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月薪多少才能在上海几千块,何时才能回本

留学生哭诉:花几百万留学,回国后月薪几千块,何时才能回本?
如今出国留学的盆友是越来越多了。
留学需要大量的钱,这毋庸置疑。许多人觉得值,可渐渐也有人认为大把的钱砸出去根本不划算。
上百万花出去了,何时才能“回本”呢?
昨天,主页君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标题起得就很吓人——
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
(via中国侨网)
文章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男生吴凯。从高三到硕士毕业,吴凯在美国一呆就是8年——
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凯看起来十分斯文,27岁的他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吴凯的父母在深圳做五金生意。2008年,读完高二的吴凯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留学之旅。
(8年之后,硕士毕业的吴凯起先决定在美国找工作。)
吴凯唯一的优势是英语口语不错,但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优势。面试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打击自信心的事,有时,他一天会收到3封拒绝信,到后来他不敢点开邮件了。有一次,他去面试一家名叫金融数据分析公司,刚把自己的简历念到一半,坐在他斜对面的面试官就让他停下,说面试结束了。“没给任何理由。”吴凯摊开手,做无奈状。
那半年,吴凯整整瘦了30斤,父亲也每天几个电话催问他工作和论文的事情。父亲要求他留在美国,母亲则支持他回国。
▲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
在美国期间,吴凯的父母只来看过他两次。然而吴凯疲于学习与适应国外生活,竟连思乡的情绪也无瑕顾及。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读来特别心酸:
“我快忘了妈妈长啥样了。我连想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了。”
由于面试屡屡受挫,加之美国的H1B工作签证实在不好抽,几经挣扎的吴凯决定放弃留美,回到国内。
然而一回国,就面临着“海归含金量下降”的现实环境。如同吴凯一样,许多留学生回到国内都不得不再三降低他们的薪金预期——
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
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
“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
▲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
“留美花费500万,回国月薪仅5000”——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这样的情况也绝非个例。
毕竟,除了某些特定领域和专业的优势外,和国内的优秀学生相比,海归们缺少对国内行业和市场情形的了解,人脉和资源也差上一截(少数人生赢家除外),同那些大三大四(或者研二研三)就去大公司实习、然后顺理成章留下来的国内同龄学生相比,实在是有些“亏”了。
留学生的工资,到底咋样?
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了。
和政策对留学生愈发不友好(比如英美)、社会局势摇摆不明、网购麻烦快递贼慢的国外相比,经济形势稳定、生活资源便利的国内渐渐成为了许多留学生的首选。
上个月,谈起“为啥要回国”这个问题,一个在英国爱丁堡的留学生这样说道——
Liu, who has a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told the Global Times that "My family and my girlfriend are all in China. Actually, I am fully capable of staying in the UK or going to the US to start my career butI found China has more potential, and another reason is that China is safer than the West."
"My parents were really worried when I went to Paris last month, because they know that due to the migrant crisis, Europe is not very safe, but in Beijing, they don't check with me every day. After the attack in London last week, they said I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in going back to China)," he added.
▲Mor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are returning, but firms say finding suitable staff is challenging (via Global Times)
就连他去趟巴黎家长都担心得要命,生怕出什么意外……
都这样了,那还是赶紧回到安全的祖国怀抱吧。
回国是回国了,但国内的情况,也不如海归们想象的那样乐观。
首先,留学生们会发现,和自己一样揣着高学历回国的“海归”们遍地都是。自己从不是HR眼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那个——
"In the past, returned overseas talents represented 'highly-educated' and 'high-income,' but today,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are finding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get a good job," according to the Blue Paper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Returned Overseas Talents 2016, published by the CSCSE in January.
According to the CSCSE blue paper, about 80 percent of returnees have master's degrees from abroad. Their majors are mostly those related to business studies, economics, finance, management and similar subjects.
▲Mor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are returning, but firms say finding suitable staff is challenging
在海归中有80%有硕士学历,还有10%的博士。
“高级知识分子”遍地走啊……
回国的人越来越多,海归们的“内部竞争”已经很激烈了。还得和大量国内的学生一起争夺饭碗,情况更显严峻。
——国外学到的那些东西,究竟适不适用于国内市场?缺少足够的国内实习/实践经验,又何来让boss青睐有加的自信?
14年底,有媒体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80%的海归月薪没有过万——
随着海归人员竞争优势的减弱,实际薪水在一定程度上和预期有一定差异。
数据显示,在薪酬上,半数左右留学回国人员希望月薪区间在5000至1万元,23.32%的人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三成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
实际薪酬水平如何?调查显示,多数人的月薪仍然在1万元以下。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和88.6%的专科生月薪都在1万元以下。有32.8%的博士生、40.86%的硕士生、47.74%的本科生、51.14%的专科生月薪在5000元以下。
▲八成海归月薪不过万 过半青睐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via华商报)
当然了,这个调查是两年多前做的了。如今的薪金水平相较当时,定已有过一些上涨。
更何况,“月薪”与“起薪”是两个概念。留学生刚回国的起薪只有几千块,不代表ta几年以后还是这么点钱。
——但是,光就薪水的角度来说,海归党和国内学生的横向差距,其实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同样是14年,豆瓣上有过这样一个帖子——
发帖人先自曝了自己的薪水——
@Cindy: 我是海归研究生,但是貌似找得不好,台企,五险木有一金。每个月拿到手里的4300
然后,网友们也纷纷感慨了起来——
@:我一朋友海归研究生,好像也就6000多,上海。。。是金融的
@雯雯老师:上海的六千基本上是好学校本科毕业的平均工资,一般公司没什么包住。
@TISHMAN:四大起薪也是六千五左右啊,到手五千,里头海龟一抓一把
@茶茶:认识外企里做行政和做助理的海归,到手4K左右
@诸葛苤茢:我好朋友日本读研回来,至今没找到工作
@kiki_lumos:现在是回国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到头拿到手也就8w,混迹在一群连英语都看不懂的人中间,比我出国之前还少,刚回来的时候觉得应该至少得有12、3w,求职过程中才发现人家都嫌弃我奔三大龄女还没结婚=_=
@Victor:英硕世界前20学校,五险一金 IT 税后离5位数还差一点
@小水瓶儿:香港不算海龟吧,深圳6300,物价高涨,简直无法生存
@akanishi:我也是海归 但是没觉得自己怎么样 只是个学历高一点 但是没经验啊 试用和试用之后一年的工资都不准。工作一年以后的工资才会慢慢稳定 逐步上升 有了经验 有了学历 有个好公司才会提升
@清灵子吾:当年海龟第一份工,比LZ的4000多还少,工作7,8年后加了一个零。所以值钱的是经验。
嗯,被最后这两枚网友的回答给治愈了……
的确,不要太去在意“起薪”嘛(虽然“起薪”这玩意儿比较有象征意义,亲朋好友也更关注)。
等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加之有海外留学的知识背景+阅历眼界,优势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
欲速则不达。
留学值不值?其实挺难说
中国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素来是非常大方的。
根据12年的一个报告,在资产1亿以上的中国富豪家庭中,有90%会把子女送出国学习,其中85%打算至少在子女的留学上花掉近700万元——
Their Chinese Luxury Consumer White Paper 2012 reports that 9 of every 10 Chinese with assets of more than 100 million yuan ($16 million) plan to send their children abroad, while 85 percent of those with at least $1 million said they would send their children overseas for education.
Education is a high priority in China. On average, the country's high-net-worth individuals spend 170,000 yuan (about $27,000), to educate each of their children. This was the third-highest area of their spending, after travel and luxury goods.
▲90% Of China’s Super-Rich Want To Send Children Abroad (v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教育已经成了壕们在旅游、奢侈品外的第三大花费领域,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对于壕们来说,几十上百万的反正不差钱,花了也就花了。
但是广大普通老百姓可不这么觉得啊!教育成本一直在涨,已经大幅跑赢了可支配收入的涨幅——
A Euromonitor survey found that per capita annual disposable income in China rose by 63.3%in the five years to 2012, yet consumer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rose by almost94%.
▲Asia’s parents suffering 'education fever' (via BBC)
即使这钱父母花得心甘情愿,但对于每一个需要积攒乃至省吃俭用供孩子出国的家庭来说,这一大笔钱洒出去,必然要考虑到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了。
——出去留学,到底值不值?
曾经有个妈妈,给自己的孩子算了笔帐。
女儿在美国7年,总共耗费700多万,如今回国找的是份月薪3000的工作——
陈芝(化名)今年21岁,过了今年9月份,她即从美国某知名的大学本科毕业。“一毕业就回国内找工作。”陈芝告诉本报记者。
陈芝7年前出国,刚来美国时只有14岁,由于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只身在国外读书,陈芝的母亲辞职陪同孩子前往美国生活了7年。
1.陈芝母亲辞职七年的工资损失:按7000元每月计,7000(元)×12(月)×7(年)=58.8(万元)。但回国后,陈芝的母亲已经50岁,未来5年其也将面临失业状态,加上这5年的工资损失即:7000(元)×12(月)×5(年)=42万元。58.8+42=108.8(万元)。
2.学费:平均每年的学费为4万美元,4(万美元)×7(年)×7(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196万元人民币。
3.陈芝与母亲这七年的生活费:平均每月2000美元计,2000(美元)×12(月)×7(年)×7(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117.6(万元人民币)
4.购房成本。陈芝母女在这7年间于美国买了一套公寓,花费约为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万美元)×7(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350万元人民币。
这7年间陈芝母女在国外的学习及生活成本为:108.8万元+196万元+117.6万元+350万元=772.4万元人民币。
“目前广州一家金融控股的国营企业有意向录用我,刚开始每月工资3000元。我也同意加入此公司。”陈芝告诉记者。
按照3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计算,陈芝如想赚回772.4万元的读书成本,她要花上多长时间?
▲值不值:海归留美7年花770万 回国后月薪仅3000(via广州日报)
这个算法其实有点夸张了。尤其把购房成本和母女两人7年的生活费都算在一起,仿佛不出国就没有任何生活开销一样。
但是,无论成本再怎么算,和如今“月薪3000”的现状来说,反差的确是挺大的……
当然,咱们得再次声明:不要把“起薪”太当回事儿。
更何况,无论是出国留学的孩子本人,亦或他们的家长,都绝不会把“找工作”当成留学的唯一目的。毕竟和大量的前期投入相比,月薪五千和月薪两万的差别并不明显——要“回本”都得好多好多年……
所以,如果纯粹从金钱的角度来衡量,留学或许没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至少段时期内没有。
单纯以“挣更多钱”为目的的话,就不要出国了。
出国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此。
你或你周围的人留过学吗?开销情况如何?你觉得留学划算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
文:lanlan
更多精彩讯息,请关注环球时报英文版:
twitter: @globaltimesnews
facebook: @Global Times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017中国海归调查:近半月薪低于6000,平均回本时间5年
2017中国海归调查:近半月薪低于6000,平均回本时间5年
互联网运营从业者
近日,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在海归的工资分布中,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22.7%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为元,元、元的海归分别占比13.0%和13.7%,20001元及以上的占比5.8%。随着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短短几十年,“海归”这个词,也正发生着从精英标签向单纯的身份的转变、从好工作高收入的象征向普通工作甚至向低收入转变。而留学这笔昂贵的投资还能否换来超值的回报也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工作多久才能挣回学费?事实上留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轻松,因为当他们跨出国门的那一刻,就会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家长为我们付出的留学费用,我们要多久才能赚得回来?一位在澳大利亚读研即将毕业的李同学告诉小编,她在读研期间2年的费用差不多要50万,她期望未来毕业后的月薪是1万元左右,这样4-5年就能回本了。原本预计自己回国后的月薪应该在15000元左右,但实际每个月目前保底只有4-5000元的收入。在被问及认为多久才能赚回留学所花的钱时,在英国读研究生的小张表示:“按照月收入6000元计算,不吃不喝,出国留学50万的成本,需要7年时间才能回本。如果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回本年限还要拉长。”据统计有24.1%的人认为1-3年能够收回成本,另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5-10年(22.5%)或10年以上(17.5%)才能收回经济成本。同样面临就业难,海归变海待许多留学生归来后投简历的目标都是一些大型外企,认为自己在国外的一些历练会让自己别国内的同龄人更具优势。但多次碰壁后就会产生“现在的留学生太多了,比我优秀的也很多”这样的观点,导致很多海归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国内企业。更有很多外企表示:现在的留学生因为教育环境、国外的工作环境与外企的环境更接近,回国后希望到外企工作。但我们面试中发现,很多留学生的个人能力甚至不如国内的毕业生。而外企在中国发展,有时恰恰需要更了解本土文化的人才,如果留学生的能力不过关,国内的优秀毕业生反而更有优势。是骡子是马?溜溜看!其实很多人并不关心你到底是7分天赋3分努力,还是0分天赋10分努力,也不关心你天赋异禀还是仙人指路,基因突变还是外星辐射,靠九阳神功练出来的内力还是北冥神功吸人家的内力还是凌波微步的外家轻功,更不关心你的教练是孙海平还是乡下体育老师。你们老是寻求一点心理安慰,来问我:“我的教练是国际名教练有什么什么优势吗?”我的答复是:“别那么多废话,先跑一趟看成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互联网运营从业者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我是一个移动互联网运营从业者
作者最新文章交社保到底领取几年回本?真实案例是3年半回本!!
最近在步行街看到有朋友说要活到96岁所交的社保才能回本。以下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告诉大家,到底要几年回本所缴纳的社保。真实案例: 我的母亲,1985年在某乡镇级国企上班,有编制,下岗大潮离开了,之前一直没有缴纳过社保,2013年当地社保局告知,前员工可以一次性补缴二十几年工龄的社保,到55岁年龄可领取退休金额。后来社保局应该是按照2013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来叫我妈补缴的,连同公司部分都要自己掏钱,当时一次性补缴了65000左右。应该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的: <font color="#ffX0.08+ = 240元每月,28年一共三百多个月,一共要六万五左右。2013年6月我妈开始领取退休金,一开始是1800每月,后来变为2100,现在好像是2500,总之社保局的人告知大概3年半能领回本金,我妈算了算她现在大概已经总共领取了58000块的退休金!!3年半左右回本很靠谱。总结:也就是说,3年半的时间,就能领回缴纳了28年的养老金!!----------------完结-----------------------------------------------------------ps: 养老金的组成:个人缴纳8%,公司缴纳12%。可能大家会考虑利率的情况,然而,现在的标准是1400左右,到30年后,底薪的标准可能是20000块,底薪标准高了,我们领取退休金的金额也会高,完全能够抵消利率和通胀!!&一般如果按照最低标准缴纳了30年的养老金,等到退休的时候,开始领取的退休金额是有1.5倍到2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也就是如果30年后最低工资标准是2万,那么我们退休时开始领取的月薪就是3万以上!具体的怎么领取的公式我就不算了,总之就是多缴纳多领取!可能更加现实的是,如果个人不愿意缴纳社保,公司也不会把公司应交的部分钱发给员工。东莞就很多工厂员工选择不缴纳社保,然而他只是省了他个人应交的100多块钱,公司应交的部分不会给他发。那么如果只计算个人所交的部分,不到两年就回本了!
[&此帖被粒粒皆辛苦啊在 23:03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我估计卖保险的能忽悠你,而且和你一拍即合的感觉。
既然这样 那就集体58岁再交社保不就完了?
庞氏骗局没有几个尝到甜头的当托 还能玩得下去?
第一,目前正在缴纳保险的人缴纳的保险已经养不起目前来说位数极少的能拿退休金的老人!赤字已经很明显,所以郭嘉要延长退休年龄!第二,有人要把社保投到股市,呵呵,一剪梅。。。第三,我们目前的状态,三十年hou,很难说很难说!郭嘉耍起流氓来,它自己都怕!第四,大家说收不回来的意思是,不想白白扔钱,因为,以郭嘉的流氓作风,靠退休金养老,搞笑呢吧!第五,现在的老人能像你妈那样最好了,毕竟能享受到退休金,三十年hou,享受不到的可能性比较大
发自手机虎扑
至于那些动辄说要几十年才能领取回所交的钱的,真心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算的。
福利送上:
呵呵,可能我不会算。不考虑物价及其他货币因素,我算下估计我得二十年回本。抱歉,数学差。
既然这样 那就集体58岁再交社保不就完了?
我估计卖保险的能忽悠你,而且和你一拍即合的感觉。
引用5楼 @ 发表的:
我估计卖保险的能忽悠你,而且和你一拍即合的感觉。
活生生的例子,哪里被忽悠了?
引用4楼 @ 发表的:
既然这样 那就集体58岁再交社保不就完了?
真是这样。
反正以前那批下岗职工可以按月缴纳社保,或者一次性缴纳完。当然是连同公司的部分也要个人承担。其他人不知道能不能这么个缴纳办法。
庞氏骗局没有几个尝到甜头的当托 还能玩得下去?
看收入高低的吧,收入高的,交得多,自然就要多领几年才能回本,收入低的就很快就回本了。杀富济贫的一个体系,问题是真正富的没杀到,真正贫的也没救济
我爸到现在交了快十五万,还有5、6年才退休,你说三年半回本,一个月要领3600,你觉得gcd可能发这么多吗。ps:小县城普通工人
引用8楼 @ 发表的:
庞氏骗局没有几个尝到甜头的当托 还能玩得下去?
不知道你是学生还是工作了。
如果你是学生,你有这个想法很正常。
如果你上班了,你就会发现,其实每月扣的社保不过是一百来块钱,一年就一千多块,缴纳三十年也就几万块。然后退休金两三千,自己看划不划算吧。
引用10楼 @ 发表的:
我爸到现在交了快十五万,还有5、6年才退休,你说三年半回本,一个月要领3600,你觉得gcd可能发这么多吗。ps:小县城普通工人
你爸交的15万是连同公司的部分了吗? 如果你爸只交个人的部分就交了15万,到你爸退休的时候,应该退休金7000以上。我街坊有个小学校长,工作年限较长,交的养老金也多,现在退休金超过7000。
如果你爸的15万是包括公司部分,那么退休的时候应该退休金也会超过3500元每月。
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溢价呢
引用12楼 @ 发表的:
你爸交的15万是连同公司的部分了吗? 如果你爸只交个人的部分就交了15万,到你爸退休的时候,应该退休金7000以上。我街坊有个小学校长,工作年限较长,交的养老金也多,现在退休金超过7000。
如果你爸的15万是包括公司部分,那么退休的时候应该退休金也会超过3500元每月。
加公司的。上次看到说按工龄算退休金,那就肯定有。按什么退休金乘以什么基数一大堆的,算下来不知道2000都有没有
引用13楼 @ 发表的:
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溢价呢
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现在缴纳养老金是以现在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照来缴纳的,现在是1400元左右。而领取的时候,是以领取的那时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照的,30年后最低标准可能已经2万块了。哪个的溢价更高?仁者见仁吧,反正我觉得3年回本,继续盈利的投资,没有什么比社保更加划算了。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加公司的。上次看到说按工龄算退休金,那就肯定有。按什么退休金乘以什么基数一大堆的,算下来不知道2000都有没有
我身边还没见过缴纳了15万这么多社保金的人,一般缴纳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缴纳6到9万,25年左右的工龄,开始领取退休金 大概是当地最低标准的 1.5倍到2倍,而且逐年增加。
你爸缴纳了15万,那么要么是工龄很长,要么就是缴费的标准比最低工资标准高很多,你爸还有五六年才退休,到时候可能还有选择是否把这五六年的补上。我想,到你爸退休的时候,工资应该是六七千往上走了。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加公司的。上次看到说按工龄算退休金,那就肯定有。按什么退休金乘以什么基数一大堆的,算下来不知道2000都有没有
2000都没有?我妈妈以前是代课老师,她一共要交八万,一个她每个月可以领2000多
引用9楼 @ 发表的:
看收入高低的吧,收入高的,交得多,自然就要多领几年才能回本,收入低的就很快就回本了。杀富济贫的一个体系,问题是真正富的没杀到,真正贫的也没救济
缴纳多,领取的就多。哪里不公平了?
我们家附近有个以前是校长的,工龄长,在职收入高缴纳的费用也高,现在人家退休7000多的工资。比起只按照最低保费缴纳的,现在领取两三千,哪里不公平了?
第一,目前正在缴纳保险的人缴纳的保险已经养不起目前来说位数极少的能拿退休金的老人!赤字已经很明显,所以郭嘉要延长退休年龄!第二,有人要把社保投到股市,呵呵,一剪梅。。。第三,我们目前的状态,三十年hou,很难说很难说!郭嘉耍起流氓来,它自己都怕!第四,大家说收不回来的意思是,不想白白扔钱,因为,以郭嘉的流氓作风,靠退休金养老,搞笑呢吧!第五,现在的老人能像你妈那样最好了,毕竟能享受到退休金,三十年hou,享受不到的可能性比较大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6楼 @ 发表的:
我身边还没见过缴纳了15万这么多社保金的人,一般缴纳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缴纳6到9万,25年左右的工龄,开始领取退休金 大概是当地最低标准的 1.5倍到2倍,而且逐年增加。
你爸缴纳了15万,那么要么是工龄很长,要么就是缴费的标准比最低工资标准高很多,你爸还有五六年才退休,到时候可能还有选择是否把这五六年的补上。我想,到你爸退休的时候,工资应该是六七千往上走了。
35年以上的工龄到现在,反正我是觉得领不了多少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482人参加团购188.00元&358.00元
1273人参加团购549.00元&849.00元
403人参加团购399.00元&899.00元
665人参加团购419.00元&1499.00元
467人参加团购258.00元&569.00元
585人参加团购249.00元&780.00元
766人参加团购219.00元&899.00元
233人参加团购498.00元&1099.00元
609人参加团购88.00元&599.00元
354人参加团购348.00元&1299.00元
290人参加团购218.00元&499.00元
323人参加团购348.00元&899.00元谈起经历,留学生哭诉:花几百万留学,回国后月薪几千块,何时才能“回本”呢?
谈起经历,留学生哭诉:花几百万留学,回国后月薪几千块,何时才能“回本”呢?
张老师人在加国
如今出国留学的盆友是越来越多了。留学需要大量的钱,这毋庸置疑。许多人觉得值,可渐渐也有人认为大把的钱砸出去根本不划算。上百万花出去了,何时才能“回本”呢?一篇标题很吓人的文章,让村长不尽吓了一大跳——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文章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男生吴凯。从高三到硕士毕业,吴凯在美国一呆就是8年——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凯看起来十分斯文,27岁的他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吴凯的父母在深圳做五金生意。2008年,读完高二的吴凯被美国某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留学之旅。(8年之后,硕士毕业的吴凯起先决定在美国找工作。)吴凯唯一的优势是英语口语不错,但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优势。面试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打击自信心的事,有时,他一天会收到3封拒绝信,到后来他不敢点开邮件了。有一次,他去面试一家名叫金融数据分析公司,刚把自己的简历念到一半,坐在他斜对面的面试官就让他停下,说面试结束了。“没给任何理由。”吴凯摊开手,做无奈状。那半年,吴凯整整瘦了30斤,父亲也每天几个电话催问他工作和论文的事情。父亲要求他留在美国,母亲则支持他回国。▲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在美国期间,吴凯的父母只来看过他两次。然而吴凯疲于学习与适应国外生活,竟连思乡的情绪也无瑕顾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读来特别心酸:“我快忘了妈妈长啥样了。我连想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了。”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由于面试屡屡受挫,加之美国的H1B工作签证实在不好抽,几经挣扎的吴凯决定放弃留美,回到国内。然而一回国,就面临着“海归含金量下降”的现实环境。如同吴凯一样,许多留学生回到国内都不得不再三降低他们的薪金预期——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留美花费500万,回国月薪仅5000”——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这样的情况也绝非个例。毕竟,除了某些特定领域和专业的优势外,和国内的优秀学生相比,海归们缺少对国内行业和市场情形的了解,人脉和资源也差上一截(少数人生赢家除外),同那些大三大四(或者研二研三)就去大公司实习、然后顺理成章留下来的国内同龄学生相比,实在是有些“亏”了。留学生的工资,到底咋样?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了。和政策对留学生愈发不友好(比如英美)、社会局势摇摆不明、网购麻烦快递贼慢的国外相比,经济形势稳定、生活资源便利的国内渐渐成为了许多留学生的首选。上个月,谈起“为啥要回国”这个问题,一个在英国爱丁堡的留学生这样说道——Liu, who has a master&#39;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told the Global Times that &My family and my girlfriend are all in China. Actually, I am fully capable of staying in the UK or going to the US to start my career butI found China has more potential, and another reason is that China is safer than the West.&&My parents were really worried when I went to Paris last month, because they know that due to the migrant crisis, Europe is not very safe, but in Beijing, they don&#39;t check with me every day. After the attack in London last week, they said I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in going back to China),& he added.▲Mor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are returning, but firms say finding suitable staff is challenging (via Global Times)就连他去趟巴黎家长都担心得要命,生怕出什么意外……都这样了,那还是赶紧回到安全的祖国怀抱吧。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回国是回国了,但国内的情况,也不如海归们想象的那样乐观。首先,留学生们会发现,和自己一样揣着高学历回国的“海归”们遍地都是。自己从不是HR眼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那个——&In the past, returned overseas talents represented &#39;highly-educated&#39; and &#39;high-income,&#39; but today,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are finding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get a good job,& according to the Blue Paper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Returned Overseas Talents 2016, published by the CSCSE in January.According to the CSCSE blue paper,about 80 percent of returnees have master&#39;s degrees from abroad.Their majors are mostly those related to business studies, economics, finance, management and similar subjects.▲Mor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are returning, but firms say finding suitable staff is challenging在海归中有80%有硕士学历,还有10%的博士。“高级知识分子”遍地走啊……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回国的人越来越多,海归们的“内部竞争”已经很激烈了。还得和大量国内的学生一起争夺饭碗,情况更显严峻。——国外学到的那些东西,究竟适不适用于国内市场?缺少足够的国内实习/实践经验,又何来让boss青睐有加的自信?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14年底,有媒体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80%的海归月薪没有过万——随着海归人员竞争优势的减弱,实际薪水在一定程度上和预期有一定差异。数据显示,在薪酬上,半数左右留学回国人员希望月薪区间在5000至1万元,23.32%的人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三成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实际薪酬水平如何?调查显示,多数人的月薪仍然在1万元以下。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和88.6%的专科生月薪都在1万元以下。有32.8%的博士生、40.86%的硕士生、47.74%的本科生、51.14%的专科生月薪在5000元以下。▲八成海归月薪不过万 过半青睐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via华商报)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当然了,这个调查是两年多前做的了。如今的薪金水平相较当时,定已有过一些上涨。更何况,“月薪”与“起薪”是两个概念。留学生刚回国的起薪只有几千块,不代表ta几年以后还是这么点钱。——但是,光就薪水的角度来说,海归党和国内学生的横向差距,其实已经不那么明显了。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同样是14年,豆瓣上有过这样一个帖子——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发帖人先自曝了自己的薪水——@Cindy: 我是海归研究生,但是貌似找得不好,台企,五险木有一金。每个月拿到手里的4300然后,网友们也纷纷感慨了起来——@:我一朋友海归研究生,好像也就6000多,上海。。。是金融的@雯雯老师:上海的六千基本上是好学校本科毕业的平均工资,一般公司没什么包住。@TISHMAN:四大起薪也是六千五左右啊,到手五千,里头海龟一抓一把@茶茶:认识外企里做行政和做助理的海归,到手4K左右@诸葛苤茢:我好朋友日本读研回来,至今没找到工作@kiki_lumos:现在是回国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到头拿到手也就8w,混迹在一群连英语都看不懂的人中间,比我出国之前还少,刚回来的时候觉得应该至少得有12、3w,求职过程中才发现人家都嫌弃我奔三大龄女还没结婚=_=@Victor:英硕世界前20学校,五险一金 IT 税后离5位数还差一点@小水瓶儿:香港不算海龟吧,深圳6300,物价高涨,简直无法生存@akanishi:我也是海归 但是没觉得自己怎么样 只是个学历高一点 但是没经验啊 试用和试用之后一年的工资都不准。工作一年以后的工资才会慢慢稳定 逐步上升 有了经验 有了学历 有个好公司才会提升@清灵子吾:当年海龟第一份工,比LZ的4000多还少,工作7,8年后加了一个零。所以值钱的是经验。嗯,被最后这两枚网友的回答给治愈了……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的确,不要太去在意“起薪”嘛(虽然“起薪”这玩意儿比较有象征意义,亲朋好友也更关注)。等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加之有海外留学的知识背景+阅历眼界,优势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欲速则不达。留学值不值?其实挺难说中国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素来是非常大方的。根据12年的一个报告,在资产1亿以上的中国富豪家庭中,有90%会把子女送出国学习,其中85%打算至少在子女的留学上花掉近700万元——Their Chinese Luxury Consumer White Paper 2012 reports that 9 of every 10 Chinese with assets of more than 100 million yuan ($16 million) plan to send their children abroad, while 85 percent of those with at least $1 million said they would send their children overseas for education.Education is a high priority in China. On average, the country&#39;s high-net-worth individuals spend 170,000 yuan (about $27,000), to educate each of their children.This was the third-highest area of their spending, after travel and luxury goods.▲90% Of China’s Super-Rich Want To Send Children Abroad (v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教育已经成了壕们在旅游、奢侈品外的第三大花费领域,可喜可贺,可喜可贺。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对于壕们来说,几十上百万的反正不差钱,花了也就花了。但是广大普通老百姓可不这么觉得啊!教育成本一直在涨,已经大幅跑赢了可支配收入的涨幅——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A Euromonitor survey found that per capita annual disposable income in China rose by63.3%in the five years to 2012, yet consumer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rose by almost94%.▲Asia’s parents suffering &#39;education fever&#39; (via BBC)即使这钱父母花得心甘情愿,但对于每一个需要积攒乃至省吃俭用供孩子出国的家庭来说,这一大笔钱洒出去,必然要考虑到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了。出去留学,到底值不值?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曾经有个妈妈,给自己的孩子算了笔帐。女儿在美国7年,总共耗费700多万,如今回国找的是份月薪3000的工作——陈芝(化名)今年21岁,过了今年9月份,她即从美国某知名的大学本科毕业。“一毕业就回国内找工作。”陈芝告诉本报记者。陈芝7年前出国,刚来美国时只有14岁,由于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只身在国外读书,陈芝的母亲辞职陪同孩子前往美国生活了7年。1.陈芝母亲辞职七年的工资损失:按7000元每月计,7000(元)×12(月)×7(年)=58.8(万元)。但回国后,陈芝的母亲已经50岁,未来5年其也将面临失业状态,加上这5年的工资损失即:7000(元)×12(月)×5(年)=42万元。58.8+42=108.8(万元)。2.学费:平均每年的学费为4万美元,4(万美元)×7(年)×7(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196万元人民币。3.陈芝与母亲这七年的生活费:平均每月2000美元计,2000(美元)×12(月)×7(年)×7(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117.6(万元人民币)4.购房成本。陈芝母女在这7年间于美国买了一套公寓,花费约为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万美元)×7(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350万元人民币。这7年间陈芝母女在国外的学习及生活成本为:108.8万元+196万元+117.6万元+350万元=772.4万元人民币。“目前广州一家金融控股的国营企业有意向录用我,刚开始每月工资3000元。我也同意加入此公司。”陈芝告诉记者。按照3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计算,陈芝如想赚回772.4万元的读书成本,她要花上多长时间?▲值不值:海归留美7年花770万 回国后月薪仅3000(via广州日报)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这个算法其实有点夸张了。尤其把购房成本和母女两人7年的生活费都算在一起,仿佛不出国就没有任何生活开销一样。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但是,无论成本再怎么算,和如今“月薪3000”的现状来说,反差的确是挺大的……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当然,咱们得再次声明:不要把“起薪”太当回事儿。更何况,无论是出国留学的孩子本人,亦或他们的家长,都绝不会把“找工作”当成留学的唯一目的。毕竟和大量的前期投入相比,月薪五千和月薪两万的差别并不明显——要“回本”都得好多好多年……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所以,如果纯粹从金钱的角度来衡量,留学或许没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至少段时期内没有。单纯以“挣更多钱”为目的的话,就不要出国了。出国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此。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张老师人在加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人在加国心怀祖国公众号china-beaty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月薪3w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