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被央行叫停支付宝罚款3万元 支付宝为什么会被

支付宝首次被央行处罚: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3万_网易新闻
支付宝首次被央行处罚: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3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支付宝首次被央行处罚: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3万元)
【支付宝首次被央行处罚: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3万元】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网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第134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支付宝(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要求限期改正,处以罚款人民币3万元。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日,处罚决定书文号为上海银罚字(2017)9号。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为央行首次披露对支付宝的处罚行为。今年1月上旬,武汉警方接到多名店主报警称,一男子在购物时使用了支付宝付款,但至今这些货款都没有到账。经过调查,警方发现作案的是同一个人。店主明明看到了转账成功的截图为什么钱却没到账呢?民警发现,这名男子在购物前,都会自称手机摄像头出现故障。
经过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该男子使用了一款支付宝造假软件,使用这款软件,只要输入对方的支付账号和支付金额,就能生成出支付成功的图片。法制晚报3月15日报道,20岁的胡安初中文化,非常迷恋网络,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淘宝网有漏洞,买东西时只要账户余额不足,淘宝会退钱,于是他在5个月里,10万余次故意制造余额不足的情况,从网上偷走了1300余万元。赃款除消费挥霍外,他拿出四五百万打赏网络直播的女主播,最多的一次,给了女主播8万元。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谷莹_NN657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支付宝首吃央行3万元罚单 实名制上栽跟头|支付宝|财付通|罚单_新浪司法_新浪网
  原标题:支付宝首吃罚单 央行敲警钟
  在查处第三方支付机构方面,央行已由中小机构向巨头身上转移。5月10日,央行上海总部公布了对支付宝的处罚决定,因违反相关支付规定,被处罚3万元。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首次对第三方支付巨头企业处罚,警示意味大于实质动作。同日,央行深圳支行也对第二大移动支付巨头财付通处罚同等金额。
  与账户实名制有关
  5月10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了央行上海分行第134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处罚信息显示,支付宝(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上海分行要求限期改正,处以罚款3万元。
  同一日,央行深圳支行也公布了对财付通的处罚信息,处罚信息显示,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罚款3万元。
  对于支付宝、财付通首次遭央行处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移动支付市场现在是“双寡头”垄断的格局,支付宝、财付通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央行各对两家机构罚款3万元,警示的意味大于实质的动作。他认为,央行此次处罚传递的信号是,“支付机构的巨头,要带头落实好相关规定,为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做好表率。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央行由此传递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北京商报记者5月10日就被罚原因询问支付宝及财付通,支付宝方面称,“为贯彻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支付宝在去年初就启动了相关的系统升级和改造工作,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广大用户理解、认可账户实名制给大家带来的帮助和价值,完成相关的认证工作”。支付宝还表态,“目前,支付宝已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落实工作,之后将更加严格执行规定要求”。
  财付通回应道,“自《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发布后,财付通第一时间全面启动了落实支付账户实名制的相关工作。我们一直通过产品引导、用户教育等多种形式,争取妥善、到位地推进实名制的落地工作”。
  支付宝、财付通方面虽未明确回复被处罚的原因,但均提到账户实名制的问题。业内人士也指出,双方被罚可能涉及账户实名制。
  央行于2015年底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已于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规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应该对客户进行实名制管理、对账户实行分类管理。去年,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曾两次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结算协会举报微信支付涉嫌违规,举报内容和支付账户实名制有关。对此,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中心回复称,其举报属实,将对其给予3000元奖励。
  年内超10家支付公司吃罚单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监管的处罚频率和力度明显加强,第三方支付公司频吃罚单。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近50家支付公司被处罚。仅2017年初到现在,央行已经对超过10家支付机构开出罚单。
  除了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已两次遭央行处罚,今年4月,因为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相关规定等原因,央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对宁波市银联商务公司处以罚款共计54万元,对相关责任人处以罚款共计4万元。去年7月25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宣布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存在严重违规现象,两者分别被罚款1110万元和2653.7万元,创下了当时罚款金额新纪录。
  根据央行处罚信息,处罚原因多出现违反反洗钱规定、违反银行卡收单规定以及违规使用客户备付金等。自今年4月17日起,央行要求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指出,经过连续几年的集中整治,一方面是严厉的市场处罚,另一方面则是从制度和机制方面正本清源,可以讲,目前第三方支付领域风险高发的难题已经得到根本缓解。当然,在任何行业,风险都不可能被彻底根治,第三方支付行业也是如此。结合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反洗钱、用户实名制认定、用户信息保护、数据使用等方面,都是潜在的风险高发区。
  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确立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机制等,此外,监管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支付市场违规乱象。艾瑞咨询分析师李哲峰分析,央行的监管从细分来看,其实是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祭出不同的监管措施,方法更加灵活。央行之前的处罚是针对比较混乱的预付卡和收单业务,但是针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有些放宽,央行的态度是认为这个业务总体上没有问题,但是要有“监管红线”。
  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存在的风险,董希淼也补充道,第三方支付未严格保护客户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在2016年第五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我国支付产业依然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红利期,但暴露出的风险和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账户实名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再如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问题,已经出现相关风险案例;部分机构为抢占市场降低了管理标准,系统中断、数据丢失等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双寡头”格局难改
  在移动支付领域,仍然呈现支付宝、财付通“双寡头”格局,在分析人士看来,在监管加强的态势下,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洗牌会加速,正进入存量洗牌期,行业内出现逆袭的概率已经不大,“双寡头”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数据显示,阿里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一直占据移动支付的绝对地位。第三方机构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已超九成,达91.12%,剩下的企业只能争抢不到10%的份额。
  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因注销、主动申请注销、不予续展和续展合并等因素,270家支付机构在去年减少了15家,缩减至255家,行业渐剩寡头。在4月25日举办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庞任平指出,目前除了少数排位比较靠前、口碑较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实现盈利,其他大部分支付公司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随着央行监管趋于严格,第三方支付正进入存量洗牌期。薛洪言认为,第三方支付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费、固定电话支付和电视支付等几类业态,不同业态面临的行业环境差别很大。具体来讲,在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领域,支付企业的发展依旧要沿着用户、场景两条主线展开;在银行卡收单领域,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实现盈利)仍是重要挑战;对于其他业态而言,主要涉及的是小范围市场内的合规经营问题。整体上看,行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市场格局也已初步明朗,除非出现新的革命性技术,行业内出现逆袭的概率已经不大。
编辑:sf_houlu
24小时资讯排行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司法官方微信和微博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支付宝被央行处罚:违反支付业务规定 官方回应真相!
近日,网上传出支付宝被央行处罚的消息,疑似因为违反支付业务规定。随后证实不仅仅是支付宝、还有财付通也收到了央行的3万元罚单。对此,支付宝官方回应表示称,已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落实工作。
据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公开的行政处罚规定,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人民币三万元罚款,做出决定的日期为4月21日。
据了解,2003年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功能,下一年就将支付宝从淘宝网拆分独立,于日登记注册,法定代表人是彭蕾,由蚂蚁金服全资控股。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也公布了行政处罚信息,微信支付平台财付通因为业务违规被处罚,罚金3万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官网公布对财付通的处罚信息显示,财付通被罚款的原因是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日期为5月3日。
众所周知,去年7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实名制。也就是说,这次财付通受到处罚,就是因为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缘故。
央行并未进一步说明支付宝被处罚的具体原因。但是从财付通来推测,支付宝很可能也是因为实名制未落实到位。
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领域已经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九成市场,如今两者都收到了处罚,显然可以发现监管层的处罚频率和力度明显增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行业研究报告领导者
商业计划书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您现在的位置:
支付宝首次被央行罚款3万元 支付宝为什么被央行罚款?
  支付宝摊上事儿了:支付宝首次被央行罚款3万元&支付宝为什么被央行罚款?什么原因支付宝被央行罚款3万元?
  【支付宝被央行罚款3万元】网络频道支付宝此刻可以说得上是金融界的&大红人&,其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自然不用多说,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支付宝帐号。不仅如此,支付宝已经可在日本、韩国、印度、英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进行使用。就是这个&大红大紫&的金融软件最近却摊上了事儿。
  据《财经网(博客,微博)》报道,央行上海分行公告显示,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款3万元,并被要求限期改正。&不过,这篇报道并没有指出支付宝所违反的具体条例。相关处罚决定书文号为上海银罚字〔2017〕9号,央行则是在上月21日做出这一决定的。
  除了支付宝之外,央行深圳分行也在近日盯上了财付通,该公司同样是因为违反了相关规定,被央行处以3万元罚款。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 支付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