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养鸡能够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吗

残疾小伙养鸡创业成功:帮助更多残疾人 - 行业动态 - 中国养殖网
残疾小伙养鸡创业成功:帮助更多残疾人
  (张跃平用药材养的鸡)
  提起残疾人养鸡大户张跃平,在乌当区水田镇三江村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靠自己辛勤的劳作改变命运的强者,不仅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更是赢得了邻里乡亲的交口称赞。
  昨日下午,在张跃平的养鸡场,几个贵阳的市民专程前来购鸡,张跃平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残疾小伙儿办起养鸡场
  今年30岁的张跃平,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
  “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张跃平说,小时候腿脚不便,大多时间都呆在家里,每天都和家里养的鸡作伴,渐渐家里的小鸡和小狗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初中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的选择了贵州畜牧学院。可求学的路却并不顺利,张跃平回忆说,开始学校担心他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拒绝收留,在他的一直坚持下,并承诺不需要分配后,才勉强入学。“
  虽然他一直是班上的前3名,但毕业时,却一直找不到工作。”对方一看我这样,就拒绝了。“
  可张跃平他并没有放弃,为了能到养鸡厂工作,他不断地的降低要求,”不要工资,住宿处理,只要给个睡觉的地方就行。“最后在他的坚持下,终于又一次战胜了困难,进入了养鸡场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
  2013年,辞职回家后,张跃平拿出几年打工的积蓄,东拼西凑借了一些资金,建起了这个鸡场。
  创业初期,养鸡场仅有几百只鸡,为让小鸡长得好,白天,他守在养鸡场里,喂饲料、打扫鸡场;,晚上,他就住在鸡场的小木房里,钻研养鸡技术。可由于数量太少,张跃平并没有赚嫌到钱。
  后来,在乌当区残联的帮助下,张跃平对养殖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治,规模扩大了,他也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在养鸡场工作的杨辉,正在打扫幼鸡鸡笼)
  帮助更多残疾朋友
  如今,在张跃平的精心管理下,养出的鸡品质好、口味佳,深受客户的好评,养殖场也逐渐壮大,年出栏成鸡达到3万只。张跃平。还在三桥北路的农贸市场开了土鸡直销店。
  ”我养的是纯种的广西瑶山土鸡,林下放养,全喂粮食,肉香味美,好卖得很好,供不应求。“说起自己养的土鸡,张跃平满脸自豪,很多来买鸡的都是老主顾,都是电话定购或亲自上门采购。周末时,每天都能卖出几十只,遇到节假日,每天能卖出两三百只。更别说市场上卖的。
  如今,他的养鸡场还成了乌当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地,同时,帮助11名乌当区的残疾人就业。
  ”他们都是我在乌当区残联认识的。“张跃平说,那时,他们大多数人都以跑摩托车为生,生活过得并不如意。想着养鸡场规模扩大了,正需要人手,就将他们请来了。
  从2014年9月起,这些人已经在养鸡场工作了一年多了。张跃平告诉记者,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也更珍惜工作的来之不易。”虽然动作慢点,反正我也是这样,就慢慢做呗。“
  (在养鸡场工作的杨辉,正在帮客人抓鸡)
  希望再扩大养殖
  增加收入
  虽然养鸡场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可说到以后,张跃平还是满心的担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账,一只土鸡从雏鸡到出栏的时间在半年左右,期间的养殖成本在50元左右。
  现在养鸡场每月能出栏2500只鸡,每只鸡大概能赚10到15元左右,除开一些必要的开销,每个月能赚2万多。可加上他,养殖场厂里一共有12个残疾人,每人每月还分不到2000元。
  想要增加收入,只有再扩大养殖,可这却是笔不小的开销。
  (张跃平在养鸡场喂鸡)
  ”每增加1000一千只土鸡,就至少需要投入5万元。“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只有和大家大家商量,少发些工资,把养鸡场的钱存下来,用来买小鸡。
  同时,为了增加收入,张跃平还新引进了一批下绿壳鸡蛋的鸡,还养了10多只”药材鸡“。
  ”为什么叫药材鸡?其实就是从小用药材和药酒喂大的鸡。包括什么天麻、杜种……等中草药,按着比例喂养。吃的时候,只需要用清水炖熟,什么都不要放,放一点点盐,味道鲜美极了。“张跃平说,虽然味道鲜,现在也只是他们自己吃,还没有推出市场。”目前,这些药材鸡,已经送到贵州一家生物药材公司去做检验,营养和品味都达标后才也拿到市场卖。“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凉山市县:
您当前的位置:&&>&&&&>&&
西昌市残联在裕隆乡开展残疾人养鸡技能培训班
手机看新闻: 短信看新闻:
&&&&为深入开展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切实改善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和生活水平,帮助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6月21至6月24日,西昌市残联在裕隆乡开展残疾人养鸡实用技能培训,该乡605余名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参加培训,在培训中,农业专家从科学养鸡、防病等方面为残疾人作了通俗易懂、认真详细的讲解,为残疾人提供了养殖知识和生产理论知识。
&&&&4天的培训结束后,西昌市残联还将为每位参加培训的残疾人(或其监护人)每人发放鸡苗30只,饲料30斤,及车费补贴20元。通过残疾人养鸡技术培训,将使残疾人掌握一门实用养鸡技术,为残疾人在今后实现农业致富和居家灵活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中国?西昌门户网)
&&&&原标题:
编辑:何翔
| 法律顾问 |“有双手,就要自食其力”残疾人兄弟养鸡致富的故事【发表时间: 08:43:36 来源:内江日报】【字号:
张仕明和张仕德兄弟俩,在东兴区高桥镇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兄弟俩患有肌肉萎缩症,行走时,只能蹲坐着挪动身躯,但两人凭借着勤劳的双手,苦干20多年,他们饲养的“鸽子鸡”规模存栏达5000多只,一年喂养30000余只,年销售量在25000只以上,不仅自食其力,而且还走上了致富路。人们一提起兄弟俩,都会赞不绝口。
  日前,记者在东兴区高桥镇晏湾村9组见到哥哥张仕明、弟弟张仕德和他们的母亲刘宗仙时,母子三人正在鸡舍里忙碌着。由于身患残疾,兄弟俩没有结婚,一直与年迈的母亲住在一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兄弟俩开始买种蛋、孵、喂养,再将成鸡拿到市场上销售。多年来,张仕德每天凌晨4点起床,打理鸡舍、喂养小鸡。由于身体不便,张仕德给鸡喂食的时间是正常人的两倍。“腿脚好的人一个小时就能把食喂完,我却要用近三个小时,晚上要忙到深夜12点过才睡。不少好心的村民看我们这样太累,出主意,让我们沿街乞讨,说又轻松又不愁生计,但那样活着还有什么尊严?我们有双手就要自食其力,不愿意成为社会的负担!”
  “创业初期,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没有更多的钱投资,当时养鸡非常艰难。”张仕德说。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买的几十个种蛋孵的情景,用家里的一个装衣服的箱子装种蛋,再用煤油灯加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和哥哥一起,一点点地攒钱,将养鸡规模慢慢扩大。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上海一家饲料厂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为了使我们了解全国养鸡市场信息,专门捐赠了一台电脑给我们,还在家中铺设了网线。”张仕明说。就是这台电脑,像一扇窗户,不仅使他们了解到各地饲料、兽药价格、进货渠道,而且还通过QQ认识了不少网友。北京有一位叫林青的年轻人,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非常感动,专门来信鼓励兄弟俩!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攒钱看病,在有生之年,将自己和哥哥的病治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张仕德说,“让我们充满希望的是,在网上,我查阅到河北省肌萎缩治疗中心可以医治我们这种病,通过交流后,他们还为我们制定了‘肌萎缩患者诊疗方案’。”
  “我还有一个想法,办一个规模化的养殖场,带动附近村民一起致富。”张仕德说。 (记者 黄成江 )
编辑:杨芳热词:自食其力&勤劳 致富 规模 攒钱 条件 养鸡&
【社会热点】
【县区新闻】
【精彩视频】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脱贫致富温馨的种田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