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宝倒闭平台倒闭的原因有哪些

7.什么情况下P2P网络借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
目前P2P的网络借贷发展迅猛,新开设的P2P借贷网站数量和贷款规模迅速飙升,已屡屡出现兑付危机、倒闭、卷款跑路,有的已涉嫌非法集资。具体而言,网络借贷涉嫌非法集资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搞资金池,即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账户,产生资金池。
二是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没有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的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又称借款标,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有的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赚取利差。
三是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募集资金,采取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有的用于自身生产经营,有的甚至卷款潜逃。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在鼓励其创新发展的同时,有四点要明确:一是要明确这个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责任编辑:云永
&&新闻爆料热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
水母论坛·热图
&论坛总置顶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水母网官网微信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探寻我国P2P平台大量倒闭的原因
未央研究 | 未央网
本文共4063字,预计阅读时间1分37秒P2P借贷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为中小企业或个人解决融资困难,2005年起源于英国,2007年进入中国后发展迅速。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7月底我国P2P网贷平台有1286家,7月份所有平台交易总额更是达到205.46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P2P平台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导致平台倒闭,更有甚者触犯了法律出现平台跑路等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7月底倒闭的P2P平台约140余家,下图是近十个月P2P平台倒闭数目的统计(按月)。
图P2P平台倒闭数目统计(4.7)
据统计,初期P2P平台倒闭的主要问题是跑路和诈骗,2013年后逐渐转变成由于资金链断裂造成的提现困难,最近骗子平台又卷土重来。总结这些”问题平台”的主要表现为:平台提现困难、平台显示暂停运营、平台直接宣布倒闭、平台管理者跑路或直接被警方立案调查等。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经营不善和恶意诈骗。
原因一:经营不善,无奈之举
P2P模式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借贷的理财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监管比较完善。进入中国后,国人通过接触、了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模式,P2P平台现已进入了爆发期。虽然很多人逐步接受P2P这种模式,但是在国内从业人员、业务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一些P2P网贷平台经营不善,被迫关门,投资者受到巨大损失。经营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从业人员专业不过关
目前P2P平台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导致网贷平台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很多人认为P2P是零门槛,投资公司、科技公司、甚至是完全没有接触过金融或互联网技术的外行人都想涉足。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很多P2P平台运营不规范,平台不能健康发展。
从业人员不专业导致的后果包括P2P网站频繁被网络黑客攻击、敲诈。P2P平台上存储大量客户信息和资金,被黑客所关注。平台自身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过关,管理存在漏洞,平台系统不安全,很多平台甚至没有能力建设IT系统只能花钱购买一个模板,使得黑客可以轻易攻破平台防御系统从而盗取信息、钱财。许多家P2P平台都表示曾遭到黑客攻击,一些平台甚至因此关门。
另外,有些平台采用亲戚间共同经营P2P平台的模式,这种“家族式”的P2P平台也是一部分平台失败的原因。例如网贷平台“非诚勿贷”在2013年6月出现逾期提现的问题,合计被套金额达到750多万。平台的财务、客服等工作全部是由负责人蔡富业的亲戚负责。由于经营者缺乏管理经验,“非诚勿贷”的账目非常混乱,甚至没有电脑记账记录。在偶然的运营危机中部分投资人抽离资金,造成平台资金链突然断裂,其他投资者提现困难,平台负责人虽然承诺归还欠款但还清之日遥遥无期。
2.平台运营赤字
虽然国内许多P2P平台近两年受到很多国内外风投的青睐,但目前许多网贷公司还没有开始实现盈利,只有极少数平台能够收支平衡。
(1)盈利模式
P2P借贷平台主要是通过向借款人收取手续费来盈利,例如“拍拍贷”的手续费是借款金额的2%—4%,另外还有充值费、取现费、债权转让费等。但目前P2P行业缺少规章制度,平台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其难以获利。P2P平台主要靠手续费盈利,但一些平台为了吸引客户,主动降低手续费,造成平台之间恶性竞争、其他平台难以生存。
(2)审核机制
通过手续费获得的收入通常不足以支撑P2P平台日常巨大的开销,除了网站日常的运营费用,P2P平台还要承担信贷员对贷款项目审核的费用。由于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P2P平台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物力对贷款人进行背景调查。平台普遍还需要派专人进行实地核实、处理贷款发放、催账等工作。欧美等国大部分都有相对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P2P平台可以节省很多贷款审核的成本,例如英国的Zopa借助英国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就只需要几十位员工完成网站的日常工作。
(3)担保机制
借贷人的信用是贷款的最大风险。目前大部分国内P2P平台都提供本金担保的服务,许多P2P网站甚至承诺保息。很多投资者也确实是被保本保息的宣传口号所吸引,将这视为一颗“安心丸”。据调查显示,87%的投资者只会选择有垫付承诺的P2P平台。P2P网贷公司担负了担保职能,像“贷帮”还会向投资者收取担保费来保证本金的安全。这种担保机制把坏账风险全部转移给P2P平台,一旦发生大笔坏账时,平台很有可能无力偿还投资者的本息而倒闭。由此可见,风险控制能力是P2P公司的运营核心。
除了加强风险控制外,许多P2P公司还设立了风险准备金,从每笔借款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通常是1%--2%)放入风险准备金。发生坏账时,公司利用风险准备金偿还投资者损失,再向坏账借贷人追债。一旦公司风险控制出现问题,或是风险准备金不够,就会迫使P2P平台不能正常运转、出现逾期提现或是倒闭等问题。
原因二:监管不明,恶意诈骗
成立P2P行业缺少监管看似是零门槛,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这种模式骗取投资者资金。不法分子通常开办P2P网站后,通过伪造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后携款而逃。许多投资者被高额利率吸引,被骗金额庞大,被骗资金很难追回造成自身巨大损失。投资人应该吸取之前的骗子平台的教训,谨慎投资,对年化收率超过20%的投资认真考虑。通常利用P2P网站进行恶意诈骗有以下几种模式:
1.自融自用
“自融自用”是指P2P平台负责人伪造投资项目,将投资资金挪为己用。很多“自融自用”的骗子平台成立的目的就是为自己的母公司或负责人筹集资金,一旦母公司或负责人不能及时归还本息,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平台就要面临倒闭或负责人跑路的危险。2013年3月破产的“天力贷“就是“自融自用”的代表。平台负责人刘明武通过“天力贷”为自己的湖北弘佳铸造有限公司融资,并多次伙同员工伪造虚假信息,利用伪造的借款人从平台筹集了5400万元,直到弘佳铸造无法偿还借款资金导致“天力贷”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
部分平台负责人甚至直接将资金全部划归到个人账户,通过非法途径将资金洗白后携款而逃。“中宝投资“的负责人周辉就是通过伪造高利率的借款项目吸引投资者,将投资款项全部转入个人银行账户,再通过妻子的网店虚构交易,洗白这些非法所得。
2.形成资金池
P2P平台在没有借贷项目时,先向投资者筹集资金,让投资款项流入平台账户,然后再匹配项目,这就形成了资金池。一些平台无法吸引到足够的借款人,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就虚构借款信息,将投资者的资金挪作它用。区分P2P平台是否使用资金池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资金支付给谁:在资金池模式中资金直接进入网贷平台的账户,平台可以随意支配资金;而资金托管模式中,资金进入支付平台而不是网贷平台,网贷平台无法使用资金。
P2P平台最初的资金池模式是平台先筹集投资人资金后寻找借款人发放借款,随后演变出另外两种模式:一是平台将借款项目整合成投资理财包再匹配给投资者相应理财;二是采取债权转让模式,先将平台资金借给借款人,投资者再购买平台手中的债权。网贷平台“冠群驰骋”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模式。平台CEO刘广东先将闲置资金借给借款人,然后在平台上将手中的债权出售给投资者,使投资者与借款人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债权转让模式中,平台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中介,投资人的资金全部进入了刘广东的私人账户。由于P2P平台资金池问题频繁发生,央行对此表态P2P网贷平台应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使P2P网站仅执行最基本的中介功能。
3.庞氏骗局
投资者对庞氏骗局这个词也许并不熟悉,但对传销并不陌生,许多P2P平台也是利用传销手段进行诈骗的。这类平台普遍会通过高收益率的投资项目吸引投资者,再利用后来投资者的资金去偿还之前投资者的本息,造成平台高收益的假象。投资者在高收益的假象下逐渐放松警惕,投入更多资金,平台负责人再抽资走人,使得投资者血本无归。这类平台会保持投资者的提现金额小于充值金额,当提现一直大于充值平台就会用“秒标”等方式吸收资金填补旧债。
深圳的“钱海创投”就是使用庞氏骗局的典型代表。“钱海创投”负责人王义通过虚构借款项目疯狂融资,通过借新贷还旧贷的方式维持运营,短期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个人利益。从2013年7月成立到2014年4月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钱海创投”欺骗了数万投资者,诈骗到超过8亿元资金。
4.一次性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瞄准现在P2P行业缺少监管和行规,虚构借款人信息和历史数据等,以高利率高回报为诱饵,通过虚假宣传、秒标等形式,吸引投资者大量投资后将筹款席卷而逃。上线运营时间短更是成为一次性诈骗平台的新特点,国内最快的跑路平台“恒金贷”上线仅仅半天便失去联系。这些网站一般都是假借P2P的名义,使用看似完善规范的网贷平台,发布虚假招标信息,靠利率奇高的借贷项目吸引投资者。最早的纯诈骗平台“淘金贷”就是典型代表。“淘金贷”利用“秒标”等营销手段吸引大量投资者,日正式上线。平台上线第二天就有投资者对交易细节提出质疑,却没有引起其他投资者足够的重视,仅仅3天的时间就筹集到了百万元资金。8日时网站负责人跑路,平台的托管资金全部被取走。随着P2P的发展,非法诈骗日益嚣张,投资者在对P2P行业不了解或没有深入调查平台背景时,很容易被高额收益所蒙蔽双眼,最终落入不法分子的骗局。
不断传来的P2P平台倒闭消息,让投资者如同惊弓之鸟,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这将严重的影响P2P行业健康的发展。由于国内的监管的空白,投资者的权利更是难以保障。但同时国内存在日益高涨的投资需求与P2P行业高利率的诱惑,仍有大量投资者前赴后继在这一行业投资,小心翼翼的祈祷自己能拿到收益而不是平白受损。因此投资者更需要擦亮自己的慧眼,认真调查了解相关行业背景知识,识破那些没有前途的网贷平台!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  摘 要:自2013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趋势持续蔓延。本文基于中国111个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数据,探讨这些"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原因的实证分析
  摘 要:自2013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趋势持续蔓延。本文基于中国111个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数据,探讨这些平台的地域分布、注册资本和生存时间等方面的特征,并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平台经营经验、地区行业竞争程度对问题平台生存时间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平台注册资本对问题平台生存时间无显著影响。 中国论文网 /3/view-7051871.htm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原因;单因素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5   一、引言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在中国发展迅猛。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P2P网贷平台1575家,较2013年增加900多家。但是,快速发展背后蕴含着危机,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或诈骗现象仍然时有发生,2014年中国出问题平台数量高达275家,较2013年问题平台数量增长超过2倍。为何自2013年以来,如此多的平台出现问题?是经营不善还是另有原因?那些已经倒闭的P2P平台有何特征呢?厘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理性看待当前P2P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外关于P2P网络借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平台运用模式研究。由于各国征信体系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和参与主体各不相同(谢平和邹传伟,2012;王紫薇等,2012;盖尔威,2009)。二是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吴晓光和曹一,2011;缪斌,2013;伍兴龙,2013;陈和韩,2012)。三是对影响P2P借贷交易的人口特征 (蒲伯 和西德诺,2008;陈建中和宁欣,2013) 和社会关系网(伯杰, 2009) 等潜在微观因素的研究。仅牛锋等(2013)关注到国内主要平台的经营状况并进行了评价,但研究对象仅限于国内经营正常的主要平台。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状况研究而言,从失败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专门研究那些运营失败的平台的共性和个性。   二、数据来源   本部分数据来源及采集方法为:首先,通过查找“网贷之家”和“网贷天眼”等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收集年5月出现跑路、倒闭或提现困难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共124个。然后逐一搜索和访问这124个P2P网络借贷平台,并查看其网站最新通告和借款标分布情况,以确认相关报道的真实性。经过逐一核查,有11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网站关闭,而且无法通过“网贷之家”和“网贷天眼”等网络媒体获得相关的资料,被从样本中剔除;另有2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关于提现困难的相关报道不真实,也被剔除出样本数据。最后,本文实际采集到的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样本个数为111个。   三、 中国问题P2P平台的分布及特征   在对搜集到的问题P2P平台进行访问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倒闭P2P平台的地域分布、注册资本、成立时间等方面对平台进行梳理和归纳,然后利用Excel和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问题平台的地域分布特征   如图1所示,从问题P2P平台的地域分布来看,其在浙江、广东和江苏三个地区的数量处于全国前列。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问题P2P平台数占全国问题P2P平台数的比重分别为19.8%、18.9%和12.6%,并且这三个省份出问题的P2P平台数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而同为东部地区的上海、山东、福建和北京,其问题P2P平台占比仅为8.1%、4.5%、2.7%和0.9%。问题P2P平台在中部地区的分布也并不均匀。其中,安徽和湖北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和7.2%,湖南和江西紧随其后,河南最少。西部地区,除四川和内蒙古比例为2.7%和1.8%以外,其他地区比重都比较低。   从上述问题平台呈现的地域分布特征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出现问题的P2P平台数量也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其原因在于:一是这些地区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远多于其他地区;二是东部沿海地区既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民间借贷最具活力的地区,2013年来“钱荒”导致许多中小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最终导致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倒闭潮”。   (二)问题平台的注册资本情况   如表1所示,从收集到的111个出问题P2P平台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最少为100万,最多为1亿元,平均注册资本为1221.41万元。其中,500万及以下的平台最多,占比为44.1%;501万―1000万的平台次之,占比为35.1%;1001万―5000万的平台占17.1%,5000万以上的平台最少,只有3.6%。由此可以看出,问题P2P平台的注册资本普遍不高,79.2%都在1000万元以下。资本雄厚一直是被认为是从事金融行业相关领域的必备条件,那么,资本是否是导致这些平台出现问题的关键因素呢?还需进行更深入的实证分析。同时,作为微型金融的衍生品,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是否有必要规定注册资本门槛呢?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三)问题平台的存活时间特点   从出问题平台的成立时间来看,2013年以前成立的平台仅占13%,2014年上半年成立的平台占12%,其余75%的平台都成立于2013年。其中,2013年下半年成立的平台约占全部问题平台的60%。这反映出2013年(特别是2013下半年)是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的高峰期。数量众多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无疑提高了网络借贷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从平台出问题的时间来看,2013年前出问题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仅占4%,2013年上半年出问题的平台也仅为5%,而2013年下半年出问题的平台占比高达67%,2014年上半年出问题的平台占比仍然保持35%的高比例。由此可以看出,2013年下半年既是问题平台成立的高峰期,也同样是平台出问题和倒闭的高峰期(见图2)。另外,2014年上半年P2P平台出问题继续维持了高发态势。为何该时期大量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问题,其原因有多种:一是该时期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量成立,加剧了该行业市场竞争,导致部分平台倒闭或关门;二是该时期银行银根紧缩,导致市场出现“钱荒”;三是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能力弱,导致出现“关门潮”;四是P2P网络借贷平台经验不足;五是P2P网络借贷平台资本不够雄厚。究竟何种原因更有说服力呢?仍然需要后续研究和分析。
  从这些问题P2P平台的生存时间来看,其平均生存时间仅为4.93个月,其中有些P2P平台(如酷跑金融等)仅成立了几天就停业或卷款逃跑,而生存时间最长的平台维持了37个月。总体来看,生存时间不到3个月的平台占全部问题平台的59.6%,生存时间为3个月到6个月的平台占18%,6到12个月的占12.6%,12个月以上的仅占9.9%。这说明目前中国的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普遍存活时间短,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一是监管不足导致的经营动机不纯;二是经营经验不足。究竟何种原因是主要影响因素呢?   四、P2P平台出现问题原因的实证分析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量倒闭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本部分将分别从资本充足程度、平台经营经验和行业竞争程度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是否对问题平台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从而解释平台倒闭的原因。   (一)平台注册资本对问题平台生存时间影响分析   一直以来,是否有必要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设置资本门槛存在分歧。赞成者认为设置资本进入门槛有助于净化P2P网络借贷行业环境,优胜劣汰,提升其竞争力;而反对者则认为设置资本进入门槛,会让P2P网络借贷行业偏离“普惠金融”初衷。那么,资本是影响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生存的关键因素吗?   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注册资本作为其资本雄厚程度的代理变量,并按照注册资本情况对各问题平台进行分组,可将平台分为500万及以下、501万―1000万、1001万―5000万和5000万以上四组,然后通过方差分析来比较各组平台的平均生存时间是否全部相等,从而判断注册资本是否影响平台的生存时间。   对不同资本雄厚程度平台的生存时间的方差齐次性(Homogeneity of Variances)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Levene统计量为6.614,其对应的最低显著性水平为0。这表明四组平台生存时间的方差有显著差异,不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因此,可选用稳健均值检验。表4中Welch和Brown-Forsythe统计量分别为0.807和1.028,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无法拒绝原假设。这表明注册资本分别在500万及以下、501万―1000万、1001万―5000万和5000万以上的四组问题P2P平台生存时间平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意味着注册资本并不是影响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生存时间的关键因素。注册资本对平台生存时间无显著影响的原因可能在于:部分问题平台之间存在资本关联,甚至存在多个平台背后老板相同的情况,因此,平台注册资本并不能准确反映平台资本是否雄厚。   (二)平台经营经验对问题平台生存时间影响分析   由于目前中国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进入实行零门槛,因此,不具备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和资质的投资人都纷纷涉足P2P网络借贷平台。而实际上正常运营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一方面要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另一方面需要给投资者介绍优质的借款人和项目。其中,多数P2P平台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吸引投资者,是其优势所在,而缺乏优质借款人和项目同样是多数平台的短板。一般而言,P2P网络借贷平台从业时间越长,越可能形成既定的客户群体,越有利于抵御外来风险和冲击。   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建立时间作为其运营经验的代理变量,平台成立时间越早,其经营经验越丰富,按照建立时间对各问题平台进行分组,可将平台分为:2013年以前、2013年1月―6月、2013年7月―12月和2014年1月―5月成立的四组,这四组的经营经验丰富程度是依次下降的。然后通过比较不同经营经验程度的平台生存时间平均水平是否全部相等,从而判断平台经营经验是否影响平台生存时间。   不同经营经验程度平台生存时间的方差齐次性(Homogeneity of Variances)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Levene统计量为28.685,其对应的最低显著性水平为0。同样表明四组平台生存时间的方差存在显著差异,不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稳健均值检验。表4的稳健均值检验结果显示,Welch和Brown-Forsythe统计量分别为34.076和38.182,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地拒绝原假设。这表明分别在2013年以前、2013年1月―6月、2013年7月―12月和2014年1月―5月成立的四组问题P2P平台生存时间平均水平不完全相同。另外,依据表5中四组平台生存时间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Tamhane、Dunnett T3和Games-Howell三种检验方法都显示不同时间段成立的平台,其生存时间的均值水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同。其中,2013年以前成立的平台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013年1月―6月成立的平台生存时间显著高于2013年7月―12月和2014年1月―5月成立的两组平台,2014年1月―5月成立的平台平均生存时间最短。这表明P2P平台的经营经验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经验越丰富,其生存时间越长。平台经营经验对平台生存时间具有显著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客户关系在P2P平台发展和开拓金融市场中举足轻重。目前没有稳定的优质的贷款客户,是多数平台面临的困境。   (三)行业竞争对问题平台生存的影响分析   以各地区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衡量该地区网络借贷行业的竞争程度,某地区平台数量越多,意味着该地区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竞争越激烈。按照P2P平台数5个以下、平台数5―9个、平台数10―35个和平台数超过35个的标准将各地区分为四组,这四组的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依次递增。然后,通过比较不同竞争激烈程度的四组地区的问题平台生存时间是否相等,从而判断行业竞争是否影响平台生存。   不同行业竞争程度地区的问题平台生存时间的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Levene统计量为10.251,其对应的最低显著性水平为0,说明四组地区问题平台生存时间的方差存在显著差异,不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稳健均值检验。表4的稳健均值检验结果显示,Welch和Brown-Forsythe统计量分别为384.975和32.693,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地拒绝原假设。这表明不同竞争程度地区的问题P2P平台生存时间平均水平不完全相同。另外,依据表6中各组问题平台数量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Tamhane、Dunnett T3和Games-Howell三种检验方法都表明:P2P网络借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地区(广东和浙江),其问题平台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另外,均值检验显示无竞争、竞争激烈程度一般和竞争激烈三类地区问题平台生存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某地区P2P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与该地区问题平台平均生存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是激烈的行业竞争有利于金融创新,使平台生存能力更强。
  五、结论和建议   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注册资本对问题平台生存时间无显著影响,而行业竞争程度以及从业经验都是影响问题平台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该结论对于防范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具有政策意义:   一是鼓励有金融从业经验的金融机构将业务向互联网方向拓展。从股东和公司的背景来看,当前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背景良莠不齐,由于目前中国P2P行业的定位尚模糊不清,既缺乏可借鉴的成熟经营经验,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可遵守,经营者必须在法律红线、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之间寻找平衡点,这些都要经营者具备扎实的金融业务背景。因此,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参与者仍然需要有相关的金融从业背景。   二是在引导P2P网络借贷平台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鼓励竞争、推动金融创新。在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广东和浙江,尽管P2P平台数量多,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其平台生存能力也更强。因此,适度的行业竞争有利于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对平台业务的监控,及时披露信息,警示风险。注册资本是反映平台实际资本实力的指标之一,该数据容易获得。但由于对注册资本变化及使用情况尚未实现实时更新,当平台实有资本出现大幅变动时,投资者仅通过滞后的注册资本信息,无法及时获知平台风险。因此,那些注册资本很高的平台,同样会由于经营不善或违规操作出现逾期提现等问题。可借鉴美国对平台信息披露的做法,要求国内平台及时披露其相关信息,间接提高行业准入要求,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Berger S. C.,Gleisner F. ,2009. 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Electronic Markets: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J].Business Research,(2).   [2]Chen D.,Han C.,201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nline P2p Lending in the USA and China[J].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 Commerce,(2).   [3]Galloway I,2009. Peer-to-peer Len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Finance[J].Community Investments,(6).   [4]缪斌.对P2P借贷平台的风险调查及政策建议――以镇江市为例[J].金融纵横,2013,(9).   [5]牛锋,杨育婷,徐培文.当前我国网络借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金融,2013,(9).   [6]王紫薇,袁中华,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拍拍贷”、“宜农贷”的案例分析[J].新金融,2012,(2).   [7]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贷宝倒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