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流量兑换这样的“流量巨头”怎样自我约束

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免押金租车模式。
支付的战场上将再迎来一位新的“大总管”,银行卡支付业务归银联,非银行支付机构(俗称“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归“网联”。
大数据能为移动通信信息服务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是目前全球移动支付发展得最好的国家。得益于中国强劲的出境购物需求,移动支付也借机走出国门,向海外市场拓张。
“拎包北上”的香港创业青年梦想成真。[]
新品被疑“跳票”,苹果最近有点烦?电商纷纷放言零售革命,新零售浪潮还会远吗?共享单车顶层设计出炉?绿色出行有规可依……7月31日——8月4日,科技行业都有哪些大事发生?查看: 692|回复: 9
可能是月初繁忙,或者是不支持当前手机号,所以就退款了
下一站下一站
充值过程中操作出现错误。但这个不属于支付宝的问题,属于充值方的问题。支付宝上手机充值并不是支付宝直接操作,而是交由第三方操作。如果第三方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会导致充值失败,款项就会被打回。 你可以再尝试一次充值。应该没有问题的...
你好,你可以在手机上下载手机淘宝,在手机淘宝上充流量,也可以试试充值别的面值的流量。如果还是不能充值,那可能是因为你手机号不支持充值流量。
可能是你手机是黑名单用户 手机流量不够用就上威信nqj668《诺千金》购买全国流量加油包 够电话充值卡就去威信nqj668《诺千金》音质清晰 不管长短途都按天算 也可能是你手机号不能购买流量加油包 这样的话 就会充值不到 也就会退款了
你好 不是吧,昨晚上有人问了这问题,今天又来了啊,是赶巧了还是怎么滴,充流量属于虚拟业务这个在淘 宝网上,不能退款了的在支付宝上面了,是的,只能自认倒霉了 不过,不确认再三啊 看号码清楚来了再点确认付款啊,干嘛了当时 粗心大意埃要是...
当然充值失效,退款成功说明,退款已退到卡中。
您好,商户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帮您充值成功,将资金退回。建议您换个面值重新尝试。
充值过程中操作出现错误。但这个不属于支付宝的问题,属于充值方的问题。支付宝上手机充值并不是支付宝直接操作,而是交由第三方操作。如果第三方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会导致充值失败,款项就会被打回。 你可以再尝试一次充值。应该没有问题的...
秋并不浪漫
说明你输入的电话有误,或者月充值流量次数达到上限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支付宝上的“手机充值”一般是链接到淘宝或天猫的店铺来帮您完成充值的,可以登录淘宝网,点击“我的淘宝”--“已买到的宝贝”中查询订单并联系商家咨询是否可以退款。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支付宝这样的“流量巨头”怎样自我约束
日15:33&&来源:
原标题:“流量巨头”怎样自我约束(评论员观察)
  巨大流量所赋予的规则制定权,一不小心,就容易成为损害用户利益,甚至破坏公序良俗的通道
  近日,“支付宝”再上头条。这次引发争议的不是红包也不是服务费,而是圈子功能中的“校园日记”等内容。经过两天的发酵后,支付宝官方微信发布《错了就是错了》的致歉声明,并贴出反思此次事件的内部信。从铺天盖地的调侃,到“知错能改还是好‘宝宝’”的原谅,网友态度的转变是对支付宝团队自我纠正能力的肯定。
  但当争议过后,打扫一地鸡毛,我们会发现一个比“痛斥荷尔蒙”更大的命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拥有巨大流量的平台守规矩?
  目前,支付宝坐拥4.5亿用户,掌握消费者的资金状况和消费习惯,是当之无愧的“流量巨头”。在此背景下,“校园日记”关于“只有白领、大学女生、海归女才能发动态,芝麻信用750分以上才能评论打赏”的规则,已不单是意在增加社交功能的规则,而且很可能变成根据金钱、学历、性别等要素划定社会群体,并在两个特定群体间建立连接。也就是说,在不经意的自拍、分享与点赞中,支付宝完成了一次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整合。
  能够如此再造社交关系的,当然不止支付宝,微信、QQ、微博等应用实际上走得更远。而由于掌握海量信息、拥有大规模用户,他们能做的也远不止于此。“无所不知”的百度,决定着我们在网上能看到什么;“无所不卖”的淘宝,连接着天南海北、城市乡村的商业宝矿;“无所不在”的滴滴,搭建起街头巷尾交通互联的桥梁……作为连接一切的流量平台,他们对一项规则的改变、对一款程序的调整、对一种算法的更新,就会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显著影响。
  必须承认,这些流量巨头对资源的集中整合、对信息的海量处理、对人际关系的重新塑造,不仅效率高,而且秉持着市场导向的原则,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社会价值。但刀背刀刃往往一体两面,巨大流量所赋予的规则制定权,一不小心,就容易成为损害用户利益,甚至破坏公序良俗的通道。百度竞价排名的争议,饿了么订餐中的黑作坊,淘宝网店屡禁不止的假货,滴滴出行引发的管理困境,微信朋友圈里的恶意营销,与“校园日记”引发的道德争议一样,正成为规制网络平台的一道道难题。
  网络时代的流量巨头,不仅可以重塑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还能极大地影响社会资源分配,创生出繁琐而复杂的生产、消费关系。政府或法律既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参与其中,处处干预,也不可能对一些高精尖的技术问题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回应。比如百度搜索引擎的算法、蚂蚁金服的信用规则、滴滴出行的配车机制,一旦公权力直接介入,就可能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甚至由于规制成本太高而与初心南辕北辙。因此政府和立法者应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构建针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督机制。当前,一些政府部门预见到风险就赶快约谈,制定法规时赋予平台更多责任,日常监管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不失为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成功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企业做得越大,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就越大,公众对企业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流量巨大的网络平台,一举一动已不单纯是商业行为,同时也触碰着公共利益的敏感神经,因此更需要加强自我约束,负起社会责任,将道德、公共利益甚至公序良俗纳入行业规范、融入职业伦理。从这个角度讲,支付宝的一纸歉意,令人欣慰。
  《 人民日报 》( 日 05 版)
(责编:范晓琳、马玲玲)
本网特稿   比达咨询2017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报告显示,第2季度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中,支付宝占51.9%,财付通占34.1%。这就意味着,在目前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双雄格局已定。但从和支付宝大战这一缩影中,我们可以预见第三方支付市场依然存在着许多变数。零和博弈下,支付老大或易主最近,微信和支付宝的一系列出海事件颇受关注,他们在支付领域的博弈已经延伸至海外许多国家,可见双方的厮杀程度相当激烈。虽然支付宝作为老大哥在前挥旗呐喊,但微信不敢懈怠,快马加鞭在后追赶。况且这几年中,微信支付依托微信APP的巨大流量和社交属性做得风生水起,正在一步步吞噬支付宝等竞争对手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的份额,甚至对支付宝擅长的电商、金融等领域发起了猛攻。所以,台面上的激斗属支付宝和微信最为引人注目。但财付通的崛起是显而易见的。比达咨询公布的2015年第三方支付市场数据显示,财付通当时仅占17.4%的份额,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翻倍。随着交易规模市场的扩大,腾讯可以说是完成了市场份额和交易规模的双丰收。如果撇除不断扩大的交易规模不说,那么在市场份额上,第三方支付市场其实是一场&零和博弈&,财付通所攫取的正是支付宝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流失的市场份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赢家,相比之下,支付宝可能正处于一个更加被动的状态。问题不止于此,对于腾讯和阿里的支付战争,用户只看重便利程度和优惠力度,每一波支付活动带来的优惠都能让用户愉悦一段时间,但支付宝实在乐不起来。虽然拥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和强大的阿里生态支持,但在某些方面支付宝依然难以与不断崛起的腾讯抗衡。一个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已经足够可怕,更不用说腾讯在游戏等领域的霸主地位为其带来的庞大支付交易规模。所以,财付通何时追上支付宝也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市场最大的变数。虽然在两年前,支付宝独当一面的台前印象足以让其他对手黯然失色,但如今的局势大不相同,天平在一点点向腾讯倾斜,所有人正在被教育道,微信和支付宝已经统治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双雄争霸的局面了。但支付宝对财付通正在拉小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一现状心知肚明,也清楚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过最让支付宝不安的,可能还是老大这个位置还能坐多久。弱肉强食,14%市场内的明争暗斗除了双雄争霸外,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另外14%的份额中,数百家公司也在为自己的生计而挣扎,而且这里的环境更加恶劣。首先是激烈的竞争局面。据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具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大约有两百多家,对于不少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在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双重挤压下,可获利的空间本来就少得可怜,而在越发缩小的市场中要想扩大份额更是天方夜谭。另外,除财付通和支付宝外,小份额市场中也逐渐出现头部效应。以京东支付、拉卡拉、百度钱包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自身流量业务的助推下逐渐稳住市场地位,甚至扩大了市场份额。以京东为例,其拥有的、今日头条等流量入口皆支持京东支付方式,藉此帮助京东支付形成了入口上的天然优势。而互联网巨头百度则依靠搜索、地图等入口,也收获了小部分支付市场。头部支付机构的强势,给原本狭小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更大的挤压,于是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无奈退出,即便苦苦挣扎,亏损也常常伴随左右。其次是监管收紧造成第三方支付机构压力灌顶。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第二季度,已经有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监管部门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不仅如此,除注销这一最严处罚外,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因为违反结算和反洗钱等规定而被限制业务范围或罚款。去年,易宝支付就吃到了央行开出的千万级罚单,此前,支付宝和财付通也因为未严格遵守规定而被央行罚款警告。对生存在夹缝中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监管的收紧带来两个压力点,一方面划定了业务边界,使得支付机构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另一方面给机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一步拓展市场。但对支付宝和财付通这样的巨头来说,原本就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习惯让他们能够轻松应对来势汹汹的监管压力。无论怎样,对在市场中持续挣扎的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不太友好的市场环境是一个极大的变数,更可怕的是,这是一种随时可能让自己出局的不可逆变数。电商和航旅场景下多强格局的前兆从现状来看,支付宝市场份额的下降正是多个细分场景下竞争对手的持续施压所致。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电商格局。曾经阿里一家独大,但后来者京东气势如虹,一举在淘宝和天猫的天下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除此之外,像唯品会、网易严选这样的特卖电商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而他们的崛起毫无疑问稀释了支付宝入口的使用比例,比如京东不支持支付宝付款,但能够支持微信支付和京东支付等,所以,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下降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从比达咨询提供的数据对比上能够看得很清楚。2015年的购物场景下,支付宝份额为79.8%,财付通为12.9%,京东为1.3%,到了2017年第2季度,支付宝份额为74.6%,财付通为14.8%,京东支付为2.3%。可以看出,财付通和京东支付份额均有所上升,这得益于京东电商用户流量的扩大。如果按照京东的发展规划,物流服务和3C等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加强将进一步为京东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和交易份额,京东在今年的618中表现出的巨大增长潜力就是一个例子。京东的崛起无疑会进一步扩大财付通和京东支付的市场份额。随着支付宝份额的持续下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京东的强势将改变支付宝一家独大的局面。再来看航旅交易场景下存在的变数。相比电商购物和金融,航旅场景的格局更为清晰。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2季度的航旅交易份额中,支付宝、财付通和易宝支付分别占比46.8%、33.2%和14.6%。如果对比2015年的数据来看,他们的占比分别为48.3%、34.4%和13.2%。有趣的是,财付通和支付宝均有所下降,而易宝支付则有所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易宝支付在航旅领域具有的资深服务经验。易宝支付擅长定制化支付服务,甚至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航旅事业部,专注于为航旅行业提供支付服务。同时,财付通份额的下跌原因也相当明晰。虽然腾讯将同程、艺龙等航旅服务商接入微信支付,但由于腾讯没有独立的航旅产品,流量粘性不高,用户支付习惯固化,腾讯这样的局外人,可能需要另寻其他的突破口来提高航旅市场下的份额了。另外,根据航旅支付服务普遍存在的非小额支付情况可以判断,不少用户是通过银联或银行卡直接支付的。如此一来,对支付宝和财付通这样不优先推荐银行渠道支付的场景来说,易宝支付和连连支付等众多与中小银行联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许会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意味着,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份额逐渐会流向其他竞争对手,航旅支付下的格局可能很快迎来多强争霸的局面。金融科技重划起跑线,未来站位靠技术说话今年BATJ和国有四大行的强强联手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对四大行来说,联手互联网公司必定能够获得技术的支持,有利于自己在科技金融时代的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而对BATJ来说,与国有四大行的合作则意味着在科技金融场景的应用上拥有更清晰的目标。不得不说,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将对支付场景和方式产生革命性颠覆。目前来看,支付媒介有二维码、pos机和智能手机等,其中,二维码支付方式最为普遍,而刷脸支付、指纹支付等偏重技术的支付方式则比较少见。但金融科技必定会主导支付方式科技化和简易化,正如支付宝今年公布的&如影计划&一样,以生物识别技术主导的支付方式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所以,技术实力将成为科技金融的第一张入场券,这也正是互联网巨头们争相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原因。比如支付宝早在2014年就开发出刷脸支付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代表,刷脸技术比起今天的二维码或者pos机等,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二维码支付时代,微信和支付宝遥遥领先,但一旦步入金融科技时代,更多的线下支付场景将由最新技术,而用户对于科技的偏好程度将直接决定用户流量和粘性。所以,金融科技时代将为支付场景带来更多的变数。所以即使是BATJ,利用过去的流量优势也不一定能够完全说服观众使用自己的支付入口,况且目前来看,BATJ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科技实力差距:百度与Facebook、微软、亚马逊被评为全球四大AI公司;摩根士丹利近期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份额接近一半,远远超过腾讯;京东则主营电商业务,技术层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如此看来,在金融科技本来就重新规划出的起跑线上,BATJ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松懈,否则可能倒在下一个黄金时机到来的黎明之前。换句话说,即使是支付宝和腾讯这样的支付巨头,也有可能因为不对用户的科技口味而失掉市场。假设未来最受欢迎的某种支付技术是一种独家专利,而非BATJ之中任何一方享有,那么到时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可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不定,支付宝和财付通都会成为小弟。虽然没有永远的胜者,但在瞬息万变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支付宝的王位、腾讯的杀意、京东的彪悍和小机构们的挣扎,都将在时间的书写下得到合理的安置,而操纵这一切的变数,将永恒存在。【钛媒体作者介绍: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钛媒体App
您可能感兴趣: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流量巨头”怎样自我约束
00:00/05: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送流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