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买房按揭,实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去按揭买房按揭了,为什么

大楚时评:切莫形成全民买房的疯狂
千年的和尚修成佛,陪跑的小李子捧金人。今儿在说房(子的)事之前,先恭喜下杰克。挥别2月,迎来3月。本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风筝飞满天的好时节,结果却成满城尽是买新房。武汉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2月江城卖房14385套,与去年2月7630套相比,翻了一番。上周末,官微菌与小伙伴们分头探访武汉各区域大型楼盘发现三个现象:一、你买,我买,大家买!我市副中心一楼盘,初听介绍:“3000元/平的精装标准售价1万出头,除去装修费用,毛坯房均价8500元/平。”省事省力还省钱,听起来很诱惑,可是一到样板间,感受只有八个字:“图文不符,颇为不值”官微菌细致观察发现不值之处有三:1、3000元/平的装修投入,你丫在逗我吗?假设购买一套100平住宅,装修费用30万,闭着眼睛摸瞎装,也远比样板间的配置显得温暖;2、房间面积小,储物空间压根不够呀;3、部分卧室的朝向是西晒,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亲们可得挺住。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住宅产品,卖得相当好!官微菌不免担忧,一线城市大涨引起恐慌性购房,会否蔓延至武汉?虽然武汉尚未出现市民披棉被彻夜排队抢房的盛况,但是各大房企营销中心身现持续客源的现象值得深思。二、置业顾问是造成“买买买”的始作俑者之一接连探访的几个楼盘,迎面而来的置业顾问先是不断灌输楼市利好以及房源供不应求的消息,紧接着细说年前开盘首日销量过千套,随后告知房源不足,最后抛出当天不买,3月抬价的讯息!为了验证该置业顾问说辞的真实性。看盘完毕,官微菌私下打听得知,大多数楼盘当日销量并未过千,而且所剩房源也不止100套。一个项目,两种数据,借用名侦探柯南的话:“真相只有一个”。一个比较直观的验证办法就是看看项目现场到底有多少个置业顾问?如果房源不足100套,置业顾问的人数不会超过5个人,超过这个数,大家都得喝西北风了。”三、个别房企拒绝客户进行组合贷款邻近四号线及五号线的一楼盘,明确告诉官微菌,不接受组合贷款。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公积金贷款的审批时间比较长,手续复杂,商业贷款最快一周办妥,而公积金贷款则长达半年。如果使用组合贷款两者放贷时间差距更是拉大。这意味着:如果开发商接受购房者使用组合贷款的形式,那么回笼资金速度明显减慢。让官微菌感叹的并非房企的拒绝组合贷的行为,而是购房者们明知这一点,仍会买房的举动。官微菌算了一笔账,若以“组合贷”形式购房:假设首套房贷已经还清,现在想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首付20万元,20年贷款80万元,如果全部用商贷,根据银行现行基准利率4.90%,则每月还款5235元,总利息45.7万元;如果购房者以组合方式贷款,公贷和商贷分别为40万元和40万元,那么每月的还款额为8.78=4886元,比纯商贷少349元,总利息+=37.3万元,比前者少8.4万元。有句话说得好,房价可以疯涨,但购房者不能疯狂。写到这里,官微菌的脑海浮现这样一幕画面:二线房价跳着涨,城里城外一起来,手有余钱干啥用,不买住房心里慌,思前想后去买房,能省不省把房买,全民买房皆疯狂。搁笔,吸一口凉气,望永不实现。(车朝晖/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fredche]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1){val = 1;}window.location.href = '/500-500010-detail--0-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已买房的人和未买房的人,可预期的三~五年内,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已买房的人和未买房的人,可预期的三~五年内,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分两种情况。如果房价持续上涨,买了房的人,尤其是多套房子的人,就是吃草根都是昂着头的,喜不自胜的。然而,没有房子的人就更焦虑了,就是吃着山珍海味都如同嚼蜡,心里是五味杂陈啊。如果房子持续下跌,那么买了房子的人,会万分痛苦,一边要还房贷,一边要省吃俭用,资产却在贬值!没有房子的人这下心里平衡了,盼望着跌到没人要的时侯去捡一套。然而,房市的确存在很大风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由于吸附能力特强,虽然也有流出,却不断有人加入,房价是不会大跌的,跌也是郊区或者部分片区。对于二线以下城市,风险就大了。很多城市的新区,新的小区,房子都卖完了,到了晚上亮灯的1/3都没有!这是刚需吗?都是屯房,是多套房的人。健康的房市一定是靠刚需的人撑起来的,这种全民投资房产的行为能是健康的房市?二线城市以下外地人流入少,城镇化的高峰期已过,新农村如火如荼,谁进城?多出的房子卖给谁?很多县城的房子都是乡镇上的人买的,平时住乡下或者外出打工,这个也是刚需?这种两边住的不是刚需。不要以为房子不会下跌,物价膨胀房价不涨也是下跌。
床单上铺满花瓣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3年前买第一套房,已经和周围的朋友和同学拉开了不止一个档次。但是接下来,要挑对地方,要不过的跟房奴似的,会很坑。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1){val = 1;}window.location.href = '/500-500010-detail--0-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链接网址:
链接文字:
添加家在水印
不添加家在水印
支持一次选择9张图片上传(使用Ctrl、Shift选中);
支持jpg、png、gif,单张图片不超过10M,png不超过1M,gif不超过300K。
选 择 字 号
大家都在看
(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亲子教育业务)
(家在广告业务)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买房? - 壹心理
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买房?
发表于 10:39:32
文:胡慎之
最近看到一个笑话:有人从股市套现,去买房;有人卖了房子,去股市抄底。两群人擦肩而过,心里默默鄙视下对方,骂一句“傻X”。
我也遇到了一个关于房子的难题:年前在老家买了个房,想给父母更好点的居住环境。年后房产销售告诉我,我的房子涨了若干,并且某地方的人组团到我所在的城市买房;他问我是否需要在低价的时候,再买一套。
而在广州,我工作室租用的房子,最近也被原来的房东给卖了,接着又要换个地方。这时候,我的心里就默默的抱怨下:该死的房市,早知道应该买个房子做工作室。
对啊,2016年开始,忽然之间房产市场大热,又到全民讨论房子的时候了。其实,房子的事,一直没有在人群中冷过。为什么国人如此热衷买房子?
买房子给人安全感
安全感,这是一个人人内心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目前的中国,这更是一个全民思考的问题。即便没有认真思考过,安全感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同时,安全感的问题是个禁忌,谁都不愿意去面对,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我们还没意识到安全感不高、还不用非面对不可的时刻,就已经用一些方式解决了。
我有个离异有孩儿的男性朋友,他最近认识了一个让他感觉不错的女性,对方向他提出一个条件:有房有车。估计大多数女性都会有这样的要求,也算合理。关键是我朋友暂时没有置业的想法,因为他认为租房住是一样的。我朋友认为,在大城市里,一套不错的房子需要1000万+,自己目前不具备这样的经济能力,但又希望有好点的居住环境,可以一年花15-20万租住,如果想换,随时也可以换其他的房子住。并且买房的钱可以做其他的投资,或者让自己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生活方式。这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无可厚非。但那位女性就是要买房子,言下之意,不买房子就考虑是否有交往的必要了。
我尝试和我朋友去讨论这个问题。女性对于男性的选择是择优录取,这是生物本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和动物界雌性动物选择能力强的雄性是一样的。而房子和车子,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否有能力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是男人能力的象征物。所以,不管男性女性,房子这样的外显物资都是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的。当然,男性的事业,其他财富类型,也都可以证明其能力的大小。而女性选择一个能力强大的男性,很符合她们的生物本能和心理需要,除了那些有“圣母”情结的女性以外。这样的心理需要,可以外化为一种观念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择偶观等等。
总体来说,男人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女性选择强大能力的男性体验安全。在中国文化氛围里,这也解决了男性的“存在焦虑”,因为只有比别人表现更好的人才有价值,才被他人更加认可。要不然,一个能力弱小的人,是会父母冷落和抛弃的。在中国,乔迁之喜,类似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仪式。
买房子,是占有的象征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把人的生活态度分为两类:占有和存在。在人群中,以占有为态度的生命过程之人占大多数。
活着的本能动力是趋利和避害。只是趋利和避害是两种不同的方向,趋利属于积极自主创造,而避害是被动消极应对。从而,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态度呈现出截然不同。
在中国,大众的潜意识中对资源的缺乏恐惧在历代变迁中形成。也就是说,在若干年前,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吃不饱和穿不暖,因为人为或自然条件的恶劣,一度形成内心对生活资料的恐慌,这样的恐慌形成了对外占有物资的强烈愿望。就好比一个幼年一直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对更多的事物占有去弥补那个曾经缺失的心理黑洞。
占有比什么都重要。并且,占有多,可以在人群中体验到优越的感觉。这也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就是比官大,就是比拥有的东西多。
另外,在中国,个体服从群体,是更多自我价值的来源。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属于“自我”的就不是很重要,并且自我的概念会被解读为“自私自利”或者“另类”。在这样的体系中,坚持自己很难,会有被边缘化的风险。所以,既然占有是大多数人的态度,那占有的方式也似乎更为大众认同。我占有,所以我存在;因为我拥有什么,所以我才成为我。既然买房子或炒股票是全民话题,那么参与其中便会更有存在感一些。不管自己能力如何,跻身到群体运动中很重要。
在精神分析的体系里,房子会指向母亲的子宫象征
有个来访者告诉我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野外奔跑,外面电闪雷鸣,很是恐惧。当她发现有一个房子的时候,忽然感觉没那么害怕了。这个梦的理解可以从几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是:外面是危险的,我会受伤,如果回到妈妈的子宫里,或者倒回婴儿状态,就会获得保护。而这位来访者的问题便是情感关系,对亲密关系恐惧,这来自幼年妈妈的不恰当对待给她造成的创伤,她被一个冷漠的妈妈养育着。而现在60~80年代的人,他们的妈妈普遍是忙碌的,同时情感上给予孩子极少的。
许多人内心对房子的理解,早就已经超出了居住场所,而到达心理层面。中国人对妈妈的依恋感是非常强烈的,对妈妈的称颂和对母爱的赞美,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并被感动。可是,妈妈的意象更多是照顾孩子,牺牲自己满足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说,妈妈代表着照顾,代表着可以依赖。这是一种退行的需要。我有个朋友创造了“中国巨婴”的概念,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在心理层面上是一个巨大的婴儿,而与人和社会建立的情感关系,更像是“找妈妈”的情感关系。
在无意识中,回到房子里就好像回到被照顾的那种状态:安定的,满足的。如何对待自己的房子,似乎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房子一直是不动产,虽然现在房子产权只有那么多年,但从古至今买房置地是许多人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样的观念,到现今社会还是如此。这是观念延续,已经根植在国人深深的脑海里。更老一辈的人“关心”晚辈的话语都是“买房子了吧,多大的房子?买了房子就安定下来了。”房子和心性的安定还有很大关系,就怕不稳定。
从现实来看,房子可能意味着户口和学籍
自古社会的阶级观念就存在,一度社会阶级被放大,同时也被弱化。而弱化只是表层意识上的,在深层意识里,阶级从来没有消失过。而随着社会发展,阶级又开始明确分层。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生活,就好比是曾经的军人或者白领一般,被人羡慕。城市化进程,也就意味着许多农村在消失,而进城买房居住是必然的。在大城市里,为入户口,也促使很多人举全家之力买房,类似投资移民。而中国教育资源一直以来是紧缺的,学区学位房大热。前几天在北京出现了天价:530万,买了一个12平方米的学位房。这样的信息,会给大众什么样的影响?学位很难,要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权力资源不够,学位房是好的选择。
从许多方面来讲,全民房事话题,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今天我路过小区门口的房产中介,看到中介的房源信息上做出了升价的标注。这是营销手段,类似饥饿营销,恐慌营销,似乎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这样的营销手法一旦被普遍采用,人们内心的焦虑就会被激发,有多少人是被这样营销手法激发了买房冲动的?
国家政策利多,也实实在在刺激着房子非刚需的人们,进行房地产投资。而在一个又一个阶段里,投资房产而暴富的财富故事,也在刺激着人们的失落感和欲望。从此,房子成为有可能一夜暴富的事物之一。从小,我们就被比较,别人可以的我也可以,别人有的,我也想有。遇到一个因为房子挣钱的同事或者朋友,或许很多人内心不是羡慕和欣赏,而是深深的失落和嫉妒。
我有位来访者曾对我说,凭什么别人可以在房子的买卖中躺着挣钱,而我需要很辛苦地做公司,挣的钱还没那些人多。是啊,心理的不平衡,促使许多人投身买房子坐等“躺着挣钱”的行列中。何况,现在银行借钱给你投资房产呢。
中国家庭中,因为一些传统观念(也是因为恐惧)比如会重男轻女等,会让人对“绝对”公平有强烈的需求,所以别人有,我也要有,生怕失去一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机会。
整体上来说,买房子一旦上升到心理需要、投资需要,买房和卖房的脚步就不会停止。同时,单身人群越来越多,离婚率高,也会促使房产的需求提高。本来三个人一套房子,也许会演变成三个人两套或者更多。
原来,房子在许多人心里,已经不再仅是居住价值,更多成了投资产品:不管有没有这样的投资眼光,我都想试试。房子被赋予的价值越来越高,那么房价也就越来越高了,毕竟价值和价格许多时候是正相关的。
原题《为什么国人如此热衷买房子?》
此文为澎湃新闻专栏约稿。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020-
微信号:hushenzhixl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经典节目《世道胡说》《一派胡言》。
擅长咨询话题:
个人心理分析,亲密关系重建,亲子关系解构。
丧失,亲子关系(与父母关系、与子女关系),亲密关系(包含情感问题、婚姻问题),依恋,信任感,孕产后抑郁,工作/学业压力管理,强迫,性,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惊恐等),成长创伤(亲属长期肢体、情感、语言暴力或忽略、多次迁居或亲属早亡等),拖延,注意力,物质依赖,社交障碍,羞耻感,自信心,自我探索与成长,身份认同。
面对面咨询:分钟
视频咨询:2000.00元/50分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房按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