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pos机支付是移动支付pos机排名吗?

移动支付这么火,为什么还有人用POS机?
&&&&&&字号
【人民网《人民眼光》报道】苹果支付去年11月上线,全面点燃了消费者对于手机支付的兴趣。在过去多年中,手机支付迟迟不能发展,重大障碍之一,是商场、商户的收款台,不支持谷歌钱包等工具的NFC付款功能。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Gigaom报道,手机支付的快速流行,已经引发了一轮收款设备的创新浪潮,传统的提供刷卡、输入密码的老式POS机,正在被送进历史博物馆。
移动支付时代或许成就了软件支付,但也不能否认有POS机这样的硬件设备支付的功劳。
现金的发展用了300年,银行卡的发展用了50年,网络支付用了10年,而移动支付或许只要3年,POS机就会在不久的未来即将消亡。不过,存在即是合理,在现阶段POS机仍然不会被取代。
POS机的历史真的要完结了吗?
虽说是移动支付时代来临,各大企业巨头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支付等纷纷发起攻势,争抢移动支付这个香饽饽。但是放眼望去,大到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小到便利店、社区小卖部,一个个黑色的小盒子仍赫然摆在收银台上,而且还有很多消费者使用POS机刷卡消费。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可沙滩上的POS机并没有死翘翘,为什么都移动支付时代了,满大街的商家仍然在用POS机呢?
POS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POS机的价格高、软件不成熟而且国产品牌少,只有少数高端的商场才能用上POS机。随着信息技术在零售企业的广泛应用,中、小超市对管理功能需求的增加和用户的要求向上攀升,信息化普及越来越紧迫,POS机市场也吸引了更多国产品牌进入,价格逐渐下降,POS机的使用范围逐渐铺开,到如今POS机是任何超市、商场、便利店等商家的标配。
从POS机的历史可以看出支付习惯的改变,刷卡支付从不被信任到慢慢被接受。POS机改变了一种支付习惯,也使商家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POS机技术已经成熟,POS机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消费者和商家的快捷性,既有利于为商家提供标准化服务,也让消费体验比起之前的记账消费要好得多。
也正是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商家的POS机系统已经形成一种体系,即便移动支付猛攻,商家也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POS机体系而采用新型的支付方式,因此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商家收银台上摆着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标志,同时也摆着很多POS机。
再者,POS机虽然诟病很多,但是相对于移动支付而言更安全,因为POS机多和银行合作,银行已有成熟的数字认证体系以及身份验证的其他安全系统。
不认输的POS机并没有停止革新
当然,POS机也并没有因为移动支付的火爆而轻易“认输”,科技行业还是看到了一大批的POS设备创新产品问世,准备处理手机支付。
手机支付不仅仅意味着苹果支付,商户收款机自然也不仅仅要兼容iPhone。新一代的收款机,要支持各种类型硬件设备的丰富的支付手段。
新的支付工具,可能是一部安卓智能手机,一部平板电脑,或是一个数字化信用卡,甚至是智能手表等一款穿戴电子设备。显然,老式POS只能让位给全新的收款硬件。
年初,VeriFone公司宣布,将研发一款通用的POS设备,可以支持各种移动设备和各种支付工具。该设备名为“MobilePAYwaree355”,内置了NFC感应器,以及EMV芯片银行卡读卡器(EMV为全球芯片卡的技术标准),它可以支持苹果支付、谷歌钱包、三大移动运营商推出的SoftCard,以及所有的芯片银行卡。据悉,2015年,芯片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磁条银行卡。
这款设备也配置了磁条扫描器,以兼容老式银行卡,此外还有一个二维码扫描器,以便支持二维码支付工具。比如,沃尔玛、百思买等零售行业推出的手机支付工具CurrentC,就采用了二维码支付技术。
上述收款机,可以通过USB、蓝牙或者Wi-Fi方式,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实现连接,和如今的移动设备一样,收款机的软件和系统也能够进行升级更新。
传统的购物活动,正在转移到手机和平板设备上。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科技厂商,开始涉足零售市场。
此前,很多厂商模仿Square公司,推出了可以插在移动设备商的迷你刷卡器,另外诸如Poynt和Clover等科技公司,正在利用来自硅谷的开发和设计优势,对传统的收款机进行再次革新。
移动支付迅猛攻击线下,商家缘何动心
虽然POS机相比之前的交易方式和商家管理先进很多,但是仍存在一些POS机解决不了的问题。POS机总是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例如无线POS机在通讯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交易比较困难,数据易丢失并且成本比有线POS机要高。而有线POS机又有范围限制,客户体验比无线POS机差。此外,POS机的申请程序复杂,往往需要准备很多证件、填写申请表、签署服务协议等,提交后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来通过审核。
移动支付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申请程序便捷、操作简单、费率较低。消费者在支付时,只需通过二维码或者声波支付,方便快捷;由于技术的提升,移动支付线下收单费率普遍比POS机低;此外,POS机虽然使得商家的管理信息化,但是移动支付使信息化更有价值,通过数据可以分析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水平,然后实现精准营销。
根据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20015.6亿元,同比上涨139.2%,已经涵盖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各种生活场景。可见移动支付的攻势惊人。
为什么现阶段还有人用POS机?除了移动支付还未形成一定规模以外,一是商家和消费者的习惯思维还未打破,二是商家累积多年的POS机收单体系,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短期内不愿意放弃POS机使用移动支付;三是安全问题。POS机体系的安全系统趋于完善,而移动支付的安全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四是手机移动POS机的潜在市场是一个无限数据,并且和远程支付比起来并不逊色。
或许POS机会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进入博物馆成为历史。能否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是POS机面临的巨大考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POS机打破了原有的消费思维,至少使消费者对互联网支付有一个稳定的过度。移动支付时代或许成就了软件支付,但也不能否认有POS机这样的硬件设备支付的功劳。
(综编自亿欧网、腾讯科技)
(责编:张文晖、王嘉伟)锐融天下:移动支付凭什么抢夺传统POS市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锐融天下:移动支付凭什么抢夺传统POS市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揭开移动支付的面纱 _ 东方财富网
揭开移动支付的面纱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引言:支付方式改变生活方式
  人类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被科技推动着滚滚向前。科技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过去人们的想象力的极限,从烽火狼烟到鸿雁传书再到现在的电话和无延时视频通信,科技让我们咫尺。最颠覆性的还是互联网的出现,它在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世界。人们生活的进步源于科技的发展,出色的技术的出现将会使人们生活的更加简单和轻松。
  进入,随着新产业政策、新技术、新产品的大量涌现,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已不可逆转。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所以,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
  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支付的出现进一步打破时空的限制,只要有一台手机可以上网,人们便可随时随地的完成缴费、购物等行为。移动支付的实现让信息流、、物流高效流动,发展移动支付可以提高经济活动效率,降低商务和消费成本,极大的扩展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等布点稀少的偏远地区的支付手段,有效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本报告将从全球移动支付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入手,详细分析国内相关产业链、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市场空间,并通过对相关的详细剖析,为投资者介绍受益移动支付产业成长的投资机会。
  移动支付的概念
  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是指单位或个人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通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两种。
  远程支付是指将非面对面的网上银行和网上购物搬到手机上,以无线通信网络作为网上银行的信息传送通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完成银行转账、还款、购物、缴费等功能。主要有短信、手机访问WAP网站等方式。
  近场支付是手机与受理端(POS机)通过非接触式近距离技术进行通信实现的。考虑到安全和监管政策性问题,该类型支付目前主要针对小额消费。这种支付通常以“刷手机”的方式进行,即狭义上的移动支付,也是我们下文重点分析的对象。
  近场支付的相关概念及技术解决方案
  近场支付的概念
  近场支付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点对点数据传输。用户需在具有NFC模块的手机下载一个“钱包”应用,打开应用后,可在其中下载银行卡、公交卡、优惠券、加油卡等各种虚拟卡,并输入信息绑定实体卡。一部手机可以绑定很多张银行卡,并可在支持“闪付”的POS机上“刷手机”。
  一个简单的近场支付系统中一般有三方参与:终端用户、商家、FSP(金融服务处理)。要想完成近场支付,两个终端是必须的:一个是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如NFC手机;另一个则是支持移动支付技术的商家终端,如非接触式POS机等。
  近场支付可以让人们完全脱离网络的限制,直接通过手机等近场支付设备近距离完成支付。与远程支付相比,近场支付有安全、联接速度快等优点。一方面,支付的使用距离小于10厘米,可避免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建立联接的时间小于0.1秒,较好地保证了用户支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与短信支付方式相比,短信支付时运营商通常会抽取利润的大头,有的时候比例高达15%-50%,而近场支付需要运营商、银行等多方参与,因此绕开了一方垄断的限制。
  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近场支付产业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从移动运营商到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到支付平台提供商(比如支付宝、汇付天下等),到应用提供商(公交、地铁、校园、公共事业等),到终端硬件生产商(包括手机和POS机等),甚至包括最终的个人和商家用户,近场支付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将在移动支付行业蓝海中受益。多方利益的共同驱动将推动近场支付的快速发展。
  近场支付主要技术:SIMpass和NFC
  2012年4月,由工信部牵头的工作组完成了近场支付频率标准的统一,标准之争落下帷幕,银联主推的13.56MHz的国际通用标准打败中移动主推的国内自主知识产权2.4GHz,基本被确定为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的标准,同年6月中国移动开始全面推进基于13.56MHz的移动支付技术方案。从近年移动支付事件出现的频率来看,仅仅是技术标准的统一就为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
  目前,要实现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所用技术方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RF-SIM、SIMpass和NFC技术标准。因为RF-SIM工作频率是微波频段2.45GHz,近场支付国家标准即将确定为13.56MHz,因此本文不对RF-SIM模式进行详细论述。
  1、SIMpass逐渐被NFC技术替代。
  SIMpass是一种双界面SIM卡技术,安全模块、支付模块、电信模块以及应用模块全部集中在一张SIM卡上。SIMpass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定制手机方案,这种方案将天线组件内置在手机之中,手机中只要装入SIMpass卡片就可以实现非接触通信;另一种是低成本天线组方案,这种方案不需要对手机进行任何改造,整个系统包括SIMpass卡片和一个与之配合的天线组件,只需将SIMpass卡片和天线一起安装在手机中便可工作。
  湖南移动2006年下半年进行SIMpass试点工作,应用包括湖南移动办公大楼门禁,食堂消费,小卖部消费、美容美发消费及停车场缴费;厦门移动2006年采购两万张双界面SIM卡用于公交一卡通的应用;广东移动2008年搭建基于双界面SIM卡的移动支付平台,主要应用在广州的地铁项目。
  但是Simpass方案问题较多,比如采用SIMpass技术进行移动支付,业务将占用用于OTA业务的C4/C8接口,对运营商的网络将会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只具备被动通信模式,不具点对点通信功能。
  目前NFC方案正凭借出色的性能逐步取代Simpass方案。我们认为,NFC方案将是未来近场支付的主流方式。
  2、NFC将是近场支付技术主流。
  NFC英文全称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由飞利浦(现为NXP)公司发起,由诺基亚、索尼等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NFC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NFC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是在手机中嵌入一块NFC芯片(这里相当于一个非接触智能卡),之后与SIM卡互联,实现通信管理。NFC技术主要基于13.56MHz的频率运行,操作距离从几厘米到20厘米不等,典型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选择106Kbit/s、212Kbit/s、424Kbit/s甚至1M.
  NFC功能芯片和天线与手机的其他部分及SIM卡相独立,但NFC模块与手机共用电池。电池有电时,NFC模块可在主动、被动和双向三种模式下工作;电池断电时,只能在被动模式下工作。手机开关机对NFC模块无影响,即在手机关机时也可使用NFC功能。
  此外,NFC具有工作稳定、支持主/被动通信模式、支持点对点通信、支持高加密、高安全性、产业链完整等特点。但这种方式必须更换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实施成本较大。
  目前NFC近场支付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市场上拥有NFC功能的手机型号逐渐增多,中国移动、一致推广NFC技术并推出多款NFC定制机,中国电信近期也计划将SIMpass转为NFC技术,我们认为NFC为代表的近场支付有可能成为未来主流的移动支付手段。
  NFC技术的主要实现方案
  目前NFC实现方案可以分为四种:SWP方案、全终端方案、SD方案以及全卡方案。
  SWP方案,是将安全模块安装在SIM卡上,支付模块安装在手机主板上,SIM卡与NFC芯片之间通过特定接口相连接。
  全终端方案,是在手机主板上集成支付单元和安全单元,不需要更换SIM卡和SD卡。
  SD方案,是将安全模块安装在SD卡上,将支付模块安装在手机主板上,NFC芯片与安全模块通过SWP接口相连。
  全卡方案又分为两种:SIM全卡和SD全卡,即将安全模块和支付模块同时安装在SIM卡或者SD卡中。
  其中,SD卡方案不需要更换SIM卡,脱离了运营商的限制,主要由银联和银行推广。但我们认为,在目前国内运营商主动引导的形势下,SD卡应用推广困难较大。2012年曾尝试发行10万张SD卡,但由于客户接受效果一般,2013年停止了SD卡的发行。2013年招标SD卡,预计总量6万张左右,量级较小。
  而全卡和全终端方案的最大缺点是改造成本较高,以全卡为例,一张SWP模式的SIM卡目前售价40元左右,而一张全卡模式的SIM卡售价在100元以上,价格过高为运营商推广增加了成本,也影响了客户的接受能力。
  SWP-SIM卡方案将是未来的主流,首先SWP-SIM卡方案价格适中,发行批量扩大之后,售价将进一步从40元左右下降到20元以上;再者,SWP-SIM卡与号码绑定,这就大大降低了运营商的客户流失率,这也是目前三大运营商都主推SWP-SIM卡方案的原因。其中中国移动计划2013年发行1000万张SWP-SIM卡,拓展300万用户,近期云南移动的移动支付方案也以SWP-SIM卡为主,计划招标5-6万张。
  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基本构成
  移动支付产业横跨电信和金融两大行业,运营商和银行(银联)是其两大引导主体。移动支付产业链环节众多,简单来说有系统平台搭建和终端制造两个环节。
  系统构造环节主要有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组成。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移动网络,实现身份鉴定、空中充值以及手机搜索等功能;金融机构:银行、银联等和移动运营商合作,共同商讨共赢的商业模式,参与到业务发展中来。
  终端制造环节包括:芯片(提供NFC芯片及相关接口附件)、SIM卡商、天线厂商、移动终端厂商、商户终端设备制造商(提供非接触式POS机),以及应用终端制造商(在地铁、公交和电影院等安装专用的NFC手机支付读卡器).
  封二:移动支付在全球蓬勃发展
  全球移动支付发展情况综述
  全球移动支付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最早出现,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年之后日本和韩国移动支付发展加速,全球移动支付从2010年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发展速度仍然比较快。2010年之后全球移动支付加快发展的原因有:
  (1)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快速增加。201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突破20亿户,2011年用户数达到22.64亿户,同比增长11%,每百户互联网用户占比超过33户。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增加更为快速,2010年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2.9亿,2011年底为11亿,同比增长282%,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24亿,同比增长118%。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培养了用户网上支付和移动网络支付的消费习惯,是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前提。
  (2)3G网络大规模建成,改善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2011年全球3G用户数为11亿,同比增长37%,渗透率18%;2012年全球3G用户数达到15亿用户,同比增长31%,渗透率达到21%。3G网络带来了远程支付采用的网页转账支付模式和应用程序支付模式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用户体验明显提升。同时3G网络还为信息增值服务提供了多媒体渠道,基于LBS的移动电子商务得以迅速普及,也使得移动支付的应用空间更加广泛。
  (3)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提高,不仅带来远程支付体验提升,同时近场支付的NFC模块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智能手机中应用,因此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高近场支付的硬件制约也逐步解除。2010年起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5亿部,2011年出货量4.94亿部,同比增长62%,2012年出货量达到7.22亿部,同比增长46%,智能手机渗透率也从2010年的20%增长到2012年的40%。2012年美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已经超过50%,可见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仍有继续提高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的顺利发展。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近几年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速度较快,2010年全球移动支付总额仅有489亿美元,2011年交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6%。2012年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1715亿美元,同比增长61.9%,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也从1.6亿人增加到2.1亿人,同比增长31.3%。全球移动支付已经进入加速发展轨道,我们预计未来两年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年均增速维持在30%以上。目前移动支付用户在全球60亿手机用户中占比仅有3.5%,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特点
  (1)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日本、韩国、非洲的肯尼亚发展较快、较成熟,日本的移动支付用户渗透率达到50%,肯尼亚的手机钱包业务普及率已经超过68%;中国、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移动支付刚刚进入规模发展初期,政府对行业发展较为重视;而更多发展中国家移动支付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我们下文将重点分析在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中移动支付的成长路径,以总结成功经验。
  (2)从全球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来看,主要分为几种:①运营商主导②银行主导③银行与运营商合作④政府主导,代表国家分别为日本、肯尼亚、韩国和新加坡。我们认为韩国的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模式比较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2012年近场支付技术标准定为银联主导的13.56MHz,也表明了运营商与银联的合作态度。
  (3)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目前全球移动支付仍以远程支付为主,近场支付受智能终端普及的限制发展较不平衡:如非洲肯尼亚地区移动支付基本为手机短信支付的远程支付,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日本非接触式支付“FeliCa”手机已经普及。而从后起步的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情况来看,更倾向于使用更为方便、技术较为成熟的NFC近场支付。
  依据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特点分析,我们认为移动支付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明确的引导主体是促进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方向上,近场支付有智能终端的普及做基础,未来发展将更加迅速,也将是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际上一些主要国家移动支付发展情况
  日本——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
  在日本,移动支付业务由移动运营商主导。移动运营商利用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移动银行业务,从而高效组织起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日本的移动支付业务已经比较成熟,大约50%左右的手机用户均使用移动支付业务。
  NTTDoCoMo是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开展得最好的运营商之一,NTTDoCoMo通过一系列收购活动从而主控移动支付的产业链:1、2005年收购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信用卡部门34%的股份,借机进入开放式发卡市场;2、2006年收购了瑞穗银行信用卡业务18%的股份,开始将手机钱包与信用卡捆绑;3、接着购买日本第二大便利连锁商店Lawson2%的股份,打开应用市场;4、最后推出自有品牌的移动信用卡,正式进入消费信贷领域。
  为了便于消费者识别和使用移动数据业务,NTTDoCoMo先后针对其PDC用户和FOMA用户推出了基于非接触IC智能芯片的Felica业务,为推动支持非接触式IC卡“FeliCa”手机的普及,2004年7月,NTTDoCoMo又开展了FeliCa读写器的计划,即针对计划推出FeliCa支持服务的厂家,NTTDoCoMo出资100亿日元代其承担读写器等设备费用。日本NTTDoCoMo模式的优势在于由于移动运营商在运营、推广增值业务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与话语权,使得其在控制产业链的能力上占有绝对强势。
  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模式特点是用户的账号注册在运营商的支付平台上,直接与运营商接触,运营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三个账户方式:手机账户、银行账户和虚拟银行账户,移动运营商需要承担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运营商参与银行业务,日本金融管制政策宽松因此可行。
  韩国——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移动支付
  在韩国,移动支付由商业银行、运营商双方合作经营,目前韩国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移动银行业务,主要移动运营商都配合银行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标准预付费功能的智能卡手机。韩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进入业务发展期。
  韩国主要有MONETA和K-merce两大移动支付品牌,它们占据着韩国半壁江山。其中MONETA由移动运营商SKT与友得银行、现代信用卡公司合作,SKT在SIM卡上内置了交通卡、银行卡、会员卡等多种支付功能,SKT还参与商户的拓展与POS机布置,通过收取商户手续费、卡费、增值业务费等方式盈利。参与这一模式的信用卡公司通常收取2.5%的手续费。
  这种合作关系的特点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关注各自的核心产品,双方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合作控制整条产业链。韩国移动支付业务飞速发展的关键在于韩国银行业对移动银行业务的高度重视。
  非洲等金融欠发达地区——银行主导的移动支付
  在非洲等一些尚不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但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转账、汇款和支付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全球最常使用手机钱包的国家中,75%都在非洲,而全球移动支付最成功的案例则是在非洲的肯尼亚,该国68%的成年人都在使用手机钱包,这一比例位居世界第一。金融欠发达国家在农村地区发展移动支付业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好,主要是因为移动支付业务对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作用明显。
  作为沃达丰在肯尼亚的子网,Safaricom凭借成功的本地化战略、创新的业务和服务而成为肯尼亚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占有当地80%以上的市场份额。Safaricom的移动支付产品M-PESA采用的是远程支付方式,通过短信进行支付,每个用户只要办理了手机支付的业务,就拥有了一个手机钱包,用户可以用手机钱包的资金向另一个手机用户付款。目前肯尼亚个人或公司进行商品采购,已经不需要必须通过支票和现金的方式进行付账,只要看好了产品,谈好价格,两个用户之间就可以用手机进行付款。而且Safaricom不仅支付手机转账支付,它还设立了一些自动提款机,手机手户可以通过手机提取现金,这在很大程度上Safaricom已经远不是一个电信运营商,它兼有了银行的功能,因为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所以获得了用户的欢迎,它也在市场中居于了主导地位。M-PESA不仅为Safaricom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并增强了客户的黏性,提升了品牌认可度。
  这种模式以银行为主导,各银行通过与移动运营商搭建专线等通信线路,自建计费与认证系统。运营商在该模式中的作用是提供信息传送的通道。
  新加坡——政府主导的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则是以政府主导,多产业链环节共同参与。新加坡政府将移动支付纳入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主导实施的“智慧国2015”规划,调动多方力量,发展移动支付。政府出面牵头成立了七个参与方的投资财团,这七个参与方都是利益方,包括银行、移动运营商、卡商等,由这七家共同商讨出一个提案,推出一家来做第三方可信服务管理平台的工作。
  2011年,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通过“合作征求计划”(Call-for-Collaboration,简称CFC)与业界携手,计划共同建立亚洲首个全国性的可互通近场通讯(NFC)基础设施。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采用七家公司组成的财团所提交的建议,让它们负责建立亚洲首个全国性的近距离无线通讯系统,让持有NFC功能的手机用户能用手机进行支付。这七家公司是智能卡制造商金雅拓、星展银行、花旗银行、付费卡供应商易通公司(EZ-Link),以及三信公司第一通、新电信和星和。
  在此项合作中,金雅拓将负责开发和经营TTP基础设施;星展银行、易通公司和花旗银行将负责,通过金雅拓提供的基础设施,无线发行他们的各类信用卡、借记卡和储值支付产品,并将其与客户手中具有NFC功能的手机的安全芯片进行结合,用户便能使用手机在配备NFC零售终端的地方进行交易支付。
  从国外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虽然移动支付业务模式和技术方案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商业银行、卡组织、运营商、支付公司共同建立了合作共赢的和谐产业链,并以相应合作组织的形式将合作模式固定下来。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状况:起步较早,发展较慢
  中国也是移动支付出现较早的国家之一,1999年国内移动支付概念出现,但一直到2011年移动支付业务应用仍然较少,市场规模难以大幅扩大,主要原因有:
  (1)运营商、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等移动支付产业方尚未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掣肘的现象,影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如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关于2.4G和13.36M之争就对曾一些芯片终端制造商产生了困扰。
  (2)2010年之前国内的移动互联网覆盖基础稍弱,2010年之前移动互联网用户量不到2亿人,移动电子商务用户仅为0.77亿人,广大的国内用户没有养成使用移动网络进行支付的习惯,直接限制了远程支付的发展,也限制了用户使用近场支付的思维。
  (3)2010年之前智能手机渗透率过低,限制了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的应用推广。2010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6200万部,渗透率仅为7%。远程支付除了手机短信等方式,更多的是使用移动网络进行交易,智能终端的升级提高了手机网络支付的速度和使用感受;而装有NFC近场支付模块和智能存储卡的手机基本为智能手机。
  而2011年之后,这些阻碍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正在逐渐消除:
  (1)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基本确定为13.56MHz标准。标准统一,阻碍移动支付发展的技术分歧去除。
  (2)2011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提高,不仅为移动支付提供广阔的商用平台,更培养了用户网上支付的消费习惯,是移动支付市场爆发的重要催化剂。
  (3)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支持移动支付发展的硬件条件逐步具备。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大发展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国内移动支付大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
  第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扩大。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从2010年4月的4.33亿户上升至8.08亿户,而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为1.78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远大于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且前者保持的优势逐渐增大,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2010年以来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头四个月均保持了流量和收入增长率双双突破50%的势头,2010年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只有3264.5万G,2013年4月达到9602.3万G,实现了3倍的增长。用户直接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增速更加显著,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电信业务产生替代作用。用户在手机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等信息内容消费上较以前用户有更多的倾向,3G用户户均流量高达2G用户的3倍左右。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起步未久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010年起移动互联网营收增速加快,移动电子商务也从2010年开始加速发展。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2012年交易规模急速增长到380亿元,年均增长102.3%;而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也从2010年的77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5亿人,年均增长315%。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为移动支付提供广阔的商用平台,还可以培养用户消费习惯,是移动支付市场爆发的重要催化剂。
  第二,智能终端普及率提高。
  智能终端的升级提高了远程支付的速度和使用感受,而NFC近场支付功能的实现基本上必须依靠智能系统。
  从中国来看,近年来3G网络大规模铺成,3G网络明显改善了用户的移动体验,2013年4月,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达7.78亿户,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高达96.3%。3G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智能终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6亿台),同比增长超过100%。月,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9亿部,同比增长130%,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73.5%。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带动移动支付成长
  根据易观智库、艾瑞咨询等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1265亿元,同比增长70.5%。易观智库预计,未来2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到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也将达到3.87亿,年均增速接近60%。
  在移动支付中,近场支付发展更为迅速,年,中国手机近场支付用户规模的复合增长率预期为101.66%,收入规模的复合增长率预期达到137.49%。在远程支付市场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处于发展初期的近场支付发展空间更大,也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移动支付发展前景:2013年进入规模发展期
  远程支付已广泛应用
  2012年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整体爆发的情况下,移动远程支付广泛应用,短信、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远程支付产品运营企业市场表现较好。
  1、传统互联网支付企业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整体和远程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5%和57.9%,均占据市场第一位;
  2、联动优势、上海捷银、钱袋宝等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较早的运营企业,凭借其市场先发优势亦在整体市场中占据一定位置,三者市场份额依次为27.8%、10%、2.6%,分列第二、三、七位;
  3、中国银联借助其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在支付领域的积极布局,亦取得较好的成绩,在移动支付市场整体和远程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8%和11.9%,分别排第四和第二位;
  4、而电信运营商受限于金融业务许可、商户拓展、资金账户以及近场支付发展缓慢等因素,在移动支付方面发展相对靠后。
  近场支付前期发展慢,将进入规模发展期
  从移动支付各种方式的使用比例来看,目前中国手机用户远程支付使用比例为40.2%,手机短信支付使用比例为31.7%,手机近场支付仅在15%左右。
  我们认为目前近场支付发展较慢,主要是因为与远程支付相比,近场支付需要的设施环境和使用条件创新性更强。
  简单的说,远程支付与传统的互联网支付相比,仅仅是将网络转移到手机上使用,理论上移动互联网出现就代表着远程支付的大规模发展开始。而近场支付的使用需要更多区别于传统支付方式的前提条件,比如非接触式通讯技术的出现和完善,非接触式设备的使用和普及,具有近场支付功能的手机的普及。而这些新的设备和技术又不是单一行业可以推动的,比如非接触式POS机需要银行和商家合作改造,近场支付功能的手机需要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合作确定并发行,近场支付频率标准需要由国家相关部委和各参与方共同商讨确定。
  而我们认为,2013年,这些制约近场支付发展的重要问题已经逐渐被解决,运营商、银联、银行已达成初步的发展协议,移动支付手机逐渐推出,商家的移动支付用非接触POS机也已改造近,近场支付发展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运营商+银联+银行”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运营商推进更积极
  银联(银行)和运营商是国内移动支付产业的核心推动者和执行者,移动支付作为新的支付手段对参与方均有利:
  1、对银行来说,移动支付可以将虚拟化银行功能进一步实体化,对高成本的银行网点业务进行替代,抢得移动支付先机的银行,其市场份额将得到提升;
  2、对运营商来说,通过提供新的非电信业务可以获得新的客户群,新客户群产生更高的市场份额带动收入增长。移动支付产业的顺利发展需要银行和运营商协调利益分配,找到共赢的平衡。
  经过运营商的妥协,国内移动支付已经逐渐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模式,即“运营商+银联+银行”三方共同合作,运营商负责定制拥有支付功能的手机终端,负责在电信客户中的试用和推广;而银联和银行负责在银行客户中推广支付功能的NFC-SIM卡、SD卡,负责银联POS机的非接触式改造。目前,三方就移动支付收益的分配也达成了初步的分配比例。
  银联是最大的受益者,但银行限制了银联的主动性
  从移动支付的利益分配机制来看,使用13.56MHz标准后,所有的支付必须通过银联账户,而银联在收费占比中也是最大的一方,所以银联推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较强。银联计划在2013年年底改造完成具备13.56M的POS机120万台左右,在银联260万台POS机中占近50%。
  但从国内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银行更换金融IC卡任务重,因此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移动支付卡的推广。而银联作为一个管理机构,必须依靠银行实体进行推广,这就限制了银联的主动性。
  运营商积极性更高,中国移动为主
  而运营商,尤其是客户流失较为严重的中国移动,对推动移动支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
  1、中国移动推动移动支付最积极。
  中国移动表示,2013年将在客户端、SIM卡、手机终端、受理环境、金融应用多方面加大投入推动NFC发展。
  在客户推广方面:计划2013年拓展300万手机钱包业务客户。手机钱包业务按三阶段进行规划,2012年准备阶段以产品开发为主,2013年市场培育阶段以重点城市和重点应用突破、培育市场环境为主,2014年逐步开始规模发展。目前已经完成4款手机钱包应用(浦发联名卡、招行卡、银联专区、联机认证)开发,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宣布推出手机钱包业务。
  SIM卡推广方面:中国移动计划在2013年发布1000万张以上,具有500多K空间的SIM卡,每张卡可以存储数十个应用,逐步对移动用户默认发放带有NFC功能的SIM卡。目前第一批4家卡商基础功能通过测试,已经具备发行条件。2013年5月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邀请多家制卡公司共同商讨移动支付推广计划,云南分公司计划招标5-6万张NFC-SWPSIM卡,并发展5000户体验用户。
  在手机终端发展方面:中移动已经发布了NFC终端白皮书,计划2013年销售1000多万台NFC手机终端,定制基于OMS系统的多款Ophone手机。2013年2月中移动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NFC-SWP模式开展合作。目前2款手机(三星GalaxyS3、HTCOneXT)通过研究院NFC测试,三星、HTC、华为、中兴、酷派、联想等多款NFC手机正在研究院NFC测试中。中国移动初步规划2013年有14个品牌,超过20款NFC终端。
  受理环境方面:中移动已在全国50多个大中型城市推广远程支付业务,覆盖水、电、煤气、公交、便民、燃气、医保等九大领域,缴费项目超过200个。未来还将基于自有账户开展业务,在市政公交应用、校企一卡通应用、商户优惠券应用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中移动已经与30多个城市的公交地铁达成意向,将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等重点城市启动应用环境的试点,实现以点带面,进行受理环境的突破,预计在2013年实现全国NFC手机钱包的商用。
  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方面:截至2013年,中国移动已经与与工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业务范围涉及话费账务查询、银行转账,手机缴费、电子支付、零售购物等多个领域,以提高客户对移动支付业务的认可度。例如:2013年2月中国移动和招商银行签署了《中国移动与招商银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4月中国移动与共同拓展移动支付市场,2013年5月中移动与在上海联合推出了国内第一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手机SIM卡的手机支付银行卡。不仅如此,中国移动还学习日本NTTDoCoMo的发展模式,直接入股金融机构:日持有浦发银行20%的股份。
  2、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跟随为主。
  中国联通NFC手机支付早在2012年12月正式商用。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也在年初表示,2013年中国电信将与银行合作采用NFC-SWP方案推出电子钱包,将规模投放NFC-SWP卡,并启动终端定制。
  2013年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共同开发基于13.56MHz近场支付标准的NFC-USIM卡“手机钱包”解决方案,并向全国全面推广。联通用户可将招行信用卡账户内置在手机USIM卡中,就此实现银行卡功能与手机功能的“合二为一”,刷手机即可直接进行各种消费。中国联通还计划借助联通集团在农村市场的通信网络覆盖及服务网点推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机支付产品,为农户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
  中国电信的支付品牌是“翼支付”,“翼支付”面向企业和校园,面向城市公众用户和面向电话用户等不同的客户类型。2012年中国电信与建设银行发行全国首例UIMPASS手机信用卡,与招商银行共同推出“招银天翼联名卡”-手机钱包业务。
  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联通和电信在移动支付方面暂时没有明确的推广计划,我们认为,这与两者在新业务创新方面对中移动的跟随习惯有关。在移动支付的大众接受程度尚未确定之前,国内行业推广仍将以中国移动为主。
  近场支付运行环境逐渐完善
  商家POS机改造近半
  要完成近场支付必须有两个受理环境的支持,具备移动支付功能的用户手持移动终端和商家终端,受理终端的良好改造是移动支付快速推进的基础条件。
  目前来看,支持近场支付的商业终端主要包括商户非接触式POS机、地铁及公交刷卡器、影院和出租车等小额支付刷卡器等。根据相关媒体发布的数据,目前在上海已有近6000台商户终端可支持手机现场支付;在宁波,用户只需随身携带一部银联智能卡手机,不仅可在遍布全市的7000多家商户消费购物,还能在市内10条公交线路体验“刷机”乘车的便捷;在长沙,第一批试点的百货、超市、电影院、药店、便利店、快餐店、出租车等已完成手机现场支付改造。
  由于手机近场支付所用的POS机与非接触式金融IC卡所用的POS机可以兼容,国内EMV迁移在经历了近十年后,POS机接触式改造接近完成,2011年非接触式POS机改造开始启动,全国30个地区启动了48万台POS机的非接触式改造。与需要完全更换机器的接触式POS机改造不同的是,从2009年后销售的EPOSS机普遍带有13.56M的非接触读写头,非接触式改造只需要在接触式POS机的基础上加入一个非接触式读卡模块即可,改造过程简单,也无需大量投资。根据数据显示,在银联的260万台POS中,至2012年10月国内非接触式POS终端为102万台,2012年底突破120万台,占比接近50%。
  但由于非接IC卡受理环境主要涉及餐饮、服饰、超市等有小额、快速支付需求的传统商户,此类商户在所有受理非接触式IC卡商户中的占比超过84.2%,非接触式改造短期之内难以为商户贡献额外收入,因此改造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各大厂商推出NFC手机
  NFC方案确定为近场移动支付主流解决方案,各大手机厂商积极推出NFC手机予以配合。2011年11月全球大部分运营商在GSMA会议上声明支持NFC-SWP为手机支付解决方案,并着力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2012年NFC-SWP方案在全球多个地区得到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同时,三星、HTC、诺基亚、索尼和黑莓等手机厂商在2012年推出多款搭载NFC模块的旗舰版手机,NFC手机数量增长超预期。在此,我们对目前市场上主要的NFC终端手机终端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事实上,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移动通信世界大会(MWC)上,几乎所有的高端智能手机都支持NFC技术。苹果、谷歌、三星、诺基亚等智能终端领域的领军企业都十分关注NFC技术。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一直在研发NFC技术及其可替代技术。尽管目前苹果iPhone5还不支持NFC,但苹果新的NFC替代技术专利已经获批。另外,谷歌在2011年将谷歌钱包推向市场,这也是一项基于NFC技术的服务。随后,谷歌和三星联手打造了具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机NexusPrime.2011年,诺基亚方面也表示要在美国市场力推NFC.2012年4月,诺基亚便推出了首款支持NFC技术的owsPhone手机Lumia610,而在此之前,主流的诺基亚Belle智能机均具有NFC功能。根据ABIResearch最新报告预测称,到2014年全球将有超过5亿部支持NFC的终端在使用。据估算,2013年年内NFC移动和消费电子终端出货量至少将达到2.85亿部。
  在国内,运营商推广NFC应用的力度也逐渐增大。2012年,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就NFC的商用进行合作和研发,11月推出了首个手机支付产品。中国移动发布了NFC终端白皮书,计划2013年销售1千多万台NFC手机终端,计划与各终端厂商合作发布多款的NFC终端产品。中国移动计划将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等重点城市启动应用环境的试点,实现以点带面,进行受理环境的突破,预计在2013年实现全国NFC手机钱包的商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受理环境改造过半,NFC手机不断推出,国内近场支付将迎来快速发展。同时,经过多年的磨合和妥协,国内也已经基本形成固定的发展模式,“运营商+银联+银行”三方共同合作,各司其职,并逐渐形成了初步的利益分配机制。由于运营商目前对移动支付的推广积极性更高,所以在NFC支付各种实现方案中,SWP-SIM卡方案逐渐成为主流,而全终端和SD卡方案收到价格过高等多种因素限制,推广难度较大。下文我们将以SWP-SIM卡方案为主,分析近场支付产业链及相关投资机会。
时间合作方合作内容2011年9月 中国银联和中国建设银行 推出的“银联手机支付”业务正式上线 2012年8月 中国银联与光大银行 约定在产品和服务研发、市场推广、风险监控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 2012年8月 中国银联与三星电子 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备忘录。三星GALAXY S Ⅲ也成为首款通过银联移动支付NFC-SIM产品认证的手机 2012年9月 招行与HTC 联合推出“手机电子钱包”,将信用卡“内嵌”入手机当中 2013年4月 中国银联与Intel 两家公司的战略合作主要专注在三个领域:跨设备平台的智能支付解决方案、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云计算和大数据解决方案。 2013年4月 股份有限公司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 在包括互联网收单、虚拟卡安全支付、二维码支付、手机支付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优化电子商务体验,为中信银行卡持卡人在境内和境外的消费提供创新的支付服务
(责任编辑:DF050)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移动pos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