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为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司,需要给公司订阅一些报纸和杂志,请问哪些报刊比较好?谢谢。

编程方面的杂志或报纸
编程方面的杂志或报纸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报纸杂志周年寄语
《商界》杂志创刊15周年
  《商界》杂志创刊整整15周年了。
  15年来,《商界》杂志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历程,也为中国市场经济知识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作为一个责任媒体自身的贡献。
  15年来,《商界》杂志一直坚持鼓励人们去创造去奋斗,在倡导、激励人们创造财富追求财富的同时,也在努力倡导一种有价值的商业文明和商业精神。因为我们没有忘记作为传媒人的人文理想和社会责任。可以说,《商界》也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去拼搏、去创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鼓励更多的读者造富于他们自己的同时,也造富了社会。
  这本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商业财经杂志,以启蒙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实践为己任。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巨变的时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理性”、“通俗”的办刊原则指导下,积极探索。在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15年来,《商界》杂志的办刊理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财经期刊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作为一本中国本土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15年来,在中国市场经济道路上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角落,从普通创业者到福布斯富豪,从街头小店到著名大企业,从大学生到经理人,从小摊贩到大学者……都布满了《商界》的读者。杂志还远销欧美主要国家和东南亚华人地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海外有实际发行量的杂志。
  《商界》杂志连续多年被国内不少独立发行调查机构评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期刊。在众多期刊中,《商界》杂志被业界誉为中国招商第一刊;评为北京“首都机场读者最喜爱的杂志”;最近,被中国期刊协会、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评为“2008最受广告商青睐的中国报刊”;连续多年被国家邮政局列为全国20家重点推广的报刊;2009年1月,在中国传媒大会被评选为中国10佳财经媒体,也被《中国图书商报》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12大品牌期刊。
一、开中国财经媒体的先河
  15年前,我们把商业财经故事融入到期刊乃至更多媒体中,是《商界》杂志一个大胆的尝试。
  15年前,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不久,走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成为举国共识。然而普通中国人都面临困惑:什么是市场经济?它会给我们生活与未来、工作与学习带来怎样的改变?该怎样抓住市场经济机遇,突破自己的人生?这个时候,如何看待财富、如何获取财富,甚至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以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实现它,都成为当时全社会的时代需求。
  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期刊界,对财经类杂志的认识,依然是极其传统的期刊运营模式,除了少数党政机关有一些纯经济理论刊物外,完全走向市场的财经期刊几乎没有,中国期刊市场上根本看不到适应大众市场需要的财经类期刊。
  《商界》杂志顺应了这个需求,一创刊就完全面向市场。内容上,它“集商界经营之道,看商界丰富人生”的办刊思想,将普通人感到高深枯燥的商业财经知识大众化、通俗化,并将这些理论融入到现实社会中的人文、人生、人性的背景中,极大丰富了刊物的内容。在形式上,《商界》杂志是国内第一家以新闻纪实和讲故事的方式报道商业财经事件,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报道了一个又一个改革开放中的商界人物,从根本上解决了商业财经杂志的可读性问题。
  杂志创刊就引起了极大的市场轰动,发行量每年以数万份的速度增长。那时候,由于我国第二次经商浪潮的开始,大量的机关干部、技术人员、国有企业的职工下海经商,“下海”一词成为了全社会的关键词,杂志编辑部每天要收到数百封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现在回忆起那些溢美之词都令人心情激动。
  最为普遍的来信还是那些在商海里拼打的读者,他们说,在中国传统的轻商社会环境中,他们仿佛像找到了组织。云南铜矿的企业报主编来信说:“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才出现的一份不同凡响的杂志。”哈尔滨一家电视台的编辑来信说,“通过杂志,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看到了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希望,看到了中国人务实的精神。”著名作家蒋子龙说:“这本杂志纯文人办不好,纯商人也办不好,纯经济学家也办不好,就要那种真正理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商业、文化的多元化文人,才能把握好办刊的理念。”
  事实上,我们收到了几乎是社会各阶层的读者来信,有创业者、有经商者、有全国知名的企业家;有关心商业的省部级干部,有党务工作者、有医生、有解放军战士、有大学老师、有文艺工作者;有下海的失败者、有曾经失去生活信念的人、还有河南第二监狱的380名服刑人员的联名来信……。
  15年来,作为中国创办较早的商业财经媒体,始终根植于广大商人和企业家群体里是《商界》杂志成功的重要基础。
  15年来,我们怀揣着媒体人的责任和理想,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根本要素。
  二、关注和“抚摸”商人、企业家是我们永远的宗旨
  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幸运的企业家——因为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有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支撑;因为有无数个创造财富的机会;因为有许许多多得天独厚的先机……
  今天的中国企业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辛苦的企业家——因为有改革开放进程中那些并不完善的体制束缚;因为有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那些观念影响;因为有商品经济中那些急需改进的环节;还有,我们自身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
  所有这些因为,都需要中国一大批有社会责任的精英,去思考、去探索、去践行、去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特色的发展之路。
  其实,经商本质上就是经营自己的人生。要奋斗,要在商场上拼杀,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和商人,除勇气之外,还需要具备更多的优秀品质,因为你在赚取财富的同时要保持作为人的那些最基本的人生观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这不是每一个商人和企业家都能做到的。严格意义上说,企业家与企业的最终需求和目的是不一样的。企业,毫无疑问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作为个人的企业家,自身的人生目的绝不是追求财富的最大化。
  于是,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常常陷入一种困惑:一方面他们要带领企业去追求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作为个人,他们又要实现人生自我的幸福。在这种双重力量的挤压下,商人和企业家们很容易迷失,从而导致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常常把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与一个商人和企业家作为个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混为一谈。很多时候,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在有意或者无意地默默承受着这种困惑所带来的迷失和灾难,在经营企业中一步步走向难以挽救的境地,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自己人生价值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牺牲品。
  作为一本商业财经杂志,《商界》始终把关注和“抚摸”商人、企业家当作我们的责任。事实上,商人和企业家是一个务实的群体,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媒体的一般性“抚摸”,这个群体很难动“情”。因此,《商界》的“抚摸”形式是:所有思想、观念的东西我们坚持不说教;涉及经商、经营管理知识的普及绝不生搬硬套;用现代商业精神和商业文明去探讨商业活动中的敏感问题;积极倡导健康的财富观和人生意义的多元化。这些也是《商界》为什么始终保持财经期刊发行量最大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这样,《商界》杂志关注和“抚摸”商人、企业家的宗旨就应该永远地坚持下去。
  确实,短时间的暴富让很多中国人(甚至包括政府)来不及思考面对更多的问题。30年中国经济变革的成功让中国正进入百年以来的经济强盛时期,对全民来说,除了尽情享受改革所带来的繁荣之外,一个重大的考验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是否已经学会了如何承受巨大财富所衍生出的种种精神考验和思想冲击?很显然,率先富起来的商人和企业家是首当其冲遭受这种考验和冲击的最大群体。
  《商界》杂志企图担当一种媒体责任: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商界》,让我们的读者掌握更多经营企业的优秀经验和获取财富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商界》读者认识到每一个企业都是社会的,企业家是一种职业,而职业只能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不是人生意义的根本。财富、家庭、子女、爱情、成功、名誉、亲情、朋友……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商人和企业家一幅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生活图画。
  15年来,《商界》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鼓励更多的民众融入创业、就业队伍的基本政策。事实证明,《商界》在适应期刊市场的同时也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中国社会就业的现实是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目前,我国私营企业的就业规模平均是14人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发展一个私营企业就能创造14个就业岗位,对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极大的现实作用。
  我们的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的积极作用让我们倍感鼓舞和欣慰。
&  三、期刊发展必须走品牌建设的多元化之路
  有人说《商界》更像美国的《福布斯》,我们说,《商界》什么都不像,《商界》就是《商界》,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商业财经杂志。
  15年来,《商界》杂志累计发行超过7000多万册,单本杂志阅读率5.3人、近4亿多人次从中开卷有益。我们从零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杂志社已经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收6000多万元,成为重庆市主城区的纳税50强,真正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抓的成绩,并受到了广大读者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为我们更加努力工作增强了信心。
  15年来,由于《商界》杂志的发行不断飙升,一种特殊的媒体广告价值也迅速凸显,那就是人们对功能性商业信息的广告需求迅速提高:产品需要消费,销售需要渠道,读者渴望项目,资本需要投资。一种特有的B2B广告功能在《商界》杂志形成。
  杂志在完全找到了自己清晰的广告盈利模式后,经济效益连年翻番,出现了在中国期刊史上少有的因为广告效果太好,而客户暂停刊登广告的现象。也是中国期刊单期杂志出现超100版广告的少有的几本杂志之一,《商界》杂志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国内期刊界的大刊名刊。
  中国社会的现实,决定了中国期刊发展的极大空间。因为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使中国人对文化精神产品将产生持久需求;互联网带来的资讯杂乱和焦虑的现状,使人们渴望有更多更好的权威资讯和理性判断;城乡二元化结构、贫富差距、阶层分割的长期性,导致不同生活环境下的不同阅读习惯将长期共存,纸质期刊将永远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媒介之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期刊的经营和创品牌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相反,它成了门槛越来越高的行业,必将导致中国期刊产业的升级和经营模式的创新,也需要一大批期刊界领军人物有更长远的目光、更创新的思路、更精确的操控能力。所以,期刊的发展必须走品牌建设的多元化之路,在坚持期刊的政治方向的同时,把每一本期刊当成一个企业、一个产品甚至一个项目来经营。因为期刊自身的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是决定期刊成败的根本。产品的定位、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品牌塑造、产品的市场推广等,它要完成的所有经营管理过程无疑与一个公司的发展完全一样。
  当今市场,任何期刊,只有多元化全方位地运用期刊资源的边际效应,才能产生综合效益。所以,期刊也要加强产业整合,大力发展期刊的其他服务功能,不仅给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还要进一步满足读者和客户的多种服务需求,搞好咨询、会展、活动、培训等相关业务。最大限度发挥期刊自身的资源优势(.38,-1.25%)和边际优势,是期刊发展的路径之一。
  回顾《商界》15年,让我们倍感自身的责任重大,作为商业财经媒体人,我们不仅要思考中国的企业应该做什么,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应该做什么,我们还要思考中国的企业能够做什么,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能够做什么。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思考,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永远去努力的工作。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不乏缺少奋斗精神,也不乏缺少社会责任。那么未来的30年,就需要更多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思考如何来构建一种保障市场经济规则有效执行的长效机制,一手牵着理想,一手牵着现实,把自己企业的经济效益真正搞上去,让财富远离肮脏,让富裕远离不仁,使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真正成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坚力量,为国家、为社会担当更多的责任。这,也是作为媒体的《商界》杂志永远坚持不懈的追求。
  最后,感谢那些曾经关心、支持《商界》的读者和各界朋友!也感谢那些给我鼓励、帮助的领导和同事们!借此机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们!
&&京华时报创刊5周年&
报纸是一张信息纸,权威是信息的第一要义。
  作为雄踞早报市场龙头的主流都市报,我们,始终高扬权威的旗帜。
  权威是一种姿态,我们以权威为目标作为第一追求;
  权威是一种气质,我们以权威为基准传递最重要的信息;
  权威是一种影响力,我们以权威为利器赢得市场;
  权威是一种操作方式,我们借助重磅新闻和高端人物为权威作注。
  我们,正在权威的路上走向更加权威。&
  做新闻,就是做选择。
  做什么样的新闻,在什么版面上做新闻,做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稿件,版面做什么样的处理,这是每天摆在新闻人面前的路径选择。尤其是面对重磅新闻事件,路径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当天报纸的成败,更是关系到一张报纸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我们认为,重大事件的报道是媒体权威性的重要标尺。
  因此,在京华时报的平台上,重磅新闻的完美采访与策划永远至尊无上。它总会位居最重要的版面,总会占据最多的报纸空间,总会动用最精干的采编队伍,总会尽可能多地消耗大家的脑细胞。
  5年间,我们已经沉淀下来这样的权威风格----以最权威的方式传播最重要的新闻事件:
  非典双解除,我们动用8个版面记录这一历史性的胜利;
  北京十一五规划,我们用16版的特刊进行独家详细解读;
  9.11事件,我们以最快最到位的报道传递最新消息;
  印尼大海啸,我们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并发回大量权威报道;
  为权威地报道这些新闻,我们殚精竭虑;为将这些新闻报道得权威,我们激情满怀。
5年如此,5年后亦然。
  人是万事之魂。高端人物是权威报道之魂。
& 作为主流化的都市报,我们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走进人物,走进事件核心,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在近年全国两会中,我们连续推出部长访谈,邀请这些权威人物为百姓解读国家大政。由于本报在媒体中的权威地位,这些高官对本报的采访十分配合;
  当王岐山在人代会上当选北京市市长时,我们利用6个版的黄金版面,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亲民市长;
  在财经报道中,我们已对七八十位顶级富豪进行专访,讲述他们的创业人生,用故事启迪大众;
  在国际报道中,我们关注阿拉法特、萨达姆等热点人物,不仅报道他们的命运,更通过一个人的命运透析背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有了人,我们的时政报道有了新鲜血液;有了人,我们的信息传递有了权威说服力;有了人,我们的重大事件报道更富感性,更耐寻味。
  关注人物,已成为京华权威报道的一种叙述方式。我们将继续这种叙述,并将叙述得更好。
  亲民得人,服务至上。
  天赋我责,心系八荒。
  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如伟人所言,京华以为人民服务为荣。
  雪中送炭
  在京华诸多优秀的新闻类别中,有这样一类新闻,格外受宠。读者喜爱,政府疼爱。这类新闻也是京华的镇庙之宝———民声类新闻。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 民声新闻之于读者,是雪中送炭,也是雪中送饭。每逢政府发布政策、法规,但凡涉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等和读者休戚相关的新闻,我们必定会殚精竭虑、三思再三思,踏实、朴实、扎实地将相关信息捧给我们最可爱的读者。让读者第一时间洞悉政府发布的规章、制度、措施,以及其对未来生活所产生的大小高低各不同的影响。
  我们的民声新闻,包括时事新闻中政府新发布的措施、规定等,以及热线新闻中的解惑、答疑等。譬如:时事新闻中关于个税调高起征点的详细解读,为迎接高考所开通的高招咨询专版;热线新闻中关于西罗园老旧电梯问题调查的一系列报道等等。
  我们将用尽所有力量,让读者远离懵懵懂懂、减少四处咨询的焦虑处境。
  同时,我们的民声新闻是雪中送炭,而非雪上加霜。我们是联系政府与读者的纽带,是政府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既有义务把政府的措施、规定进行详尽地解读和发布,也要知道读者关心什么、想要了解什么内容。
  我们将用尽所有智慧,坚持服务于民,对政府帮忙不添乱,对读者解惑不附愁。
  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如伟人所言,京华以为人民服务为荣。
  锦上添花
  潮流追踪、卖场快讯、美味推荐、旅游线路、健康导航、休闲品位、人才招聘、宠物乐园、新车速递、好房指南、天气预报……在了解了每天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鲜活新闻后,翻到B叠你就会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服务内容,比起新闻版严肃的超粗黑大标题和一条条排列整齐的稿件,这里的版面显得那么没有“章法”,一辆汽车可以横贯整版,时尚美女的发丝可以飘出边框……不要奇怪哦!这就是我们的“锦上添花”。
如果把新闻比做主菜。那么这些就是佐餐的配菜,在京华5年的成长回放中,我们从2001年32个版的招牌菜一路添盘加菜,今天虽不敢称“满汉全席”,但毕竟也是琳琅满目、四海味全了。
  雪中送炭让你看得过瘾,我家邻居小赵说得好:“早上起来还就少不了这口”。怎么,你口轻?那就主菜之外再来点清淡的,看看时装周美女养养眼,要不找个名山胜水自驾游,要不了解一下最近好房好车的行情……你说你口重?更好办了,美食版上多的是真正的美味佳肴,健康版让你吃吗吗香,休闲版、宠物版让你开心每一天……总之添花也好加菜也好,不香不鲜不精不净的咱一概不要,绝不会让你呛了鼻子、闹了肚子。
  锦上还会不断添新花,席上还会不断加新菜,京华的花为你开,菜为你香!
  我们是一份有力量的报纸,我们能够负责;我们是善用力量的报纸,力求精准打击,减少失误造成舆论对社会的伤害。五年来,我们高擎舆论监督大旗,为公众利益呼喊;五年来,我们不断成熟,将更多真想呈现。
  力透纸背
  无力者无从负责。虽然才5岁,我们已经是一份有力量的报纸。这力量来源于何处?那些和这份报纸一样青春年少的记者们,为什么总能写出沉甸甸的报道?那些安坐在办公室的编辑们选择的新闻,为什么总能摸准中国最有力的脉搏?
  力量来源于媒体的工作性质--一切都是公开的,公众利益是报道永远的风向标。
舆论具备巨大的力量,它将自己的力量授予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而我们有足够的勇气使用这些力量。
  原创是一种力量。从建报初的记者卧底"年糕杨"黑作坊,到今年的"锦绣大地注水猪"暗访,我们冒着危险不断揭露关系食品安全问题的黑幕;"双色球造假"事件、"二号管重复使用"的报道,对危机公众利益的问题,隐瞒公众知情权的问题,我们不遗余力地揭露。
  选择是一种力量。发生在各地的孙志刚案、佘祥林案、西安宝马彩票案、乙肝歧视事件、张衡生事件、天价医疗费、成都火车站警匪勾结案等,我们都在第一时间以较大规模进行了报道。这些看似个例的事件无一例外都成为了对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件。
  那些令人激动的报道已成历史,那些贯穿报道中的力量,我们牢牢掌握在手中,永远印在纸上。
力量越大,责任越大。我们是一份有力量的报纸,我们更深知,对力量的合理使用与规范是多么的重要。舆论的力量是一把双刃剑,擅使可降魔除妖,滥使则难免遗祸。
  我们要求新闻事实的出处一定要有两个以上来核准,对于一些关键环节,要求更高;对于复杂的事件,我们愿意倾注大量的时间小心求证;而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评论,我们更耐心选取锋利与到位合二为一的文章。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刚刚发射成功,"神五专家被害"的"爆炸性新闻"突然被抛出,我们通过求证发现疑问,在第一时间内放弃了这一新闻,并于其后做出揭露真想和引导正确舆论的调查性报道;我们可以在面对欺骗性隐藏性更强的"可锐职业顾问咨询公司",花费数周时间,一一比对,将真相报道;在笼罩着动物保护与表达爱心的光环下的"海豹被人投食打火机"事件中,我们也宁要真实不要似乎最适合大众媒体的喧嚣。
& 即使这样,我们也免不了误用舆论之力,而造成不恰当的伤害。因此,在每周一与读者交流的"透明"版上,都能看到堪正报道失误的专栏。古人说,君子的失误如同日蚀,有缺损众人皆知,而改过也仰头即见。我们力求如此。
  负责是一项难度甚大的指标,我们在亮出舆论之剑时,自我规范的严格如泰山压顶,不敢有丝毫闪失。
文体大餐活色生香
  曾有人以茶喻人生,云:春荣秋衰,花开花落,循环往复。只应一句,活色生香,不常有,就是美。与君之交,得此真味,足矣。
  其实,京华时报文娱体育新闻之“活色生香”,便有如这茶味,时尚而不俗艳,大俗亦即大雅;从不孤芳自赏,亦绝不追求八卦。
  新闻,副刊,资讯。这是文娱部"魔幻厨房"每天奉献的三道娱乐大餐:新闻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秉持平民视角、专业眼光,客观为经,专业为纬;副刊"胡同"特色鲜明,别具一格,成为读者最喜闻乐见的品牌版面;资汛,则及时奉上最值得推荐的文化娱乐产品。
& 京华体育新闻,朴素、简洁实用,屏弃浮而不实的华丽、搔首弄姿的矫情,追求真实、客观、主流、服务,期望体育新闻娱乐化,但绝不沉迷于“花边新闻”和“小道消息”。
  在文娱体育常规新闻的呈现上,我们“惜墨如金”,力求最丰富,通过短小、精练的文章送上琳琅满目的新闻大餐。而每遇重大新闻,我们总能作出最快速的反应,且“泼墨如水”,《国学大师启功仙逝》、《好人傅彪英年早逝》,以及《创世纪?世界杯》特刊《神话纪?奥运会》特刊等,这些"集束炸弹"让读者耳目一新。
  正所谓,捧读京华时报,品味活色生香,得此真味,足矣。
视觉盛宴雅俗共赏&
任何学问,钻研至最后都是美学。
& “像卖鲜鱼一样卖新闻。”这是一位资深媒体评论人士高度认同京华时报“坚持事件性新闻”理念所做的生动比喻。
  其实“鲜”只是一方面,因为如何将琳琅满目的“鲜鱼”成功地卖出去,即报道新闻的能力怎样,还需要“活”———灵活的编采能力和生动的版面包装。
  正是依靠“鲜”、“活”合璧,京华无敌。
  美不胜收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人才七分妆。说的就是包装的重要。
  京华时报的成功,靠的是丰富及时的新闻大餐,也同样离不开每天将这些新闻大餐烹制成色、香、味俱全的视觉盛宴的“厨师”。
& 京华时报“外表”沉稳大气中透着灵动飘逸,形成这一气质的最重要因素有两个:图片的大胆运用和版式的精心制作。
  在世纪灾难印尼海啸惊心动魄的救援现场,在举世瞩目的神五、神六发射现场,在非典隔离区温馨的分娩房间,在北京的哥九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的感人瞬间,都有我们摄影记者不辞辛劳不知疲倦的身影……
  烹制视觉盛宴的“厨房”是由14个兄弟姐妹组成的美编室。美编们调和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用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画出了世间最美丽的彩虹———连接京华时报与读者的彩虹。
  “厨师”们根据新闻素材的不同,挑选不同的色彩、线条作为配料,为读者烹制出一顿顿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申奥特刊传达了国人的喜悦,世界杯特刊阐释了足球的激情,消费特刊让读者了解了最新资讯,伊拉克特刊让读者感受到战场上的惊心动魄……
洛阳纸贵,一纸风行。
  从京华时报创刊伊始,这两个极尽溢美的专辞就被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不断加在这份新锐报纸身上。从创刊时的一炮打响,到五年来的持续增长,京华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诠释着一纸风行的真实内涵。
  蓝色狂飙、魔鬼式发行,这一切奇迹都是包括小蓝帽在内的京华人在这五年创造的。
行者无疆永不言败
  对于蓝帽人,该表达该记忆该写下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怎能忘记创业时的艰辛最初发展订户时的艰难,怎么能忘记被人拒之门外时的尴尬甚至瞧不起时的心酸。我知道,我们的蓝帽人,是勤劳、善良、勇敢、自律的人;是诚实守信可以守时的人;是好学上进能够钻研的人;是和你我一样拥有美丽人生的人;是有美好憧憬的快乐的发行人,是一群优秀的好人。
  小蓝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行走在光荣与梦想的路上。歌德有一首诗说:“看,我还未看见,他就消失在我的面前;我还未察觉,他就已经改变。”我们身边的世界在飞速而剧烈地动荡和变化着,令我们目不暇接,躲闪不及。面对这样的世界,蓝帽人要做的依旧是像真的勇士那样,直面疆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服务、快乐出发,用心诚信,辛苦劳作。努力创造条件,抵达更宽阔的领域。
  行者无疆,永不言败。
&&& 我们的经营观
  京华5岁,一路风雨一路歌。
  我们的版面规模越来越大,发行量越来越高,广告收入越来越哈。京华时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上节节高升,巍巍然已由新锐变为主流,已从江湖登入庙堂。
京华人五年枕戈待旦,终换来一览众山小的开阔澄明。盖能如此,除仰仗天时地利人和,亦和我们坚持的新闻理念、经营理念息息相关。
  我们力求保持企业稳定、持续、良性的企业增长;我们相信报业竞争最终是影响力和盈利能力的双重竞争;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和自造血意识是现在报业竞争中最需倡导的意识。我们反对不切实际的鼓吹,鱼死网破的攻奸,我们认为,数据说明一切,盈利才是硬道理。
  这是我们的自信之源,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五年来,我们不止一次的提醒团队,有生存才有发展,有量才有质,有流水才有利润,有影响力才有盈利。在这样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京华时报经营人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扎稳马步,练好内功。发行方面,我们改变了以高投入轰炸市场的粗放模式,转而开始控量发行,用区域控制优化读者结构,以饥饿疗法塑造洛阳纸贵的形象。广告方面,我们稳守分类广告、保健品广告、促销广告等传统阵地,从前年开始向房产汽车和品牌广告等高端阵地发起总攻。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五年灯。这五年风雨兼程,汗水酿成美酒。酒酣胸胆,我们又将上路,继续前行。
逆市飞扬,一枝独秀。
  在去年平面传媒广告下滑的冬天里,京华时报广告刊登额不降反升。这就是仅仅创刊五年的京华时报的霸气和自信,因为她是一个能创造财富的平台。
  相对广告客户来说,京华时报就是换得财富的黄金平台;相对广大读者来说,京华时报就是获取产品资讯的超级平台。
  在一片“报业的冬天来了”的惊呼中,京华旗帜猎猎作响。
& 在去年平面传媒广告下滑的冬天里,京华时报广告刊登额不降反升。这就是仅仅创刊五年的京华时报的霸气和自信,因为她是一个能创造财富的平台。
  相对广告客户来说,京华时报就是换得财富的黄金平台;相对广大读者来说,京华时报就是获取产品资讯的超级平台。
  在一片“报业的冬天来了”的惊呼中,京华的旗帜猎猎作响。
  快速成长的京华时报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5岁还是一个幼儿。在将近200年的中文报业历史上,5年更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仅仅5周岁的《京华时报》却在中国报业创造着辉煌的奇迹。央视市场研究(CTR)的两个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个奇迹:2005年《京华时报》的广告刊登量已经进入全国报纸前10名,在北京市进入三甲;读者规模接近180万人,在北京报纸中位列第2。这表明《京华时报》已经成为北京读者和广告商最喜爱和关注的报纸之一。正是因为这样的成就,《京华时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监测中进入了20强。
  进入21世纪后,北京的都市类报纸在几年中就由三四家发展到八九家,北京报业市场一片繁荣。但2004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报业的发展遇到了困境,作为报纸经营收入主要来源的广告市场出现了下滑的迹象,北京报纸广告市场在2005年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一些创刊时间不长的报纸没有走出亏损经营的局面,个别曾经辉煌的报纸也出现明显下滑。在这种景况下《京华时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
  我多年从事媒体经营的研究,一直关注着北京报业的发展和变化。《京华时报》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有两条。首先是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办报方向,把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读者的基础上,只有提供了读者需要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其次是建立了符合市场化要求的运营体制和经营机制,以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去经营报纸。中国的报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只有坚持面向市场和改革,不断创新,才能得到发展,快速成长的《京华时报》验证了这一点,相信会有更多的报纸证明这一点。
啃下大中这块硬骨头&
2004年3月,刚刚走出校门的我来到《京华时报》社广告中心,从事家电行业的广告推广工作。
  广告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来报社前只知道《京华时报》很受读者欢迎,广告也做得非常火爆。大中电器作为著名的家电销售连锁企业,每年投放报纸的广告金额达到几千万元,但是在《京华时报》没有刊登过一次广告。
尽管广告中心的同事们尝试做过许多广告推广工作,但都没有打动大中电器。现在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偏偏落在我这个新手身上,由我来负责它的广告推广和服务工作。
  我想,所有的事情都存在因果关系,大中电器过去没在《京华时报》做广告,并不意味着以后永远不做。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凡事都应向前看。《京华时报》在北京市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是一个强势发展的媒体,大中电器也是京城家电销售领军企业之一,强强不能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无知者无畏。我试着通过电话、快递资料、邮件等方式与大中电器有关人员联系,开始并不谈广告,而是告诉他们《京华时报》在读者、版面、内容等方面的最新增长变化,真诚邀请他们参加广告中心的客户活动。通过几次接触,我觉得他们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冷漠,相反却都很友善、素质很高、很好交流。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我的真诚与实在。冲破了陌生这堵墙后彼此有了信任,我经常与他们一起探讨北京都市报市场态势,客观比较各家报纸的优势与劣势,让他们重新真正认识《京华时报》,为他们制定最优广告投放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日,大中电器在《京华?十一消费特刊》刊登了一个头版通栏广告。从此,《京华时报》与大中电器合作拉开了序幕。2005年大中电器将《京华时报》列入报纸广告刊登的首选媒体,广告金额超过4000万元。
  做客户服务就是交朋友,当你真诚地对待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真诚地待你。其实销售就是这么简单。
得读者者,必得天下。
  京华五年,一批、一大批读者追随京华风雨走来。他们为京华提供各式的新闻线索,他们为京华的报道鼓与呼。京华的报道是亲民的,民生、维权换来读者对京华的忠诚;同样,京华人也在忠诚地为读者风雨兼程,奔波在路上。
  忠诚,就是这样简单的一诺。
我们的读者观&
& 曾几何时,我们被人垢病为"民工报"。我们知道,这样的垢病中,有误解,有中伤,也有嫉妒。
  每天早上,我们的报纸舒展在每一个早餐桌上,象新鲜的牛奶和纯洁的朝阳;我们的报纸流传在交通工具和写字楼中,象忠诚的伙伴和亲密的良友。
我们的读者是我们所有一切的起点和终点,是我们的信心之源和力量之源。
  有媒体把读者分成三六九等,张口高端读者,闭口白领人群。不是高端,亦非白领,就不在视野之内,不在服务之列。我们以为,读者只是在统计学意义上才有分层,所有的读者对我们来说都是上帝,都是我们服务的的对象,感恩的受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有强大的影响力。我们并不在意那些对我们是"民工报"的侮辱与轻蔑。因为这些侮辱和轻蔑中,满是对泥土的背叛,满是对大众的疏离。没有泥土,就没有果实;没有大众,就没有报纸--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坚持,也是市场化报纸马到成功的真理。
  我们生于大众,我们长于大众,我们骄傲于大众。尊重和汗水,为我们换来大众的宠爱。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才是硬道理。诸多调查公司的调查得出了让我们心醉的数据:京华时报,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早报,占据60%以上的零售市场分额;我们的读者规模、教育程度、中青年读者比例、个人月收入和家庭月收入等一系列指标,也都取得了令广告主惊喜的优良表现。这一切,都是我们尊重大众、满足大众、服务大众的读者宗旨结出的累累硕果。
  与刻意为之的读者过滤行为不同,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们一以贯之的新闻理念、经营理念。我们不仅取得了读者量上的显著优势,也取得了读者质上的领先战绩,能如此,因为我们明白"有量才有质"的道理。我们不仅取得了发行上的成功,同时也取得了美誉度上的成功,能如此,是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踏踏实实的做报纸,搞经营,才能获得尊敬和认可,收益和利润。
  只有把根深植于大地,才能开出眩目鲜艳的奇?。只有把报纸真心诚意地办给读者,才能赢得掌声和美酒,收益与尊重,我们深信这个道理,我们会始终走在这样的道路。
红色之旅结下厚谊&
& 去年夏天,我接受领导交给的任务,带领由本报与上海好记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好记星?京华时报小读者英语红色夏令营的37名小营员(年龄10岁~16岁)奔赴革命老区江西,开始为期5天的红色之旅。这5天,我们不仅浏览了黄洋界哨口,参观了当年的小井红军医院,还瞻仰了井冈山烈士陵园和南昌八一广场纪念碑,并给井冈山夏坪希望小学捐了款和慰问品。
短短的几天夏令营生活,使我们这些新时代的成年人和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最大的收获是接受了革命历史教育,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吃了苦、爬了山、走过红军的路,这是最有意义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一次活动。
  这些90后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宝贝。起初,我们工作人员非常担心,生怕会出现什么意外。通过与小营员们的接触后发现,虽然有的小营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但都非常听话,说好了集合时间都能准时到达,时间观念比大人还强。这些从小吃惯了麦当劳、肯德鸡的孩子们,第一天吃饭就嫌饭菜不好,有的竟然连碰都不碰一下。但参观了希望小学后,看着那些身材矮小、黑瘦的同龄孩子,望着他们简陋的校舍,真正感觉到自己和那些孩子比起来,简直太幸福了。后来几天,孩子们都争着吃馒头,端上来的蒸南瓜还不够吃呢。
  这群孩子年龄最大的孩子也只有16岁。别看这些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别人照顾他们,在这个临时组成的大家庭中,大孩子主动帮助年龄小、个子小的同学,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帮着拿东西,还真有点儿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呢。
  短短几天生活,我们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的纯真与可爱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声和笑语,他们的活泼与朝气同样使我们这支队伍激情满怀充满生机。虽然此次活动,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很疲惫,但看着来接站的孩子家长们满意的笑脸,看着这些孩子在几天的集体生活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意志,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我们无比欣慰。
  舍不得的红色之旅,舍不得的小读者!
&&&秦朔:对时代负责
  从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危机,到大地微微暖气吹的复苏,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迎来新世纪(14.04,0.22,1.59%)的第二个十年,迎来改革开放从“而立”到“不惑”的起步之年。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Great times)。世界越来越强地感受到中国的力量、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印记、中国的话语。
  这又是一个艰难的时世(Hard
times)。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凸显,差异与分化的拉大,社会焦虑的扩散……所有这些压力,经由迅捷开放的交互传播,变成一种带有传染性的情绪,且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每一种情绪都应当直面,都可以理解,都需要释放,每一种情绪的成因也都必须重视。但是,我们不能让情绪主导我们,主导我们的时代。情绪可以提出问题,但无法解决问题。当情绪变成一种群体无意识,一种思维模式,它会伤害我们,伤害我们中的每一个。
  当我们因现实中的问题而困顿,因某些问题一时无解而感到挫败、甚至陷入失望时,“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就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命题。
  历史不是某些片断的组合,而是一条绵延的长河。一经发生,“当下”就成为历史,但“当下”的含义需要在过去和未来的坐标中才能清晰辨认。放宽视野,才能在一个更大的、历史的大潮流大格局中,更真实地看到今天,看到今天的时代,看到时代的大方向。
  由这样一种长程的历史观出发,不难发现,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三四百年来全球近代化、现代化大潮的一部分,是一两百年来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开放复兴进程的一部分。今天的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正在她的上升期;作为一个民族,正在她的光荣期;而作为一个个体,中国人享有的生活水平、物质财富、精神成长、社会交往也远远超逾从前。以大历史的视框观察,这是一个朝阳正在升起的时代,中国正在迈向高山之巅的道路上爬一个大坡。近距离看,这个坡起伏跌宕,甚至旁边就有深深沟谷,但在大视野中,这是一个“大牛市”的上坡,只要我们自助自强而不自暴自弃,只要我们清醒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过多时间精力用于自我消耗,则我们必将真正抒写中国国运的黄金周期。
  5000年不间断的历史让我们骄傲,但对长期封建专制下根深蒂固的影响,则需永保警惕;300年的屈辱让我们刻骨铭心,但天朝大国唯我独尊的意识,也需时时防范。在大历史的转型期,如此之大的一个国家,与世界重新对接,找到和平崛起之路,在“只有一个地球”的世界中,舒展容颜,扬眉吐气,开放包容,承担责任,这是时代的大趋势,是泱泱大国的大气象。可以预见,中国又一次为世界、为人类作出贡献,中华民族再一次大放异彩的大幕只是刚刚拉开,现在是在途中跑,而途中跑总是会不断调整,调整呼吸,调整步频,但只要坚持到底,只要不停步,不折腾,并且善于更聪明地调整,通过调整跑得更好、更稳、更持久,我们距离梦想中的未来就会越来越近。
  这样一种基于大历史的观察,会让我们找到一种更豁达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的焦虑需要用历史的理性和理智去放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穿越阵痛,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克难攻坚,也需要时间。水滴石穿,是水的力量,更是时间的力量。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评论中国近代史时说,如果说很多民族是被异族踏灭了他们文明的火把,那么中国人是自己踏灭了文明的火把。今天,在伟大复兴的机遇面前,我们的责任是向前看,是高举自己命运的火炬,而决不是随意放下。
  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需要大历史观;如何看待时代的问题,同样需要大历史观,而不是简单地从完美概念出发。
  例如,对中国诸多结构性问题中的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对农民工保障问题,每当看到其中那些弱势群体命运的报道,我们的心就会披上伤痕累累的外衣,和他们一样创痛。但从大历史来看,中国农民融入城市、融入工业化的过程,恰恰是在消解而不是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和30年前严格分割的城乡结构相比,历史是在进步而不是退步。这个二元结构的消解过程,注定充满了摩擦和阵痛,但更应看到的是,城乡之间的交往、容纳、互动、分工、融入,在这30年间已经天翻地覆,附着在城市人和乡下人名称上的诸多身份印记其实已经开始淡化,并终将实现更高层次、更符合一体化方向的新平衡。
  又如,对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问题,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看,在改革开放之始,中国将如何切入世界经济?高端?完全自主?拒斥?因为历史的屈辱而先做清算?我们所踏上的为世界生产廉价商品的道路,不是屈辱,而是在当时诸多条件下的合理选择,它既有助于中国展开新一轮的工业化和接踵而至的城市化,也是对外部世界的负责,是对全球消费者福利的增益。今天,只要认真地从微观走进中国经济,就会发现,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已经开始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正日新月异地提升,源自中国的世界级企业群也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开放过程中,把基础打牢后,中国企业完全有实力和能力与世界对话。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亿万人民的创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和激发起来后,历史的车轮就很难停下。单就某个时点来说,孰进孰退的讨论是有意义的,但放长眼光,答案并不复杂:给定开放、平等的竞争条件,必然是先进者进,落后者退;高效者进,低效者退;能创造更多消费者剩余的进,创造较少消费者剩余的退。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去讨论所有制成分的分野,而是要创造让先进、高效、有利于消费者利益的生产力更好释放的竞争环境。
  毫无疑问,我们的时代,矛盾在凸显,焦虑在增长,而矛盾与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阻碍历史进步大潮流的障碍、痼疾和顽症,还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宪政民主,公平正义,司法昌明,公民权利,在实践中还未能充分地落实和体现。既得利益和机会主义的固化,特权和垄断,官僚依赖型的管制,对社会成本和环境的透支,使得我们的繁荣往往脱离不了畸形的影子。人们渴望繁荣,但不是非理性、寡头化、权贵依赖型的繁荣。历史早已证明,每当这样的繁荣出现时,那种深切的、对平等和正义的呼唤就会涌动在无数人心头。从这个意义上说,繁荣不是稳定的护身符,理性的繁荣,和谐的繁荣,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石。
  以上述的历史观为依据,作为中国财经日报的先行者,《第一财经日报》在创办五周年之后,选择以“对时代负责”作为她迈向下一个未来的核心理念。我们希望倡导负责的态度,负责的思维,共建负责的时代。我们希望在纷繁复杂的时代中,超越中西、左右、全球与本土、国有与私有等等简单的二分法,而回到“士志于道”,回到人本、开放、理性、和谐、真善美等更具本源性的价值立场。我们希望以诚敬之心,深挚之情,探寻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能够建设得更好,作为一种深刻信仰的、充满对人民关怀的社会主义,如何与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相结合、相互动。
  我们倡导负责的方法论。不偏激,不极端,以学心听,以诚心记,以公心辩,以仁心说。我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彰显自我,而是为了发挥社会良心和信息平台的作用,是为了求解问题,探寻方法,培植信心,找到顽强坚韧的奋进力量和创新路径。
  我们要做负责任的财经大报,对时代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负责。这一切落实到报道上,就是要让市场因为我们的存在更有效,让商业因为我们的存在更负责,让社会因为我们的存在更公正,让政策因为我们的存在更切实。
  我们深信,在一个以“委托-代理”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分工社会中,无论政党还是政府,无论企业还是媒体,也无论是哪个组织与哪个个体,坚守受托责任,发挥专业精神,忠实履行契约,都是最基本的价值选择。负责的政策和政府,负责的商业机构,负责的市场参与者,负责的公民,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中国是我们的中国,未来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不来负责,谁来负责?!
  如果我们没有一种对于负责的自觉,我们可能会走入相互指责的年代、相互斥责的年代,在相互的诘难怀疑中,衰减我们的热情,加剧时代的阵痛。
  如果我们有一种对于负责的自觉,我们就会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限定性。正如经济学更多地是在研究需求,也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社会必须体察那些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这就是经济学的限定性。
  建立负责的态度,我们也将更容易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更宽和更深的意义上,体悟和合之道,传递信用和信任,谦卑但不自卑,自尊而不自大,负责胜于指责,不怕歧见但更追求共识,看重奉献远重于索取。在这个多元的时代,矛盾的时代,感伤、感慨乃至愤慨,所有真实的情感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我们更需要的可能是感动、感恩、感谢的情怀。我们呼吁社会对自己负责,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自己是自己真正的主人,天道酬勤,正道光明。我们需要忧患意识,但无须把忧患变成无边的忧伤和悲戚。
  开放社会中的媒体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媒体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和满足,将形成强大的自我冲刷力量,有助于社会自组织的更新。因此,可信赖的媒体,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探求无尽的生命力”,日,《第一财经日报》诞生。因为所听到的“对时代负责”的天职般的召唤,2010年,我们再次出发。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5000年的列祖列宗在问,遥远的子孙后代在问,大地和天空在问,风和绿叶在问,每一个读者在问——“在你生活的那个时代,你尽到责任了吗?”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降下帷幕。蓦然回首,世纪之交的钟声,仿佛那么遥远,但又似乎那么切近,时代的巨轮,夹杂着众声喧嚣,正行走在这个民族的“历史三峡”之中。100年前的第一个10年,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处在新生的前夜。从出洋考察到预备立宪,从皇族内阁到革命风云,革命力量的风起云涌与保守势力的固步自封,断送了和平转型的历史机遇。百载中华,“中国往何处去”始终是中国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直到今天,一切源发于古典,舶来自泰西的问题,都仍然摆在我们面前。 
然而,近10年来的社会转型,与此前不同的地方,在于变革从以政治领域为主向以经济社会领域为主,从大人物主导改革转向小人物推动改革。
在古典社会中,对社会等级的承认,使精英阶层必须凭借其社会道德的维护者的身份,而获得主导社会的资格。30年前的改革开放,再次把中国汇入现代化的潮流,在这场全面的社会改革中,乡村社会基本解体,大批人群的日常生活从乡土转向城市,乡村的道德规则已经失效,城市的公共政治生活规则仍然没有建立。最核心的是,掌握着权力的精英阶层正在失去政治理想,失去改革的原动力,改革往往不是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而是权贵阶层利益的需要。 
在这样的社会大潮中,小人物变成浮萍一叶,往往没有享受改革成果的资格,没有参与社会博弈的能力,没有捍卫家园的条件。但是,他们源出天然的善恶观念,源自血性的勇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 
10年来,如果没有衡阳农民那样的合法维权、于建嵘那样的知识分子的奔走呼号,就没有农业税的废除和农民负担的减轻;如果没有唐福珍那样的市民的奋起反抗凤凰涅槃,维权律师的上书,就没有拆迁条例的一再修改;如果没有崔英杰、邓玉娇那样的反抗者,就没有被暴露于阳光底下的罪恶。 
这些大时代的小人物们,他们并没有治国安邦的宏愿,没有名留千古的希望,他们或者只是想在万人如海的城市中谋一点生计,或者只是要保住自己最后的家园,或者只是要保存自己蝼蚁之命的最后尊严,但是,这个时代最终将他们推上了前台。他们也以他们的血性与理性,以他们的善良与坚韧,把他们的名字镶嵌到这个时代之中。
新世纪已经过去整整10年,社会公正问题,正在越来越严峻地考验着这个时代,尤其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阶层。一个社会的好坏,不是以GDP为衡量标准,也不是以社会资源占有者的奢侈生活为标准,而是以每一个小人物的生活为标准。一个以小人物的血泪为法治发展推动力的时代,决不是一个正常的时代。但愿未来法治的进程,是稳固地奠基在朝野共同推动的基础上,奠基在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之上,而不是奠基在小人物的悲剧之上。
感念并铭记他们,是为了丈量我们这个社会走了多远,我们还能走多远。
《经济观察报》:感谢读者
一年前的4月16日,《经济观察报》面世。在第一期报纸的头版上,我们关注了两件事情,一件是一些政府官员进入行业协会,一件是长虹集团人事出现变局,我们称它为“长虹代沟”。这两篇报道都不能称得上成功之作,但是,它们代表着这张新报纸自身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对引发中国经济领域重大变化的人和企业投入最大的关心,对中国经济的走向做出独立的思考。
  在随后的5个月里,《经济观察报》又接连报道了联想集团的重大举动,跨国企业AT&T在上海的遭遇,GE公司最新的投资活动,国内最大的公司联通和它的CDMA项目的进展,航空公司最新的重组动态,以及苏南现象引发的思考,中关村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等等。我们报道过的人物包括知名企业的领导人段永基先生,刘氏兄弟,王志东,CA公司的王嘉廉,阳光文化的明星杨澜;当然也包括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官员和专家,这中间有最近成为另外一类新闻热点的梁锦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大谷一朗先生,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经济学家林毅夫、樊纲等等。
  新报纸面世5个月后,它变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采用橙色新闻纸印刷的、颇有现代气息的报纸。显然,报纸变化的不仅仅是颜色,伴随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我们开始把我们的视角放得更大、视线放得更远。从上海APEC会议前的中美关系特刊开始,我们跟踪了9.11事件的全部过程,我们全面报道了国内外各界对这一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评论和看法,我们并大胆预测了9.11事件后中国经济的走势。
  在9.11事件之后,我们借用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口说出“当前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不确定性’”。而令人意味深长的是,“不确定性”这个词的流行,恰好表明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转入到寻求有序化发展的阶段。
  去年年末,中国入世谈判成功之际,我们推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特刊”,并于2002年第一期提出了“中国国际化元年”的理念。抱着这一理念,我们的两位出色的记者现在正在美国巡回采访,从东海岸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到西部的高科技中心,在最近的8周时间里他们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的变化,并带回亲身经历后的思考结果。
  当然,这一年中给我们最多的鼓励还是市场的认可,读者的认可。上海一位叫陈宏伦的读者因为买不到我们的几期报纸,特意来信说:“这么好的报纸(对我来说!)会不会因为营销的思路出问题才买不到?我不知道贵报的营销思路,更不知道贵报的经营情况,但至少如果贵报不能成为中国新兴经济的权威报纸,我会非常伤心的!”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的几个大学生很喜欢我们的专题版,为此他们还在课余严格地按专题的版式和规划精心制作了一个环保主题的专题寄给我们……更多的读者则对我们的报道提出各种批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采编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我们相信读者已经看到这些建议在报纸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
  我们从创刊之日起就一直认为,读者是一张报纸最后的制作者,一篇报道只有在经过读者阅读之后,才能最后算做完成了制作过程。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读者交流,与读者一起把这张报纸做好。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李栓科长致  秉承“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办刊宗旨,《中国国家地理》走过了改版的十年风雨路。日,杂志社将在北京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庆典活动,中宣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领导、院士专家、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300多位嘉宾将参加这次盛会。
  以下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在《中国国家地理》改版十周年庆典答谢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晚上好!
  今天,中国国家地理改版十周年庆典晚会在此隆重举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杂志社全体同仁,向百忙之中给予关怀和支持的、不远千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尊贵的客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我们今天的会场之外,就是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再向西行走500米,就是故宫皇城。对于一个自古崇尚经验和应用,弱于理性和逻辑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一家科学传媒的周年庆典,能够在这样一个具有地标意义的地点举行,本身就已意义非凡。
  今晚庆典的主题就是感恩。中国国家地理改版的十年里,我们历经了众多的艰难曲折,没有对科学的坚守和执着,没有对梦想的追逐和渴望,没有全体同事的勤劳和奉献,没有在座各位的爱护和支持,我相信,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国家地理》。
  我要感谢这个激情澎湃的时代。
  就在30年前,我们的国民还无法自由的迁徙和行走在自己的国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今天,“赏千秋景”已经不是少数人的奢谈,改革开放30年,物质极大丰富,体制极大进步,为我们亲近自然、思索造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与社会基础。
  我还要感谢壮丽多姿的祖国。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形态和人文资源最为丰富多样的国家,祖先为我们圈定的这片土地,虽然说不上遍地稻花飘香,却也集纳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地带、生态类型和地貌景观;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一直慷慨的接纳着先来后到的各族民众,滋养、庇护着我们,提供我们及后代子孙安身立命的空间,并以高峻的山峰、壮阔的大海、丰饶的土地,充实、砺炼着我们的心魄。
  正是先有地理、才有山川、才有人文、才有英雄,才有中华大地人杰地灵的丰饶物产。我们继承的种种历史文化,不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延续,更得到扩充与创新,进而开创出丰富多元的地理人文风景。
  我更要感谢在座的诸位。
  我们不会忘记,走过的10年风雨路途中,就是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作者、各位摄影师、发行伙伴、广告伙伴、读者朋友和媒体同行,在为我们一路“遮风挡雨”
!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分成绩,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简单的感谢其实难以表达我激动的心情,事实上,《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归功于你们的智慧、辛劳和奉献,光荣属于大家,属于在座的每一位!
  中国国家地理走过的这十年,是一本杂志与一个时代的十年,是一本杂志与祖国山河巨变的十年,更是一本杂志与各界朋友神交意会的十年。十年里,从一个月发行不足2万册的科普读物转型到单月发行量突破100万的科学传媒,我们走过了一条充满风雨的激情创新、梦想超越之路。不仅《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版改版取得成功,日文版、繁体版、英文版陆续面市,《博物》、《中华遗产》开始成长,手机报、网络、电视等新媒体也全面发展……。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成为“国际知名刊物”这一目标所要攀爬的山峦丘嶂也必将是险峻的。但是正因为我们所处的大时代、因为我们的日益强大的祖国、因为在座的你们,——我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坚信,我们最终一定会到达。
  我还要感谢我们的团队。
  10年来,我们从创业时的11人扩展到现在150人的团队,
“一人请进门,全家齐上阵”的企业传统依然在延续。今晚参会的还有我们曾经的同事、战友,我没有忘记你们曾经做出的贡献。请向为我们奔走相助的家人道声谢谢。
  我们会继续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品味风尚生活,让科学和理性的种子继续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赋予国人更多热爱中国的理由,带给世界更加完整的中国景象。这是《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不容回避的职责,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从业经历。
  现在,就让我来拉开《中国国家地理》感恩节的序幕。饭桌上仅仅是薄酒、简餐,但是我们《中国国家地理》每位员工的心中早就盛满了感激。今天晚会的主角儿就是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祝愿大家能够享受一个轻松愉快的夜晚!
  谢谢大家!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十年风雨路&
 从风雪弥漫到秋风再起,许多青春不在、多少豪情消减、无数机缘擦肩。
  我曾在北极光中循着北极星的指引走向北极点,北冰洋的浮冰在原以为能安身保命的帐篷下瞬间撕裂又挤压拱起,“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豪情随着冷蒸发升腾的白色水汽瞬间湮灭。
  我曾追逐过南极空中五六个太阳的幻日胜景,南极大冰盖让我享受到灼伤与冻创。当“极地号”在最后一抹阳光下渐行渐远退出冰海时,我平生第一次号啕大哭,恐惧使我早已忘记了迎风而立的寒颤。我在南极的极夜里度日如年,在南十字星座的光芒下与雪被护身的帝企鹅惺惺相惜。
  我也曾在世界屋脊的帐篷里卧看银河斗转,与狼群对峙长达1个多月……
  10年的青春,交织着爬冰卧雪的苦难和探究自然奥秘的梦想,多少次已经濒临放弃,又听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再坚持一次!”
  10年前,从荒野中获得的坚韧力量被我一股脑儿地投进了另一种生活:办杂志。在把《中国国家地理》做大、做强的这10年,我经历了同样的惊心动魄与起死回生……
  风雨同行:从地理到传媒的演变
  回想起来,我和《中国国家地理》的不解之缘还是从南极开始的。1987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投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年里,大致也就去过三个地方: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当然,每个地方不止一次,每次的停留也算得上漫长。其中,1990年底参加的南极“越冬”队、在中山站度过的为期13个月的考察是最刻骨铭心的。因为,如果有足够的事情需要做、哪怕有危险我都不会感到那么受煎熬:大把的工作闲暇需要打发,无边的寂寞会在漫长的黑夜之中悄悄蔓延……终于回到北京、回家之后,《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当时正在孕育着一场深刻改革的《地理知识》向我约稿,后来于1994年、1995年连载了我根据自己厚厚的笔记整理、改写的“我在南极越冬”。两年、持续16期、长达4万多字的连载,为我赚到的外快却是少得可怜的,好像刚刚可以购买一条万宝路香烟。
  (1987年--1996年)4年在青藏高原,4年在南极,剩下的2年时间在北极。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而考察“三极”的10年给了李栓科难能可贵的人生经验:尊重他人、信念决定生死、机遇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对其后的办刊也十分有益。此图为1995年,征途中的中国首支北极点科学考察队,李栓科为该队队长。
  (1987年--1996年)4年在青藏高原,4年在南极,剩下的2年时间在北极。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而考察“三极”的10年给了李栓科难能可贵的人生经验:尊重他人、信念决定生死、机遇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对其后的办刊也十分有益。此图为他在南极时与帝企鹅的合影。
  不过,直到1997年4月的一个下午,《地理知识》编辑部“元老”之一李志华老师敲开我的办公室门之前,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被卷进这场蓄势待发的改革之中。摆在我面前的是艰难的选择,一边是心爱的、且已“初战告捷”的科学考察前沿阵地,一边是陌生的传媒行业以及充满坎坷的变革之路。
  我为何选择了后者?很多年之后,尤其是当《中国国家地理》开始在中国期刊界引领潮流,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其实,我的想法非常简单,李老师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的真诚,还有对荣誉、挑战、冒险的渴望,那种探索、尝试、失败、奋起、成功的诱惑——那时我真年轻啊!不过,10年之后,我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理性的答案——准确地讲,或许这个答案早已存在于我的潜意识之中。
  在《地理知识》里,我曾经写过看到“幻日”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幻日”产生的自然背景,难怪老祖宗会流传下来“后羿射日”的传说。那时的中原大地应该如同今天的南极一般洁净,人们真的可以看到9个太阳!然而,当时《地理知识》对地理“圈外”的影响委实有限。直到今天,还会有人问我,真的会有“幻日”?为什么会有“幻日”?每回答一次类似的问题,我都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公众对地理科学方面的谈资如饥似渴,而地理科学也亟待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传播——的确,让我怦然心动的是科学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广阔前景,虽然,那时我的心底并没有清晰地勾画出《中国国家地理》的发展蓝图。
天下无小事。一本杂志的改革和一个国家的改革一样,初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庆幸的是,从一开始,我们就选择了一条最“笨”的、但可能是唯一的通途:内容为王——最初我们的团队只有9个人,其中7位更供职于编辑部。那时,国内高档杂志市场几乎被舶来品完全占领,封面清一色美女俊男。而我们的1998年第一期新版杂志封面别出心裁,选择了绝对的国货: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严格地讲,直到2000年第10期,《地理知识》才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但是,我们这个团队更愿意把1998年的第1期当作改版10周年的起点。因为,就在那一期,和大熊猫一起,《中国国家地理》第一次以一行七八磅的小字出现在封面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变革是,“地理”两个字变大了,而“知识”被镂空、变浅,1米开外,似乎就可以忽略不见了。
  我们从未有丝毫亵渎知识的念头,但我们的确已经深深地陷入到了“科普刊物”与“科学传媒”的定位争论之中。1950年创刊的《地理知识》发刊词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对世界和中国的地理事宜有基本的认识。”——定位是100%的科普。到2000年10月,“地理知识”4个字撤离封面,《中国国家地理》的发刊词已更改为:“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我们想做的就是科学传媒。
2000年第10期
  那时,我们已经注意到,传统的科普读物总在忙于回答
“是什么”、“为什么”一类的问题,随着分秒更新、海量存储、免费索取的互联网兴起,这类刊物只能渐渐淡出历史。而科学传媒的核心在于把握、跟踪和引领社会话题并提供谈资,才有可能具有适应网络时代的蓬勃生命力。饶是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制作一本科学传媒呢?
  寻找青鸟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幸好每个人的记忆都是选择性的。就像我的10年科考,我最不愿意回味的就是与狼对峙、冰河逃生……当《中国国家地理》获得阶段性的成功,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变得越发充实,变革之痛也便越发遥远……只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某个恍如昨日的场景悄悄唤醒。但是,忙忙碌碌之中,谁又有时间去细细玩味呢!
  无论如何,风雨之后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彩虹:现在,中国期刊界普遍公认《中国国家地理》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科普到科学传播的演变,走到了期刊界的前沿阵地。而我,也算得上与杂志风雨同行、命运与共:从地理学研究的圈子转型到了传媒行业。
  日,“《地理知识》创刊五十年暨更名《中国国家地理》庆祝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留下了这张创业时期的部分CNG员工合影。当时,杂志社主要成员包括:社长、总编李栓科,执行总编单之蔷,编辑部主任李志华,编辑李雪梅、刘晶、马明、王德辉、徐健、王牧,美术编辑李晟,图片编辑姜平,地图编辑陈俊华,行政部江郁(主任)、甘克军,广告部张星星(主任)、刘毅,发行部孙伟龙(主任)、闫成龙,会员部李晓峰(主任)、贾立。
应运而生:时代与读者的双重选择  10年之间,《中国国家地理》发生了巨变。从1998年1月的2万余册到今天的简体版月发行80万册,日文版、繁体版、英文版陆续面市,《博物》、《中华遗产》开始成长,手机、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方式全面发展……这样的成果着实令人欢欣鼓舞。作为见证者之一,让我深深感动的是,10年之间,曾供职于《中国国家地理》的每位同仁都为之历经了百般考验,为之付出了辛劳和智慧。毋庸置疑,罗马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建成的,《中国国家地理》的光荣属于整个团队,属于每一位员工。
 (2005年--2006年)这是《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快速增长的两年,不断冲击并刷新着中国高档期刊发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归功于时代的进步,也归功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领导给予我们的指导与呵护。该图为日,《选美中国》庆典仪式上,路甬祥院士(中)、刘纪远所长(右)与李栓科社长共同启动“中国最美的地方”。摄影/马宏杰
  人不能同时选择生活的AB两面。不久前,编辑部还有同事问我,假如当年我没有选择《中国国家地理》,那么现在我会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或许我还在青藏高原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考察着、研究着;抑或更戏剧一些,正被你们的记者抓住、担当着免费的咨询专家……
  这个答案看起来信口开河,其实是因为我心底有个信念:一方面,荒野的考察总在召唤着我;另一方面,我坚信,我并不是《中国国家地理》不可或缺的一员,《中国国家地理》今天的成功不仅仅是我们这个光荣团队的奋斗成果,也是时代和读者的双重选择。
  时势造英雄。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坚实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人们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攀升。举个例子,旅游业开始兴盛,而且,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普通旅行社的带团旅游,开始了出国游、自助游、探险游,引发了户外热、登山热……不过,虽然旅游热带给了《中国国家地理》一定的发展契机,但我们的特色并不是旅游。如果非要跟旅游挂钩,只能说,我们的报道内容解决的是“出行的谈资和理由”,我们关注的是“差异之美和变化之美”,而不是目的地本身。
 (2005年--2006年)这是《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快速增长的两年,不断冲击并刷新着中国高档期刊发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归功于时代的进步,也归功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领导给予我们的指导与呵护。该图为日,“走国人景观大道,见证CNG百万时刻”的庆典活动中,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右)与李栓科社长分别在第一册与第一百万册杂志上签名并互赠。
  何为谈资?前些天,我们的一位编辑刚刚从桂西北一带喀斯特区域出差回来,闲聊中她说起了现在的洞穴旅游。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山水的审美都非常重视意境、象形,走遍名川大山,你可能听得最多的一句解说词不外乎“这块石头非常像&&”,“从这个角度看会更像&&”……旅游洞穴在开发过程中,石笋、钟乳石、方解石甚至珍贵的卷曲石,无一例外也会被冠以象形的名称——“这个景点叫做‘麻姑拜寿’,看看那里,多像一朵灵芝仙草啊!”在听到这样的传播声音时,她忽然领悟到了读者选择、厚爱《中国国家地理》的理由,并为之心潮澎湃。她说:“我相信,但凡看过我们关于喀斯特报道的读者,在那样的情形下,肯定能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洞穴之美;如果他侃侃而谈,‘贩卖’一点阅读体验,可能会比那巨大的石幕、晶莹剔透的鹅管和卷曲石还要引人瞩目。”
  差异与变化之美,则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地理的独特魅力。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这句名言,说的就是事物无时无刻都处于变化之中,即时间会带来差异——中华5000年的文化传承,随着时光的流逝,“时移事异”,为《中国国家地理》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报道话题。空间亦然。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以及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然地带。在如此浩大的空间里,差异之美异彩纷呈——我们精心编辑、回报读者、广受好评的厚达550页的2005年第10期《选美中国》特辑便是这一观点的最好例证。
  众所周知,盛世唐朝催生了李白、杜甫的壮丽诗篇,而西方帝国的崛起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中国国家地理》改版的10年,也是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兴盛的10年,许多的平面媒体都因此受到了负面影响,而我们的市场销售连续三年成倍上涨,在中国期刊界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不仅于此,现在地理类媒体几乎连年出新,包括网络在内的其他媒体也纷纷专辟地理板块。一言以蔽之,当代的中国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地理热潮”。值得庆幸的是,10年前我们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激流勇进。
  随着《新疆》、《云南》、《三峡》等特别专辑陆续推出,2003年,《中国国家地理》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不过那时,CNG人在外面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依然是:“你们和美国《国家地理》是什么关系?”因此,作为一社之长,李栓科在很多场合都需要宣讲CNG和NG的异同,传播我们的办刊理念,突出我们的“中国”特色。图为2003年度广告联谊会上,李栓科正在进行相关主题演讲。
感恩十年:心怀梦想并躬身前行&&&
对我而言,《中国国家地理》改版10周年的纪念日,更像风行西方400年的感恩的节日。当然,我们要感恩的
“上帝”就是我们的读者。在国内,我们已经拥有80万读者——按照1∶10的传阅率,应该是800万。在期刊界,拥有800万个“上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要衷心地感谢他们,尤其是那些“爱之深、责之切”的读者。我常常收到他们写来的长信,或者褒奖,或者挑刺,而无论多么犀利的言辞背后,我都能读出挚爱,让我深深感动。
  十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收获。《中国国家地理》简直成了近年来的“得奖专业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十大期刊创新领军人物……此图为李栓科社长在“CCTV封面二零零六”颁奖晚会上。摄影/马宏杰
  人不能同时选择生活的AB两面。不久前,编辑部还有同事问我,假如当年我没有选择《中国国家地理》,那么现在我会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或许我还在青藏高原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考察着、研究着;抑或更戏剧一些,正被你们的记者抓住、担当着免费的咨询专家……
  这个答案看起来信口开河,其实是因为我心底有个信念:一方面,荒野的考察总在召唤着我;另一方面,我坚信,我并不是《中国国家地理》不可或缺的一员,《中国国家地理》今天的成功不仅仅是我们这个光荣团队的奋斗成果,也是时代和读者的双重选择。
  时势造英雄。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坚实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人们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攀升。举个例子,旅游业开始兴盛,而且,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普通旅行社的带团旅游,开始了出国游、自助游、探险游,引发了户外热、登山热……不过,虽然旅游热带给了《中国国家地理》一定的发展契机,但我们的特色并不是旅游。如果非要跟旅游挂钩,只能说,我们的报道内容解决的是“出行的谈资和理由”,我们关注的是“差异之美和变化之美”,而不是目的地本身。
  十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收获。《中国国家地理》简直成了近年来的“得奖专业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十大期刊创新领军人物……此图是他领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后,正在发表“获奖感言”:我们奋斗了10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我们的目标还在远方、在高处,我们会继续躬身前行。摄影/马宏杰
  一本以内容致胜的科学传媒,“贩卖”的是隽永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引人思索的真知灼见。因此,10年之间,由大量优秀的作者、摄影师和权威专家组成的外围创作团队委实功不可没。他们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版权页上,但他们才是读者眼中真正的明星。我要谢谢他们,向他们的才华和奉献致以敬意。
  我的答谢名单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涉及发行和广告两方面的合作伙伴。假如《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可以称得上腾飞,发行与广告则是不可或缺的两只翅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是我们从说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家、政治家那里学到的智慧。但是,两只翅膀都硬起来,单靠我们的团队难以实现。因此,我要感谢多年来一直风雨同行的CNG全国发行网和中国邮政邮发系统,谢谢你们,不论寒暑、不分昼夜地把我们的杂志送达80多万“上帝”的手中。还要感谢荣辱与共的各位客户和各家广告公司,正是有你们的鼎力支持,我们才有了足够的能力奉献给读者更加精美、更加超值的内容。
  回过头来,我更应该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团队中的每一位员工。尤其是那些从一开始、从创业初期就加盟,一直不离不弃地坚守岗位的老员工。多年以来,我们不仅仅是工作中的伙伴、上下级,更成了生活中的挚友、“铁哥们”,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关爱。我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个团队为今天的成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对每一位员工我都心怀敬意和感激。
  值此改版10周年纪念之际,我还想对《中国国家地理》所有的员工家属致谢。10年前我开始就职于此,曾经以为,至少会比野外考察那10年更多地陪伴家人。但是,我没能做到。不仅仅是我,团队中的许多人都默默地牺牲了无数的节假日,我甚至发现,许多的家属都在为《中国国家地理》的事业奔走相助。
  国家的繁荣昌盛,地理热潮的兴起,为《中国国家地理》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我还要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新闻出版署的相关领导郑重致谢,是他们的无私关怀、悉心指导,为我们在最适宜的时代背景中搭设了一座最完美的演出舞台。
  就在上一个“纪念日”,日下午,我们在北京嘉里中心举办创刊55周年暨《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发布仪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提前了半个小时赶到。恳谈中,他满怀着喜悦肯定了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内高档杂志市场已稳居第一。而我更不能忘记的是他的殷切期望:《中国国家地理》距离国际名刊还有很大差距,你们要加速走向世界。就在今天,日,我又接到了路院长的亲笔信,他要求我们“以不断创新超越的姿态保持杂志内容的可读性和新颖性”。
  太多的往事,来不及一一追忆了。1998年第1期,改版伊始,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鲜花和美酒,只有一篇580字的“编后语”。那篇短文寄托了我们的梦想,其中许多梦想已经变为了现实,除了“把《地理知识》办成具有世界影响的精品刊物”——虽然那时我们已经清楚,这需要“几代同仁的孜孜追求”。
  有人说,我考察过了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就算去过了“三极”。我不能承认,因为我至少还没有登顶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不过我相信自己的体质和毅力,而且,随着登山运动的商业化,登顶珠峰已经不是太难实现的梦想。
  其实我的心中早已有了新的梦想,我把她当作人生的第四极:让《中国国家地理》成为一流的国际名刊、大刊,把中国天地之大美传播到全世界。
  我知道,这个梦想之于中国期刊,无异于一座珠穆朗玛。对我而言,难度更是远远超过攀登珠穆朗玛。不过,即使不能完美实现梦想也没有关系。我会尽力,带领整个团队,躬身前行,努力攀登,从大本营到C1,再到C7,C8……我的目标,至少要距离梦想的高度近一些、再近一些……
&&《时尚》12周年和时尚一起陶醉&  2005年8月,中国期刊界的领军者《时尚》杂志社迎来了它12周岁的生日。“12”这个数字在国人眼中具有“圆满”、“吉祥”的含义,而12年,更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圆满结束和新一轮希望的开始。《时尚》杂志社成长的12年,也正是中国时尚界飞速扩张发展的12年,从这个意义来说,《时尚》是发挥了媒体强大力量的引领者,同时也是一名冷静的旁观者,中国时尚圈内的新生和没落、张扬和内敛、浮华和深刻、成功和失败……都被它一一见证。在12周岁生日之际,它再次展现了自身强大的力量,并将这个光辉的形象深深刻在了众人心中。
  上篇:不可复制的历史
  ·诞生
  1993年,《时尚》杂志在北京东单西裱褙胡同54号的小院里诞生。这本后来在中国期刊界叱咤风云的杂志创办当初所经历的艰难,大概是后来者再没有机会也不会有心情重新经历的。极其简陋的办公环境、10万元的开办经费、几个年轻人的理想和热情、众多不可预知的困境,这便是《时尚》的最初的起点。10元一本的高级杂志在当时的期刊专业人士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少有人相信它真的能找到销路。但吴泓和刘江两位从《中国旅游报》走出来的编辑,硬是在无成功先例、无读者市场、无资金实力又无创办杂志经验这样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为这本意念中的豪华杂志奋身而行,把它实实在在地摆到了报摊上摆到了读者面前。这样的诞生不能不算是历尽艰难,两位年轻的创业者,就在千辛万苦换来的一本真真实实的高档杂志中开始了他们的理想之路。
  ·成名
  《时尚》创刊号专题新奇,印刷精美,而独具创新的双封面正反面倒翻的形式更是让读者大为赞叹,一时间名扬大江南北。这样的成就值得炫耀,但却给创办者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了保证刊物的高品质,精美的印刷不可或缺,但由于运作的关系,杂志销售收入无法第一时间全部回收,周转资金从何而来?如果说《时尚》的发展史上有若干关键点的话,当时这个真切的现实便可算作关键的推动力。吴泓和刘江意识到,必须“广告先行,摆脱传统的发行盈利模式”,杂志才有可能平稳地运转。正是这样的意识让《时尚》真正成名,创始人制作了国内期刊界首份广告例刊,穿梭在京城各大写字楼中,赢得了与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雷达表等国际品牌陆续成为了《时尚》的广告客户。吴泓、刘江对商机敏锐的洞察力,使《时尚》成为众多国际顶级品牌在中国宣扬其设计理念、推广其产品的一个平台。《时尚》也因此声名鹊起,不断与国际知名品牌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客户心目中成为不可动摇的首选媒体。
  ·借势
  随着《时尚》一步步壮大,创始人开始考虑更长远的发展之路。要想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必须借助成熟强大的力量。在国内,可借鉴的经验少之又少,这种局限让吴泓和刘江意识到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必要性。几经考虑与尝试,在IDG的引见下《时尚》购买了美国赫斯特出版集团旗下COSMOPOLITIAN与ESQUIRE的版权。后来又与享誉全球的Harper’s
BAZAAR以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旗下的《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等刊物进行了版权合作。与国际知名刊物的版权合作为《时尚》带来的不仅是更高的知名度、更多顶级品牌客户,更重要的是国外先进的办刊理念、完善的广告经营模式以及成熟的品牌营销策略。借着国外的先进经验,《时尚》的办刊水平和经济收益出现了质的飞跃,在中国期刊界书写了令人震惊的历史一页。最可贵的是,创办者并没有被巨大的收益冲昏头脑,也没有在与国际出版巨头的合作中迷失自我。他们意识到,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平衡是岌待解决的问题,在版权合作过程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对认为正确的部分没有丝毫的妥协。时间和销量证明了决策者眼光的独到和长远,也让《时尚》最终被评为最具价值的品牌。毫不夸张的说,如今中国消费者更多认同的是《时尚》,而并非国外的任何一个品牌,这正体现了《时尚》本土化的魅力与成功所在!
  ·壮大
  在成功运作一本刊物之后,《时尚》的创办者把先进而具有本土特色的经营模式拓展运用到更多的刊物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时尚健康》、《时尚家居》两本完全本土化的杂志在读者群和广告客户中大受欢迎,而《时尚旅游》更成功与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旗下的刊物进行了版权合作,成为中国最早与国家地理正式合作的平面媒体。除了创办更多的高级杂志,吴泓和刘江两位经营者制订了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将《时尚》杂志社打造成为真正强大的中国第一期刊集团。短短几年,时尚的网站、发行公司与图书公司一一成立,原先结构相对单一的杂志社拥有了立体的发行模式、渠道和自身的推广平台,《时尚》从此迈向了集团化,成为中国期刊界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成熟
  如今,《时尚》已不单是一本或多本好看的杂志,它已然成为中国期刊发展历史中的一个耀眼的榜样;《时尚》也不再只是一家传播潮流资讯的杂志社,它已在众多消费领域中圈出自己的精神领地。《时尚》成长到12岁,开始以成熟者的姿态担负起各种责任:在期刊界,它是后来者必不可少的研究学习对象;在时尚圈,它是冷静的旁观者,更是激情洋溢的精神领袖;在商界,它是拥有“最具价值500品牌”称号的令人尊敬的企业;在广告客户中,它是具有最强影响力、不可缺少的传播平台;在读者中,它是肩负着文化传播责任的美的使者……《时尚》真正成熟了,这不仅指管理者在经营中的游刃有余,更体现在《时尚》展现出的精神领导力和社会责任心。在经历了12年的创造、探索和吸收后,《时尚》回馈给社会的不仅是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产品,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可信赖的精神。BAZAAR明星慈善夜、《时尚健康》千人瑜伽体验、国际男人节……这些由《时尚》发起的主题活动无一不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创始人经常提及的人文关怀。
  历史不可复制,《时尚》走过的12年更是中国期刊界绝无仅有的12年。这段历史见证了一本在小院里诞生的杂志令人激动的成长经历。也许会有后起之秀在另一个12年的努力之后到达今天《时尚》所在的高度,然而《时尚》在过去的12年中创造出的经营奇迹和感人精神,都已在今天完美定格。一轮历史走完,《时尚》站在了新一轮的起点上。它将怎样延续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
& ·情迷“陶醉之夜”
  《时尚》杂志社的周年庆典在时尚圈内名声颇大,其大气华美的风格为圈内人士所称道,邀出席的明星嘉宾每每欣然赴之。时值今年12周年大庆,此次社庆的活动策划组一反以往的中式情调,倾心打造出一个充满欧式复古风情的夏夜,让来宾深深陶醉于其中。
  位于北京北郊的华彬庄园一向以高雅的欧式庭园风格建筑著称,8月20日,庄园白色的露台和巨大的分层水池上衣香鬓影,热闹非凡。直升机撒下的浪漫花瓣、精致的餐点、美伦美奂的水中舞台、古罗马装束的服务生、华丽热烈的焰火……众多美妙的元素营造出这一场独一无二的“陶醉之夜”周年庆典,令来宾心旌摇曳,久久倘佯。下列可圈可点的细节,更让人感叹活动组织者的良苦用心。
  -别具新意的迎宾马队。华彬庄园入口处矗立的迎宾马队和威武的骑士,来宾一到现场就感受到浓浓的宫廷气氛。身着古装、手握名册的大臣一一唱名,令来宾倍感尊贵。
  美酒、鲜花、竖琴、巧克力喷泉……众多陶醉元素组成的鸡尾酒会,令来宾真正融入陶醉的氛围中;来宾纪念拍照区还被设计成了时尚集团旗下各刊封面,来宾可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景置身其中,亲自出演一回封面人物。
  特别创作的舞蹈表演,是汇集多位服装、音乐、多媒体艺术领域专家的精心之作。演员的倾心演绎,加之服装、现场灯光及音效的完美配合,生动地体现出《时尚》从诞生到成熟的12年历程。令来宾耳目一新;
  配合华美音乐和炫酷视频的30多套设计大师张肇达的最新时装系列“江南”,像花一般一朵朵在舞台绽放,更是让来宾如痴如醉,体现了时装界的顶级水准;
  在庆典接近尾声时,12盏巨大的孔明灯从宏伟的罗马柱前徐徐升上天空,满载着祝福,代表了时尚新一轮的开始和希望,紧随的焰火点亮了夜空,将庆典推向高潮。
  除了精致的细节,此次庆典的重量级嘉宾也为活动增色不少。赵薇、黎明、……等重磅明星盛装出席,XXX、XXX等国际顶级品牌的重要人物也到场祝贺,充分证实了时尚集团的领军地位以及超强的号召力。
 ·陶醉的延续
  华美的夏夜终将成流逝,而《时尚》杂志社12周年庆典为当晚来宾带来的享受还将通过若干美妙的载体延续。
  除了定做的纯白色印花手袋和高贵的“陶醉之夜”水晶香槟杯,时尚特别邀请了新锐设计师钱骞专为12周年庆典设计了一系列绚烂的电脑桌面和屏保程序,其华美大气的风格展现出时尚集团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广大时尚爱好者可从新浪以及时尚在线的相关页面下载,延续一年的陶醉享受。
  附:《时尚》集团背景介绍
  《时尚》杂志1993年创刊,发展至今,旗下已出版:《时尚COSMOPOLITAN》、《时尚先生》、《时尚家居》、《时尚家居·置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风日产金融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