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中国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多的话,房价会不会崩盘

发现信息价值
百姓话语:高房价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
22:49 转帖发表在
作者: 金格大王
抛开高大上的数据,撂下晦涩诡异的数据图,仅以一介草民的视角,聊聊高房价对中国市井社会的冲击。
1.读书变得无用
当代社会,读书上学显然没有买房管用。10年来房产的溢价早超过了一般白领的收入加和。这样一来,孩子自打懂事就开始惦记家里的房产了,有钱的还要催父母早给他再来一两套,呵呵呵,这也不怪孩子,谁让房价涨这么快这么猛? 2.工作变成副业
换句话说,有了2,3套房的,还工什么作呀?对吧,等着房产溢价就好了嘛,反正只涨不跌。北京这边很多棚户改造和拆迁户早早就辞职或退休了,可以财务自由的环游世界了,呵呵,真是“祖上积德”,天上掉馅饼。没买房的,也没什么心思工作了,看着手头那点收入,与日益离经叛道的房价,混吧,反正就这么点,又看不到奔头,还拼什么命啊?养生得了。 3.爱情变成鸡肋
再风华雪月、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得经得住高房价的拷问。其实,也不难理解,谁也不爱让自家女儿过游牧生活吧? 那么问题又来了,女儿到底是嫁给人,还是嫁给房? 来个选择题:A.有房,但是矮胖丑。B.无房,但高大威猛。丈母娘怎么选? 所以,现在年轻人也不爱结婚了。结婚成本高,离婚成本更高;生孩子成本高,养孩子成本更高......80后狂离婚,90后干脆不结婚,这里面,作为商品的房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所以现在,女孩子就嫁给房子得了。 4.亲情爱情被毁坏殆尽
父亲不(无能力)给儿子买房,儿子会不忿,凭什么XXX父亲能给买的起婚房,您咋连首付都付不起?即便再懂事的儿子,心里也难免犯嘀咕。即便凭借自己努力买的起了,当初父母的旁观,也会让他对这份亲情失望不已吧。凭什么XXX的男朋友买的起房子,我的男朋友却只能租房?爱情在反复拷问下,也往往选择现实。即便女孩义无反顾,女孩母亲怕也难答应,于是当代的爱情,多是一种最保险的经济选择,其实已不能称之为爱情,哪怕男方DNA多好,咱闺女不稀罕。歪瓜裂枣,有房就嫁。 5.毁掉几代人的青春
自打毕业那天,90%的毕业生,人生理想就已经定格了,就是买房。因为房不但保值还能升值,也是自己结婚生育后代的必须品。由于房价昂贵、稀缺,又代表一个人的身份,于是作为理想很合适!剩下的10%,要么家里早早给备好了,要么像我这样,另有打算。于是,自打毕业那天起,孩子们就进入了中年。哪有什么诗和远方?脑仁里只有赚钱和房。多么无趣且务实的人生啊? 记得上学那阵,女同学会为笔者投进三分呐喊、突破过人雀跃!可当代呢? 恐怕只有官/富二代才提得起她们的兴趣…… 6.催生一批报复社会的人
当努力无望,或者干脆绝望了,那他会找出是什么让他绝望,然后摧毁它。北京治安很好,但是假如有高智商的仇视社会,那就难办了。他/她可能会释放新品种的电脑病毒,可能会点火焚烧雇主的豪宅,也可能情绪失控杀死领导的孩子?!或者约几个同志突然在人群密集的大Mall里扔几颗雷,或者拿大刀乱砍一通?又或者,他会效仿麻原章幌在地铁高峰时段投下沙林毒气…… 人,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代社会人和人差别巨大,难说有多少仇恨的种子埋藏在这严重不均的土壤里,别等爆发了,才觉得后悔。当代北京北四环随便一套房奔着千万去,呵呵呵,卖了北京,你能买下世界的感觉。 7.催生大批丁克家庭和单身者
由于爱情/婚姻的成本太高,于是,何不快意人生、活在当下呢?何况一个人的日子潇洒自在,想和谁好和谁好,想去哪浪去哪浪,为什么让宝贵的人生如此辛劳?相比昂贵的购房价格,租房其实经济的多!假如你不想成家,又远没享受够自由,大可不必考虑买房。一来,作为投资物,黄金期已过;二来,父辈的房迟早留给你!第三,不用负债,赚的钱可以实现很多别的愿望,何乐不为? 8.产生一大批闲人
北京棚户区改建,分500万都是少的。一个白领,打拼多少年才能拿到这个钱?笔者年薪22万/年,得不吃不喝干25年,货币还不能贬值。于是,很多祖上有了阴德的,真不必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因为得利太快太突然。拆了老房,得了新房,还有回迁补偿款,真是白给的馅饼。说句不好听的,笔者拿着500万,二、三线城市山清水秀花100万买一套,剩400万,干什么不好?于是,大批“拆二代”,可以提前一代人实现财务自由了。俩“拆二代”再结合,二三代人都可以衣食无忧体面生活了。 最后,怎样才能给高房价降温呢?
不敢苛求政府能做什么,它们要卖地,要把大家绑在房子上当良民也不会真的做什么。那么,只有靠转变思想,或者回归本真,看看对你来说有没有比房子更真珍贵的东西,有没有比买房更有趣的事物。或者想想,你到底最想做想要和想成为的是什么。只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买也好,不买也好,都是Ok的。 *丁克家庭:来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一般指不生孩子的工薪阶层的夫妻,夫妻“双收入、无子女”。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大家都在看
tyoy99999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青年失业率高 住房负担沉重 丁克家庭渐成澳洲主流
青年失业率高 住房负担沉重 丁克家庭渐成澳洲主流
澳华财经在线
这样的现实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澳洲年轻人贪图享乐,不愿承担责任。人们通常会在收入和居所稳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生育孩子,但找不到全职工作、房价高不可攀登的状况,使年轻人离安居乐业的梦想越来越远
核心提示:这样的现实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澳洲年轻人贪图享乐,不愿承担责任。人们通常会在收入和居所稳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生育孩子,但找不到全职工作、房价高不可攀登的状况,使年轻人离安居乐业的梦想越来越远,不生育或者推迟生育孩子自然成了他们的理性选择。ACB News《在线》5月22日讯 澳洲国家统计局和社会学家发现,在未来十多年内,丁克夫妇/情侣的数量将超过有孩子的夫妇/情侣,成为澳洲社会的“新常态”。&一位社会学家称,这一趋势已经在发生,未来的政府政策将决定传统家庭模式还能否继续存在下去。对许多千禧一代而言,巨变的社会和经济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慎重考虑是否要生孩子。&根据澳统计局2015年发布的报告,全澳共有670万个家庭,其中至少有一个0-17岁孩子的家庭有280万个,而完全没有子女的夫妇/情侣有270万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情侣中,女方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比例从2007年的16%增长到2013年的20%。&在1961年,澳洲生育率为3.5,但之后一路下滑,目前全澳平均生育率为1.84,低于专家预计的2.0人口更替水平。统计局估计,到年,将有更多人选择不要孩子,没有孩子的夫妇/情侣的数量将超过有孩子的家庭。&西澳伊迪斯科文大學的学者Bronwyn Harman博士专门研究无子家庭的社会影响,她称,公众已越来越接受非传统家庭。“过去,我们的传统家庭模式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妈妈在家照顾家庭,爸爸养家糊口。但现在我们都知道一切都变了。”她说。&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还有一部分尚未公布。Harman博士估计这部分即将于下月公布的数据会显示澳洲无子家庭比以前有所上升。这样的现实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澳洲年轻人贪图享乐,不愿承担责任。人们通常会在收入和居所稳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生育孩子,但找不到全职工作、房价高不可攀登的状况,使年轻人离安居乐业的梦想越来越远,不生育或者推迟生育孩子自然成了他们的理性选择。&
青年失业率达40年来最高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澳洲年轻人的“就业难”问题愈发突出。&圣劳伦斯兄弟会(Brotherhood of St Laurence),一个致力于消除贫困的社区组织发现,如今全澳有29万年轻人完全没有工作,这一数字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增加了50%。如果算上就业不足(工作时长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时长)的年轻人(18%),全澳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处于无业或就业不足状态,为40年来的最高点。&圣劳伦斯兄弟会主席Tony Nicholson说,稳定的工作是年轻人为将来建立好生活的通行证,但现在的年轻人踏进社会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比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要困难得多。&圣劳伦斯兄弟会的报告对澳统计局的家庭、收入和劳动力数据做了分析,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年轻人的前途“投下了一道长达10年的阴影”,澳大利亚也没能幸免。&今年2月,全澳有65万15-24岁的年轻人在寻找工作或者就业不足,摆在他们面前的,更多的是不稳定的兼职工作。&一些人认为这反映了年轻人想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趋势变化,但报告否定了这一解释:“虽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但这不是就业不足率上升的原因,因为从事临时或兼职工作的年轻人的比例在扩大,这些年轻人并没有在学习。”&2014年,不是学生的年轻人中,有39.3%从事的是临时工作,35.8%从事的是兼职工作,这两个数字都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从事服务业的年轻人比例也明显上升。1986年,服务业中15-19岁的年轻人占比为30%,20-24岁的年轻人占比为10%;到2016年,这两个比例分别达到70%和40%。去年11月,澳大利亚年轻人基金会(Foundation for Young Australians)的报告现实,从事兼职工作的年轻人的比例超过了从事全职工作的年轻人比例。&尽管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和民间发起了不少培训和帮助年轻人就业的项目,但收效甚微。LISA DENNY 和BRENDAN CHURCHILL在一份题为“澳大利亚年轻人就业”的报告中指出,疲软的经济和大量的技术移民,将想要初入劳动力市场的澳洲年轻人拦在了门外。&“在澳洲目前的经济和人口条件下,帮助学生从学校过渡到工作的培训项目是失败的,公司和雇主门不愿意雇佣年轻人,在他们身上投资。”报告中说,“澳洲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取决于很多因素:经济增长能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劳动力、教育培训政策的转变、知识的代际传递等等。”&报告中着重强调了移民政策对澳洲本土年轻人就业的影响。尽管有研究表明,始于2008年的移民项目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市场错配问题,但政府仍在引入越来越多的移民,导致年轻人培训项目更加低效,澳洲本土的劳动力人口增长越来越慢。经济本身表现不佳是造成年轻人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但移民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不可逾越”的“住房梦”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住房是澳洲年轻人面临的另一个棘手问题。在悉尼,房价已达到家庭收入中位数的12.2倍,悉尼郊区一幢普通的独立房售价高达150万澳元。&投资顾问Stockspot对1000名父母做了一项调查,询问他们对于子女未来如何解决住房问题的看法。74%的父母回答,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无法搬出去独立居住,要长期与自己同住。&房产大数据公司CoreLogic在一份2017年住房可负担性展望报告中说,“拥有自己住房的澳洲梦”已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挑战”,“尽管越来越高比例的年轻一代还怀有这样的梦想,但他们不得不与父母同住,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存够首付,直到30多岁还和父母住在一起。” &
图表来源:The Australian&据《澳大利亚人》从澳统计局整理的数据趋势,从2010年以来,澳洲首次置业的贷款额几乎没有变化。自2009年以来,墨尔本和悉尼的房价几乎上涨 了一倍,而首次置业贷款额不变,也就是说,首次置业的人数变少了。全澳有440万年龄在23-40岁人口正在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澳洲的父母也越来越像中国父母:资助成年的孩子买房,或者帮他们一起存钱付购房首付。但即使购房后,按揭贷款对于较低收入且有小孩的家庭也越来越沉重。有评论人士揶揄道:“你必须住惯你从小住的卧室,因为在你人生的40年里你都要住在那儿。你进入大学起就背上了学费贷款,毕业后需要还清学费贷款,然后开始攒钱买房。就业艰难,工资增长停滞,年轻一代已经住不起他们从小长大的社区了。”&《澳大利亚人》报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2%的受访者认为在过去一年里住房可负担性问题在恶化,58%的受访者认为明年这一问题还会变的更糟。在不拥有自己住房的人群中,87%称担心未来买不起房子,89%称拥有住房是很重要的事。有意思的是,在拥有住房的人群中,76%称担心无力负担他们的下一套房子。&社会学家们所关心的是,就业和住房的双重压力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催生了澳洲越来越多的“少子化”家庭和“无子化”家庭,这将对未来澳洲的社会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澳洲是一个移民国家,引入移民在短期内当然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从长期来看,澳洲的人口结构将被迫发生转变,这有悖于“澳洲人优先”的社会发展前提。另外,退休、健康保险等福利制度可能会面临缺口,这对提高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未经许可授权,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相关阅读& []& []
& []& []& []
&丁克家庭如何规划理财的案例分析丁克家庭如何规划理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转变,不少人都成为丁克一族,婚后不要小孩,所有的养育孩子方面的支出就不需要了,那么丁克家庭可以怎么理财,让这笔不需要的支出转变成一笔更大的财富呢?  家庭理财案例:丁克家庭如何规划理财  张俐和老公今年同为41岁,是不折不扣的丁克一族,但随着年龄增长,她开始担心自己年老后的生活。  张俐的老公在私企上班,税后月收...&中年丁克家庭理财案例中年丁克家庭如何理财?有什么理财建议适合给中年丁克家庭参考?紫先生,41岁,在国企工作,年收入约20万元。有养老和医疗基本社保。妻子38岁,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因此在家写作,是自由职业者,年收入约6万元,自己交各种基本保险。二人每年还自费增加了商业保险...中年丁克家庭理财案例紫先生,41岁,在国企工作,年收入约20万元。有养老和医疗基本社保。妻子38岁,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因此在...&女性一直都是消费主力军,带动消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女性角色在新时代的转变,围绕女性的消费和关注热点纷纷成为新经济热点,迎来“她”经济时代。理财新力量,财女正当时女性消费和女性理财在新的时代里,正趋向平衡状态。女性社会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财富管理的能力以及参与意识也随之逐步提升。女性理财成为一种潮流,在理财领域成为中坚力量,不可忽视。理财大走轻熟风:稳健不同于男性,女性角色以其特有的秉性以及多...&丁克家庭理财案例丁克家庭如何理财?丁克族多见于国外,对于中国人而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还是存在的,但是,随着中外思想交流的日益频繁,年轻人们的思想也正发生着改变,丁克家庭也变得越来越常见,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果有丁克的打算,一定要及早做好理财养老规划。丁克家庭理财案例【理财案例】【理财目标】1、利用手上的资金做点投资来获取收益;2、因为是丁克家庭,需要为自己和父母的养老提早...&周二A股市场出现了探底回稳的K线走势。其中,上证指数在家电股、白酒股、医药股等蓝筹股的牵引下再度拉出一根阳K线,再有突破前行的态势。与此同时,港股恒生指数行走在上升通道中,再创弹升行情新高。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的确是一个较佳的心理暗示,一是因为港股与A股一样,均背靠中国的宏观经济,所以,港股的牛市雏形,至少是强势特征,有望让市场参与者产生一种美好的联想,即港股强,说明国际资本、内资资金对中国经济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全部来自于腾讯微信公众号,属第三方自助推荐平台。《青年失业率高 住房负担沉重 丁克家庭渐成澳洲主流》的版权归原作者「澳华财经在线」所有,文章言论观点不代表慢钱头条的观点, 慢钱头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需删除可联系QQ:
文章来源:
关注澳华财经在线微信公众号
澳华财经在线微信公众号:acbnews
手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澳华财经在线微信公众号
澳华财经在线最新文章
精品公众号随机推荐
违规或不良信息
广告、钓鱼诈骗
内容不完整(人生寂寞江湖骗子)
(老干妈的干女儿)
第三方登录:为什么现在丁克家庭越来越多?
近日,一则2020年总人口14.2亿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根据二胎政策最新消息,十三五计生规划出炉,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的春风将唤醒二胎概念股的“升”机!但同时在另一头,丁克家庭也越来越多成为社会热点。
在前两年,上海市妇联最近一项针对全市家庭状况所作的调查显示,结了婚却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在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丁克家庭也占到大约10%左右,对于这么一批庞大的人群成为丁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什么是丁克?
丁克家庭一般指不生孩子的夫妻。依据夫妻双方个体差异,丁克家庭分主动自觉型和被动消极型。前者指夫妻双方有生育能力,但自愿不育的家庭;后者指夫妻一方或双方不具有生育能力而造成没有子女的家庭。
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一般是社会上的中产阶层,这似乎跟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那些青年颇有些相似。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
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就是我们普遍意义所说的“丁克家庭”。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它悄悄在中国出现,以前这样的家庭会被别人议论,甚至是被别人怀疑有“生理问题”。而现在这种家庭已经开始被“外人”理解和接受。
为什么要做丁克?
夫妻双方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
对传统结婚必须生子观念有自己想法,例如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所以拒绝“第三者”(孩子)插足。
不让自己和孩子太累,认为自己势必会为子女成长费尽心血,所以还不如不生育。
对家庭生活没有信心,在自己对生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不要孩子。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还不够稳定,希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
把家庭幸福的条件放宽,认为没有儿女承欢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充实。
相信社会保障功能的进步,这些家庭认为“防老”未必非得“养儿”,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由社会来承担。
丁克家庭的现状
对于目前中国的丁克家庭来说,如果是从80年代开始算,最早的一批丁克家庭50多岁了,而大多数的丁克家庭人员在35-45岁之间,那么他们的家庭现状如何呢?
首先,丁克家庭要突破双方父母这一关,要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虽然丁克是比较前沿的,但是他们的父母却更为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几乎成为将死丁克的一步绝杀,那么如何说服他们成为关键。我在丁克论坛上中看到很多丁克与父母最后弄的老死不相往来,很是悲剧。
其次,如何使感情保鲜。很多要孩子的家庭夫妻可以通过孩子增加双方的感情,使得家庭更为团结和睦,而没有了孩子这一链条,需要在其他方面增加联系紧密度。可以看到很多丁克家庭都养了宠物成为了“丁宠家庭”,也有的有共同的爱好,比如旅游、运动等等。通过这些共同点来增加感情的紧密。
最后,很多丁克家庭都会面临养老问题。虽说“养儿防老”这个观点有些落伍,但是丁克家庭晚年确实要面对两个方面的问题: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慰藉。首先在老之前需要做好财力方面的准备,有养老物质层面的保障可以使得晚年生活更加的完善,其次要有足够的胸怀和乐观态度去迎接孤独、面对死亡。
总之,如果你想成为丁克家庭,首先需要你的另一半也要丁克,同时你们还有丁到死的决心(我看见过40多岁的丁克后悔又要孩子的,对于女性来说太残忍了),最后积极面对养老,做好充足的准备。
ps:笔者就是一个丁克,欢迎一起探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丁克家庭越来越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