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投资风险是什么,好做吗?风险大不大?

新三板是什么?上海大好财富为您解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几年来,金融领域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自互联网上个世界九十年代传到中国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这波互联网浪潮经过席卷各行各业之后,终于来到了金融领域。此时的金融业正在进行改革,而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是全球瞩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
金融领域风云变幻
近几年来,金融领域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自互联网上个世界九十年代传到中国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这波互联网浪潮经过席卷各行各业之后,终于来到了金融领域。此时的金融业正在进行改革,而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是全球瞩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全球主要经济体每一次重要的体制变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除了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出现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另一件发生在金融领域的大事也同样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这就是国务院提出的完善资本市场多层次性,大力扶持新三板。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在谈及资本市场时,李克强表示,要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 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也提出&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从十八大到现在,国务院层面一直扮演着新三板代言人的角色。
大好控股开疆拓土
作为一家成立十年之久的资深金融企业,上海大好控股集团既面临着危机,也充满着转机。尽管线下实体做的很强大,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业内有着显赫的名声与良好的口碑,但是面对这两大机遇,骨子里就有&突破创新&精神的大好控股集团果断做出决定,全面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转战新三板,专注做新三板股权。第二步,继续巩固线下,强化实体,扩大全国势力范围。第三步,筹建国内专业的OTO新三板投融资平台,搭上互联网金融快车,引领线上线下投资新三板一体化潮流。
目前大好控股集团是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推荐机构单位,专注新三板股权投资,已开展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帮助数千家拟挂牌或已挂牌新三板的成长期企业进行股权融资。一方面在帮助企业获得资金的同时,努力从平台、资源、人才等多个方面支持企业后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帮助投资者选择优质项目,获取更高收益。
线下实体方面,大好控股集团总部位于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证券大厦,已经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扩大辐射范围,大好控股集团走出上海,相继在浙江、江苏开设了大好嘉兴分公司、大好苏州分公司、大好宁波分公司,立足江浙沪,形成鼎足而立之势。至此,大好控股集团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标志性龙头企业。然而大好控股集团拥有更大的雄心壮志,占领全国各大金融高地是大好控股长久以来的梦想。为实现这样的宏伟蓝图,大好控股正在着手开展成立新公司相关事宜。即将与全国各大企业及投资者见面的是大好北京分公司、大好深圳分公司,由于上海、北京、深圳代表着中国金融领域的制高点,这也标志着大好控股集团的全国市场已全面启动。
与线下实体大刀阔斧的推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在背后默默进行的第三步战略正暗中积蓄着能量,只等着爆发的那一刻。
大好控股集团董事长刘龙
大好财富横空出世
2015年,注定是大好控股集团发展史上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历时一年零一个月、汇集全国顶级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斥资千万打造的全国专业OTO新三板股权投融资平台正式浮出水面,隆重上线。为赋予这个倾注了集团心血的平台一个良好的寓意,特取名为&大好财富网&,有&大好为更多的人创造财富&之意。大好财富网的上线,开创了线上线下交易模式,将大好控股雄厚的实体与强大的平台完美结合。对于金融界来说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同时也意味着大好控股集团走在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前头。
由于大好财富网是大好控股集团的官网,因此不同于其他网站平台的第三方中介身份,大好财富网上的所有新三板项目都是经过大好控股集团专业的考察团队深入企业内部考察,了解公司发展历程、规划、前景,项目风险评估团队及项目评级团队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项目筛选,确保每个项目都具有投资价值。专业理财师为客户提供全程服务,操作更加便捷,投资更加安全可靠。
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大好控股集团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树立了&助力新三板腾飞,共享大好财富盛宴&的目标。正是因为新三板对完善资本市场多层次性,调整企业发展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大好控股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助新三板的发展一臂之力。在房地产投资日益低迷的时候,新三板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为了让更多的人在新三板投资这场资本盛宴中获得收益,大好控股集团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服务全国范围的人群,就是为了让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惠及到最广大的社会人群,而不是仅仅只是既得利益者的权力游戏。
大好控股集团在多年的经营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除了一直以来坚守创新突破的精神,其核心理念是&共享大好财富,铸就百年企业&。&共享大好财富&是指大好控股集团为社会创造财富,惠及更多的人群;&铸就百年企业&是指大好控股集团注重品牌影响力,追求长远利益。因此,大好控股做的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业,而这也正是大好控股集团受到广大客户信任与支持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婷j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新三板市场五大“骗局” 你不可不知_财经评论(cj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新三板市场五大“骗局” 你不可不知
  接触新三板一年多来,从案头研究到实地调研,期间接触了不少新三板中介服务机构(包括真心务实的、也包括纯忽悠的)、新三板挂牌非挂牌公司高管以及个人投资者。不得不说,新三板这个新兴资本市场中,着实乱象丛生。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大量打着为企业服务而玩弄资本手段的中介服务机构、也存在着忽悠个人投资者的无良公司,Wayen今天希望通过五个问题,来提醒投资者、挂牌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投资中切莫轻信所谓的天上掉馅饼的谎言.   1新三板是国家战略,不要多想,挂牌就能赚大钱?   很多市场上新生的所谓中介服务机构,为了扩大自身业务量,会想尽各种方法给中小企业洗脑。最常用的一套说辞便是新三板为国家战略,是历史潮流,企业挂牌后一定能赚大钱。不错,从新三板的战略定位来讲,新三板市场处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奠基层,为中小创新创业企业进行资本服务,也是国家级的战略。但问题是,是否搭上这班车,就能实现财富增值?   通过之前的数据收集,截至日,新三板市场挂牌的5770家企业中,有55.34%的企业自挂牌日起股票成交量为零,也就是说,新三板市场中自挂牌伊始便没有成交过的所谓“僵尸股”占到一半以上。这说明什么?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三千家企业付出了大量挂牌成本,然而并没有享受到任何所谓的国家战略红利。   一个称职的服务机构是与企业平等的交流,企业作为企业信息的甲方,服务机构作为市场信息的甲方相互沟通。这也是我们在企业调研中,反复与企业管理人员探讨新三板市场成本与风险的原因所在。简单来讲,新三板作为一个创新型的资本市场,定位更加市场化,并非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挂牌新三板主要面临以下主要成本问题:   规范成本、监管成本。新三板作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其挂牌企业在地位上成为公众公司,接受股转系统和证监会的监管。因而企业的管理结构、股权结构要进行重整规范,同时包括企业改制、出资到位、公司决策程序等等问题都涉及到企业重大的调整变动。而挂牌期间的审计、信息披露一旦疏忽,企业在资本市场可就不那么好混了。   税收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在挂牌前,依靠税收筹划(很多是靠偷税漏税)活的逍遥自在,但是被很多中介忽悠到新三板后,一切财务信息公开,税务机关查你很容易。此时很可能之前几百万的税收要补上,企业又没什么交易,而想回到从前已经是不可能。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之所以很多地方政府给予企业挂牌补贴,除了业绩目标外,也包含了企业挂牌后所缴纳的税收因素。   控制权流失风险。企业公开转让股权,后续增发股票必然会导致原有大股东股权的稀释。另外,公司决策程序的规范,使得公司决策要按照股权投票决定,从前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可能成为过去时。   所以,即便是国家战略,也要认真分析成本与收益。一些中介就是看重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不懂资本市场,渴望做大做强的急迫心态忽悠。如果仅仅是抱着跟风、获得政府补贴、“上市”圈钱的想法,这个市场真的不太适合。   2市值管理交给我,究竟是管理还是炒作?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一批打着市值管理幌子的中介服务机构的滋生。   市值,简单理解就是股价和股本的乘数,由于股本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市值的管理都离不开股价的管理。无论是机构研究还是投资者投资,目前市场上对股价的判断基本是基于市场比较法,更细化的讲,是基于PE倍数来评判的。根据此种方法,股价就是每股收益和估值倍数的乘积,细化到这一步,可以看出来,市值管理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公司净利润,也就是公司的基本面;另一个,就是市场的预期,估值倍数。要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获得资本市场给予的增值,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小中介企图通过短期的股价炒作来拉升股价,好一点的,会为企业拉几个名人站台、或者炒作资源对接,达到短期的股价提振作用。但是,市场上没人是傻子,尤其是新三板市场,更多的是机构投资人,基本面好不好,公司概念怎么样,多数投资者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很多接受所谓市值管理的挂牌企业,通常情况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这里简单讲几个新三板市场冒牌市值管理的手腕。前面讲到,市值一方面依靠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依靠公司利润,两者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市场预期除了行业趋势、政策出台等因素外,一个拥有较高估值倍数的公司往往要有利润高速增长的预期才能支撑得住。简单来讲,市场预期的很大一部分源于公司利润的高速增长。所以,那些忽悠企业完全交给自己做市值而忽视企业自身盈利情况的中介服务机构,往往都只是流于表面的炒作股价而已。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将市值简单的理解为股价,那么更加容易落入无良中介的圈套。要知道,新三板市场目前为大众诟病的一点就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市场中,短期内简单将股价拉低或抬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做法。比如刚刚挂牌的企业,采取协议交易,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我用几手的交易量,足以对标的公司股价产生非常巨大的波动影响。那么,一些中介机构在签订的合同中,只将股价作为服务标准,不考虑成交量的多少,这种服务对于企业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
  3挂牌前最后获得原始股的机会,挂牌是否必然增值?   这一问主要针对某些未挂牌公司寻求投资人购买原始股、以及一些中介机构推出的原始股购买项目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随着新三板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很多中小投资者也希望能够走进这个市场,趁机捞两笔,可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新三板市场从创立起就不欢迎中小投资者入场。一方面由于战略定位的原因,市场中大量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确实很大;另一方面,这块市场化的资本交易试验田,经不起专业性较差的散户折腾。   因此,某些企业和中介打起了挂牌前引入个人投资者的主意,企业为了更多的引入资金、中介为了拿到佣金,打着公司将要挂牌,最后引入原始股的幌子圈钱。很多投资者没有自身的专业判断,再加上对新三板耳濡目染,便动了心,甚至拿出自己的养老钱投资。   新三板市场接纳的是中小创新创业企业,这个市场与主板市场存在着天然的区别。主板市场由于监管部门和券商掌握着上市通道,主板供给端相对稀缺,上市公司往往有着较强的流动性溢价,这也是为何主板公司的原始股能够在IPO后的几个交易日能大幅涨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回到新三板市场,由于定位不同、功能不同,这个市场的准入门槛要低得多,呈现出与主板相反的情况,也就是市场供给端要远远超过需求端。在市场容量不断膨胀、而市场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必然走向分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新三板市场超过一半的企业根本没有交易,大量的企业日均交易量不足十万股。另外,企业挂牌后如果你的原始股想转让,必须有对手盘,对于流动性非常差的公司,很可能出现你急于用钱,但是手中的股权无法转让或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转让出去的情况。   所以,挂牌后企业原始股与股价增值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对于新三板原始股的态度,更多的要求投资者的专业判断。因为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整体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端,或者叫成长期,投资逻辑更加趋近于VC或PE。如果真的对挂牌前的原始股动心,最好先搞清下面几个问题:稳赚的生意为何会找到你?公司基本面如何?大股东是否有实力有背景?公司业务质量如何、运营模式怎样?未来有无大的运作意图、可行性如何?   再次提醒,新三板是一个投资周期前端的市场,风险很大,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资源对接,相爱容易,相处难不难?   与市值管理相联系的,目前很多中介机构称自己手中有很多资源,不仅包括资产、公司,甚至能将某国领导人对接给服务标的。有些中介服务机构将其作为市值管理的后续服务,称作协作效应,有些服务机构干脆单干这一项服务。   如果关注主板市场,可以发现近两年主板市场确实处在一个并购重组热潮中,其中不乏一些新三板的并购标的,甚至一些体量较大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开始寻找收购主板的上市公司机会。似乎市场的热潮给了企业家一种错觉,似乎好的资源遍地开花、收购和整合资源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和市值。收购标的从来不是某家中介为企业准备好,静静地等你来签合同的。资源的整合更像企业间婚姻,更多地是主动地去寻找、沟通,在修成正果后还要不断地磨合。在市场中收购资源,起码要经历事前确立自身战略目标,设立自身发展规划,与第三方沟通,尽调,谈判,交割,事后整合等等非常必要的程序。因为是整合资源是要花出成本,并期望获得收益的,并不是说请了某位名人来站台,或者收购了与火热概念相关的小公司就能吸引资本。况且,市场中以掌握大量资源著称的券商们,对于并购重组、资源整合也非常慎重,一件整合项目往往动辄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市场中的中小服务机构又何来的勇气为各位企业家迅速对接呢?   曾经有一家非常可惜的新三板公司,在收购了某家企业后,却逐渐被后者的管理层运用手腕将原有公司的股权让渡。让人倍感担忧,这样的案例在新三板市场中会不会越来越多。
  5资本运作or资本传销?   由于自身投研能力低下、服务水平堪忧,很多中介服务结构实际上都多少带有传销性质。到处广收弟子,将自己包装成所谓大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给中小企业主洗脑。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忽悠你。一个称职的专业中介服务,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态度来服务,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的研究与服务上面。   其实,只要企业家多少了解一些新三板的基本常识,就能产生很多疑点,也不至于被牵着鼻子走。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些中介服务机构通常会混淆新三板挂牌与上市的概念,将挂牌直接讲为上市,这种情况只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中介机构故意混淆,以此来夸大市场作用,达到招揽生意的目的;另一种情况,是其真的不知道两者的区别。但无论哪种情况,至少证明中介机构专业性值得质疑。但从法律监管层面来说,主板公司与新三板公司两者就存在着本质区别,上市公司更多地适用于《公司法》、《证券法》监管,而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受到《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约束,两者在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一家号称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在大肆混淆上市与挂牌,其专业性程度可见一斑。   总之,随着新三板的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接触资本市场,而大券商集中在主板,使得市场冒出来打着资本服务幌子出来骗钱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就是会忽悠。而大量的中小企业管理团队对资本市场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一些无良机构趁机捞钱。此篇文章希望能够给初入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家们一点点启发和警示。
小编是傻叉 写的是什么
小编的思维比较混乱。不管是新三板和B轮A轮融资都有参考的价值。如果投资人感觉收益跟成本成正比才会投入。每个投资市场都有风险,高收益高风险。这个时候就看你能否找到一个真正能帮助你寻找合适项目的人。自己在考察企业各方面的市值。在考虑是否投入资金。
,请投资者
定增定了两
我在10元等
10%以上,可
,铁汉与蒙
难不成有什
方大炭素(6
没问题吗?
周末全是保
跟风盘有木
高点14.49并
银鸽是造纸
的一成仓位
人,也不学
下周只买入
看配号尾数
第二只欣泰
作者是受害者亲身经历了,还是故意诋毁,还是其他目的呢。有点偏激了,不够中立,看完感觉就是要推翻新三板的意思,这种平台应该公平竞争而不是相互诋毁,股票也是差不多啊,只是目前已经成熟而已,也是坑了很多人,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新三板也是国家给的平台,又不是中介公司搞出来,他们也没那么伟大。利弊也是看个人选择。
作者是受害者亲身经历了,还是故意诋毁,还是其他目的呢。有点偏激了,不够中立,看完感觉就是要推翻新三板的意思,这种平台应该公平竞争而不是相互诋毁,股票也是差不多啊,只是目前已经成熟而已,也是坑了很多人,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新三板也是国家给的平台,又不是中介公司搞出来,他们也没那么伟大。利弊也是看个人选择。
没问题吗?
这也得看企业的好坏前景,行业
0822同价同
干嘛呀各位
在我看来,新三板当然有利也有弊,重点在于企业会不会如约上市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接触新三板一年多来,从案头研究到实地调研,期间接触了不少新三板中介服务机构(包括真心务实的、也包括纯忽悠的)、新三板挂牌非挂牌公司高管以及个人投资者。不得不说,新三板这个新兴资本市场中,着实乱象丛生。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大量打着为企业服务而玩弄资本手段的中介服务机构、也存在着忽悠个人投资者的无良公司,Wayen今天希望通过五个问题,来提醒投资者、挂牌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投资中切莫轻信所谓的天上掉馅饼的谎言.
  1新三板是国家战略,不要多想,挂牌就能赚大钱?
  很多市场上新生的所谓中介服务机构,为了扩大自身业务量,会想尽各种方法给中小企业洗脑。最常用的一套说辞便是新三板为国家战略,是历史潮流,企业挂牌后一定能赚大钱。不错,从新三板的战略定位来讲,新三板市场处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奠基层,为中小创新创业企业进行资本服务,也是国家级的战略。但问题是,是否搭上这班车,就能实现财富增值?
  通过之前的数据收集,截至日,新三板市场挂牌的5770家企业中,有55.34%的企业自挂牌日起股票成交量为零,也就是说,新三板市场中自挂牌伊始便没有成交过的所谓“僵尸股”占到一半以上。这说明什么?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三千家企业付出了大量挂牌成本,然而并没有享受到任何所谓的国家战略红利。
  一个称职的服务机构是与企业平等的交流,企业作为企业信息的甲方,服务机构作为市场信息的甲方相互沟通。这也是我们在企业调研中,反复与企业管理人员探讨新三板市场成本与风险的原因所在。简单来讲,新三板作为一个创新型的资本市场,定位更加市场化,并非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挂牌新三板主要面临以下主要成本问题:
  规范成本、监管成本。新三板作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其挂牌企业在地位上成为公众公司,接受股转系统和证监会的监管。因而企业的管理结构、股权结构要进行重整规范,同时包括企业改制、出资到位、公司决策程序等等问题都涉及到企业重大的调整变动。而挂牌期间的审计、信息披露一旦疏忽,企业在资本市场可就不那么好混了。
  税收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在挂牌前,依靠税收筹划(很多是靠偷税漏税)活的逍遥自在,但是被很多中介忽悠到新三板后,一切财务信息公开,税务机关查你很容易。此时很可能之前几百万的税收要补上,企业又没什么交易,而想回到从前已经是不可能。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之所以很多地方政府给予企业挂牌补贴,除了业绩目标外,也包含了企业挂牌后所缴纳的税收因素。
  控制权流失风险。企业公开转让股权,后续增发股票必然会导致原有大股东股权的稀释。另外,公司决策程序的规范,使得公司决策要按照股权投票决定,从前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可能成为过去时。
  所以,即便是国家战略,也要认真分析成本与收益。一些中介就是看重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不懂资本市场,渴望做大做强的急迫心态忽悠。如果仅仅是抱着跟风、获得政府补贴、“上市”圈钱的想法,这个市场真的不太适合。
  2市值管理交给我,究竟是管理还是炒作?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一批打着市值管理幌子的中介服务机构的滋生。
  市值,简单理解就是股价和股本的乘数,由于股本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市值的管理都离不开股价的管理。无论是机构研究还是投资者投资,目前市场上对股价的判断基本是基于市场比较法,更细化的讲,是基于PE倍数来评判的。根据此种方法,股价就是每股收益和估值倍数的乘积,细化到这一步,可以看出来,市值管理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公司净利润,也就是公司的基本面;另一个,就是市场的预期,估值倍数。要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获得资本市场给予的增值,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小中介企图通过短期的股价炒作来拉升股价,好一点的,会为企业拉几个名人站台、或者炒作资源对接,达到短期的股价提振作用。但是,市场上没人是傻子,尤其是新三板市场,更多的是机构投资人,基本面好不好,公司概念怎么样,多数投资者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很多接受所谓市值管理的挂牌企业,通常情况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这里简单讲几个新三板市场冒牌市值管理的手腕。前面讲到,市值一方面依靠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依靠公司利润,两者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市场预期除了行业趋势、政策出台等因素外,一个拥有较高估值倍数的公司往往要有利润高速增长的预期才能支撑得住。简单来讲,市场预期的很大一部分源于公司利润的高速增长。所以,那些忽悠企业完全交给自己做市值而忽视企业自身盈利情况的中介服务机构,往往都只是流于表面的炒作股价而已。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将市值简单的理解为股价,那么更加容易落入无良中介的圈套。要知道,新三板市场目前为大众诟病的一点就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市场中,短期内简单将股价拉低或抬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做法。比如刚刚挂牌的企业,采取协议交易,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我用几手的交易量,足以对标的公司股价产生非常巨大的波动影响。那么,一些中介机构在签订的合同中,只将股价作为服务标准,不考虑成交量的多少,这种服务对于企业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
  3挂牌前最后获得原始股的机会,挂牌是否必然增值?
  这一问主要针对某些未挂牌公司寻求投资人购买原始股、以及一些中介机构推出的原始股购买项目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随着新三板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很多中小投资者也希望能够走进这个市场,趁机捞两笔,可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新三板市场从创立起就不欢迎中小投资者入场。一方面由于战略定位的原因,市场中大量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确实很大;另一方面,这块市场化的资本交易试验田,经不起专业性较差的散户折腾。
  因此,某些企业和中介打起了挂牌前引入个人投资者的主意,企业为了更多的引入资金、中介为了拿到佣金,打着公司将要挂牌,最后引入原始股的幌子圈钱。很多投资者没有自身的专业判断,再加上对新三板耳濡目染,便动了心,甚至拿出自己的养老钱投资。
  新三板市场接纳的是中小创新创业企业,这个市场与主板市场存在着天然的区别。主板市场由于监管部门和券商掌握着上市通道,主板供给端相对稀缺,上市公司往往有着较强的流动性溢价,这也是为何主板公司的原始股能够在IPO后的几个交易日能大幅涨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回到新三板市场,由于定位不同、功能不同,这个市场的准入门槛要低得多,呈现出与主板相反的情况,也就是市场供给端要远远超过需求端。在市场容量不断膨胀、而市场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必然走向分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新三板市场超过一半的企业根本没有交易,大量的企业日均交易量不足十万股。另外,企业挂牌后如果你的原始股想转让,必须有对手盘,对于流动性非常差的公司,很可能出现你急于用钱,但是手中的股权无法转让或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转让出去的情况。
  所以,挂牌后企业原始股与股价增值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对于新三板原始股的态度,更多的要求投资者的专业判断。因为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整体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端,或者叫成长期,投资逻辑更加趋近于VC或PE。如果真的对挂牌前的原始股动心,最好先搞清下面几个问题:稳赚的生意为何会找到你?公司基本面如何?大股东是否有实力有背景?公司业务质量如何、运营模式怎样?未来有无大的运作意图、可行性如何?
  再次提醒,新三板是一个投资周期前端的市场,风险很大,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资源对接,相爱容易,相处难不难?
  与市值管理相联系的,目前很多中介机构称自己手中有很多资源,不仅包括资产、公司,甚至能将某国领导人对接给服务标的。有些中介服务机构将其作为市值管理的后续服务,称作协作效应,有些服务机构干脆单干这一项服务。
  如果关注主板市场,可以发现近两年主板市场确实处在一个并购重组热潮中,其中不乏一些新三板的并购标的,甚至一些体量较大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开始寻找收购主板的上市公司机会。似乎市场的热潮给了企业家一种错觉,似乎好的资源遍地开花、收购和整合资源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和市值。收购标的从来不是某家中介为企业准备好,静静地等你来签合同的。资源的整合更像企业间婚姻,更多地是主动地去寻找、沟通,在修成正果后还要不断地磨合。在市场中收购资源,起码要经历事前确立自身战略目标,设立自身发展规划,与第三方沟通,尽调,谈判,交割,事后整合等等非常必要的程序。因为是整合资源是要花出成本,并期望获得收益的,并不是说请了某位名人来站台,或者收购了与火热概念相关的小公司就能吸引资本。况且,市场中以掌握大量资源著称的券商们,对于并购重组、资源整合也非常慎重,一件整合项目往往动辄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市场中的中小服务机构又何来的勇气为各位企业家迅速对接呢?
  曾经有一家非常可惜的新三板公司,在收购了某家企业后,却逐渐被后者的管理层运用手腕将原有公司的股权让渡。让人倍感担忧,这样的案例在新三板市场中会不会越来越多。
  5资本运作or资本传销?
  由于自身投研能力低下、服务水平堪忧,很多中介服务结构实际上都多少带有传销性质。到处广收弟子,将自己包装成所谓大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给中小企业主洗脑。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忽悠你。一个称职的专业中介服务,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态度来服务,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的研究与服务上面。
  其实,只要企业家多少了解一些新三板的基本常识,就能产生很多疑点,也不至于被牵着鼻子走。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些中介服务机构通常会混淆新三板挂牌与上市的概念,将挂牌直接讲为上市,这种情况只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中介机构故意混淆,以此来夸大市场作用,达到招揽生意的目的;另一种情况,是其真的不知道两者的区别。但无论哪种情况,至少证明中介机构专业性值得质疑。但从法律监管层面来说,主板公司与新三板公司两者就存在着本质区别,上市公司更多地适用于《公司法》、《证券法》监管,而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受到《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约束,两者在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一家号称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在大肆混淆上市与挂牌,其专业性程度可见一斑。
  总之,随着新三板的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接触资本市场,而大券商集中在主板,使得市场冒出来打着资本服务幌子出来骗钱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就是会忽悠。而大量的中小企业管理团队对资本市场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一些无良机构趁机捞钱。此篇文章希望能够给初入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家们一点点启发和警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新三板风险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