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财务机器人价格」会成为未来财务发展的趋势吗

「德勤财务机器人」会成为未来财务发展的趋势吗?
“财务机器人”,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会计机器人”。
对会计的定义限于簿记,就是执行财务控制政策,同时把账记下来。根据“德勤财务机器人”的产品介绍,它应该只能做“会计”工作,还做不了“财务”工作。同时这个机器人的工作仅限于“自动化”,还没到“人工智能”。
基础财务工作将来应该可以被机器人替代,比如扫描原始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完成财务报表。
但是某些需要修正或管理会计方面的问题有些需要人来操作,就像几十年前的双缸半自动洗衣机,洗完衣服需要手工换到甩干桶中最终完成洗衣工作。会计业务信息化已经开始了很多年,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人工智能时代不是一蹴而就的,完全脱离人而进行所有财务工作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简单的报销业务,装订凭证业务,报表出具业务,粗略的财务分析业务有希望能够由机器人来实现。
有人误以为,审计,会计,就是查账和做账的,整日对着文书,对着电脑,敲几个数字,算几个数据,就是工作了。其实不然,就像你们不要以为,会用铅笔排几根平行线,会填图颜色,就是绘画了,就是艺术了。排平行线,填颜色,机器也能做,艺术家失业了吗?
会计是干什么的?记录的,监督的。记者是干什么的?记录的,监督的。会计是企业里的记者,只不过人家用的记者是用文字记录生活,你用的是数字记录生产。
所以,我在教学里总跟学生强调着一点,你们以后做财务也好,做审计也罢,切记一点:不要坐着做,要走着做,不要闭着嘴做,要张嘴做,不要低着头做,要抬着头做。
如果你做这工作做来做去,也只会做几个分录,敲几个数字,不需要人工智能淘汰你,你早就被边缘化了,如果你是在用脑子做事的,用眼睛在观察,那你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不可替代性会越来越强。
下面来谈谈具体的,为什么我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大规模替代审计师工作。给两个理由:
理由一,大部分的审计项目,规模小,持续时间短,内控混乱,为每个项目设计专门的智能程序满足审计需要,不经济。设计能解决一切小项目中一切问题的人工智能,技术上,实务上都不可能。
事务所的技术自动化开发一直投入巨大,从未停止,这是事实,但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样玄乎,似乎可以创造那样一个无所不能的工具,揽掉一切的活。
事务所的技术自动化开发,注定是基于大项目搞起来的,因为大项目的重复工作多,比如询证函,一下子上百上千份,银行对账,一下上千万条记录,存货分析性程序,一下子就上千万个栏目。没有自动化技术,没有智能技术,用人脑人眼一个个做,这些大项目猴年马月都做不完。技术开发出来,本来要几十人做的大项目,下次只需要几个人做,老板高兴,省钱多开心,于是就要强制推广到小项目中,于是小项目员工就开始骂人了。
为什么要骂人,因为,自动化用在小项目上就是没有人自己做事好,明明几封询证函,让实习生填了寄出去,一下子的事情,非要搞自动化,搞智能,然后搞了几天没搞出来。高新技术,在小项目上,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了。
那反过来,技术能不能帮助小项目把复杂事情做简单呢?不能。
小项目上什么是复杂的事情?沟通,沟通,沟通!要资料,要证据,这是最复杂的。因为小项目里客户这没有,那没有,这不给,那不给。而很多问题,只要拿到东西,立马解决,没拿到东西,你抱着电脑,怎么做都做不出来。
沟通不需要智能,沟通需要的是情商。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情商。 真正好用的人工智能,不需要多会算,他应该会喝,会哄,会讨,会要,会怼!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为了解决大项目的问题,开发人工智能,开发自动化,然后提高了大项目效率,老板要推广到小项目,然后怨声载道,不是因为技术抢了人的工作,而是技术制造了额外的麻烦。而老板才不在乎这个,人家只在乎,这么好的技术,你们怎么不用,用了,怎么还这么慢。
话说回来,审计实务中真正好用的技术,基本都不是自上而下安排开发出来的,而是基层审计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临时做出来的,总结出来的,私下互相传授的,这才是实用性强,能节省人力的好技术。
理由二,审计并不是在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在合理分担风险和责任的基础上尽量解决问题。
合伙人每接下一个业务,就意味着拿到了一笔收入,也承担了一份风险,审计的执行,就是把这份风险巧妙地分摊出去。
在内部,从合伙人到经理,从经理到现场负责人,从现场负责人到审计员,每个人都承担了风险。 通过询证函,把风险输送到银行、客户供应商、客户的客户及其他第三方头上去。 通过管理当局声明书,把风险输送给被审计单位。
通过较高频率的员工流动,把出现的差错归给离职员工和实习生。 虽然审计师在最后审计意见里会义正言辞地说,只有自己完全对审计意见负责。但事实,审计过程中就是或多或少,有用没用地在把锅分出去的过程。 如果最后没出事,或者出的事情小,这么做就是有用的。如果最后出了事,事情很大,那也要发挥合伙制的优势,赔偿共担。
人工智能可以帮忙解决问题,但并不能用来分担风险和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分担风险都是人,合伙人不能在出事后甩锅给人工智能,这在外界看来,这比甩锅给实习生相比还不靠谱些。
所以,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审计行业的根本问题,风险和责任的问题。 没有情商、无法承担责任和风险的人工智能,指望它能代替人的工作?
如果真有那么好
就快让员工少加点班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827被浏览375903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我不是人工智能专家,也不是审计财务专家,只是个普通财务知识的普及者,但鉴于这几天一直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因为这与他们息息相关,我便结合我自己的所知所学,强答一发,一家之言,仅供参考。&/p&&p&让我先闲扯几句。&/p&&p&有人误以为,审计,会计,就是查账和做账的,整日对着文书,对着电脑,敲几个数字,算几个数据,就是工作了。其实不然,就像你们不要以为,会用铅笔排几根平行线,会填图颜色,就是绘画了,就是艺术了。排平行线,填颜色,机器也能做,艺术家失业了吗?&/p&&p&会计是干什么的?记录的,监督的。记者是干什么的?记录的,监督的。会计是企业里的记者,只不过人家用的记者是用文字记录生活,你用的是数字记录生产。&/p&&p&所以,我在教学里总跟学生强调着一点,你们以后做财务也好,做审计也罢,切记一点:不要坐着做,要走着做,不要闭着嘴做,要张嘴做,不要低着头做,要抬着头做。&/p&&p&如果你做这工作做来做去,也只会做几个分录,敲几个数字,不需要人工智能淘汰你,你早就被边缘化了,如果你是在用脑子做事的,用眼睛在观察,那你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不可替代性会越来越强。&/p&&p&下面来谈谈具体的,为什么我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大规模替代审计师工作。给两个理由:&/p&&p&&b&理由一,大部分的审计项目,规模小,持续时间短,内控混乱,为每个项目设计专门的智能程序满足审计需要,不经济。设计能解决一切小项目中一切问题的人工智能,技术上,实务上都不可能。&/b&&/p&&p&事务所的技术自动化开发一直投入巨大,从未停止,这是事实,但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样玄乎,似乎可以创造那样一个无所不能的工具,揽掉一切的活。&/p&&p&事务所的技术自动化开发,注定是基于大项目搞起来的,因为大项目的重复工作多,比如询证函,一下子上百上千份,银行对账,一下上千万条记录,存货分析性程序,一下子就上千万个栏目。没有自动化技术,没有智能技术,用人脑人眼一个个做,这些大项目猴年马月都做不完。技术开发出来,本来要几十人做的大项目,下次只需要几个人做,老板高兴,省钱多开心,于是就要强制推广到小项目中,于是小项目员工就开始骂人了。&/p&&p&为什么要骂人,因为,自动化用在小项目上就是没有人自己做事好,明明几封询证函,让实习生填了寄出去,一下子的事情,非要搞自动化,搞智能,然后搞了几天没搞出来。高新技术,在小项目上,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了。&/p&&p&那反过来,技术能不能帮助小项目把复杂事情做简单呢?不能。&/p&&p&小项目上什么是复杂的事情?沟通,沟通,沟通!要资料,要证据,这是最复杂的。因为小项目里客户这没有,那没有,这不给,那不给。而很多问题,只要拿到东西,立马解决,没拿到东西,你抱着电脑,怎么做都做不出来。&/p&&p&&b&沟通不需要智能,沟通需要的是情商。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情商。&/b&&/p&&p&真正好用的人工智能,不需要多会算,他应该会喝,会哄,会讨,会要,会怼!&/p&&p&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为了解决大项目的问题,开发人工智能,开发自动化,然后提高了大项目效率,老板要推广到小项目,然后怨声载道,不是因为技术抢了人的工作,而是技术制造了额外的麻烦。而老板才不在乎这个,人家只在乎,这么好的技术,你们怎么不用,用了,怎么还这么慢。&/p&&p&话说回来,审计实务中真正好用的技术,基本都不是自上而下安排开发出来的,而是基层审计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临时做出来的,总结出来的,私下互相传授的,这才是实用性强,能节省人力的好技术。&/p&&p&&b&理由二,审计并不是在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在合理分担风险和责任的基础上尽量解决问题。&/b&&/p&&p&合伙人每接下一个业务,就意味着拿到了一笔收入,也承担了一份风险,审计的执行,就是把这份风险巧妙地分摊出去。&/p&&p&在内部,从合伙人到经理,从经理到现场负责人,从现场负责人到审计员,每个人都承担了风险。&/p&&p&通过询证函,把风险输送到银行、客户供应商、客户的客户及其他第三方头上去。&/p&&p&通过管理当局声明书,把风险输送给被审计单位。&/p&&p&通过较高频率的员工流动,把出现的差错归给离职员工和实习生。&/p&&p&虽然审计师在最后审计意见里会义正言辞地说,只有自己完全对审计意见负责。但事实,审计过程中就是或多或少,有用没用地在把锅分出去的过程。&/p&&p&如果最后没出事,或者出的事情小,这么做就是有用的。如果最后出了事,事情很大,那也要发挥合伙制的优势,赔偿共担。&/p&&p&人工智能可以帮忙解决问题,但并不能用来分担风险和承担责任。&/p&&p&承担责任,分担风险都是人,合伙人不能在出事后甩锅给人工智能,这在外界看来,这比甩锅给实习生相比还不靠谱些。&/p&&p&所以,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审计行业的根本问题,风险和责任的问题。&/p&&p&没有情商、无法承担责任和风险的人工智能,指望它能代替人的工作?&/p&&p&如果真有那么好&/p&&p&就快让员工少加点班吧&/p&
我不是人工智能专家,也不是审计财务专家,只是个普通财务知识的普及者,但鉴于这几天一直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因为这与他们息息相关,我便结合我自己的所知所学,强答一发,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让我先闲扯几句。有人误以为,审计,会计,就是查账和做账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157 人关注
144 条内容
239 人关注
435 条内容
5676 人关注
270 条内容
6257 人关注
897 条内容
106 条内容2827被浏览375903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勤财务机器人哪里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