间,随时提前发现错误提前解决,因为小工厂的管理仍然不到位,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完了就高枕无忧那就大错特错了,  
举例说明:你算一个材料要用100码,但开料部说材料不够,为什么不够呢?饮水思源,所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你算错了,然后你又得找资料重新核对给他们看,结果证明是对的,那为什么不够呢?问仓库收的材料够吗?答说送货单是送这么多哦.再问你有量过实际有这么多吗?答说没有…..然后不了了之,你又得去订购材料回来。  
再举例子说明:一天你在车间逛,发现原来是美女图案的胶章怎么变成了长胡子的男人头了!你大吃一惊,急问部门管理,  
“从仓库领的就是这个”  
“怎么不对一下确认版鞋?”  
“没找到确认版鞋”  
“不看生产单吗?”  
“没留意”  
跑下仓库问怎么回事?  
“供应商是送这个,我以为你更改了了呢。“  
你又得奔波劳碌去解决这个本来还没开始就应该可以结束的问题.而且到最后这些问题总是归你去解决,也没有人因此负什么责任。好比一个混小子把人家肚子搞大,死活不承认不算,还吹胡子瞪眼:谁知道是谁的!  
  作者:hkf318 回复日期: 20:51:54 
    看了有收获    十分感谢LZ分享    共同进步,呵呵
  奇怪,怎么发了没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越来越发现问题严重,觉得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于是写了一份详细的改革建议书,并交给老总,建议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厂从11月正式接单到截止到4月底,总共接订单X,总货款X.平均每月收入X.其中材料费就占了近七成,因此,利润的来源就只能靠压缩支出,但纵观我厂开支相当巨大,应在全厂树立控制开支的意识.不断地降低成本,挖掘利润空间.    1. 每月结束,必须要和会计,出纳,各相关部门管理一起研究所支出的费用哪些是必要的,哪些又是浪费的.从而制定出相关措施在以后有目的地加以控制. 工厂每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太繁杂,如果没人去过问,当然问题时时都会发生,并且无人去处理解决,损失也不可避免,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支出,积少成多,一年下来将会是一大笔数目.利润也从中消失了.    2. 物料的控制相当重要,管理得当就等于节省一大笔钱,而本厂现时仓库及车间均未能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经常出现在收货后才发现物品有错误,数量不足,质量有问题等现象.仓库收货必须对清订购单.因为如果等到车间使用物料时才发现这些问题而重新补料购料所产生的成本将会上升许多.而供应商也会不认帐,同时由于补料的数量太少给补料带来麻烦,对车间正常生产流程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发料必须要按生产单数量发放,按《生产指令单》的耗量规定领用是控制现场浪费的源头,否则连物料用到哪里去了都不清楚.车间领料要注明用在哪一张订单,这样每张订单所用的材料都有资料,便于核实成本.例如胶水,若仓库记录好每张订单所用的胶水,那么打胶水成本就准确很多,也能以此控制车间节省及储存好胶水.    对仓库库存的材料按规定划分区域、合理摆放,每种料都要标上挂牌,注明名称及数量,这是对仓库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对每单的专用材料按单盘点,通用材料每月盘点,数据明白,材料清楚,至少在材料方面的“流失”现象(这是大头)就堵住了。    仓库的原始单据资料必须要清楚清晰,否则会对会计对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仓库必须清楚所回来的物料是用在哪里,如何用法,但是以前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车间去领料仓库居然不知道用在哪里.我们订购的时候已经把数量用法等资料详细告诉仓库,但车间生产时又来问我们,这纯粹是浪费时间及人力.     仓库要对清楚订购单所要求的交货期,若供应商未能及时交货,仓库要及时通知采购.    4. 计件员工的计件数量要核对,件资产量不超过《生产单》下达数量,员工件资产量每日与现场统计核对,统计每日汇总,每单完毕2日内公布。避免出现计件总量超过生产单数量的情况.    5. 要加强对补料作业的控制,我们做的多数是数量比较少的订单,若补料频繁必然导致成本大幅上涨而无利润.特别是有些补料情况是由于员工工作不认真所造成的.     各部门于各批次鞋型生产完成后两小时内开出补料单,注明补料数量及原因,送生管核定补料时效及权限(有报废品应规定一律检送)。     补料单位应于结尾前两小时就能充分掌握合格品、不合格品、入库数、报废数及零配件。    对于补料原因务必落实原因分析及责任归属,并设定容许补料率来管制频繁补料的机会。    6. 要控制工资成本,合理进行人员编制.    7. 节省电源,因为车间许多时候光线已经足够亮,但仍然灯火通明,造成不少的浪费.    8. 我们必须要准确安排生产进度,以避免出现货期一推再推的现象,给客户造成不好的影响,     业务部门接到客户订单后三天内,召集各部门就订单内容协调材料购备、样品确认等作业进度,及评估合理产能负载,做成该张订单的生产计划,并评估交货期的适当性。    9. 对于新鞋款订单,应该由版房主管召集各部门管理一起开会分析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及技术要求,写明工序表及试做报告表,因为鞋是由版房亲自做出来的,每一针每一线都熟悉,工序清楚是车间正确做货的前提.    10. 明确每个管理员及各部门的职责,最好是公布全厂以增强其责任心,更加不能出现管理者不分工作范围想叫谁去工作就叫谁去的现象,工作流程不清晰,将会导致效率下降,责任心不强,出现问题互相推让,只有职责清晰奖罚分明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1. 大货生产版必须要做,因为无论生产单怎么清楚毕竟是书面上的东西,而车间人员又习惯于按版生产,如果没有版,很容易出错.    12. 定期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并且特别注意解决外省员工和本地管理员之间的矛盾,     13. 应该建立健全的作息制度和假期,否则将会对员工的去留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长时间连续的工作只会令到员工身心疲惫,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引起失误.毕竟人不是机器.举个例子,若一个月内都没有放过半天假,而员工请一天半天假又要扣回工资,这未免不合情理.    14. 应设立考勤制度(建议购入打卡机),员工必须准时上下班,凡不符合考勤制度者,均受罚扣薪。 人事部每日汇总考勤记录,根据规定,对不按时出勤者明列受罚金额,提交财务据此扣款。最好能够设立全勤奖以增强员工积极性.    15. 对于招工难这一问题,可否考虑联系一些培训学校接纳学员进行劳务输出.    16. 工价方面,计划总工价应由开发(技转)部结合各部门管理商量设定,品管部证明,财务审核,生产时的工价就不能超过计划工价. 不应该将外发工价考虑进成本中.    当然,最关键的是制定出来的规定和措施必须得到完全、有效地执行,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只是建议书交上去后就好像石沉大海,没了下文,老总究竟有没有看过也不得而知。  
现在重温这份建议书,我自己也是一笑了之,如果哪天我当了老板,或者我会这样想这种员工:这厮肯定是做梦还没醒,想一口吃个大胖子。  
  吃大胖子的梦还没醒,就被仓管一个电话吵醒了:“货柜装不下!”  
兵法有云: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表面故作镇静, “放心,一定能装得上的,我下去看看。”跟单员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最不能自乱阵脚,一定要沉着,紧急情况一般都是代表错误发生了,有几种情况:  
一是自己的资料搞错了,没按客户的要求做。这个通常反映在生产单上面,因为生产单太细化了,稍不小心就会搞错,比如红色鞋面配白/红双色底台,白色鞋面配白/粉红底台,假设到车间手上调过来了或者统一只有一种了,如果车间能发现这个错误还好,否则就完蛋了,只能老老实实检讨,该补什么材料就怎么补。所以我的做法是我助手起稿生产单,我做补充并核对检验,这样双重保险,并且一定要把问题考虑全面,该想到的要想到,不该想到的也要想到,尽可能杜绝错误发生。特别是一些丝印电绣的商标和图案,我一定是要用PS和CD软件处理得一清二楚加在生产单里面的。在这方面,我以前自学的一些图形软件知识的确帮上了不少的忙,有了很大的方便。  
不过, 这些知识不适宜随便外露,举两个例子,老总问我能不能把图片中的鞋子这条带子去掉,换成另一种之类云云,版房师傅过来问能不能设计个商标图案之类云云,我就皱起眉头:“不懂这些哦,好像是要专业的设计师才能搞的。”原因一是这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更加不是我们工作能力要求之内的,本身图形处理就很麻烦,平面设计师们应该深有体会的,如果你硬着头皮搞一来相当浪费时间,影响你自身的工作,但到那时候不会有人看到这两者当中的联系的,二是有了第一次,他们就会吸毒上隐一样的了,你是跑不掉的,就好像喝酒一样,第一杯你不喝没关系,但如果你喝了一杯才说不会喝酒那就是你的错了,这就应该是高人们所说的职场中的垃圾工作了,对于这些工作,能避则避,偶尔干干无所谓,但千万不要变成习惯。  
二是提供给供应商的订购资料搞错了,这个错了对于一般跟单员来说基本上没得救了,因为订购单出去后,一般人都不会再看这个资料,只会等差不多交货的时候再去催一下货而已,等你发现错误的时候,也就是车间在用这个东西的时候了。我下的订购单,不但在制表前再三核对清楚,而且传真前、传真后,甚至每间隔两三天,我都会进行复查工作,特别是那些条形码贴标,一张订单多达几十个条形码,错一个数字就等于没用了。  
百密一疏,我仍然犯了一个错误,而且最低级的错误,一张订单有两种外箱规格,原始资料我是把大的规格写在上面,小的规格数据写在下面,制表时我却把顺序调过来了,而鞋款资料仍然是按原始资料的顺序,由于每种规格都对应着严格的鞋款,这样出来的外箱就没办法用了。结果浪费了一百多个纸箱,后来我主动写了张纸条给财务要求从工资中扣回这笔材料款,可财务却交给老总了,老总走过来说:“不用扣啦,你有多少工资让我扣啊,以后小心点就是啦。”听完后我并不舒心,因为无论怎么样,错误是我造成的,损失是发生了。  
三是全套试做时发现正常的材料规格不合适,要修正。这时候你之前的订购材料就要及时更改了,例如鞋带上面的椭圆形五金扣,一般是`25~30码一个规格段,31~36 一个规格段,但是面部生产时却告知五金扣数量不够,小的多了,大的少了,当时我助手可是一跳三尺高,一查之下原来全套试做时版房更改了规格,但却没有人通知我们。  
后来我们就吸取教训了,类似这种情况的材料都不能提前采购,一定要等全套试做确定后再购买,即使是延误生产时间也在所不惜,除非有高层领导肯负责任,但往往高层领导的心是难以捉摸的.假如你有机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那可要懂得见风转舵哦:  在这里挖一个坑种一棵树.     哪个神经病在这里挖坑种树的!人家叫挖一个坑!     耳朵聋了!人家叫你只种树,谁叫你挖坑了!    
四是供应商自己搞错了,贴错厚度的材料、印错外箱唛头等等。有一次我下去车间发现纸箱的唛头印错一个单词,可是仓库居然也没看出来,给他们的采购单都白给了。   
外箱唛头印错这是供应商常犯的错,好在解决办法比较简单,叫他们把正确的内容用同样的纸印出来,再覆盖贴上去就可以了,重点是要提前发现错误,不然等客户验货的时候才发现就太迟了,所以我自己订购的东西,无论多忙,我都要亲自去一个一个检查过。  
  作者:关于心情 回复日期: 01:50:09 
    楼主好强,我一个外行人,原以为跟单员工作应该挺简单的,没想到专业性这么强,需要好多专业知识哦,以后得向楼主请教请教,      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同吧,其实在我原来的行业中,所接触的其它的跟单员并没有这么复杂的工作的。
  当然,生产中的意外如棋局般变化,不能一一尽列,还是回到刚才那个装柜的事情吧,来到H厂后,计算一个货柜装多少鞋子是家常便饭的事,因为客户一般都是一个货柜来下订单,就需要知道有多少数量的鞋子,我们常见的是:  
40尺平柜,理论是58立方,实际一般可以装到60甚至61  
40尺高柜,理论是68立方,实际一般可以装到70甚至71  
20尺柜,理论是26立方,实际一般可以装到28甚至29    
当然,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不能用最极限值的,只能用理论值,不然装不下货的话客户不要剩下的货损失可是工厂自己的。影响装柜的还有几个因素:  
一是外箱规格,比如40尺高柜,如果只有两种外箱规格以下的可以算到70,超过三种规格甚至四五种规格的,那就理论值68都有问题。所以我们在计算外箱规格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装柜的因素,规格太多,装柜时就不能很好利用空间,就会把原本的节省体积的好处给抵消掉了,而且装柜工人要花很多时间在如何摆放这一点上,也会延误装柜的时间,要知道货柜车如果超过原定时间,可是要收钱的。  
二是装柜时没有利用好空间,随便摆放货物,不要小看这个原因,紧一点和松一点得出的结果可是天差地别的。  
我这张订单只有两种外箱规格,而且总体积才69,还不到极限值,没理由装不下的,我跑下一楼货柜车,地上还摆着几十箱货,货柜还有一定的空间,原来并不是装不下,而是他们估计是装不下了,我没出声,我走上二楼阳台,站在那默默看着工人们在装柜,明显每件货之间的空隙太大了,而且完全是把箱放上去,没有用力挤压一点,等他们装满货柜了,地面上还剩下十箱的时候我冲他们嚷:“如果不能全部装走客户是不会要货的!把货全部卸下来重装!”。  
重装后果然全部装完,刚好。我舒了一口气。马上上楼打电话给贸易公司的业务员M。  
  鞋业贸易公司的业务员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对外国客户的,就叫业务员,一种是生产跟单员,是负责业务员和工厂之间的沟通工作的。  
业务员一般比较客气,可生产跟单的就不同了,她们多数是刚从学校出来,总以为工厂的人就比她们低人一等,老是牛B烘烘的,说话做事硬邦邦的,不幸撞到我的枪口上,对于这种人,我向来是不留情面的,因为我有资本,她们的鞋业知识少得可怜,就连她们自己的资料也研究得不够透彻,所以很多时候都被我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哑口无言。然后回复我最多的一句就是她们先问一下客户。
比如有些人发这样的传真:请务必在上午十点前确认回传!否则一切后果责任自负!这样的语句看着都让人不舒服,工厂怎么可能会配合你呢?要做事先做人,法律不外乎人情,何况这种工作上的东西?的确,客户是上帝,但是我就最看不起不尊重人的上帝,你给了钱,我们也是提供了对应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对等的,只要你能互相理解和尊重的,我们肯定是两肋插刀去配合的。  
交往一段时间后,生产跟单员就只是负责收发一下邮件和传真给我而已,其它所有问题都由我直接和业务员联系了。  
由于公司的业务员权力比较大,所以有时候要见机行事,不要背黑锅,有一次一位业务员P要我发鞋盒设计稿给她,她再发给客户确认用哪一种,可是我接连发了十多个,她很快就回复不行,这样拖下去会直接影响到生产计划的,到时责任还是会推到我头上。我纳闷,平时问个问题如果她们是要经客户确认的话没个三五天是绝对不会有下文的,这次怎么这么快?估计是她自己打起什么小九九算盘了,我把情况上报老总,老总直接就和她们公司老总联系了,很快,设计稿就定下来了,居然是最先的第一个稿!  
所以工作虽然是我们员工份内事,但有些情况并不是我们能及时解决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寻求高层的支持。  
一张订单就快要进入到中底板丝印阶段了,但是版房打的确认样仍然没有结果,开始是师傅们定的规格有误,后来是供应商印出来的颜色和客户的确认样对不上,毕竟盗版跟原版还是有区别的,我寄了几次去贸易公司给QC组长看都不同意,我看着不对劲,把情况知会老总,老总大发雷霆,把版房师傅臭骂了一顿,当场打电话给那个QC组长,火气也很冲,当然,估计里面也有行业的潜规则在里面撑腰的。那个QC组长下午就把客户带过来工厂,现场拍板同意。    
还有一次,贸易公司的QC组长过来验货,死活说我的盒子贴标位置不对,当场要全部更改,这可不是玩泥沙,几千个盒子,我之前可是清楚跟业务员确认过的。即使到最后发现对方要求的做法是错的,那么,QC组长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只是苦了我们工厂还得拼命返工。  
我没有和他争论,因为贸易公司的QC组长权力是很大的,他说不行,就是不行,行也不行。我让厂长带他去会议厅休息,我说我会安排更改,他走后,我让车间按原来的继续做,不要改,然后我打了个电话给业务员M,确认是正确的,而且她告诉我QC组长也没问过她这方面的事,于是我让她打电话跟QC组长沟通。过了十来分钟,我上去会议室问厂长:“厂长,包装部不够人手,要不要从其它部门调一些人去改贴标?”  
“哦,那么麻烦就不要改了,按原来就可以了。”QC组长说道  
  LZ,是很强哦,关注ING
  作者:少做点梦 回复日期: 11:27:29 
    LZ,是很强哦,关注ING    呵呵,过奖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跟单员工作范围表面上是太平洋警察——管得宽,但事实却是处于漩涡的中心,是夹心饼,问题处理的不好,不但惹恼车间和客户,自己也折腾得半死,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灵活处理问题,凡事留有余地。  
一:对于领导的朝令夕改,一定要仔细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再作决定,一次一张订单已经进入到材料采购阶段,领导发劳骚说要求单价加一元钱居然客户现在说不同意,不做了,叫我马上停止所有材料订购。我当时琢磨着厂里现在并不忙,而且五千多双鞋子加不加也就是五千多块而已,相比几十万的货款简直是九牛一毛,只要一通知十几个供应商取消订单的话,所有之前的资料和色卡都会被供应商扔到天涯海角去的,所以我并没有执行老总的意思,下午,老总出来说这张订单照做吧,通知供应商按原定计划生产。  
二:客户订单传真过来后,不要马上拿去给版房放格,而是第一时间向客户要确认样版,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色卡,算好材料用量,我们的工作只需要一两天就可以搞定,而且尽量保密不要公开,搞定后再拿给版房,因为一旦版房放格,所有的确认样版和纸格都不可能给跟单员用的,如果你要等他们不用的时候再去工作,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材料的到厂时间进而影响生产计划甚至交货日期。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材料采购、制做生产单等工作,迟几天放格其实对生产计划毫无影响,因为放格试做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到生产中,原材料没回来,你生产什么?但在一般的小工厂中,领导们都不会有这样的意识,他们所看重的,就是放格,就是全套试做,车间生产是头等大事,跟单员的工作,在他们眼中,是很简单的。  
三:对于供应商答应的交货时间,自己知道就好了,对外则加多两三天,因为我们小鞋厂的供应商很多都是小工厂作坊,没办法保证哪天肯定可以交货的,例如车间问纸盒什么时候到厂,供应商答复我是20号,我就对车间说是23号,绝大多数时候供应商最快都在22号才能完成,加上运输送货的时间,23号就差不多了。否则你如果对车间说20号,实际到不了,车间原本安排包装部门的工作就会被完全打乱,所有人都对你有意见了。  
四:做人不要太老实,一定要灵活应变,呆头呆脑的累死累活是没用的,我这人就是老实,不会转弯,老实的人总是吃亏这话没错,我就因此吃过一次大亏。  
我们工厂产品的商检一直是叫一位Y姐代办的,只要把装箱资料提供给她就可以了,其它的资料贸易公司会联系,然后就可以顺利出货,从来没有商检局的人来看过,我也从来没听说过要查货这回事。3月1号她打电话来说过几天商检局的人会来验厂,叫我们准备一下,也没特别交待什么东西,就这样简单说了两句。   
我转告了老总和厂长,老总也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就由他们来吧。  
4号一早接到一位自称商检局科长电话,  
“XX工厂吗?我是商检局X科,我在X镇办公室,一会去你们厂,你安排车过来。”  
X镇离我们镇有近一小时车程,当时老总还没到厂,手机也关机,厂里就只有他一辆车,另一辆是货车,我说:“X科,不好意思啊,车还没回来,能不能晚点呢?”  
他说:“这样啊,那算了。”  
我还天真的以为他“那算了”的意思是自己打车过来!  
接下来几天由于工作非常忙,加上有点私事请了几天假,回来后把这事忘记了。  
11号Y姐问我说明天要出的货商检局查检过了吗?我说他们没来。  
接下来就坏事了,据说那位科长跟Y姐说我们工厂的人非常不重视,于是发起脾气不肯来验了.  
结果我厂的货在这边没法报关,需要买柜到深圳报关,有查柜风险,一旦查柜,船期肯定得延期!  
我被Y姐训得灰头土脸,更是被老总骂得狗血淋头,心情灰色了近半个月。  
  回到座位的时候,发现Q眼红红的,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没什么,我在QQ上问她,她回复说刚才去版房拿版鞋算用量,版房师傅态度恶劣说不要乱搞他的鞋,她觉得很委屈,有一次在开料部和管理讨论材料用量不够,她发现原来是工人浪费了,管理却爆粗口,说她怎么算料的.  
我沉默,我知道我帮不了她什么,我也改变不了什么,身为上级,我却不能好好保护自己的下属,为她们争取权益。在鞋厂里,版房师傅和车间管理的地位都要比我们跟单员高的多,就算是老板也要给版房师傅几分面子!  
一位师傅安排他的侄子进来跟他学出格,不但有工资领居然每月还有奖金发!整个工厂,除了我们跟单和财务会计,其它人都有奖金,版房的人甚至每月高达三百,这实在是不能理解的。  
这个社会一直在倡导公平、公正、公开,但事实上就跟物理课本上的描述一样,只是个理想状态,世界上本来就不会有平等,弱者注定是要被欺负被淘汰的,这个社会不会同情弱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变得强大,强大,再强大!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会和你交流,才会容忍你的一些的出格。  
无论我们做多少工作,多么辛苦,都跟打杂的差不多,都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有一段时间,工厂订单多达三四十份,加上不计其数的样版单,我们忙到每天晚上十一二点,我助手居然被领导安排去整理样品室的版鞋清洁!而版房十几个人没啥事做就悠然自得地提早下班!而且我这样做下去也看不到什么前景,研究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情况去学鞋样设计挺合适的,于是终于有一天,我向老总请辞了。  
老总找我在会议室关门聊了几个小时,我只记起了两点:一是他说他做了十几年鞋厂,第一次碰到男的做跟单,却又是做的最好的跟单。二是他去到很多贸易公司,都会有业务员或者公司经理提起我,特别是QC们,说我们厂的除了质量方面他们要检查外,其它只要有我在,都绝对放心免检,用一句话形容是:传说中的阿钟。  
听得有点飘飘然,更让我飘飘然的是我的工资加到了三千多。不过不要以为我对钱很看重,刚好相反,我对钱看得很淡,没有什么野心,所以可能天生注定我不会在事业上有什么建树。  
再加上一些专业论坛中的高手建议说不要去那些培训班,等于把钱打水票,要去就要去美术学院进修工业设计之类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的想法,但是那些专业院校动不动就几万块学费,根本负担不了,所以犹豫不决之下我没有跑掉。其实我这人在生活中很大的缺点就是朋友所说的“船头怕贼,船尾怕鬼”,什么事都犹柔寡断,所以最终仍然孤身一人在这个小镇上的这个小厂里继续着我的跟单工作。      
稍微有点变化的是,老总让我再招两个人帮忙,办公室人员开始多了起来。  
第一个是我找来的,估计这人命中和领导们相克,领导们一看他就会叫他去版房搞清洁!没几天那人就离职了。  
第二个是老总的朋友介绍过来的,和我面试了半个小时后,我拒绝接收,因为她那木纳混沌的眼神和还没睡醒一样的身体动作实在让我不能想像她能在工厂活下去。  
第三个是一位版房师傅把他的小二介绍进来的,这个不能算是我招聘的,因为是老板直接下放的,专门跟样版,仅仅分摊了我助手的部分工作,工资居然比我助手还高!只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小二东窗事发被大老婆逮了个正着而悻悻离开。  
第四个是自己通过招聘信息来应聘的,在另一家鞋厂做跟单,只是工作能力和行业知识还是欠缺,让我助手带着工作。  
另外还招了一个刚毕业的男孩,主要是接电话,复印派发资料等工作。  
从那时候起,我才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你能力多大,单枪匹马的孤军作战,最终是失败的,孙悟空也得要有猪八戒和沙僧的合作才能干成事,相反,在工作中如果什么事都是你一个做的话,并不见得你的重要性,只能证明你不过是个打杂的而已。  
  小镇没什么娱乐的地方,老总在刚开厂那一两年里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带我们去夜总会玩,灯红酒绿,酥胸玉腿,难免令人想入非非甚至七孔流血,老板体形健硕,酒量大,中气足,唱起歌来抑扬顿挫,阳刚之极,看来古人的相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并非全是迷信,毕竟是一种经验总结,不是信口开河的。  
无论去过多少次,我都不适应这种环境,浑身不自然,显得格格不入,写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了天涯中一位高人的文章一个举例:他跟老总出去和另外的客户吃饭,客户的财务总监应该是没吃过那种扁皮鸭,直接夹起来就往嘴里塞,他老总后来就跟那位客户说,连扁皮鸭都不知道怎么吃你居然敢请他做财务总监?说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他的能力有多广,然后那位客户不久就把财务总监解雇了。  
我是绝对不认同这种说法的,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见识真的能决定他的工作能力?难道我不善于和夜总会的小姐沟通就因此而否定我的工作能力吗?那些科研工作者,有多少有很大的见识?但他们的工作可以有人取代吗?老总的一位朋友,上过几年大学,在特区工作过几年,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也去过不少外国旅游,认识不少大单位大公司的总经理老板,聊起天来天南地北,见识广博,观点掷地有声。但是,七八年来开着一间十来人的小作坊,管理混乱不堪,生意淡泊,每况愈下。这又是什么原因?  
还是出去逛一下轻松一点,公园中的篮球场每天傍晚都会有很多人在打篮球,下班后我也会经常去看一下,偶尔会大发感慨:如果我也有他们那么健壮的身体,我的人生之路——“碰”,一个球饼飞到我脸上。  
看过篮球,又散步去公园的鱼塘,这里养的是观赏的锦鲤鱼,我买了包饲料,洒向塘面,“哗啦啦”,鱼儿蜂拥而来,红的,白的,红白相间的,斑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贸公司员工手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